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南河馬耳灘中橋建設工程路線說明_第1頁
璧南河馬耳灘中橋建設工程路線說明_第2頁
璧南河馬耳灘中橋建設工程路線說明_第3頁
璧南河馬耳灘中橋建設工程路線說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璧南河馬耳灘中橋建設工程S2-1路線說明一、工程概況本工程地處油溪鎮(zhèn),油溪鎮(zhèn),隸屬于重慶市江津區(qū),地處江津區(qū)西北部,東望龍華鎮(zhèn),南靠白沙鎮(zhèn),西鄰石門鎮(zhèn)、永川區(qū)臨江鎮(zhèn),北倚吳灘鎮(zhèn)、德感街道,距江津區(qū)人民政府駐地18千米,區(qū)域總面積153.27平方千米。江津區(qū)油溪鎮(zhèn)璧南河馬耳灘中橋建設工程路線全長為245.0m,路基路面寬度為6.5m,按四級公路(Ⅰ類)修建,設計速度15km/h,全線設橋梁1座,無路線交叉;本次工程設計實施范圍路基路面、橋梁和安全設施等內(nèi)容。二、路線平、縱面設計1、采用的主要設計規(guī)范、規(guī)程及驗收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D20-2017)《小交通量農(nóng)村公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JTGT3311-2021)《小交通量農(nóng)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2111-2019)2、路線設計原則本項目的設計遵循“安全、創(chuàng)新、精細、和諧”總體設計理念,以項目工程可行性報告推薦路線走廊為基礎,充分考慮了沿線地形、地質(zhì)、遠景規(guī)劃、生態(tài)環(huán)境等特性進行布線,以達到工程結(jié)構可靠、行車運營安全,少占農(nóng)田、保護名勝、服務于社會,尊重自然,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的總體設計目標。(1)地形選線順應地形,靈活運用路線平、縱指標。不刻意追求高指標,順應山勢靈活地采用“S”型等線形,增大曲線比例,盡可能減少高填深挖,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同時,恰當選擇橋梁方案,避免對環(huán)境影響。(2)地質(zhì)選線避讓為主,處理為輔。堅決避開規(guī)模大、危害嚴重、治理困難的軟基等地質(zhì)病害區(qū)。盡量避開大的斷層破碎帶,順溝路線沿巖層逆向坡一岸布置避免順層。(3)安全選線盡量利用沿線有利地形,消除小半徑與陡坡組合(減小合成縱坡),避免極限縱坡和坡長;注重平、縱指標連續(xù)、均衡、協(xié)調(diào),相鄰平曲線半徑不宜過大,“S”形曲線A值差一般為1.5以內(nèi),特殊困難地段控制在2以內(nèi),同向夾直線滿足3倍的設計車速,特別困難路段滿足2.5倍的設計車速,同向曲線≥2倍的設計車速。降低相鄰路段運行速度差;平曲線半徑盡可能達到視距半徑,豎曲線半徑視覺要求,重視平縱組合,確保視距安全。(4)環(huán)保選線首先從地形選線、地質(zhì)選線出發(fā),合理選擇線形、線位,靈活運用技術指標,減少高填深挖,使路線達到環(huán)保選線的要求。其次,合理選擇橋梁、隧道、分離式路基或半路半橋等方案,嚴格控制內(nèi)側(cè)邊坡高度,減少對自然破壞。第三,注重土、石平衡,控制棄方總量,防止水土流失。第四,利用荒地、劣地靠坡腳布置路線,隧道進出口路線盡量采用“同心圓”縮短分離式路基長度,節(jié)約用地。3、路線布設情況路線起點為Y122(石蘆道),終點為Y124(高萬道)。路線起點順接現(xiàn)有道路曲線,現(xiàn)階段擬合舊路線形,路線起點樁號為K-1+980(-20),項目實施樁號為K0+000。路線縱斷面設計考慮橋梁最大縱坡要求及兩側(cè)現(xiàn)有道路坡度現(xiàn)狀,橋頭兩側(cè)僅考慮3S行程區(qū)范圍采用緩坡;農(nóng)村公路改造時結(jié)合前后道路現(xiàn)狀,進行順接處理。