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課玩具里的科學
教材分析:
玩具是學生的童年伙伴,每個小學生都是在玩玩具中成的。對于玩玩具,學生具有非常
鮮活的生活經驗。學生通過玩玩具,用感官觀察物體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能夠滿足
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學,
科學并不神秘,我們也能研究科學。
教學目標:
1、會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過改進或設計新玩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問題意識,體驗玩玩具的樂趣。
3、知道各種玩具有大小、形狀、顏色等不同特征,并會用合適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學準備:
學生自帶各種玩具。
教師準備各種玩具的圖片、投影片等。
教師自制各種玩具的課件。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各種玩具有大小、形狀、顏色等不同特征,并會用合適的方式加以描述。
難點:會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過改進或設計新玩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開始上科學課,它將把我們帶進科學的大門,去探索科學的奧秘。這
節(jié)課我們先從玩玩具開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學。
(二)學習新課:
1、玩玩具說特點:
(I)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同學們可以先玩自己帶來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學們交換著玩,還可以上來挑選
老師帶來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玩。在玩的過程中,同學們要仔細觀察
這些玩具有什么特點,可以怎樣玩,怎么玩有趣味性,怎么玩有創(chuàng)造性。在玩的過程中有什
么發(fā)現和問題,請記錄下來。
(2)學生玩玩具,教師巡視指導。
(3)引導學生介紹玩具的特點。
教師提問:
誰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玩具有什么特點?可以怎么玩,有哪些
趣味玩法利創(chuàng)新玩法?
學生分小組回答。
教師評價:
同學們說得真好,這說明你們在玩玩具的同時學會了觀察。
教師提問:
同學們在玩玩具的過程中發(fā)現了哪些問題?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給大家說一說?
學生回答。
教師評價:
這么多“為什么”,怎么去解決呢?我想只要同學們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勤于研究,
在今后的學習中一定會得到解決。
2、設計或改進玩具。
提出活動要求:同學們發(fā)現了那么多問題,說明你們認真觀察、勤于思考,一點兒也不
比科學家差,老師真佩服你們!在研究過程中,你們對現在的玩具還有哪些不滿意的地方?
現在,就讓你們當一回“小科學家”、“小設計師”,充分發(fā)揮你們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設計
或改進種玩具??梢园涯銈兊南敕ㄕfH1來,也可以把它畫出來,小組成員要團結協作,開
動腦筋??茨膫€小組設計或改進的玩具最具科學性,最新穎!
學生小組合作設計。
學生展示、介紹作品。
學生評價作品。
教師評價:
同學們的設計都很有創(chuàng)意,你們已經邁出了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玩
具店的櫥窗里一定會擺上你們的作品。
3、課堂評價: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老師給每位同學準備了一張課堂評價表,這張
表共有三項內容:我的興趣、我的問題、我的設計。如果你對這節(jié)課非常感興趣,提出的問
題很多,對自己的設計非常滿意,就在三顆星下面打上“J”,如果比較滿意,就在兩顆星
下面打上“V”,如果一般就在?顆星下面打上“V
學生進行課堂評價。
4、拓展活動:
同學們40分鐘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是我們的科學研究才剛剛開始。課下,請同學
們制作一些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fā)現。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二課(1)我們周圍的動物
教材分析:
生命世界是兒童懷有濃厚興趣的神奇世界,許多小動物都是他們兒時童話故事中的主人
公,同時,生活中他們具有豐富的與動物嬉戲交流的經驗。學生天生喜愛小動物,非常樂意
探究動物的秘密。本課使學生初步接觸動物分類知識、豐富有關動物的知識,培養(yǎng)熱愛小動
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情感和科學探究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周圍常見動物。
2、能提出與動物相關的問題;意識到人與動物要和諧相處。
3、知道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名稱和特點,認識到周圍的動物是多種多樣的;初步學習用
不同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各種小動物的圖片。
自制小動物的課件。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名稱和特點,認識到周圍的動物是多種多樣的;初步學習
用不同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難點:知道生活中常見動物的名稱和特點,認識到周圍的動物是多種多樣的;初步學習
用不同標準對動物進行分類。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課前通過觀察動物,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踴躍發(fā)言。
教師小結:大家說得很好,但課前觀察還不夠仔細,大家想不想直接與周圍常見動物面
對面,研究動物的秘密?
(-)學習新課:
1、觀察動物:
現在我們?起來觀察帶來的小動物,看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分組觀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著了不起!下面我們來交流一下課前收集到的動物圖片、文字資
料以及觀察記錄。
小組內交流。
小組匯報。
同學們,通過觀察,我們探索出了很多研究動物的好方法。
2、給動物分類。
同學們知道了那么多動物,從天空、海洋到陸地動物無所不有,為了更好地認識她們,
我們來給動物分類。
學生分類。
3、提出問題:
教師談話:每個動物身上都有許多秘密,比如壁虎為什么能在墻上爬?貓的胡子有什么
作用?螞蟻是怎樣認路的?你還想知道有關動物的哪些秘密?看誰能從不同角度提出來,并
進行大膽猜想。
學生猜想。
教師:有位科學家曾經指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我們平時要多觀察、
多研究,多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現在能解決更好,現在解決不了,可以放到課下甚至將來解
決。
4、自由活動。
(出示人類保護動物和傷害動物的畫面)
誰能說說動物和人類有怎樣的關系?
小組討論。
教師鼓勵學生從多個方面進行回答,如,不傷害小動物、不亂捕動物、不掏鳥蛋、看到
受傷的小動物要給它治傷并放歸大自然等0
匯報交流。
教師總結:老師發(fā)現大家特別關愛動物生命,關心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關注與動物保護有
關的社會問題。希望大家從自我做起,做保護動物伙伴的宣傳者和保護者。
5、課堂評價:
同學們,在這一課的學習中,你的興趣怎么樣?提的問題怎么樣?學習的收獲怎么樣?
