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 14-086-2012 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DBJ 14-086-2012 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DBJ 14-086-2012 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DBJ 14-086-2012 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DBJ 14-086-2012 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J14-086-2012J12050-2012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concretehollowfloorstruct2012-03-30發(fā)布2012-06-01實施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發(fā)布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DBJ/T14-086-2012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備案號:J12050-2012主編單位:山東省建設發(fā)展研究院山東同圓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強強建筑技術有限公司批準部門: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2012年·濟南關于發(fā)布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由山東省建設發(fā)展研究院等單位主編的《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業(yè)經審定通過,批準為山東省工程建設日起施行。本標準由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站負責管理,由山東省建設發(fā)展研究院負責具體內容的解釋。山東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廳二○一二年三月三十日根據《關于印發(fā)<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編制管理規(guī)定>的通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國家和行業(yè)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規(guī)定、構造要求、施工、工程驗收等八部分內容。本規(guī)程是我省有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設計、監(jiān)理、施工、檢測及質檢等單位控制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工程質量的法律性依據和技術標準。本規(guī)程所涉及組合塑料模盒核心技術的專利持有人為王軍艇,使用授權許可應與之聯系(濟南蘭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濟南本規(guī)程由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站負責管理,由山東省建設發(fā)展研究院負責具體內容的解釋。本規(guī)程在執(zhí)行過程中如發(fā)現需要修改和補充之處,請將意見和有關資料寄送至山東省建設發(fā)展研究院(濟南市經六路三里莊本規(guī)程主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員和主要審查人名單如下:山東同圓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濟南強強建筑技術有限公司張瑞晶宋亦工黃祥海劉達光王軍艇冷全勇冷進虎劉啟明畢鵑林梅梁園孫立軍劉俊巖陳殿營嵇飆劉鳳武王文奎張維匯 2術語與符號 3組合塑料模盒 3.2塑料模盒 3.3組合塑料模盒 4結構分析 4.2結構分析方法 4.3直接設計法 4.4等代框架法 5設計規(guī)定 5.2邊支撐樓蓋 5.3柱支撐樓蓋 5.4撓度及裂縫 6構造要求 7.2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 附錄A塑料模盒技術性能測試 附錄B常用組合塑料模盒的主要尺寸 附錄C組合塑料模盒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 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11.0.1為規(guī)范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的設計與施工,1.0.2本規(guī)程適用于建筑工程中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1.0.3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應根據建筑功能要求和施工條件,確定設計和施工方案,并應嚴格執(zhí)行質量檢查和驗收制度。應符合本規(guī)程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22術語與符號按一定規(guī)則放置埋入式組合塑料模盒后,經現場澆筑混凝土而在樓板中形成空腔的樓蓋。將塑料模盒進行平面(必要時可豎向)的緊密排列、間隔排列或緊密排列與間隔排列相結合,組合成多種規(guī)格型式,形成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的空腔。由一個塑料模殼和塑料蓋板或兩個相同邊長(含不同高度)的塑料模殼相扣,并在結合部位用塑料卡扣扣緊或用綁扎鐵絲綁緊而形成的盒體。采用再生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改性工程塑料,經過高壓注塑成型的殼體組件。采用再生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改性工程塑料,經過高壓注塑成型的板式組件。采用再生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改性工程塑料,經過高壓注塑成型的鎖緊件。由柱支承的沿柱軸線設暗梁的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周邊由框架梁或墻體支承的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3將柱支撐樓蓋兩個方向的總彎矩值按彎矩分配系數分配至各自方向的柱上板帶和跨中板帶的內力分析簡化方法,又稱經驗系數法或彎矩系數法。將柱支撐樓蓋結構分別沿縱向、橫向柱列等效成以柱軸線為中心的縱向等代框架和橫向等代框架進行內力分析的簡化方法。Ecc—柱混凝土的彈性模量。