路線總長為245.0m,共設平曲線3處,平曲線總長度83.026m,圓曲線最小半徑為30.0m;共設豎曲線2個,豎曲線長度46.04m,最大縱坡11.9%,最短坡長45.000m(路線起點20m范圍,后續(xù)農(nóng)村公路改造予以實施):無凸形豎曲線,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為200m,縱斷面技術指標滿足四級公路(Ⅰ類)標準規(guī)范要求。4、主要技術指標采用情況表1主要技術指標采用情況表指標名稱單位K線路線長度m245.0道路等級四級公路(Ⅰ類)路基寬度(整體式)m6.5平曲線占路線長度比例%33.888最大平曲線半徑m/個50/2最小平曲線半徑m/個30/1變坡點數(shù)量個2最大縱坡%/m/處11.9/1最小凹形豎曲線半徑m/個200/15、占地、拆遷情況本項目總占地6.03畝,用地范圍為兩側(cè)邊溝外1m(公路用地),橋梁段為垂直投影外側(cè)1m(公路用地)。全線遷改高壓電桿2個。6、路線施工注意事項應嚴格按照國家和部頒規(guī)范、行業(yè)有關標準及本工程施工圖設計圖紙施工。6.1、施工放樣前,必須對導線點進行聯(lián)測、復核,成果符合規(guī)范要求方能進行放樣,如需恢復或加密必須嚴格按控制測量的有關規(guī)范執(zhí)行。中樁放樣宜采用極坐標法或GPS全球定位技術,放樣精度應滿足有關規(guī)范或規(guī)程要求。6.2、施工時,如沿線水準點需加密、遷移或重新恢復時,應按照《公路勘測規(guī)范》(JTGC10-2007)要求執(zhí)行。6.3、施工前,應對全線中樁高程及橫斷進行貫通復測,以備核查工程數(shù)量。6.4、本項目平面采用路線坐標系為2000大地坐標系;高程系統(tǒng)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三、安全設施設計1、設計原則交通安全設施是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實踐證明,完善而合理的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不僅可以有效的減少事故的發(fā)生和事故造成的損失,還可以提高行車的舒適性,并為駕駛員提供良好的視覺誘導。本項目交通安全設施的設計要以人為本,以“安全、環(huán)保、舒適、和諧”為設計理念,在確保行車安全的同時,還要與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及人文環(huán)境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人性化設計。本項目為四級公路,路基寬度6.5m,雙向兩車道,設計速度為15㎞/h。安全設施主要包括以下內(nèi)容:交通標志、交通標線、安全護欄、輪廓標等。2、設計依據(jù)《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細則》JTG/TD81-2006《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JTGD82-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200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3、交通標志本項目的交通標志主要包括警告標志和禁令標志。3.1、設置原則(1)、本項目交通標志平面布設力求作到標志齊全、功能完整以確保交通通暢和行車安全。根據(jù)道路線形、交通狀況、沿線設施等情況,設置不同種類的交通標志,對駕駛?cè)藛T適時、準確的誘導,將公路通達、舒適、安全的功能充分發(fā)揮出來。(2)、以完全不熟悉本公路及其周圍路網(wǎng)體系的外地司機為設計對象;重要信息重復提示、多級預告,但同時避免信息過載,分散司機注意力。(3)、為保證視認性,同一地點需要設置兩個以上標志時,可以安裝在一個支撐結(jié)構(支撐)上,但最多不應超過四個;分開設置的標志,應先滿足禁令、警告標志的設置空間。(4)、原則上要避免不同種類的標志并設。標志板在一個支撐結(jié)構(支撐)上并設時,應按禁令、警告的順序,先上后下排列。(5)、標志安裝應盡量減少標志面對駕駛員的眩光。