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研究摘要我國2015年新《行政訴訟法》新增了簡易程序。新法從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審理組織、審判時間等方面做了系統(tǒng)的規(guī)定,但其在規(guī)則本身以及在實踐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實踐中,出現(xiàn)了簡易程序的適用率低以及認可度低的問題,盡管簡易程序經歷了多年的試點工作,但是頒布實施后該制度在適用率上并沒有明顯的升高。因此,本文將從簡易程序的概念分析開始,結合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的簡易程序制度,分析其缺點與優(yōu)勢,吸取精華部分,再根據這幾年簡易程序制度的實踐情況,提出具體需要完善的建議,讓簡易程序制度能夠跟上實踐的步伐,發(fā)揮其價值與作用,真正做到兼顧公正與效率。筆者希望通過對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相關制度的研究,從案件的適用范圍、審理期限、程序之間的轉換以及具體審理的規(guī)則等方面為相關立法完善和司法實務工作提出相應完善路徑。關鍵詞:行政訴訟;司法;公民權利;公平目錄TOC\o"1-3"\h\u899886745摘要 335763041第一章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理論概述 81921492574第一節(jié)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概念界定 8666607632第二節(jié)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法理基礎 8252284625一、簡易程序與司法公正 91014973197二、簡易程序與司法效率 91191913858第三節(jié)行政訴訟簡易程序與相關程序的比較 10768752190一、與行政訴訟普通程序的比較 101156436978二、與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簡易程序的比較 111509283896第二章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制度現(xiàn)狀一節(jié)適用范圍二節(jié)適用的法院與審級 131118527640第三節(jié)獨任制 1322199642第四節(jié)審理期限及程序的轉換 141594712163第三章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51731408981第一節(jié)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存在的問題 151387326817一、政府信息公開案件一律適用簡易程序值得商榷 151571857840二、缺少調解結案方式 152018375133三、法院和當事人不愿意適用簡易程序 161179172319第二節(jié)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尚存問題的原因 161370070917一、適用范圍規(guī)定過于簡單 161462238885二、行政訴訟領域爭議涉及到公共利益 1746083927三、未規(guī)定具體的審理規(guī)則 171438448169第四章主要國家和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以及評析 191774962104第一節(jié)主要國家以及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 191092741451一、法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 19425417813二、德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 191024122228三、我國臺灣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 20340855291第二節(jié)對主要國家和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評析 201415989288第五章完善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建議 21118187362第一節(jié)明確簡易程序案件的適用范圍 212100103306第二節(jié)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移出完全適用簡易程序的范圍 21395041850第三節(jié)細化簡易程序的審理規(guī)則 221596420073第四節(jié)明確簡易程序的啟動方式 23371481293第五節(jié)完善調解制度在簡易程序的適用 24751129622參考文獻 261326679888附錄 27186170815致謝 34緒論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研究也在不斷地完善和發(fā)展。自1989年始,《行政訴訟法》便開始在我國頒布實施,這一時期的《行政訴訟法》是在計劃經濟的背景下制定的,那時行政審判實踐經驗不足、法官的業(yè)務水平也較低,再加上行政案件的特性,“民怕官”的思維不易動搖,因此規(guī)定了行政案件一律按照合議制的普通程序審理,這樣能夠最大程序上的集合審判人員的智慧、增強對公權力的對抗力以及有效監(jiān)督行政機關的行為,從而保障行政行為相對人的合法權益?,F(xiàn)如今,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樹立了法制觀念,維權的意識增強,“民”不再怕“官”,在自己權利受到“官”的侵害時,會積極主動到尋求救濟權利的方式,法院就成為了救濟方式之一,再加上立案登記制的實施,行政案件數(shù)量日益攀升,普通程序復雜的程序、過長的審理期限不但增加了法院的工作壓力,也使行政行為相對人望而卻步,對于案情簡單、爭議較小的行政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制度來審理是非常有必要的。2010年正式展開試點,經歷幾年的試點工作并在司法審判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2014年簡易程序制度正式寫入《行政訴訟法》,由此可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制度有著巨大的實踐價值與前景。域外的國家和地區(qū)早已對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制度進行探索研究,已經形成了相當成熟的制度,而我國在司法實踐上和理論研究上還有所欠缺,實踐上雖然已經進行十幾年的試點工作,但是與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簡易程序制度相比,司法實踐遠遠不夠;理論上的研究在2015年之前著重于對試點經驗的總結以及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制度構建的必要性的探討上,2015年后的研究論文情況,筆者通過從CNKI數(shù)據庫里進行檢索,輸入“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為主題進行中文文獻全網檢索,截止2020年的12月份,根據查詢結果得出以下結論:以行政訴訟簡易程序主題的學術文章共計78篇,其中期刊文章有48篇,碩士論文21篇,大部分主要圍繞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制度本身進行討論,其中,以簡易程序制度完善為題的有8篇,從受案范圍的角度來分析的有7篇,主要從審理規(guī)則的角度分析的有10篇。像王雪的《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完善》對行政訴訟制度的歷史背景和現(xiàn)狀進行了考察和說明,并提供了充分的數(shù)據材料作為支撐,并從述了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理論基礎和法律價值以及實踐空間。李方彤的《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反思與完善》主要對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了較為充分的論述,對其提高訴訟效率、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等有益之處進行了充分說明,對本論文提供了有效借鑒。楊驍瑜的《行政訴訟簡易程序適用范圍研究》對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價值目標進行了闡述,包括公正和效率的價值目標等價值要求,為構建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價值基礎的理論探討有著借鑒和參考意義。但是整體來說,對簡易程序的發(fā)展完善的研究文章較少。簡易程序制度對于《行政訴訟法》來說是一個新的制度,雖然這一制度已經在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中得到充分的實踐,并且也已經通過十幾年的試點,但2015年修改后的《行政訴訟法》中僅僅是簡單規(guī)定了簡易程序制度,只規(guī)定簡易程序制度的適用范圍、程序轉化、審判組織、啟動程序,對于具體的審理規(guī)則、程序如何轉化等都未規(guī)定,并且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效果分析來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制度所規(guī)定的審理適用范圍可操作性弱、啟動程序不具體、審理規(guī)則混亂,這些問題都是由于簡易程序制度規(guī)則不夠具體、合理,使得簡易程序的適用率低,還需結合實踐經驗進一步的發(fā)展。
