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專題訓練】第4章 微專題7 種群基因頻率的計算規(guī)律(蘇教2019版必修2)_第1頁
高中生物【專題訓練】第4章 微專題7 種群基因頻率的計算規(guī)律(蘇教2019版必修2)_第2頁
高中生物【專題訓練】第4章 微專題7 種群基因頻率的計算規(guī)律(蘇教2019版必修2)_第3頁
高中生物【專題訓練】第4章 微專題7 種群基因頻率的計算規(guī)律(蘇教2019版必修2)_第4頁
高中生物【專題訓練】第4章 微專題7 種群基因頻率的計算規(guī)律(蘇教2019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生物的進化微專題7種群基因頻率的計算規(guī)律1.[2023·江蘇揚州江都區(qū)大橋高級中學高一期末]樺尺蛾的體色受到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S和s的控制,黑色(S)對淺色(s)為顯性。在某個自由交配且數(shù)量足夠多的樺尺蛾種群中,淺色個體長期維持在16%左右。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純合黑色個體大約占84%B.雜合黑色個體大約占48%C.S基因的頻率為96%,s基因的頻率為4%D.親代S基因的頻率大于子代S基因的頻率2.[2023·江蘇南京江寧高級中學高一期末]樺尺蛾的體色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對淺色(s)為顯性。將某樺尺蛾種群分成兩組,分別遷移到A、B兩個區(qū)域,A地是煤炭工業(yè)重鎮(zhèn),B地是閉塞的山區(qū),數(shù)年后抽樣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區(qū)域SS(%)Ss(%)ss(%)A80182B2890A.A地S基因的頻率為89%,B地S基因的頻率為6%B.A地的大部分s基因突變?yōu)镾基因,故S基因的頻率升高C.從上述材料可知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D.從上述材料可知生物進化的實質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3.[2023·江蘇宿遷沭陽高三聯(lián)考]有一較大的大熊貓種群,雌雄數(shù)量相當,且雌雄之間可以自由交配,若該種群中A基因頻率為70%,a基因頻率為30%,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大熊貓種群中全部A和a基因構成其基因庫B.變化的環(huán)境使大熊貓控制食性相關的基因發(fā)生突變C.若該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顯性個體中出現(xiàn)雜合雌熊貓概率約為23%D.若該對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則大熊貓群體中XaXa、XaY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9%、30%4.[2023·河北石家莊高三質量檢測]樺尺蛾體色受一對等位基因S(黑色)和s(淺色)控制。某年樺尺蛾種群中相應基因型頻率為SS70%,Ss20%,ss10%。若該種群中淺色個體每年減少10%,黑色個體(SS和Ss)每年增加1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當年基因頻率為S80%,s20%B.第二年S的基因頻率為88%C.第二年Ss的基因型頻率約為20.4%D.幾年后s基因頻率不會變?yōu)?5.[2023·四川成都石室中學高一期末]某家蠶種群中SS、Ss和ss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0.4、0.2和0.4,如果該種群沒有發(fā)生遷入、遷出、突變,各基因型個體生存能力相同,但只有表型相同的個體之間才能交配(S對s為完全顯性),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1中ss的基因型頻率為5/12B.F1中SS的基因型頻率為25/36C.F1中Ss的基因型頻率為1/12D.F1中S的基因頻率為2/36.[2023·北京海淀區(qū)高三期中]在對雷公山某植物種群進行調查時,發(fā)現(xiàn)基因型為AA和aa的植株所占比例分別為16%和64%,假定各種基因型個體的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對該植物種群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基因型為AA和aa的植株所占比例分別為8%和56%。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種群一個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構成該種群的基因庫B.第二年該種群中A和a的基因頻率分別為20%和80%C.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植株由20%變?yōu)?6%,說明該種群發(fā)生了進化D.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自然選擇會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7.