2.2.2作用和作用效應d—考慮重要性系數的板面均布豎向荷載基本組合設計值;ωlim—最大裂縫寬度限值;ωb—計算板帶的寬度;ln—計算方向區(qū)格板凈跨;l12—區(qū)格板計算方向、垂直于計算方向的軸線到軸線跨度;w—梁的腹板凈高;Hc—柱的計算長度;It—構件抗扭慣性矩;4Kce—等代框架的轉動剛度;Kc—柱子的轉動剛度;Kt—柱兩側橫向構件的抗扭剛度。2.2.4計算系數及其他α12—計算方向、垂直于計算方向柱上板帶中梁與板截面抗彎剛度的比值;μ1μ2—在樓蓋區(qū)格板計算方向、垂直于計算方向的剛度比值系數;βt—計算板帶端支座處邊梁的截面抗扭剛度與樓板的截面抗彎剛度的比值;βb—柱兩側橫向構件的抗扭剛度增大系數。53組合塑料模盒3.1.1組合塑料模盒由塑料模盒進行多種型式的組合而成,塑料模盒則由兩個相同邊長的塑料模殼(或一個塑料模殼加塑料蓋塑料模殼壁厚不宜小于2.0mm,側面斜度不宜大于10度。3.1.5塑料卡扣的長度不宜小于20mm,直徑不宜小于卡扣也可采用8#鐵絲作為替代品。圖3.1.6塑料蓋板和塑料卡扣的外形圖63.1.7組合塑料模盒空心樓蓋中用于固定塑料模盒的抗浮鐵絲不宜小于12#鍍鋅鐵絲。3.2.1塑料模盒是組合塑料模盒的最小基本單元,其外形宜符合7±331—2kg/個3N4N5—動棒振動沖擊模盒側面6—水泥地面后無破損和永3.3.1組合塑料模盒的平面投影尺寸和高度由設計確定。常用的組894結構分析4.1.1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可用于框架、剪力墻、框架-筑結構安全等級、鋼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級和結構分析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的有關規(guī)定。4.1.2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的整體布置應能合理傳遞荷載,應有明確的結構計算簡圖,計算分析模型應根據實際結構確定。4.1.3設計應明確結構的用途,在設計使用年限內未經技術鑒定或設計許可,不得改變結構的用途和使用環(huán)境。4.1.4柱支承樓蓋結構可根據建筑設計和結構計算的要求設置柱帽或托板。4.1.5樓板中承受較大集中荷載的部位宜布置肋梁。承受較大集中動力荷載的區(qū)格板不應采用空心樓板。4.1.6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中,樓板的支承可采用4.2結構分析方法4.2.1組合塑料模盒現澆空心樓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的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應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構技術規(guī)程》JGJ3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的荷載效應組合值應按照國家現行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的有關規(guī)定計算。4.2.2抗震設計時,當采用鋼筋混凝土扁梁框架時,扁梁的布置和截面尺寸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的有關規(guī)定。4.2.3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在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及位移計算,宜采用連續(xù)體有限元空間模型進行計算分析,也可采用等代框架桿系結構有限元方法分析。4.2.4結構分析采用的結構分析軟件應經考核和驗證,其技術條件應符合本規(guī)程和有關標準的要求。應對分析結果進行判斷和校核,在確認其合理有效后方可應用于工程設計。4.2.5對結構布置規(guī)則的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應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內力分析:1對于邊支承樓蓋結構,可按豎向剛性支承考慮。樓蓋的邊、角區(qū)格板的周邊支承情況應根據支承構件的實際彎曲、扭轉剛度確定。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按彈性方法計算出樓蓋結構中的框架梁或主肋梁的內力,在每個方向上正負彎矩之間的調幅不應超過20%。墻體、框架梁應考慮承受豎向荷載和水平荷載(包括地震作用并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內力分析;2對于柱支承樓蓋結構,可采用直接設計法或等代框架法進行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也可采用等代框架法進行水平荷載或地震作用下的內力計算。當采用直接設計法時,在豎向均布荷載作用下柱支承樓蓋按彈性分析得到的樓蓋內力,在每個方向上正負彎矩之間調幅不應超過10%。4.2.6有下列情況之一時不得進行彎矩調幅:1要求肋梁不出現裂縫的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中的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3樓蓋直接承受動力荷載。4.2.7當混凝土的收縮、徐變以及溫度變化等間接作用在結構中產生的作用效應可能危及結構的安全或正常使用時,宜進行間接作用的效應分析,并應采取相應的構造措施和施工措施。4.3.1當承受均布豎向荷載的柱支承板樓蓋結構符合下列條件時,可按直接設計法進行內力分析,否則可按本規(guī)程第4.4節(jié)的等代框架法進行內力分析。1在結構的每個方向至少有三個連續(xù)板跨;2所有區(qū)格板均為矩形,各區(qū)格的長寬比不大于2;3兩個方向相鄰兩跨的跨度差均不大于長跨的1/3;4柱子距相鄰柱中心線的最大偏差在兩個方向均不大于偏心方向跨度的10%;5荷載僅為豎向重力荷載,可變荷載標準值不超過永久荷載標準值的2倍;6當柱軸線上有梁時,兩個垂直方向梁應符合下列條件:式中μ1μ2—在樓蓋區(qū)格板計算方向、垂直于計算方向的剛度比值系數分別取為:μ1=α1、μ2=α2;2—區(qū)格板計算方向、垂直于計算方向的軸線到軸線跨度;α12—計算方向、垂直于計算方向柱上板帶中梁與板截算。4.3.2柱支承樓蓋用直接設計法進行內力分析時,應按縱橫兩個方向分別計算,且均應考慮全部豎向均布荷載的作用。直接設計法的計算板帶為支座中心線兩側以區(qū)格板中心線為界的板帶。計算板帶在計算方向一跨內的總的靜力彎矩設計值M0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qd———考慮重要性系數的板面均布豎向荷載基本組合設計值;b———計算板帶的寬度:當支座中心兩側區(qū)格板的橫向跨度不等時,應取相鄰兩跨橫向跨度的平均值;對于計算板帶的一邊為樓蓋邊時,應取區(qū)格板樓蓋邊緣的距離;ln—計算方向區(qū)格板凈跨,取相鄰柱(柱帽、托板或墻)側4.3.3總彎矩設計值M0在計算方向各控制截面可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分配:1對內跨,正彎矩設計值取為0.35M0,負彎矩設計值取為表4.3.3計算板帶端跨彎矩設計值的分配系數支座約束條件外支座在各支座處均有梁在內支座處無梁外支座嵌固無邊梁有邊梁負彎矩外支座負彎矩0正彎矩按上述方法分配彎矩時,中間支座應能抵抗支座兩側所分配負彎矩的較大值,否則應對不平衡彎矩再分配。