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旅游扶貧建設項目一期設計說明PAGEPAGE1旅游扶貧建設項目一期橋梁設計說明初步設計意見批復及執(zhí)行情況初步設計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暫無初步設計批復意見及執(zhí)行情況暫無項目地理位置濱江路延伸段道路起于雙江互通X311改路處,沿涪江南岸由西向東延伸,終點接順現狀金龍路與濱江路交叉口。濱江路延伸段道路全長約1.439km,城市支路標準,設計速度20km/h,標準路幅11.5m,包含大橋315m/1座,本次工程內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橋梁工程、照明工程。項目地理位置圖設計依據(1)工程設計合同。(2)建設方的設計委托書。(3)建設項目所在地的地形,氣象等資料。(4)《涪江潼南縣城區(qū)河段防洪規(guī)劃報告》(5)與本工程相關的國家規(guī)范,規(guī)定。基本設計資料(摘自地勘報告)場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潼南大佛寺-雙江古鎮(zhèn)片區(qū)旅游扶貧建設項目一期景區(qū)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雙江旅游環(huán)線)工程距離重慶主城區(qū)約120km,至江北國際機場約2.5h車程。本項目位于重慶市潼南區(qū)雙江鎮(zhèn)。場地附近有主干道、縣道及鄉(xiāng)級道路通過,交通較為便利。區(qū)位于剝蝕淺丘寬緩斜坡及溝谷地貌,沿線多為農作物種植地和綠地,地形波狀起伏,總體呈現反“V”字形分布,區(qū)內地形地貌受構造和巖性的制約。地貌構架受構造控制,嶺脊走向與構造線基本一致,總體呈北東南西向排列,丘包呈串珠狀排列,沖溝呈樹枝狀展布。地形受巖性制約明顯,區(qū)內地層以泥質巖為主夾砂巖,受其影響,地形起伏平緩,泥巖出露區(qū),丘坡渾園,丘谷寬緩,砂巖出露地段常形成局部陡坡,地形總體上南低北高,場地內原始地形起伏較大,道路軸線范圍內地面高程255~290m。地形坡角一般在15°~20°,局部達30°。個別地段呈陡崖和陡坎,較平緩的地段主要分布著農田耕地,坡度較陡處為陡崖荒地。野外鉆探期間場地內原有水體多已干涸或被掩埋,施工用水較困難。氣象、水文重慶市潼南區(qū)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具有冬溫夏熱、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季節(jié)變化大、多云霧、少日照等特點。多年平均氣溫為17.9℃,最高年份為18.4℃,最低年份為17.1℃,氣溫變化較為穩(wěn)定,潼南最熱月為8月,平均氣溫達28℃,極端最高溫度40.8℃;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為6.9℃,極端最低氣溫為-3.8℃。潼南區(qū)地處四川盆地底部,冬季溫暖、很少霜凍,多年平均無霜期為335天,最長則長年無霜,無霜年率為14%。多年平均日照時數1218.8小時。全區(qū)多年平均降雨量974.8毫米,最高年份達1413.9毫米,最少僅650.8毫米,年際變化顯著。降水量的季節(jié)分配也不均勻,夏半年(5-10月)降水量偏差,達781.40毫米,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0%,冬半年(11-4月)降水量僅195.4mm,占年總水量的20%。潼南區(qū)1959年以來最大日降雨量210.40毫米(2013年7月2日)。擬建金濱路場地屬構造剝蝕淺丘地貌,道路工程沿線其它河流、溪流等大的地表水體,場地北側約300m的涪江為地表水排泄基準面。場地內分布有大小不一的水田、魚塘等的地表水體,勘察期間恰逢冬季枯水季節(jié),多已干涸。綜上所述,金濱路場地地表水文條件較簡單。區(qū)域地質概況重慶位于四川盆地東南部,屬新華夏系第三沉降帶川東南拗陷帶,沉積蓋層是震旦系以來地臺型建造,基底為元古界變質巖系及其下的老地層,兩者為不整合接觸,缺失泥盆系、石炭系、下白堊統和第三系,其余各系地層齊全,總厚6000~11000m,中生界分布最廣泛,是構成重慶地區(qū)各褶皺帶的主要地層。重慶東西兩側背斜為狹長條狀中低山,高程一般600~1000m,山脊一般由二疊系~三疊系石灰?guī)r組成。山勢雄偉,山脈走向與構造線方向基本一致。向斜呈寬谷丘陵,為紅層地貌特征,丘頂高程200~450m,河流深切,河谷開闊,河渠發(fā)育。工程區(qū)位于龍鳳場向斜南東翼,出露地層巖性主要為侏羅系上統遂寧組的砂巖和泥巖互層,最大厚度750m。巖層傾向北西,傾角平緩。區(qū)域內無大的斷層通過。詳見勘察區(qū)構造綱要圖。圖2.1勘察區(qū)構造綱要圖地震根據2016年6月1日執(zhí)行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2015)《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重慶潼南地區(qū)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屬抗震設防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系數0.05。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場地類別的劃分應按照覆蓋層厚度和場地土等效剪切波速進行劃分。擬建道路場地按設計地坪高程平場后,其場地地層結構為人工填土、淤泥質、粉質粘土和基巖。據《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劃分:擬建場地工程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簡稱丙類。按道路整平高程平場后后,路基巖土由未來填土、素填土、粉質粘土及巖石組成。粉質粘土及巖石為抗震穩(wěn)定性較好,未來填土及素填土厚度大,作為路基時,在有效壓實后,地震作用影響小。對路堤、路塹邊坡采取措施處理后,場地巖土在地震作用下發(fā)生崩塌、滑坡、液化、震陷等震害的可能性小。地質構造擬建場地構造上位于龍鳳場向斜北西翼,擬建場地地層呈單斜產出。出露地層巖性主要為侏羅系上統遂寧組的泥巖。巖層產狀160°∠3°。巖層傾向東南,傾角平緩。區(qū)域內無大的斷層通過。詳見下圖3.3,重慶市潼南區(qū)1:50萬區(qū)域地質圖。重慶市潼南區(qū)1:50萬區(qū)域地質圖經過場地開挖地段的地質調查,工程區(qū)場地周邊主要發(fā)育有構造裂隙2組:LX1:傾向:220°,傾角:64°,裂隙寬度0.5~1.0mm,裂隙間距1.1~2.2m,延伸較遠,結合狀態(tài)分離,平直光滑,少量泥質充填,結合程度差,為硬性結構面。