在安裝時,路側(cè)標志應盡可能與道路中線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禁令標志為0°~45°,警告標志為0°~10°。(6)、標志的結(jié)構設計采用“充分滿足功能要求、盡量降低造價并適當考慮美觀”的原則。3.2、標志(1)、禁令標志:本設計的禁令標志主要包括:限制速度、限制質(zhì)量、限制軸重標志。圓形禁令標志外徑為60cm。①、在路線起終點適當位置設置限速15km/h標志。②、在橋頭兩側(cè)適當位置設置限制軸重、限制質(zhì)量標志。(2)、警告標志:本設計的警告標志主要包括:上下陡坡和連續(xù)彎道標志。警告標志采用正等邊三角形,邊長為70cm。(3)、橋梁信息公開牌:設置在橋頭兩側(cè)混凝土護欄兩側(cè)的適當位置。3.3、支撐方式1)、交通標志支撐方式采用柱式和附著式。2)、柱式標志內(nèi)邊緣不應侵入道路建筑界限,距路邊緣不小于30cm。3.4、標志材料道路交通標志由標志底板、支柱、基礎、緊固件和反光材料等組成。(1)、標志底板用鋁合金板制作標志底板重量輕、耐腐蝕性強。鋁合金與滑動鋁槽焊接加工有一定的難度,本次設計采用沉頭鉚鉚釘固定(鉚釘間距為15cm)等方法。鋁合金板宜采用硬鋁合金板,其機械強度應不小于以下規(guī)定,即:抗拉強度289.3MPa屈服點241.2MPa延伸點最小為4~10%標志底板采用牌號為3004的鋁合金板材,鋁合金板材的抗拉強度應不小于289.3MPa,屈服點不小于241.2MPa,延伸點不小于4%~10%。標志板背面可選用美觀大方的顏色,鋁合金板可采用原色。標志板采用滑動鋁槽加固,以方便與立柱連接。厚度根據(jù)版面尺寸大小確定,版面較小(面積小于6㎡)的標志,標志板厚度為2mm,版面較大(面積大于等于6㎡)的標志,標志板厚度采用3mm。(2)、立柱材料立柱材料采用熱軋無縫鋼管,應符合《結(jié)構無縫鋼管》(GB/T8162-2008)的規(guī)定,不允許有橫向焊縫。鋼管強度高、加工性好,但易腐蝕。因此鋼管應進行熱浸鍍鋅防腐處理,鋼管頂端應加柱帽。鋼制立柱、橫梁、法蘭盤等大型構件鍍鋅量不低于600g/㎡,抱箍、抱箍底襯、螺栓、螺母、墊圈、地腳螺栓等小型構件鍍鋅量不低于350g/㎡。(3)、標志板反光材料反光材料均采用同一品牌的Ⅳ類反光膜。反光膜的色度應符合《視覺信號表面色》(GB8416-2003)中的有關規(guī)定,其反光膜的逆反射系數(shù)和亮度系數(shù)符合《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為保證美觀,標志版上的所有字符、圖案均應是整張反光膜,嚴禁拼湊。(4)、基礎所有標志基礎均采用C30混凝土澆筑?;A的長向為路線縱向,基礎的寬向為路線的橫向。基礎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底應整平、夯實,基底鋪筑10cmC15墊層,同時應注意控制好基底與基礎頂面標高。基坑開挖完成后應對基底進行夯實,基礎周圍及基底的壓實度應達到95%以上。為提高標志牌的防盜及地腳螺栓的抗銹蝕性能,建議所有標志牌基礎螺栓的外露部分均應用油脂(例如黃油)保護,外裹塑料膠布5層,并增加塑料套管密封,外澆筑混凝土10cm混凝土平臺防水保護。標志基礎基底承載力應不小于150kPa,如不滿足,需進行砂礫換填,換填深度另行計算。4、交通標線4.1、設置內(nèi)容及要求本項目為整體式路基,雙向兩車道,交通標線主要包括:車行道分界線、車行道邊緣線、減速振動標線等。(1)、車道分界線:采用黃色實線,線寬15cm,不允許車輛在橋梁及引道段越線變換車道行駛。(2)、車行道邊緣線:一般路段采用白色實線,線寬15cm。用以指示機動車道的邊緣,保證行車安全。(3)、減速標線用于警告車輛駕駛?cè)饲胺綉獪p速慢行,本項目在橋頭兩側(cè)設置了車行道橫向減速標線,減速標線均采用了振動標線的形式。4.2、標線材料本項目考慮到標線使用效果及使用壽命,經(jīng)比較選用熱熔型反光型標線涂料,標線漆厚2mm,并在表面撒布18%~25%的反光玻璃珠。減速標線選用白色熱熔型突起型標線涂料,標線漆厚6mm,并在表面撒布18%~25%的反光玻璃珠。5、護欄5.1、護欄型式本項目在引道兩側(cè)高填位置設置Gr-C-2E波形梁護欄。波形梁護欄采用單柱單面的型式。5.2、護欄材料護欄板、立柱、托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