對邊梁或板邊設計,應考慮外支座負彎矩引起的扭轉作用。4.3.4柱上板帶各控制截面所承擔的彎矩設計值可按本規(guī)程第βt按下列公式計算:βt=(4.3.4)式中βt—計算板帶端支座處邊梁的截面抗扭剛度與樓板的截面抗彎剛度的比值;表4.3.4柱上板帶承受計算板帶內彎矩設計值的分配系數狀況l2/l11.0負彎矩μ1=0μ1≥1端支座負彎矩μ1=0βt=0βt≥2μ1≥1βt=0βt≥2正彎矩μ1=0μ1≥14.3.5計算板帶中不由柱上板帶承受的彎矩設計值應按比例分配給兩側的半個跨中板帶;每個跨中板帶應承受兩個半個中間板帶分配的彎矩設計值之和。與支承在墻體上的柱上板帶相鄰的跨中板帶,應承受遠離墻體的半個跨中板帶彎矩設計值的2倍。4.3.6對帶梁的柱上板帶,當μ1≥1時,梁應承受柱上板帶彎矩設計值的85%;當0<μ1<1時,可按線性插值確定梁承受的彎矩設計值,其中μ1可本規(guī)程第4.3.1條的規(guī)定計算。此外,梁還應承受直接作用在梁上的荷載產生的彎矩設計值。4.3.7柱支承板樓蓋結構中,由豎向均布荷載產生的柱與樓蓋之間的不平衡彎矩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1對計算方向的內柱,不平衡彎矩宜考慮周邊可變荷載的不利布置;2對計算方向的端柱,由節(jié)點受剪承擔的不平衡彎矩可取為4.3.8帶梁的柱支承板中,梁的截面抗彎慣性矩可按T形或倒L形截面計算,抗彎慣性矩的計算截面翼緣自梁側面向外延伸寬度彎慣性矩時,應按實際截面確定。無梁的柱支承板,梁截面抗彎慣性矩Ib可按柱軸線上樓板實心區(qū)域實際截面計算。4.3.9樓板的截面抗彎慣性矩可按計算板帶樓板實際截面計算。4.3.10計算截面抗扭慣性矩It時,可將計算截面分成幾個矩形,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x,y—矩形的短邊、長邊邊長。柱間無梁時,It計算截面可取與柱(柱帽)寬度相同的板帶計It可按下列計算截面分別計算,并取其較大值:1與柱(柱帽)寬度相同的板帶加上梁在板上、板下凸出的部分;2本規(guī)程第4.3.8條規(guī)定的抗彎慣性計算截面。4.4等代框架法4.4.1柱支承板樓蓋采用等代框架法進行內力分析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等代框架可采用彎矩分配法或有限元法進行內力分析;2在豎向荷載作用下,應按縱橫兩個方向分別計算,且均應考慮全部荷載的作用。柱與上一層及下一層樓蓋可按固接考慮,等代框架可取等代框架梁及與之相連的上、下兩層柱。等代框架梁應由柱軸線兩側區(qū)板中心線之間的樓板和梁組成;等代框架柱由柱和柱兩側橫向構件組成,并應符合本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3在水平荷載、地震作用下,地震作用計算應考慮樓板的全部永久荷載和全部豎向可變荷載。等代框架應取從結構的底層到頂層所有的樓蓋和柱。等代框架梁的寬度宜取用計算方向軸線跨度的3/4及本條第2款規(guī)定的等代框架梁寬度與垂直于計算方向柱帽(或托板)有效寬度之和的1/2的較小值;等代框架柱可取柱的實際截面;4在豎向均布荷載作用下,當可變荷載標準值不大于永久荷載的3/4時,可不考慮可變荷載的不利布置。4.4.2豎向均布荷載作用下的等代框架梁截面抗彎慣性矩Ibe應按等代框架梁范圍內樓蓋實際截面計算。4.4.3水平荷載、地震作用下的等代框架梁截面抗彎慣性矩可按本規(guī)程第4.4.2條確定,其中等代框架梁應按本規(guī)程第4.4.1條4.4.4承受均布豎向荷載的柱支承板樓蓋采用等代框架法進行彈性分析時,柱截面抗彎慣性矩在板頂至板底、梁底或柱帽底范圍內的慣性矩可視為無窮大,在此范圍之外可按柱實際截面計算。4.4.5承受均布豎向荷載的柱支承板樓蓋采用等代框架法進行彈性分析時,等代框架的轉動剛度Kce可按下列公式計算:K式中Kc———柱子的轉動剛度:對無柱帽且無梁的柱支承板樓蓋結在計算方向的截面抗彎慣性矩,Hc為柱的計算長度:對底層柱為從基礎頂面到一層樓板頂面的距離,對其余各層柱為上、下兩層樓板頂面之間的距離;對于有柱帽、托板或帶梁的板柱結構,應考慮柱軸線方向截面變化對Kc的影響;計算。4.4.6承受均布豎向荷載的柱支承板樓蓋采用等代框架法進行彈性分析時,柱兩側橫向構件的抗扭剛度Kt按下列公式計算:Kt=βbΣ(4.4.6)βb———柱兩側橫向構件的抗扭剛度增大系數:對于無梁樓板Iβ1=1;對于帶梁的柱支承板,其中Is為等代框架梁寬度范圍內樓板的截面抗彎慣性矩,Ibe為等代框架梁在跨中截面的抗彎慣性矩。4.4.7承受均布豎向荷載的柱支承板樓蓋采用等代框架法進行彈性分析時,等代框架的計算彎矩沿寬度方向可采用與第4.3節(jié)相同的比例進行分配,此時,對帶梁的柱支承板,柱軸線梁在兩個方向相對剛度的比值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4.3.1條第6款的規(guī)定。4.4.8承受均布豎向荷載的柱支承板樓蓋結構采用等代框架法進行1對內跨支座,彎矩控制截面可取為柱或柱帽側面處,但與柱2對有柱帽的端跨外支座,彎矩控制截面可取為距柱側面距離等于柱帽側面與柱側面距離二分之一處截面。5設計規(guī)定5.1.1鋼筋、混凝土: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使用的鋼筋、混凝土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有關規(guī)定。1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中,肋梁的受彎承載力、受剪承載力、受扭承載力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相關規(guī)定;2結構內力分析時,滿足耐火極限時的混凝土頂板或底板可過肋梁間距;3當肋梁腹板高度不小于450mm時,在肋梁的兩個側面應沿高度配置腰筋,其設置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1當為柱支承樓蓋時,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的外周邊應布置框架梁,且框架梁高度應大于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厚度,框架梁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應滿足《混凝土結2邊梁的截面抗彎剛度應考慮翼緣提高作用,邊梁寬度不宜超過柱截面高度;3可將周邊樓蓋伸出邊柱外側,伸出長度(指從樓蓋邊緣至外4房屋的周邊應采用有梁框架,樓、電梯間等較大洞口周邊宜設置邊梁。5.1.4抗震設計時應沿框架柱設置主肋梁或框架梁。5.1.5組合塑料模盒的壁厚應根據選用材料的特性及施工要求確定,并應保證組合塑料模盒的整體穩(wěn)定性。5.2.1邊支承樓蓋中梁、板的配筋構造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關規(guī)定。(柱帽厚度且不小于50mm,實心板內應配置構造鋼筋。5.3.1樓蓋與框架柱的樓蓋節(jié)點及周圍相關區(qū)域,應根據承載力計算結果選擇合理的方案。在樓蓋與框架柱的節(jié)點區(qū)域應采用現澆實心樓蓋,并配置構造鋼筋。1設暗梁的柱支承樓蓋,暗梁寬度不宜小于柱兩側各100mm,2帶梁的柱支承樓蓋,當梁寬不大于柱寬時,同第1款要求;當梁寬大于柱寬時,柱上板帶的實心部分寬度為梁寬加兩側各不3柱周圍的樓板實心部分在沖切破壞錐體底面線以外不應小于(h0/2+100)mm,其中h0為樓板截面有效高度。5.3.2樓蓋節(jié)點受沖切承載力計算及受沖切截面的控制條件應符厚度變化處應選擇最不利沖切破壞截面進行受沖切承載力驗算。