LX2:傾向:330°,傾角:65°,微張,裂隙間距1.0~2.0m,延伸較遠,結合狀態(tài)分離,平直光滑,少量泥質充填,結合程度差,為硬性結構面。上述裂隙均為構造裂隙,屬硬性結構面,結合程度差。場地基巖構造裂隙較發(fā)育,巖體較完整。經過場地周邊開挖地段的地質調查,地表地層層序正常,無地層缺失和重復現象,未見斷層破碎帶出露;鉆探深度范圍內基巖地層層序正常,巖芯中所見巖層傾角與區(qū)域地層產狀基本協調一致,無突變現象。巖心采取率一般較高,無斷層破碎帶顯示。綜上所述,根據場地周邊開挖面的調查及鉆探分析,巖體較完整,裂隙面較平直,無充填。綜合判定LX1、LX2屬于硬性結構面,結合程度差。擬建場地范圍內,巖層呈厚層狀產出,層理清晰,層面結合程度一般,綜合判斷層面結構面屬硬性結構面。地層巖性根據工程鉆探揭露和地面調查,工程區(qū)巖土層為第四系全新統填土(Q4ml)、殘坡積層(Q4el+dl),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Q4al+pl);下伏侏羅系上統遂寧組(J3sn)沉積巖層,依據地層的新老關系對巖性特征作簡要介紹:第四系全新統(Q4)1、第四系素填土(Q4ml):主要由泥巖碎塊石、粉質粘土組成。泥巖碎塊石呈棱角~次棱角狀,粒徑一般1-5cm,稍濕,松散~稍密,主要分布于道路沿線居民點、廠區(qū)附近,填土年限約5年以上,采取過一般碾壓等處理方式,無污染物。本次勘察鉆探揭露厚度約0.4m(JZK2)~13.1m(JZK55)。2、淤泥(Q4al+pl):沖洪積成因,灰色、褐灰色。流塑~軟塑狀;飽和,含鐵錳質氧化物條斑,腐植質,有機質臭味。粉粒、細粒含量較高,夾薄層粉土,刀切面較光滑,稍有光澤,搖振反應較明顯,干強度低,韌性低。主要分布于水田、魚塘內及周邊,本次勘察鉆探揭露厚度約0.80~1.50m。勘察期間恰逢降雨較少的冬季,干涸魚塘范圍內淤泥表層0.50~0.80m多呈硬塑狀。3、粉質粘土(Q4el+dl):殘坡積成因,褐色、褐黃色??伤軤?。表層多見植物根系,切面稍有光澤,韌性和干強度中等,搖震反應一般。殘坡積成因。厚度一般為0.30~12.20m。侏羅系上統遂寧組(J3sn)1、泥巖(J3sn-Ms):紫紅色、褐色、褐灰色。主要礦物成分為粘土礦物。泥質結構,夾灰綠色團塊和白色條帶,厚層狀構造。強風化泥巖巖芯呈碎塊狀,手捏可碎,強風化層厚度0.90~3.20m。中等風化泥巖巖質較完整,層理清晰,節(jié)長一般0.06~0.60m,呈短柱狀~長柱狀。鉆探揭示的最大鉛直厚度33.60m,為本場地的主要巖性?;鶐r面及巖體風化特征根據現場調查及剖面圖分析,基巖面形態(tài)隨地形起伏,臺丘頂部、陡坡地段基巖埋深較淺,緩坡、沖溝地帶基巖埋深相對較深?;骓斆婕盎鶐r風化帶特征:據鉆探獲取巖芯的實際情況,將基巖劃分為強風化帶與中等風化帶。強風化帶:巖芯破碎,多呈碎塊狀、粉砂狀及薄餅狀,巖質較軟。強風化層厚度0.90~3.20m。場區(qū)內所揭示的泥巖礦物成份主要為粘土礦物,泥質結構。根據鉆探揭露中等風化巖芯較完整,多呈0.6~0.60m的柱狀、長柱狀,少數短柱狀,質較硬,巖芯較完整,巖塊手折難斷。裂隙多呈閉合狀,少數微張。屬較完整巖體。工程區(qū)巖層傾角總體3°,埋深一般0.3~12.2m,基巖面高程246~318m。場地基巖風化帶隨基巖面起伏變化,其一般厚約0.8~3.9m,強風化巖芯呈碎塊狀,風化裂隙發(fā)育。強風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鉆探揭露鉆進入基巖一定深度下(>2.0m)以下巖芯較完整,多呈0.06~0.60m的柱狀、長柱狀,少數短柱狀,質較硬,巖塊手折難斷。裂隙多呈閉合狀,少數微張。屬較完整巖體。中等風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水文地質條件評價3.6.1場地內各地層賦水性場地屬剝蝕殘丘寬緩溝谷斜坡地帶,場地內土層主要為素填土、粉質粘土。素填土屬透水層,粉質粘土為相對隔水層,中風化泥巖為隔水層。地下水主要為土層中的孔隙水和基巖裂隙水。接受降水補給,埋藏條件主要受地形控制;斜坡地帶地表水及地下水排泄條件較好,地下水不易貯存,地形較高處及斜坡地帶基本無地下水。觀察鉆孔水位抽干后24小時沒有恢復??辈炱陂g沿擬建工程場地沿線未發(fā)現明顯地下水滲出點。擬建工程區(qū)內基巖埋深深淺不均,填土內原始地形低洼地段(基本為原始地形上的水塘、水田)存在上層滯水。人工填土覆蓋層較厚地段,人工填土松散,為透水層,粉質粘土為相對隔水層,下伏的泥巖為隔水層,雨水沿填土排泄徑流條件較好,由于人工活動改變了原有地下水排泄通道,地表水流入松散的人工填土后形成局部上層滯水。水位埋深受填土前的原始地形控制。場地內的地下水主要賦存在填土內和第四系全新統的殘坡積層中,分布于地勢低洼和平緩的溝槽邊,埋深一般較淺,僅在地勢低洼處以浸潤帶或間歇泉的形式排泄于地表,當地村民多在此掘井取水,多為局部性上層滯水,水量小,動態(tài)幅度大,水質成分由含水介質的性質決定。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氣降雨、地表水的補給,沿孔隙或基巖面徑流,易形成上層滯水,向場地北側低洼處涪江排泄。素填土滲透系數取經驗值k=10~20m/d。泥巖滲透系數取經驗值0.005m/d~0.02m/d。3.6.2場地內地下水類型及發(fā)育特征基巖主要為泥巖,在區(qū)域上為隔水層,構造裂隙水主要賦存在斷裂面及破碎帶中。參考四川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測制的1:20萬遂寧幅綜合水文地質圖(1981版)稱:“遂寧組地層厚層狀-塊狀泥巖與砂巖,砂質泥巖略等厚互層,砂巖相變大,厚度不穩(wěn)定。風化裂隙水,井泉流量<0.05L/s,地下徑流模數<0.1L/s·Km2,單井涌量<50T/d。以Hco3-Ca及Hco3-CaMg水為主。礦化度0.3~0.5克/升。紅層地區(qū)淺層基巖風化帶裂隙水在垂向上的賦存空間普遍在20m以內?!被鶐r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地表水的補給,沿裂隙面徑流。3.6.3巖土層透水性金濱路場地范圍內覆土層主要為素填土和粉質粘土,下覆巖層為侏羅系上統遂寧組泥巖。根據地區(qū)經驗并結合區(qū)域地質資料判定,擬建場地范圍內素填土滲透系數取經驗值K=10~20m/d,粉質粘土滲透系數取經驗值K=0.2~0.3m/d,泥巖滲透系數取經驗值0.005m/d~0.02m/d。根據《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DBJ50/T-047-2016)表9.12,擬建場地范圍內素填土滲透等級屬強透水層,粉質粘土屬弱透水層。