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
第一部分貴州師范大學840普通生物
學考研真題
2013年貴州師范大學普通生物學考
研真題(回憶版)
2017年貴州師范大學840普通生物學
考研真題(回憶版)
第二部分貴州師范大學普通生物學
模擬試題及詳解
貴州師范大學普通生物學模擬試題
及詳解(一)
貴州師范大學普通生物學模擬試題
及詳解(二)
第一部分貴州師范大學840普通生物學考研真題
2013年貴州師范大學普通生物學考研真題(回憶版)
2017年貴州師范大學840普通生物學考研真題(回憶版)
一、名詞解釋
1.啟動子
2.奢侈基因
3.連鎖群
4.細胞全能性
5.細胞凋亡
6.應激性
7.酶
8.反射弧
9.真核生物
10.克隆
二、簡答題
1.五界分類系統(tǒng)
2.人體的11大功能系統(tǒng)
3.細胞周期
4.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
5.秋水仙素使染色體加倍的原理
6.煙草打頂后長出新的側芽的原理
7.簡述病毒增殖過程
8.為什么說初級生產量是形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基石
9.血液在循環(huán)時為何不會倒流
10.下面結果屬于植物的何種組織?
藕
仙人掌的刺
豌豆的卷須
菟絲子的吸器
三、論述題
1.為什么說哺乳動物是最高等的脊椎動物?
2.牛能消化草,人不能,為什么?如果用抗生素把牛胃內的微生物殺
滅,會怎樣?
3.染色體的結構要點。
第二部分貴州師范大學普通生物學模擬試題及詳解
貴州師范大學普通生物學模擬試題及詳解(一)
一、名詞解釋
1.物種species
答:物種簡稱“種”。具有一定的形態(tài)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
布區(qū)的生物類群。是互交繁殖的自然群體,一個物種和其他物種在生殖
上互相隔離。是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
2.種群population
答:種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間和時間的同一物種個體的集合體。個體彼此
間可以互配進行生殖。種群不僅是物種的存在單位,而且是物種的繁殖
單位和進化單位。種群不僅是物種的具體存在單位,而且也是群落的基
本組成成分。
3.循環(huán)系統(tǒng)circulatorysystem
答:循環(huán)系統(tǒng)包括心血管系統(tǒng)(血液循環(huán))和淋巴管系統(tǒng)(淋巴循環(huán))
兩部分。是使血液或淋巴流通,把由外界攝取的營養(yǎng)和體內產生的激素
等分配到身體各部,以及進行氣體交換和將廢物排出等的管系。
4.生態(tài)系統(tǒng)ecosystem
答:生態(tài)系統(tǒng)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自然區(qū)域內,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
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通過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所形成的一
個生態(tài)學功能單位。
5.食物鏈foodchain
答: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以生產者為起點,各種生物有機體以取食與被取食
的關系,即通過食物的關系彼此關聯(lián)而形成為一個能量與物質流通的系
列,即食物鏈。食物鏈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結構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之一。
6.反射弧reflexarc
答:反射弧是指從接受刺激到發(fā)生反應的全部神經傳導途徑。包括感受
器、傳入神經元、神經中樞(中間神經元及突觸連接)、傳出神經元、
效應器5個環(huán)節(jié)。是神經系統(tǒng)的基本活動。
7.后口動物deuterostome
答: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胚孔形成動物的肛門,在相反方向的一端由內
胚層內陷形成口的動物。后口動物包括棘皮動物和脊索動物。
8.雙受精
答:雙受精是指花粉管到達胚囊后,釋放出二精子,一個與卵細胞融
合,成為二倍體的受精卵(合子),另一個與兩個極核(或次生核)融合,
形成三倍體的初生胚乳核,卵細胞和極核同時和兩個精子分別完成融合
的過程。雙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現(xiàn)象。
9.遺傳漂變
答:遺傳漂變是指基因頻率在小群體里隨機波動的現(xiàn)象。遺傳漂變和選