5.3.4當混凝土沖切承載力計算不滿足要求且板厚受限制時,可設置箍筋或彎起鋼筋,具體方法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5.3.6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時,宜采用有托板或柱帽的板柱節(jié)點,托板或柱帽根部的厚度(包括板厚)不宜小于柱縱筋直徑的16倍,且托板或柱帽的邊長不應小于4倍板厚與柱截面相應邊長之和。5.3.7節(jié)點核芯區(qū)受剪承載力的計算及相關設計要求應執(zhí)行《建5.4.1樓蓋的撓度驗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在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設計中采用適宜的構件跨高比、加強周邊約束剛度和構件配筋、且有可靠的工程實踐經驗運用具有各單元變形協(xié)調性的有限元計算軟件進行撓度驗算;2對按本規(guī)程第4.2.6條考慮彎矩調幅設計的樓蓋,應進行撓度驗算,或采用相應的有效構造措施;3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在荷載作用下各區(qū)格板的最大撓度,應按照荷載效應準永久值組合并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影響相關構件撓度的限值。驗算撓度時,可將計算所得的撓度值減去構件起拱值。5.4.2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肋梁、主肋梁或框架梁,可按照所處環(huán)境類別和結構類型確定相應的裂縫控制等級及最大裂荷載效應的準永久組合并考慮長期作用影響計算的最大裂縫寬度max,應符合下式規(guī)定:式中wlim———最大裂縫寬度限值,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中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GB50010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6構造要求6.1.1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體積空心率不宜小于25%,也不宜大于50%。6.1.2樓蓋的截面尺寸應根據計算確定,并70mm。當模盒底板配置受力鋼筋時其厚度不應小于70mm;對于雙向肋梁,密肋間距一般取450mm~2000mm;肋梁截面高度與寬度之比不宜大于6,肋梁的截面高度不應小于250mm;受力鋼筋不宜小于210,主肋梁箍筋不宜小于8@200,次肋梁箍筋不宜小于6@200;區(qū)格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不宜大于1.5。6.1.3樓板構造鋼筋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應雙向通長布置。6.1.4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中各類結構構件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規(guī)定。對有抗震設計要求的柱支承樓蓋,暗梁和柱上板帶的縱向受為樓板橫斷面中去掉模盒截面面積的實心面積。6.1.7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跨高比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1邊支承樓蓋的跨高比:對于單向樓蓋不宜大于25,對雙向樓蓋按短邊不宜大于35;2柱支承樓蓋的跨高比:跨度按長邊計,有柱帽時不宜大于35,無柱帽時不宜大于30;3懸挑樓蓋的跨高比不宜大于10,懸挑長度不宜大于1.5m。條節(jié)點實心區(qū)域的要求,并且距預留洞口邊不應小于一倍肋梁寬度。6.1.9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不應在肋梁豎向留洞,也不宜在節(jié)點實心區(qū)域開洞??锥匆祟A留在肋梁之間的板上,不應切斷肋梁受力鋼筋。必須開洞時,開洞部位應滿足承載力與剛度的要求,并應采取補強措施。洞口位置、尺寸及洞口周邊的配筋構造措施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中的相關規(guī)定。6.1.10承受一般動力荷載或集中荷載的模盒上部樓板現澆層厚6.1.11肋梁支座截面負彎矩縱向受拉鋼筋不宜在受拉區(qū)截斷,當需要截斷時,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中相關規(guī)定。6.2.1當樓面荷載較大或變形要求較高時,可采用柱帽或托板。柱帽或托板的邊長(或直徑)不宜小于柱帽相鄰樓蓋最大跨度的1/6,托板厚度不宜小于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總厚度的1/4??拐鹪O計時,柱帽根部的總厚度不宜小于柱縱向鋼筋直徑的6.2.2抗震設計時,主肋梁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定:1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的相關規(guī)定,且不應小于0.3%,單置縱向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100mm;12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主肋梁內箍筋直徑不應小于8mm,箍筋肢距不宜大于200mm;3抗震設計時,對梁的寬度大于框架柱寬度的情況,節(jié)點核芯區(qū)應根據梁縱向鋼筋在柱寬范圍內、外的鋼筋截面面積比例,對柱寬以內和柱寬以外部分的梁截面分別驗算受剪承載力。節(jié)點核芯區(qū)的配箍量及構造措施應符合框架抗震的要求。6.2.3樓蓋實心區(qū)域頂部鋼筋應根據計算確定,底部構造鋼筋直徑不應小于8mm,間距不應大于200mm,且應滿足《混凝土結構設6.2.4肋梁架立鋼筋直徑不應小于8mm,肋梁縱向受力鋼筋直徑6.2.5肋梁縱向鋼筋在柱帽范圍內不得截斷,宜貫通或錨入框架柱內。7施工7.1.1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施工前應具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編制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并進行技術交底,建立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質量控制和檢驗制度。3塑料模殼應按規(guī)格型號分類平臥疊層堆放,塑料模殼在施工現場的疊放高度不應高于2.0m,應設置禁止人員攀爬、踩踏的標示。7.1.3施工現場的塑料模盒(殼)火安全措施,實現安全文明施工。