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理論概述第一節(jié)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概念界定目前,學術界對于行政訴訟簡易程序概念的認識和界定,側重點各不相同,主要分為以下四種看法:(1)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就是由獨任法官進行審理并通過采取簡便的審理方式解決行政爭議的一種訴訟程序。(2)行政訴訟簡易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在針對一些相對簡單的行政案件時所適用的一種審理程序。(3)行政訴訟簡易程序是由基層人民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在審理簡單案件時所適用的一種行政訴訟程序。(4)行政訴訟簡易程序是指人民法院為使行政爭議案件盡快審結,針對簡單的案件而適用的一種簡易的審理程序。從以上幾位學者的概念表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第一種觀點主要側重從審判組織上進行定義,第二種觀點主要側重于案件的適用范圍,第三種觀點主要側重于案件適用的審級,第四種則主要側重于案件的適用目的。每一種觀點各有其合理之處,但是,每一種觀點都有其片面之處,其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于只關注或者重視訴訟程序的某一個或兩個方面。由于我國自2010年就開始了簡易程序的研究并在實踐中摸索,積累了很多的實踐經驗,而且新頒布的《行政訴訟法》中又重新對簡易程序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因此,在科學地界定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內涵時,既要充分考量學術界的理論研究成果,還要結合簡易程序的實踐情況和行政訴訟法關于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1祝飛宇.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運行困境與改革進路[J].行政與法,2020(09):90-97.綜合諸多因素,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基本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幾個要點:(1)行政訴訟簡易程序適用第一審行政案件;(2)設置簡易程序的宗旨是為了加快行政案件的審理、減輕案件當事人的訟累、節(jié)約司法資源,在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同時兼顧司法效率;(3)由于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只適用于一些簡單的行政案件,因其案件事實清楚,權利義務較為明確,爭議不大,1祝飛宇.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運行困境與改革進路[J].行政與法,2020(09):90-97.第二節(jié)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法理基礎公正與效率是訴訟制度永恒的價值追求,行政訴訟程序的設置及重大理論都是圍繞這兩大價值進行構建的。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經濟交往日益復雜、公民權利意識逐漸增強,帶來的社會現(xiàn)實是行政訴訟案件急劇增加。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5年我國新收一審行政訴訟案件增加了220398件,上升55.34釅。傳統(tǒng)的行政訴訟法理論關注的重點是公正,但它目前已經不能滿足公眾對于訴訟利益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著行政訴訟法的進步。在司法活動中,對于司法主體及訴訟參與人來說,不管是實體公正還是程序公正,其最終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均是為了獲得實質上的正義。22黃錫生,王中政.對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選擇權的省思——兼論《行政訴訟法》第82條的完善[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0(05):80-88.一、簡易程序與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指貫穿司法活動始終的實體公正和程序公正。實體正義要求司法主體根據法律標準和條件,準確認定案件事實,正確適用法律。程序公正要求我國司法主體在司法活動中應當嚴格遵循法定程序,防止法官濫用其自由裁量權。分析簡易程序與司法公正的關系,主要從這兩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在實體方面,一般認為普通程序是一種較為嚴謹、規(guī)范、完備的訴訟程序。普通程序審判的判決結果是法官的集體智慧,是“保證判決公正的重要條件”,簡易程序由于是法官獨任來進行審判的判決結果是個人智慧的體現(xiàn),司法的公平正義可能會難以保證。但我們必須認識到,司法最重要的功能是解決社會矛盾糾紛,解決社會矛盾糾紛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進行訴訟。因此,無論在立法上如何進行制度的設計,司法都無法實現(xiàn)絕對的客觀公正。在具體案件中,我們不能隨便就斷定普通程序審判的結果比簡易程序審判的結果更為公正。因為在法治社會,只要具體的訴訟嚴格遵循法定的審判程序,判決結果就應該被認為是法律上的公平。3李方彤.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反思與完善[J].法制博覽,2020(25):131-132.在程序方面,司法公正在立法上的表現(xiàn)是司法活動應嚴格遵循法定的審判程序。簡易程序只適用于事實簡單、對人身和財產影響最小的案件。在這些案件中,如果在審判過程中充分遵守了正當程序的要求,即使案件的對方當事人不同意判決的結果,由于在審判中嚴格遵守了正當程序,他最終也要接受對他不利的結果。因此,我們所追求的司法公正不僅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實體正義,更是一種法律意義上的正義,是一種相對正義,是實現(xiàn)實體正義的基礎和前提,是一種主觀感受。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簡易程序似乎與司法公正無關,至少適用簡易程序的結果不會降低司法公正。如果對一些簡單的案件適用共同程序,由于共同程序的復雜性、訴訟成本高、審判時間長,當事人可能會放棄通過訴訟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司法嘗試。如此一來,不僅嚴重影響司法公正,使司法公信力降低,也會使人們對司法權威產生一些質疑。再者,公民對司法的期待是無止境的,任何國家的司法資源都是有限的。如果所有案件都不能被分割開來,就要通過運用普通程序來解決和處理糾紛,以保證司法的公正,這必然會導致一些人的訴求無法充分地實現(xiàn),導致一些司法資源被擠出。4胡睿.論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完善[D].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20(07):.11-25.因此,我們應該構建一個更加簡單,并能夠迅速實現(xiàn)公民請求權的司法救濟程序,而簡易程序確實是一個當之無愧的選擇。司法公正不能僅僅能夠通過簡易程序或普通程序的適用來體現(xiàn),而更重要的是取決于司法活動中能否3李方彤.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反思與完善[J].法制博覽,2020(25):131-132.4胡睿.論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完善[D].哈爾濱商業(yè)大學,2020(07):.11-25.二、簡易程序與司法效率傳統(tǒng)的訴訟法學一直把正義看作是其唯一的價值追求。但是,現(xiàn)代經濟社會快速發(fā)展,社會上的各種矛盾也不斷上升,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升,導致訴訟案件的突飛猛進,效率的價值和地位越來越在司法活動中突出起來。所以,效率與司法公正是有內在聯(lián)系的。效率在訴訟制度中的體現(xiàn)就是以最少的訴訟成本獲取最大的收益。