擇、突變、近親繁殖等都是影響等位基因頻率的因素。
10.有絲分裂mitosis
答:是真核生物體細胞的分裂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分裂時期染色質形成
絲狀或帶狀結構,出現(xiàn)由紡錘絲組成的紡錘體,分裂結束后子細胞和母
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密碼的簡并性:同一種氨基酸具有兩個或更
多個密碼子的現(xiàn)象。
二、簡答題。
1.簡述人類的形態(tài)學特征以及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區(qū)別。
答:(1)人類的形態(tài)學特征:
①人具有脊椎動物的某些原始的形態(tài)特征。如具五指(趾),退化的尾
椎和尾肌,(眼中)瞬膜的痕跡,耳肌的痕跡,盲腸的殘余(闌尾),
發(fā)達的鎖骨。
②人類軀體結構保留著樹棲生活方式的適應特征。頸椎和腰椎少,軀干
結構緊湊,有利于樹棲;肢體相對于軀干較長,嬰兒期甚至上肢比下肢
長;手的抓握力很強;雙目前視,具立體視覺;爪變?yōu)楸馄降闹讣祝?/p>
剝、刻、抓、摘果實和種子。
③體毛退化和獨特的性行為。
(2)與其他動物的本質區(qū)別:
①直立行走,發(fā)達的大腦。
②制造和使用生產工具。
③人類的活動具有社會性。
2.簡述地球生命的起源。
答:生命起源是一個自然的歷史事件。生命是在宇宙進化的某一階段
(地球先經歷約10億年進化史),在特殊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由無生命的物質
經歷一個自然的、長期的化學進化過程而產生的。生命起源演化經歷過
地球進化、生命化學進化和生物進化的歷程。
生命在地球進化的過程中誕生。生命發(fā)生的最早階段是化學進化,即從
無機小分子進化到原始生命的階段。地球形成約在45億年前,地球內部
溫度很高,在紫外線、閃電、輻射等作用下,還原性的H2S、CH4、
NH3合成有機小分子,這是化學進化的第一階段:有機小分子的非生物
合成,無機分子生成有機分子的過程?;瘜W進化的第二階段:從有機小
分子生成生物大分子?;瘜W進化的第三階段:核酸一蛋白質等多分子體
系的建成。原始細胞的起源是化學進化的第四階段。
3.兩棲動物從水生過渡到陸生所面臨的主要矛盾。
答:陸地和水域是生存條件具有顯著差異的不同環(huán)境。水域由含巨大熱
能的介質構成,水溫的變動幅度不大,一般不超過25~30℃,能保持在
比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水又是一種密度大于空氣千倍的物體,因而盡管它對
于動物運動所產生的阻力要比在空氣中大得多,但是水具有浮力,能輕
而易舉地把沉重的動物體撐托起來,使動物能在水中遨游。
兩棲動物從水生過渡到陸生所面臨的主要矛盾,就是呼吸器官和陸上運
動器官的問題,即在陸地上行走和在空氣中呼吸的問題。
(1)在陸地上行走。由于空氣密度低,重力作用要求陸生動物必須有
強有力的四肢將身體支撐起來才能使軀體在地面上移動。在這種機能要
求的前提下,陸生動物形成了適應陸生的五趾型附肢,是動物演化歷史
上的一個重要事件。
(2)在空氣中呼吸。鰓是水生動物的呼吸器官,肺是陸生動物的呼吸
器官。兩棲類幼體以鰓呼吸,經變態(tài)后,成體以肺呼吸。陸生動物形成
了肺呼吸空氣,同時形成了一系列保水結構和適應陸地生活的感官和繁
殖方式。
4.舉例說明從細胞形成組織、器官、系統(tǒng)直至個體的過程。
答:(1)人體的細胞
人體的細胞有40萬億~60萬億個,由于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分化,使人
體的細胞多種多樣,形態(tài)各異,功能也各不相同,分為很多類型。
(2)組織
由一種或多種細胞組合成的細胞群體稱為組織。人體有4種基本組織:
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這些組織執(zhí)行不同的功
能。
(3)器官
由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聯(lián)合起來,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結構,稱
為器官。例如胃是由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構成。
(4)系統(tǒng)
由功能不同的多個器官按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形成行使一項或多項
生理功能的結構,稱為系統(tǒng)。人體至少可以分為11個功能系統(tǒng):皮膚系
統(tǒng)、骨骼系統(tǒng)、肌肉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淋巴和免疫系統(tǒng)、呼
