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市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廣東肇慶市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廣東肇慶市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廣東肇慶市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廣東肇慶市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東肇慶市2025屆生物高一下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對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理解不正確是A.環(huán)境改變使生物產(chǎn)生適應性的變異B.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C.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是定向的D.生物進化的實質是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2.糖元沉積?、裥褪且环N單基因遺傳病,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患糖元沉積病Ⅰ型的女兒和一個正常的兒子。若這個兒子與一個糖元沉積病Ⅰ型攜帶者的女性結婚,他們所生子女中,理論上患糖元沉積?、裥团畠旱目赡苄允茿.1/12 B.1/8 C.1/6 D.1/33.植物體內(nèi)的各種激素并不是單獨發(fā)揮作用,而是通過復雜的途徑共同調(diào)節(jié)植物的生命活動。能夠促進植物根、莖生長的激素主要是A.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B.生長素和脫落酸C.細胞分裂素和乙烯D.赤霉素和脫落酸4.下圖為某高等動物的一組細胞分裂圖像,下列分析判斷正確的是A.丙細胞產(chǎn)生子細胞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B.乙產(chǎn)生的子細胞基因型為AaBbCC,丙產(chǎn)生的細胞基因型為ABC和abcC.甲、乙、丙三個細胞中均含有等位基因和同源染色體D.此動物有可能是雌性,丙細胞是第一極體5.人體細胞中不是由DNA控制合成的物質是A.tRNAB.DNAC.酶D.氨基酸6.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格里菲思以小鼠為實驗材料做了如下實驗。第1組第2組第3組第4組實驗處理注射活的R型菌注射活的S型菌注射加熱殺死的S型菌注射活的R型菌與加熱殺死的S型菌實驗結果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從小鼠體內(nèi)分離出S型活細菌小鼠不死亡小鼠死亡,從小鼠體內(nèi)分離出S型活細菌下列關于此實驗的分析正確的是A.此實驗說明“DNA才是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轉化因子”B.該實驗的設計遵循了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C.第4組實驗中只能分離出S型細菌,不能分離出R型細胞D.R型細菌被轉化為S型細菌原因可能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7.下列有關基因重組的敘述,正確的是()A.基因重組可以產(chǎn)生多對等位基因B.自然條件下所有生物體內(nèi)都能發(fā)生基因重組C.基因重組產(chǎn)生新的基因型,但不一定表現(xiàn)出新的表現(xiàn)型D.基因重組會改變基因中的堿基排列順序8.(10分)下圖是某生物的精細胞,根據(jù)圖中的染色體類型和數(shù)目,判斷其至少來自幾個初級精母細胞A.1B.2C.3D.4二、非選擇題9.(10分)已知某自花傳粉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紅色兩種,如圖表示等位基因A/a與等位基因B/b共同控制該植物花色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植株群體中,紅花植株有_____________種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讓紅花植株Q自交得F1,F(xiàn)1中紅花:白花=9:7,則A/a、B/b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_____________定律,F(xiàn)1白花植株中純合子占__________。(3)若讓上述紅花植株Q進行測交,則測交后代中紅花:白花=_____________,測交后代中B基因的基因頻率為____________。10.(14分)如圖甲?丁表示獲得矮稈抗銹病玉米(ddRR,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幾種育種方式,請回答下列問題。(1)甲表示的育種方式是______,F(xiàn)2的矮稈抗銹病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率為______。(2)通常通過乙途徑獲得矮稈抗銹病植株的成功率很低,這是因為______。(3)圖中丙、丁分別是對甲中F1植株花藥中的花粉細胞所迸行的操作.獲得植株B的育種方法是______;植株C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種,其中與植株B相同的基因型有______。(4)如果丁中的花粉細胞均換成甲中F1植株的葉片細胞,則所形成的植株C為______倍體,基因型為______。11.(14分)在一個海島中,一種海龜中有的腳趾是連趾(ww),有的腳趾是分趾(Ww、WW),連趾便于劃水,游泳能力強,分趾游泳能力較弱。若開始時,w和W的基因頻率各為0.5,當島上食物不足時,連趾的海龜更容易從海中得到食物。若干萬年后,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W變?yōu)?.2,w變?yōu)?.8。(1)該種群中所有海龜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該種群的________,基因頻率變化后,從理論上計算,分趾海龜中雜合子占整個種群的比例為________。(2)該種群中海龜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其中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于________,但由于變異是不定向的,因此只是產(chǎn)生了進化的原材料,進化的方向是由________決定的。(3)海龜是否發(fā)生了進化?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4)這種基因頻率的改變,是否產(chǎn)生了新的物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12.某植物花瓣的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BB為大花瓣,Bb為小花瓣,bb為無花瓣?;ㄉ芤粚Φ任换颍ˋ、a)控制,紅色為顯性性狀,白色為隱性性狀,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請回答下列問題:(1)一株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種,表現(xiàn)型有____種。在有花瓣的個體中大花瓣所占的比例為______。(2)現(xiàn)有一株小花瓣突變體植株,其體細胞中基因(B、b)所在的一對同源染色體中有一條缺失部分片段(缺失片段不含B或b基因),已知含有缺失片段染色體的花粉有50%不育。為了探究缺失片段染色體是B還是b所在的染色體,讓其自交并觀察后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①若后代個體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大花瓣:小花瓣:無花瓣=________________,則缺失片段染色體是B所在的染色體。②若后代個體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大花瓣:小花瓣:無花瓣=____________,則缺失片段染色體是b所在的染色體。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A【解析】試題分析:變異是不定向的,故A錯誤。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故B正確。自然選擇是定向的,故C正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故D正確。考點:本題考查生物進化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識記理解掌握程度。2、A【解析】

