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菁優(yōu)高考歷史終極押題密卷3(全國甲卷文科)一.選擇題(共12小題)1.西周社會建立了以“親親、尊尊”為基本的行為原則,以“孝”“友”“禮”“和”為基本價值觀的政治倫理秩序,這些不僅是西周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也成為后世傳統(tǒng)社會的基本價值理念。這反映出()A.宗法觀念利于中華文明的延續(xù) B.儒家思想成為西周的統(tǒng)治思想 C.中華傳統(tǒng)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 D.宗法制的建立維系了貴族特權2.從漢通西域到唐代,西北陸上貿易一直占據對外貿易的主導地位,但中唐以后陸路阻絕,海上絲路開始繁榮,超過并逐步取代了陸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開放的政策,保證了海上絲路的持續(xù)興旺。宋朝海上絲路發(fā)達的原因不包括()A.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B.陸上絲綢之路受阻 C.造船航海技術發(fā)展 D.程朱理學思想影響3.元朝初期君主多熱衷于大規(guī)?!按韩C秋狝”活動。1312年,元仁宗頒旨“今年田禾多不收,百姓饑困,朕不飛放(縱鷹隼捕獵)”,此后行獵的規(guī)模和頻率逐漸減少。這一變化反映了元朝()A.統(tǒng)治者受農耕文明影響加深 B.開啟了封建化的進程 C.確立了以農立國的治國策略 D.放棄了民族分化政策4.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衙門,其基本方針是“辦理外交之事,非恐決裂,即涉遷就,勢本難以周全。兩害相形,則取其輕,實未敢因避遷就之譏,至蹈決裂之害?!边@說明清政府()A.盡力維護主權完整 B.積極尋求平等的外交 C.國家主權觀念淡薄 D.外交日益與國際接軌5.如表為1911﹣1920年間中國白銀流動變化情況表。據此可知()單位:萬兩年份白銀輸入年份白銀輸入191138311916﹣2868191219251917﹣209819133597191823491914﹣1362191953131915﹣183819209264A.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弱化 B.白銀外流受世界局勢影響 C.民族資本發(fā)展環(huán)境趨于好轉 D.世界白銀購買力持續(xù)上升6.一?二八事變爆發(fā)后,十九路軍奮起抵抗,給日軍迎頭痛擊,斃傷日軍一萬余人。南京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照會歐美各國和國聯,要求“履行其條約之責任”,迫使他們采取比對待九一八事變較為積極的態(tài)度。據此可知()A.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B.歐美列強改變了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 C.軍隊抗戰(zhàn)有助于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 D.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狂妄企圖被粉碎7.1957年,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這表明,當時中國()A.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面貌 B.形成了市場經濟體制 C.已建成完整的工業(yè)體系 D.實現了“四個現代化”8.1984年的國慶35周年大閱兵,是新中國結束長達十年的灰暗歲月后舉行的第一次盛大閱兵,參加游行的各族群眾歡欣鼓舞地展示著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豐收果實。游行隊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橫幅則充分表達了人民的心聲。這一“心聲”產生的原因是鄧小平()①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②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指導思想③開創(chuàng)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④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9.蘇格拉底在為八位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功勛卓著的將軍辯護時說,真相應該是專業(yè)人員通過調查證據和知識還原當時的場景,再根據法律做出論斷,而不是由多數人憑借其感性認識做出的選擇。最終雅典還是通過投票將這八位將軍處死。這說明雅典的民主制()A.缺乏對群體決策的約束 B.忽視公民素養(yǎng)的提高 C.有悖于民主法治的原則 D.奉行公民至上的理念10.下表為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英國貿易政策的變化表,這些變化反映出()時間貿易政策1786年英法談判達成《艾頓商約》,法國降低英國棉毛織品、五金商品的進口稅率,英國降低法國葡萄酒的進口稅率1846年議會廢除《谷物法》(1815年通過的限制糧食進口的法律),谷物可自由進口1849年議會廢除《航海條例》,沿海貿易開放1860年《英法商約》簽訂,提出互減關稅,最惠國條款、自由貿易原則A.貿易保護主義是英國的既定國策 B.全球化水平決定貿易政策的變遷 C.自由主義逐漸成為英國基本政策 D.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不斷發(fā)展11.下表所示為1928年和1940年蘇聯部分產品產量對比變化情況。這一變化()產品鋼(萬噸)煤炭(萬噸)石油(萬噸)棉織品(億米)谷物(萬噸)產量1928年4257873301940年1831.716592.3311039.549564增幅326%368%168%48%31%A.有利于國民經濟比例的協(xié)調 B.反映了蘇聯模式的體制優(yōu)勢 C.源于“農業(yè)集體化”的推行 D.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12.2008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第一次峰會。