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部編版2019必修下冊高中語文答司馬諫議書第一課時_第1頁
2021-2022學年部編版2019必修下冊高中語文答司馬諫議書第一課時_第2頁
2021-2022學年部編版2019必修下冊高中語文答司馬諫議書第一課時_第3頁
2021-2022學年部編版2019必修下冊高中語文答司馬諫議書第一課時_第4頁
2021-2022學年部編版2019必修下冊高中語文答司馬諫議書第一課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司馬諫議書第一課時

【學習主題】

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寫作背景;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結構嚴謹、說理透徹的論證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

【自主學習】

一、作者介紹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宋撫州臨川人,是北宋一位

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學上,多有揭露時弊、

反映社會現實矛盾之作,體現了他的政治主張和抱負。其散文雄健峭拔,詩歌遒勁清新,

詞雖不多但風格高峻?,F存著作有《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宋說》等。

二、背景鏈接

這篇文章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是王安石答復司馬光的信。司馬光,字君實,當時

任諫議大夫,故稱司馬諫議。

宋神宗熙寧二年(),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實行新法。保守派的代表人物,當時任右

諫議大夫的司馬光(字君實)多次寫信給王安石,要他停止變法。王安石這封信,是針對

司馬光熙寧三年()二月一封長達三千余字、全面攻擊新法的來信的回復。王安石先是簡

短地復了一信,對來信所責難的諸點不一一置辯,隨后想到彼此交往多年,友誼深厚,

信札來往不宜草率簡慢,就又寫了這封答書。

新舊兩派之間的這場政治斗爭,在當時朝廷上下本就非常引人注目,司馬光與王安

石的這類信件,更帶有半公開的性質,雙方在論戰(zhàn)辯難時都是全力以赴的。因此,這封

回信雖然簡短,卻是精心結撰之作。

開頭一小段文字,表面上是向對方解釋上次為什么簡短回復而此次“具道所以”的原

因,但實際上作者著意強調的倒是“所操之術多異”這句話。細讀信的全文,便可發(fā)現作

者的辯駁和批評都貫串了這一中心思想線索?!傲⑵砸跃右?,作者一開始就把問題的

實質點出來了。

三、題解

題目中的“答……書”就是給……回信”的意思?!八抉R諫議”是指司馬光,他當時任右

諫議大夫,所以稱為“司馬諫議”。由題目可以看出這是王安石寫給司馬光的一封回信。

四、文言知識歸納

(1)通假釋義

不復一一自辨(“辨”通“辯”,辯解。)

(2)古今異義

身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古義:謙詞,私下,代“我”。今義:偷,偷偷地。)

難于人(古義:奸佞、不行正道。今義:天干的第九位。)

于反復不宜鹵莽(古義:書信往來。今義:多次重復。)

(3)詞類活用

未能助上大有為,以營浮斯民:名詞用作動詞,施加恩澤

(4)特殊句式

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介詞結構后置句,正常語序為“議法度而于朝廷修之”

終必不蒙見察:被動句,“見”表被動

【學生活動】

1.王安石為什么要寫這封書信?

2.從文中看,王安石為什么要進行這場變法?

2.實施變法時,出現了怎樣的情形?司馬光認為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4.在如此嚴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對變法持怎樣的態(tài)度?哪些語句體現了這種態(tài)度?