7.1.4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模板及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應能承受澆筑混凝土的自重、側壓力和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7.2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7.2.1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宜按照下列工序施工:施工準備、塑料模盒組裝及測量放線→樓蓋支撐系統(tǒng)及模板搭設→綁扎框架梁或肋梁鋼筋及底板鋼筋→塑料模盒吊運→塑料模盒安裝固定→水電線管設置→綁扎頂板鋼筋→塑料模盒抗浮處理→隱蔽工程驗收→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養(yǎng)護→支撐系統(tǒng)及模板拆除根據工程結構特點設計樓蓋支撐系統(tǒng)及模板,繪制塑料模盒模板平面布置圖,在底模板上彈出塑料模盒位置線。將塑料模殼用塑料卡扣或綁線組裝成塑料模盒待用。7.2.3組合塑料模盒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支撐系統(tǒng)及模板搭設當有框架梁或肋梁時,應先搭設框架梁或肋梁部分模板支撐系統(tǒng),然后搭設塑料模盒部分樓板支撐系統(tǒng),框架梁或肋梁和樓板支撐各成體系且互相連接。支撐系統(tǒng)的立桿、橫桿及斜撐間距必須滿足施工要求,確保整體穩(wěn)定。7.2.4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無設計要求時,雙向宜起拱跨度的1‰~2‰。7.2.5綁扎框架梁或肋梁鋼筋;當鋼筋存在接機械連接方式,然后綁扎樓板底板鋼筋。7.2.6采用吊籠(箱)吊運塑料模盒,并及時在待就位。塑料模盒就位前須對其外觀完好情況作逐個檢查,缺損嚴重應更換。塑料模盒之間及與梁間距用12的鋼筋支撐固定位置。如設計未作要求,塑料模盒與框架梁或肋梁、墻鋼筋的凈間距應大于鋼筋保護層厚度,與預留孔洞的凈間距應大于50mm。在跨邊不合模數處局部安裝輔助規(guī)格塑料模盒或配置鋼筋的實心混凝土。當塑料模盒有上下疊放情況時,應通過模盒四角的預留孔穿入塑料卡扣或鐵絲綁扎,確保塑料模盒上下對齊。塑料模盒樓蓋預留水電線管不應穿過塑料模盒,當塑料模盒上面局部有水電線管通過時,線路上塑料模盒的高度應適當減小。7.2.9按照做出的標記綁扎面板鋼筋。塑料模盒就位后應對其采取穩(wěn)固措施,防止模盒上浮。鋼筋工程按照規(guī)定進行隱蔽驗收,合格后宜在樓蓋的一定面積范圍內利用鋼筋作板厚和模盒標高控制標識。澆筑混凝土時,應均勻對稱澆筑,防止塑料模盒位移?;炷恋乃涠炔灰诵∮?80mm,石子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6mm,布料與振搗應同步進行,宜采用直徑30mm的小型插入振動棒振搗。不得將振搗棒直接觸壓塑料模盒表面。塑料模盒高度超過450mm的樓蓋,混凝土澆筑時宜分二次進行,第一次布料高度不超過塑料模盒高度的五分之三,待用振動棒振實,再進行第二次布料;樓蓋上表面采用小功率平板振動器找平振實?;炷两K凝后,應及時對表面覆蓋塑料薄膜和毛氈或涂刷養(yǎng)當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100%后,方可拆除樓蓋支撐系統(tǒng)和模板。8工程驗收8.1.1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工程做為混凝土子分部工現行《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GB50300、《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有關規(guī)定進行質量驗收。8.1.2鋼筋、水泥、混凝土等主要原材料的質量要求和檢驗方法應8.1.3樓蓋支撐系統(tǒng)及模板搭設和拆除、鋼筋安裝、混凝土、現澆結構等分項工程的驗收應按照現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8.1.4塑料模殼進場時,應具有出廠合格證,并應進行抽樣檢驗,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外觀質量和性能指標應符合要求,同一生產當不足5000個時也按照一個檢驗批計。每個檢驗批隨機抽取20件,進行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檢驗。8.2.1安裝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工程的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檢查方法:對照模板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8.2.2塑料模盒的性能指標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3章的規(guī)定。檢查數量:當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面積為10000m2檢查方法:檢查技術性能測試報告。和裂縫現象。8.3.2塑料模盒應垂直設置于底板的中心部位。塑料模盒底板邊角應垂直。檢查方法:對照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8.3.3塑料模盒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應滿足表8.3.3的規(guī)定。表8.3.3塑料模盒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表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數量檢驗方法塑料模盒位置5全數檢查鋼尺檢查塑料模盒間距±5同一檢驗批內抽查鋼尺檢查肋梁寬度±5同一檢驗批內抽查鋼尺檢查相鄰區(qū)格板內組合塑料模盒整體順直度且不應大于同一檢驗批內抽查總列拉線和鋼尺檢查相鄰區(qū)格板周邊和柱周邊實心部分尺寸同一檢驗批內抽查總列鋼尺檢查相鄰區(qū)格板內組合塑料模盒平5同一檢驗批內抽查塞尺檢查8.3.4塑料模盒卡扣或鐵絲綁扎應牢固。8.3.5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模板安裝允許偏差項目應滿表8.3.5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底模上表面標高±5截面內部尺寸鋼尺檢查層高垂68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5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鋼尺檢查線位置3鋼尺檢查8.4.1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主控項目應全部合格;檢查點合格,且其余檢查點不得有嚴重缺陷;3應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和質量檢查記錄。8.4.2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分項工程質量判定:1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應合格;2分項工程所含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應完整。