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T26281—2021代替GB/T26281—2010水泥回轉(zhuǎn)窯熱平衡、熱效率、綜合能耗計算方法Methodsforthecalculationofheatbalance,heatefficiencyand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ofcementrotarykiln2021-12-31發(fā)布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26281—2021 I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shù)語和定義 4計算依據(jù)和計算基準 24.1計算依據(jù) 24.2計算基準 5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熱平衡與熱效率計算 25.1物料平衡 25.2熱平衡 5.3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的熱效率 6冷卻機的熱平衡與熱效率計算 6.1熱平衡 6.2冷卻機的熱效率計算 7水泥熟料燒成綜合能耗 7.1統(tǒng)計范圍 7.2計算方法 附錄A(資料性)窯的主要設備情況及熱平衡參數(shù)測定結(jié)果記錄表 附錄B(資料性)符號說明 附錄C(資料性)各類數(shù)據(jù)表 附錄D(規(guī)范性)熟料形成熱的理論計算方法 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jié)構(gòu)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26281—2010《水泥回轉(zhuǎn)窯熱平衡、熱效率、綜合能耗計算方法》,與GB/T26281—2010相比,除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shù)變化如下:a)更改了水泥熟料燒成綜合能耗、熟料燒成熱耗的術(shù)語定義,增加了燒成系統(tǒng)熱利用率、水泥熟料燒成綜合燃料消耗術(shù)語定義(見3.1~3.4,2010年版的3.1~3.3);b)更改了物料平衡范圍(見5.1.1、5.1.2,2010年版的5.1.1、5.1.2);c)更改了物料平衡中燃料消耗量的計算(見5.1.2.1,2010年版的5.1.2.1);d)更改了熱平衡計算中燃料燃燒熱和熟料形成熱的計算,修訂了燃料燃燒熱計算中入窯煤粉熱值的測定要求,增加了電石渣等替代原料配料時熟料形成熱和冷卻機余熱利用風帶出熱的計e)更改了水泥回轉(zhuǎn)窯熱效率的計算,增加了燒成系統(tǒng)熱利用率、燃料替代率的計算(見5.3,2010年版的5.2.4);f)更改了冷卻機熱平衡計算中熱支出項計算內(nèi)容,增加了冷卻機余熱利用風帶出熱計算(見6.1.2,2010年版的6.1.2);g)更改了水泥熟料燒成綜合能耗的計算范圍和方法(見7.2.1,2010年版的6.2),增加了水泥熟料燒成綜合燃料消耗的計算(見7.2.2)。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gòu)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中國建筑材料聯(lián)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水泥標準化技術(shù)委員會(SAC/TC184)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天津水泥工業(y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業(yè)大學、華潤水泥技術(shù)研發(fā)(廣西)有限公司、北京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鄭州市建文特材科技有限公司、貴州省建材產(chǎn)品質(zhì)量檢驗檢測院。本文件于2010年首次發(fā)布,本次為第一次修訂。1水泥回轉(zhuǎn)窯熱平衡、熱效率、綜合能耗計算方法本文件規(guī)定了生產(chǎn)水泥熟料的回轉(zhuǎn)窯(包括預熱、燒成及冷卻系統(tǒng))熱平衡、熱效率、綜合能耗的計算方法,包括計算依據(jù)和計算基準、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熱平衡與熱效率計算、冷卻機的熱平衡與熱效率計算等內(nèi)容。本文件適用于生產(chǎn)水泥熟料的各類型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包括預熱、燒成及冷卻系統(tǒng))的熱平衡、熱效率及熟料燒成綜合能耗的計算。采用廢棄物作為替代原料和替代燃料時熱平衡、熱效率及熟料燒成綜合能耗計算方法可參考本文件進行。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nèi)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gòu)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13煤的發(fā)熱量測定方法GB/T2587用能設備能量平衡通則GB/T2589綜合能耗計算通則GB16780水泥單位產(chǎn)品能源消耗限額GB17167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GB/T26282水泥回轉(zhuǎn)窯熱平衡測定方法GB/T27977水泥生產(chǎn)電能能效測試及計算方法GB/T33650水泥制造能耗評價技術(shù)要求GB/T33652水泥制造能耗測試技術(shù)規(guī)程GB/T35461水泥生產(chǎn)企業(yè)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要求3術(shù)語和定義下列術(shù)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在測試期內(nèi),熟料燒成消耗的各類燃料燃燒熱,折算為1kg熟料消耗的熱能量。注:熟料燒成熱耗亦可稱為燃料燃燒熱。在測試期內(nèi),水泥熟料燒成系統(tǒng)有效利用熱能占燃料燃燒熱能輸入的比例。2在測試期內(nèi),燒成系統(tǒng)生產(chǎn)水泥熟料消耗的各種能源,折算成1t水泥熟料消耗的能源量。在測試期內(nèi),燒成系統(tǒng)生產(chǎn)水泥熟料消耗的各種燃料,折算成1t水泥熟料消耗的燃料量。4計算依據(jù)和計算基準4.1計算依據(jù)根據(jù)熱平衡參數(shù)測定結(jié)果計算,熱平衡參數(shù)的測試按GB/T26282、GB/T33652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窯系統(tǒng)的主要設備情況及熱平衡測定結(jié)果記錄表參見附錄A。4.2計算基準4.2.3產(chǎn)品質(zhì)量基準:水泥熟料產(chǎn)品質(zhì)量應滿足相關標準要求。4.2.4本文件中不加說明時,氣體體積均指溫度為0℃,壓力為101325Pa時的體積,單位為立方米5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熱平衡與熱效率計算5.1物料平衡5.1.1物料平衡范圍物料平衡計算的范圍是從冷卻機熟料出口到預熱器廢氣出口(即包括冷卻機、回轉(zhuǎn)窯、分解爐和預熱器系統(tǒng))。物料平衡范圍見圖1(相關符號說明見附錄B)。圖1物料平衡范圍示意圖3GB/T26281—20215.1.2收入物料5.1.2.1燃料消耗量固體或液體燃料消耗量按照公式(1)進行計算。式中:m,——每千克熟料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M——每小時入窯燃料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M每小時入分解爐燃料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M——每小時熟料產(chǎn)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氣體燃料消耗量按照公式(2)進行計算。式中:V?