對于一些特定案件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不僅不會減少司法的公正性,而且更有利于提升司法的效率。因此,公正與效率這兩大價值的統(tǒng)一只有順應了當今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也才更具有公正性。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可以對我國司法資源配置進行優(yōu)化,提升司法效率。司法資源作為社會資源的一部分,它應包括司法機構、司法人員和與司法活動相關財政保障資源。從而我們可以得出,利用好司法資源,首先必須有有效防止司法人員的人力資源與財政資源的耗損。司法資源具有資源的特征稀缺性,是有限的,有投入,并不能無限支取。要使有限的司法資源得到最高效的使用,就需要針對其他的資源配置進行相應的優(yōu)化。而在我們的立法中對于疑難、復雜的案件用普通程序進行審理,對于案情簡單、爭議數(shù)額較小的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規(guī)定,都能夠體現(xiàn)我們國家對于司法資源配置的優(yōu)化。5楊驍瑜.行政訴訟簡易程序適用范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20(14):32-45.很明顯,這種資源配置方式在保障司法正義的同時,也大大的提高了司法效率。而且,用簡易程序迅速的審理案情簡單、爭議數(shù)額較小的案件,可以把節(jié)約下來的司法資源更多地投入到普通程序的審理當中去,更好的實現(xiàn)對復雜、疑難案件慎重處理的程序得到保障。(2)訴訟成本得到節(jié)約。訴訟活動本身并不會創(chuàng)造任何經濟利益。對于普通的公民而言,在通過訴訟的方式實現(xiàn)正義的過程中,如果訴訟成本過高,當事人可能會因為一些錢資金的問題,放棄通過訴訟的途徑來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的這條路徑。對于我們國家而言,如果不對案件進行繁簡分流,一律適用普通程序,那么國家將會承擔不必要的一些高額費用。所以,在處理一些案情相對簡單、爭議不大的案件時,當事人希望用簡便、快捷的程序進行審理,而國家也希望有效配置司法資源,提高工作效率,此時,簡易程序就能滿足這兩個條件,兩全其美,成為審理簡單案件的最佳選擇。這樣,在司法系統(tǒng)內根據案件的性質和難易程度對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進行劃分,不僅緩解了司法資源和司法需求之間的矛盾,而且有利于訴訟經濟,使公眾更愿意通過司法救濟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5楊驍瑜.行政訴訟簡易程序適用范圍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20(14):32-45.第三節(jié)行政訴訟簡易程序與相關程序的比較一、與行政訴訟普通程序的比較可以從兩個方面闡述行政訴訟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的比較,一是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的關系,二是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的區(qū)別。一是行政訴訟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的關系。行政訴訟簡易程序雖然是行政訴訟法中的一種獨立的程序,但其簡易性是建立在普通程序的基礎上的,從簡化一些不會影響當事人權益的程序,而滿足公平和正義要求。而不是偶然簡化程序的需要是建立在普通程序的基礎上的,也是滿足其他需要的。簡易程序適用于簡單行政案件,這種情況并不是意味著不能適用普通程序,而是因為適用普通程序既耗時又費力,并不能及時地保障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且導致一些司法資源被嚴重浪費。與普通程序相比,簡易程序不僅方便快捷,而且目的相同6李方彤.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反思與完善[J].法制博覽,2020(25):131-132.。無論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實現(xiàn)案件審理結果的公正,實現(xiàn)實體正義都是其追求的共同目標。然而,普通程序更加完善,6李方彤.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反思與完善[J].法制博覽,2020(25):131-132.二是行政訴訟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的區(qū)別。首先,案件的范圍不同。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有限,根據《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二條,在經過當事方同意或法院認為簡單的行政案件中,只要案情不復雜,權利和義務明確,不存在重大爭議,即可適用簡易程序。普通程序比簡易程序寬泛得多。其次,法院適用的區(qū)別。新《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沒有限制采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級別,因此,根據其規(guī)定,所有四個審判法院都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但是實際上其中只有基層和中級人民法院可以適用簡易程序。最后,審判組織的不同。普通程序由三人小組審理,簡易程序由一人審理。第四,不同的聽證時限。普通程序審判案件需要完整有序的庭前準備、開庭審理、宣判、送達等步驟,各個環(huán)節(jié)不能被縮減或合并,因此審判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而簡易程序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二、與民事訴訟、刑事訴訟簡易程序的比較三大訴訟法的簡易程序共同之處有許多,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是其立法目的相同。三大訴訟法的簡易程序都是為了實現(xiàn)公正與效率、節(jié)約司法資源、減輕法官工作壓力、提高訴訟的效率。其次是案件適用范圍的性質相同。案件性質都屬于案情簡單明了、關系明確、爭議小。再次是審理級別與審判程序有所相同。三者都適用第一審法院,二審、再審都不能適用簡易程序;審判程序都是在普通程序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簡化。最后,三者在審理期限上都比普通程序短,審理速度更快。三大訴訟法的簡易程序雖有相同之處,但其適用的主體不同、維護的利益不同,也使其有一定的差異性李鵬飛,李雅麗,郭睿澂.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實踐中的問題與完善[J].法制博覽,2019(24):17-19.。第一,在追求公正與效率價值方面有所不同。刑事訴訟法作為一種處理刑事案件的程序法,該程序也極大的會直接影響到被告人是否犯罪、是否受到法律制裁等問題,因而其更注重強調追求公正價值;民事訴訟的目的是解決平等主體之間民事權益問題,更尊重當事人的真實意愿表示,其更追求案件處理的效率;行政訴訟法解決的是不平等主體之間的爭議問題,更追求公正與效率的平衡。第二,在啟動程序上法院的裁量權不同。根據新《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只要認為該案件屬于法律所規(guī)定的適用情形就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性質來決定是否適用簡易程序來進行審理,而直接決定適用簡易程序會不會存在人民法院裁量權過大的問題;鞏彥凱.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完善研究[J].淮陰工學院學報,2019,28(04):32-36.與行政訴訟法簡易程序比較,民事訴訟中的人民法院裁量權無權決定此案件是否屬于清楚、明確的案件性質,必須按照法律的規(guī)定是否適用簡易程序,所以使之人民法院沒有裁量權。而刑事訴訟關于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更是嚴格的限制適用與不能適用簡易程序的情形,人民法院也必須按照其規(guī)定來執(zhí)行。第三在審判組織上不同。行政訴訟、民事訴訟的簡易程序采用的一人獨任的方式,而刑事訴訟簡易程序采用的是合議制與獨任制并用。第四,法院級別管轄不同,《行政訴訟法》雖然采用裁量主義標準來確定是否適用簡易程序審理行政案件,但是《民事訴訟法》第157條明確規(guī)定,只有基層法院和它的派出法庭審理的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刑事訴訟法》第208條明確規(guī)定,基層法院管轄的刑事案件才可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李鵬飛,李雅麗,郭睿澂.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實踐中的問題與完善[J].法制博覽,2019(24):17-19.鞏彥凱.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完善研究[J].淮陰工學院學報,2019,28(04):32-36.
