第4課 宋明理學(藍)_第1頁
第4課 宋明理學(藍)_第2頁
第4課 宋明理學(藍)_第3頁
第4課 宋明理學(藍)_第4頁
第4課 宋明理學(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標準: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第3課宋明理學說明宋明時期儒學的發(fā)展。一、背景:三教合一1.佛、道傳播,儒學出現危機東漢(67年)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晨問群臣。太史傅毅答: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夢恐怕是他。帝遣中郎將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蘭,攝摩騰兩人,并得佛像經卷,白馬馱還洛陽。帝特建立精舍給他們居住,稱白馬寺。于是摩騰與竺法蘭在寺里譯出《四十二章經》。白馬寺被尊為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有“中國第一古剎”之稱。白馬寺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鑿于北魏至晚唐?,F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①佛教傳入和盛行洛陽龍門石窟②道教在民間傳播

道教圣地—武當山古建筑群。武當祖師張三豐

清張?zhí)鞄熛裎宥访椎溃ㄌ鞄煹溃?,東漢張陵西蜀鶴鳴山創(chuàng)立,奉老子為教主,以《道德經》經典,自稱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子張衡繼續(xù)傳道;太平道,東漢張角創(chuàng),《太平經》為經典.在下層群眾中間流行,為農民起義所利用.張陵孫張魯在漢中建立政權,被曹操所滅.晉代葛洪主張外儒內道,用《六經》治國安民,用道術養(yǎng)生修仙,儒與道結合,建立貴族的金丹道.北魏的寇廉自稱太上老君授給他天師之位,要他來整頓道教.得北魏皇帝奉為國師.稱北天師道.南朝陸修靜把天師道和金丹道結合起來.汲取佛教儀式開創(chuàng)了道教史上的南天師道.南北天師道的形成,標志著道教同封建統(tǒng)治政權結合起來.③儒學本身的缺陷儒學在思辯性和理論性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儒家的思維比較貼近現實人生,哲學的思考不離人倫日用;道家的思維弘通開闊,調想于天地之先、六合之外,探究于生死之際、是非之上,思辨性極強;佛學相信因果、眾生平等、修行解脫。②道教在民間傳播①佛教盛行1.佛、道傳播,儒學出現危機一、背景:三教合一唐宋之際,三教鼎立的局面逐漸讓位于三教合一,至宋代,隨著新儒學的出現和被定于一尊,儒佛道三教終于形成了綿延千年之久的以儒家為本位的三教合一思潮。宋代以后,以心性論為主要哲學基礎的三教合一逐漸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發(fā)展的主流。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響和融合政惡多門久矣……三教(儒、佛、道)于是乎可一矣。

——隋·王通《中說·問易篇

泰山碧霞祠,供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重要女神,“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照察人間善惡”。泰山斗母宮,古名“龍泉觀”。正殿原祀斗母元君(簡稱斗母或斗姥,道教女神。北斗眾星的母親,俗稱千手千眼佛),今置地藏菩薩銅像。東配殿原祀觀音、文殊、普賢三菩薩。原為道教宮觀,康熙初年尼姑主持,祀斗母,更名斗姥宮,又稱妙院。《中庸》:“君子之道,譬如遠行,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p>

二、宋明理學的主要派別1、程朱理學1)代表人物:程顥、程頤、朱熹2)主要思想觀點A、認為“理”是世界的本原,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體現在人身上就是人性。B、主張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3)主要理論著作:朱熹《四書章句集注》4)影響:明初確定了理學在思想界的統(tǒng)治地位,并對東亞南亞等國產生了很大影響。

朱熹和二程兄弟所謂的“理”,既指自然的普遍法則,也指人類社會的當然原則,它適用于自然、社會和一切具體事物。他們把儒家傳統(tǒng)的“天人合一”用“天人一理”的形式來表達,中國上古哲學中“天”的具象地位,開始被抽象的“理”所代替。材料一:宇宙之間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材料二:其(理)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材料三:誠意、正心、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

朱熹來岳麓書院講學時手書,清道光七年(1827)歐陽厚均重刻。①“理”是世界的本原③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②“存天理,滅人欲”小結:以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程朱理學的主要思想:徐思邁妻申氏節(jié)孝坊,成武縣張樓鄉(xiāng)徐老家村

徐思邁20歲與18歲的申氏結婚。4年后,病故。長子徐桄,中貢士,曾任縣令一職;次子徐梓,任吏目。徐申氏未再嫁,84歲無疾而終。兩子找到時任成武縣令李若杏,李于乾隆五十年(1785)上奏章,乾隆皇帝御批,”建坊旌表,撥銀資助”。徐家嘉祥請石匠,兩年竣工。當時工價,牌坊款為“一兩石末一兩銀”。具體多少至今已難考證。

皖南牌坊群2、陸王心學1)代表人物:南宋:陸九淵明朝:王守仁2)主要思想主張A、陸九淵:“心即理也”,并提出“發(fā)明本心”以求理。B、王守仁:“致良知”,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二、宋明理學1.程朱理學2.陸王心學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墟墓興衰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從理學的角度再欣賞它一次從中找出“變”與“不變”。欣賞詩作品味其人形象比喻體會差別

敵機來了,他會教弟子爬到書架上翻查飛機種類性能以及防空方法。

應該讓弟子們閉目靜坐,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不為機聲所懾。

觀察視角一:誰可成圣人“良知良能,愚夫愚婦與圣人同。”“人胸中各有個圣人?!薄皾M街人都是圣人。”

觀察視角二:何為心中賊“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p>

觀察視角三:明亡嘆心學明朝滅亡,很多人將之歸于心學誤國:“平日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逼鋵嵁敃r真正舍得“一死報君王”的人也微乎其微。王陽明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不同之處?共同點:1、內容相同:都是儒學的表現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本原是“理”。2、影響相同:都有助于統(tǒng)治者維護專制統(tǒng)治,都壓制、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對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積極影響。不同點: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程朱理學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認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徑不同:程朱理學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陸王心學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三、宋明理學的影響消極——三綱五常維系專制,壓制扼殺自然欲求翻開歷史一查……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魯迅“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薄叭怂烙诜?,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

—清人戴震徐格妻劉氏節(jié)孝坊,白浮徐管莊村

積極——重視主觀意志,氣節(jié)品德,強調責任使命,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有積極作用。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蔽奶煜椋骸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狈吨傺停骸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鳖櫻孜洌骸疤煜屡d亡,匹夫有責?!绷謩t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p>

溫家寶: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p>

----(在哈佛大學演講引用理學大師張載的話)宋明理學可取之處:宋明理學不可取之處和諧意識、憂患意識崇尚道德、強調力行等級觀念、重男輕女因循守舊、重禮輕法列舉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說明宋明理學時期儒學的發(fā)展。

1、背景:①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迅速傳播,儒學面臨危機;②隋唐時期,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張,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發(fā)展;③宋代,逐漸確立了一個以“理”或“天理”為核心的新儒學系統(tǒng),即理學。2、代表人物:北宋—程顥、程頤;南宋—朱熹、陸九淵;明朝—王守仁(王陽明)3、主要內容:程朱理學:①“理”是世界萬物的本源;②“理”體現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③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觸萬事萬物才能明“理”)陸王心學:陸九淵認為“心即理也”,求“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