——每小時氣體燃料消耗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pr——氣體燃料的標況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氣體燃料的標況密度按照公式(3)進行計算?!?1)…(2)………(3)式中:各成分的標況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若采用多種燃料時,則燃料消耗量為各類燃料的總和。5.1.2.2生料消耗量生料消耗量按照公式(4)進行計算。式中:m:——每千克熟料生料消耗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M——每小時生料喂料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5.1.2.3氣體消耗量5.1.2.3.1進入系統(tǒng)一次空氣量進入系統(tǒng)一次空氣量按照公式(5)進行計算。式中:mik——每千克熟料進入系統(tǒng)一次空氣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Vyik——每小時入窯一次空氣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4GB/T26281—2021Vrik——每小時入分解爐一次空氣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p——一次空氣的標況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5.1.2.3.2進入冷卻機氣體量進入冷卻機氣體量按照公式(6)進行計算。式中:mk——每千克熟料入冷卻機的氣體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Vk——每小時入冷卻機的氣體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P——入冷卻機氣體的標況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5.1.2.3.3生料帶入空氣量生料帶入空氣量按照公式(7)進行計算。mk——每千克熟料生料帶入空氣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Vk——每小時生料帶入空氣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Px——空氣的標況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5.1.2.3.4窯系統(tǒng)漏入空氣量窯系統(tǒng)漏入空氣量按照公式(8)進行計算。mtok——每千克熟料窯系統(tǒng)漏入空氣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Viok——每小時窯系統(tǒng)漏入空氣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5.1.2.4其他物料帶入量其他物料帶入量按照公式(9)進行計算。式中:mgd——每千克熟料其他物料帶入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Mgd——每小時其他物料(如入窯回灰、脫硫脫硝劑及協(xié)同處置的廢棄物)帶入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5.1.2.5物料總收入物料總收入按照公式(10)進行計算。ma=m;+m、+mk+mk+mk+mtok+mgd……(10)m?——每千克熟料物料總收入,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5GB/T26281—20215.1.3支出物料5.1.3.1出冷卻機熟料量出冷卻機熟料量按照公式(11)進行計算。式中:mish——每千克熟料出冷卻機熟料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mLh——每千克熟料冷卻機余風(包括余熱利用風)出口飛灰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5.1.3.2預熱器出口廢氣量預熱器出口廢氣量按照公式(12)進行計算。mr——每千克熟料預熱器出口廢氣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V?——每小時預熱器出口廢氣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Pr——預熱器出口廢氣的標況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pr按照公式(13)進行計算?!?13)預熱器出口廢氣中各成分的體積分數(shù),%5.1.3.3預熱器出口飛灰量預熱器出口飛灰量按照公式(14)進行計算。mm——每千克熟料預熱器出口飛灰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Km——預熱器出口廢氣中飛灰的濃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5.1.3.4冷卻機排出余風量冷卻機排出余風量按照公式(15)進行計算。mk——每千克熟料冷卻機排出余風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Vk——每小時冷卻機排出余風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5.1.3.5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量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量按照公式(16)進行計算。6GB/T26281—2021式中:mmmk——每千克熟料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Vmmk——每小時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1.3.6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量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量按照公式(17)進行計算。式中:myk——每千克熟料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Vyk——每小時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5.1.3.7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量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量按照公式(18)進行計算。式中:KLm——冷卻機排出氣體中飛灰的濃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3)。5.1.3.8其他物料支出量mg,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物料總支出按照公式(19)進行計算。mc=mLsh+mr+mm+mpk+mmmk+myk+Mlm+mg式中:mx——每千克熟料物料總支出,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5.1.3.10物料平衡計算結(jié)果物料平衡計算結(jié)果見表1。表1物料平衡計算結(jié)果……(18)收入物料支出物料符號%符號%燃料消耗量m:出冷卻機熟料量生料消耗量ms預熱器出口廢氣量m:一次空氣量預熱器出口飛灰量進入冷卻機氣體量冷卻機排出余風量7表1物料平衡計算結(jié)果(續(xù))收入物料支出物料符號%符號%生料帶入空氣量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量mmmk窯系統(tǒng)漏入空氣量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量其他物料帶入量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量其他物料支出量合計合計5.2熱平衡5.2.1熱平衡范圍熱平衡范圍見圖2。