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反應歷程探究與催化原理(新高考專用)(解析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D/19/wKhkFmZbxEeAd1EnAAGPABZjbAU025.jpg)
![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反應歷程探究與催化原理(新高考專用)(解析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D/19/wKhkFmZbxEeAd1EnAAGPABZjbAU0252.jpg)
![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反應歷程探究與催化原理(新高考專用)(解析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D/19/wKhkFmZbxEeAd1EnAAGPABZjbAU0253.jpg)
![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反應歷程探究與催化原理(新高考專用)(解析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D/19/wKhkFmZbxEeAd1EnAAGPABZjbAU0254.jpg)
![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反應歷程探究與催化原理(新高考專用)(解析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1D/19/wKhkFmZbxEeAd1EnAAGPABZjbAU025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反應歷程探究與催化原理(新高考專用)目錄01挑戰(zhàn)題型·查能力漏洞【題型一】 基元反應及其反應機理分析【題型二】 能壘圖、過渡態(tài)理論及其反應機理分析【題型三】 催化劑、活化能及其反應機理【題型四】 循環(huán)反應機理圖像分析【題型五】 速率方程與速率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題型六】 外界條件對速率與速率常數(shù)的影響【題型七】速率常數(shù)與平衡常數(shù)的轉化02攻克重難·補能力漏洞03知識通關·限時演練【題型一】基元反應及其反應機理分析1.(2024·河南信陽·二模)基于非金屬原子嵌入石墨烯三嗪基中,用于催化一氧化碳加氫生成甲醇的反應歷程如圖,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標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整個反應歷程中有四個基元反應B.過渡態(tài)相對能量:C.物種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過程為吸熱過程D.反應決速步的活化能為0.95eV【答案】C【解析】A.從微觀上看,反應物分子一般總是經(jīng)過若干的簡單反應步驟,才最后轉化為產(chǎn)物分子的。每一個簡單的反應步驟,就是一個基元反應?;磻襟E要求反應物一步變成生成物,沒有任何中間產(chǎn)物,由圖可知,整個反應歷程中有四個基元反應,故A正確;B.由圖可知,過渡態(tài)相對能量的大小順序為,故B正確;C.由圖可知,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生成物總能量低于反應物的總能量,為放熱過程,故C錯誤;D.反應的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反應決速步為慢反應,由圖可知,反應H2CO*+H=H3CO-H的活化能最大,反應速率最慢,則反應決速步的活化能為0.35eV—(—0.60eV)=0.95eV,故D正確;故選C。2.(2024·湖北·二模)常溫常壓下利用Cu/ZnO/ZrO催化劑實現(xiàn)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的反應歷程和能量變化圖如下(其中吸附在催化劑表面上的粒子用*標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轉化歷程有四個基元反應,決速步為:B.若無Cu/ZnO/ZrO催化劑,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不能自發(fā)進行C.反應過程中斷裂與形成的共價鍵類型相同D.尋找高效催化劑,有利于的回收利用,使該反應原子利用率達到100%【答案】A【解析】A.由圖可知,轉化歷程有四個基元反應;活化能越大,反應越慢,為決速步,決速步為,故A正確;B.催化劑能改變反應的速率,不能決定反應是否自發(fā)進行,無Cu/ZnO/ZrO催化劑,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依然能自發(fā)進行,故B錯誤;C.反應過程中斷裂與形成的共價鍵類型不相同,故C錯誤;D.反應產(chǎn)物還有水生成,原子利用率不可能達到100%,故D錯誤。答案選A?!绢}型二】能壘圖、過渡態(tài)理論及其反應機理分析3.