8.4.3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子分部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子分部工程所含的分項工程的質量均應合格;2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3有關安全及功能的檢驗和抽樣檢測結果應符合有關規(guī)定;4觀感質量驗收應符合要求。8.4.4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竣工驗收應提供下列文件、資料:2有效期內系統(tǒng)的型式檢驗報告;3主要組成材料的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復驗報告和進場核查記錄;6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和相關圖像資料;7其他對工程質量有影響的重要技術資料。附錄A塑料模盒技術性能測試A.1試驗環(huán)境塑料模盒的試驗環(huán)境按照GB/T2918規(guī)定,在溫度為(23±A.2外觀質量檢驗在自然光線條件下進行目測。A.3尺寸偏差用分度值1mm的鋼卷尺,在塑料模盒的兩個平行端各測量一次,取其中最大偏差值作為檢測結果。測量兩次,取其中最大偏差值作為檢測結果。A.3.3表面平整度檢驗用2米靠尺、鍥形塞尺在塑料模盒的表面量測,取最大空隙值。取其中最大偏差值作為檢測結果。A.4質量檢驗用分度值不大于100g的天平進行稱量。A.5正向抗壓荷載將塑料模盒水平放置在平板上,取100cm2的料模盒表面的任意位置,在壓板上加載1000N,靜置10min后卸載。若無裂紋和破損等現象,可判定塑料模盒正向抗壓荷載檢驗合格。A.6側向抗壓荷載將塑料模盒側立在平板上,取100cm2的壓板,放置在塑料模盒表面的任意位置,在壓板上加載800N,靜置10min后卸載,檢查塑料模盒有無開裂,卸載后檢查塑料模盒是否出現永久變形。若無裂紋和破損等現象,可判定塑料模盒側向抗壓荷載檢驗合格。A.7抗振動沖擊性能1min,表面無貫通性裂紋及破損等現象,可判定塑料模盒抗振動沖擊性能檢驗合格。A.8跌落性能試驗將塑料模盒水平放置在1m高度上,然后,使塑料模盒水平的自由墜落在平整的水泥地面上,檢查塑料模盒有無破損或出現永久變形等現象,可判定塑料模盒跌落性能試驗檢驗合格。附錄B常用組合塑料模盒的主要尺寸表B常用組合塑料模盒的主要尺寸單位:mm組合塑料模盒產品系列A×B×H邊長A邊寬B高度H1一個型號23456789附錄C組合塑料模盒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表C組合塑料模盒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工程(子單位)名稱分部(子分部)名稱驗收部位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分包單位分包項目經理施工執(zhí)行標準名稱及編號執(zhí)行標準主控項目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的規(guī)定施工單位檢查評定記錄監(jiān)理(建設)單位驗收記錄1塑料模殼的性能指標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8.2.2條般項目1塑料模盒位置5mm2塑料模盒間距±5mm3肋梁寬度±5mm4相鄰區(qū)格板內組合塑料模盒整體順直度3/1000,且不5相鄰區(qū)格板周邊和柱周邊實心部分尺寸±10mm6相鄰區(qū)格板內組合塑料模盒平整度5mm施工單位檢查施工工長(施工員)施工班組長評定結果項目專業(yè)質量檢查員年月日監(jiān)理(建設)單位驗收結論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專業(yè)技術負責人)年月日本規(guī)程用詞說明1為了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程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于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用詞: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均應這樣做的用詞:3)表示允許稍有選擇,在條件許可時首先應這樣做的用詞:4)表示有選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這樣做的用詞,采用“可”。2條文中制定按其它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按……執(zhí)行”引用標準名錄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5《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6《塑料試樣狀態(tài)調節(jié)和試驗的標準環(huán)境》7《分析實驗室用水規(guī)格和試驗方法》8《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9《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guī)范》10《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技術規(guī)程》11《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山東省工程建設標準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guī)程DBJ/T14-086-2012條文說明 2術語與符號 3組合塑料模盒 3.3組合塑料模盒 4結構分析 4.2結構分析方法 4.3直接設計法 4.4等代框架法 5設計規(guī)定 5.2邊支撐樓蓋 5.3柱支撐樓蓋 5.4撓度及裂縫 6構造要求 7.2施工工藝及操作要點 1.0.1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設計時具有易排列、好組合、靈活多變的特點,它是在不同應力分布變化區(qū)域及節(jié)點位置范圍內布置不同系列、不同規(guī)格的組合塑料模盒,經現場澆筑混凝土形成整體性完好的樓蓋技術。該技術為正交雙向現澆工字型肋空心樓蓋結構,采用組合塑料模盒系列產品在現澆混凝土板中筑塑成內部空間承力單元,形成現澆混凝土雙向網格肋空心樓蓋,與暗梁或明梁及框架柱或剪力墻共同形成傳力明確的空間結構體系。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鋼筋和混凝土用量少,并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1.0.2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技術適用于工業(yè)與民用建筑領域,適用于大跨度和大荷載、大空間、需靈活分隔的多層和高層2術語與符號2.1.2組合塑料模盒的平面緊密排列,即將兩個以上的塑料模盒按照設計進行平面無間隙的安裝組合;組合塑料模盒的平面間隔排列,即將兩個以上的塑料模盒按照設計進行平面有間隙的安裝組合;組合塑料模盒的平面緊密排列加間隔排列,即將六個以上的塑料模盒按照設計進行平面無間隙加有間隙的安裝組合;組合塑料模盒的豎向排列,即兩個平面排列形式相同的組合塑料模盒按照設計進行疊加放置的安裝組合。