熱平衡按GB/T2587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計算。收塵器圖2熱平衡范圍示意圖系統(tǒng)燃料為燃煤時,燃料燃燒熱按照公式(20)進行計算。式中:QR——每千克熟料燃料燃燒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8GB/T26281—2021Qmetar——入窯和入分解爐燃料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采用煤作為燃料時,Qmet,ar為入窯煤粉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按若系統(tǒng)采用了替代燃料等多種燃料時,則燃料燃燒熱計算公式見式(21)。式中:……n——消耗的燃料品種數(shù);m;r——第i種燃料的消耗量折算為每千克熟料的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Qw——測試期內(nèi)的第i種燃料的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第i種燃料的消耗量計算公式見式(22)。式中:M;yr——第i種燃料每小時入窯燃料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M;r——第i種燃料每小時入分解爐燃料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5.2.2.2燃料顯熱……燃料顯熱按照公式(23)進行計算。式中:Q:——每千克熟料燃料帶入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燃料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千克攝氏度[kJ/(kg·℃)];t,——燃料溫度,單位為攝氏度(℃)若系統(tǒng)采用了替代燃料等多種燃料時,則燃料顯熱按照公式(24)進行計算?!?24)式中:C——第i種燃料平均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千克攝氏度[kJ/(kg·℃)];t;r——第i種燃料平均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2.2.3生料中可燃物質(zhì)燃燒熱生料中可燃物質(zhì)燃燒熱按照公式(25)進行計算。QsR=ms×Qnet.s………………(25)QR——每千克熟料生料中可燃物質(zhì)的燃燒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msr——生料中可燃物質(zhì)含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Qmet——生料中可燃物質(zhì)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5.2.2.4生料顯熱生料顯熱計算按照公式(26)進行計算。Q?=msXcsXtsQ.——每千克熟料生料帶入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9GB/T26281—2021t、——生料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c、——生料的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千克攝氏度[kJ/(kg·℃)]c、按照公式(27)進行計算。c,=(0.88+2.93×101×t.)×(1-ww.)+4.1816×ww..式中:ww..——生料的水分,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5.2.2.5其他物料帶入顯熱其他帶入物料顯熱按照公式(28)進行計算。Qad=mgd×Cgd×tnu…………(28)式中:Qaa——每千克熟料其他帶入物料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ga——其他帶入物料的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千克攝氏度[kJ/(kg·℃)];tga—-其他帶入物料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2.2.6一次空氣顯熱一次空氣顯熱按照公式(29)進行計算。式中:……Qk——每千克熟料一次空氣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yk——入窯一次空氣的體積比熱容,單位為單位為千焦每立方米攝氏度[kJ/(m3·℃)];tyik——入窯一次空氣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crk——入分解爐一次空氣的體積比熱容,單位為單位為千焦每立方米攝氏度[kJ/(m3·℃)];trk——入分解爐一次空氣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2.2.7入冷卻機氣體顯熱入冷卻機氣體顯熱按照公式(30)進行計算。式中:Qk——每千克熟料入冷卻機的氣體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uk——人冷卻機的氣體體積比熱容,單位為單位為千焦每立方米攝氏度[kJ/(m3·℃)];tu——入冷卻機的氣體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2.2.8生料帶入空氣顯熱生料帶入空氣顯熱按照公式(31)進行計算。式中:Qk——每千克熟料生料帶入空氣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k——空氣體積比熱容,單位為單位為千焦每立方米攝氏度[kJ/(m3·℃)].………………GB/T26281—20215.2.2.9系統(tǒng)漏入空氣顯熱系統(tǒng)漏入空氣顯熱按照公式(32)進行計算。式中:Qtok——每千克熟料系統(tǒng)漏入空氣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tk——環(huán)境空氣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2.2.10熱量總收入熱量總收入按照公式(33)進行計算。Q=QR+Qr+QR+Q.+Qik+QLk+Qk+QLok+Qad……(33)式中:Qs——每千克熟料熱量總收入,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5.2.3支出熱量5.2.3.1熟料形成熱當采用不同的鈣質(zhì)原料配料時,熟料形成熱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計算。a)采用石灰石為鈣質(zhì)原料時,熟料形成熱應按照附錄D的規(guī)定計算,亦可按簡化公式(34)進行計算:Qh=17.19WA?0a,sh+27.10wMgo,h+32.01Wcao.sh—21.40Wsoz,kh—2.47wreOs.sh—107.90(wNgo.k—WNzo.h)—71.09(Wkeo,-Wkz?sh)+83.64(wso -Wsosh) (34)式中:熟料中相應成分的質(zhì)量分數(shù),%;分數(shù),%。b)采用電石渣為鈣質(zhì)原料配料時的熟料形成熱應按照公式(35)計算:Qh=17.19wA?0s.h+27.10wmgo.sh+20.08wcao.h+32.01wcao.c-21.40wsoz.sh—式中:wcao.h——100gwcao.——100gWrez?ash-107.90(Wnago.s—WNeo.h)—71.09(wKzo.s—WkzOsh)+83.64(Wsos.-Wsos.h) (35)熟料中來自氫氧化鈣分解的氧化鈣含量,%熟料中來自碳酸鈣分解的氧化鈣含量,%。5.2.3.2蒸發(fā)生料中水分耗熱蒸發(fā)生料中水分耗熱按照公式(36)進行計算。式中:GB/T26281—2021Q——每千克熟料蒸發(fā)生料中的水分耗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qgh——水的汽化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5.2.3.3出冷卻機熟料顯熱出冷卻機熟料顯熱按照公式(37)進行計算。