讓我們來評價一下。
6、作業(yè)布置:
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動物的興趣很濃,提出了很多有趣的問題,收獲也很大,課下你還想
怎樣研究動物?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二課(2)我們周圍的植物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到周圍常見動物的基礎匕引導學生認識周圍常見的植物,進一步感
受生動的生命世界。生活中,學生對周圍的常見植物并不陌生,他們能說出部分植物的名稱,
知道一些植物的用途,大部分學生具有初步的栽培植物的經驗。本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
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周圍常見植物,使學生知道植物是多種多樣的,初步意識到人與
自然要和諧相處。
教學目標:
1、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周圍常見植物;能討論、交流保護植物的方法。
2、想知道、愛提問與植物有關的問題;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
3、知道我們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學習用不同標準給植物分類:知道周圍植物是多種
多樣的。
教學準備:
植物的音像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我們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學習用不同標準給植物分類;知道周圍植物是多
種多樣的。
難點:能用各種感官直接感知周圍常見植物;能討論、交流保護植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周圍有很多植物,誰能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你們有什么發(fā)現?
這節(jié)課我們來仔細觀察、研究一下我們周圍的植物,好嗎?
(二)學習新課:
1、觀察研究植物。
我們要想知道植物的某些特點,應怎樣觀察?請同學們來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們的方法觀察自己帶來的植物。觀察時.,不同的植物要采
用不同的觀察方法,不要損壞它們,還要防止被植物扎傷。本組觀察完可到其他小組觀察。
我們比一比,看哪一組觀察得最仔細,發(fā)現最多。
小組活動。
學生匯報。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還知道哪些植物?讓我們互相交流一下。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2、給植物分類。
談話: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植物,按照一定的標準把這些植物分一分類好嗎?比一比,
看誰的分發(fā)多。
學生分類。
根據用途分類;生長環(huán)境分類;生活習性分類;顏色分類等等。
大家討論一下,分類有什么好處?
教師講解:分類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分類時,首先要確定一定的標準,如給玩具分
類,可以按“用電與不用電”為標準分,也可以按“制作玩具的材料”為標準分。標準不同,
分類的結果就不同。
分類在我們的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如給服裝分類,給食品分類,給交通工具分類等。
這些分類都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3、提出問題:
教師提問:
關于植物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提出問題?
你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同學們提出了這些問題,有的老師也不知道問題的答案,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解決這些難
題?
4、自由活動:
有的植物可以供人類使用,有的植物可以供人類觀賞,有的還能治病,植物對我們如此
重要,有的人卻在故意傷害植物。你見過哪些傷害植物的行為?
5、課堂評價:
同學們,說一說,你這節(jié)課表現得如何?對自己滿意嗎?
6、拓展活動:
這節(jié)課,同學們哀現得都很好,討論熱烈,觀察細心,初步學會了按一定的標準給植物
分類的方法,課下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類,并想一想是怎樣分類的。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三課科學在我們身邊
教材分析: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科技新產品、新事物層出不窮,但是大部分與小學生的日
常生活離得很遠,小學生往往不會對科技新產品、新事物表現出關心和注意的。為了讓學生
建立起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意識,本課從做科學小實驗以及介紹科技新產品、科研
新成果的角度進行了編排,目的是引導學生初步學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科技進步,強
化“我也能夠研究科學”的意識,增強學生學科學的信心,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初步感悟
到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科學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科學。
教學目標:
1、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即: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答問題。
2、認識到科技是不斷發(fā)展的,喜歡大膽想像與未來科技有關的內容;關心日常生活中
科技新產品、新事物。
3、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初步認識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我們生活離不開科學的道
理,提高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準備:
小學科學實驗盒。
教學重難點:
重點:經歷科學探究的?般過程,即:提HI問題、研究問題、解答問題。
難點: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即: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答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游戲,這個游戲需要兩個同學
來完成,誰是咱們班力氣最大的?誰是咱們班力氣最小的?
同學們推選出了兩名學生到講臺上做游戲。
講解規(guī)則:老師這兒有兩個漏斗和兩個乒乓球?,F在請兩位同學每個人拿起?個漏斗,
將漏斗口朝匕把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內,用力向上吹漏斗口,誰能把乒乓球吹走,誰就獲勝。
大家猜猜,誰能吧乒乓球吹走?
學生猜測。
驗證猜測。
自由探索。
(-)學習新課:
1、教學我們來做個小實驗。
熱身活動:聽教師的口令:起立、坐下、起立、坐下。
實驗要求:指?名學生端坐在講臺前的椅子上,雙腳往前放。老師把手指放在他的額頭
前,不讓他的身子向前傾,試一試,這位同學能站起來嗎?
學生猜測。
分組實驗。
匯報實驗結果。
分析實驗結果。
教師小結:這個游戲含有一定的科學道理。至于究竟怎么回事,大家的猜想對不對,在
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解決這些問題。課后,同學們也可以繼續(xù)研究,看還能發(fā)現哪些問題。
2、實驗二
實驗要求:在同學們的實驗桌上有蠟燭、火柴、漏斗、瓶子、木塊,隔著這些形狀不同
的物體吹蠟燭,會把蠟燭吹滅嗎?同學們先猜想一下,然后進行實驗,并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分組實驗:
匯報交流。
討論:
①為什么隔著漏斗、瓶子能吹滅蠟燭?
②為什么隔著木塊、文具盒、書本等吹不滅蠟燭?
教師引導學生從物體的形狀上尋找答案,并鼓勵學生課后找
更多的實驗材料進行研究。
3、實驗三:
實驗要求:在每個小組的實驗桌上,都有消了毒的燒杯和吸管,同學們想辦法去吸到飲
料,看哪一個小組想出的辦法多。
學生討論,然后開始做實驗。
教師巡視指導。
在實驗過程你有什么發(fā)現?為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實驗中的發(fā)現,并猜猜其中的原因。
教師小結:同學們,剛才做游戲和實驗的過程中就是研究科學的過程。科學家在這個過
程中有很多的發(fā)現和發(fā)明,比如:科學家根據隔著瓶子吹蠟燭的實驗制造了流線型的汽車、
飛機、輪船等,不僅美觀,而且提高了運行速度和安全性能。
(教師播放當前國際、國內比較先進的科技方面的錄像資料?,如:太空旅行、克隆技術
等。讓學生感悟到身邊處處有科學,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科學。)
(四)自由活動。
科學家們的創(chuàng)造令我們贊嘆不已,老師也有一?些大膽的設想,講給大家聽一聽。
老師說出了自己的設想,同學們一定也有許多大膽的設想。那就請同學們拿起你手中的
筆畫一幅科學幻想畫或編一個科學幻想小故事,盡情地展示你才華吧!同學們可以一個人活
動,也可以小組活動;可以動手寫一寫、畫一畫、做一做,也可以說一說,想一想。
教師小結:
有的同學的創(chuàng)作已經完成了,有的同學正在創(chuàng)作。老師知道大家有許多神奇的想法,我
們在課后把自己的創(chuàng)作進行完畢,好不好?我們還要舉辦?個小型畫展或故事會讓同學們充
分展示和交流。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老師發(fā)現同學們個個善于觀察、善于動腦、善于想象,不愧是一群
小科學家。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把你對自己的評價記錄在評價表上吧!