(23-24高三上·山西忻州·階段練習)我國科學家利用兩種不同的納米催化劑(Co3O4/Pt、N-Co3O4/Pt)在室溫水汽條件下實現(xiàn)高效CO催化氧化(C16O+16O2=C16O2),其反應歷程中相對能量的變化如下圖所示(TS1、TS2、TS3分別代表過渡態(tài)1、過渡態(tài)2、過渡態(tài)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效果較好的催化劑是N-Co3O4/PtB.若利用H218O進行同位素標記實驗,檢測到以上反應中有C16O18O和C18O2生成,說明O-H鍵斷裂C.反應:C16O(g)+16O2(g)=C16O2(g)的?H<0D.若ⅱ表示H2O被吸附在催化劑表面,則Co3O4/Pt更容易吸附H2O【答案】D【解析】A.根據(jù)圖示可知N-Co3O4/Pt作為催化劑活化能降低更多,因此效果較好的催化劑是N-Co3O4/Pt,A正確;B.若利用進行同位素標記實驗,檢測到以上反應中有和生成,來自,說明O-H鍵斷裂,B正確;C.根據(jù)圖示可知反應物總能量高于生成物,因此的,C正確;D.若ⅱ表示H2O被吸附在催化劑表面,N-Co3O4/Pt的活化能更低,因此更容易吸附H2O,D錯誤;故選D。4.(2024·廣東·一模)乙烯氫化的熱化學方程式為,使用不同含Au催化劑的反應歷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1mol的能量小于1mol與1mol具有的能量之和B.該反應的焓變:C.過渡態(tài)物質的穩(wěn)定性:過渡態(tài)1>過渡態(tài)2D.相應的活化能:催化劑AuF>催化劑【答案】C【解析】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1mol的能量小于1mol與1mol具有的能量之和,A正確;B.反應的,B正確;C.過渡態(tài)1的能量大于過渡態(tài)2的能量,能量越低越穩(wěn)定,則穩(wěn)定性:過渡態(tài)1<過渡態(tài)2,C錯誤;D.由圖可知,相應的活化能:催化劑AuF>催化劑,D正確;故答案為:C。5.(2024·湖南常德·一模)近日,中國科學院報道了基于銅的巖鹽有序雙鈣鈦礦氧化物,其高效催化轉化為,副產(chǎn)物有。其部分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由圖可知,轉化為過程放出熱量0.43eVB.由圖可知,轉化為的歷程中,最大活化能為0.77eVC.時,含碳物質結構中存在非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D.由圖可知,轉化為的反應速率小于轉化為的反應速率【答案】B【解析】A.圖中沒有給出的能量,則無法計算轉化為過程放出的熱量,A錯誤;B.由圖可知,轉化為的歷程中,最大活化能時的需要的活化能,則最大活化能為0.77eV,B正確;C.時,不存在非極性鍵的斷裂,C錯誤;D.由圖可知,轉化為的最大活化能為0.19eV,結合選項B可知,轉化為的最大活化能較小,反應速率較快,D錯誤;故選B?!绢}型三】催化劑、活化能及其反應機理6.(23-24高三下·重慶九龍坡·階段練習)在催化作用下發(fā)生反應:。其反應的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吸附在上的H帶正電荷B.步驟Ⅰ、Ⅱ、Ⅲ均吸收能量C.該過程中有s—鍵的形成D.合成過程中不斷分離出,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答案】B【解析】A.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則吸附在上的H帶正電荷,A正確;B.Ⅱ為成鍵過程,會放出能量,B錯誤;C.得到甲醇過程中形成羥基中氫氧鍵,該鍵為s—鍵,C正確;D.合成過程中不斷分離出,使得甲醇濃度降低,可以促使平衡正向移動,D正確;故選B。7.(2024·遼寧沈陽·模擬預測)已知:某科研小組嘗試利用固體表面催化工藝進行的分解。若用和分別表示、、和固體催化劑,在固體催化劑表面分解的過程如圖所示。從吸附到解吸的過程中,能量狀態(tài)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無法確定【答案】C【分析】斷裂化學鍵吸熱、形成化學鍵放熱,且該反應為放熱反應,以此來解答?!窘馕觥坑蓤D可知①為吸附,②為NO斷鍵轉化為氮原子和氧原子,③為形成化學鍵,④為解吸,斷鍵吸熱,成鍵放熱,故能量最低的狀態(tài)是③,故答案選C?!绢}型四】循環(huán)反應機理圖像分析8.(2024·河南周口·二模)是電解鋁煙氣的主要組分之一,屬于強溫室氣體,其溫室效應指數(shù)為的7390倍。我國科學家用作為催化劑實現(xiàn)了100%催化水解,其歷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總反應為B.不能改變總反應的C.反應過程中,Ga-F、C-F鍵既有斷裂又有形成D.反應過程中涉及的小分子包含兩種非極性分子【答案】C【解析】A.從循環(huán)反應中可得,為催化劑,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A正確;B.為催化劑,催化劑改變反應歷程,降低活化能,不改變總反應的,B正確;C.反應過程中,Ga-F既有斷裂又有形成,C-F鍵只有斷裂沒有形成,C錯誤;D.反應過程中涉及的小分子有CF4、CO2、H2O、HF,其中CF4、CO2為非極性分子,D正確;故選C。9.(2024·安徽安慶·二模)中科大某課題組通過自由基雜環(huán)反應直接合成各種稠合的內(nèi)酰胺,應用于鈣鈦礦電池器件中。底物與Cu(Ⅰ)物種通過電子轉移經(jīng)歷兩種途徑得到目標產(chǎn)物D。