Qish=(1-m?m)×csh×t?………………(37)式中:QLh——出冷卻機熟料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h——熟料的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千克攝氏度[kJ/(kg·℃)];tish——出冷卻機熟料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2.3.4預熱器出口廢氣顯熱預熱器出口廢氣顯熱按照公式(38)進行計算。式中:Qr——每千克熟料預熱器出口廢氣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預熱器出口廢氣體積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立方米攝氏度[kJ/(m3·℃)];t;——預熱器出口廢氣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c;按照公式(39)進行計算。式中:內(nèi),各氣體定壓平均體積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立方米攝5.2.3.5預熱器出口飛灰顯熱預熱器出口飛灰顯熱按照公式(40)進行計算。Qn=mm×cn×t:…………(40)式中:Qm——每千克熟料預熱器出口飛灰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m——預熱器出口飛灰的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千克攝氏度[kJ/(kg·℃)]。5.2.3.6飛灰脫水及碳酸鹽分解耗熱飛灰脫水及碳酸鹽分解耗熱按照公式(41)進行計算。式中:Qπ——每千克熟料飛灰脫水及碳酸鹽分解耗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Ln——飛灰的燒失量,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L、——生料的燒失量,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GB/T26281—2021oH?o.、——生料中化合水含量,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oco?.——生料中CO?含量,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oco,按照公式(42)進行計算。wcaO,、QMgO.——分別為生料中CaO和MgO含量,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2.3.7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按照公式(43)進行計算。式中:Qmmk——每千克熟料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tmmk——煤磨抽冷卻機氣體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2.3.8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按照公式(44)進行計算。式中:Qvk——每千克熟料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tyk——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2.3.9冷卻機排出余風顯熱冷卻機排出余風顯熱按照公式(45)進行計算。Qk——每千克熟料冷卻機排出余風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tgx——冷卻機排出余風溫度,單位為攝氏度(℃)。5.2.3.10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顯熱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顯熱按照公式(46)進行計算。式中:QLn——每千克熟料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im——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對應溫度的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千克攝氏度[kJ/(kg·℃)]化學不完全燃燒的熱損失按照公式(47)進行計算。Qm——每千克熟料化學不完全燃燒熱損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5.2.3.12機械不完全燃燒的熱損失機械不完全燃燒的熱損失按照公式(48)進行計算。Qn——每千克熟料機械不完全燃燒熱損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CTh——每千克熟料中的殘?zhí)剂浚瑔挝粸榍Э嗣壳Э?kg/kg)。CTh可按照公式(49)進行計算。CTsh=Lsh×k…k——碳引起的熟料燒失量占熟料總燒失量的百分比,宜取k=0.01。系統(tǒng)表面散熱按照公式(50)進行計算。Q——每千克熟料系統(tǒng)表面散熱量,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ZQm——每小時系統(tǒng)表面總散熱量,單位為千焦每時(kJ/h)。冷卻水帶出熱按照公式(51)進行計算。QL、——每千克熟料冷卻水帶出熱量,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M?——每小時冷卻水用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te——冷卻水出水溫度,單位為攝氏度(℃);ts——冷卻水進水溫度,單位為攝氏度(℃);c,,——水的比熱容,單位為千焦每千克攝氏度[kJ/(kg·℃)];Mq——每小時汽化冷卻水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Q?,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GB/T26281—2021熱量總支出按照公式(52)進行計算。Q=Qn+Q+QLh+Q+Qm+Qx+Qk+Q1m+Qmmk+Qyk+Qhb+Qjb+Qs+Qi+Q式中:Q≈——每千克熟料熱量總支出,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5.2.3.17熱平衡計算結(jié)果熱平衡計算結(jié)果見表2。表2熱平衡計算結(jié)果收入熱量支出熱量符號%符號%燃料燃燒熱熟料形成熱燃料顯熱Q蒸發(fā)生料中水分耗熱生料中可燃物質(zhì)燃燒熱出冷卻機熟料顯熱生料顯熱預熱器出口廢氣顯熱一次空氣顯熱預熱器出口飛灰顯熱入冷卻機氣體顯熱飛灰脫水及碳酸鹽分解耗熱Q生料帶入空氣顯熱冷卻機排出余風顯熱Q系統(tǒng)漏入空氣顯熱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顯熱其他物料帶入顯熱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化學不完全燃燒的熱損失機械不完全燃燒的熱損失Q系統(tǒng)表面散熱其他支出合計合計5.3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的熱效率5.3.1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燒成效率(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熱平衡表中,熟料的形成熱與燃料燃燒放出熱量的比值)按照公式(53)進行計算。ηe——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燒成效率,%。5.3.2燒成系統(tǒng)熱利用率按照公式(54)進行計算。