[2023·江蘇南通高三三模]人類MN血型由一對等位基因LM和LN決定,M型和N型是純合子,MN型是雜合子?,F(xiàn)調查某地區(qū)1800人中,500人為M型,700人為MN型,600人為N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LM的基因頻率為0.53,LN的基因頻率為0.47B.一段時間后,理論上人群中MN型個體占比會有所減少C.人的遷入、遷出以及基因突變都可能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D.人的其他基因的改變不可能影響LM和LN基因頻率的改變8.[2023·湖南師大附中高三質量檢測]匍匐雞的匍匐性狀基因(A)對野生性狀基因(a)為顯性,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已知A基因純合時會導致1/3胚胎死亡,某雞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40%,讓其隨機交配得到F1,F(xiàn)1隨機交配獲得F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F1中aa的基因型頻率為16%B.F1中野生型∶匍匐型=2∶9C.F1中匍匐型個體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1/2D.F2中a基因頻率比F1中a基因頻率低9.[2023·湖北黃岡高三期中]自私基因在真核生物基因組中普遍存在,雙親雜交時,為了將該類基因優(yōu)先傳遞給子代,父本或母本通過半致死自身不含該類基因的配子進行調控。小麥中的A基因屬于自私基因,讓基因型為Aa的小麥雜交,F(xiàn)1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2∶3∶1。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若該調控過程發(fā)生在母本中,則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2∶1B.若F1連續(xù)多代自交,則a基因在該小麥種群中的基因頻率逐漸下降C.親本(Aa)產(chǎn)生的含有a基因的雄配子數(shù)量可能少于含有A基因的雌配子數(shù)量D.F1隨機交配,產(chǎn)生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能為A∶a=2∶110.[2023·江蘇揚州江都區(qū)大橋高級中學高一期末]黑腹果蠅的灰身和黃身是一對相對性狀,其中灰身是顯性性狀,由位于X染色體上的B和b基因控制。若親代果蠅的基因型為XBXB和XbY,每代果蠅隨機交配,則各代雌雄果蠅中b基因頻率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若每代能繁殖出足夠數(shù)量的個體,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A.圖中雄性b基因的頻率總與上代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相等B.圖中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總是等于上代雌性與雄性b基因頻率的平均值C.子四代的雌性中b基因的頻率為5/16,雄性中b基因的頻率為3/8D.在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各代群體中b基因和B基因的頻率也會發(fā)生波動11.[2023·山東濟寧高一期末]某羚羊種群中雌雄羚羊數(shù)量相等,且雌雄個體之間進行隨機交配。已知該種群中B基因頻率為70%,b基因頻率為30%。在60年時間內經(jīng)歷多次繁殖,第一個20年B、b基因頻率保持不變,第二個20年,B基因頻率由70%降為30%,第三個20年,B基因頻率保持30%不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在第一、第三個20年的時間段內,該羚羊種群中雜合子的基因型頻率都是42%B.在第一、第三個20年的時間段內羚羊雖多次繁殖,但后代基因型頻率保持不變C.經(jīng)歷60年后,該羚羊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說明b基因占據(jù)進化的優(yōu)勢D.若B、b只位于X染色體,60年后該羚羊種群中XbXb、XbY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24.5%,35%12.(多選)實驗室有一雌、雄各半的蝴蝶種群,群體數(shù)量龐大,且所有個體自由交配多代,雄性中短口器個體(ZaZa)占比為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種群中,短口器基因Za的基因頻率為1%B.該種群中,短口器雌性個體占比為5%C.該種群長口器雄性個體中,雜合子占比為2/11D.該種群中所有的長口器、短口器基因構成該種群的基因庫13.某植物種群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20%,基因型aa的個體占50%。(1)這個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是,a的基因頻率是。