【總結反思】

走進寫法

1.言簡意骸,措辭委婉而堅決。

這篇文章的語言柔中帶剛,態(tài)度委婉而堅決,運用這樣的“外交辭令”符合答復指責

性書信的特點。而文中駁斥司馬光指責的語句言簡意骸,不容置辯,干凈利落。

2.結構嚴謹,說理透徹,見解新穎,風格俏麗,堪稱古代政治論文典范。

學習本文可以讓我們領略王安石政論散文的一般特點。他的此類文章往往針對時弊,

根據深刻分析,提出明確的主張,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課堂檢測】

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竊以為與君實湃處相好之日久游處:交游相處

B.重念蒙君實視遇厚視遇:看待

C.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強:加強

D.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多斯民膏澤:施加恩澤

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思與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例:度義而后動

AL夜飛度鏡湖月

B.相如摩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

C.與陳涉度長蒙大,比權量力

D.因自廖其曲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A.故略上坂

B.于區(qū)復不宜鹵莽

C.而世之奇?zhèn)ス骞址堑谥^,常在于險遠

D.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從詞類活用角度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B籍吏民,封府庫

C范增數目項王

D君為我呼入,吾得用事之

5.下列各句從句式角度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

B.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舉先王之政

二、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

答司馬諫議書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游處相好之日久,加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敢

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于反復

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

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透也。某則以謂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

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

為征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于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于茍且

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觸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

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

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

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

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qū)區(qū)向往之至。

6.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所操之術多異敢也故:原因

B.以致天下怨謗也謗:誹謗

C.士大夫多以不加國事恤:顧念

D.度義而后動度:考慮

7.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是王安石用來反駁司馬光的理由的一組是()

①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②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③

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④為天下理財⑤辟邪說,難壬人⑥人習于茍且非一日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⑥D.③④⑤

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給司馬光的這封回信中,王安石主要辯明侵官、生事、征利、拒諫、致怨五事。

B.本文對當時士大夫不恤國事、茍且偷安、墨守成規(guī)的保守思想表示了不滿。

C.本文引用了上古時期盤庚遷都而致怨的事例,說明社會改革古已有之。

D.本文批駁司馬光的意見,針鋒相對但又注意分寸,既表明態(tài)度又不失贈答之禮。

9.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譯文:

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

譯文:

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譯文:

答司馬諫議書第二課時

【學習主題】

認識作者對推行新法的堅定立場與對理想的不懈追求

【自主學習】

出世與入世淺談

在哲學中,把那種認為要得到最高的成就,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脫離社會,才能得

到最后的解脫的哲學稱為“出世的哲學”;而注重人倫世務,只講道德價值不講超道德價

值的哲學稱為“入世的哲學”。簡單來講,所謂“出世”,即看破紅塵,脫離苦海;所謂“入

世”,即為世上做些有意義的事。所以,從入世的哲學觀點看,出世的哲學是理想主義的、

無實用的、消極的;而從出世的哲學觀點看,入世的哲學或許是積極的,但太現實了,

太膚淺了,就像走錯了路的人,跑得越快,錯得越遠。然而生活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破塵土里的云煙,也不是誰都可以帶著一份虔誠的心態(tài)去感悟禪,

去修身養(yǎng)性,潛移默化的指引著自己前行的路程,其間的得失與辛酸,不是誰說放棄,

說忘記就可以成為一道拂弦,而后劃破長空,去寧靜地感受自然的芬芳,去體會淡泊的

從容。

“入世”需要的是資格,“出世”需要的是勇氣。哲人云:君子不患無位,患所以立。入

世同樣要恪守這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入世的人不擔心沒有地位,擔心的是你憑什么

入世?武人入世前要飽受筋骨之痛,文人入世前要歷經八年寒窗之苦,就連混跡江湖的

浪子也要修得:一團和氣,兩句歪詩,三斤黃酒(量),四季衣裳。據說李白能讓楊貴妃

替他捧硯研墨,高力士替他捧腿脫靴,都是因為番國渤海寄予唐皇一書信,但其中文字

無人能識,后賀知章向朝廷推薦了李白,才回復了渤海國的信。李白之所以能恃才傲物,

是因為他有這個資本。然而陶淵明何嘗沒有八年寒窗之苦,何嘗沒有想過“大濟蒼生”,

可最后還是選擇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這又需要多大的勇氣!陶淵明走上

辭官歸田的道路,從根本原因來看是因為他酷愛自由,不愿受官場的羈勒。他也知道,

恬靜的田園生活固然悠閑,但是很有可能要忍饑挨餓,即便是這樣,他也不愿意混跡于

令人窒息的官場,讓自己高潔的人格受到玷污。另外,陶淵明“逃祿歸耕”也是受到了一

些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儒家講“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在政治抱負不能施展的情