……η,——燒成系統(tǒng)熱利用率,%;Eg——標定測試期其他余熱回收利用折算的標準煤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Ehe——測試期內(nèi)熟料余熱發(fā)電折算的標準煤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E按照公式(55)進行計算。0.1229——每千瓦時電力折合的標準煤量,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千瓦時(kgce/kW·h);whe——統(tǒng)計報告期內(nèi)余熱電站總發(fā)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w?——統(tǒng)計報告期內(nèi)余熱電站自用電量,單位為千瓦時(kW·h);Ph——統(tǒng)計報告期內(nèi)窯系統(tǒng)熟料產(chǎn)量,單位為噸(t)。5.3.3燃料替代率按照公式(56)進行計算,替代燃料燃燒熱按照公式(57)進行計算。PrR——燃料替代率,%;QuR——每千克熟料替代燃料燃燒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mu——第i種替代燃料的消耗量折算為每千克熟料的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Qw——測試期內(nèi)的第i種替代燃料的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6冷卻機的熱平衡與熱效率計算6.1熱平衡出窯熟料顯熱按照公式(58)進行計算。Qsh=(1+myzk+msk)×csh×tysh…………(58)mzk——每千克熟料入窯二次空氣含塵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mfsk——每千克熟料入分解爐三次空氣含塵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熱量總收入按照公式(59)進行計算。GB/T26281—2021Qlzs=Qsh+Qk式中:Qizs——冷卻機熱量總收入,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6.1.2支出熱量6.1.2.1出冷卻機熟料顯熱按5.2.3.3中公式(37)進行計算。6.1.2.2入窯二次空氣顯熱6.1.2.2.1入窯二次空氣顯熱按照公式(60)進行計算。Qzk——每千克熟料入窯二次空氣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Vzk——每小時入窯二次空氣體積,單位為立方米每時(m3/h),V?k按照公式(61)進行計算;tyzk—-入窯二次空氣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V?k=V×ay×My×(1-9yr)-Vyk……………(61)Vk——燃料完全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對固體及液體燃料,單位為立方米每千克(m3/kg),對氣體燃料,單位為立方米每立方米(m3/m3);a,——窯尾過??諝庀禂?shù);6.1.2.2.2根據(jù)燃料元素分析(或成分分析)結(jié)果計算Vk:a)固體及液體燃料固體及液體燃料完全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按照公式(62)進行計算。Vk=0.089wca+0.267wH+0.033(Wsr—wom) (62)式中:b)氣體燃料氣體燃料完全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按照公式(63)進行計算。Vk=0.0476×(0.5φco+0.5φH?+2φcH?+3φc?H?+1.5φH?s—φo?)……(63)6.1.2.2.3根據(jù)燃料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近似計算Vk:a)固體燃料固體燃料完全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按照公式(64)進行計算。b)液體燃料液體燃料完全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按照公式(65)進行計算。c)氣體燃料對于Qntar<12560GB/T26281—2021kJ/m3的煤氣完全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按照公式(66)進行計算。……(66)對于Qntar>12560kJ/m3的煤氣完全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按照公式(67)進行計算。對于天然氣完全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按照公式(68)進行計算?!?67)6.1.2.3入分解爐三次空氣顯熱入分解爐三次空氣顯熱按照公式(69)進行計算。式中:Qrak——每千克熟料入分解爐三次空氣顯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trsk——人分解爐三次空氣的溫度,單位為攝氏度(℃)。6.1.2.4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按5.2.3.7中公式(43)進行計算。6.1.2.5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按5.2.3.8中公式(44)進行計算。6.1.2.6冷卻機排出余風顯熱按5.2.3.9中公式(45)進行計算。6.1.2.7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顯熱按5.2.3.10中公式(46)進行計算。6.1.2.8冷卻機表面散熱冷卻機表面散熱按照公式(70)進行計算。式中:Qg——每千克熟料冷卻機表面散熱量,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2QL——每小時冷卻機表面總散熱量,單位為千焦每時(kJ/h)?!?.1.2.9冷卻水帶走熱冷卻水帶走熱按照公式(71)進行計算。GB/T26281—2021式中:Qu——每千克熟料冷卻機冷卻水帶走熱,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M——每小時冷卻機冷卻水用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tue,tijs——分別為冷卻機冷卻水出水和進水溫度,單位為攝氏度(℃);Mtgh——每小時冷卻機汽化冷卻水量,單位為千克每時(kg/h)。6.1.2.10冷卻機其他支出Q,冷卻機其他支出,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6.1.2.11熱量總支出熱量總支出按照公式(72)進行計算。Qlzc=QLh+Q?k+Qrsk+Q+Q+QLm+QLB+QL+QL式中:Qizc——冷卻機熱量總支出,單位為千焦每千克(kJ/kg);6.1.3冷卻機熱平衡計算結(jié)果冷卻機熱平衡計算結(jié)果見表3。表3冷卻機熱平衡計算結(jié)果收入熱量支出熱量符號%符號%出窯熟料顯熱出冷卻機熟料顯熱入冷卻機氣體顯熱入窯二次空氣顯熱入分解爐三次空氣顯熱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冷卻機排出余風顯熱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顯熱冷卻機表面散熱冷卻水帶走熱冷卻機其他支出合計合計6.2冷卻機的熱效率計算冷卻機的熱效率計算按照公式(73)進行計算。式中:n.——冷卻機的熱效率,%。GB/T26281—20217水泥熟料燒成綜合能耗7.1統(tǒng)計范圍7.1.1熟料燒成系統(tǒng)用能管理范圍內(nèi),主要生產(chǎn)系統(tǒng)和輔助生產(chǎn)系統(tǒng)消耗的各種能源,統(tǒng)計范圍與GB16780保持一致,包括但不限:生料均化與儲存、入窯生料計量與輸送,生料預熱(和分解),熟料燒成與冷卻,熟料輸送,廢氣處理,中控室等項。不包括生料和燃料制備,不包括用于基建、技改等項目建設期消耗的能源。7.1.2如果采用協(xié)同處置或替代燃料,應單獨統(tǒng)計其消耗的能源量和替代燃料量,并計入熟料燒成熱耗和水泥熟料燒成綜合燃料消耗。