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主義》課堂實錄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1頁
《拿來主義》課堂實錄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2頁
《拿來主義》課堂實錄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3頁
《拿來主義》課堂實錄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4頁
《拿來主義》課堂實錄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拿來主義》課堂實錄教學思路一、通過標點,感受表達效果二、通過文獻,了解雜文特性三、分析內(nèi)容,梳理寫作思路四、尋找本體,賞析比喻論證五、改寫翻譯,體會用詞精妙

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老師好,請坐。一、通過標點,感受表達效果師:各位同學,今天我們要一起來學習,魯迅先生的一篇雜文。這篇雜文的標題叫什么呀?生:拿來主義。師:第一個小問題,請問這兩個字怎么念?

生:拿來。師:我給它加了一個感嘆號,現(xiàn)在這兩個字怎么念?生:拿來!師:我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同學有感覺了,對不對?我們來看一下魯迅先生的原文。但我們沒有人根據(jù)了“禮尚往來”的儀節(jié),說到:拿來!是吧?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拿來和拿來,它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樣?打個比方,有一位同學上課正在玩手機。倪老師跑到了他的面前,拿來。換一種說法,拿來!體會到區(qū)別了嗎?體會到區(qū)別就可以了。

二、通過文獻,了解雜文特性我們進入到第二個小問題,什么叫做雜文?我給大家的預習作業(yè)當中,給出了三份文獻。我們對這三個文獻的基本信息,進行一個簡單的梳理(師在日期下劃線),請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應(yīng)該是魯迅先生在看到,《梅蘭芳赴蘇俄》這篇報道之后,對于這種歪曲的報道感到氣憤,先是寫了一篇雜文對他進行批判,然后又寫了一篇《拿來主義》,來詳細論述他為什么荒謬,并且在接下來的《中華日報·動向》中,中國的文藝界應(yīng)該怎么辦。師:好,請坐,再問同學們一個問題,請問上周的熱搜,各位同學還記得嗎?生:不記得了。師:為什么呀?

因為新聞這種文體,它是具有極強的時效性的。那么相應(yīng)的,這種時事評論類的文體,也是具有時效性的。它是很容易隨著時過境遷,被人遺忘的。但是魯迅先生的雜文直到今天為止,仍然熠熠生輝,為什么?三、分析內(nèi)容,梳理寫作思路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需要主要探討的問題。那么我們想要探討這個問題,首先要對《拿來主義》這篇文章,進行一個思路的梳理,問各位同學《拿來主義》這篇文章有哪些主義?來,這位同學你來說。生:《拿來主義》中有閉關(guān)主義、送去主義、送來主義和拿來主義。師:送來雖然沒有冠以主義之名,但是咱們這么說也問題不大,是吧?好,您先別坐。同學們,閉關(guān)主義有沒有障礙?生:搖頭。師:沒有什么理解障礙吧?好,接下來,倪老師要問你,請問“送去”針對的是哪個事件?生:我覺得送去針對的是《大晚報》中提到的,為迎合俄國的象征主義,將梅蘭芳等戲曲名家,送去國外進行交流之事。

師:這是針對的是這個新聞事件,是嗎?好,下一個問題難度更上一層,請問“送來”針對的是哪些現(xiàn)象?生:“送來”我覺得指的是,那些國外將不需要的東西,比如英國的鴉片、德國的廢槍炮、法國的香粉等事物送來。

師:送來,那么當然他針對的是我們中國人,看到這些東西以后,連青年人都對外國的東西產(chǎn)生了恐懼,針對的是這個現(xiàn)象。那么下一個問題更具挑戰(zhàn)性,請問“拿來”探討的是什么問題?生:我覺得探討的是,對于自己過去的東西和外界的東西,需要自己選擇性地汲取,并且進行應(yīng)用。師:這位同學說了,“拿來”似乎在探討我們應(yīng)該如何面對,或許是自己過去的東西,或許是外來的東西,各位同學同意嗎?生:同意。師:好,請坐。請同學們回憶老師剛才的三個問題。