第二章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制度現(xiàn)狀2015年新頒布的《行政訴訟法》增設了簡易程序,涉及的條文有第82條、第83條和84條。其內容主要包括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審理方式、審理期限以及程序轉換的相關規(guī)定。第一節(jié)適用范圍人民法院在審理被訴行政行為是依法當場作出或涉訴金額在2000元以下案件或者政府信息公開的案件時,認為這三類案件事實清楚、權力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就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但是對于案件是否屬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實質標準需要經過法官的自由裁量。對于上述以外的行政訴訟案件,不論案件是否屬于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只要當事人雙方愿意通過簡易程序來進行審理,審判人員在依職權進行審查后就可決定適用簡易程序。發(fā)回重審的案件和再審的案件,由于它們往往都會在訴訟程序和事實認定方面存在錯誤,所以這兩類案件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其不屬于簡單案件,因此,立法將這兩類案件從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中予以排除。第二節(jié)適用的法院與審級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在第82條只規(guī)定了第一審行政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但是立法并未明確地規(guī)定是哪一級別人民法院適用。按照級別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歸基層人民法院管轄。所以,在符合簡易程序的適用標準的條件下,基層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理所應當就可以通過簡易程序來審理。但立法沒有明確的是,在符合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和適用標準的情況下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能否完全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從本法級別管轄的規(guī)定來看,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有一類是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這類案件不一定都屬于重大復雜案件。由此,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行政案件,只要這類案件符合簡易程序的適用標準,就可以通過簡易程序來審理。第三節(jié)獨任制近十年來,隨著法治中國建設的加強和完善,法官的專業(yè)水平和職業(yè)素養(yǎng)得到大幅度提升,所謂“實踐是最好的老師”,在面對很多錯綜復雜的案件時,法官的審判經驗也不斷增加。獨任法官在審理簡單案件時,完全能夠用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豐富的裁判經驗對案件作出公正的裁判。獨任制在簡易程序中適用條件已經相當成熟。劉一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理性反思與完善路徑[J].行政法學研究,2019(16):13-23.2015年新頒布的《行政訴訟法》劉一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理性反思與完善路徑[J].行政法學研究,2019(16):13-23.第四節(jié)審理期限及程序的轉換新《行政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的訴訟案件的審理期限為四十五天。由于適用簡易程序的行政案件,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都很簡單,立法規(guī)定的四十五日的審理期限能夠使法官及時地解決當事人之間的行政爭議,避免訴訟的不當拖延,同時節(jié)省了大量的司法資源,減輕了訴累。在簡易程序到普通程序的轉換方面,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將其從簡易程序轉換為普通程序。《行政訴訟法》的這一規(guī)定既保障了公民的訴訟權益,提高了當事人參與訴訟的積極性又維護了司法的權威、提升了司法的公信力。第三章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第一節(jié)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存在的問題一、政府信息公開案件一律適用簡易程序值得商榷根據相關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團體和社會組織還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但是在實踐中,行政機關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體,其對于上述法律規(guī)定的理解直接決定相關政府信息能否得到公開。換言之,行政機關對依申請公開方式的政府信息和當事人之間是否存在關聯(lián)性具有最終決定權。行政機關認為相應的當事人與相關政府信息有利益關系,則認為應當向其進行政府信息公開,反之,行政機關認為相應的當事人與相關政府信息沒有利益關系,則認為不應當向其公開相關政府信息。所以,這種絕對的決定權也成為一些行政機關的“擋箭牌”,在實踐中最常見的就是行政機關以相關政府信息和當事人之間沒有關聯(lián)性或者沒有利益關系而對于相關信息拒絕公布,這種做法對公民正常的獲取政府信息造成了很大的阻礙,也損害了公民對政府信息依法享有的知情權,也會影響政府在民眾心中的公信力。因此政府信息公開案件既涉及政府形象和行政秩序,又涉及公眾對司法公正的信任。在行政訴訟簡易程序中,適用獨任制審理行政案件,這對于法官的專業(yè)化水平和綜合素質有很高的要求。即使獨任制的法官大多熟悉相關法律專業(yè)知識,但是對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掌握的不夠精進,適用獨任制審判政府信息公開案件,對法官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zhàn),而且也很難做到讓公眾信任審判的公正性,而普通程序的合議制審判,能夠集中智慧,減少錯判或者誤判的概率,也能提升公眾對司法審判的信服度。二、缺少調解結案方式最高院的《試點通知》發(fā)布以后,不少試點法院開始在簡易程序中增加了調解和解結案的方式。當然,這樣的規(guī)定只在法院試點工作中展開,立法并沒有對調解結案的方式進行規(guī)定。在對于我國目前行政訴訟的司法實踐工作中,有很多行政案件的結案是由原告撤訴處理或者當事人在法院調解下和解結案的。當事人雙方和解撤訴或者在法院的調解下結案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行政案件數(shù)量巨大而給法院帶來的壓力,有利于提高行政訴訟的審判效率。在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可以減輕當事人的訴累,同時也能化解訴訟爭議,使雙方都能對結果滿意。訴訟調解與和解一直是我國民事訴訟法普遍采取的一種結案方式,目前,在行政訴訟沒有立法的前提下,司法實踐中一直參考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來適用。