泥巖屬弱透水層。水、土腐蝕性評價場地位于重慶潼南區(qū)雙江鎮(zhèn),場地周邊主要為農田坡地。根據相鄰場地資料并結合區(qū)域地質資料判定。場地內及周邊代表性水樣及土樣簡分析和腐蝕性評價分析成果資料,從試驗成果可知,路線區(qū)地表水、地下水類型主要為HCO3-1·SO4-2-Ca2+型。根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50021(2009版)環(huán)境介質對混凝土腐蝕的評價標準,擬建場地屬于Ⅱ類環(huán)境,地表水和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具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具微腐蝕性。場地內素填土主要為區(qū)域場平拋填,主要成分為粉質粘土和泥巖塊碎石,場地及其周邊無污染源。在場區(qū)內地表水對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鋼筋以及鋼結構具微腐蝕性(水、土腐蝕性判別見表3.7)。根據相鄰場地土樣腐蝕性分析報告:土按環(huán)境類型Ⅲ類、弱透水層的情況及含水量W≥20%的土層考慮,土對混凝土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有微腐蝕性,僅依據PH值判定,土對鋼結構的鋼材具有微腐蝕性。通過在勘察期間的調查,場地中及場地周邊無污染性土,無污染性水源,根據地區(qū)經驗,和場地周圍環(huán)境特點,結合區(qū)域經驗,根據環(huán)境地質條件判定,地下水及地基土對基礎混凝土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具有微腐蝕性、對鋼結構的鋼材具有微腐蝕性。不良地質現象據現場地質調查和鉆探揭露,調查范圍內未發(fā)現危巖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區(qū)等不良地質現象及活動斷層。無變形破壞等現象,場地內未見古河道、溝浜、墓穴、地下硐室等對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場地現狀穩(wěn)定。道路巖土參數建議根據野外鑒別、室內巖土試驗成果資料,按相關技術標準確定。其中巖質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DBJ50-047-2016)第4.2.6條確定,由下式確定:fak=γf×fukfak——巖石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fuk——地基極限承載力標準值(kPa);據《市政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DBJ50-174-2014第14.3.2條:“當巖體完整、較完整、較破碎時,巖質地基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可由巖石抗壓強度標準值乘以地基條件系數確定。完整時地基條件系數取1.70~1.40(較硬巖與較硬巖取較小值),較完整時取1.40~1.10,較破碎時取1.10~0.70?!北竟こ棠鄮r采用天然強度,巖體較完整,地基條件系數:取1.10。則,中等風化泥巖的地基極限承載力標準值取5290×1.10=5819kPa。γf——地基極限承載力分項系數,對于巖質地基取0.33;則,中等風化泥巖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5819kPa×0.33=1920kPa。強風化巖層:根據地區(qū)經驗,結合場地實際情況取值,強風化泥巖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取300kPa。地基及地基巖土參數取值建議21.5*19.524.60*24.322.0*19.724.80*24.4巖、土體天然抗剪強度c(kPa)3018.0/330φ(°)49.4/29.4土體飽和抗剪強度c(kPa)2815.8//φ(°)28.4//天然///5.29飽和///3.33//600*5819地基承載力特征值(kPa)壓實后實測140*300*19200.25*0.25*0.30*0.45*土體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MN/m4)10*14*//巖體水平抗力系數(MN/m3)//35*55*巖體破裂角///59.7M30砂漿錨固體與巖、土體的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kPa)/40*120*360*巖體抗拉強度(kPa)///128彈性模量(MPa)///742變形模量(MPa)///532土體壓縮模量(MPa)/5.66//土體壓縮系數(MPa-1)/0.30//巖體泊松比///0.430.30*////55*140*/設計規(guī)范《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CJJ11—2011)(2019版)《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D60—2015)《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3362—2018)《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JTG3363—2019)《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CJJ166-2011)《公路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JTG/T2231-01-202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F50-2011)《城市橋梁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guī)范》(CJJ2—2008)《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17)《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鋼筋混凝土用鋼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1499.3-2010)《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