(四)拓展活動:
我們以“身邊的科學”為主題,進行一次調查活動。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四課怎樣認識物體
教材分析:
本課強調學生著重認識感官探究的方法、步驟。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從學生身邊常見
的物體入手,通過感官對物體進行觀察,意識到觀察事物離不開感官,用感官觀察、認識物
體是進行科學探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教學目的要求:
1、能從身邊常見的物體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會用感官對物體進行觀察,培養(yǎng)觀察
能力;通過觀察初步體驗探究活動的過程。
2、通過交流,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山各種延伸感官的儀器意識到科學技術可以改進
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3、會通過物體的特征辯認物體,認識各種感官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訓練學生用耳、鼻、舌、手觀察物體。
教具準備:
鬧鐘;鑼;鈴;碗;大蒜;醋;醬油;香皂;糖塊;香蕉;蘋果;冷、溫水;磚塊;泡
沫;粉筆、鉛筆、橡皮、尺子、文具盒、乒乓球、蔥頭、水果、奶糖等。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談話:教師出示用紙包著的鬧鐘,問:不許打開紙包,你們知道里面是什么東西嗎?你
們愿意知道嗎?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它是什么。(板書)
(-)學習新課
出示:用紙包著的鬧鐘。
每組一名同學到前面圍著紙包猜,看誰能第一?個猜出包里是什么東西?
談話:你是靠什么幫助認出鬧鐘來的?
小結:耳朵能幫助我們聽出示什么物體發(fā)出的聲音。
學生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它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知道的?
討論:還可以怎樣辨認它們?
游戲:每組一名同學蒙住眼睛,做猜物人。其他同學依次拿出帶氣味的東西讓他問,猜
出這是什么東西?并說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談話:你是怎樣辨認的?
小結:鼻子能幫助我們聞出物體的氣味。
游戲:每組一名同學蒙住眼睛,做猜物人。其他同學依次拿出東西讓他用舌嘗味道,猜
出這是什么東西?并說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談話:你是怎樣知道這些物體的?
小結:舌頭能幫助我們嘗出物體的味道。
談話:這兩支試管分別裝著涼水和溫水,你們能把它認出來嗎?你們還能用別的方法把
它認出來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小結:手能幫助我們感覺出物體的冷熱。
(各組桌上放一塊磚頭、一塊泡沫塑料)小組同學輪流捏一捏,說說有什么感覺?
小結:手還可以幫我們感覺出物體的軟硬。
(三)鞏固、應用
1、做綜合訓練:“猜猜口袋里有什么”。
做法:每組選?名學生到教室前面,教室把準備好的口袋或書包發(fā)給每?個人,蒙上他
們的眼睛,讓他們把口袋里的東西拿出來,他們可以用手摸、用鼻聞、用舌嘗,或發(fā)出聲響
聽一聽,猜出后把物體舉起,由全班同學裁定。
2、到校園里辨別各種植物的氣味。
3、總結:我們已經學了用眼、耳、鼻、舌、手這五個感覺器官認東西,這些活動我們
都可以叫做觀察物體。在以后的自然課上,我們會經常觀察物體的,同學們平時也要注意用
這些方法來觀察物體,但不能隨便用鼻聞、用舌嘗、用手摸。
4、背兒歌:
眼、耳、鼻、舌、手,人人身上有,
幫我認東西,是我好朋友。
5、談話:(出示評價表)這節(jié)課同學們表現得都很好,讓我們來做個課堂評價吧!表格
有三項評價內容:我的興趣、我的收獲、我的表現。三顆星表示非常滿意,兩顆星表示比較
滿意,一顆星表示尚滿意。根據你自己的情況,在相應的欄里填上你喜歡的符號,可以打上
對號;可以畫上五角星,還可以畫一朵小紅花。
作業(yè)設計:
搜集資料?:哪些科學儀器能幫助我們觀察?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五課給文具分類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是青島版科學教材三年級第一冊第二單元的教學內容。三年級是科學教材的起
始年級,本單元主要是對學生認識事物方法的訓練,本課就是對分類這種科學方法的學習,
題目是給文具分類,其實給什么分類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分類,所以在設計本課時分類的
對象不僅是文具,還有其他的一些事物。在教學本課是我想解決的問題有三個:1、什么是
分類,2、怎樣分類,3、為什么分類。這也是認識分類這種方法的邏輯順序。
課剛開始的時候利用不同形狀顏色大小的紙片讓學生整理,其實就是在讓學生經歷一個
簡單的分類活動,學生不僅知道了什么是分類,而且明白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也不同,分類
首先要明確標準。然后進行分類。
教學目標要求
I.過程與方法:能用不同標準對文具進行分類;能把探究過程中學得的分類方法運用
與新的情景中,對事物進行分類。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愿意合作與交流;樂于科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改善生活。3、知道給事物分類
要依據一定的標準。教學重點
3.知識與技能:能把探究過程中學得的分類方法運用與新的情景中,對事物進行分類
重點難點
依據一定的標準給事物分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彩色卡片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學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主題
1、教師談話:課前我們對學校周圍的文具店進行了調查,同學們收集了好多的相關信
息。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先交流一下你們的調查情況。
2、學生交流調查情況
3、全班交流:通過課前的調查,你有什么發(fā)現?能不能具體說一說?(學生可能會說
所有鉛筆放在一起,不同花色的文具盒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筆袋和文具盒靠得很近等)
4、教師小結:同學們調查得很仔細,獲得的信息特別多,而且很有價值。這節(jié)課你想
不想也當一回商店的老板,也來給文具分分類呢?
(板書課題:給文具分類)
二、給文具分類
1、自由分類
(1)教師談話:下面請各小組對帶來的文具進行分類,讓我們看看能用幾種方法分?