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Cu(Ⅰ)物種是催化劑 B.底物具有氧化性C.兩種途徑不同,總反應的反應熱也不同 D.合成過程中中碳碳雙鍵斷裂【答案】C【解析】A.Cu(Ⅰ)第一步消耗,最后一步生成,是催化劑,A正確;B.底物將Cu(Ⅰ)氧化為Cu(Ⅱ),具有氧化性,B正確;C.兩種途徑雖不同,但反應熱相同,C錯誤;D.由圖可知,C60中有六元環(huán)上的碳碳雙鍵發(fā)生了斷裂,D正確;故答案選C?!绢}型五】速率方程與速率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10.(2024·遼寧鞍山·二模)丙酮的溴代反應()的速率方程為:,其中k為速率常數(shù),與溫度有關;“”為反應級數(shù)。某溫度時,獲得如下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序號初始濃度溴顏色消失所需時間t/sHCl①0.800.200.0010200②1.600.200.0010100③0.800.400.0010100④0.800.200.0020400分析該組實驗數(shù)據(jù)所得出的結論錯誤的是A.增大,能延長溶液顏色消失的時間B.實驗②和③的平均速率相等C.實驗①在200s內(nèi)的平均速率D.反應級數(shù)為2【答案】C【解析】A.對比實驗①④中的丙酮和HCl的濃度是相同的,而實驗④中的溴比實驗①的大,說明增大,能延長溶液顏色消失的時間,A正確;B.對比實驗②和③的數(shù)據(jù),相等,溴顏色消失所需的時間也相等,所以溴的反應速率是相等的,B正確;C.實驗①在200s內(nèi)的平均速率,C錯誤;D.對比實驗①和③的數(shù)據(jù)可知,的濃度增大2倍,速率增大2倍,則m=1,對比實驗①和②的數(shù)據(jù)可知,HCl的濃度增大2倍,速率增大2倍,則p=1,對比實驗①和④的數(shù)據(jù)可知,Br2的濃度增大2倍,速率減少2倍,則m=-1,m+n+p=2,反應級數(shù)為2,D正確;故選C。11.(2024·湖南·二模)室溫下,某溶液中初始時僅溶有等物質的量的M和N,同時發(fā)生以下兩個反應:①;②(產(chǎn)物均易溶)。反應①的速率,反應②的速率(、為速率常數(shù))。反應體系中M和Z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過程中,體系中Y和Z的濃度之比逐漸減小B.0~30min內(nèi),M的平均反應速率約為C.若反應能進行完全,則反應結束時37.5%的N轉化為YD.反應的活化能:①②【答案】C【解析】A.由圖可知,M的起始濃度為,反應①的速率,反應②的速率,、為速率常數(shù),則同一反應體系中反應①、②的速率之比始終不變,所以Y、Z的濃度變化之比始終不變,A錯誤;B.①②,則體系中始終有,由圖可知,30min時,M的平均反應速率為,B錯誤;C.30min時,,則,即反應開始后,體系中Y和Z的濃度之比為,當反應能進行到底時,,則,,反應結束時N轉化為Y的特化率為,C正確;D.30min時,,即、,反應的活化能越高,反應速率越慢,所以反應①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②的活化能,D錯誤;故選C。【題型六】外界條件對速率與速率常數(shù)的影響12.(2024·安徽黃山·一模)室溫下,某溶液初始時僅溶有A,同時發(fā)生兩個反應:①;②,反應①的速率可表示為,反應②的速率可表示為(、為速率常數(shù)),圖1為溫度時,該體系中A、B、C、D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圖2為反應①和②的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表示D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B.時曲線表示的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為C.溫度時,反應①的活化能比反應②的活化能小D.若圖1的溫度降低,時刻體系中值變大【答案】D【分析】由方程式可知,兩個反應中A都是反應物、B都是生成物,則L2代表A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L1代表B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由圖2可知,溫度為T2時,速率常數(shù)k1<k2,則圖1中對應曲線L3代表D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L4代表C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窘馕觥緼.由分析可知,L4代表C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故A錯誤;B.由分析可知,L1代表B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由圖可知,2s時,B的濃度小于4mol/L,則2s內(nèi),B的平均速率為=,故B錯誤;C.反應的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小,由圖2可知,T2溫度時,反應①的反應速率慢于反應②,則反應①的活化大于反應②,故C錯誤;D.由圖2可知,溫度降低時,體系中反應①的速率降低幅度大于反應②,則圖1的溫度降低時,時刻體系中值變大,故D正確;故選D。