吸系統(tǒng)、排泄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這些系統(tǒng)協(xié)調
配合完成人體的各種生命活動。
5.簡述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答:植物的器官包括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和生殖器官——花、果實
和種子。
(1)根分為根尖結構、初生結構和次生結構三部分,具有固著、支
持、貯藏、生殖等功能,主要功能是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類。
(2)莖是植物體中軸部分,莖上生有分枝,分枝頂端具有分生細胞,
進行頂端生長。莖一般分化成短的節(jié)和長的節(jié)間兩部分。莖的主要功能
是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營養(yǎng)物質到植物體的各部分,同時又有支持
枝葉、花和果實的作用,貯藏養(yǎng)料的功能。
(3)葉分為完全葉和不完全葉,“完全葉”包括葉片、葉柄和托葉三部
分,如缺葉柄或托葉稱為“不完全葉”。葉也分為單葉和復葉。葉的主要
功能是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4)被子植物花包括花瓣、萼片、雄蕊和雌蕊?;ㄟM行傳粉和受精,
發(fā)育成果實。
(5)果實由子房發(fā)育而成,果實保護種子,并貯藏營養(yǎng)物質。
(6)種子是植物傳宗接代的工具,發(fā)育成新植物體的幼體。種子由胚
珠發(fā)育而成,珠被失去大部分水分,成為種皮。
6.簡述生物分界的發(fā)展歷史和各分界劃分的主要根據(jù)。
答:(1)二界系統(tǒng):人類觀察自然,很早就注意到生物可區(qū)分為兩大
類群,即植物界和動物界。200多年前,林奈將所有生物分為兩大界:
植物界和動物界。
(2)三界系統(tǒng):1886年德國生物學家、進化論者??藸枺‥.
Haeckel)提出三界分類系統(tǒng),即植物界(Plantae),動物界
(Animalia),原生生物界(Protista)。
(3)五界系統(tǒng):1967年,R.Whittaker根據(jù)細胞結構和營養(yǎng)類型將生物
分為五界,即原核生物界(Monera)、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
(Fungi)和動物界。
(4)六界系統(tǒng):我國生物學家陳世驤提出了一個六界系統(tǒng),他把生物
界分為三個總界:無細胞生物總界,包括病毒一界;原核生物總界,包
括細菌和藍藻兩界;真核生物總界,包括植物真菌和動物三界。還有人
主張在Whittaker的五界系統(tǒng)之下,加一個病毒界,構成另一個六界系
統(tǒng)。
(5)三域分類方案(三原界學說):20世紀70年代伍斯、??怂沟雀?/p>
據(jù)核糖體小亞基的分子結構,把生物界分為古細菌域(Archaea)、真
細菌域(Bacteria)、真核生物域(Eucarya)。
7.簡述HIV的感染及增殖過程。
答: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是反轉錄病毒。病毒粒子為圓球形,外層
有脂質和糖蛋白組成的包膜,包膜上鑲嵌著兩種糖蛋白組成的刺突
GPl20和GP41。通過性接觸,血液,母嬰感染。病毒的增殖過程大致包
括5個階段:吸附,侵入和脫殼,生物合成,組裝,釋放。HIV受體CD4
糖蛋白結合,經細胞吞食作用進入衣殼進入細胞質。以病毒RNA為模
板,反轉錄和毒雙鏈DNA,雙鏈DNA轉移進細胞核內整合至宿主染色
體上成為原病毒,一旦受感染細胞激活,原病毒DNA立即轉錄出病毒的
RNA及合成蛋白質。在細胞質中組裝成新的病毒粒子,以出芽方式從細
胞釋放。
8.簡答脊索動物門的主要特征。
答:(1)脊索動物都具有脊索
①脊索的定義:脊索是指在動物背部,位于消化管和神經管之間的一條
由中胚層產生的棒狀結締組織,存在于所有脊索動物中。
②脊索存在時間:
a.所有脊索動物的胚胎期都有脊索,在低等脊索動物中起支撐身體的
作用,終生保留;
b.高等的成體脊索動物(脊椎動物亞門)的脊索或部分保留,或退化
并被分節(jié)的骨質脊柱所取代。
(2)脊索動物都具有背神經管
背神經管是位于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狀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在脊椎動物中背
神經管分化為前端膨大的腦和腦后的脊髓。
(3)脊索動物都具有鰓裂
①鰓裂:鰓裂是指發(fā)生在咽部,即消化管前段兩側一系列成對的裂縫,
是低等脊索動物的呼吸器官。
②鰓裂存在時間:
a.終身存在:尾索動物亞門、頭索動物亞門和低等脊椎動物亞門的圓
口綱、魚類的鰓裂終生存在;
b.胚胎期存在:其他脊椎動物。
四、論述題。
1.為什么說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其有世代交替現(xiàn)象?