然而,行政案件有其不同于民事案件的性質特點,不能僅以參考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guī)定和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來進行。單純客觀的參考民事訴訟中和解或法院調解后的措施,容易間接地損害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同時還有可能危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使行政訴訟的合法性受到挑戰(zhàn),有損司法公正。在行政訴訟領域設立簡易程序就是為了在保障公平這一大前提下提高訴訟效率,而不僅僅是為了息事寧人,枉顧司法的公正性和案件審理的合法性。所以,在簡易程序中對調解制度進行確立,可以很大程度上約束法官的自由裁量權,維護司法的權威,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保證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不受侵害,使案件也能夠及時有效的解決。三、法院和當事人不愿意適用簡易程序法院自身也不愿意主動去適用簡易程序,主要是因為有兩個原因,其一就是簡易程序的獨任制的審理時間規(guī)定為45天對法官的專業(yè)業(yè)務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側面的要求法官有較高的業(yè)務水平和專業(yè)素養(yǎng),這就使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為了避免出錯,不愿意主動去甄別哪些案件是否可以適用簡易程序,更不會主動適用簡易程序。高鴻,楊德華.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實踐與思考[N].人民法院報,2017(32):11-18.其二是“案件事實清楚,關系明確,爭議小”的案件適用簡易程序,而在一個案件受理時,僅憑受理起訴的材料根本無法判斷該案的案件情況以及爭議的大小,這些都需要進行實體的審判才能判斷是否屬于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若在受理該案時就判定其可適用簡易程序,這很易導致產生“先定后審”的誤解,使法院在適用簡易程序時也心有余悸,所以,法院干脆就選擇不適用該程序,這也使簡易程序很難在實踐中高鴻,楊德華.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實踐與思考[N].人民法院報,2017(32):11-18.當事人不愿意主動選擇適用簡易程序。首先原因在于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剛開始實施還沒有過多久,當事人對該訴訟程序的了解遠遠少于其他的訴訟程序,不知道行政案件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所以就沒有得到很多的實踐;其次,行政案件的雙方主體雙方地位不平等,“民告官”中的民一般不會主動地去要求法院減少訴訟的步驟,在其心理中本身就認為自己是出于弱勢的一方,若再減少訴訟的時間或者省略其他訴訟程序,只會加劇其心理障礙,讓其認為法院審理案件不夠嚴謹,不能保障其權利,從而造成懷疑裁判結果的后果。所以,作為弱勢一方的當事人不夠認可行政訴訟簡易程序更不會主動適用簡易程序的。第二節(jié)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尚存問題的原因一、適用范圍規(guī)定過于簡單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的規(guī)定是其在實踐中能否有效的適用實施的關鍵核心,適用范圍規(guī)定應當簡潔明了、規(guī)范明確、可操作性強。修訂后的《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二條規(guī)定的簡易程序采用的是實質標準和形式標準的方式、正面列舉式和概括式以及反面排除式相結合的方式去規(guī)定適用范圍,用這種方式來提高簡易程序的適用性,這點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具體來說,適用簡易程序既要滿足實質性要件又要滿足形式性要件,既要滿足該行政案件屬于“事實清楚、義務明確、爭議小”的實質條件,又要滿足該案屬于所列舉的三類的案件,現(xiàn)實中同時滿足兩個條件的案件也并不多;以及正面列舉的三類案件案件范圍太小并且不夠具有代表性,反面排除式的列舉太少,極易導致出現(xiàn)亂用簡易程序的情形。對于政府信息公開案件,法院首先認真要審查該案是不是政府信息公開的案件,其次要確定是否是適格的原告與被告,再審查其申請的材料是否存在于該政府行政機關中,而且還要審查該信息能否公開給原告,最后法院還要裁定以何種的方式公開給原告程琥:《新條例實施后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訴訟若干問題探討》,《行政法學研究》,2019(22):31-32.。在大致講述過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審查流程就可以看出,政府信息公開案件并沒有像立法者所想的那般簡單,《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二條中直接去規(guī)定政府信息公開程琥:《新條例實施后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訴訟若干問題探討》,《行政法學研究》,2019(22):31-32.二、行政訴訟領域爭議涉及到公共利益當前,相關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行政案件不能進行調解,原因在于行政訴訟領域的爭議會涉及到公共利益或者行政機關的行為是否合法的問題,調解程序介入“官”與“民”不平等的地位時,往往會使弱勢的一方妥協(xié)和讓步,這樣就有損公共利益和司法公正。但是因為我國行政案件規(guī)模龐大,且許多行政案件非常簡單,只涉及單一的公民個人利益,法院在對這一類案件進行審理時,為了節(jié)約司法資源,就往往會在雙方自愿的前提下主持調解工作,爭議雙方在法院的調解下,行政機關改變具體行政行為,原告當事人也因為具體行為的改變維護了自身利益,主動撤回起訴,這是當前行政訴訟中以調解方式進行結案的一般情形。所以筆者認為,我國簡易程序未對調解結案作出相關規(guī)定出于以下考量:在行政訴訟大的框架下,調解和解制度運用在行政訴訟中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討,因為行政訴訟的雙方主體地位不對等,作為一部“民告官”的法律,如果立法確立調解和解制度,可能會大大增加司法機關適用調解和解制度的主動性,從而讓原告的合法利益和公共利益受到損失。三、未規(guī)定具體的審理規(guī)則在審判組織上僅規(guī)定適用獨任制,《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三條規(guī)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在審判組織上僅用了簡單的一句話規(guī)定。首先對適用獨任制的法官的職級未做限制,在現(xiàn)實法院中每一位法官的業(yè)務水平不盡相同,并不是每一個法官業(yè)務能力足以個人獨自審理案件,為保證公平公正和保障權利,對獨任制的法官的職級作出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是未明確規(guī)定采取合議制的審判組織形式,簡易程序不等于就是獨任制,獨任制也并不是簡易程序,簡易程序是為了能夠在簡單的程序下救濟當事人的權利、實現(xiàn)公平正義的程序,并不是說在訴訟過程中毫無限制的對程序進行省略與精簡,盡管快速審結大量的案件,只要有一個案件沒有讓當事人滿意、沒有保障公平正義,這種效率也是在浪費司法資源與浪費時間精力。