13.(23-24高三上·河南·階段練習)某探究小組用反應過程中燒杯內(nèi)物質質量的變化,來研究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實驗設計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試驗編號T/K大理石規(guī)格HNO3溶液濃度/mol/L①298粗顆粒2.00②298粗顆粒1.00③308粗顆粒2.00④298細顆粒2.00A.實驗①和②探究HNO3溶液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tài).實驗②和④探究大理石規(guī)格對反應速率的影響C.實驗①的反應速率大于實驗③的反應速率D.相同時間內(nèi)實驗③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一定大于實驗④【答案】A【解析】A.實驗①和②只有HNO3溶液濃度改變,可探究HNO3溶液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A項正確;B.實驗②和④存在兩個變量,不能探究大理石規(guī)格對反應速率的影響,B項錯誤;C.實驗③溫度高于實驗①,則實驗①的反應速率小于實驗③的反應速率,C項錯誤;D.實驗③和④存在兩個變量,無法判斷相同時間內(nèi)實驗③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一定大于實驗④,D項錯誤;答案選A?!绢}型七】速率常數(shù)與平衡常數(shù)的轉化14.(23-24高三上·江西·階段練習)一定條件下,能將轉化為,原理為。已知,其中,表示反應速率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m、n、x、y為反應級數(shù),由實驗測定。向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在下進行實驗,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實驗①0.100.100.414②0.100.401.656③0.200.101.65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上述反應在低溫條件下能自發(fā)反應B.上述反應中,反應級數(shù):C.若升高溫度,則均增大D.根據(jù)題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反應在的(平衡常數(shù))【答案】D【解析】A.根據(jù),所以在低溫條件下,才能滿足,A正確;B.由①②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則,同理,根據(jù)①③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求得,B正確;C.升高溫度,正、逆反應速率都增大,故正、逆反應速率常數(shù)都增大,C正確;D.根據(jù)題中數(shù)據(jù)無法計算出反應在的,D錯誤;故選D。15.(23-24高三上·遼寧沈陽·階段練習)在起始溫度均為T℃.容積均為的密閉容器A(恒溫)、B(絕熱)中均加入和,發(fā)生反應
。已知:、分別是正、逆反應速率常數(shù),,,A、B容器中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曲線M、N的平衡常數(shù)大小為:B.與濃度比為且保持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C.T℃時,D.用CO的濃度變化表示曲線N在內(nèi)的平均速率為【答案】C【分析】A為恒溫容器,反應放熱,B為絕熱容器,體系溫度升高,反應速率快,且升溫,平衡逆向移動,N2O的轉化率減小,故M曲線表示B容器中N2O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N曲線表示A容器中N2O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窘馕觥緼.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K值減小,N溫度低于M,故,故A正確;B.N2與CO2濃度比為1:1時,無法判斷正逆反應速率是否相等,故無法判斷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B正確;C.PN曲線表示A容器中N2O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T℃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N2O的轉化率為25%,N2O的反應量為1mol×25%=0.25mol,平衡時N2O的物質的量為0.75mol,CO的物質的量為4mol-0.25mol=3.75mol,氮氣和的CO2物質的量均為0.25mol,此時平衡常數(shù)K=,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v正=v逆,故k正?c(N2O)?c(CO)=k逆?c(N2)?c(CO2),故,k逆=45k正,故C錯誤;D.用CO的濃度變化表示曲線N在0~100s內(nèi)的平均速率v(CO)=v(N2O)==1×10-4mol/(L?s),故D正確;故選C。