(2)倘若人為舍棄隱性性狀類型僅保留顯性性狀類型,令其自交,則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個體占,基因型aa的個體占,此時種群A的基因頻率為,a的基因頻率為。經(jīng)這種人工選擇作用,該種群是否發(fā)生了進化?(填“是”或“不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變化,基因型為AA的個體的存活率下降,則此種群的基因頻率將如何變化?。此時這種植物種群是否發(fā)生了進化?(填“是”或“否”),原因是。

(4)由(2)(3)知,無論是人工選擇還是自然選擇均可改變,從而使生物。

微專題七種群基因頻率的計算規(guī)律參考答案1.【答案】B【解析】分析題意可知,淺色個體ss長期維持在16%左右,則s的基因頻率=40%,S的基因頻率=60%,純合黑色個體SS=60%×60%=36%,雜合黑色個體=2×60%×40%=48%,AC項錯誤,B項正確;該種群中自由交配且數(shù)量足夠多,沒有淘汰某類個體,則親子代的S基因頻率不變,D項錯誤。2.【答案】B【解析】由題干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A地種群內S的基因頻率=80%+18%×1/2=89%,B地種群內S的基因頻率=2%+8%×1/2=6%,A項正確;A地是煤炭工業(yè)重鎮(zhèn),環(huán)境污染嚴重,A地的大部分淺色個體因為不適應環(huán)境如被天敵捕食而被淘汰,故S基因的頻率升高,B項錯誤;A地是煤炭工業(yè)重鎮(zhèn),環(huán)境污染嚴重,黑色的樺尺蛾個體數(shù)量多,控制黑色的S基因頻率較高,而B地是閉塞的山區(qū),環(huán)境基本沒有受到污染,淺色的樺尺蛾個體數(shù)量多,控制淺色的s基因頻率較高,由此可推知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生物進化的實質就是種群基因頻率的變化,CD項正確。3.【答案】C【解析】基因庫是一個群體中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的總和,因此,大熊貓種群中全部A和a基因不能構成大熊貓種群的基因庫,A項錯誤;變異具有不定向性,故變化的環(huán)境不是使大熊貓控制食性的相關基因發(fā)生突變的原因,B項錯誤;若該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根據(jù)遺傳平衡定律可知,顯性個體A_=AA+Aa=70%2+2×70%×30%=91%,則顯性個體中出現(xiàn)雜合熊貓概率約為(2×70%×30%)/91%≈46%,由于雌雄數(shù)量相當,故顯性個體中出現(xiàn)雜合雌熊貓概率=1/2×46%=23%,C項正確;若該對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上,雌性個體XaXa的基因型頻率為Xa基因頻率的平方,因雌雄比例1∶1,則XaXa基因型頻率為1/2×30%×30%=4.5%,同理雄性個體XaY的基因型頻率為1/2×30%=15%,D項錯誤。4.【答案】B【解析】當年基因型頻率分別為SS70%、Ss20%、ss10%,所以基因頻率為S=70%+20%×1/2=80%,s=1-80%=20%,A項正確;由于該種群中淺色個體每年減少10%,黑色個體每年增加10%,則第二年ss占(10%-10%×10%)÷[(10%-10%×10%)+(90%+90%×10%)]×100%≈8.3%,SS占(70%+70%×10%)÷[(10%-10%×10%)+(90%+90%×10%)]×100%≈71.3%,Ss占(20%+20%×10%)÷[(10%-10%×10%)+(90%+90%×10%]×100%≈20.4%,即S的基因頻率為(71.3%×2+20.4%)÷2=81.5%,B項錯誤,C項正確;由題意可知該種群中淺色個體每年減少10%,幾年后s的基因頻率會逐漸減少,但由于黑色個體每年的頻率都會增加10%,即Ss的頻率每年都會增加,故s的頻率不會變?yōu)?,D項正確。5.【答案】A【解析】某家蠶種群中SS、Ss和ss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0.4、0.2和0.4,則在SS、Ss中,S的基因頻率為2/3+1/3×1/2=5/6,s的基因頻率為1/3×1/2=1/6,在ss中,s的基因頻率為1。F1中ss的基因型頻率為1×0.4+1/6×1/6×0.6=5/12,A項正確;SS的基因型頻率為5/6×5/6×0.6=5/12,B項錯誤;F1中Ss的基因型頻率為5/6×1/6×2×0.6=1/6,C項錯誤;F1中S的基因頻率為5/12+1/6×1/2=1/2,D項錯誤。6.【答案】D【解析】種群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中所有個體的全部基因,A項錯誤;第二年基因型為AA和aa的植株所占比例分別為8%和56%,則Aa的比例為36%,故A的基因頻率=AA%+1/2Aa%=8%+1/2×36%=26%,a的基因頻率=1-26%=74%,B項錯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種群中基因型為Aa的植株由20%變?yōu)?6%,結合B可知,第二年種群A的基因頻率為26%,第一年中A的基因頻率=16%+1/2×(1-16%-64%)=26%,種群基因頻率不變,所以種群沒有發(fā)生進化,C項錯誤;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自然選擇會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進而導致進化,D項正確。