3組合塑料模盒3.1.2塑料模殼為四棱臺殼體,儲存和運輸方便。塑料模殼可以疊放,每垛的疊放高度一般不超過2米,四垛碼放一托盤,以便于倉儲和運輸。3.3組合塑料模盒3.3.1組合塑料模盒平面緊密排列時,可形成20種常用平面尺寸、11種常用高度的組合塑料模盒。也可根據設計要求采用間隔排列、緊密排列與間隔排列相結合的組合方式。4結構分析4.1.1對采用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且?guī)е骼吡旱闹С薪Y構,其結構體系的判定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按照板柱結構進行高度控制和抗震設計,另一種觀點認為,根據現有的工程設計經驗和計算對比,當樓蓋的結構厚度大于等于相應跨度的1/18時,其結構內力、變形及側向剛度與普通框架結構相似。對采用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邊支承結構,2005年1月上海市建委發(fā)布執(zhí)行的《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計指南》中指鋼筋混凝土板柱-剪力墻結構體系當樓板的厚度不小于相應跨度的1/18時,可以按框架-剪力墻結構控制建筑物的高度”。4.1.2根據4.1.1條的規(guī)定,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的分析方法可按照普通梁板結構的分析方法,模盒頂板上的樓面荷載傳至肋梁,再由肋梁以集中力的形式傳至主肋梁或框架梁,最后傳至柱、墻等結構構件,該方法的特點是計算簡單,傳力明確。還可根據截面剛度等效的原則將空心樓蓋轉換成實心平板樓蓋,按照無梁樓蓋的分析方法對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進行結構分析,將整個樓蓋劃分為柱上板帶和跨中板帶,再針對每類板帶進行設計,具體的計算方法有等代框架法、直接設計法等。無論采取何種計算模式,均應根據實際結構形式和受力特點,確定合理的分析模型。4.1.5樓板的空心截面不宜承受較大的集中荷載。在承受較大集中靜力荷載的部位,宜采用實心樓板、肋梁或采用有效的局部加強構造措施。對于承受較大動力荷載(如較大機械設備等)的區(qū)格4.2結構分析方法4.2.1“荷載效應組合設計值”為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中規(guī)定的稱謂,在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中則稱為“地震作用效應和其它荷載效應的基本組確定樓板豎向永久荷載時,應考慮內模重量。定,本條對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中扁梁框架的應用提出了要求。當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中的扁梁符合上述規(guī)范要求時,可按框架、框架-剪力墻、框架-核心筒結構類型確定房屋高度、結構構件的抗震等級等,并應按相應的抗震等級進行承載力計算并采取相應的構造措施。扁梁不應用于一級抗震等級的框架結構,但可用于框架-剪力墻、框架-核心筒結構中的一級抗震等級的框架。4.2.3、4.2.4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結構分析比較本規(guī)程推薦采用有限元計算軟件進行的內力和位移計算,本規(guī)程建議采用面向對象的通用有限元設計方法。設計人員應重視概念設計,使電算程序中建立的結構模型和參數與實4.2.5本條給出了不同支承情況下的結構分析方法,對于邊支承樓蓋,可按豎向剛性支承考慮,計算中可忽略周邊支承的豎向變形,根據相鄰區(qū)格板的荷載情況和支承轉動能力,區(qū)格板可按嵌固支承、簡支支承或介于二者之間的彈性支承考慮。豎向荷載作用下彎矩調幅的規(guī)定是參照行業(yè)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中的規(guī)定,現澆框架梁端負彎矩調幅系數可取0.8~0.9。結合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結構特點,本條中規(guī)定了調幅不應超過20%。對于柱支承樓蓋,本規(guī)程主要推薦兩種計算方法:等代框架法和直接設計法,等代框架法適用于豎向荷載或水平荷載(作用)下結構的內力分析,而直接設計法則僅適用于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彎矩調幅可使樓板配筋合理分布,與實際受力狀況吻合。柱支承樓蓋的彎矩調幅僅針對豎向均布荷載,調幅后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與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組合后再進行截面設計。4.2.6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適用于一、二、三類環(huán)4.3直接設計法4.3.1直接設計法的分析原理與本規(guī)程的等代框架法相同,是基于理論分析與試驗校核給出的簡化方法。如滿足本條的限制條件,直接設計法可方便地應用于承受豎向均布荷載的鋼筋混凝土柱支承板樓蓋的內力分析。限制條件主要是為了保證樓蓋與直接設計法彎矩分配系數的計算條件基本相符,避免造成較大的誤差。第2款中區(qū)格的長寬、第3款中的跨度,均指柱軸線到柱軸線的距離。第1款的限制條件,主要是由于兩跨樓蓋的中間支座負彎矩值偏大;第2款、第6款的限制條件都是為保證樓板的雙向受力;第3款的限制條件是為滿足縱向受力鋼筋切斷點的構造要求;第4款的限制條件具體如圖1所示,按此規(guī)定,柱子在規(guī)則柱網的累積總偏移不應超過偏心方向跨度的20%。圖1柱子離相鄰柱中心線的最大偏移2分別為計算方向、垂直于計算方向的軸線到軸線跨度。直接設計法按樓蓋縱橫兩個方向分別計算,如圖1,當x方向為計算方向時,則x方向的跨度為l1,y方向的跨度為l2;當y方向為計算方向時,則y方向的跨度為l1,x方向的跨度為l2。4.3.2直接設計法的計算板帶以區(qū)格板中心線為界,板帶柱軸線上若有梁,也應包括在內。凈跨指區(qū)格板內柱(柱帽或墻)側面之間距離,當柱(柱帽)截面為圓形或規(guī)則多邊形時可按等面積的方形支座處理,圖2列出了幾種常見形式。圖2支座等效高度4.3.3負彎矩的控制截面為按凈跨考慮的支座側面,對圓形或規(guī)則多邊形支座按等面積方形支座考慮,同第4.3.2條條文說明。正彎矩的控制截面為跨中。表4.3.3中系數的取值原則為正彎矩、內支座負彎矩取變化范圍的上限,外支座負彎矩取變化范圍的下限,因為多數情況下外支座負彎矩配筋的裕量較大,這個原則有利于保證各截面均具有可靠的承載力。表4.3.3中的端跨支座約束條件如圖3所示:(a)外邊緣擱置在砌體墻上;(b)各支座處均有梁的柱支承板;(c)各支座處均無梁的柱支承板;(d)僅有邊梁的柱支承板;(e)外邊緣為剪力墻的情況。圖3計算板帶端跨支座約束條件4.3.4對于承受豎向均布荷載的柱支承板,設計時可認為控制截面彎矩分別在柱上板帶和跨中板帶內均勻分布。表4.3.4中分配系數為柱上板帶承受彎矩在計算板帶中的比值分配系數為1.00的情況,表示計算板帶在此截面的彎矩均由柱上板帶承擔,跨中板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即可。本條規(guī)定的分配系數主要取決于μ1、βt兩個參數,具體系數可通過表中數值線性插值得到。