基元反應:大多數(shù)的化學反應不能一步完成,在微觀上是分幾步完成的,這每一步反應都叫一個基元反應如:反應H2O2+2Br-+2H+=Br2+2H2O,通過大量實驗提出它們微觀過程如下:①H++H2O2H3O②H3O+Br-=H2O+HOBr③HOBr+H++Br-=H2O+Br22.反應歷程:由基元反應構成的反應序列,又稱反應機理。(1)總反應:2NO+2H2N2+2H2O(2)反應歷程①2NO+H2N2O+H2O(慢)②2N2O2N2+O2(快)③2H2+O22H2O(更快)(3)決速反應:在反應歷程中,反應速率最慢的基元反應(4)決速濃度:最慢反應中反應物的濃度決定總反應的反應速率3.多步反應的活化能及與速率的關系(1)多步反應的活化能:一個化學反應由幾個基元反應完成,每一個基元反應都經(jīng)歷一個過渡態(tài),及達到該過渡態(tài)所需要的活化能(如圖E1、E2),而該復合反應的活化能只是由實驗測算的表觀值,沒有實際物理意義。(2)活化能和速率的關系:基元反應的活化能越大,反應物到達過渡態(tài)就越不容易,該基元反應的速率就越慢。一個化學反應的速率就取決于速率最慢的基元反應。(3)能壘(活化能):即反應物狀態(tài)達到活化狀態(tài)所需能量。根據(jù)變換歷程的相對能量可知,最大差值為:其最大能壘(活化能)(4)在鈀基催化劑表面上,甲醇制氫()的反應歷程如下圖所示,其中吸附在鈀催化劑表面上的物種用*標注.該歷程中最大能壘(活化能)179.6,該步驟的基元反應方程式為(5)曲線上的峰①峰的個數(shù)表示中間反應的個數(shù),不一定表示中間產(chǎn)物的種類②峰谷a.峰前的峰谷:表示該中間反應反應物的能量b.峰后的峰谷:表示該中間反應生成物的能量4.催化劑的催化機理:催化劑的催化過程一般是催化劑跟其中的一種反應物首先發(fā)生反應,生成過渡物,然后再跟另外的反應物反應,生成產(chǎn)物,同時催化劑重新生成。催化劑生成的過渡物比沒有催化劑生成的過渡物的能量要低,因而使反應更加容易發(fā)生和進行。這就是改變了其反應歷程。即催化劑參與化學反應,生成能量更低的中間產(chǎn)物,降低了達到過渡態(tài)所需要的活化能,使反應易于發(fā)生,速率加快。這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催化劑改變反應途徑,降低反應的活化能。5.催化劑與活化能、焓變催化劑能降低反應所需活化能,化學反應速率加快,但不影響焓變?H的大小,不影響平衡。6.活化能(1)正反應的活化能:反應物到最高點的能量差Ea正=E1kJ·mol-1(2)逆反應的活化能:生成物到最高點的能量差Ea逆=E2kJ·mol-1(3)活化能和反應熱的關系①放熱反應:Ea正<Ea逆②吸熱反應:Ea正>Ea逆(4)活化能和反應速率的關系①關系:活化能越大,反應速率越慢②決速反應:活化能最大的反應或速率最慢的反應③決速濃度:最慢反應中反應物的濃度決定總反應的反應速率(3)催化反應一般過程(簡化的過程):①反應物擴散到催化劑表面;②反應物被吸附在催化劑表面;③被吸附的反應物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產(chǎn)物;④產(chǎn)物的解吸。7.循環(huán)流程中物質的判斷(1)有進有出的物質參與反應,常作催化劑;(2)只進不出的為反應物、原料;(3)不進只出的物質為生成物、產(chǎn)品。8.催化工藝的三種形式(1)直接型(2)微觀型(3)循環(huán)型①反應物:A和F②生成物:B和E③催化劑:C或D,中間產(chǎn)物D或C9.循環(huán)轉化機理圖像的解讀圖像解讀對于“環(huán)式”反應過程圖像,位于“環(huán)上”的物質一般是催化劑或中間體,如⑤、⑥、⑦和⑧,“入環(huán)”的物質為反應物,如①和④,“出環(huán)”的物質為生成物,如②和③10、速率常數(shù)(1)含義:速率常數(shù)(k)是指在給定溫度下,反應物濃度皆為1mol·L-1時的反應速率。在相同的濃度條件下,可用速率常數(shù)大小來比較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2)速率常數(shù)的影響因素:與濃度無關,但受溫度、催化劑、固體表面性質等因素的影響,但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顯著的,速率常數(shù)是溫度的函數(shù),同一反應,溫度不同,速率常數(shù)將有不同的值。通常反應速率常數(shù)越大,反應進行得越快。不同反應有不同的速率常數(shù)11、速率方程:(1)定義:一定溫度下,化學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以其計量數(shù)為指數(shù)的冪的乘積成正比(2)表達式:對于反應:aA+bBpC+qD,則v=kca(A)·cb(B)(其中k為速率常數(shù))如:①SO2Cl2SO2+Cl2v=k1c(SO2Cl2)②2NO22NO+O2v=k2c2(NO2)③2H2+2NON2+2H2Ov=k3c2(H2)·c2(NO)例如:基元反應CO+NO2=CO2+NOV正=k正c(CO)c(NO2)V逆=K逆c(CO2)c(NO)其中K正稱為正向反應速率常數(shù),K逆稱為逆向反應速率常數(shù),c(CO)、c(NO2)、c(CO2)、c(NO)為濃度V正,V逆為化學反應的瞬時速率。適用范圍:①基元反應;②對于非基元反應,其速率方程的濃度的次方與反應方程的計量數(shù)無確定關系,需要由實驗測得。12.