請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師在“哪個事件”“哪些現(xiàn)象”“什么問題”下劃線)生:我發(fā)現(xiàn)他們所針對的現(xiàn)象越來越廣泛,一開始是事件,然后是一些現(xiàn)象,最后是直接到了社會上的問題。師:回答得非常好,你請坐。同學們,時事評論,一般而言,我們要講究的是什么?就事論事,對不對?出來一個新聞,我評論一下這個新聞就可以了,所以說如果遇到一個普通的作家,對他而言,寫這篇文章寫到“送去”,是不是就結(jié)束了?但是對于魯迅而言,“送去”只是他思考問題的一個起點而已。他從梅蘭芳這個具體的新聞事件,聯(lián)想到了“送去”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然后又就此探討背后的原因,并且給出自己的觀點。四、尋找本體,賞析比喻論證那么魯迅先生說我們要“拿來”,究竟怎么拿來呢?我們當然要閱讀文章的第八、第九兩段,我們有請一位同學,來把第八段朗讀一下。

生:譬如罷,我們之中的一個窮青年,因為祖上的陰功(姑且讓我這么說說罷),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問他是騙來的,搶來的,或合法繼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換來的。那么,怎么辦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師:來,注意這個字念bié,欣欣然的蹩進臥室。生: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全部是這樣的。

“是全不這樣的?!蓖瑢W們覺得這位同學念得好嗎?同學們對你報以了肯定的眼神。我相信待會你會念得更好,你先請坐。我們要了解魯迅先生的“拿來”,究竟是什么含義,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八、九兩段它主要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生:比喻論證。師:這個很簡單,而且魯迅先生這邊用的還是借喻,什么叫做借喻?它是沒有本體的,只有喻體的。所以,我們要了解魯迅先生究竟說了什么,我們要做的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把它的喻體翻譯為本體,各位同學同意嗎?

那么,好,請同學們看大屏幕當中所有標紅字的地方。我們現(xiàn)在大家就來一起討論討論,這些標紅字的地方,它的本體是什么?有沒有同學愿意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這位同學,你來說說看,首先“大宅子”指的是什么?生:我覺得大宅子應(yīng)該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師:好,各位同學有異議嗎?有些同學有異議了,來,這位有異議的同學,你來說一說,你覺得應(yīng)該是什么?生:我覺得根據(jù)前面,他說是得了一座大宅子,所以說,我覺得應(yīng)該是外國的那些文藝和貨物一類。師:我們居然在第一個喻體這邊,就發(fā)生了爭議,但是沒有關(guān)系。這個爭議其實吵到了現(xiàn)在,各位同學請看。

大宅子究竟指什么?歷來眾說紛紜,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個問題?那么倪老師要給大家補充一下。魯迅先生用的是什么論證方法?生:比喻論證。師:比喻論證,它本身可能有一點點小小的問題,它有它的模糊性,尤其是借喻,本體不出現(xiàn)的,只有喻體的。那么它本體究竟是什么?我們其實說不清楚的,是吧?這個問題我們一時沒有辦法解決,沒關(guān)系。我們繼續(xù)往下走。這個問題同學們請記住,放在這邊。好,這位同學,咱們繼續(xù)。

“徘徊不敢走進門”指的是什么?生:我覺得他是不敢接受這個文化。師:不敢接受這個文化,我不管它是本國文化,還是外來文化,無所謂,反正是不敢接受文化。那么什么叫做“孱頭”?生:就是懦弱無能的人。師:好,什么叫做“放一把火燒光”?生:就是把這個文化全盤否定。師:全盤否定掉,非常好。那么什么叫做“昏蛋”?昏蛋就是混蛋,不講道理,對不對?“這回接受一切”什么意思?生:就是對這個文化又全盤地吸收。師:那么什么叫做“廢物”呢?當你在罵一個人是廢物的時候,實際上在罵他什么?生:這個人很無能。師:沒有能力、無能、沒用,對不對?好的,請坐。我們把這些喻體背后的本體,挖掘出來了,于是我們就可以很順利地發(fā)現(xiàn),魯迅先生在這一段里邊,提出了三種態(tài)度。

第一種態(tài)度,什么態(tài)度?不敢接受;第二種態(tài)度,全盤否定;第三種態(tài)度,全盤接受。魯迅對這三種態(tài)度都是不大認同的,是吧?五、改寫翻譯,感受用詞精妙那么各位同學,接下來倪老師把這一段里邊的部分內(nèi)容,進行一些改寫。我們來找一位同學讀一下,我們就找剛才朗讀第八段的同學,起立,直接照著老師改寫的念。生:但是,如果反對這舊宅子的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懦弱的人;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不講理的人。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舊宅子的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pie進臥室。師:蹩bié進臥室。生: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無能的人。“拿來主義”者是全不這樣的。