看看哪個小組分類的方法最多?
(2)學生動手分類,教師巡回指導
2、匯報交流:師會問:“說一說你們是怎樣分的?”“用了多少種方法?”“還有哪些分
法?”來引導學生按照教師的思路進行。
3、方法梳理:并讓學生明白分類時要確定一個標準。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
教師邊說邊(板書:確定標準)
4、總結提升:“剛才同學們按照不同的標準給文具進行了分類,誰能說一說分類有什么
好處?”學生回答分類的好處。教師總結“不錯,分類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生活中處處
有分類,它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p>
三、科學與生活中的分類
1、列舉分類在生活中的應用:
(1)教師提問:有誰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分類?它們有什么好處?
(2)學生回答
2、實踐應用:
(1)教師談話:下面讓我們利用所學的知識給我們書包里的學習用品分類,我們比一
比,看一看誰整理的最快?誰整理的最好?
(2)學生整理書包
(3)小組評選整理最好的書包,全班評選整理最好的書包。
四、課外拓展
1、教師談話:生活中的分類簡直太多了。假如生活中沒有分類,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2、學生交流
3、教師小結: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分類。書店的書籍有分類,食品店的食品有分類,
服裝店的服裝也有分類,他們是怎么分類的,你注意過沒有?課后再去調查調查,了解一下
他們是怎么分類的,為什么那樣分?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六課哪杯水熱
教材分析:
學生通過《它是什么》一課的學習,初步學會了運用感官對物體進行觀察、辨認,認識
了一些常見物體的基本特征,如形狀、顏色、軟硬、冷熱等等,知道了感官的作用。生活中
學生還會產生誰更大、誰更重、誰更硬、誰更熱等問題。在用感官無法做出準確判斷的時候,
尋找更科學、更有效的方法就有了必要。本課就是引導學生利用工具驚醒觀察,使學生認識
到使用工具測量比利用感官判斷更有效。
教學目標:
1、通過用溫度計進行測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運用溫度計對物體進行定
量觀察,采集數據;初步學會運用簡單表格、圖形等統計方法整理測量記錄。
2、通過測量活動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通過認識各種各樣的溫度計,意識到人們在不
斷地運用已有的科技知識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條件。
3、認識各種問堆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常見物體的溫度,并做簡單記錄。
教學準備:
溫度計、杯子、筷子、扇子、秒表等。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運用溫度計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據。
難點: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常見物體的溫度。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怎樣知道物體的溫度?
(-)學習新課:
1、感官判斷水溫的高低。
教師出示兩杯水,提出問題:“哪杯水更熱?”
學生根基自己已有經驗,運用感官來進行判斷。
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自己產生問題:“到底哪杯水更熱呢?”
學生閱讀資料卡,或觀看投影觀察相結合的方法,了解溫度以及溫度計的相關知識。
(1)溫度的認識。
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溫度計是測量物體溫度的儀器。
我們常用的溫度計是攝氏溫度計,它的單位是“攝氏度”,用“C”來表示。
(2)怎樣測量物體的溫度?
用手拿著溫度計的上部。
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觸容器壁。
等溫度計內的液柱靜止后,讀出溫度。
讀數時,溫度計不能拿出水面,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頂端
相平。
2、測量水的溫度。
在初步學會測量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剛才的測量結果。
教師適時地通過溫度計投影,結合釋放使學生認識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并熟練掌握溫
度的讀、寫。
教師可以讓學生多進行一些讀寫訓練。
教師給學生提供一杯熱水、一杯冷水、一個空杯子,提出問題:“利用它們,你能測量
出幾個不同的溫度?”
學生經過討論,實驗。
3、哪杯水更熱?
在學習了正確的使用溫度計的方法之后,學生再一次進行測量活動,這次測量還是剛上
課時用感官判斷的兩杯水,教師要及時提示學生測量中出現的問題。并提醒學生做好測量記
錄。
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最終判斷出哪杯水更熱。
4、比較哪杯水溫度更低。
教師提出問題:“如何使水的溫度降得快?”
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并采用各種方式降低水的溫度。
學生進行實驗活動。
學生匯報交流。
在告一段落的時候,教師提問:“怎么知道哪杯水溫度更低呢?
提示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使用溫度計測量后再進行比較。
學生自己控制時間,然后學生開始測量并記錄測量結果,教師進行指導。
測量結束時組織進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討論分析測量的數據,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
使學生獲得新的認識。
5、自由活動:
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你會使用溫度計嗎?你想測量哪些物體的溫度?”