峰會通過了47條金融領域改革行動計劃,就各國合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維護世界經濟穩(wěn)定達成重要共識。這反映了()A.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確立 B.區(qū)域一體化成果顯著 C.和平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D.政治多極化格局初現二.材料題(共5小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世紀上半期是英國人口的迅速增長時期,其中,農村人口增長了近60%,糧食供應壓力增大。1560年以后,農業(yè)革命在英國悄然興起。當時,英國西部已經實行了早期形式的輪作制。英格蘭人逐步把可輪換式農業(yè)、三圃制、革命性作物、畜牧業(yè)和可耕地結合起來,發(fā)明了諾福克四茬輪作制。17世紀,馬鈴薯的廣泛種植,提高了英國人的抗饑荒能力。18世紀起,議會簡化了圈地程序,涌現出許多擁有大地產的地主,人們常常把低質量的農場改造為精耕細作型的可耕地。到了18世紀,土地私有產權完全確立起來,在這種情況下,農場主可以自主決定生產。最終,英國不但糧食生產增加,而且在18世紀的前幾十年,還成為糧食的出口國?!幾砸璐T等《貿易戰(zhàn)略的國際比較》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度關注糧食安全問題,糧食生產加快發(fā)展。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措施,堅持不以犧牲耕地搞開發(fā),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國家加大對糧食主產區(qū)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場需求,把糧食的生產、轉化、加工、流通、消費作為一個完整的產業(yè)體系,進行系列開發(fā)和整體建設。國家農業(yè)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斷提高,加快建立國家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種子工程”“畜禽水產良種工程”等重大工程順利實施。健全完善中央儲備糧與地方儲備糧之間的補充機制,統(tǒng)一協(xié)調省、市、縣三級儲備的吞吐,確保各地國儲庫和中央儲備糧規(guī)模的穩(wěn)定。2008年,糧食產量突破歷史最高水平。——摘編自尹成杰《糧安天下——全球糧食危機與中國糧食安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農業(yè)改革的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農業(yè)改革的特點。(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意義。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乾元元年(758年),鹽鐵鑄錢使第五琦初變鹽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鹽院,游民業(yè)鹽者為亭戶,免雜徭。盜鬻者論以法。及琦為諸州榷鹽鐵使,盡榷天下鹽,斗加時價百錢而出之,為錢一百一十?!幾訹宋]歐陽修等《新唐書?食貨志(四)》材料二:本是揚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鹽商十五年,不屬州縣屬天子。每年鹽利入官時,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指鹽鐵使,掌管鹽鐵專賣)遠不知?!幾訹唐]白居易《鹽商婦》(1)指出材料一、二中能夠被確認的史實。(2)指出材料所引兩則文獻的類型,并分析其價值。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精英階層認為,這是一個以民族國家身份平等加入西方主宰的世界秩序的機會。1915年夏,北洋政府提出中國可以為法國提供大量工人。最終法國在中國招募了4萬華工,英國招募了大約10萬。美國參戰(zhàn)后,向法國借了1萬華工,為美國在歐洲的遠征軍服務。華工有的為英國航空兵服務,有的在軍火庫工作,還有三個華工團專門為英軍修理坦克。華工挖戰(zhàn)壕的效率是印度人的兩倍。他們的技術、高效以及勇敢,得到了協(xié)約國官兵的稱贊。一位華工就講,“我們與西方人賽腦力、賽體力,都不比他們差。如果我們擁有平等的教育,中國的前途不可限量”。期間,梁啟超提出,中國如能借保僑的機會參戰(zhàn),“實為我中華民國國政上開一新紀元”。1917年8月,中國正式宣戰(zhàn)。——摘編自徐國琦《大戰(zhàn)爭與大覺悟﹣中國人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根據材料,概括華工赴歐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華工赴歐的影響。16.材料:1973年10月6日,埃及與敘利亞為奪回在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中失去的土地對以色列發(fā)動了突然襲擊,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伊拉克、利比亞、沙特、阿爾及利亞、約旦等九個國家也相繼對以色列宣戰(zhàn)或派遣志愿軍援助埃及和敘利亞。在這場戰(zhàn)爭中裝甲部隊被大量的應用于戰(zhàn)爭,僅僅在10月14日,埃及與以色列就投入了1800輛坦克進行大會戰(zhàn),這在戰(zhàn)爭史上是非常罕見的。電子技術和各種戰(zhàn)術導彈也被廣泛地用于戰(zhàn)爭,這使得戰(zhàn)場情況更為復雜,作戰(zhàn)損耗加大。雙方飛機的損失約60%、艦艇的損失80%以上,大部分被毀坦克均被各種導彈所擊毀。阿拉伯國家一開始占據優(yōu)勢,但是以色列軍力強大,又有美國以及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援助,很快以色列就扭轉了戰(zhàn)局。為了抗衡西方國家,阿拉伯國家組成的石油組織歐佩克做出了驚人舉動,將油價上調百分之七十,第一次石油危機就此爆發(fā)。在聯合國的積極斡旋之下,雙方最終停戰(zhàn)。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震驚了整個以色列,讓它認識到不能永遠和所有的阿拉伯國家結怨,必須尋求在外交上有所突破。﹣﹣﹣據格哈爾德?康策爾曼《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等(1)根據材料,概括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的影響。