況下,退隱山林,保持一個純粹的知識分子的氣節(jié)恐怕是陶淵明最好的選擇了。

入世與出世是對立的,人們往往會從這一面走到那一面。但我覺得只有將這兩個方

面都體驗過了,參透了,然后做出的選擇和判斷才是正確而能夠成功的。一個人要想入

世為官,干一番事業(yè),實現自己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最好是先要有出世的思想

和體驗。

范蠡就能夠將這個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

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最后功成身退又

因經商而富甲天下。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試想,

古今中外,有幾人能夠達到這一層次?

北宋時代,中國歷史上出現了一位讓世人矚目的人物,他就是北宋宰相王安石。這

位宰相才華橫溢卻又一生坎坷,但他一生追求合乎中道,不走極端,不任性,不偏激,

在對待出世與入世的問題上同樣如此。他一方面不主張完全放棄世俗生活,像出家人一

樣棄絕夫婦父子,過一種離群索居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贊同完全入世,過一種庸俗的

生活。王安石主張有所作為,有兼濟天下之志,他并不想只是獨善其身,因而反對傳統(tǒng)

的重隱逸而輕仕進的做法。王安石大膽推翻了孔子、孟子、楊子等先代圣賢的觀點,他

認為入仕是為了有所作為,而不是為了謀取富貴,因此即使是他

身居相位時亦有山林之思。對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使王安石始終不樂富貴,他屢屢力

辭相位雖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期望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恐怕也是其中最重要的原

因之一。如果沒有最后十年的退休生涯,王安石的一生就會有更多的缺憾。在他人看來,

離開相位、回歸鄉(xiāng)野會帶來巨大的失落感,但對王安石來說卻是得其所哉,這是那些依

戀榮華富貴的人所無法想像的。

人其實也就是一個凡物,大凡要用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情罷了。浪漫只是我們疲

憊了,困惑了,受傷了以后的美麗夢境,或說是精神的鴉片,藉此去麻痹自己,欺騙自

己并感動自己。至于效果,其實并不重要,生存下來就是真好。

【學生活動】

1、你對王安石推行新法是如何認識理解的?

2.你是如何評價司馬光的?

3.如果司馬光收到王安石的這封信,他會怎么樣?

【總結反思】

宋朝人物評說——司馬光

還是從那個著名的“司馬光砸缸”講起吧。這個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不用我再復述了,