燒成系統(tǒng)廢氣用于余熱電站發(fā)電時,應統(tǒng)計余熱電站發(fā)電量及余熱電站自用電量,燒成系統(tǒng)廢氣用于烘干原料的,應統(tǒng)計標定期內(nèi)用于烘干物料的有效回收熱量,并計入燒成系統(tǒng)熱利用率計算中。7.1.3生產(chǎn)系統(tǒng)應按照GB17167和GB/T35461的要求配備能源計量器具,相關的統(tǒng)計和評價按照GB/T33650的要求執(zhí)行。7.2計算方法7.2.1水泥熟料燒成綜合能耗按照公式(74)進行計算。E——水泥熟料燒成綜合能耗,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esc——水泥熟料燒成綜合燃料消耗,單位為千克標準煤每噸(kgce/t);P——測試期內(nèi)熟料燒成每小時用電量,按照GB/T27977的規(guī)定計算,單位為千瓦時(kW·h);msh——測試期內(nèi)每小時熟料產(chǎn)量,單位為噸(t)。7.2.2水泥熟料燒成綜合燃料消耗按照公式(75)進行計算。(資料性)窯的主要設備情況及熱平衡參數(shù)測定結(jié)果記錄表窯的主要設備情況及熱平衡參數(shù)測定結(jié)果記錄表見表A.1~表A.9。表A.1主要設備情況工廠名稱工廠廠址窯的編號燒成方法單位規(guī)格參數(shù)備注回轉(zhuǎn)窯規(guī)格m筒體內(nèi)容積m3平均有效直徑m有效長度m有效內(nèi)表面積m2有效內(nèi)容積m3斜度%窯速r/min電機型號電機功率分解爐型式規(guī)格m預熱器型式規(guī)格mmmmmm余熱發(fā)電鍋爐型號規(guī)格m發(fā)電機組型號規(guī)格m能力名稱單位規(guī)格參數(shù)備注燃燒噴嘴窯頭型式規(guī)格分解爐型式規(guī)格次風機窯頭型號風壓銘牌風量m3/min電機功率窯尾型號風壓銘牌風量m3/min電機功率喂煤設備窯頭型號能力羅茨風機型號銘牌風量m3/min風壓電機功率分解爐型號能力羅茨風機型號銘牌風量m3/min風壓電機功率喂料設備斗式提升機型號能力輸送高度m增濕塔規(guī)格工況處理風量m3/h收塵設備窯尾型式工況處理風量m3/h冷卻機型式工況處理風量m3/h表A.1主要設備情況(續(xù))名稱單位規(guī)格參數(shù)備注冷卻機系統(tǒng)冷卻機型式型號篦床面積m2風機1型號風壓銘牌風量電機功率風機2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電機功率風機3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電機功率風機4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電機功率風機5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電機功率風機6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電機功率風機7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電機功率風機: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電機功率表A.1主要設備情況(續(xù))名稱單位規(guī)格參數(shù)備注冷卻機余風風機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介質(zhì)溫度℃電機功率窯尾高溫風機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介質(zhì)溫度℃電機功率窯尾排風機型號風壓Pa銘牌風量m3/h介質(zhì)溫度℃電機功率表A.2熱平衡參數(shù)測定記錄測定時間測定人員天氣情況大氣壓力氣溫℃風速空氣濕度%測定項目單位測定數(shù)據(jù)備注熟料產(chǎn)量溫度窯出口℃冷卻機出口℃入窯生料喂料量折合比水分%溫度℃可燃物質(zhì)的含量窯灰增濕塔收回窯灰量收塵器收回窯灰量入窯回灰灰量溫度℃水分%表A.2熱平衡參數(shù)測定記錄(續(xù))測定時間測定人員天氣情況大氣壓力氣溫℃風速空氣濕度%測定項目單位測定數(shù)據(jù)備注入窯燃料喂料量窯頭分解爐合計溫度窯用℃爐用℃煤灰摻入率%種類產(chǎn)地表A.3氣體體積與含塵量測定結(jié)果測定項目風量溫度℃壓力含塵濃度飛灰量飛灰水分%飛灰燒失量%備注工況標況一次空氣入窯送煤風凈風入分解爐送煤風凈風生料帶入空氣入冷卻機的冷空氣風機6預熱器出口煙氣表A.3氣體體積與含塵量測定結(jié)果(續(xù))測定項目風量溫度℃壓力含塵濃度飛灰量飛灰水分%飛灰燒失量%備注工況m3/h標況m3/h入窯二次空氣冷卻機排風(或余熱利用風)煤磨抽冷卻機熱風入分解爐三次空氣表A.4化學分析結(jié)果燒失量%SiO?%Al?O?%Fe?O?%CaO%MgO%K?O%Na?O%SO?%Cl%總和%f-Ca(%KH熟料生料窯灰煤灰飛灰表A.5固體燃料和液體燃料分析結(jié)果燃料種類水分%元素分析工業(yè)分析低位熱值Qnet.kJ/kgC%H%S%N%O%M%Var%Aar%FCar%焦渣特性#固體燃料可燃物質(zhì)液體燃料表A.6氣體燃料分析結(jié)果氣體燃料W%H?%%CO?%N?%O?%%SO?%H?S%低位熱值Qnet.mrkJ/kg表A.7氣體成分與含濕量測定結(jié)果氣體成分%過??諝庀禂?shù)α含濕量%CO?O?SO?NO,窯尾煙室表A.7氣體成分與含濕量測定結(jié)果(續(xù))氣體成分%過??諝庀禂?shù)α含濕量%CO?O?SO?NO?分解爐出口預熱器出口一次風機管道冷卻機進風管道煙囪表A.8表面散熱測定結(jié)果測定項目每小時散熱量每千克熟料散熱量回轉(zhuǎn)窯預熱器分解爐三次風管冷卻機合計表A.9冷卻水測定結(jié)果測定項目冷卻水量進水溫度℃出水溫度℃汽化耗水量耗熱量回轉(zhuǎn)窯冷卻機合計(資料性)符號說明本文件使用的符號見表B.1。表B.1符號說明序號符號含義單位1窯尾過??諝庀禂?shù)2冷卻機的熱效率%3回轉(zhuǎn)窯系統(tǒng)燒成效率%4燃料替代率%5燒成系統(tǒng)熱利用率%6一次空氣的標況密度7CO的標況密度8Pco?CO?的標況密度9預熱器出口廢氣的標況密度PH?H?的標況密度PH?OH?O的標況密度空氣的標況密度入冷卻機氣體的標況密度PN?N?的標況密度Po?O?的標況密度氣體燃料的標況密度每小時系統(tǒng)表面總散熱量每小時冷卻機表面總散熱量氣體燃料中CH?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燃料中CO的體積分數(shù)%預熱器出口廢氣中CO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燃料中CO?的體積分數(shù)%預熱器出口廢氣中CO?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燃料中C?H?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燃料中CmH,的體積分數(shù)%序號符號含義單位氣體燃料中H?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燃料中H?O的體積分數(shù)%預熱器出口廢氣中H?O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燃料中H?S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燃料中N?的體積分數(shù)%預熱器出口廢氣中N?的體積分數(shù)%氣體燃料中O?的體積分數(shù)%預熱器出口廢氣中O?的體積分數(shù)%窯頭漏風系數(shù)%①Al?O?,A煤灰中Al?O?含量%熟料中Al?O?的質(zhì)量分數(shù)%WCaO,A煤灰中CaO含量%①CaO.ce100g熟料中來自碳酸鈣分解的氧化鈣含量%60CaO,ch100g熟料中來自氫氧化鈣分解的氧化鈣含量%0cnO,s生料中CaO含量%00CaO,sh熟料中CaO的質(zhì)量分數(shù)%0cOg,s生料中CO?含量%WCar燃料中碳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Wc?s熟料中C?S的含量%Wc?A熟料中C?A的含量%熟料中C?S的含量%WC?AF熟料中C?AF的含量%OFezO3·sh熟料中Fe?O?