答:世代交替是指在生物的生活史中,產生孢子的孢子體世代(無性世
代)與產生配子的配子體世代(有性世代)有規(guī)律地交替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被子植物一生包括兩個階段:
(1)二倍體階段(或孢子體階段、孢子體世代、無性世代)
這一階段是從受精卵(合子)開始直到花粉母細胞(小孢子母細胞)和
胚囊母細胞(大孢子母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前為止,這一階段的細胞內
染色體的數(shù)目為二倍體,二倍體階段時間較長,并占優(yōu)勢,能獨立生
活;
(2)單倍體階段(或配子體階段、配子體世代、有性世代)
這一階段是從花粉母細胞和胚囊母細胞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單核花粉粒
(小孢子)和單核胚囊(大孢子)開始,直到各自發(fā)育為含精子的成熟
花粉粒或花粉管,以及含卵細胞的成熟胚囊為止,此時,這些有關結構
的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都是單倍體。單倍體階段時間較短,結構簡化,不
能獨立生活,寄生在孢子體上來獲取營養(yǎng)。
在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世代交替是指二倍體階段和單倍體階段有規(guī)律
地交替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被子植物的生活史中,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兩個
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和轉折點。
2.試述脊椎動物消化系統(tǒng)和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功能及結構特點。
答:(1)脊椎動物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部分,分為口腔、
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
等。消化系統(tǒng)的基本功能是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應機體所需的物質和
能量,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除維生素、水和無機鹽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
外,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等物質均不能被機體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
管內被分解為結構簡單的小分子物質,才能被吸收利用。食物在消化管
內被分解成結構簡單、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就稱為消化。這種
小分子物質透過消化管粘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的過程就是吸
收。對于未被吸收的殘渣部分,消化道則通過大腸以糞便形式排出體
外。
(2)呼吸系統(tǒng)是由呼吸道和肺兩大部分組成。包括鼻、咽、喉、氣
管、主支氣管和肺等器官。肺主要包括主支氣管在肺內的各級分支和肺
泡兩部分,肺泡是氣體交換的場所。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主要是與外界進行
氣體交換,吸進氧氣呼出CO2。另外,鼻還有嗅覺功能;喉兼有發(fā)音功
能。
3.以人為例闡述高等動物的生殖和發(fā)育。
答:(1)人的生殖
高等動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是指親本產生了有性生殖細
胞(配子)后,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
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fā)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
①精子的發(fā)生過程如下:
a.睪丸中的生精小管是產生精子的部位。性成熟后,生精小管內壁上
的精原細胞連續(xù)進行有絲分裂形成大量精原細胞,一部分精原細胞體積