07—2016)《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2012)《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GB/T5224-2014)《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應用技術規(guī)程》(JGJ85-2010)《城市橋梁橋面防水工程技術規(guī)程》(CJJ139-2010)《公路橋梁伸縮裝置通用技術條件》(JT/T327—2016)《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JT/T4-2019)《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guī)范》(GB/T50476-2019)《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項目規(guī)范》(GB55011-2021)《建筑與市政工程地基基礎通用規(guī)范》(GB55003-2021)《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guī)范》(GB55002-2021)《建筑與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guī)范》(GB55019-2021)主要設計技術標準道路等級:城市支路;設計荷載:城-A級;人群荷載按《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計算取值;設計速度:20km/h;地震標準:項目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s,對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根據《城市橋梁抗震設計規(guī)范》(CJJ166-2011)中3.1.1、3.3.3條規(guī)定,明確橋梁抗震設防類別為丁類,橋梁抗震設防方法為C類;橋梁所處環(huán)境的年均相對濕度為:80%;結構設計基準期:100年;結構設計使用年限:主體結構100年;可換部件:15年;橋梁總寬度:12.0~12.7m;護欄防撞等級:SA級;環(huán)境類別:項目橋涵工程基礎所處環(huán)境類型為Ⅱ類,大氣中環(huán)境類型為Ⅰ類。結構安全等級:Ⅰ級;橋面橫坡:雙向坡度1.5%;橋面防水等級:I級;人行道欄桿扶手設計荷載:豎向荷載1.2KN/m,水平荷載2.5KN/m;橋梁工程概況橋梁工程概況本項目道路設計標準斷面形式為3.5m人行道+8.0m機動車道+0.5m寬防撞護欄,總寬12.0米。橋梁橫斷面布置與道路設計標準斷面一致,斷面布置圖見圖。擬建潼南濱港路大橋K0+939~K1+258.50最大高度約為9m,該橋全長319.5m,采用3x25+3x25+3x25+(2x25+35)米預應力砼簡支小箱梁結構。橋面變寬由12.0m變化為12.7m,采用變濕接縫寬度和梁體翼緣寬度處理變寬。下部結構橋墩采用柱式墩、樁基礎,橋臺采用U臺,樁基礎。橋型及橋位平面見圖。橋位平面圖橋型布置圖主要材料混凝土35、25m跨徑預支小箱梁梁,預制主梁(梁肋、翼緣板和橫隔板)及梁間濕接縫、橋面連續(xù)采用C50混凝土;支座墊石采用C40混凝土;橋墩蓋梁、樁柱式橋臺臺帽采用C35混凝土;墩柱、U臺臺帽、系梁、耳墻、背墻采用C30混凝土,樁基(水下C35混凝土);重力式臺臺身、側墻采用C30。橋面鋪裝為10cm厚C50防水混凝土+防水粘結層+10cm厚瀝青混凝土鋪裝。鋼筋鋼筋采用熱軋HPB300、熱軋HRB400兩種。設計采用HPB300、HRB400鋼筋。HPB300鋼筋材料和連接應滿足《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17)的規(guī)定;HRB400鋼筋材料和連接應滿足《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8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1499.2-2018)的要求。除特別說明外直徑≥20mm的鋼筋均采用機械連接,接頭連接等級為I級,連接區(qū)段內的接頭率不大于50%,并滿足《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107—2016)要求。鋼筋焊接網:設計主要采用D10規(guī)格的鋼筋焊接網,其材料應滿足相關現行規(guī)范的要求。預應力鋼絞線預應力鋼絞線必須按照《預應力砼用鋼絞線》(GB/T5224-2014)所示的方法進行試驗。預應力鋼絞線采用ФS15.2高強低松弛預應力鋼絞線,抗拉強度標準值fpk=1860MPa、Ey=1.95×105MPa,其材質應符合《預應力砼用鋼絞線》(GB/T5224-2014)的要求。預應力錨具與連接器預制小箱梁采用M15系列錨具,其性能和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GB/T14370-2015)和《公路橋梁預應力鋼絞線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JT/T329-2010)的規(guī)定,一套錨具包括夾片、錨板、錨墊板、螺旋鋼筋。本項目預制預應力砼簡支小箱梁采用圓錨。配套千斤頂采用YCW150B或YCW250B。波紋管預應力管道采用鍍鋅金屬波紋管,其質量應滿足相關規(guī)定。預應力管道壓漿采用智能真空輔助循環(huán)壓漿。錨具采用VLM、OVM、PM等自錨系列優(yōu)質錨具及與之配套的千斤頂,技術指標必須滿足國標要求。真空灌漿技術要求如下:1、孔道及兩端必須密封,且孔道內無石砂、砼塊及其它雜物,保持暢通。2、抽真空時,真空度控制在-0.08~-0.1MPa之間。3、灌漿應采用專用真空灌漿添加劑后的特種漿體,配合后漿體的性能如下:①漿體水灰比:0.3~0.38。②漿體流動度:≤40s(拌和后完成),最多不得大于45s。③漿體沁水性:小于水泥漿初始體積的2%;四次連續(xù)測試的結果平均值<1%;拌合后24h水泥漿的沁水應能吸收。④漿體凝結時間:初凝≥5小時,終凝<24小時。⑤體積變化率:0~5%。⑥漿體強度: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7天齡期抗壓強度≥40MPa。28天齡期抗壓強度≥50MPa。⑦漿體對鋼絞線無腐蝕作用。4、其它未盡事宜均按照相關技術規(guī)范執(zhí)行。支座采用板式橡膠支座GBZYH500x112/GBZYH600x113,其性能和質量符合《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JT/T4-2019)的規(guī)定,尺寸參照《公路橋梁板式橡膠支座》(JT/T4-2019)。