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縣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遼寧省撫順縣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遼寧省撫順縣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遼寧省撫順縣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遼寧省撫順縣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遼寧省撫順縣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歷史全真模擬試卷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qū)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guī)定答題。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沒有別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樣對現代世界產生如此決定性的影響,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國際關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過去一樣了,這種不一樣主要表現在A.馬克思主義開始指導國際工人運動 B.社會主義最終戰(zhàn)勝了資本主義C.打破了帝國主義對社會主義的封鎖 D.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2.對文藝復興運動表述正確的是A.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B.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C.以理性主義為核心D.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理論前提3.胡適說:“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學可以說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學,將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張能突出體現孔子“將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愛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無類 D.溫故知新4.恩格斯說:“羅馬法……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律關系?!毕铝斜硎龇隙鞲袼拐摂嗟氖茿.羅馬法是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法典 B.羅馬法是羅馬帝國統治的有力支柱C.羅馬法維護了羅馬的共和制 D.羅馬法是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基礎5.加強中央集權是我國古代歷朝統治者關注的重點。為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監(jiān)察和控制,在地方始設刺史的皇帝是:A.秦始皇B.漢武帝C.漢景帝D.唐太宗6.如圖圖片是某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明,這次工業(yè)革命把人類帶入了A.蒸汽時代B.電氣時代C.信息時代D.鐵路時代7.某歷史公眾號準備推送一期專題亞非拉國家民族獨立和振興。下列各項不可以放進專題資源包的是①論文:《民族認同與德國的重新統一》②圖片:《納米比亞獨立》③地圖:《巴拿馬收回運河主權的斗爭》④視頻:《蘇聯的改革》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8.1902年,北京城一茶館里有四位漢人在聊天。張老木說:“我看過譚嗣同赴法場?!崩罾辖鹫f:“我參加過義和團。”王老德說:“我家現住在東交民巷?!壁w老剛說:“我在總理衙門當過差?!彼麄冎锌隙ㄓ幸粋€在說謊。根據所學知識判斷說謊人是A.王老德 B.李老金 C.張老木 D.趙老剛9.現代社會面臨的首要的重大經濟和社會問題是()A.環(huán)境危機 B.人口增長過快C.恐怖主義 D.宗教紛爭10.下圖分別為人民藝術家古元創(chuàng)作于1947年的版畫作品《焚毀舊地契》和《發(fā)新土地證》。這兩幅作品反映了()A.抗日根據地土改的蓬勃開展B.邊區(qū)農村社會矛盾得到緩和C.三大改造服務于工業(yè)化建設D.解放區(qū)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11.近代以來歐洲有三次統一的嘗試和努力:第一次是法國主導,結果失敗;第二次是德國主導,也以失敗告終;第三次是法德和解促成統一?!胺ǖ潞徒獯俪山y一”是指()A.拿破侖帝國的建立 B.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凡爾賽體系的建立C.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國的侵略 D.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洲的聯合12.國際會議往往成為大國利益角逐的特殊戰(zhàn)場。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雅爾塔會議的相似之處是①徹底解決了大國之間的矛盾②都損害了中國的利益③都推動了戰(zhàn)后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④都是少數國家操縱的會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的文獻是什么?14.世界格局是指相對穩(wěn)定的國際關系結構。20世紀,世界格局經歷了多次大變動,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形成的世界格局的實質是什么?形成這一格局的兩次會議,分別對中國造成了什么影響?二戰(zhàn)結束后,世界形成了美蘇主導世界的兩極格局,這一格局的表現主要是哪一政策的實施?為此,美國采取哪些措施?“冷戰(zhàn)”結束后,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趨勢,哪些因素推動了多極化趨勢?結合所學知識思考,影響國際關系格局演變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你覺得我國當前應該如何應對國際格局的演變?15.國家的穩(wěn)定促進經濟的增長,經濟的繁榮又帶動了國家的發(fā)展。今天,世界各國都把發(fā)展經濟、創(chuàng)新科技放在優(yōu)先位置。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哪一歷史性決策?其后,我國建立了什么經濟體制?2001年,我國不畏挑戰(zhàn)、抓住機遇,加入了哪一世界經濟組織?18、19世紀,世界范圍內先后發(fā)生了兩次工業(yè)革命,它們的特征分別是什么?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首先沖擊美國,羅斯福毅然實行新政。新政“新”在哪里?為什么羅斯福新政不能消除經濟危機?20世紀90年代,美國出現了新經濟。新經濟有哪兩大特征?結合上述史實,談談你的感悟。