增大成為初級精母細胞,核內含有46條染色體(包括性染色體X、
Y),是二倍體;
b.初級精母細胞進入減數(shù)分裂形成4個單倍體精細胞。精細胞經形態(tài)分
化發(fā)育成精子。
②卵子的發(fā)生過程如下:
a.卵巢是卵子的生成的部位,在女性的胚胎中,原始生殖細胞發(fā)育成
為二倍體的卵原細胞,經過有絲分裂發(fā)育成為初級卵母細胞,初級卵母
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前期Ⅰ停下。
b.性成熟開始,在激素作用下,初級卵母細胞被激活并開始生長,繼
續(xù)進入減數(shù)分裂,最終形成單倍體卵細胞和3個極體。
(2)人的發(fā)育
人的發(fā)育包括在母體內進行的胚胎發(fā)育和從母體分娩后繼續(xù)進行的胚后
發(fā)育。發(fā)育從受精卵開始,精子和卵子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后卵裂開
始進行,經歷囊胚形成,原腸形成以及三胚層的形成和分化等階段,形
成與親代相似的個體,再經歷幼年、成年、衰老直到死亡的復雜過程。
根據(jù)人體各器官發(fā)育的特點,可分為初生期和初生后期。生長發(fā)育可分
為4個時期。
①胎兒期:該期生長占優(yōu)勢,機能分化少。
②初生兒到成人時期。
③成人期:絕大部分組織、器官生長僅限于對損傷和廢棄組織的修復和
更新,以及疾病后的康復。
④老年期:該期各種機能緩慢衰退。
經生長發(fā)育成為性成熟的成體后,又能通過生殖產生新的后代,從而使
種族生生不息,代代相繼。
4.病毒、類病毒和朊粒是什么?它們在生命的起源和進化方面給你什
么啟示?(10分)
答:(1)病毒是無細胞結構的分子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或只
有核酸);侵入寄主細胞之前無代謝必需的酶系統(tǒng),也不能產生ATP,
所以無新陳代謝活動;不能獨立進行各種生命活動;更不能繁殖;可形
成結晶——似無機物;侵入寄主細胞后借助寄主細胞一套生命物質系統(tǒng)
復制自己、大量繁殖,表現(xiàn)明顯的生命現(xiàn)象特征。病毒給我們的啟示:
一種不完全的生命形式;或說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命形式。生物界(生
命)、非生物界(非生命)無絕對界限、無不可逾越的鴻溝。
(2)類病毒是比病毒小的顆粒,無蛋白質外殼;300多個核苷酸構成,
單鏈環(huán)狀或線形RNA分子;類病毒與某些基因中的內含子核苷酸順序相
似;說明類病毒可能來自于基因中的內含子。
(3)朊粒是一種蛋白質分子,也稱蛋白質病毒;非生物性質,無核
酸,無復制轉錄功能;但具生物特性——具信號分子作用,能侵入寄主
細胞,產生新的朊粒(即繁殖)。瘋牛病病原體——蛋白粒子Pron說明
蛋白質可能也含遺傳信息,對中心法則的挑戰(zhàn)、補充;也說明生命現(xiàn)象
的復雜性,有待于探索。病毒是細胞出現(xiàn)以后的產物;病毒和質粒、轉
座子有相似之處;此外,病毒含有的一些基因,常和寄主細胞的基因相
同或相似,而和他種病毒的基因不同。因此,病毒可能來自細胞。
貴州師范大學普通生物學模擬試題及詳解(二)
一、名詞解釋題
1.胞間連絲
答:相鄰生活細胞之間,細胞質常常以極細的細胞質絲穿過細胞壁而彼
此相互聯(lián)系,這種穿過細胞壁的細胞質絲稱為胞間連絲。它連接相鄰細
胞間的原生質體,是細胞間物質、信息傳輸?shù)耐ǖ馈?/p>
2.真核細胞
答:真核細胞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圍的核)的細胞。其染色體數(shù)在一
個以上,能進行有絲分裂。還能進行原生質流動和變形運動。
3.裂殖
答:裂殖是由一個母體分裂成兩個或多個子體的生殖方式。單細胞生物
如細菌、單胞藻和原生動物的裂殖實際是一次細胞分裂。
4.外始式和內始式
答:莖的維管束木質部韌皮部呈束狀排列在同一半徑上。而在根部,兩
者以同心圓的方式相間排列。木質部韌皮部相間排列,外抵中柱鞘。而
此兩者都來源于中柱鞘。這種由外向內發(fā)生方式被稱為外始式,相反即
為內始式。
5.舌狀花
答:舌狀花是菊科植物花的一種。為合瓣花,花冠下部連合成管狀(或
稱筒狀),上部連合成扁平舌狀。常具冠毛。多為兩性花,
6.植物化石
答: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
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保存在地
殼的巖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jù)都謂之化
石。