所以,簡易程序的目的并不一定用獨任制來實現(xiàn),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其價值更應該有合議制的并用。對具體的審判程序如何簡化、簡化到何種程度并未詳細規(guī)定,比如:是否需要簡化起訴方式、是否需要庭前的準備階段、庭審的環(huán)節(jié)哪個步驟可以簡化以及保留、裁判文書的制作是否可以簡化以及如何簡化等,這些都沒有具體的法律根據,這樣就易使法官在審理程序上隨意簡化,不利于保證程序的公正,會讓當事人質疑裁判結果,更不利于簡易程序的適用。程序轉化規(guī)則不具體。新《行政訴訟法》賦予了法官視情況將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的權利,但具體的細節(jié)問題并沒有規(guī)定。首先,人民法院對程序的轉化具有絕對的決定權,當事人是否應該有一定的程序異議權,以及法院視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轉化程序,具體什么情況下轉化為普通程序并沒有規(guī)定,這使法院的裁量權太大,過于隨意。其次,只規(guī)定了單向的程序轉化,未規(guī)定普通程序轉化為簡易程序,使應當適用而未適用簡易程序的情形無法進行轉化,浪費司法資源。最后,轉化之后的審理期限如何計算也并沒有規(guī)定。
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以及評析第一節(jié)一些國家以及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在英美法系國家,因為沒有按照公私法進行劃分,所以在訴訟程序上對行政案件和民事案件適用同一程序。因而,也就沒有一套自成體系的行政訴訟程序。以法、德為主要代表的大陸法系國家,由于采取“司法裁判管轄二元主義”,由專門的行政法院行使行政審判職能,是一套完整的行政訴訟程序。我國臺灣之初深受德國法律傳統(tǒng)的影響,以追求效率為先,隨著法治實踐的深入,臺灣的基本理念開始發(fā)生變化,在兼顧效率的同時更加注重公正,并于2011年11月第四次修正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簡易程序制度。因此,本文主要從法國、德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的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制度來進行具體的評析。一、法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法國較早地頒布了《法國行政訴訟法典》,該法典對簡易程序沒有進行專門的規(guī)定。但是,在其普通程序中推廣獨任制審判的方式就是簡易程序的體現(xiàn)。法國對簡化程序的規(guī)定如下:(1)案件適用范圍。對于簡單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2)審判組織。對于相對簡單的行政案件,可由一名法官單獨審判。(3)當事人程序選擇權。因為法國的行政訴訟法典中只有普通程序的規(guī)定,所以也就不存在關于簡易程序程序啟動以及具體審理規(guī)則的規(guī)定固。但法國傳統(tǒng)理念認為,人民法院審理簡單行政案件是否適用簡化的訴訟程序,由原告和被告自愿選擇,也就是說實踐中原被告也享有程序選擇權。根據以上規(guī)定,可以得出法國的獨任制審判就是法國的行政訴訟簡易程序。二、德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德國的行政訴訟法最初對簡易程序沒有作出規(guī)定,但是隨著案件逐漸增多,法院為了提高審判的效率,德國在1997年修改的《德國行政法院法》中設置了“法院裁決”和“范例訴訟”兩種簡易程序制度?!兜聡姓ㄔ悍ā穼喴壮绦虻囊?guī)定如下:(1)案件適用范圍?!胺ㄔ翰脹Q”的適用范圍是案情簡單、事實清楚,當事人之間分歧不大的案件?!胺独V訟”的適用范圍是“大批性質及案情相同的案件”,此規(guī)定使大量類似的行政案件節(jié)省了時間,明顯提高了審判效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德國對于簡易程序的案件適用范圍采取一種實質標準和形式標準相結合的方式。(2)審判組織?!兜聡姓ㄔ悍ā芬?guī)定,行政法院適用簡易程序應由一個法官獨任審理。(3)程序的轉換。通過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如果獨任法官在與當事人聽證之后,出現(xiàn)案情復雜、事實不清、當事人之間分歧較大的情況,則移交給法庭處理。(4)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兜聡姓ㄔ悍ā芬?guī)定,是否適用簡易程序由行政法院決定。基于以上規(guī)定可以看出,《德國行政法院法》對簡易程序的相關規(guī)定已經相當完整和成熟。三、我國臺灣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我國臺灣地區(qū)的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始于1998年,歷經2010年1月第二次修正、2011年5月第三次修正和2011年11月的第四次修正。其主要內容如下:(1)適用范圍。第一,涉訴稅額、罰款在新臺幣40萬元以下;第二,除征稅、罰款之外的財產關系引發(fā)的行政訴訟案件,款額在40萬新臺幣以下;第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輕微處罰不服,如告誡、警告、記點、記次等;此外,立法還設定了一條兜底條款,即其他依據法律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對上述案件一律納入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由此可見,臺灣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主要采用形式標準,即以涉訴金額的大小作為劃分簡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的標準,在司法實踐中十分具有可操作性。(2)實行法官獨任審理。(3)程序選擇權。臺灣地區(qū)的立法并沒有賦予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傊覈_灣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訴訟程序經過第四次修正,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訴訟制度了。第二節(jié)對主要國家和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評析從以上規(guī)定可以看出,域外各國和我國臺灣地區(qū)設置簡易程序的宗旨均是為了在行政審判中兼顧公正和效率。由于不同的國家在法律文化和司法理念方面存在差異,因此,其在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也存在很大不同。下面通過比較國家和地區(qū)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差異,總結其成功經驗,以供我國行政訴訟法借鑒和吸收。第一,適用范圍。法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是簡單案件,采取的是實質標準。德國對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分別是“法院裁決”和“范例訴訟”,采取了實質標準和形式標準相結合的方式。我國臺灣地區(qū)以訴訟案件金額的大小作為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采用的是形式標準。第二,簡易程序的啟動方式。