師:好,我問你一個問題,請問我做了什么操作?做了什么改寫?生:將昏蛋,還有廢物等,做了自己的解釋。師:做了自己的解釋,各位同學,你們思考一下,意思一樣嗎?生:一樣。師:意思是一樣的,你是朗讀者,你認為你在讀的過程當中,和你上一次讀的過程當中,倪老師所做的改寫,表達效果和魯迅先生的原文,有什么不一樣?生:我感覺改寫之后,可能讀起來更為拖沓一點。師:更為拖沓一點,非常好。還有別的感覺嗎?生:沒有魯迅那樣,感覺更有罵人的,那種生氣感。師:同學們有發(fā)現(xiàn)了沒有?罵人的話,它是有它獨特的表達效果的。在一篇文章里邊,有的時候罵人的話,它飽含了一個人的情感。當我們非常憤怒的時候,倪老師現(xiàn)在很憤怒。你真是一個不講理的人。各位同學,能感受到我的憤怒嗎?生:搖頭。師:不能感受到吧,是不是?所以,在特定的場景當中、語境當中,必須得有罵人的話,才能夠彰顯我的態(tài)度,彰顯我的情感。那么既然是罵人的話,你覺得在讀的時候,應(yīng)該讀出怎樣的感覺?生:憤怒。師:憤怒,平時罵過人嗎?生:罵的。

師:也罵的,對吧?來,我們現(xiàn)場就來罵一下。孱頭,怎么罵?生:孱頭。師:廢物。生:廢物。師:昏蛋。生:昏蛋。師:大家覺得怎么樣?還不錯吧?來,現(xiàn)在請再把第8段念一遍。生:但是,如果反對這宅子的舊主人,怕給他的東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進門,是孱頭;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燒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則是昏蛋。不過因為原是羨慕這宅子的舊主人的,而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進臥室,大吸剩下的鴉片,那當然更是廢物?!澳脕碇髁x”者是全不這樣的。師:各位同學覺得有進步嗎?有進步請給掌聲。生:鼓掌。師:請坐。接下來倪老師用同樣的思路,將全班分成三大小組,引領(lǐng)同學們把魚翅,鴉片,煙槍、煙燈的喻體全部翻譯成本體。

師:請這小組的代表來展示我們的翻譯稿。生:我們小組的翻譯是,他占有、挑選,遇見外來文化中好的部分,也不將其貶黜排斥,只要它對自身文化有益,也統(tǒng)統(tǒng)吸收,只不將其過度夸大、過度推崇。師:來,我們第二個小組鴉片。生:我們小組認為,看見鴉片就是面對外來的文化,不能盲目吸收、崇洋媚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盲目崇拜,要客觀看待。師:好請坐。來,第三組的同學,請展示你們的翻譯稿。生:只有歷史上受到糟粕且具有缺陷的傳統(tǒng)文化,雖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但仍遭受糟粕,且具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可以認為是有特色的。文化擴散到世界,會有人批判他,但我們對此仍感到驕傲。師:來,請坐。魯迅先生他在這邊所用的比喻,好在哪里?生:魯迅先生的比喻非常的生動、非常的形象,他選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用于比喻。在委婉中,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他對這些做法的一些態(tài)度,以及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做法的態(tài)度。

師:好的,請坐。剛才這位同學有兩個字,說得非常好,直觀。我們一直以來都認為,魯迅是生澀難明的,但是其實魯迅先生,他在很努力地讓原本抽象的道理,變得具體可感。這當然是他比喻的一大妙處。魯迅先生他寫雜文從什么開始?從一個具體的新聞事件開始,然后進而去探討更為普遍的現(xiàn)象,去深入地挖掘它背后的原因,從而去探討更加上位的問題。這是一個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給我們展現(xiàn)的是作為思想家的魯迅他的深邃。(師在具體、抽象之間畫箭頭,在抽象、具體之間畫箭頭)而他真正在寫作的過程當中,卻能夠憑借他高超的語言技巧,將抽象難明的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