伸縮縫伸縮縫采用80型伸縮縫,選用伸縮縫的性能和質量必須符合《公路橋梁伸縮裝置通用技術條件》(JT/T327—2016)的規(guī)定。鋼板Q235鋼材,材質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的標準。橋面防水選用Ⅱ型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的性能和質量應滿足《路橋用水性瀝青基防水涂料》(JT/T535-2015)的規(guī)定。橋面縱、橫向排水系統橋面排水系統采用UPVC泄水管。其它材料水泥、細骨料、粗骨料、水等各材料的有關質量要求均按現行《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有關條文辦理,細骨料必須采用中粗砂。本橋所有材料質量的要求應符合《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3650-2020)的所有規(guī)定。并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本橋所有材料及標準件產品均采用通過國家級或部級鑒定的產品,并應按國標、部標要求進行抽樣檢驗。設計要點9.1設計原則本項目上部結構按全預應力混凝土構件設計。主梁由預制小箱梁+現澆濕接縫組合而成,結構型式為簡支梁橋面連續(xù)結構。9.2主梁橫斷面本橋上部結構由預制小箱梁+現澆濕接縫組合而成,結構型式為簡支梁橋面連續(xù)結構。主梁標準跨徑L=25m、L=35m,橋梁斷面由2片邊梁和2片中梁組成,其中,中梁預制寬度為2.40m,邊梁預制寬度為2.85m,翼板濕接縫寬1m/0.8m,邊梁具體寬度見梁片布置圖。曲線段主梁設計:曲線段按路線中心線處布置標準跨徑,墩、臺沿徑向設置,以折線代替曲線,每跨各片梁預制不等長。曲線上橫向超高通過改變小箱梁翼緣板的橫向傾角適應,以保證橋面鋪裝厚度的基本一致,避免砼橋面鋪裝過厚或過薄,影響其使用壽命,因此應注意翼緣板底模斜度的可調節(jié)功能。梁長變化采用調整端橫隔板至梁端的長度實現,注意保持梁端至支座中心線的距離不變。預應力束采用調整其跨中直線段長度實現。邊梁預制時翼緣板應按曲線預制以適應設計線型變化及美觀要求。直線段預制梁長L,預制橫坡I%。曲線段預制梁參數詳見《主梁平面布置圖》。9.3橋梁耐久性設計及其措施在耐久性設計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注重橋梁結構細節(jié)設計,適當加大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防止由于混凝土保護層碳化引起鋼筋鈍化膜破壞??刂苹炷恋牧芽p,除按規(guī)范要求,控制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的工作裂縫以外,采取構造措施,加強構造鋼筋,控制混凝土施工及使用過程大量出現的非工作裂縫。加強橋面排水和防水層設計,改善橋梁的環(huán)境作用條件;橋面鋪裝層頂面設置防水層,重視防水層設計。橋面鋪裝層采用高標號的混凝土,混凝土鋪裝層內設置鋼筋網,防止混凝土開裂。此外,加強橋梁泄水管設計,使橋面積水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出而不滲入梁內;加強橋梁伸縮縫處的防排水設計,防止水分從伸縮縫處滲入梁內。配制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砂、石、水等材料及混凝土配合比、拌制、運輸和澆注應嚴格按照《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和《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與施工指南》執(zhí)行,并應符合規(guī)范所規(guī)定的質量檢驗及質量標準?;炷翉姸瓤刂撇捎谩叭刂啤?,即評定混凝土強度時綜合考慮標準試件強度、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強度、非破損或局部破損檢測強度?;炷林械穆入x子含量不大于0.06%,堿含量不大于1.8kg/m3,不得采用有堿活性反應的骨料。為增強結構的耐久性,承包人應配制耐久性混凝土、施工中加強早期裂縫控制、加強養(yǎng)護等措施。上部結構計算及施工要點10.1計算程序本項目上部結構采用計算軟件MIDASCIVIL2020計算,橫向分配系數按剛接梁法計算。10.2計算原則1、環(huán)境的年平均相對濕度取80%(70%≤RH<90%)進行計算。2、混凝土:重力密度γ=26.0kN/,C40混凝土的彈性模量EC=3.25×104MPa,C50混凝土的彈性模量EC=3.45×104MPa。3、瀝青混凝土:重力密度γ=24.0kN/。4、預應力鋼筋:彈性模量Ep=1.95×105MPa,松馳率ρ=0.045,松馳系數ζ=0.3。5、錨具:錨具變形、鋼筋回縮按6mm(一端)計算;鍍鋅金屬波紋管摩阻系數μ=0.25,偏差系數k=0.0015。6、豎向梯度溫度效應:按《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JTGD60-2015)規(guī)定取值。7、橋面鋪裝:10cm厚瀝青混凝土+10cmC50混凝土調平層作為恒載計入。僅車輛橫向撞擊護欄工況,驗算邊梁翼板受力時,考慮10cm混凝土調平層參與受力,同時計入防撞護欄伸入鋪裝層的鋼筋和梁體翼板上緣加強鋼筋對懸臂板承載力的貢獻。10.3施工要點本圖有關施工工藝及質量檢查標準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有關規(guī)定辦理,另外尚需注意下列幾點:10.3.1主梁預制(1)澆筑主梁混凝土前應嚴格檢查伸縮縫、護欄、泄水管、支座等附屬設施的預埋件是否齊全,確定無誤后方能澆筑。施工時,應保證預應力管道及鋼筋位置準確。梁端1m范圍內及錨下混凝土局部應力較大、鋼筋密,特別是錨下混凝土,應充分振搗密實,嚴格控制其質量。(2)橫隔板鋼筋骨架的位置,施工時應準確放樣,以期給搭接鋼筋的順利焊接及綁軋創(chuàng)造條件。(3)采用梁底預埋鋼板調平縱坡時,嚴禁采用預埋鋼板下墊砂、墊鋼筋等簡易方式調平縱坡,因這些方法均不能保證梁底縱坡調平的準確性和可靠度。需在預制臺座預埋鋼板位置設槽口,槽口應該根據梁體坡度和預埋鋼板尺寸由承包人自行設計,但應當保證脫模容易和脫模后砼表面平整以及保證梁體張拉時自由縮短。T梁預制時應根據調平坡度,準確定位槽口內鋼板四角位置,固定好鋼板然后澆筑梁體砼(可采用組合鋼楔或澆筑低標號砼來調節(jié)鋼板順橋向傾角,也可參照連續(xù)梁的做法,在梁底設楔形塊來調平縱坡)。