7.頂級群落
答:頂級群落是指生物群落經過一系列演替,最后所產生的保持相對穩(wěn)
定的群落。處于演替初期的群落養(yǎng)分積累大于消耗,生物量大,不斷地
為增加生物多樣性創(chuàng)造條件,而群落發(fā)展到頂級群落后,生物量趨于穩(wěn)
定,積累等于消耗,生物種類不再增加,而是保持穩(wěn)定。
8.Westernblot
答:Westernblot中文名稱是蛋白質印跡法,又稱免疫印跡試驗,是指通
過特異性抗體對凝膠電泳處理過的細胞或生物組織樣品進行著色,然后
通過分析著色的位置和著色深度獲得特定蛋白質,在所分析的細胞或組
織中獲得表達情況的信息的一種實驗方法。它是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
和免疫遺傳學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
9.世代交替
答:指二倍體的孢子體階段(無性世代)和單倍體的配子體階段(或有性世
代)在生活史中有規(guī)則地交替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動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指
有性生殖的世代與無性生殖的世代有規(guī)律地交替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10.維管植物
答:維管植物是指所有具有貫穿于整個植株、與體內物質的運輸、支持
和鞏固植物體有關的維管系統(tǒng)(vascularsystem)的植物,包括蕨類和種
子植物。維管植物具有維管組織,可以讓植物生長到一個較大的體積,
頂級群落其主要生成階段是孢子體。
二、簡答題
1.比較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各自的主要特征及其適應意義。
答: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適應意義如下表1所示。
表1
2.簡述兩側對稱體制及其在動物進化上的意義。
答:(1)從扁形動物開始出現(xiàn)了兩側對稱的體型,即通過動物體的中
央軸,只有一個對稱面(或說切面)將動物體分成左右相等的兩部分,
因此兩側對稱也稱為左右對稱。兩側對稱使動物有了前后、左右、上下
的區(qū)別,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
(2)從動物演化上看,兩側對稱體型主要是由于動物從水中漂浮生活
進入到水底爬行生活的結果。已發(fā)展的這種體型對動物的進化具有重要
意義。因為凡是兩側對稱的動物,其體可明顯的分出前后、左右、背
腹。體背面發(fā)展了保護的功能;腹面發(fā)展了運動的功能;向前的一端總
是首先接觸新的外界條件,促進了神經系統(tǒng)和感覺器官越來越向體前端
集中,逐漸出現(xiàn)了頭部,使得動物由不定向運動變?yōu)槎ㄏ蜻\動,使動物
的感應更為準確、迅速而有效,使其適應的范圍更廣泛。兩側對稱不僅
適于游泳,又適于爬行。從水中爬行才有可能進化到陸地上爬行。因此
兩側對稱是動物由水生發(fā)展到陸生的重要條件。
3.簡述自然選擇的主要模式。
答:自然選擇對群體遺傳結構的影響,依賴于適合度與表型差異之間的
關系,可將選擇模式劃分為3種類型。
(1)穩(wěn)定性選擇
中間類型適合度高,兩個極端類型適合度低,選擇將淘汰兩個極端類
型。
這種類型的選擇常出現(xiàn)在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那里的條件傾向于減少表
型的變異性。
(2)定向選擇
適合度從一種極端類型到中間類型再到另一種極端類型逐漸升高時,適
合度低的極端類型被淘汰,選擇使表型差異的頻率曲線的平均值移向適
合度大的一側。
這種類型的選擇在環(huán)境發(fā)生趨向性變化時,或者當物種成員遷徙到新的
環(huán)境中時是相當普遍的。
(3)分裂選擇
當環(huán)境條件使兩個極端類型有較高適合度,中間類型適合度較低,而淘
汰中間類型時,選擇結果使中間類型頻率降低,在兩個極端類型區(qū)域各
出現(xiàn)一個頻率的峰值。
4.簡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
答: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是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兩大重要功能。
(1)能量流動:自然界對能量利用的效率很低。首先,能量流動是單
方向的和不可逆的,所有能量遲早都會通過生物呼吸被耗散掉;其次,