從這個故事里看,小時候的司馬光機智沉著,顯示出與年齡不相稱的老成。他的仕途也

顯得比常人要順得多,他二十歲中進士甲科,到了宋神宗上臺以后,他官拜翰林學士、

御史中丞,如果非要比照的話,相當于政治局委員兼中紀委副書記這樣的大員。從這點

看,他不僅早慧,而且早熟,還早發(fā)達,確實非常人可比。

翻看流傳下來的司馬光事跡,還是令人感動的居多。他一生好學,發(fā)明了“警枕”,

就是用一截圓木當枕頭,“警枕”一滾動,他便起來讀書,并始終保持著刻苦學習的習慣。

南宋朱熹《三朝名臣言行錄》記載了他苦學的故事,還留下了他的話:“書不可不成誦,

或在馬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可見,他的成功與他的努力是

分不開的;他孝順雙親,中進士后,朝廷授他以奉禮郎,華州判官之職,他申請隨他父

親到蘇州做官,好侍奉雙親。母親和父親相繼病逝后,他按制度丁優(yōu)五年才回到京師任

職;隨后,他在他父親生前好友、時任宰相的龐籍不斷舉薦下一路提拔,前期一直隨著

龐籍,龐籍死后,司馬光拜他的妻子為母,像撫養(yǎng)自己的親兄弟一樣撫養(yǎng)龐籍的兒子,

堪稱知恩圖報、有情有義;他為政地方的時候,能傾聽百姓聲音,同情百姓疾苦,為官

清廉,受到百姓的尊重好評,他死后若干年,蔡京要把他刻入“奸人碑”(元祐黨籍碑),

連刻石的工匠都流淚反抗,可見民眾對他的尊重是發(fā)自內心的。

他的人格魅力還體現在他的不事奢華。司馬光生在官宦之家,從小家教很嚴,養(yǎng)成

他不愛慕虛榮的性格。當然,這應該也與他從小就認真領會并遵守書本知識的習慣有關。

比如考中進士參加聞喜宴的時候,按規(guī)矩大家都要戴一朵紅花,他卻以為這是矜夸的行

為而不戴,直到一個同年告訴他,花是皇帝所賜,必須戴的,他這才也佩上。盡管后來

他官兒越做越大,但是在生活上卻仍然能保持儉樸,丁傳靖《宋人軼事匯編》里說他“食

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純有帛”,這樣的作風在古代的官宦之家是極其少見的,這也說明了

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是真正身體力行儒家精神的實踐者,而不是對自己一套、要求別

人又一套的偽君子。

司馬光值得稱道的地方還在于他公仇私怨一一分明。盡管司馬光與王安石政見不

和,但并不影響他對王安石個人品行的推崇。他在《辭修起居注第四狀》中說:“如臣空

疏何足稱道,比于王安石相去遠甚……使臣之才得及安石一二,則臣聞命之日,受而不

辭?!薄秱骷壹防镆舱f:“介甫文章節(jié)義,過人處甚多?!笨梢?,他并不吝嗇對王安石做

中肯而客觀的評價,甚至還有那么一絲的過譽。當然,王安石也一樣稱贊司馬光為“君子

人也”。可以說,這兩個政見不同的對手是惺惺相惜的。王安石變法失敗后,司馬光重新

掌權,認為新法害民,立即全面否定了王安石的變法。但是后來王安石病故,正在病中

休養(yǎng)的司馬光特地寫信給呂公著,要他“優(yōu)加厚禮”,絲毫沒有因為政治上的敵視而交惡。

從中可以窺見,他的心胸相當寬廣,退一步說,即便這只是裝模做樣,也與我們現代人

所見到的許多因政見不和而反目成仇的故事成了鮮明的對比,何況皇帝最后還是采納了

他的意見。

他對于自己信念的堅持也是少有的,真正體現了“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

安身立命原則。我們暫且不談王安石變法的對錯,在宋神宗與王安石搞這個變法時,司

馬光在位的時候就固執(zhí)地加以反對,犯顏直諫,面折廷爭,甚至因此貶官外放。看到無

法改變神宗的觀點,他并沒有怨天尤人,更沒有搞陰謀詭計,而是就潛心研究歷史,足

足十五年時間閉口不談時政,埋頭編著多達二百九十四卷、三百多萬字的《資治通鑒》。

在這本書里,他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人物,分析他們的得失,把自己的執(zhí)政理念和政