根據本規(guī)程第4.3.1條的規(guī)定,空心樓蓋的μ1均大于0,給出μ1=0的數值僅為線性插值計算方便。對帶梁的柱支承板樓蓋,在板厚不變的情況下,梁截面尺寸越大則μ1的數值越大,柱上板帶的剛度也越大,分配的彎矩也更多。計算βt時,混凝土的剪切變形模量按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取為彈性模量的0.4倍。βt反映端支座處邊梁對板的約束程度,它對端跨的板帶彎矩分配影響較大:βt較小時,端跨的跨中板帶所承受彎矩小,彎矩主要由柱上板帶承擔;βt較大時,柱上板帶與跨中板帶所承受的彎矩差別小一些。對邊梁,βt等于0表示跨中板帶和柱之間沒有彎矩連系,如板在端支座處擱置在砌體磚墻上;βt大于2則邊梁抗扭接近剛性,計算板帶橫向的彎矩分配也與內支座相同。4.3.5計算板帶中不由柱上板帶承受的彎矩設計值應按寬度的比例分配給兩個半個跨中板帶。對于與支承在墻上的柱上板帶相鄰的跨中板帶,由于墻的截面剛度較大,則與墻相鄰的半個跨中板帶從計算板帶中分配到的彎矩較少,為保證跨中板帶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要求整個跨中板帶承受另一個半個跨中板帶彎矩設計值的2倍。4.3.6對帶梁的柱上板帶,彎矩除分配給梁外,其余彎矩由柱上板帶的板承擔。梁除承受柱上板帶分配的彎矩外,還應承受直接作用在梁上的集中荷載和線荷載產生的彎矩,線荷載應包括梁在板4.3.7由于表4.3.3中的系數對端支座負彎矩取變化范圍的下限,為保證板和邊柱間具有足夠的受沖切承載力,本條中取邊柱由節(jié)點受剪承擔的不平衡彎矩為0.3M0。4.3.8對帶梁的柱支承板,結構分析時梁周邊的部分板應作為其對無梁的柱支承板,由于空心樓板的剛度小于實心樓板,樓板空心區(qū)域按剛度相等的原則等效成實心樓板后,此時無梁的柱支承板可等效為實心帶梁的柱支承板(如圖4)。由此,本規(guī)程規(guī)定無梁的柱支承板中,梁的抗彎慣性矩可按柱軸線樓板實心區(qū)域確定。對非抗震設計,柱軸線樓板實心區(qū)域按本規(guī)程第5.2.2條確(a)實際截面(b)等效截面1—柱軸線樓板實心區(qū)域;2—樓板空心區(qū)域圖4無梁的柱支撐空心板樓蓋的剛度等效4.3.9本條規(guī)定的是計算板帶中樓板的抗彎慣性矩,不包括柱軸線上梁在樓板上下凸出部分。4.3.10計算It時矩形的劃分方法以使It最大為原則。梁抗扭慣性矩計算時,應取扣除內模后的實際截面。4.4.1對于不滿足本規(guī)程第4.3.1條限制條件的承受豎向均布荷載的柱支承板樓蓋和承受水平荷載、地震作用的柱支承板樓蓋,可采用等代框架法進行內力分析。在豎向均布荷載作用下,每個計算方向的等代框架均為以柱軸線為中心的連續(xù)框架,等代框架由連續(xù)梁和多個柱組成。等代框架梁的寬度為柱軸線兩側區(qū)格板中心線的距離〔圖5(a)〕,與本規(guī)程第4.3.2條規(guī)定的直接設計法計算板帶寬度相同,此區(qū)域內的梁也包括在等代框架梁之內。每層樓蓋及與其相連柱可單獨進(a)豎向均布荷載作用下(b)水平荷載、地震作用下圖5樓蓋等代框架梁的寬度在水平荷載、地震作用下,用來計算地震作用的重力荷載代表值應取整個樓蓋內的樓蓋自重標準值和可變荷載組合值之和,且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的有關規(guī)定此時等代框架不能取一層的框架,而應取從結構的底層到頂層所有的樓蓋和柱組成的框架等代框架梁的寬度b1、b2按圖5(b)所當不符合第4款的規(guī)定時,須考慮可變荷載的不利布置。4.4.2由于等代框架梁剛度的變化對等代框架法計算結果的影響較小,故豎向均布荷載作用下等代框架梁抗彎慣性矩的計算原則與本規(guī)程第4.3.9條相同。本條與第4.3.94.4.3水平荷載、地震作用下等代框架梁計算寬度與豎向荷載下不同。4.4.4~4.4.6豎向荷載作用下,等代框架柱由柱及柱兩側橫向構件組成。等代框架柱的柔度為柱柔度和柱兩側橫向構件柔度之和,構件的轉動剛度與柔度互為倒數,由此可確定等代框架柱轉動剛度Kce的計算公式。對無柱帽且無梁的柱支承板樓蓋結構,柱的轉動剛度可取Kc,此公式為近似計算公式,柱轉動剛度的精確結果可由第4.4.4條的規(guī)定確定。上述各條沿等代框架梁寬度方向分配計算彎矩。4.4.8本條規(guī)定了采用等代框架法計算時的彎矩控制截面,對圓形或規(guī)則多邊形支座按等面積方形支座考慮,同第4.3.2條條文說明。對于有柱帽的端跨外支座的特殊規(guī)定是為避免此種情況下外支座彎矩折減過多。5設計規(guī)定5.1.2肋梁是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中塑料模盒的約束構件,并起到傳遞樓面荷載作用。試驗結果表明,豎向荷載作用下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破壞形態(tài)為典型的彎曲破壞,頂板受壓區(qū)混凝土被壓碎,符合平截面假定。板的外伸鋼筋與同方向現澆肋梁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應變變化規(guī)律基本一致,說明現澆肋梁與預制箱體可以實現整體受力、共同工作,該類樓蓋的受力類似于現澆整體樓蓋,因此承載力計算時肋梁截面可視為工字型,即部分頂板和底板可作為肋梁的受壓翼緣。翼緣計算寬度可根據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中的相關規(guī)定確定,但承載力計算時不考慮板內鋼筋的作用。當肋梁高度大于450mm時,為防止肋梁沿高度中部發(fā)生溫度收縮裂縫,應按照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中的規(guī)定設置腰筋。5.1.3邊梁的設置目的是加強對樓蓋的周邊約束,提高樓蓋的整體性。由于邊梁位于樓蓋的邊緣,邊梁應考慮扭矩的作用??古や摻畹脑O置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中的相關規(guī)定。在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的外周邊布置高出樓蓋厚度的框架梁有兩個目的:一是提高邊梁的抗扭剛度;二是加強對樓蓋邊緣的約束作用。在洞口處,由于開洞易消弱樓蓋整體性和連續(xù)性,參照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宜在洞口周邊設置邊梁以提高該處的承載力。5.1.4為提高組合塑料模盒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的抗震性能,抗震設計時宜沿柱軸線設置主肋梁或框架梁。主肋梁的高度等于樓蓋厚度,即梁底與板底平齊。主肋梁應通過配筋或構造措施提高整體結構的抗震性能。5.2.1邊支承樓蓋中梁、板的配筋和相應的構造要求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5.2.2為保證板邊支承傳力可靠,在支承邊樓板實心區(qū)域內配置構造鋼筋。受沖切承載力,宜在節(jié)點區(qū)域采用現澆實心樓蓋。節(jié)點實心區(qū)域的厚度和配筋應滿足受沖切承載力要求。柱帽邊緣須計算肋梁抗剪承載力。5.3.3為加強板柱結構節(jié)點處的受沖切承載力,可采用柱帽或托板的結構形式加強板的抗力,設置托板、柱帽時,形成沖切破壞的截面可能有幾處,應分別計算以確定最不利的臨界破壞截面。5.3.5板柱節(jié)點傳遞不平衡彎矩時,其受力特性及破壞形式更為復雜。為安全起見,對板柱節(jié)點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