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內(nèi)文言文《孫權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1頁
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內(nèi)文言文《孫權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2頁
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內(nèi)文言文《孫權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3頁
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內(nèi)文言文《孫權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4頁
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內(nèi)文言文《孫權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題:《孫權勸學》復習課教學設計

【核心素養(yǎng)】

文化自信:

通過學習《孫權勸學》,理解刻苦自學、終身學習的重要性,養(yǎng)成勤學的良好習慣。

語言運用:

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漢語的區(qū)別;通過朗讀培養(yǎng)文言語感。豐富知識儲備,提高語

言運用能力。

思維能力:

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文言文學習能力。

審美創(chuàng)造:

感知文言文語言的魅力,涵養(yǎng)高雅情趣,學習本文運用對話描寫和側面描寫刻畫人物的

方法。

【復習目標】

1、熟讀《孫權勸學》,積累文言詞匯,正確熟練翻譯重點句子。

2、整理并掌握各類文言現(xiàn)象。

【復習重難點】對文言文的教學,我們應重視字詞的訓練和朗讀的培養(yǎng),這是由語文的工具

性和人文性決定的。

為了充分發(fā)揮教材優(yōu)勢,我確定教學重點為:

熟讀成誦,揣摩體會人物對話時的神態(tài)、心理,理解故事內(nèi)涵。

教學難點為:

以本文為依托,教給學生文言文閱讀的技巧方法,培養(yǎng)其文言文應試的能力。

【復習過程】

一、故事導入,明確目標。

三國故事中有“劉備借荊州,有借不還”的故事,想來大家都很熟悉。后來,孫權、魯

肅都想要奪回荊州,終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劉備令守荊州的關羽率主

力攻樊城,孫權一看機會來了,一面用計迷惑關羽,一面命一個人為大都督,率兵襲取荊州。

這個人把精兵隱藏在大船艙內(nèi),命搖櫓士兵穿白衣,偽裝商人西進,然后出其不意急襲荊州.

關羽率軍回救荊州失敗,走麥城,中埋伏被俘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計。這個

奪荊州擒關羽厲害人物是誰呢?他就是呂蒙。(《三國演義》第75回“關云長刮骨療毒,呂

子明白衣渡江”)呂蒙,字子明三國吳國名將,初不習文,怎么會變得這么厲害呢?答案就

在課文中。

師:文言文在中考中涉及比重很大,至少有20分,可謂重要之極。我以近幾年泰安中

考為統(tǒng)計對象,總結了文言文的考查方向,課內(nèi)文言文閱讀的考查重點一直是字詞含義、句

子的翻譯、朗讀節(jié)奏劃分,對語段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對選文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對寫作特點的

分析。課外文言文閱讀考查題目以主觀題為主,主要有解釋詞語、翻譯句子、理解運用等。

考查重點一直是字詞含義、對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對語段內(nèi)容的分析評價。一般解釋

4個詞語,翻譯3個句子、理解分析1—2個問題。

結論:課外文言的考查都是建立在課內(nèi)文言文的積累之上??疾橐c和方式完全一致,

比較固定。以課內(nèi)養(yǎng)課外,此題可控性較強。學好了課內(nèi)文言文也就掌握了考好課外文言文

的利器。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以《孫權勸學》為例學習文言文的復習技巧培養(yǎng)文言文的應試能力。

明確本課的復習目標:

1、熟讀《孫權勸學》,了解文學常識。

2、整理并掌握各類文言現(xiàn)象,積累文言詞匯,正確翻譯重點句子。

3、品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寫法。

4、學以致用,鞏固練習。

、要點梳理,檢查得失

1、熟記文學常識

《孫權勸學》選自,這是________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司馬光,(朝

代)政治家、史學家。

2、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釋: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3、一詞多義

當:但當涉獵()當涂掌事()

見:見往事耳()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以:蒙辭以軍中多務()以自為大有所益()

就:蒙乃始就學()指物作詩立就()

4、、古今異義詞

a、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博士:古義:今義:治:古義:今義:

b、見往事耳往事:古義:今義:耳:古義:今義:

c、但當涉獵但:古義:今義:

5、特殊句式

a、蒙辭以軍中多務

b、肅遂拜蒙母

6、翻譯句子:

1、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2、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7、寫出兩個自本文的成語:、

三、精讀課文,把握人物

1、故事復述歸納中心。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

訴我們“開卷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fā)展的道理。

2、合作探究,設疑解惑

本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么“勸”,是怎么“勸”的,“勸”的結

果怎樣?請仔細揣摩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一)、孫權又是怎樣勸學的?體會他的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

明確:

①“不可不學!”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

性,表現(xiàn)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lián)系句意,隱隱可見

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边@樣說有何作用?孫權現(xiàn)身說

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老師小結: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

期望,而又不失入主的身份。

(二)、孫權勸學,語重心長,循循善誘。呂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學,效果如何?從魯肅與

呂蒙的“論議”可以看出來。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可見魯肅當時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明確:十分驚奇的神態(tài),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fā)出贊嘆。

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魯肅不僅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

非同一般。)

②“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明確:“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

并不是埋怨魯肅,而是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tài),他

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tài)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

老師小結: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

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

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語言)

(三)、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行動)明確: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

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這最

后的一筆,是魯肅與蒙“論議”的余韻,進一步從側面表現(xiàn)了呂蒙才略的驚人長進。

3、體驗反思

這個故事給你有什么啟示呢?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點撥。

明確

①讀書學習非常重要。(學習對成長的重要性)

②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

③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tài)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認識

水平和辦事能力。

④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讀書有益于人的發(fā)展和完善。⑤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正

確意見。

4、寫法總結:

1、本文主要寫孫權的善于勸學和呂蒙的驚人長進。采用對話的方式來刻畫人物形象的。

2、通過魯肅對呂蒙的“議論”來表現(xiàn)呂蒙的驚人長進。采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來證明。

3、本文剪裁精當,記事簡練,對話言簡意豐。

四、明辨陷阱,巧做選擇

(一)看看下面選擇題的幾個選項,推測選擇題的設置方向。

1、選出分析不正確的一項()(陷阱之“無中生有”)

A、文章講述呂蒙在孫權的勸說下努力學習,才略有驚人長進的故事,另一方面也通過

魯肅告訴人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人的道理。

B、本文語言簡潔且剪裁精當,以精練的文筆突出了人物的風采。

C、本文運用了語言、心理描寫,寥寥數(shù)語,使讀者感受到人物的性格。

D、文章贊美了孫權身為國君卻關心下屬的行為和呂蒙知錯能改的行為,也含蓄地批評

了呂蒙一開始的推托躲避。

2、選出有誤的一項()(陷阱之“以偏蓋全”)

A.魯肅、呂蒙二人的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吳下阿蒙”中在名字前加“阿”,有

親昵的味道,顯示了二人的真實性情與融洽關系。

B.文章行文簡煉卻言短情長,通過位高權重的孫權和“當涂掌事”的呂蒙都認真學習

的故事,闡述了重任在身的人不可不學的道理。

C、本文按時間順序記敘,先寫孫權勸學,呂蒙就學,后寫魯肅贊學,結友而別。

D.“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名言,深刻地體現(xiàn)在呂蒙的學習經(jīng)歷上。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陷阱之“張冠李戴”)

A.“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邪”表示反問語氣,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

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B.因地位與關系不同,魯肅話中的語氣認真、語重心長,而孫權與呂蒙的話語則有調(diào)侃

的味道,二者的情調(diào)不同。

C.全文通過側面描寫表現(xiàn)出呂蒙的“就學”結果,這是全文的最高潮之處。

D、魯肅之所以主動與呂蒙“結友”,是因為魯肅為呂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與之深交,

表明魯肅敬才、愛才,二人情投意合。

4、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陷阱之“魚目混珠”)

A、孫權勸學的過程可分為幾部分,一是從必要性督促呂蒙;二是向呂蒙提出目的與方

法;三是現(xiàn)身說法,由人到己,指出學習的可能性,使之無可推辭。

B、魯肅與呂蒙“結友而去”,從側面表現(xiàn)了孫權勸學的結果及呂蒙才略的驚人進步。

C、孫對呂蒙的要求原本不高,結果呂蒙進步很快,大大超出當初對他“見往事耳”的

要求。

D、成語“吳下阿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泛指缺少學識和文才的人。

參考答案上4CBBA

(二)、即時運用

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孫權勸學,既指出了呂蒙學習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現(xiàn)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

從而使呂蒙無可推辭。

B、魯肅與呂蒙的對話,既從正面烘托出了孫權勸學的顯著成效,也進一步告訴人們讀

書、學習的重要性。

C、魯肅與呂蒙的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二人的真實性情與融洽關系。

D、魯肅與呂蒙“結友而去”,從側面表現(xiàn)了孫權勸學的結果及呂蒙才略的驚人進步。

2、對下列句子的語氣和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孫權期望殷切。

B、“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反問語氣,暗含對呂蒙的托辭的不滿。

C、“但當涉獵,見往事耳。”限止語氣,表明對呂蒙讀書的成就要求并不高。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語氣,富有調(diào)侃味道,言語中又有為自己的學識的長

進的自豪之情。

3、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寫呂蒙“當涂掌事”之后,經(jīng)孫權勸說“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

的長進;《傷仲永》寫出方仲永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兩文的

內(nèi)容都與學習有關,卻一反一正,一是年長好學,學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學,毫無所成,

從不同方面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

B、兩文的寫法不同,本文以對話為主,言簡意豐;《傷仲永》先敘后議,借事說理。

C、《孫權勸學》和《送東陽馬生序》都是勸勉人刻苦學習的,而且都是以現(xiàn)身說法來勸

勉。

D、本文為突出主題,詳寫了“孫權勸學”和“魯肅論學”,略寫了呂蒙就學和結友情

節(jié)。

1-3BDA

五、大顯身手,當堂達標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A卿今當學掌事當涂:處在道路中間

B但當然,涉獵:粗略的閱讀

C卿今者才略才略:才干和謀略

D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見事:認清事物

2、對下面句子的翻譯,正確的一句是(B)蒙辭以軍中多務。

A呂蒙因為軍中事務繁忙而告辭。B呂蒙借軍中事務多而推托。

C呂蒙因為軍中任務很多而拒絕。D呂蒙說軍中事務太多了。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D)

A.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觀者。(王安石《傷仲永》)

B.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使身體勞累)。(劉禹錫《陋室銘》)

C.又間令吳廣之次(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所旁叢祠中。(司馬遷《陳涉世家》)

D.萬鐘則不辯(辯論,爭論)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ā睹献?魚我所欲也》)

4.下列選項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B)

A.孤豈欲卿治經(jīng)力博士邪公輸盤方楚造云梯之械

B.蒙申始就學申丹書帛曰“陳勝王”

C.大兄何見事3晚乎予嘗求古仁人‘心

D.結友通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西不染

5、下列句子中,沒有人稱代詞的一項是(C)

A.卿今當涂掌事B.孤常讀書

C.蒙辭以軍中多務D.自以為大有所益

6、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

A.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B.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C.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D.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7、閱讀甲、乙兩文,完成下列各題:

[甲]初,權謂呂蒙日:“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塞辭以軍中多務。權日:“孤豈欲

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p>

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