給學生一個充足的自由空間,由學生自由選擇身邊的物品進行測量,以使學生正確、熟
練地使用溫度計,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提高他們的認識,為今后正確使用溫度計,解決生活
中遇到的問題打好基礎。
活動結束,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或讓學生自主對本課的探索活動進行評價。在教科書中
規(guī)定的表格中標出表示自己探究水平的級別,進行評星活動。
如果認為自己本課測量活動認真、正確,可以標三星;如果認為自己本課測量記錄及時、
準確,也可以標三星;如果認為收獲豐富的話同樣可以標三星。
6、拓展活動:
教師可以先激發(fā)學生在課外探究熱水溫度變化的欲望。
教師提出:“熱水的溫度是怎樣變化的”問題,讓學生根據經驗發(fā)表意見。
學生任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不給予否定或肯定,只是對學生的預測進行質疑,引導
學生想出:應對一杯熱水進行實際測量。在學生實際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相互交流探究的
發(fā)現、體會。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七課水溫的變化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使用溫度計的基礎匕來了解水溫變化的規(guī)律。本課按照“預測-
測量-收集數據-做折線圖”四個部分編排的,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發(fā)現熱水變涼的
規(guī)律,進一步訓練學生使用溫度計測量物體溫度的技能,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究生活中科學問題
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能熟練使用溫度計連續(xù)測熱水的溫度變化,并作簡單記錄;初步學會運用簡
單表格、圖形等統計方法整理測量記錄;知道猜想或推測與經科學探究正式的結論可能是不
同的。2.情感目標:通過測量活動體驗探究合作的樂趣。
3.知識目標:了解水溫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準備:燒杯、溫度計、計時器、鐵架臺
教學重點:通過測量活動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
教學難點:學會運用折線統計圖進行數據整理分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新課: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溫度計,學習了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哪位同學能說
一說使用溫度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學生交流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師:看來同學們已經
掌握了溫度計的使用要領。
二、提出問題,大膽猜想。那么下面同學們看老師這里有一杯熱水,一段時間后會變
涼,那它的溫度下降的快慢是怎樣的?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研究的問題。板書:水溫的變化。
請同學們根據生活經驗和自己的想象,大膽猜測一下??茖W家在進行科學研究時,經常要
對所要進行的實驗研究項目的結果進行大膽的猜想和預測,我們今天也要像科學家那樣,在
進行實驗之前先大膽猜想和預測。學生會有各種各樣的猜想,讓他們小組內自由交流。師:
怎樣證明你的猜想是正確的呢?生:動手試試或我們可以做實驗。
三、小組合作,實驗驗證。
(1)、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猜想師:我們就動手做實驗吧,到底該怎樣做實驗驗證
我們的猜想呢?小組同學可以借助老師準備的材料,設計實驗方案,把你們的想法在小組內
交流一下。(學生交流實驗的方法,提出應注意的問題,如小組分工、防止燙傷等。)
課件顯示實驗操作步驟:
1、把燒杯放在鐵架臺下面的鐵圈內,將溫度計懸掛在鐵架臺上面的鐵圈上,調整燒杯
與溫度計的位置,使溫度計不要接觸到杯壁和杯底。(為避免溫度計和燒杯相碰撞,可用
手扶住溫度計的下端。)
2、在燒杯內倒上大約80攝氏度的半杯熱水。
3、(1)小組分工合作,持續(xù)觀察一杯熱水降溫的過程,時間為14分鐘,每2分鐘做一
次記錄。
(2)、小組合作動手實驗。師:下面就根據同學們設計的實驗方案,小組分工合作做
實驗。師:做實驗前,教師提出兒點要求(用課件出示)
1、小組分工要明確,有的看時間,有的測量讀數,有的記錄,有的負責安全以免燙傷。
2、把測量結果記錄在小組實驗單上面的表格里,0分鐘記錄的溫度是指溫度計的液柱
上升到最高點,也就是液柱停止不再上升時的溫度,記完0分鐘的溫度后再開始計時。
3、讀數時視線一定要與液柱的頂端相平,必要時可以稍微站起來一下。
師:哪個小組來展示你們的實驗結果?學生展示自己小組的實驗記錄。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一種整理數據的方法,繪制統計圖。
師:橫軸表示測量的時間,縱軸表示溫度。繪制統計圖的方法:(用課件展示)
1、找點:分別在橫坐標上和縱坐標上找到時間點和溫度點,在交點處點上一個小圓點。
按此方法依次找出各交叉點。
2、連線:用平滑的曲線(或線段)將各點依次連接起來,一個統計圖就畫好了。
注意:要想統計圖繪制的準確,關鍵是找“點”的準確性。(學生繪制統計圖。)
師:仔細觀察統計圖,你發(fā)現了什么?(小組進行討論交流。)
師結合學生回答總結:熱水在變涼時,是先快后慢的。
小結:同學們,你們很了不起,通過剛才的實驗發(fā)現了熱水的變化規(guī)律,先快后慢,起
初降溫很快,而后速度逐漸降下來,越接近室溫,降得越慢。
四、課后拓展這節(jié)課我們探究了熱水降溫的規(guī)律,課后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使熱水
的溫度降得更快些?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八課哪杯水多
教材分析:
學生初步學會了運用感官對物體進行觀察、辨認,認識了一些常見物體的基本特征,如
形狀、顏色、軟硬、冷熱等等,知道了感官的作用。生活中學生還會產生誰更大、誰更重、
誰更硬、誰更熱等問題。在用感官無法做出準確判斷的時候,尋找更科學、更有效的方法就
有了必要。本課就是引導學生利用工具驚醒觀察,使學生認識到使用工具測量比利用感官判
斷更有效。
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的多少,體驗科學的探究過程。
2、學會正確使用量筒,知道使用量筒測量比目測更準確,并學會初步估算液體的多少。
3、注重事實,敢于提出不同見解,愿意合作與交流,培養(yǎng)自信心和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能夠運用多種方法比較液體的多少,體驗科學的探究過程。學會正確使用量筒,知道使
用量筒觀察比目測更準確。
課前準備:
1、每組三個大小不同的杯子,裝的水不一樣多,一把尺子,一支水彩筆、一個抹布。
2、實驗用品:透明的一次性塑料杯、量筒、燒杯、帶梁的小桶、彈簧秤。
教學活動設計:
(-)導入:
出示杯子不相同,水位不同的三杯水,讓學生猜測哪杯水多,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并出示
課題《哪杯水多?》
(二)新授:
探究活動1:
1)師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觀察,說出判斷的原因。
2)學生交流。
3)歸納:在杯子相同的條件下,水位高的水多。
探究活動2:
1)觀察當杯子不同,水位相同時哪杯水多。
2)學生觀察、匯報。
3)歸納:當水位相同時,杯子粗的水多。
探究活動3:
1)觀察:當杯子不同,水位不同時哪杯水多?
2)討論當無法用目測的方法來判斷水的多少時,還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解決。
3)學生交流并確定實驗方法。
4)小組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教師巡回指導。
5)學生交流實驗結果。
指導學生認識并正確使用量筒。
(三)課堂拓展:
1)先估計杯中水的體枳,再進行測量驗證,填寫好實驗報告并交流實驗結果。
2)學生交流生活中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與應用。
(四)課堂總結:
(五)課后延伸:
自己設計制作簡易量筒
教學反思:學生自己帶來的杯子各種各樣,所以哪杯水多很難判斷,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
想出了很多的辦法,并能較好的使用。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九課有趣的不倒翁
教材分析: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本課順應學生的年齡及興趣特點,讓學生盡情地玩不倒翁,并以
次為載體,讓學生在玩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自行設計探究方法,自主經歷探究過程,自
行獲得問題結論,揭開不倒翁不倒的秘密。通過探究使學生意識到可以通過對物體內部的觀
察,認識物體,意識到“解暗箱”是認識物體本質特征的科學探究方法。
教學目標:
1、能在玩不倒翁的過程中發(fā)現、提出問題:初步體驗“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種方
法;學會制作不倒翁,培養(yǎng)動手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由有些物品不容儀倒這種現象,意識到科學技
術與人們生活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3、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輕下重的物體不容易倒;知道在從外觀上無法找到
答案的時候可以通過“解暗箱”的探究方法來解決。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各種不同的不倒翁。
教師準備:制作不倒翁的各種材料。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輕下重的物體不容易倒。
難點:研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出示不倒翁。談話:同學們,這是什么?玩過嗎?