的質(zhì)量分數(shù)%OHar燃料中氫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WH?0,s生料中化合水含量%OK?O.?生料中K?O的灼燒基質(zhì)量分數(shù)%Wk?O,sh熟料中K?O的質(zhì)量分數(shù)%WMgO,A%0Mg),s%OMgO,sh熟料中MgO的質(zhì)量分數(shù)%序號符號含義單位煤灰摻入率%生料中Na?O的灼燒基質(zhì)量分數(shù)%wNazO,sh熟料中Na?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燃料中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燃料中硫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熟料中Si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生料中SO?的灼燒基質(zhì)量分數(shù)%熟料中SO?的質(zhì)量分數(shù)%生料的水分%統(tǒng)計報告期內(nèi)余熱電站總發(fā)電量o統(tǒng)計報告期內(nèi)余熱電站自用電量Aur煤粉收到基灰分%水的比熱容kJ/(kg·℃)在0℃~t;℃內(nèi),CO氣體定壓平均體積比熱容kJ/(m3·℃)在0℃~tr℃內(nèi),CO?氣體定壓平均體積比熱容kJ/(m3·℃)預熱器出口廢氣體積比熱容kJ/(m3·℃)預熱器出口飛灰的比熱容kJ/(kg·℃)入分解爐一次空氣的體積比熱容kJ/(m3·℃)在0℃~t;℃內(nèi),H?O氣體定壓平均體積比熱容kJ/(m3·℃)空氣體積比熱容kJ/(m3·℃)入冷卻機的氣體體積比熱容kJ/(m3·℃)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對應溫度的比熱容kJ/(kg·℃)在0℃~tr℃內(nèi),N?氣體定壓平均體積比熱容kJ/(m3·℃)在0℃~t;℃內(nèi),O?氣體定壓平均體積比熱容kJ/(m3·℃)其他帶入物料的比熱容kJ/(kg·℃)燃料比熱容kJ/(kg·℃)生料的比熱容kJ/(kg·℃)熟料的比熱容kJ/(kg·℃)入窯一次空氣的體積比熱容kJ/(m3·℃)第i種燃料平均比熱容kJ/(kg·℃)序號符號含義單位每千克熟料中的殘?zhí)剂克嗍炝蠠删C合燃料消耗測試期內(nèi)熟料余熱發(fā)電折算的標準煤量標定測試期其他余熱回收利用折算的標準煤量E水泥熟料燒成綜合能耗飛灰的燒失量%生料的燒失量%熟料燒失量%k碳引起的熟料燒失量占熟料總燒失量的百分比%預熱器出口廢氣中飛灰的濃度冷卻機排出廢氣中飛灰的濃度m1k每千克熟料進入系統(tǒng)一次空氣量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煤灰的摻入量MAS?H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生料中高嶺土消耗量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生料中碳酸鈣消耗量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生料中CO?消耗量每千克熟料預熱器出口廢氣量每千克熟料預熱器出口飛灰量每千克熟料入分解爐三次空氣含塵量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干原料的消耗量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生料中的化合水消耗量m;綜合統(tǒng)計范圍內(nèi)的第i種燃料的消耗總量mr第i種燃料的消耗量折算為每千克熟料的量每千克熟料冷卻機余風(包括余熱利用風)出口飛灰量每千克熟料入冷卻機的氣體量每千克熟料系統(tǒng)漏入空氣量每千克熟料出冷卻機熟料量mMgCOg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生料中碳酸鎂消耗量mmmk每千克熟料煤磨抽冷卻機空氣量每千克熟料冷卻機排出余風量序號符號含義單位其他物料支出量每千克熟料其他物料帶入量每千克熟料燃料消耗量每千克熟料生料消耗量測試期內(nèi)每小時熟料產(chǎn)量每千克熟料生料帶入空氣量生料中可燃物質(zhì)含量第i種替代燃料的消耗量折算為每千克熟料的量每千克熟料入窯二次空氣含塵量每千克熟料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量每千克熟料物料總支出每千克熟料物料總收入Mrr每小時入分解爐燃料量第i種燃料每小時入分解爐燃料量M:yr第i種燃料每小時入窯燃料量Muug每小時冷卻機冷卻水用量Mlah每小時冷卻機汽化冷卻水量MLs每小時冷卻水用量Mah每小時汽化冷卻水量Mgd每小時其他物料每小時生料喂料量Msn每小時熟料產(chǎn)量Myr每小時入窯燃料量n燃料品種數(shù)P測試期內(nèi)熟料燒成每小時用電量統(tǒng)計報告期內(nèi)窯系統(tǒng)熟料產(chǎn)量t干物料從0℃加熱到450℃吸收熱量高嶺土吸收熱量脫水后物料由450℃加熱到900℃吸收熱量碳酸鹽分解吸收熱量序號符號含義單位物料由900℃加熱到1400℃吸收熱量在1400℃時,液相形成吸收熱量在1000℃~1400℃范圍內(nèi),由熟料礦物形成放出熱量黏土中無定形物質(zhì)結(jié)晶放出熱量碳酸鹽分解出的CO?,由900℃冷卻到0℃時,放出熱量生料中化合水,由450℃冷卻到0℃時,放出熱量水的汽化熱每千克熟料一次空氣顯熱每千克熟料系統(tǒng)表面散熱量每千克標準煤發(fā)熱量每千克熟料預熱器出口廢氣顯熱每千克熟料預熱器出口飛灰顯熱每千克熟料入分解爐三次空氣顯熱每千克熟料化學不完全燃燒熱損失測試期內(nèi)的第i種燃料的加權(quán)平均低位發(fā)熱量每千克熟料機械不完全燃燒熱損失每千克熟料冷卻機表面散熱量每千克熟料冷卻機排出氣體飛灰顯熱每千克熟料入冷卻機氣體顯熱每千克熟料冷卻機冷卻水帶走熱每千克熟料系統(tǒng)漏入空氣顯熱冷卻機其他支出每千克熟料冷卻水帶出熱量出冷卻機熟料顯熱冷卻機熱量總支出冷卻機熱量總收入每千克熟料煤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入窯和入分解爐燃料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Qmet.r生料中可燃物質(zhì)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序號符號含義單位每千克熟料冷卻機排出余風顯熱Q每千克熟料燃料帶入顯熱每千克熟料燃料燃燒熱每千克熟料生料帶入顯熱熟料形成熱每千克熟料生料帶入空氣顯熱每千克熟料生料中可燃物質(zhì)的燃燒熱每千克熟料蒸發(fā)生料中的水分耗熱Q每千克熟料飛灰脫水及碳酸鹽分解耗熱測試期內(nèi)的第i種替代燃料的收到基低位發(fā)熱量每千克熟料替代燃料燃燒熱其他熱量支出每千克熟料其他帶入物料顯熱每千克熟料入窯二次空氣顯熱每千克熟料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顯熱出窯熟料顯熱Q電石渣每千克熟料熱量總支出每千克熟料熱量總收入冷卻水出水溫度℃預熱器出口廢氣的溫度℃入分解爐一次空氣的溫度℃入分解爐三次空氣的溫度℃第i種燃料平均溫度℃冷卻水進水溫度℃環(huán)境空氣的溫度℃冷卻機冷卻水出水溫度℃冷卻機冷卻水進水溫度℃入冷卻機的氣體溫度℃出冷卻機熟料溫度℃煤磨抽冷卻機氣體溫度℃序號符號含義單位冷卻機排出余風溫度℃其他帶入物料的溫度℃燃料溫度℃生料的溫度℃入窯一次空氣的溫度℃入窯二次空氣的溫度℃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溫度℃出窯熟料溫度℃V;每小時預熱器出口廢氣體積m3/hVF?k每小時入分解爐一次空氣體積m3/hVLk每小時入冷卻機的氣體體積m3/hVtok每小時系統(tǒng)漏入空氣體積m3/hVmmk每小時煤磨抽冷卻機空氣體積m3/hVpk每小時冷卻機排出余風體積m3/hV每小時氣體燃料消耗體積m3/hVk每小時生料帶入空氣體積m3/hVyik每小時入窯一次空氣體積m3/hVy?k每小時入窯二次空氣體積m3/hVyk每小時窯頭余熱利用抽冷卻機氣體體積m3/hVk燃料完全燃燒時理論空氣需要量m3/kg或m3/m3(資料性)各類數(shù)據(jù)表各類數(shù)據(jù)見表C.1~表C.7。表C.1各種氣體的常數(shù)名稱分子式分子量密度kg/m3氣體熱值kJ/m3kJ/kg計算值實測值Q空氣—氧O?氫H?2氮N?