梁體鋼筋與預埋鋼板位置沖突時,可適當移動梁體鋼筋。預制臺座對應梁端下方(梁端至梁底預埋鋼板邊緣長度范圍)應當放置橡膠墊塊,防止預應力鋼束張拉后,由于梁體反拱導致的梁端局部受壓而破損;預制臺座構造應適應梁長變化,具體構造由承包人結合臺座形式自行設計。(4)預制主梁時,應注意預埋頂面抗剪鋼筋、護欄、伸縮縫、泄水管等公用構造部件及交通工程方面的標志、通訊管線預埋件。(5)當橫隔板鋼筋可能與縱向預應力鋼束干擾時,可適當挪動橫隔板鋼筋以避讓預應力管道,鋼筋挪動要求詳見《T梁端橫隔板鋼筋構造圖》與《T梁中橫隔板鋼筋構造圖》。端橫隔板如需設置防落梁拉索孔,則與孔位干擾的相鄰橫隔板鋼筋可適當挪動,鋼筋挪動要求詳見《T梁端橫隔板鋼筋構造圖》,橫隔板主筋嚴禁彎折、嚴禁截斷。(6)為了防止預制梁上拱過大,預制梁與橋面現澆層由于齡期差別而產生過大收縮差,存梁期不超過90d,若累計上拱值超過計算值10mm,應采取控制措施。預制梁應設置向下的二次拋物線反拱(包括梁頂)。預制梁在鋼束張拉完成后、各存梁期跨中上拱度計算值及二期恒載所產生的下撓值所示,施工單位可根據工地的具體情況(如存梁期、砼配合比、材料特性及地區(qū)氣候等)以及經驗設置反拱。反拱值的設計原則是使梁體在二期恒載施加前上拱度不超過20mm,橋梁施工完成后橋梁不出現下撓。施工設置反拱時,預應力管道也同時起拱。預加力引起的上拱度及二期恒載產生的下撓值表25米小箱梁存梁期上拱值及反預拱值設置表單位:mm梁位預制梁上拱值(理論值)二期恒
載撓度反預拱度
建議值鋼束張拉時存梁30d存梁60d存梁90d邊梁29.044.247.549.4-10.5-20中梁27.642.145.347.1-11.0(表中正值表示位移向上;負值表示位移向下)反拱值設置的建議值:按存梁60d,年環(huán)境相對濕度80%。35米小箱梁存梁期上拱值及反預拱值設置表單位:mm梁位預制梁上拱值(理論值)二期恒
載撓度反預拱度
建議值鋼束張拉時存梁30d存梁60d存梁90d邊梁38.355.158.860.7-20.6-30中梁38.955.559.261.1-22.8為防止同跨及相鄰跨預制梁間高差過大,同一跨橋不同位置的預制梁的存梁時間應基本一致(邊梁可稍短),相鄰跨的預制梁的存梁時間亦應相近。10.3.2預應力工藝(1)25米小箱梁1)預應力管道的位置必須嚴格按坐標定位并用定位鋼筋固定,定位鋼筋與箱梁腹板箍筋點焊連接,嚴防錯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與鋼筋發(fā)生碰撞,應適當挪動鋼筋位置。澆筑前應檢查波紋管是否密封,防止?jié)仓炷習r阻塞管道。2)箱梁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的85%后,且混凝土齡期不小于7d時,方可張拉預應力鋼束。3)施加預應力應采用張拉力與引伸量雙控。預制梁內正彎矩鋼束錨下張拉控制應力為0.75=1395Mpa,預應力張拉時還需考慮鋼束與錨圈口之間的摩擦損失,錨口摩阻損失暫按3%考慮,即鋼束錨外張拉控制應力為1437Mpa,錨口摩阻損失的具體數值應根據試驗確定,或采用廠家及施工單位常年積累的數據,任何時候錨外張拉控制應力不得超過0.8。預施應力過程中,應保持兩端的伸長量基本一致,兩端伸長量之差不宜大于5%。當預應力鋼束張拉達到設計張拉力時,實際引伸量值與理論引伸量值的誤差應控制在±6%以內。實際引伸量值應扣除鋼束的非彈性變形影響。各鋼束終張拉引伸量(兩端之和)詳見下表:鋼束引伸量一覽表單位:mmN1N2N3N4N51741731721721734)主梁預應力鋼束采用兩端同時張拉,以對稱于構件截面的中軸線、上下左右均衡為原則,同時考慮不使構件的上、下緣混凝土應力超過容許值。主梁正彎矩鋼束張拉順序為N1→N3→N2→N5→N4。5)預應力施工應采用自動智能控制張拉系統。6)張拉用千斤頂的校正系數不得大于1.05,油壓表的精度等級不得低于1.0級。千斤頂標定的有效期不得超過六個月,且不應超過300次張拉作業(yè)。油壓表檢定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且宜采用耐震壓力表。當采用0.4級壓力表時,檢定周期可為三個月,但每個月應進行定期校準。千斤頂張拉噸位不應小于張拉力的1.2倍,且不應大于張拉力的2倍。7)預制梁在終張拉時及24h后,斷絲及滑絲數量不應超過預應力鋼絞線總絲數的1.0%,并不應處于梁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不得超過一絲。8)預應力筋張拉后,孔道應及早壓漿,一般應在48小時內灌漿完畢??椎缐簼{宜采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為保證真空壓漿的質量,應根據JG225-2007《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波紋管》的要求對金屬波紋管進行現場檢測??椎缐簼{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F50-2011執(zhí)行,水泥漿強度不小于50MPa,要求壓漿飽滿,至少能保證一根束道灌漿用量(一般至少為管道體積的1.5倍),禁止邊加原料,邊攪拌,邊壓漿。壓漿過程及壓漿后2天內氣溫低于5℃時,在無可靠保溫措施下禁止壓漿作業(yè)。溫度大于35℃不得拌和或壓漿。為保證鋼絞線束全部充漿,進漿口應予封閉,在水泥漿凝固前,所有塞子、蓋子或氣門均不得移動或打開。水泥漿強度達到40MPa時,箱梁方可吊裝。9)封錨。壓漿后應立即將梁端水泥漿沖洗干凈,清除支承墊板、錨具及端面混凝土的污垢。封錨混凝土應仔細操作、搗實,保證錨具處封錨混凝土密實。封錨混凝土可與箱內端橫梁及封頭混凝土同時澆筑。(2)35米小箱梁1)預應力管道的位置必須嚴格按坐標定位并用定位鋼筋固定,定位鋼筋與箱梁腹板箍筋點焊連接,嚴防錯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與鋼筋發(fā)生碰撞,應適當挪動鋼筋位置。澆筑前應檢查波紋管是否密封,防止?jié)仓炷習r阻塞管道。2)為有效控制預制梁生產過程中微裂縫的產生,箱梁鋼束在移梁前宜分兩次進行張拉(預張拉和終張拉),在箱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的60%后進行預張拉,帶模預張拉時,模板應松開,避免對梁體壓縮造成阻礙。箱梁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的85%后,且混凝土齡期不小于7d時,方可終張拉預應力鋼束。3)施加預應力應采用張拉力與引伸量雙控。預制梁內正彎矩鋼束錨外預張拉控制應力為0.45=837Mpa,預制梁內正彎矩鋼束及墩頂連續(xù)段處的負彎矩鋼束錨下終張拉控制應力為0.75=1395Mpa,預應力終張拉時還需考慮鋼束與錨圈口之間的摩擦損失,錨口摩阻損失暫按3%考慮,即鋼束錨外終張拉控制應力為1437Mpa,錨口摩阻損失的具體數值應根據試驗確定,或采用廠家及施工單位常年積累的數據,任何時候錨外張拉控制應力不得超過0.8。