能量在流動過程中會急劇減少,主要是因為資源利用率不高和生物的呼
吸消耗。因此,任何生態(tài)系統(tǒng)都需要不斷得到來自外部的能量補給,如
果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斷絕對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輸入,這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就
會自行消亡。
(2)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是單方向不可逆的,而物質的流動則是循環(huán)
式的。各種物質和元素是不滅的,都可借助其完善的循環(huán)功能被生物反
復利用,因此對于一個封閉的和功能完善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來說,無需從外界
獲得物質補給就可長期維持其正常功能。地球生物圈就是這樣一個自給
自足、自我維持的最大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循環(huán)又稱為生物地
球化學循環(huán),簡稱生物地化循環(huán),可分為3種基本類型,即水循環(huán)、氣
體型循環(huán)和沉積型循環(huán)。
5.簡述全球變暖的影響。
答:(1)大氣中CO2增加會通過溫室效應影響地球的熱平衡,使地球
變暖。地球溫度升高首先會使南極的冰蓋開始融化,根據(jù)聯(lián)合國專家推
算,海平面只要升高50cm就將使5000萬至l億人口受到海潮和水災的威
脅,一些島嶼將會被淹沒,熱帶疾病的傳播范圍將擴大等。地球變暖還
會引起大氣環(huán)流氣團向兩極推移,改變全球降雨格局,影響農業(yè)生產。
(2)全球氣候變暖對我國也有重要影響,我國氣候變化協(xié)調組已將這
些影響概括為5個方面:
①使農業(yè)生產能力下降;
②北方干燥地區(qū)將會進一步變干;
③預測2030年海平面將會上升約20cm,我國沿海鹽場和養(yǎng)殖場將基本
被淹沒或破壞;
④有些樹種的分布區(qū)將發(fā)生變化,產量也會下降;
⑤永凍土將會融化造成廣大區(qū)域內凍土公路、鐵路和民用建筑的破壞。
6.簡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營養(yǎng)級的基本概念與結構特征。
答:(1)營養(yǎng)級是指生物在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中所處的層次。在生態(tài)系
統(tǒng)食物網(wǎng)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獲取相同性質食物的植物類群或動物類
群可分別稱作一個營養(yǎng)級,在食物網(wǎng)中從生產者植物起到頂部肉食動物
止,即在食物鏈上凡屬同一級環(huán)節(jié)上的所有生物種就是一個營養(yǎng)級。
(2)營養(yǎng)級的結構特征通常用生態(tài)金字塔來描述,生態(tài)金字塔是指各
營養(yǎng)級之間的某種數(shù)量關系,通常在生物鏈的起點生物個體數(shù)量最多,
在往后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生物個體數(shù)量逐漸減少,到了頂位食肉動物數(shù)量就
會變得極少,因此數(shù)量金字塔一般是呈下寬上窄的正錐體。
7.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有什么特點?
答: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有如下特點:
(1)膜是流動的,生物膜不是由固定不動的分子組成的靜態(tài)的結構。
膜基本上是由磷脂的疏水的脂肪酸鏈相互作用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疏水相
互作用比共價鍵要弱得多。大多數(shù)脂質和一部分蛋白質可以在膜中側向
移動,即在膜的平面內移動。
(2)膜是鑲嵌的,蛋白質不是伸展的片層,而是以折疊的球形鑲嵌在
磷脂雙分子層中,蛋白質與膜脂的結合程度取決于膜蛋白中氨基酸的性
質。
(3)膜上的糖類為細胞間識別所必需,質膜表面的糖一部分以共價鍵
與膜蛋白相結合成為糖蛋白,少部分與膜脂相結合成為糖脂,細胞識別
的關鍵在于識別細胞表面的糖分子。
8.神經系統(tǒng)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是如何產生的?