17.材料:被李約瑟譽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的裴秀(223—271)出身官宦,自幼聰穎。年輕時隨司馬昭征討淮南,沿途注重考察和搜集地理資料,利用地形地物巧設妙計。后官拜司空,位列三公,得以查閱國家藏書,發(fā)現其中地圖并不多,且“不設分率,又不考證準望,亦不備載名山大川”。在考訂、勘正的基礎上,裴秀完成了我國有文獻可征的第一部歷史地圖集《禹貢地域圖》,呈現了從古九州到東漢十三州再到西晉十六州的區(qū)劃歷史沿革。書序中,裴秀提出“制圖六體”說,即比例、方位、距離等繪制原則,足可見其在數學、幾何學、物理學領域的造詣。據此理論,他將漢代用80匹縑繪制成的全國,《天下大圖》按1:1800000的比例縮制成了僅有一丈見方的《地形方丈圖》?!幾詮垵晒狻段鲿x地理學家裴秀的歷史貢獻》(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裴秀編著《禹貢地域圖》的條件。(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裴秀編著《禹貢地域圖》所體現出的研究方法,并分別予以簡要評價。
2024年菁優(yōu)高考歷史終極押題密卷3(全國甲卷文科)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2小題)1.西周社會建立了以“親親、尊尊”為基本的行為原則,以“孝”“友”“禮”“和”為基本價值觀的政治倫理秩序,這些不僅是西周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也成為后世傳統(tǒng)社會的基本價值理念。這反映出()A.宗法觀念利于中華文明的延續(xù) B.儒家思想成為西周的統(tǒng)治思想 C.中華傳統(tǒng)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 D.宗法制的建立維系了貴族特權【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宗法制,要求學生結合宗法制的特征和影響來分析?!窘獯稹恳罁牧稀盎緝r值觀的政治倫理秩序,這些不僅是西周社會的基本價值訴求,也成為后世傳統(tǒng)社會的基本價值理念”,可以看出西周的政治倫理秩序對當時以及對后世中華文明的發(fā)展都起到了較大的作用,A項正確;春秋晚期孔子開創(chuàng)儒學,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西周政治倫理秩序的影響,未涉及中華文明的特點,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宗法制的作用,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宗法制,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從漢通西域到唐代,西北陸上貿易一直占據對外貿易的主導地位,但中唐以后陸路阻絕,海上絲路開始繁榮,超過并逐步取代了陸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開放的政策,保證了海上絲路的持續(xù)興旺。宋朝海上絲路發(fā)達的原因不包括()A.經濟重心逐漸南移 B.陸上絲綢之路受阻 C.造船航海技術發(fā)展 D.程朱理學思想影響【分析】本題考查了絲綢之路,解答本題需結合宋代海上絲綢之路繁榮的原因進行分析?!窘獯稹克纬洕匦哪弦?,南方經濟地位愈發(fā)重要,促進了東南沿海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海上貿易,A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項;宋朝,北方與西北方向相繼有民族政權占據,陸上絲綢之路受阻,B項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宋朝造船航海技術發(fā)展,也使得海上絲路興盛,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宋朝程朱理學興起,其影響主要涉及到思想文化層面,與宋朝海上絲路發(fā)達無直接關系,故D項符合題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絲綢之路,考查了考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3.元朝初期君主多熱衷于大規(guī)?!按韩C秋狝”活動。1312年,元仁宗頒旨“今年田禾多不收,百姓饑困,朕不飛放(縱鷹隼捕獵)”,此后行獵的規(guī)模和頻率逐漸減少。這一變化反映了元朝()A.統(tǒng)治者受農耕文明影響加深 B.開啟了封建化的進程 C.確立了以農立國的治國策略 D.放棄了民族分化政策【分析】本題側重于考查元朝農業(yè)的發(fā)展了,解題關鍵信息是“今年田禾多不收,百姓饑困,朕不飛放(縱鷹隼捕獵)”。【解答】A.根據“今年田禾多不收,百姓饑困,朕不飛放(縱鷹隼捕獵)”分析可知,元朝統(tǒng)治者逐漸重視農業(yè),減少行獵,說明其受農耕文明的影響,逐漸漢化,A正確;B.“開啟”從材料中無從得出,排除;C.材料只能看出統(tǒng)治者逐漸重視農業(yè),但是并沒有反映出確立了以農立國的治國策略,排除;D.與史實不相符,元朝堅持民族分化政策。故選:A?!军c評】本題側重于考查元朝農業(yè)的發(fā)展,答題關鍵在于對材料的分析和相關知識點的把握。4.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衙門,其基本方針是“辦理外交之事,非恐決裂,即涉遷就,勢本難以周全。兩害相形,則取其輕,實未敢因避遷就之譏,至蹈決裂之害?!边@說明清政府()A.盡力維護主權完整 B.積極尋求平等的外交 C.國家主權觀念淡薄 D.外交日益與國際接軌【分析】本題考查了中國近代化道路,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繛榱吮苊馀c外國決裂,寧可一切遷就,順從列強意志,說明清政府國家主權觀念淡薄,C項正確;材料反映總理衙門是清政府為迎合西方列強的需要而設立的,不是為了維護主權完整,排除A項;材料說的是為了避免與外國決裂,寧可一切遷就,這說明清政府沒有積極尋求平等的外交,排除B項;據所學知識,總理衙門是專門的外交機構,是晚清外交近代化的表現,反映了外交與國際接軌,但材料主要側重于它的方針,而不是機構本身的設置,其基本方針反映的是清政府國家主權觀念淡薄,排除D項。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了中國近代化道路,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5.