預施應力過程中,應保持兩端的伸長量基本一致,兩端伸長量之差不宜大于5%。當預應力鋼束張拉達到設計張拉力時,實際引伸量值與理論引伸量值的誤差應控制在±6%以內。實際引伸量值應扣除鋼束的非彈性變形影響。各鋼束終張拉引伸量(兩端之和)詳見下表:鋼束引伸量一覽表單位:mmN1N2N3N4N52442442442422424)主梁預應力鋼束采用兩端同時張拉,以對稱于構件截面的中軸線、上下左右均衡為原則,同時考慮不使構件的上、下緣混凝土應力超過容許值。主梁鋼束預張拉順序為:N2→N5,終張拉順序為N3→N1→N4→N5→N2。5)預應力施工應采用自動智能控制張拉系統。6)張拉用千斤頂的校正系數不得大于1.05,油壓表的精度等級不得低于1.0級。千斤頂標定的有效期不得超過六個月,且不應超過300次張拉作業(yè)。油壓表檢定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且宜采用耐震壓力表。當采用0.4級壓力表時,檢定周期可為三個月,但每個月應進行定期校準。千斤頂張拉噸位不應小于張拉力的1.2倍,且不應大于張拉力的2倍。7)預制梁在終張拉時及24h后,斷絲及滑絲數量不應超過預應力鋼絞線總絲數的1.0%,并不應處于梁的同一側,且一束內斷絲不得超過一絲。8)預應力筋張拉后,孔道應及早壓漿,一般應在48小時內灌漿完畢??椎缐簼{宜采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為保證真空壓漿的質量,應根據JG225-2007《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波紋管》的要求對金屬波紋管進行現場檢測??椎缐簼{按《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TF50-2011執(zhí)行,水泥漿強度不小于50MPa,要求壓漿飽滿,至少能保證一根束道灌漿用量(一般至少為管道體積的1.5倍),禁止邊加原料,邊攪拌,邊壓漿。壓漿過程及壓漿后2天內氣溫低于5℃時,在無可靠保溫措施下禁止壓漿作業(yè)。溫度大于35℃不得拌和或壓漿。為保證鋼絞線束全部充漿,進漿口應予封閉,在水泥漿凝固前,所有塞子、蓋子或氣門均不得移動或打開。水泥漿強度達到40MPa時,箱梁方可吊裝。9)封錨。壓漿后應立即將梁端水泥漿沖洗干凈,清除支承墊板、錨具及端面混凝土的污垢。封錨混凝土應仔細操作、搗實,保證錨具處封錨混凝土密實。封錨混凝土可與箱內端橫梁及封頭混凝土同時澆筑。10.3.3施工注意事項(1)施工正式開工前,施工單位應對本橋墩、臺基礎控制點和基樁中心點坐標進行一次全面的校核,如與施工圖文件有出入,請盡快與設計部門聯系。(2)橫隔板鋼筋骨架的位置,施工時應準確放樣,以期給搭接鋼筋的順利焊接及綁扎創(chuàng)造條件。(3)主梁就位后必須及時進行翼板及橫隔板間的鋼筋連接和濕接縫混凝土的澆筑。只有其設計強度達到85%并采取壓力擴散措施后,方可在其上運梁。運梁設備在橋上行駛時必須使設備重量落在梁肋上(施工單位應按所采用的設備對主梁及下部構造等進行施工荷載驗算,驗算通過后方可進行施工)。(4)主梁吊運按兜托梁底起吊法考慮,不設吊環(huán)。預制時應在梁底預留穿索兜底所需的活動段底模,同時在主梁翼板上的對應位置預留穿索孔洞,吊具根據施工單位的條件自行設計。(5)預制主梁梁頂、翼板及橫隔板橫向端部等與現澆混凝土結合的混凝土表面必須鑿毛、沖洗,以保證新老混凝土的結合質量。(6)凡需焊接的受力部位,均應滿足可焊性要求,并且當使用強度級別不同的異種鋼材相焊時(如HRB400級鋼筋和Q235鋼相焊)所選用焊接材料的強度應能保證焊縫及接頭強度高于較低強度級的鋼材(如Q235鋼)之強度。(7)為確保梁體在運輸過程及安裝就位時的穩(wěn)定性,應采取有效的防傾倒措施。(8)預制主梁時,應注意預埋頂面抗剪鋼筋、護欄、伸縮縫、泄水管、縱向排水管吊筋等公用構造部件及交通工程方面的通訊管線預埋件。(9)其它未盡事宜,均應嚴格按照現行《公路橋涵設計規(guī)范》、《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及《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中有關規(guī)定辦理。下部結構設計要點及施工要點11.1.橋墩及基礎(1)1號~7號橋墩采用雙柱式圓柱墩,柱徑為1.4m,樁徑為1.5m,蓋梁寬度為10.9米,橋墩樁基按嵌巖樁進行設計,墩間距為6.4m。地系梁尺寸為1.2m(寬)×1.3m(高)。(2)8號~10號橋墩采用雙柱式圓柱墩,柱徑為1.4m,樁徑為1.5m,蓋梁寬度為12.5米,橋墩樁基按嵌巖樁進行設計,墩間距為7.8m。(3)11號橋墩采用雙柱式圓柱墩,柱徑為1.6m,樁徑為1.8m,蓋梁寬度為12.5米,橋墩樁基按嵌巖樁進行設計,墩間距為7.8m。(4)墩高<7m,不設置地系梁;7m≤墩高,設置一道地系梁。11.2.橋臺及基礎(1)大里程橋臺采用重力式橋臺+樁基礎,臺帽寬度寬1.5m,長12.7m,臺帽高0.5m,臺帽按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橋臺耳墻長度3.96m。樁基直徑1.5米,每個橋臺采用6根樁基。(2)小里程橋臺采用樁柱式橋臺,臺帽寬度寬1.5m,長12.0m,臺帽設計中心線處高1.656m,臺帽按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橋臺耳墻長度3.96m。樁基直徑1.5米,每個橋臺采用3根樁基。11.3.下部結構設計要點1、橋墩均采用雙柱墩。結合地質、地形條件,橋臺采用重力臺,采用樁基礎;橋墩樁基礎按嵌巖石樁基礎設計。樁基礎深度根據沖刷情況、土層分布、覆土層厚度、單樁軸力、樁徑進行確定。2、樁的內力按“m法”計算。3、墩的受力計算中,在墩頂處按鉸接考慮有一定水平位移。4、蓋梁頂橫坡與橋面橫坡保持一致,支承墊石頂水平,以保證支座水平放置。11.4下部結構施工要點1、施工前校核要求:(1)施工單位進場后應對橋位處地面線進行復測,如出現與設計所采用的地面線不符應上報施工監(jiān)理及設計代表,并根據實際情況及需要調整橋梁下部設計。(2)施工單位進場后應對全橋標高系統進行復核,以確保無誤。(3)本橋基樁采用坐標定位,施工放樣前應對基樁坐標認真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并對所放樁位用鋼尺進行各個方向的丈量校核。2、全橋基樁按嵌巖樁設計,鉆孔施工達到設計標高后,若發(fā)現地質情況與地質鉆孔資料不符,施工單位應會同駐地業(yè)主代表、監(jiān)理工程師及設計院地質專業(yè)工程師和結構設計工程師,共同按照單樁設計軸向力結合實際地質狀況共同確定樁基終孔高程。