參考答案一、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7年俄國爆發(fā)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以前的世界是資本主義統治的世界,故D正確。1848年,馬克思主義誕生,題目考查的時間是1917年,故排除A項。B項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故排除B項。C與題意不符,故排除C項。故選D。2、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是一場反對教會“神權至上”和提倡人文主義的新文化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延續(xù)了近300年之久。這場運動采取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方式,但對古典文化并非是簡單的“復興”,這其中有繼承,更有創(chuàng)新,實際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文藝復興推動了歐洲思想文化領域的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選項B符合題意;古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是文藝復興的表象;啟蒙運動是以理性主義為核心;啟蒙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理論前提。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3、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A項主張人不分高低貴賤都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最能體現孔子“將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B項誨人不倦意思是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C項是孔子“仁”的思想;D項“述而不作”——只敘述和闡明前人的學說,自己不隨意創(chuàng)作;“信而好古”——相信并愛好古代的物事。所以答案選C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歷史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化的勃興(一).。4、D【解析】

依據題干“羅馬法……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律關系?!钡男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均受到了羅馬法的影響,羅馬法是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基礎,D項符合題意;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法典是1787年憲法,A項說法錯誤;羅馬法的確是羅馬帝國統治的有力支柱,但與材料的含義不符合,B項不符合題意;羅馬法維護了羅馬的共和制與題干的內容無關,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5、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漢代為加強中央集權對地方進行了嚴密的監(jiān)管,設置十三州刺史,將全國地域納入其監(jiān)控范圍,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6、B【解析】

根據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片的發(fā)明是電燈,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發(fā)明,19世紀70年代初,發(fā)電機、電動機被發(fā)明出來,電力成了帶動機器生產的新能源。電力得到廣泛應用,電動機逐漸取代了蒸汽機。電力的廣泛應用標志著人類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所以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7、C【解析】

依據題干“亞非拉國家民族獨立和振興”的信息,結合所學可知,二戰(zhàn)后,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1990年,納米比亞獲得獨立,標志著歐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長達五個世紀歷史的結束,帝國主義在非洲的殖民體系最終崩潰,1999年底,巴拿馬終于收回巴拿馬運河,結束了美國的殖民統治,②③是能夠放進亞非拉國家民族獨立和振興這一專題的事件,不符合題意;《民族認同與德國的重新統一》屬于東歐劇變的內容,《蘇聯的改革》屬于蘇聯解體的內容,都不屬于亞非拉國家民族獨立和振興的內容,①④符合題意;故選C。8、A【解析】

據所學知,1901年清政府同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其中規(guī)定北京東交民巷設為使館界,界內不許中國人居住,由各國駐兵保護。所以王老德說:“我家現住在東交民巷?!迸c史實不符,所以A符合題意;李老金敘述的是參加過義和團,而義和團運動發(fā)生在1899年,所以B不符合題意;戊戌變法發(fā)生在1898年,張老木說看過譚嗣同赴法場是實話,所以C不符合題意;總理衙門為清政府為辦洋務及外交事務而特設的中央機構,于1861年由咸豐帝批準成立,所以趙老剛說的是實話,所以D不符合題意;故選A?!军c睛】解題關鍵是時間“1902年”。9、B【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人口增長過快是人類社會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huán)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尖銳。在教育、就業(yè)、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也構成了新的挑戰(zhàn)。由此可知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0、D【解析】