如表為1911﹣1920年間中國白銀流動變化情況表。據此可知()單位:萬兩年份白銀輸入年份白銀輸入191138311916﹣2868191219251917﹣209819133597191823491914﹣1362191953131915﹣183819209264A.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弱化 B.白銀外流受世界局勢影響 C.民族資本發(fā)展環(huán)境趨于好轉 D.世界白銀購買力持續(xù)上升【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要求考生在掌握識記的基礎上進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窘獯稹繐鶎W解讀表中的數據可知,一戰(zhàn)期間白銀流入中國為負數,其他時間為正數,而這一時期西方列強忙于一戰(zhàn),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侵略,對中國的資本輸出相應減少,由此可知,B項正確;只有在一戰(zhàn)期間列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弱化,排除A項;一戰(zhàn)期間民族資本發(fā)展環(huán)境趨于好轉,而題目中的時間則是1911—1920年,排除C項;題干中的數據跟白銀的購買力沒有關系,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側重于考查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6.一?二八事變爆發(fā)后,十九路軍奮起抵抗,給日軍迎頭痛擊,斃傷日軍一萬余人。南京政府采取“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政策,照會歐美各國和國聯,要求“履行其條約之責任”,迫使他們采取比對待九一八事變較為積極的態(tài)度。據此可知()A.國民政府放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 B.歐美列強改變了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 C.軍隊抗戰(zhàn)有助于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 D.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狂妄企圖被粉碎【分析】本題考查抗日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依據材料“一?二八事變爆發(fā)后,十九路軍奮起抵抗,給日軍迎頭痛擊,斃傷日軍一萬余人”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答】依據材料信息可知,一?二八事變爆發(fā)后,國民政府“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爭取歐美各國和國聯的力量,以遏制日本侵略,取得了一定效果。結合所學,國民政府有力抵抗日本侵略,有利于增強不滿日本侵略政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信心,提升中國國際影響力,爭取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支持,C項正確;國民政府當時并未放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仍然在以主要力量“圍剿”紅軍和革命根據地,排除A項;歐美列強當時并未改變縱容侵略的綏靖政策,并沒有采取有力舉措反對和制止侵略,排除B項;1937年8月﹣﹣﹣11月的淞滬會戰(zhàn)粉碎了日軍“三個月亡華”的狂妄企圖,排除D項。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了抗日戰(zhàn)爭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難度適中。7.1957年,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這表明,當時中國()A.開始改變工業(yè)落后面貌 B.形成了市場經濟體制 C.已建成完整的工業(yè)體系 D.實現了“四個現代化”【分析】本題考查一五計劃,結合一五計劃的歷程進行回答?!窘獯稹拷Y合所學可知,1953年我國開始進行一五計劃,到1957年提前完成,并初步建立起我國的工業(yè)化基礎,開始改變我國工業(yè)落后的面貌,A項正確;1992年我國開始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排除B項;當時我國工業(yè)體系并不完整,排除C項;建國初我國并未實現“四個現代化”,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一五計劃,考查學生掌握并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8.1984年的國慶35周年大閱兵,是新中國結束長達十年的灰暗歲月后舉行的第一次盛大閱兵,參加游行的各族群眾歡欣鼓舞地展示著自己的工作成果和豐收果實。游行隊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橫幅則充分表達了人民的心聲。這一“心聲”產生的原因是鄧小平()①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②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指導思想③開創(chuàng)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④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分析】本題考查鄧小平理論,具體考查鄧小平的主要貢獻?!窘獯稹扛鶕鶎W知識可知:①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澤民出的,錯誤;②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指導思想,正確;③開創(chuàng)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正確;④提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正確。②③④正確。故選:A?!