答:神經元是一種可興奮細胞,受刺激后會產生神經沖動沿軸突傳導出
去。
(1)靜息電位是神經元未受刺激時膜兩側的電位差,產生的原因有:
Na+-K+泵維持離子在膜內外的不平均分配,外正內負;膜對Na+、K+
的透性不同,加強了膜外的正電性;細胞內有很多帶有負電的大分子,
加強了膜內的負電性,從而產生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
(2)動作電位是神經纖維受刺激時,細胞膜的透性發(fā)生急劇的變化,
Na+離子通道張開,神經沖動伴隨Na+大量流入和K+大量流出,發(fā)生
一短暫的可逆性周期變化,即動作電位。動作電位的特征:全或無,傳
播快速。
三、論述題
1.請全面闡述動物的變態(tài)過程中的變化及這些變化在進化上的意義。
答:幼體和成體差別很大,而且形態(tài)的改變又是集中在短時間內完成
的,這種胚后發(fā)育稱為變態(tài)發(fā)育。變態(tài)是昆蟲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一個重
要現(xiàn)象。根據(jù)發(fā)育過程中是否有蛹期可以把絕大多數(shù)昆蟲分為完全變態(tài)
與不完全變態(tài)兩大類。
(1)完全變態(tài)的昆蟲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此類昆
蟲的幼蟲與成蟲在外觀上有較大的差別,比如毛蟲和蝴蝶或蠐螬和甲
蟲。
(2)不完全變態(tài)的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和成蟲3個階段。它們的幼蟲
在外觀上與成蟲差別一般不大,通常只是體型稍小,沒有翅。生活在陸
地上的不完全變態(tài)昆蟲的幼蟲又稱若蟲,生活在水中的又稱稚蟲。常見
的昆蟲中,蝗蟲、蟋蟀、螳螂、蜻蜓、蟬、蟑螂、蚜蟲、虱子等都是不
完全變態(tài)的。
另外,還有一類昆蟲在發(fā)育過程中沒有明顯的變態(tài)。它們是昆蟲綱中的
原始種類。它們沒有翅膀,在分類上屬于昆蟲綱無翅亞綱。這類昆蟲種
類很少,平時能見到的可能就是生活在書箱或衣箱里的衣魚(書蟲)。
相對于以上兩種變態(tài)發(fā)育,這一類昆蟲的發(fā)育又稱不變態(tài)或表變態(tài)。
2.論述動物的體腔及其在演化上的意義。
答:(1)假體腔的形成: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由于中胚層體腔囊在發(fā)
展過程中全部靠向體壁,形成肌肉層,使原來的囊胚腔加了一層內襯,
未形成新的空間,這種腔只有體壁中胚層,沒有腸壁中胚層和腸系膜,
是體壁中胚層和腸壁內胚層之間的腔,所以稱為假體腔。
假體腔出現(xiàn)的意義:
①使腸道與體壁之間有了空隙,為體內器官系統(tǒng)的發(fā)展提供了空間;
②體壁肌肉層及體腔液的流動壓力,使動物的運動擺脫了單純依賴體表
纖毛的擺動,運動能力得到加強;
③體腔液使腔內的物質出現(xiàn)了流動循環(huán),更有效地輸送營養(yǎng)物質和代謝
產物。
(2)真體腔的形成:在胚胎發(fā)育形成一對中胚層細胞團后,細胞團繼
續(xù)分裂增殖,形成中空的體腔囊,體腔囊不斷擴展,兩側的體腔囊壁外
側靠向體壁,形成體壁中胚層,分化為體壁肌肉層和體腔膜,其內側靠
向腸壁,形成腸壁中胚層,分化為腸壁肌肉層和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7.3重力》同步測試題含答案
- 蘇教版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教案
-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模擬試卷數(shù)學附答案
- 可持續(xù)發(fā)展視角下的綠色餐飲營銷
- 高一化學鞏固練習: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基礎
- 2024高中地理第2章區(qū)域可持續(xù)發(fā)展第3節(jié)流域綜合治理與開發(fā)-以田納西河流域為例學案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語文第5單元莊子蚜第4課尊生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蚜
- 2024高中語文第六單元文無定格貴在鮮活第30課自主賞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課時作業(yè)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
- 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專練34金屬的腐蝕與防護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化學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考點22化學反應速率及其影響因素強化訓練含解析
- 常用靜脈藥物溶媒的選擇
- 當代西方文學理論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武漢科技大學
- 2024年預制混凝土制品購銷協(xié)議3篇
- 2024-2030年中國高端私人會所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經營管理分析報告
- GA/T 1003-2024銀行自助服務亭技術規(guī)范
- 《消防設備操作使用》培訓
- 新交際英語(2024)一年級上冊Unit 1~6全冊教案
- 2024年度跨境電商平臺運營與孵化合同
- 2024年電動汽車充電消費者研究報告-2024-11-新能源
- 湖北省黃岡高級中學2025屆物理高一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氧氣吸入法操作并發(fā)癥預防及處理規(guī)范草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