影響化學速率常數(shù)k的因素(1)內(nèi)因:反應的活化能越小,反應進行得越快,速率常數(shù)k越大(2)外因:與濃度和壓強無關①溫度: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速率常數(shù)k越大②催化劑: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速率常數(shù)k變大③固體表面性質:增大固體表面積,反應速率加快,速率常數(shù)k變大13.影響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因素(1)內(nèi)因:化學反應本身的性質(2)外因:只與溫度有關①升高溫度,吸熱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變大,放熱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變小②降低溫度,吸熱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變小,放熱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變大14、正、逆反應的速率常數(shù)與平衡常數(shù)的關系(1)K與k正、k逆的關系對于反應:aA(g)+bB(g)pC(g)+qD(g),則:v正=k正·ca(A)·cb(B)(k正為正反應速率常數(shù))v逆=k逆·cp(C)·cq(D)(k逆為逆反應速率常數(shù))反應達到平衡時v正=v逆,此時:k正·ca(A)·cb(B)=k逆·cp(C)·cq(D),即:(2)Kp與k正、k逆的關系以2NO2N2O4為例,v正=k正·p2(NO2),v逆=k逆·p(N2O4)反應達到平衡時v正=v逆,此時:k正·p2(NO2)=k逆·p(N2O4)==Kp,即:Kp=15.可逆反應:aA(g)+bB(g)cC(g)+dD(g)16.三種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1)濃度平衡常數(shù):Kc=(2)壓強平衡常數(shù):Kp=(3)物質的量分數(shù)平衡常數(shù):Kx=1.(23-24高三下·重慶·階段練習)一定條件下,與在活性表面轉化為,其部分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步驟Ⅰ中發(fā)生氧化反應 B.生成1mol理論上轉移2mol電子C.吸附在表面的兩個氫原子帶相同電荷 D.整個反應過程中只有極性鍵的斷裂與生成【答案】B【解析】A.步驟Ⅰ中失去氧,發(fā)生還原反應,A錯誤;B.反應中轉化為HCOO-,根據(jù)碳元素化合價變化可知,電子轉移為2e-~HCOO-,則生成1molHCOO-理論上轉移電子2mol,B正確;C.由圖可知,吸附在Fe3O4-x上的兩個氫原子分別于鐵、氧結合,故帶不相同電荷,C錯誤;D.反應過程中氫氣和轉化為HCOO-和水,反應中存在氫氫鍵、氫氧鍵斷裂,氫氧鍵、碳氫鍵的生成,故還存在氫氫非極性鍵斷裂,D錯誤;答案選B。2.(2024·湖南岳陽·二模)N-羧基丙氨酸酸酐廣泛用于生物領域,用碳酸二甲酯和丙氨酸為原料可以制備N-羧基丙氨酸酸酐,其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強酸性環(huán)境不利于反應進行B.該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改變C.反應過程中有的斷裂和形成D.用甘氨酸代替丙氨酸,可制得【答案】B【解析】A.在強酸性溶液中,碳酸二甲酯會發(fā)生水解,同時CH3CH(NH2)COO-濃度降低,不利于反應進行,A正確;B.碳酸二甲酯(CH3O)2CO]與Zn(CH3COO)2形成的是配位鍵,整個過程中均未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B錯誤;C.該過程中存在N—H、C—O等極性鍵的斷裂和生成,C正確;D.若用甘氨酸(H2NCH2COOH)代替丙氨酸,則根據(jù)轉化關系,最后可得到,D正確;故答案為:B。3.(2024·北京豐臺·一模)過渡金屬氧化物離子(以MO+表示)在烴類的選擇性氧化等方面應用廣泛。MO+與CH4反應的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反應速率:步驟I<步驟IIB.CH3OH分子中,鍵角:H—C—H>H—O—CC.若MO+與CH3D反應,生成的氘代甲醇有2種D.CH4(g)+MO+(g)=CH3OH(g)+M+(g)
=E2+E4-E1-E3【答案】D【解析】A.步驟I的活化能大于步驟II,反應速率步驟I更小,故A正確;B.O原子上有兩對孤對電子,排斥力較大,鍵角H—C—H>H—O—C,故B正確;C.根據(jù)反應機理可知,若MO+與CHD2反應,生成的氘代甲醇可能為CHD2OD或CD3OH,共兩種,故C正確;D.根據(jù)反應歷程能量變化圖所示,總反應的反應熱為E1-E2+E3-E4,故D錯誤;答案選D。4.(2024·河北·一模)某密閉容器中含有X和Y,同時發(fā)生以下兩個反應:①;②。反應①的正反應速率,反應②的正反應速率,其中為速率常數(shù)。某溫度下,體系中生成物濃度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時,正反應速率B.內(nèi),X的平均反應速率C.若升高溫度,時容器中的比值減小D.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②【答案】A【解析】A.由圖可知,初始生成M的速率大于N,則,時兩個反應均達到平衡狀態(tài),由于、,則正反應速率,A正確;B.①②反應中XQ的系數(shù)均為1,則內(nèi),X的平均反應速率,B錯誤;C.