不倒翁為什么扳不倒,這里面有一定的秘密?今天我們一起來玩不倒翁好嗎?
(二)學習新課:
1、玩不倒翁。
學生玩不倒翁,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學生可以交換著玩不倒翁,這樣可以以更有利
于學生互相合作、發(fā)現問題。
學生匯報提出的問題。
2、探究不倒翁扳不倒的原因。
外部構造:
(1)學生對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
(2)自己設計探究方案來解決發(fā)現的問題。
(3)分小組進行討論。
(4)交流匯報。
(5)教師小結:在外觀上觀察底部是半球形的不倒翁扳不倒的一個原因。
內部構造:
教師引導學生打開不倒翁,繼續(xù)觀察研究。
(1)學生觀察、探究。
(2)小組討論、研究。
(3)交流匯報。
(4)教師進行實物演示:不倒翁不倒的另一個原因是上輕下重。
(5)學生記錄。
繼續(xù)研究學生提出的其他問題。
3、探究不倒翁扳不倒的科學道理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教師提出問題:
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不倒翁扳不倒的原理?
學生進行思考。
教師放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或通過閱讀課本上的圖片展
開討論,找它們的共同點。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結合學生的交流,教師利用投影進行補充介紹。
注意兩點:①引導學生探究一些不容易倒的物品(如電話、介燈)與不倒翁有何相像之
處,有何不同之處,以強化對不倒翁之所以不倒的科學道理的認識,并應用到實際生活去。
②注意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列舉生活中不容易倒的物品,以培養(yǎng)學生將科學與生活緊密聯系
的意識。
4、自由活動。
(1)制作不倒翁。
提問:不倒翁好玩嗎?你能自己制作?個喜歡的不倒翁嗎?
給學生充分的想像空間,學生可以自由結合,也可以個人制作完成。
教師展示一些有個性的作品,以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個性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2)評價活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對本課的探究活動進行評價。在教科書中寫出自己
的探究水平的級別。
(3)教學生兒歌:
我是一個不倒翁,
底下重,上邊輕。
推一推,搖一搖。
腳重頭輕不倒翁。
5>拓展活動。
在課堂制作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制作一個“偏心不倒翁”,簡單講解制作方法。教師要
鼓勵學舌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并對此進行認真探究,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挖掘潛力,激發(fā)開拓意
識。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十課認識水
教材分析:
學生對水已有豐富的生活經驗。編寫本課目的是使學生從探究水在自然界的分布入手,
通過探究水的基本性質,進一步培養(yǎng)自己綜合運用感官觀察事物的能力,在探究中欣賞自然
界水體的美麗。
教學目的:
1、學會綜合運用感官觀察水的性質,并用語言或圖畫等方式描述所觀察的水的形態(tài)特
征。
2、通過對水的探究活動,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意識到自然水體的美,并通過各種方
式贊美水體美;通過探究意識到節(jié)約用水的重要性。
3、知道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況以及水的基本性質。
教學準備:
水、杯子、筷子、牛奶、橡皮、各種飲料等。
美麗水體的課件。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綜合運用感官觀察水的性質,并用語言或圖畫等方式描述所觀察的水的形態(tài)
特征.
難點:學會綜合運用感官觀察水的性質,并用語言或圖畫等方式描述所觀察的水的形態(tài)
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常說:“水是生命之源",人們的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水。大家想一想,
我們的生活里,自然界中,哪里有水呢?誰說一說?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通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能夠知道,我們的生活里,自然界中,幾乎處處有水,
水可以說無處不有。正因為有了水,我們的大自然才顯得生機勃勃。下面,大家起來欣賞
無處不在的水。
課件展示。
看了這些圖片,你有什么感受?
誰來說一說我們用什么方式來贊美水?
學生回答。
同學們都想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贊美水,但是要更好地贊美它,就要先深入地研究她了
解它,所以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水和實驗材料,讓我們通過觀察,通過比較,來研究水的
特性。
(-)學習新課:
1、確定研究的問題和研究的方法。
提問:研究水的特性,你想研究哪些方面呢?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誰來說說你們小組想研究水的哪些特性?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我們要運用感官來研究水的過程。
注意: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運用感官來觀察、研究水。
2、學生自主研究水的特性,教師參與研究,巡視指導,師生個別交流。
3、匯報討論研究結果。
誰來說一說你們小組研究的是什么問題?是如何研究的?有什么發(fā)現?
學生匯報。
⑴學生研究水的形狀。發(fā)現水沒有形狀。
⑵研究水的味道。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十一課有趣的沉浮現象
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的編寫突破了傳統的以知識點為中心的體系,將科學知識的學習較好地融入到
精心設計的探究活動之中。活動過程設計開放性強、空間大,所有的活動均采用了導向性的
語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本
課教學內容分2課時完成。第1課時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探究認
識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現象和水的浮力。
教學目標:
1、能根據生活經驗預測常見材料制成的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狀態(tài);能用實驗的方法判斷
物體的浮沉,會通過觀察、實驗驗證假設是否正確;能設計實驗驗證沉入水中的物體也受到
水的浮力。
2、知道水中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理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3、能體驗到科學證據對科學結論的重要性,要尊重事實,尊重數據。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到水的浮力并能定性的描述水的浮力及生活中的應用。
難點:使學生理解在水中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水槽、教學課件等。
學生準備:橡皮、玻璃球、木塊、橡皮泥、釘子、鉤碼、氣球、塑料尺子、泡沫塑料、
皮筋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觀察動畫,注意水中有什么?(有的物體浮在水面上,有的物體沉在水底,還有的
物體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游來游去。)
交流看到的內容
生1:小船、木桶、空瓶子飄在水面上、
生2:魚在水里自由的上浮和下沉。
生3:鵝卵石、石塊下沉在水底。
生:...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歸納總結的能力真高。能看到有的物體浮在水面匕有的物體沉
在水底,還有的物體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有趣的浮沉現象》。
板書課題:有趣的浮沉現象。
(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生活經驗,認識浮和沉兩種現象,更好地把知識和生活緊密地
結合起來。通過讓學生自己提問題歸納總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與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實驗探究,獲取新知
1.提出假設、猜想
(1)檢查課前準備
師:課前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生介紹活動材料。
師:我們把這些物體放入水中,會發(fā)生什么現象?