军c評】本題考查鄧小平的主要貢獻,重點考查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探討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注意鄧小平理論誕生的背景、發(fā)展過程和主要內容、意義。9.蘇格拉底在為八位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中功勛卓著的將軍辯護時說,真相應該是專業(yè)人員通過調查證據和知識還原當時的場景,再根據法律做出論斷,而不是由多數人憑借其感性認識做出的選擇。最終雅典還是通過投票將這八位將軍處死。這說明雅典的民主制()A.缺乏對群體決策的約束 B.忽視公民素養(yǎng)的提高 C.有悖于民主法治的原則 D.奉行公民至上的理念【分析】本題考查了雅典民主制,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材料“而不是由多數人憑借其感性認識做出的選擇”“最終雅典還是通過投票將這八位將軍處死”體現的是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即多數人的暴政,也說明了缺乏對群體決策的約束,A項正確;材料與公民素養(yǎng)無關,排除B項;雅典的民主制度是符合民主程序的,排除C項;材料與公民至上無關,排除D項。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雅典民主制,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0.下表為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英國貿易政策的變化表,這些變化反映出()時間貿易政策1786年英法談判達成《艾頓商約》,法國降低英國棉毛織品、五金商品的進口稅率,英國降低法國葡萄酒的進口稅率1846年議會廢除《谷物法》(1815年通過的限制糧食進口的法律),谷物可自由進口1849年議會廢除《航海條例》,沿海貿易開放1860年《英法商約》簽訂,提出互減關稅,最惠國條款、自由貿易原則A.貿易保護主義是英國的既定國策 B.全球化水平決定貿易政策的變遷 C.自由主義逐漸成為英國基本政策 D.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不斷發(fā)展【分析】本題考查工業(yè)革命,解答本題需要掌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解答】根據材料“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中期英國貿易政策的變化”可知,《艾頓商約》英法兩國相互降低進口稅率,廢除《谷物法》谷物可以自由進口,廢除《航海條例》沿海貿易開放,《英法商約》簽訂,提出互減關稅,最惠國條款、自由貿易原則,從以上貿易政策可以看出,英國通過政策促進自由貿易的發(fā)展,即自由主義逐漸成為英國基本政策,C項正確;易保護主義是英國的既定國策,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全球化水平決定貿易政策的變遷,材料未體現全球化信息,排除B項;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干預不斷發(fā)展,材料未體現國家干預經濟,排除D項。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工業(yè)革命,側重考查考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1.下表所示為1928年和1940年蘇聯部分產品產量對比變化情況。這一變化()產品鋼(萬噸)煤炭(萬噸)石油(萬噸)棉織品(億米)谷物(萬噸)產量1928年4257873301940年1831.716592.3311039.549564增幅326%368%168%48%31%A.有利于國民經濟比例的協(xié)調 B.反映了蘇聯模式的體制優(yōu)勢 C.源于“農業(yè)集體化”的推行 D.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建立【分析】本題考查了斯大林模式,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窘獯稹颗c1928年相比,1940年蘇聯工農業(yè)特別是重工業(yè)產量有了顯著增長,反映了蘇聯模式在當時與其生產力相適應,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具有體制優(yōu)勢,B項正確;“有利于國民經濟比例的協(xié)調”與重工業(yè)產量的增幅遠遠高于農業(yè)和輕工業(yè)不符,排除A項;據所學,20世紀三十年代蘇聯經濟快速增長源于蘇聯模式的實行,并非“農業(yè)集體化”,排除C項;僅從蘇聯工農業(yè)生產的增長不能得出其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結論,且蘇聯1936年通過新憲法,標志著蘇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確立,排除D項。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斯大林模式,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2.2008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第一次峰會。峰會通過了47條金融領域改革行動計劃,就各國合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維護世界經濟穩(wěn)定達成重要共識。這反映了()A.國際經濟新秩序的確立 B.區(qū)域一體化成果顯著 C.和平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D.政治多極化格局初現【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多極化趨勢加強,作答本題要結合材料和所學的課本知識進行分析?!窘獯稹繐}干可知,2008年二十國集團舉行第一次峰會,討論世界經濟的發(fā)展,這反映了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主題,故C項正確;國際經濟新秩序至今沒有建立,排除A項;二十國集團是國際經濟合作論壇,并不是區(qū)域性組織,排除B項;1991年蘇聯解體,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fā)展,D項“初現”說法錯誤,排除D項。故選:C?!