依據題干“1947年的版畫作品《焚毀舊地契》和《發(fā)新土地證》”,可知是指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土地改革,抗日根據地存在于1937-1945年間,故A不符合題意。邊區(qū)存在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故B不符合題意。三大改造開展是1953-1956年,故C不符合題意。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反映了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土地改革,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實行耕者有其田,故D符合題意。故選D。11、D【解析】

依據題干,可知“法德和解促成統一”對應的是近代以來歐洲第三次統一的嘗試和努力,拿破侖帝國的建立對應的是“第一次是法國主導,結果失敗”,故A不符合題意。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凡爾賽體系的建立建立在法國等戰(zhàn)勝國宰割戰(zhàn)敗國德國的基礎之上,故B不符合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國的侵略對應的是“第二次是德國主導,也以失敗告終”,故C不符合題意。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洲走向聯合,法德和解是歐洲開啟一體化的直接原因,故D符合題意。故選D?!军c睛】本題的解答關鍵在于把握歐洲在二戰(zhàn)后走向聯合的主要原因:①西歐有著共同的文化遺產和心理認同感。②西歐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和統一。③二戰(zhàn)后西歐地位衰落。④只有實現歐洲的統一,才能抵御來自美國的控制和蘇聯的威脅,重塑昔日輝煌。⑤宿敵法德和解,為歐洲聯合奠定了基礎。12、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雅爾塔會議都是大國操縱下的會議,都存在著大國利益的沖突和調節(jié),而且都損害了中國的利益,會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但是大國之間的矛盾只能在這些會議中緩解,不能徹底消除,①說法不正確,應該排除。所以答案選D。【點睛】這種題型可以用排除法來做,首先學生需要掌握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雅爾塔會議的內容和實質,以及這幾個會議的相同點,用排除法來解答本題。二、簡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13、《獨立宣言》【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776年,在美國獨立戰(zhàn)爭期間,大陸會議頒布了《獨立宣言》,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人權宣言。【點睛】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頒布了《獨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國國王對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起人生而平等,人們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轉讓的權利。因此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14、(1)帝國主義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勢力范圍;巴黎和會引發(fā)了五四運動,華盛頓會議打擊了日本獨占中國的計劃,使中國回到列強共同支配的局面。(2)冷戰(zhàn)政策;提出杜魯門主義、實施馬歇爾計劃、建立北約。(3)兩極格局的結束,西歐的聯合、日本的崛起、中國的發(fā)展、經濟全球化的推動等。(4)國際力量對比的變化;加強國際交流和合作、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大力推行改革開放,增強綜合國力等?!窘馕觥浚?)第一問,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個體系的實質是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和勢力范圍,奴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體系。第二問,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巴黎和會無視中國的合法權益,把原來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交給日本,引發(fā)了中國的五四運動;華盛頓會議中,與會九國代表簽署了《九國公約》,使中國再次處于幾個帝國主義國家的共同支配之下。(2)第一問,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1945年2月,在蘇聯的雅爾塔召開了會議,雅爾塔會議奠定了二戰(zhàn)后兩極格局(雅爾塔體系)的基礎。二戰(zhàn)后美蘇之間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冷戰(zhàn)政策。所以,這一格局的表現主要是冷戰(zhàn)政策的實施。第二問,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冷戰(zhàn)政策政治上推行杜魯門主義;經濟上實行馬歇爾計劃;軍事上成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3)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991年,蘇聯解體后,美蘇“冷戰(zhàn)”結束,世界政局暫時形成了“一超多強”的局面,并朝著多極化方向發(fā)展,但是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世界格局還沒有定型。美國是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實力明顯;但歐盟、日本的崛起、中國的發(fā)展和俄羅斯等國家聯盟和國家實力也在不斷增強,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4)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當前世界政治格局出現了多極化的趨勢,影響國際關系格局演變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的經濟實力;面對當今國際經濟政治形勢的挑戰(zhàn),中國應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積極參與中謀求發(fā)展;努力發(fā)展經濟,大力提升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15、(1)實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世界貿易組織(2)大機器生產(機器生產取代手工生產);科學研究同工業(yè)生產緊密結合。(3)國家干預經濟(國家對經濟進行干預和指導);因為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4)全球化、信息化(5)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