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2)學生猜想……
師:先把我們的猜想結果用鉛筆記下來,然后我們再把這些物體分別放入水中,用手按
一下浮起來的物體有什么感覺?
2.學生實驗
實驗(一):它們在水中是浮還是沉?
師:剛才我們的猜想到底對不對呢?需要親自試一試。實驗時要把物體一個一個地
輕輕放入水中,一邊做?邊把結果填在實驗記錄表中,實驗完畢要把手中的材料分類。
學生實驗
學生分組匯報實驗結果。(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各自探究的記錄談發(fā)現,談感受。并
把實驗物體進行簡單的分類。)
學生小組討論,提出新的問題??赡芴岢鲆韵聠栴}:
生A:我認為輕的都浮在水面上,重的都沉下去了。
生B:書釘很輕為什么沉下去呢?
生C:會不會有什么力量在托著它?沉下去是因為這種力量托不住了呢?
生D:為什么泡沫塑料、木塊等會浮在水中,石頭、小刀等物體會沉到水底呢?
(通過本實驗,學生給自己準備的材料進行簡單的歸類,產生新的問題,然后結合各自
的生活經驗對產生的問題作出預測。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分析實驗記錄提出各自的見解,更好
地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
實驗(二):研究浮力
1.浮在水面物體浮力的研究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非常好,下面我們每個小組想辦法設計實驗來研究這些問題。注意
一邊實驗一邊思考:你們小組是怎樣實驗的?發(fā)現了什么現象?又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學生分組實驗
教師參與到學生小組活動中去
生A:匯報實驗結果。
(教師注重引導學生得出:浮在水面的物體用手向下壓一壓,手感覺到用力,是水中有
一種向上托它的力,這就是水的浮力。)
生B:結合我們的感受,我想浮在水面上的物體肯定受到了水的浮力,也就是我們的手
感受到的力量。
(能夠引導學生親歷整個探究過程。自己選擇研究內容、研究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
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了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人。)
2.下沉物體是否受浮力的研究
師:浮著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沉下去的物體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我們把用皮筋吊
著的鉤碼放在水中與拿出水面時比較皮筋的長度會有什么變化?說明了什么?我們來做一
做好嗎?
學生實驗。
生:通過做我們發(fā)現放在水中時皮筋的長度變短了,這說明鉤碼受到了一個向上托它的
力,這應該是浮力。
先請同學們做評價,教師根據情況做出積極評價。
三、自由活動,實踐應用
師:水的浮力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很廣泛,與人類有非常密切的關系。誰知道在日常生
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水的浮力?
(學生舉例)
師:課前老師搜集了一些應用水的浮力的資料?,結合剛才同學們的匯報,讓我們來共同
研究一下。
(課件出示各種水的浮力應用的圖片)。
(使學生由浮力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意識到知識改善自己和周圍人們的生活,從而更
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
四、拓展活動延伸知識
潛水艇中的科學奧秘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到浩瀚的生活之海中去發(fā)現,去觀察,
去查閱書籍,廣泛學習和了解。
(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和習慣,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十二課改變浮和沉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前面學習了水的浮力的基礎匕探究如何使物體的浮和沉,使學生對影響物體
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設計實驗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并使學生能
運用所學的浮力知識解稀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科學與生活相聯系的意識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能對浮沉的轉換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設;能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與
假設。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到科學探究成功的快樂;意識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自己
和周圍人們的生活。
3.知識與技能:知道改變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獨立設計實驗,科學、實事求是的描述實驗想象。
難點:用不同的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并歸納方法
教學準備
雞蛋、橡皮泥、塑料小瓶、釘子、牙膏皮、膠帶、泡沫、沙子、尺子、玩具小鴨、食鹽
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聽過撈鐵牛的故事嗎?請看動畫片《撈鐵?!?。
沉在水底的鐵牛終于浮上了水面,看來物體在水中的沉或者是浮是可以改變的。這節(jié)課
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改變沉與浮)
二、實驗驗證(-)上浮的物體沉下去
1?分材料
為了便于研究,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實驗材料。這些材料上節(jié)課我們大多認識了?,F在請
各小組快速討論一下,把實驗材料中能在水中上浮的材料放在水槽左邊,把你認為能在水中
下沉的材料放到右邊,可以放在水中試一試??纯茨膫€小組分得最快,開始吧。
2.分法交流
材料已經分好了,說說你們是怎樣分的?(學生說,教師課件出示)
哪些材料在水中上浮?
小木棒、泡沫塊、塑料瓶
哪些材料在水中下沉?