军c評】本題考查的是多極化趨勢加強,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二.材料題(共5小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世紀上半期是英國人口的迅速增長時期,其中,農村人口增長了近60%,糧食供應壓力增大。1560年以后,農業(yè)革命在英國悄然興起。當時,英國西部已經實行了早期形式的輪作制。英格蘭人逐步把可輪換式農業(yè)、三圃制、革命性作物、畜牧業(yè)和可耕地結合起來,發(fā)明了諾福克四茬輪作制。17世紀,馬鈴薯的廣泛種植,提高了英國人的抗饑荒能力。18世紀起,議會簡化了圈地程序,涌現出許多擁有大地產的地主,人們常常把低質量的農場改造為精耕細作型的可耕地。到了18世紀,土地私有產權完全確立起來,在這種情況下,農場主可以自主決定生產。最終,英國不但糧食生產增加,而且在18世紀的前幾十年,還成為糧食的出口國。——摘編自尹翔碩等《貿易戰(zhàn)略的國際比較》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度關注糧食安全問題,糧食生產加快發(fā)展。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措施,堅持不以犧牲耕地搞開發(fā),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國家加大對糧食主產區(qū)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場需求,把糧食的生產、轉化、加工、流通、消費作為一個完整的產業(yè)體系,進行系列開發(fā)和整體建設。國家農業(yè)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斷提高,加快建立國家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種子工程”“畜禽水產良種工程”等重大工程順利實施。健全完善中央儲備糧與地方儲備糧之間的補充機制,統(tǒng)一協(xié)調省、市、縣三級儲備的吞吐,確保各地國儲庫和中央儲備糧規(guī)模的穩(wěn)定。2008年,糧食產量突破歷史最高水平?!幾砸山堋都Z安天下——全球糧食危機與中國糧食安全》(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英國農業(yè)改革的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農業(yè)改革的特點。(3)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意義?!痉治觥浚?)本題考查16世紀以來英國農業(yè)改革的背景,依據材料“農村人口增長了近60%,糧食供應壓力增大”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2)本題考查新中國農業(yè)改革的特點,依據材料“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措施,堅持不以犧牲耕地搞開發(fā),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3)本題考查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意義,依據材料“健全完善中央儲備糧與地方儲備糧之間的補充機制,統(tǒng)一協(xié)調省、市、縣三級儲備的吞吐,確保各地國儲庫和中央儲備糧規(guī)模的穩(wěn)定。2008年,糧食產量突破歷史最高水平”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解答】(1)背景:依據材料“農村人口增長了近60%,糧食供應壓力增大”可得出如下結論:人口增長導致糧食供應壓力增大;依據材料“17世紀,馬鈴薯的廣泛種植,提高了英國人的抗饑荒能力”信息可得出如下結論:新航路開辟后物種交流加強;依據材料“18世紀起,議會簡化了圈地程序,涌現出許多擁有大地產的地主,人們常常把低質量的農場改造為精耕細作型的可耕地”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如下結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7世紀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再結合新航路開辟的商業(yè)發(fā)展情況可得出如下結論重商主義思想盛行。(2)特點:依據材料“國家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措施,堅持不以犧牲耕地搞開發(fā),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信息可得出如下結論: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依據材料“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wěn)定,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等信息并結合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相關知識可得出如下結論:以土地公有制為基礎;立法保障耕地和農民利益;依據材料“國家農業(yè)科研的投入比重不斷提高,加快建立國家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如下結論:注重構建完整的糧食產業(yè)體系和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依據材料”。健全完善中央儲備糧與地方儲備糧之間的補充機制,統(tǒng)一協(xié)調省、市、縣三級儲備的吞吐,確保各地國儲庫和中央儲備糧規(guī)模的穩(wěn)定。2008年,糧食產量突破歷史最高水平”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如下:健全、完善糧食儲備機制;成效顯著。(3)意義:依據材料“健全完善中央儲備糧與地方儲備糧之間的補充機制,統(tǒng)一協(xié)調省、市、縣三級儲備的吞吐,確保各地國儲庫和中央儲備糧規(guī)模的穩(wěn)定。