樁基終孔時,應根據實際的挖孔記錄資料,仔細判明地層分類及相關力學指標,確保樁基進入設計要求的地層和深度。3、嚴格控制樁基偏位在規(guī)范容許范圍內。施工單位必須加強檢查工作,對樁位測量放線圖的所有計算數據,必須經第二個人進行百分之一百的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報檢測量監(jiān)理工程師;下護筒過程中測量工程師經常性檢查護筒及平臺平面位置,及時調整纜繩長度,保證護筒位置偏差在允許范圍之內;在樁基鉆進過程中要不定時抽檢樁基的垂直度;樁基成孔后,下放鋼筋籠時必須校正鋼筋籠的中心位置。4、灌注樁基砼之前要把樁底沉渣清除,嵌巖樁成孔后樁底沉淀厚度不得大于5cm。同時,基樁設鋼質聲測檢測管,應嚴格按有關標準檢驗基樁質量,對樁基超聲檢測有問題的均應進行鉆探取芯進行成孔質量檢測。樁身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研究處理方案,報監(jiān)理單位處理。5、橋墩施工中注意新老混凝土結合面的清洗和鑿毛,為使全橋顏色一致,宜選用同一廠家的水泥。墩身鋼筋全部采用擠壓接頭或直螺紋套筒等強連接。6、支座墊石澆注必須與墩臺蓋梁同步完成,并切實控制好墊石標高;施工時對梁底楔形塊要精心制作,確保支座保持水平,以提高支座的使用壽命。7、支座墊石標高應嚴格按設計提供的數值控制,并保證支座水平和支座頂面清潔。8、設計文件中采用材料均為設計中的重要參數,施工中應嚴格執(zhí)行,不得隨意更改,因特殊原因需作更改,應事先提供相關材料最新試驗資料報設計院和業(yè)主審核通過,該試驗檢測資料應經過有關權威檢測部門鑒定認可。11.5墩、臺身施工要點1)為防止高墩墩身在分段施工過程中出現收縮裂縫,一方面建議施工單位作溫控設計,采取必要的溫控措施,在材料上應反復優(yōu)化配合比,在工藝上應盡量降低骨料的入模溫度,縮短節(jié)段之間的混凝土齡期差,特別是承臺與墩底第一節(jié)段之間的混凝土齡期差(建議承臺與墩底第一節(jié)段之間的混凝土齡期差不大于7天),并加強混凝土養(yǎng)生。另一方面為使墩身節(jié)段施工時節(jié)段剛度能平順過渡,施工接縫應嚴格禁止設置在橫隔板交界面處,應在其交界面上不小于3m的位置處。2)由于空心墩及薄壁橋墩較高,橋墩施工時應嚴格做好施工控制。橋墩可采用爬?;蚍J┕?。橋墩施工時,順橋向雙壁間應設置臨時撐,臨時撐位置宜布置在有內橫隔的位置。3)橋墩施工中注意新老混凝土結合面的清洗和鑿毛,為使全橋顏色一致,宜選用同一廠家的水泥。墩身鋼筋全部采用擠壓接頭或直螺紋套筒等強連接??招亩斩丈碓O有通風孔,施工時注意不可因此截斷結構鋼筋。4)橋臺采用支架法施工。施工時應確保模板強度和剛度,對大體積砼應注意水化熱問題。5)臺身砼宜采用同一廠家的水泥。相鄰箍筋的彎鉤接頭,沿墩身方向應交錯布置。6)在砼養(yǎng)生時限內,應確保砼任何表面均長期處于濕潤狀態(tài),養(yǎng)生操作應完全按照《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7)支座墊石澆注必須與墩臺蓋梁同步完成,并切實控制好墊石標高;施工時對梁底楔形塊要精心制作,確保支座保持水平,以提高支座的使用壽命,并須注意按支座廠家要求預留支座錨栓孔。8)在澆注臺身、背墻及耳墻砼時,應注意預埋下一階段鋼筋,以及墊石、支座、伸縮縫、護欄及泄水管等構件的預埋件;9)臺后填土必須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1)為減少橋頭路基沉降,應嚴格控制橋頭路堤填土質量和壓實度;(2)臺后填土不得使用含雜質、腐殖土或凍土塊等土類,臺后宜采用透水性土等材料;(3)橋梁兩側10m范圍部分采用相鄰路段的路基填料分層填筑壓實,填筑時注意臺前、臺后均衡、對稱填筑壓實,壓實度為96%。橋臺周圍(包括錐坡)填土應采用小型壓實機械進行薄層壓實,在臺后填土穩(wěn)定后再澆筑橋頭搭板,并與路面基層施工相協調。10)橋臺施工時應結合《橋頭路基處理設計圖》要求,使其與臺后引道及擋土墻接順??拐鹪O計項目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4s,對應的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根據《公路橋梁抗震設計細則》(JTG/TB02-01-2008)中3.12、3.1.4條規(guī)定,明確橋梁抗震設防類別為丁類,橋梁抗震設防措施等級為Ⅵ級;2、抗震措施:結構抗震采用預設在橋墩、臺蓋梁上的擋塊+橡膠墊限制主梁位移并設置防落梁裝置。耐久性設計橋梁主體結構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必須考慮預應力和鋼筋混凝土結構耐久性。本項目橋涵工程基礎所處環(huán)境類型為Ⅱ類,大氣中環(huán)境類型為Ⅰ類。根據結構的重要程度及其使用環(huán)境,設計采取措施,以提高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1)保證必需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充分重視結構的細部構造設計,根據環(huán)境條件和構件類別,保證混凝土最小保護層厚度?;炷帘Wo層是保護鋼筋免受腐蝕破壞的第一道屏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農村土地買賣合同范本
- 農村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 買賣冬蟲夏草合同范本
- 勘界測繪合同范例
- 再婚買房合同范本
- 個體簡易合同范本
- 包工安裝護欄合同范本
- 單位銷售崗位勞動合同范本
- 俱樂部裝修合同范本
- 養(yǎng)殖合作建設合同范本
-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課件
- 《馬克思生平故事》課件
- 2024-2025學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監(jiān)測英語試題(解析版)
- 《以哪吒精神照亮成長之路》開學家長會課件
- HRBP工作總結與計劃
- 八大危險作業(yè)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兒童故事繪本愚公移山課件模板
- 2024年計算機二級WPS考試題庫(共380題含答案)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冊(1-3)
- 2024綜合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及解析(146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