螺絲帽、鐵塊、石頭、鐵釘
3.提出實驗要求
材料已經分好了,馬上要開始有趣的沉浮之旅了。(課件出示)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做一
做。
做一做
想多種辦法,讓浮著的物體沉下去。
老師請一位同學讀讀實驗要求。
實驗要求
1.實驗時,可以選擇一種材料,用多種辦法解決問題。
2.把物品放入水槽的時候動作要輕,不要將水濺到桌子上。如果不小心灑水了,趕快用
抹布擦干凈。
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兒根橡皮筋,各小組在實驗中看看是否能用得上。實驗開始吧。
(分發(fā)橡皮筋)
4.師生交流
1有沒有研究小木棒的同學,說一說你用什么辦法使小木棒沉下去的?(用橡皮筋綁上
鐵釘或鐵塊。)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
鐵塊和鐵釘在水中是什么物體(下沉的物體)
像這樣,我們可以借助別的物體使浮在水面的小木棒沉下去。(板書:借助別的物體)
2還有沒有研究其他物體的?(塑料瓶)怎樣讓塑料瓶沉下去?我們借助螺絲帽,看,
一個行不行?兩個,三個才沉下去。說明,物體沉浮不僅與借助的物體有關,而且與它的一
一什么有關?對,重量的大小有關。也就是我們改變了物體的重量使浮在水面的物體沉了下
去。(板書:改變物體重量)
3泡沫塊:綁上4個鐵釘、一個鐵塊、一個螺絲帽,沉下去。
三、實驗驗證(二)下沉的物體浮上來
1.出示實驗要求
上浮的物體可以沉下去,下沉的物體能不能浮上來呢?想不想試一試?(課件)
做一做
想多種辦法,讓下沉的物體浮上來。
請同學們合作,完成這個實驗吧。
好,把所有的實驗材料整理到1號實驗盒中。
2.師生交流
1說一說,你們研究的是什么下沉的物體?(釘子)使用什么方法使它浮起來的?(放
在泡沫塊上)
有意思吧,剛才的時候,我們借助鐵釘使泡沫塊沉下去,現在又借助泡沫塊使鐵釘浮上
來。
還有沒有使用其他材料,使鐵釘浮起來的?綁在小木棒上
2有沒有研究其他下沉物體的,相鄰小組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我們這里借助別的物體,讓浮著的物體沉下去,也可以使下沉的物體浮上來。生活中很
多東西都要借助別的物體實現在水里的浮和沉。
四、實驗驗證(三)改變形狀實現浮沉
1.提出實驗
有些物體本領很大,不需要借助別的物體,只需要改變自己,便可以使自己實現在水中
浮和沉??蠢蠋熃o同學們帶來了什么?(橡皮泥)通過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實心的橡皮泥在水
中是沉的,誰有辦法讓它浮起來呢?(生1:捏成小碗的形狀,不要漏水.生2:在水中放鹽)
同學們想不想試一試?請每個小組從2號實驗盒中取出橡皮泥。
實驗開始吧。
2.師生交流
怎么樣,想出辦法了嗎?(學生交流。)
你認為橡皮泥的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使它浮起來的呢?(形狀)(板書:改變物體的形狀)
怎樣讓它再沉下去呢?(生:捏成球形、餅型)
3.遷移應用
也不是所有的形狀都能沉下去的。剛才,老師發(fā)現有的同學沒能將實驗做成功,為什么
呢?(因為形狀不夠好)如果形狀改變的好,不僅使自己浮起來,還可以用它來載物。這
里有一個玻璃塊,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你要把它做成一個玻璃杯(教師出示),不
僅可以浮起來,而且可以載物(演示)在大海中航行的輪船,就是利用這個道理制造的。
五、實驗驗證(四)改變液體
雞蛋在水中是下沉的,(師演示)你有什么辦法讓它浮起來呢?(放到鹽水中)
1.討論實驗方案
有同學說,加鹽。管用嗎?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袋鹽,一個雞蛋,一根小棒(用來攪拌
鹽的,讓它融化更快一些)。誰來說一說,怎樣做這個實驗?先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個實驗
方案。
交流一下,你想怎樣做這個實驗?
每次往水中邊加鹽邊用玻璃棒慢慢攪拌,待鹽溶化后再往里加。
不要把蛋拿出來。(考慮課件打出來)
請小組長下來領取實驗材料。
2.學生實驗后,交流。
誰能說一說,什么發(fā)生了變化使雞蛋浮起來的?(把鹽放進去,使水發(fā)生了變化。教師
板書:液體)鹽水的浮力比淡水的浮力大還是小呀?看來,液體浮力大小是可以改變的。板
書:改變液體浮力大小
3.遷移應用
我們躺在床上看書是最舒服的,可有人躺在水里看書。(教師出示課件),這是什么地方?
(死海)
課件:死海的海水含鹽度高,浮力大,人浮在水上不會下沉,可任意漂浮。
六、知識應用
通過這一節(jié)課學習,我們知道,可以“借助別的物體、改變物體重量、改變物體形狀、
改變液體浮力大小”都可以改變物體的浮與沉。
改變浮與沉在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游泳圈。不會游泳的人進水后會下沉,帶游泳圈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了。這是運用什么方
法改變浮與沉?(借助別的物體。)
潛水艇。潛水艇是怎樣實現浮與沉的?
(調節(jié)水艙中水的多少,改變自身的重量,從而能在水中自由浮沉)。
煮餃子。剛下鍋的餃子是沉在水底的,為什么快熟時餃子就浮上水面了呢?
(餃子是密閉的,里面的空氣受熱膨脹使餃子的體積增大,改變了物體的比重,餃子就
要上浮了。)
煮餃子的知識比較深奧,課后同學們可以查閱資料,繼續(xù)學習。
板書設計
課后札記:
第十三課水面的秘密
教材分析
本課是青島版小學《科學》教材三年級上冊第13課《水面的秘密》。水的表面張力對三
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抽象的,如只憑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本節(jié)教材試圖通過學
生的自主探索活動,來生動形象地讓學生感知水的表面張力的現象,發(fā)現水的表面張力的特
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過程與方法:能針對水面現象提出問題;并能通過觀察、猜想、實驗等方法收集證
據,做出合理的解釋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領學生關注身邊生活現象,并善于思考;喜歡用學到的科學
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3.知識與技能:了解水的表面張力現象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水的表面張力現象
難點:認識水的表面張力現象
教學準備
回形針(每組一盒)、水槽、燒杯、平口杯、滴管、水、一元硬幣、抹布。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初步探究
1.揭示探究學習的問題。
同學們都玩過水,那你在玩水的時候觀察過水血嗎?
(學生自由匯報)
這節(jié)課我們再?起來玩玩水,觀察水面,看能發(fā)現什么。(板書:水面)
2.引導學生從觀察半杯水開始探究。
同學們會裝水嗎?
看,每個小組桌面上有一個空玻璃杯,誰愿意幫老師裝半杯水?利用桌面上的材料,你
打算怎樣裝?
(學生自由簡單匯報)
裝水時,你們認為應該注意什么?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自由匯報)
那好,我們就選用燒杯裝水,裝時注意不要把水灑到桌面上。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裝半杯水)
(學生裝完后)現在每個桌上都有半杯水,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現在杯內的水面什么樣?
(學生觀察后簡單匯報)
3.引導學生觀察滿杯水水面。
我們繼續(xù)往里裝水,一直裝到水滿為止。同學們,你們認為水裝到什么程度才算滿?
(學生根據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