根據(jù)題意,一對表現(xiàn)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患糖元沉積?、裥偷呐畠汉鸵粋€正常的兒子,據(jù)此可判斷,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設致病基因為a,則雙親均為Aa,他們的正常的兒子為1/3AA、2/3Aa,據(jù)此分析。【詳解】若這個兒子(1/3AA、2/3Aa)與一個糖元沉積?、裥蛿y帶者的女性即Aa結婚,則子代為aa的概率為2/3×1/4=1/6,因此他們所生子女中,理論上患糖元沉積?、裥团畠旱目赡苄允?/6×1/2=1/12,A正確。3、A【解析】植物根、莖生長主要是指細胞數(shù)量的增加和體積的增加,發(fā)揮作用的激素主要是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故A正確。4、D【解析】

丙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而且著絲點分裂,表示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而等位基因的分離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A錯誤;乙進行的是有絲分裂,所以產(chǎn)生的子細胞的基因型與甲相同,為AaBbCc,丙進行的是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兩個子細胞基因型相同,B錯誤;丙細胞進行的是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也沒有等位基因,C錯誤;該動物可能是雌性或者雄性的,丙細胞中細胞質均等分裂,可以表示次級精母細胞或第一極體,D正確?!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判斷題圖,確定甲到乙進行的是有絲分裂,甲到丙進行的是減數(shù)分裂。5、D【解析】試題分析:由題意分析可知,DNA轉錄形成tRNA,A項錯誤,DNA復制形成DNA,B項錯誤;DNA經(jīng)過基因的表達形成酶,C項錯誤;氨基酸不是由DNA控制合成的,主要來源于消化吸收,D項正確??键c: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點睛:本題以人體細胞為例,考查細胞分化,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分化的概念和實質,識記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過程,再根據(jù)題干要求選出正確的答案。6、B【解析】此實驗說明S型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這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轉化為S型,A錯誤。該實驗的設計遵循了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B正確。第4組實驗中可分離出R型和S型菌,C錯誤。R型細菌被轉化為S型細菌原因為基因重組,D錯誤。7、C【解析】

1、基因重組的概念: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2、類型:基因重組有自由組合和交叉互換兩類。前者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后者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驹斀狻緼、基因重組只能產(chǎn)生新的基因型,不能產(chǎn)生多對等位基因,A錯誤;B、自然條件下,基因重組只發(fā)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B錯誤;C、雜合子和顯性純合子表現(xiàn)出的性狀相同,因此基因重組所產(chǎn)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會表達為新表現(xiàn)型,C正確;D、基因重組不會改變基因中的堿基排列順序,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基因重組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判斷能力,屬于中等難度題。8、B【解析】②和④是一樣的。初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有4條的組成是黑長白長黑短白短,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形成精子的話會形成兩對兒即兩個①兩個②,或者兩個③和兩個⑤。也就是①和②和④可以來自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但是①和③不可能來自同一個細胞,③和⑤可以來自同一個初級精母細胞。故本題選B。二、非選擇題9、4AABB、AaBB、AaBb、AABb基因的自由組合3/71:325%【解析】