后M濃度減小,可能為Q濃度增大導致①逆向移動所致,不確定2個反應的吸熱放熱情況,不能確定升高溫度,時容器中的比值變化情況,C錯誤;D.由圖可知,初始生成M的速率大于N,則反應①的話化能小于反應②,D錯誤;故選A。5.(23-24高三下·廣西·開學考試)恒容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已知:,,分別為正、逆向反應速率常數(shù)(僅與溫度有關),為物質的量分數(shù)。如圖是不同溫度下隨時間的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已知電負性:,則與水反應的方程式為:B.,該反應C.時平衡體系中再充入,平衡正向移動,增大D.當反應進行到處時,【答案】C【解析】A.已知電負性:,則中氯氫為負價、硅為正價,其與水反應生成硅酸、氯化氫和氫氣,方程式為:,A正確;B.因兩曲線對應的狀態(tài)只是溫度不同,由圖像知達到平衡所需時間T2K溫度下比T1K短,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達到平衡所需時間越短,所以溫度:T2>T1。又T2K下達到平衡時SiHCl3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比T1K時小,說明升溫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由此推知該反應為吸熱反應,焓變大于0,B正確;C.恒溫恒容條件下再充入1molSiHCl3,相當于增大壓強,而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的反應,所以改變壓強,平衡不移動,再次達到平衡時不變,C錯誤;D.反應進行到a處時,=0.8,此時,由反應可知轉化的SiHCl3為0.2mol,生成SiH2Cl2、SiCl4均為0.1mol,,則,平衡時,,結合反應中轉化關系可知,則,則,D正確;故選C。6.(23-24高三下·河北滄州·階段練習)向一容積可變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A、B,發(fā)生反應:,在不同壓強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的變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壓強/MPa1.01.52.0平衡常數(shù)溫度/℃300ab16516c64d800160fgA.其他條件不變,反應速率:B.正反應是吸熱反應C.下,反應達平衡后,再充入Ar,A的轉化率增大D.時,B的轉化率為【答案】C【解析】A.其他條件相同,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快,故A正確;B.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升高而增大,說明升溫平衡正向移動,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故B正確;C.充入Ar,總體積增大,反應體系的分壓減小,但由于C為固體,該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變,故平衡不移動,A的轉化率不變,故C錯誤;D.1.5Mpa、300℃時,平衡常數(shù)b=16,設開始時A、B的物質的量為1mol,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的變化量為xmol,容器容積為VL,則達平衡時,A、B、D的物質的量分別為,則,解得x=0.5,則B的轉化率為,故D正確;故答案為:C。7.(2023高三·全國·專題練習)反應C(s)+H2O(g)?CO(g)+H2(g)
ΔH>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加碳的量,化學反應速率增大B.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也增大C.其他條件不變時,縮小容器的容積,增大壓強,化學反應速率減小D.其他條件不變時,向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H2O(g),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答案】B【解析】A.碳是固體,濃度為定值,只增大碳的量時化學反應速率不變,A項錯誤;B.溫度升高,正反應和逆反應速率均增大,B項正確;C.其他條件不變時,縮小容器的容積,增大壓強,各物種濃度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增大,C項錯誤;D.其他條件不變時,向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等效為加壓,則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相對原來的也增大,D項錯誤;答案選B。8.