由于各個國家在公正和效益上的價值取向有所不同,所以,各國的立法制度中對當事人程序選擇權的規(guī)定也不盡相同。法國一直把追求公正作為其最高的價值目標,更加注重審判的公正性,所以,法國的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了當事人享有完全的訴訟程序選擇權。由于普通程序的繁雜、審理周期過長,德國面對案件嚴重堆積的現(xiàn)象,其在公正和效率的價值選擇上更注重效率。所以,德國在簡易程序的啟動權上,完全由行政法院依職權決定。我國臺灣地區(qū)設置簡易程序的理念與德國類似,也沒有賦予當事人程序選擇權。第三,簡易程序的審判組織形式。法國簡易程序的審判組織一般采取獨任制。德國簡易程序的審判組織采用獨任制與合議制相結合的形式,即在一審中,由一個法官進行審理,二審中一般情況下也由一個法官審理,但是當獨任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困難則轉交法庭進行審理。我國臺灣地區(qū)采用獨任制。由此可見,行政訴訟法中增設簡易程序,保障了當事人的訴權及時實現(xiàn),降低了司法成本,在保證公正的前提下提高了司法效率,真正實現(xiàn)了公正與效率的合理平衡。簡易程序存在的重大價值和意義已經被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成功地證實,其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第五章完善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的建議對于改進簡易程序,我們可以從案件的適用范圍、審理期限、程序之間的轉換以及具體審理的規(guī)則等方面進行努力。第一節(jié)明確簡易程序案件的適用范圍由于目前我國各地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國《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的兩千元以下的統(tǒng)一的涉訴標準有失公平。面對這一問題,我國臺灣地區(qū)的做法是授權司法院可以根據情勢需要把金額或價額從新臺幣3萬元修正為20萬元。我們可以借鑒我國臺灣地區(qū)的成功做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一個相對確定的合理范圍,各高級人民法院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確定涉訴金額,然后報到最高人民法院進行備案。章志遠教授曾提出下列幾類案件也應適用簡易程序:第一,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通過簡易程序作出的。此類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對行政相對人作出的較少數(shù)額的罰款和警告,對于這類案件沒有必要適用繁瑣的普通程序。第二,行政相對人先經過行政復議聽證審查程序,不服又提起行政訴訟的案件。.此類案件在行政復議時已經進行了聽證審查程序,對于申請人和被申請人之間的是否可能存在事實、證據和依據進行了審查,明確了爭議的焦點,解決了庭審階段的許多問題。在訴訟中如果適用普通程序,那么在行政復議時已經進行了的聽證審查程序在庭審中又重復一遍,是對司法資源的嚴重浪費。因此,這類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第三,經初步審查認定可能在程序上駁回起訴的案件。這類案件僅涉及當事人程序上的權利,適用簡易程序不會影響到當事人實體上的權利和義務,不必采用復雜的普通程序。最后,其他依據法律應當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因為立法具有滯后性,社會生活是復雜多變的,因此必須設定一條兜底條款來應對法律的僵化。常曉云,章玉潔.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優(yōu)化探析[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5):21-27.從各地司法實踐情況來看,各地基層人民法院對于簡易程序的適用標準掌握程度不一,尤其是對什么是“事實清楚、權力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理解不一。由于我國行政訴訟法對簡易程序的司法解釋還沒有出臺,所以我們可以借鑒民事訴訟法中對這一問題的規(guī)定。所謂的“事實清楚”是指當事人有充分的事實證據證明雙方爭議的焦點,是非關系明確?!皺嗬x務關系明確”是權利責任的分配明晰?!胺申P系簡單常曉云,章玉潔.我國行政訴訟簡易程序優(yōu)化探析[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45):21-27.第二節(jié)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移出完全適用簡易程序的范圍目前政府信息公開案件一律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不管在學界還是在實務中都飽受質疑,相關學者主要從政府信息案件的復雜性與簡易程序的高效便捷性的矛盾上進行論證。正如筆者在上文提到的,有些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相當復雜,包括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原告資格認定的一些問題,在認定相關政府信息和當事人是否具有關聯(lián)性上有一定的困難,還有政府信息的界定在實務中也比較棘手,這些問題與簡易程序追求的高效、便捷的目標無疑是背道而馳的。此外,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比普通程序要短的多,審理有些復雜的政府信息公開案件難以在規(guī)定期間內準確把握,影響案件的公正性。還有,簡易程序的審判組織是獨任制形式,要求審理人員具備高超的專業(yè)水準和全面的綜合素質,而我國政府信息公開自2008年才開始,政府信息公開案件在我國屬于一種新型案件,審理人員在這方面的經驗還很薄弱,專業(yè)能力還有待加強,遇到特殊問題在處理上難免會有瑕疵,所以,應當采用普通程序合議制的審理方式,集中智慧來解決新型問題,總結有益經驗,為未來更好地處理政府信息公開案件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能更好的維護司法公正。第三節(jié)細化簡易程序的審理規(guī)則簡易程序制度作為一項全新的行政訴訟制度,其應當具有完整的規(guī)則體系支撐該訴訟制度在實踐中展開,就目前來看,即使相關法條明確了審理期限和審判組織等重要規(guī)定,但我國的立法工作做的顯然遠遠不夠,需要在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進一步完善具體規(guī)則,讓簡易程序制度成為一套邏輯清晰、規(guī)則明確、程序完整的訴訟制度。有一部分人認為,現(xiàn)如今行政案件增多,法官的工作壓力大,延長審理期限能夠給予法官充裕的時間審理案件,這樣得出的審理結果更有質量,但這個評判過于片面。在時間中,有大量的案件就是因為審理期限長而使辦案人員沒有時間的緊迫性而導致權利救濟的不及時,審限的延長會使辦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高與懶惰的工作態(tài)度。尤其在現(xiàn)如今行政案件極速增長的背景下,高效的審結案件非常有必要。在審理期限上進行一定的縮短。簡易程序本身就是要求簡捷、快速,尤其是在當前節(jié)奏快生活的時代,弱勢群體的權益需要得到及時的救濟,過長的審理期限就體現(xiàn)不出簡易程序的特點。在試點工作中總結的經驗來看,各試點法院平均的審理時間都是在30天左右,并且裁判結果也使各當事人都滿意;以及《刑事訴訟法》簡易程序的審理期限也只是規(guī)定了20天;而且行政訴訟案件在受理前重要的證據已經由行政主體保留,審判人員大部分情況下只需要經過書面上的審閱就可以了解案件的大致情況,快速作出判決。