2008年,糧食產量突破歷史最高水平”等信息并結合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影響進行分析:提高了糧食產量,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保障經濟安全,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障經濟主權和國家安全,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體現了制度優(yōu)勢;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提供了借鑒。故答案為:(1)背景:①人口增長導致糧食供應壓力增大;②新航路開辟后物種交流加強;③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④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需要;⑤重商主義思想盛行。(2)特點:①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②以土地公有制為基礎;③立法保障耕地和農民利益;④注重構建完整的糧食產業(yè)體系和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⑤健全、完善糧食儲備機制。⑥成效顯著。(3)意義:①提高了糧食產量,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②保障經濟安全,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③保障經濟主權和國家安全,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體現了制度優(yōu)勢;④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提供了借鑒。【點評】本題考查英國、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相關知識,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本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難度適中。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乾元元年(758年),鹽鐵鑄錢使第五琦初變鹽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鹽院,游民業(yè)鹽者為亭戶,免雜徭。盜鬻者論以法。及琦為諸州榷鹽鐵使,盡榷天下鹽,斗加時價百錢而出之,為錢一百一十?!幾訹宋]歐陽修等《新唐書?食貨志(四)》材料二:本是揚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婿作鹽商十五年,不屬州縣屬天子。每年鹽利入官時,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指鹽鐵使,掌管鹽鐵專賣)遠不知。——摘編自[唐]白居易《鹽商婦》(1)指出材料一、二中能夠被確認的史實。(2)指出材料所引兩則文獻的類型,并分析其價值?!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古代經濟政策,依據材料“及琦為諸州榷鹽鐵使,盡榷天下鹽,斗加時價百錢而出之,為錢一百一十”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2)本題主要考查歷史研究方法,主要結合史料的分類與價值進行分析?!窘獯稹浚?)史實:材料一:依據材料“及琦為諸州榷鹽鐵使,盡榷天下鹽,斗加時價百錢而出之,為錢一百一十”可得出如下結論:官營專賣,官府專利;強行加價。材料二:根據“本是揚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鹽鐵尚書(指鹽鐵使,掌管鹽鐵專賣)遠不知?!笨傻贸鳆}鐵使對地方鹽務管控不力,而有部分鹽商非法獲利。(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獻的類型主要有四大類: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匯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跡;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因此,材料一屬于書報類;材料二屬于口碑類。材料一的價值一般高于材料二人價值。故答案為:(1)史實:材料一:官營專賣,官府專利;強行加價。材料二:鹽鐵使對地方鹽務管控不力,有部分鹽商非法獲利。(2)類型:材料一屬于書報類;材料二屬于口碑類。價值:均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材料一一般高于材料二?!军c評】本題依托古代經濟發(fā)展的相關知識考查研究歷史的方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難度適中。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精英階層認為,這是一個以民族國家身份平等加入西方主宰的世界秩序的機會。1915年夏,北洋政府提出中國可以為法國提供大量工人。最終法國在中國招募了4萬華工,英國招募了大約10萬。美國參戰(zhàn)后,向法國借了1萬華工,為美國在歐洲的遠征軍服務。華工有的為英國航空兵服務,有的在軍火庫工作,還有三個華工團專門為英軍修理坦克。華工挖戰(zhàn)壕的效率是印度人的兩倍。他們的技術、高效以及勇敢,得到了協(xié)約國官兵的稱贊。一位華工就講,“我們與西方人賽腦力、賽體力,都不比他們差。如果我們擁有平等的教育,中國的前途不可限量”。期間,梁啟超提出,中國如能借保僑的機會參戰(zhàn),“實為我中華民國國政上開一新紀元”。1917年8月,中國正式宣戰(zhàn)?!幾孕靽洞髴?zhàn)爭與大覺悟﹣中國人與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1)根據材料,概括華工赴歐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華工赴歐的影響?!痉治觥勘绢}考查了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第一問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華工赴歐的背景作出回答;第二問結合華工赴歐的影響分析?!窘獯稹浚?)背景:根據所學可得出一戰(zhàn)爆發(fā),歐洲戰(zhàn)場勞工短缺;依據材料“中國精英階層認為,這是一個以民族國家身份平等加入西方主宰的世界秩序的機會”可得出中國精英階層的支持;根據“北洋政府提出中國可以為法國提供大量工人”可得出北洋政府的推動;根據“最終法國在中國招募了4萬華工,英國招募了大約10萬。