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三氧化硫——硫化氫H?S一氧化氮NO氧化二氮N?O水蒸氣H?O 甲烷49991.6乙烷C?H?47465.7丙烷C?H?99063.291205.246332.4丁烷 49385.245600.5戊烷—48992.145332.9乙炔C?H?49891.348201.7乙烯47139.5丙烯 91853.485961.048895.945759.4丁烯 48431.745295.2戊烯48113.944977.4苯C?H?42246.640557.0碳C2.26(固)硫S1.96(單斜)2.07(斜方)表C.2各種氣體的平均體積比熱容溫度℃平均體積比熱容CO?H?O空氣空氣中N?O?H?H?SC?H?C?H?C?H?0表C.3燃料的平均比熱容溫度℃煤的平均比熱容kJ/(kg·℃)燃油的平均比熱容kJ/(kg·℃)煤的揮發(fā)分油的容重0溫度/℃煤的平均比熱容燃油的平均比熱容煤的揮發(fā)分油的容重表C.4物料成分的平均比熱容溫度/℃平均比熱容/[kJ/(kg·℃)]SiO?CaOCaCO?MgOMgCO?高嶺土脫高嶺礦渣0.7990.7860.8740.9790.9910.8410.8240.8200.9280.8990.9200.8410.9790.9410.9034000.9700.8530.9790.9330.8610.9450.8700.9620.8780.9910.8870.8910.8950.8990.9030.9070.9120.916表C.5熟料礦物成分的平均比熱容溫度/℃平均比熱容/[kJ/(kg·℃)]C?SY-C?SC?A0.7900.8660.8660.8874000.8910.8914500.9030.9030.9120.9330.9160.9240.9330.9490.9330.9450.9660.9490.9490.9740.9450.9660.9950.9790.9580.9950.9700.983表C.6熟料與窯灰的平均比熱容溫度℃平均比熱容/[kJ/(kg·℃)]溫度℃平均比熱容/[kJ/(kg·℃)]熟料窯灰熟料窯灰0注1:1200℃以上的比熱容,已包含熔融熱。注2:窯灰的比熱容,按一般成分概算。溫度℃汽化熱kJ/kg溫度℃汽化熱kJ/kg溫度℃汽化熱kJ/kg溫度℃汽化熱kJ/kg02497.52403.42305.52198.552485.82391.32292.62184.72474.12380.02279.62170.02462.42367.42266.62155.02450.72355.72253.72140.82438.92343.22239.92125.32427.22331.02226.52110.22415.12318.52212.7GB/T26281—2021(規(guī)范性)熟料形成熱的理論計算方法D.1熟料形成熱及計算前提D.1.1熟料形成熱:是用基準溫度(0℃)的干物料,在沒有任何物料和熱量損失的條件下,制成1kg仍為基準溫度的熟料所需的熱量。D.1.2計算前提:采用普通原料(石灰石、黏土和鐵粉)配料,以煤粉為燃料。D.2計算方法D.2.1生成1kg熟料,干原料消耗量的計算D.2.1.1生成1kg熟料,煤灰的摻入量按照公式(D.1)進行計算。式中:mA——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煤灰的摻入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m,——每千克熟料燃料消耗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A?!悍凼盏交曳?,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0mh——煤灰摻入率,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D.2.1.2生成1kg熟料,生料中碳酸鈣(生料中提供氧化鈣的礦物:碳酸鈣、電石渣等)消耗量按照公式(D.2)進行計算。……式中:mcaco?——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生料中碳酸鈣消耗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wcao.A——煤灰中CaO含量,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D.2.1.3生成1kg熟料,生料中碳酸鎂消耗量按照公式(D.3)進行計算。式中:mmgco?——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生料中碳酸鎂消耗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ongo.h——熟料中MgO含量,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wwgo.A——煤灰中MgO含量,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D.2.1.4生成1kg熟料,生料中高嶺土消耗量按照公式(D.4)進行計算。………(D.4)式中:mast——生產(chǎn)每千克熟料生料中高嶺土消耗量,單位為千克每千克(kg/kg);oAeo?.A——煤灰中Al?O?含量,以質(zhì)量分數(shù)表示,%。41GB/T26281—2021D.2.1.5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購物中心水電維修服務合同(1000字)6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冷鏈物流食品供應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環(huán)保材料買賣合同樣本詳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建筑文明施工與環(huán)境保護一體化協(xié)議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行政上訴狀編制要點與官方格式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委托高校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技術(shù)合作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療健康品牌授權(quán)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股權(quán)激勵協(xié)議(限制性股權(quán))6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產(chǎn)品銷售承包協(xié)議
- 2025版科技研發(fā)園區(qū)物業(yè)管理權(quán)轉(zhuǎn)讓與技術(shù)創(chuàng)新服務合同3篇
-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居民養(yǎng)老金融資產(chǎn)配置影響因素研究
- 人教版初中英語單詞大全七八九年級(帶音標) mp3聽力音頻下載
- 2024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及參考答案(模擬題)
-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第二版)》 課件 2. 第二章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意義
- 2025年中國文玩電商行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調(diào)查、競爭格局分析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
- 2024文旅古街元旦沉浸式體驗國風游園會(古巷十二時辰主題)活動方案活動-46正式版
- 英語-2025廣西柳州高三二模試卷和答案
- 電工中級工練習題庫(含參考答案)
- 學校幫扶工作計劃
- 期末綜合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含答案)
- UL2034標準中文版-2017一氧化碳報警器UL中文版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