治觀點都溶進了他對歷史的評價里,在我看來,這正是“窮則獨善其身”的表現。關于這

本《資治通鑒》的歷史價值,在這里不打算細說,但它無疑是一部劃時代的歷史巨著,

包容萬象,堪稱國之瑰寶。而他終于起復之后,仍然堅持廢除新法,最后雖然失之于嚴,

但那另當別論。總之,他的這種契而不舍、始終堅持自己信念不動搖的精神,確實相當

不容易。

用我們現代的眼光看,司馬光在政績上談不上出色。盡管在地方官的任上,他頗有

政聲,但那畢竟是一時一地的作為,不能與他的身份相符。作為北宋前期的重要歷史人

物,他在起復之后,以六十七歲的高齡、身負君民厚望,可惜在執(zhí)政的理念上過于保守,

在清算新法的過程里也造成了一部分的矯枉過正,甚至在用人方面也犯了與王安石一樣

的毛病。他的固執(zhí)的性格也造成他聽不進反對的意見,過于相信自己的判斷,從而給社

會造成了些許的動蕩,尤其是對北宋官僚陣營里的黨爭起到了不好的示范作用。

我以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盡管我的這本書里評價人物大都是以他們的政治身

份來分析他們的對錯,盡管司馬光偏于保守,但對于司馬光,他的人格魅力遠遠勝過他

的政績,我只好放棄了從政治角度看他的初衷。實際上,如果分析他的政績,他的所為

并沒有嚴重偏離軌道。也許在我們現在看來,他的好心卻辦了比如全盤否定新法這樣的

壞事,可以說他沒有政治遠見,但從當時的角度看,新法在執(zhí)行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擾

民傷民的現象,而他的出發(fā)點正是為了廢除擾民的新法,作為一個執(zhí)政人員,他的廢止

恰恰說明了他心系蒼生??雌饋硭坪跛押⒆雍拖丛杷黄饾娮吡?,但那只是我們在歷

史發(fā)展的后來才看到的真相,至于當時的人們,身在局中,要他們能透過現象看本質,

這是根本不切實際的苛求。

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鑒》以至積勞成疾,晚年重新執(zhí)政,忙于國事,才一年半就過

世了。噩耗傳出,京城里的百姓自發(fā)地罷市前往憑吊,貧窮的還賣了衣裳來祭奠,“巷哭

以過車者,蓋以千萬數”,送葬時“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親”,四面八方趕來送葬的數以

萬人計,畫他的遺像寄托哀思的更“天下皆是,家家掛象,飯食必?!薄1M管我們現在從

理論上可以說,以德教化是人治社會里的弊端,似乎不值得稱道,但我權衡許久還是認

為,放在當時的氣候里,他能如此得民心,這絕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值得我們細細研

究。當然,這不是我這業(yè)余愛好者區(qū)區(qū)幾千字的短文能夠說得明白,所以,關于他的事,

還是就寫到這里吧,再寫下去,錯漏百出的歷史知識就要用光,我老人家一世英名難免

毀于一旦了。

【課堂檢測】

答段縫書

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師時,嘗為足下道曾鞏善展文,未嘗及其為人也。還江南,始熟

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輹运勗g鞏行無纖完,其居家,親友惴畏焉,怪

某無文字規(guī)鞏,見謂有黨,果哉足下之言也?

鞏固不然。鞏文字論議,在某交游中,不見可敵。其心勇于適道,殆不可以刑禍利

祿動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養(yǎng)無虧行,家事銖發(fā)以上皆親之。父亦愛之甚,嘗曰:“吾

宗熟,所賴者此兒耳?!贝四持娨?。若足下所聞,非某之所見也。鞏在京師,避兄呵

舍,此雖某亦罪之也,宜足下之深攻之也。于罪之中有足冷者,顧不可以書傳也。事固

有跡,然而情不至是者,如不循其情而誅焉,則誰不可速耶?鞏之跡固然耶?然鞏為人

弟,于此不得無過。但在京師時,未深接之;還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嘗以此規(guī)之也。

鞏果于從事,少許可,時時出于中道。此則還江南時嘗規(guī)之矣,鞏聞之輒矍然。鞏固有

以教某也。其作《懷友書》兩通,一自藏,一納某家,皇皇焉求相切靡I①,以免于悔者

略見矣。嘗謂友朋過差,未可以絕,固且規(guī)之。規(guī)之從則已,固且為文字自著見然后已

邪?則未嘗也。凡鞏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過,亦如前之云而已,豈不得為賢者哉?