美國參戰(zhàn)后,向法國借了1萬華工,為美國在歐洲的遠征軍服務?!钡贸鲇⒎ㄔ谥袊恼心蓟顒印#?)影響:依據材料“為美國在歐洲的遠征軍服務”“為英國航空兵服務”“專門為英軍修理坦克”可得出增強了協(xié)約國集團的力量;根據“都不比他們差……中國的前途不可限量”“借保僑的機會參戰(zhàn)”“中國正式宣戰(zhàn)”可得出引起國際社會對中國人的關注;推動了中國參戰(zhàn)的進程;根據“如果我們擁有平等的教育,中國的前途不可限量”得出增強了國人的民族自信心;根據所學可得出為戰(zhàn)后山東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能。故答案為:(1)背景:一戰(zhàn)爆發(fā),歐洲戰(zhàn)場勞工短缺;中國精英階層的支持;北洋政府的推動;英法在中國的招募活動。(2)影響:增強了協(xié)約國集團的力量;引起國際社會對中國人的關注;推動了中國參戰(zhàn)的進程;增強了國人的民族自信心;為戰(zhàn)后山東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可能?!军c評】本題考查了北洋時期的軍閥割據,要求學生具有解讀材料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16.材料:1973年10月6日,埃及與敘利亞為奪回在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中失去的土地對以色列發(fā)動了突然襲擊,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伊拉克、利比亞、沙特、阿爾及利亞、約旦等九個國家也相繼對以色列宣戰(zhàn)或派遣志愿軍援助埃及和敘利亞。在這場戰(zhàn)爭中裝甲部隊被大量的應用于戰(zhàn)爭,僅僅在10月14日,埃及與以色列就投入了1800輛坦克進行大會戰(zhàn),這在戰(zhàn)爭史上是非常罕見的。電子技術和各種戰(zhàn)術導彈也被廣泛地用于戰(zhàn)爭,這使得戰(zhàn)場情況更為復雜,作戰(zhàn)損耗加大。雙方飛機的損失約60%、艦艇的損失80%以上,大部分被毀坦克均被各種導彈所擊毀。阿拉伯國家一開始占據優(yōu)勢,但是以色列軍力強大,又有美國以及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援助,很快以色列就扭轉了戰(zhàn)局。為了抗衡西方國家,阿拉伯國家組成的石油組織歐佩克做出了驚人舉動,將油價上調百分之七十,第一次石油危機就此爆發(fā)。在聯合國的積極斡旋之下,雙方最終停戰(zhàn)。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震驚了整個以色列,讓它認識到不能永遠和所有的阿拉伯國家結怨,必須尋求在外交上有所突破。﹣﹣﹣據格哈爾德?康策爾曼《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等(1)根據材料,概括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的影響?!痉治觥勘绢}考查了中東問題,要求學生閱讀史料并結合所學作出回答。【解答】(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70年代中東。據材料“在這場戰(zhàn)爭中裝甲部隊被大量的應用于戰(zhàn)爭,僅僅在10月14日,埃及與以色列就投入了1800輛坦克進行大會戰(zhàn),這在戰(zhàn)爭史上是非常罕見的。電子技術和各種戰(zhàn)術導彈也被廣泛地用于戰(zhàn)爭,這使得戰(zhàn)場情況更為復雜,作戰(zhàn)損耗加大”可得出時間短,戰(zhàn)爭強度大;據材料“埃及與敘利亞為奪回在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中失去的土地對以色列發(fā)動了突然襲擊”“伊拉克、利比亞、沙特、阿爾及利亞、約旦等九個國家也相繼對以色列宣戰(zhàn)或派遣志愿軍援助埃及和敘利亞”可得出現阿以民族矛盾,卷入國家眾多;據材料“電子技術和各種戰(zhàn)術導彈也被廣泛地用于戰(zhàn)爭”可得出高技術戰(zhàn)爭;據材料“以色列軍力強大,又有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江西師范高等??茖W校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武漢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基于正交軸系的稀疏三維點激光掃描設備標定方法研究
- 2025年黃山c1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
- 2025年湘教新版選修四歷史上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湘教新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
- 智能教育設備合作開發(fā)合同(2篇)
- 2025年湘教新版八年級生物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廣西藍天航空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煤礦安全監(jiān)察作業(yè)人員全國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清真食品行業(yè)運行狀況及投資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
-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質量監(jiān)測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 數字化轉型中的職業(yè)能力重構
- 2025屆高中數學一輪復習專練:橢圓(含解析)
- 中國服裝零售行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市場運行格局及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2025版)
- 臨床提高膿毒性休克患者1h集束化措施落實率PDCA品管圈
- 汽車車身密封條設計指南
- 2024建安杯信息通信建設行業(yè)安全競賽題庫(試題含答案)
- JBT 14727-2023 滾動軸承 零件黑色氧化處理 技術規(guī)范 (正式版)
- 術后譫妄及護理
- 醫(yī)藥行業(yè)的市場營銷與渠道拓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