7.【答案】C【解析】由題意可知:LM的基因頻率為[(500×2+700)÷(1800×2)]×100%≈0.47,LN的基因頻率為[(600×2+700)÷(1800×2)]×100%≈0.53,A項錯誤;若在調查期間,某地區(qū)的人群處于遺傳平衡狀態(tài),則一段時間后,理論上人群中MN型個體占比會保持相對穩(wěn)定,B項錯誤;人的遷入、遷出以及基因突變都可能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C項正確;人的其他基因的改變可能會影響不同個體的生存能力,進而影響LM和LN基因頻率的改變,D項錯誤。8.【答案】B【解析】親本中a的基因頻率為40%,A的基因頻率為60%,后代雜交產(chǎn)生的合子為AA∶Aa∶aa=36∶48∶16,但由于1/3AA的胚胎死亡,因此F1中AA∶Aa∶aa=24∶48∶16=3∶6∶2,所以aa的基因型頻率為2/11(約18.2%),A項錯誤;F1中AA∶Aa∶aa=3∶6∶2,因此野生型∶匍匐型=2∶(3+6)=2∶9,B項正確;F1中AA∶Aa∶aa=3∶6∶2,因此匍匐型個體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3/(3+6)=1/3,C項錯誤;F1雜交產(chǎn)生F2時,由于AA部分致死,導致F2中A基因頻率比F1中A基因頻率低,F(xiàn)2中a基因頻率比F1中a基因頻率高,D項錯誤。9.【答案】D【解析】正常情況下基因型為Aa的母本產(chǎn)生的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1∶1,若這種致死發(fā)生在母本中,則1/2a配子中只能存活1/2×1/2即1/4a,雌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2/3A、1/3a,則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2∶1,A項正確;結合題干可知自私基因可以使得父本或母本不含該類基因的配子半致死從而使得其能優(yōu)先傳給子代,A為自私基因,意味著a基因的配子半數(shù)致死,若F1連續(xù)多代自交,每代父本或母本產(chǎn)生的含a的配子半數(shù)致死,則會導致a基因在該小麥群體中出現(xiàn)的概率逐漸下降,結合題干信息可知,B項正確;結合題干信息可知,雄配子數(shù)量可能少于雌配子數(shù)量,C項正確;F1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2∶3∶1,正常情況下F1產(chǎn)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為7/12A、5/12a,若這種致死發(fā)生在父本中,活下來的a配子占比為1/2×5/12=5/24,則F1產(chǎn)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可能為A∶a=7/12∶5/24=14∶5,D項錯誤。10.【答案】D【解析】雄性b基因來自上一代的雌性,則圖中雄性b基因的頻率總與上代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相等,A項正確;據(jù)圖可知,雌性個體b基因來自上一代的雄性和雌性,故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總是等于上代雌性與雄性b基因頻率的平均值,B項正確;據(jù)題分析,親代中XBXB和XbY,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為0,雄性b基因頻率=1,群體中b基因頻率是1/3,子一代基因型為XBXb和XBY,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1/2,雄性b基因頻率=0,群體中b基因頻率=1/3;子二代為XBXB∶XBXb∶XBY∶XbY=1∶1∶1∶1,雌性個體b基因的頻率=1/4,雄性b基因頻率=1/2,群體中b基因頻率=1/3;子三代基因型為XBXB∶XBXb∶XbXb∶XBY∶XbY=3∶4∶1∶6∶2,則子三代雌性中b基因的頻率為6/16=3/8,雄性中b基因的頻率為2/8,群體中b基因頻率=1/3;子四代雌性中b基因的頻率為5/16,雄性中b基因的頻率為3/8,群體的b基因頻率=1/3,C項正確;據(jù)圖可知,在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各代群體中b基因和B基因的頻率不變,D項錯誤。11.【答案】A【解析】若B、b基因位于X染色體,在第一、第三個20年的時間段中雜合子的基因型頻率均為70%×30%×2×1/2=21%,A項錯誤;在自由交配等理想條件下,在第一、第三個20年的時間段中多次繁殖,后代基因型頻率保持不變,B項正確;經(jīng)歷60年后,種群b基因頻率升高,說明b基因占據(jù)了進化的優(yōu)勢,C項正確;若B、b基因只位于X染色體,60年后XbXb、XbY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70%×70%×1/2=24.5%和70%×1/2=35%,D項正確。12.【答案】BC【解析】已知ZaZa的基因型頻率為1%,則短口器基因Za的基因頻率為=10%,A項錯誤;短口器雌性個體基因型為ZaW,ZaW=10%×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