反應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條件的改變對其反應速率幾乎無影響的是①增加C的量②將容器體積縮小一倍③保持體積不變,充入N2使體系壓強增大④保持壓強不變,充入N2使體系體積增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①往反應中加入固體物質,不會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①符合題意;②將容器的體積減小一半,等價于將整個反應體系的壓強增大了一倍,氣體物質的濃度增大,所以會使反應速率增大,②不符合題意;③保持體積不變,充入使容器內(nèi)總壓強增大,但是不參加反應,容器內(nèi)各物質的濃度沒有改變,所以不影響化學反應速率,③故符合題意;④恒壓時,充入使容器體積增大,壓強雖然不變,但各物質的濃度減小,所以化學反應速率會減小,④不符合題意;故選A。9.(2023·上海黃浦·二模)把鐵條放入盛有過量稀硫酸的試管中,下列改變不能加快氫氣產(chǎn)生速率的是A.改鐵條為鎂條 B.滴加少量CuSO4溶液C.改稀硫酸為98%的硫酸 D.升高溶液的溫度【答案】C【解析】A.鎂比鐵更活潑,與稀硫酸反應速率更快,能加快氫氣產(chǎn)生速率,A正確;B.滴加少量CuSO4,F(xiàn)e與CuSO4反應生成Cu,F(xiàn)e、Cu和稀硫酸構成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B正確;C.常溫下,鐵在濃硫酸中發(fā)生鈍化,無法產(chǎn)生氫氣,C錯誤;D.升高溶液溫度,反應速率加快,D正確;故答案選C。10.化學工作者對反應提出下列三步機理(為速率常數(shù)):第一步:
快速平衡,且平衡時有:
;第二步:
慢反應,;第三步:
快反應。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第一步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B.第二步反應速率決定總反應的快慢C.第三步中NO與的碰撞僅部分發(fā)生反應D.速率常數(shù):【答案】A【解析】A.當反應達到平衡時,=,,故A錯誤;B.的快慢取決于最慢的步驟,第二步反應速率最慢,第二步反應速率決定總反應的快慢,故B正確;C.第二步反應不影響第一步的平衡,且生成NO,則第二步中NO2與NO3的碰撞僅部分有效,故C正確;D.慢反應的反應速率小,則v(第一步的逆反應)>v(第二步反應),,故D正確;故選A。11.(22-23高三下·湖北省直轄縣級單位·階段練習)阿倫尼烏斯經(jīng)驗公式為lnk=lnA-(Ea為活化能,k為速率常數(shù),R和A為常數(shù)),已知反應(l)
(l),其lnk正和lnk逆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該反應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B.完全燃燒等質量的M(l)、N(l),N(l)放出的熱量多C.選用合適的催化劑能提高的平衡轉化率D.溫度變化對速率常數(shù)的影響程度:lnk正>lnk逆【答案】C【解析】A.根據(jù)阿倫尼烏斯經(jīng)驗公式lnk=lnA-EaRT(Ea為活化能)可知,題圖中曲線的斜率代表活化能大小,lnk正的斜率大,活化能大,A正確;B.正反應的活化能大于逆反應的活化能,則該反應為吸熱反應,生成物N的能量更高,完全燃燒等質量的M(l)、N(l),N(l)放出的熱量更多,B正確;C.催化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永州2025年湖南永州市寧遠縣教育系統(tǒng)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專業(yè)人才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杭州2025年浙江杭州市臨安區(qū)湍口鎮(zhèn)人民政府招聘編外聘用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導電橡膠連接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單向加熱攪拌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CO2保護焊機變壓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銅管割刀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電磁式水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牙刷消毒器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板式螺釘壓接端子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數(shù)字制版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美術二年級下湘教版2剪刀添畫(33張)
- 智慧車站方案提供智能化的車站管理和服務
- 路面彎沉溫度修正系數(shù)
- 寫給所有人的數(shù)學思維課
- 黑龍江省哈爾濱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讀書分享讀書交流會《給教師的建議》課件
- 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控制價編制、審核入庫類服務方案
- 語文教師公開課評價表
- toc測定儀的原理及使用(ppt頁)
- 委托辦理公證委托書(6篇)
- 對違反政治紀律行為的處分心得體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