根據(jù)圖示可知,只有基因A、B同時存在時才表現(xiàn)為紅花,其余基因型表現(xiàn)為白花。F1中紅花:白花=9:7,于9:3:3:1的變式?!驹斀狻浚?)根據(jù)分析可知,紅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4種,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_bb、aaB_、aabb。(2)根據(jù)題中信息,紅花植株Q自交所得的F1中紅花:白花=9:7,9:7屬于9:3:3:1的變式,因此這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xiàn)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_bb:aaB_:aabb=3:3:1,根據(jù)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結果,可得出F1白花植株中純合子占3/7。(3)讓上述紅花植株Q進行測交,即AaBb×aabb→紅花(AaBb):白花(Aabb、aaBb、aabb)=1:3;只考慮B和b基因,測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為Bb:bb=1:1,B基因的基因頻率為(1/2)×(1/2)×100%=25%?!军c睛】常染色體上基因頻率的計算1.已知各基因型個體的數(shù)量,求基因頻率。此類題型可用定義公式計算,即某基因的頻率=[(該基因純合子個體數(shù)×2+雜合子個體數(shù))÷(總個體數(shù)×2)]×100%。2.已知基因型頻率,求基因頻率。此類題型可以將百分號去掉,按定義公式計算或直接用“某基因的基因頻率=該基因純合子的百分比+雜合子百分比的1/2”來代替。如基因A的頻率=AA的頻率+1/2Aa的頻率,基因a的頻率=1-基因A的頻率。10、雜交育種1/3基因突變的頻率低且不定向單倍體育種9DDRR、ddRR、DDrr、ddrr四DDddRRrr【解析】試題分析:(1)分析圖甲可知,培育矮稈抗銹病植株的過程是不同優(yōu)良性狀的親本進行雜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再自交,該育種方法是雜交育種,由遺傳圖解可知,DDRR×ddrr→DdRr→D_R_:D_rr:ddR_:drr=9:3:3:1,其中矮稈抗銹病植株的基因型是ddR_(1/3ddRR、2/3ddDd),純合子的基因型是ddRR,所以F2的矮稈抗銹病植株中,純合子所占的比率是1/3。(2)分析圖乙可知,培育矮稈抗銹病植株的過程是由射線照射純種矮稈不抗誘病植株,使其突變,從而得到矮桿抗銹病植株,該育種方法是誘變育種,其原理是基因突變,但是基因突變是不定向性的,且突變的頻率很低,所以獲得矮稈抗誘病植株的成功率羋很低。(3)圖丙過程對圖甲中F1植株花藥中的花粉細胞進行了離體培養(yǎng),獲得植株B的育種方法是單倍體育種,得到的植株有4種基因型,都是純合子;圖丁過程是對圖甲中F1植株花藥融合細胞進行了離體培養(yǎng),根據(jù)細胞兩兩融合,植株C的基因型可能有4種純合子和5種雜合子,其中與植株B相同的基因型是DDRR、DDrr、ddRR,ddrr。(4)甲中F1植株的基因型是DdRr,其葉片細胞代替花粉細胞進行丙過程,則所形成的植株C為四倍體,基因型為DDddRRrr?!军c睛】本題是可遺傳變異在育種中的應用,根據(jù)題圖分析題圖中的幾種育種方法的原理和育種過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1、基因庫32%基因突變自然選擇是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了變化沒有產(chǎn)生新的物種,只是種群基因頻率改變,并沒有產(chǎn)生生殖隔離【解析】

由題意可知該題考查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主要考察基因庫、種群基因頻率,生物進化實質和物質形成的標志,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掌握程度?!驹斀狻浚?)種群基因庫是指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該海島中海龜?shù)幕蝾l率變化后,從理論上計算,分趾海龜中雜合子占整個種群的比例為2×0.2×0.8=32%。(2)該種群中海龜有多種多樣的類型,其中可遺傳的變異來源于基因重組,因為可遺傳的變異有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但因為沒有新基因的產(chǎn)生,所以應是來源于基因重組。由于變異是不定向的,因此只是產(chǎn)生了進化的原材料,而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所以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3)因為原來w和W的基因頻率各為0.5,若干萬年后,基因頻率發(fā)生變化,W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