天下愚者眾而賢者希,愚者固忌賢者,賢者又自守,不與愚者合,愚者加怨焉。挾

忌怨之心,則無之焉而不謗。君子之過于聽者,又傳而廣之,故賢者常多謗,其困于下

者尤甚。勢不足以動俗,名實未加于民,愚者易以謗,謗易以傳也。凡道鞏之云云者,

固忌、固怨、固過于聽者也。家兄未嘗親鞏也,顧亦過于聽耳。足下乃欲引忌者、怨者、

過于聽者之言,縣斷賢者之是非,甚不然也??鬃釉唬骸氨姾弥?,必察帚;眾惡之,必察

焉。”孟子曰:“國人皆曰可殺,未可也;見可殺焉,然后殺之。”匡章,通國以為不孝,

孟子獨禮貌之以為孝???、孟所以為孔、孟者,皆為其善自守,不惑于眾人也。如惑于

眾人,亦眾人耳,烏在其為孔、孟也?足下姑自重,毋輕議鞏!

【注】①金]016:削。切靡切磋之意。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嘗為足下道曾鞏善展文屬:連綴,寫作。

B.吾宗的所賴者此兒耳敝:衰敗。

C.于罪之中有足步者矜:同情。

D.則誰不可誑耶誅:殺。

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在京師曾向段縫介紹曾鞏其文,但沒有介紹曾鞏的為人,而在本文中他特別回

顧了回江南后與曾鞏的交往,表明自己所寫乃眼見的真實的曾鞏。

B.作者用“勇于適道”高度評價了曾鞏的為人,認為他雖然不無缺點,但堅持正義的雄心,

恐怕是無法用刑罰禍患、名利官祿來打動的。

C.作者指出對曾鞏的詆毀是“愚者”對“賢者”的忌妒和誹謗;尾段末,先引孔孟的話,再

舉匡章的例子,由一般推到個別,使文章主旨得到深化。

D.綜觀全文,結構清晰,駁斥有事實,立論有依據,層層深入,令人信服,充分表現

出王安石和曾鞏之間建立在“道義”基礎上的深厚友誼。

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在某交游中,不見可敵。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嘗謂友朋過差,未可以絕,固且規(guī)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惑于眾人,亦眾人耳,烏在其為孔、孟也?

譯文:

答司馬諫議書導學案答案第一課時

【學生活動】

1.王安石為什么要寫這封書信?

明確:因為司馬光寫了一封信,對王安石的變法加以指責,故王安石寫此信為自己辯解。

2.從文中看,王安石為什么要進行這場變法?

明確:人:習于茍且。

士大夫: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

上:欲變此。

3.實施變法時,出現了怎樣的情形?司馬光認為出現這種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天下——怨謗,眾——洶洶然。

司馬光認為這種情形是王安石在變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諫”造成的。

5.在如此嚴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對變法持怎樣的態(tài)度?哪些語句體現了這種態(tài)度?

明確:堅持變法,義無反顧。

"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薄岸攘x而后動,是而不見

可悔故也。"“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p>

【課堂檢測】

1.答案:C

解析強:勉強。

2.答案B

解析B項與例句都是“考慮、揣度”之意。項渡過。項量長短。項寫。

3.答案D

解析D項生事:制造事端。A項古義:寫回信B項古義:書信往來。C項古義:

不同尋常。

4.答案D

解析A項“事”、B項“籍”、C項“目”,都是名詞用作動詞。D項“兄”,名詞作狀語。

5.答案D

解析項為陳述句。、、三項為介賓后置句。

6.答案B

解析謗:指責。

7.答案D

解析①是分析兩人的交往情況,⑥是分析社會現狀。

8.答案C

解析引用盤庚遷都而致怨的事例作類比,表明作者推行新法的決心。

9.答案所以今天我詳細地說明自己這樣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許能夠諒解我。

施行前代賢君的治國原則,以便興利除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