因此縮短審理期限不但不會影響審判,反而使簡易程序更能發(fā)揮優(yōu)勢。第一,采用多元化的起訴方式。除了主要的書面起訴方式外,應當允許原告也可以進行口頭起訴,即使原告不存在書寫訴狀確有困難的情形。原告進行口頭起訴,當事人的口頭陳述須符合相應的起訴條件,人民法院聽取當事人口頭起訴時應當安排記錄當事人信息以及訴訟請求等內容,形成筆錄并交由當事人核對簽字。第二,采用多元化的審理方式。除了開庭審理,應當規(guī)定增加書面審理的方式,法院在審查案件資料時,對于簡單清楚的案件,證據完整且雙方當事人均認可,不需要再進行開庭質證,爭議焦點明晰的,法院就相關書面材料進行審理工作,就能及時有效解決該爭議的,應當進行書面審理。當然,書面審理應當是在法院征求各方意見同意下進行。另一方面,對于已經開庭審理的案件,案件在審理的各個階段不能如普通程序一樣按部就班地進行,應當有適當?shù)撵`活性,審理人員可以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法庭調查、質證和辯論的環(huán)節(jié)可以不嚴格區(qū)分,對于當事人無爭議以及互相認可的部分,可以進行適當簡化,由法官提取焦點問題,雙方僅就案件的證據、事實以及相關爭議部分展開質證或辯論,以突出爭議焦點。第三,完善程序轉換規(guī)則,賦予當事人程序異議權。在人民法院依職權適用簡易程序審理行政案件之前,法院有義務告知原告適用簡易程序的合法性,并釋明原告有提出異議的權利,原告認為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存在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情形的,可以在規(guī)定時間內向人民法院提出異議,法院對于當事人提出的異議要審慎審查,經審查認為當事人所持異議成立的,法院應當終止適用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審理。另外,在完善簡易程序向普通程序轉換的基礎上,開通普通程序向簡易程序轉換的途徑和渠道,當案件己經適用普通程序審理時,審理人員在審理時發(fā)現(xiàn)案件事實清楚、爭議焦點清晰、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的,法官應當根據案件情況選擇中止普通程序并告知當事人,轉為簡易程序審理。當然,中止普通程序并告知當事人時亦應當賦予當事人提出異議的權利。第四,對審理期限進行適當延展。通過筆者在司法實務中的觀察和與一線審判人員的交流來看,筆者認為應當在現(xiàn)有法律規(guī)定45日審理期限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延展,和普通程序一樣規(guī)定一個特殊情況的延長期限,以15日為宜。當前法律規(guī)定的45日審理期限雖然看似充裕,但是對于案件審理數(shù)量與日俱增的法院來說,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法官在審理案件時不得不做出權衡,適用普通程序進行審理,雖然相對來說過程繁瑣,耗時也較長,但是普通程序6個月的審理期限足夠審判人員利用,如果案件存在特殊情況,還可以經批準再延長,所以不會有案件超期的壓力。而若是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嚴格的審理期限加上繁重的審判工作,一旦碰到特殊情況,為了追求理想化的高效率只能舍本求末,案件的審理質量很難得到保證,基于此,不管是為了司法公正還是為了自己能更好的開展工作,審判人員都不會傾向于適用簡易程序。所以,規(guī)定一個特殊延長期限就顯得很有必要。最后,筆者認為簡易程序只是對普通程序的必要簡化,但不是隨意簡化或過分簡化。裁判文書作為審判工作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不宜過分精煉和簡化。裁判文書作為法院案件審判過程的書面化,是審判工作真實情況的反映,簡易程序的裁判文書雖不必不拘泥于格式要求,但應當重點記錄案件的主要內容和相關證據,總結案件的爭議焦點,告知當事人判決的法律依據,做到詳略得當。第四節(jié)明確簡易程序的啟動方式簡易程序有誰來啟動,誰有權決定適用簡易程序對于簡易程序在具體實踐中的適用率有較大的影響。德國對于簡易程序的啟動是嚴格按照法律法條的規(guī)定,在法條只能夠規(guī)定的具體的案件才可適用簡易程序,這樣的規(guī)定正是解決了德國行政案件繁多的現(xiàn)象并且提升了案件的審理速度;法國相比于德國就相對寬松,這也是因為法國的行政案件數(shù)量并不多,法官依職權適用簡易程序,也可以當事人雙方合意適用。袁釗.行政訴訟簡易程序適用的新思考[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44):30-32.不同的國情產生不同的規(guī)定,對比兩國的規(guī)定再結合我國的國情,我國的行政案件的數(shù)量還沒有到達德國的地步,簡易程序的啟動方式上可多借鑒法國的規(guī)定,并根據本國特色作出相應的改變。明確簡易程序的啟動方式,著重在三點,其一,賦予法院啟動簡易程序的權利與義務,法院有適用簡易程序的權利,但是也應明確其義務,即法院在決定適用簡易程序之前也應詢問當事人的意見,并且在開庭前,法官需向當事人說明普通程序與簡易程序的區(qū)別,尊重當事人的選擇,這樣也能加強人們對簡易程序的認識,為以后簡易程序的適用做鋪墊。其二,在何時袁釗.行政訴訟簡易程序適用的新思考[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44):30-32.完善調解制度在簡易程序的適用在早期,為了有效避免各級行政機關利用自己的職權逼迫行政行為相對人和解調解,最高人民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物業(yè)管理權轉讓服務合同-智慧城市綜合體專業(yè)版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內部控制制度實施與監(jiān)督合同
- 2025年度個人承包水利工程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城市應急響應與安保員預備役合同3篇
-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ń馕霭妫? 2023-2024學年八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部編版)
- 課題申報參考:內蒙古美麗鄉(xiāng)村生產性景觀遺產調查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碳排放雙控的省域間輸入電隱含碳減排責任厘定與策略方法研究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跨市就醫(yī)的醫(yī)療設施城際供需關系評估與優(yōu)化調控
- 課題申報參考:媒介社會與智能傳播研究
- 2025年度高端酒店管理團隊聘用勞務合同4篇
- 保安春節(jié)安全生產培訓
- 初一語文上冊基礎知識訓練及答案(5篇)
- 初中班級成績分析課件
- 勞務合同樣本下載
- 聰明格練習題(初、中級)
- 血液透析水處理系統(tǒng)演示
- GB/T 27030-2006合格評定第三方符合性標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給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統(tǒng)第2部分:管材
-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同步練習
- 固定污染源自動監(jiān)控監(jiān)測系統(tǒng)現(xiàn)場端建設技術規(guī)范
-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小小工程師》背背默默知識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