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J02-2009 軌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設計規(guī)范_第1頁
RFJ02-2009 軌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設計規(guī)范_第2頁
RFJ02-2009 軌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設計規(guī)范_第3頁
RFJ02-2009 軌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設計規(guī)范_第4頁
RFJ02-2009 軌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設計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國家人民防空辦公室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批準部門:國家人民防空辦公室國人防〔2009〕283號2009年7月14日主要起草人:王陽明高明亮王月桂黃靜華郝景華楊海平周時洪盧樹芬葉思輝張家清朱林華齊文新陳培友褚敬止王明昌 3基本規(guī)定 5.2材料 5.3常規(guī)武器作用計算的一般規(guī)定 5.5核爆炸地面空氣沖擊波及土(巖)體壓縮波參數(shù) 5.6核爆炸動荷載 5.7結構動力計算 5.9防護設備門框墻的設計與計算 6孔口防護設備 6.4正線 8給排水 附錄A鋼筋混凝土板柱結構設計要點 A.1一般規(guī)定 A.4反托板的設計要點 附錄B鋼管混凝土柱的設計要點 B.2構造要求 附錄C鋼筋混凝土反梁設計要點 C.2構造要求 本規(guī)范用詞說明 1防常規(guī)武器抗力級別5級和6級:2防核武器抗力級別5級和6級。1.0.3兼顧人民防空(以下簡稱人防)需要的軌道交通工程必須2.0.1平時peacetime2.0.6主體mainpart2.0.16密閉門airtightd2.0.18出入段線防護密閉門airtightblastpartitiondoor2.0.19臨空墻防護密閉封堵板airtightblastplateforblastproofpartitionwall2.0.20防爆波活門blastvalve2.0.21自動排氣活門automaticexhaustvalve2.0.22緩沖通道bufferingpassage2.0.24密閉通道airtightpassage2.0.25洗消間decontaminationroom2.0.26簡易洗消impledecontaminationroom2.0.27清潔區(qū)uncontaminatedarea2.0.28染毒區(qū)contaminatedarea2.0.29沖擊波shockwave42.0.30沖擊波超壓positivepressureofshockwave2.0.32消波率attenuatingshockwaveratio2.0.33擴散室roomforreducingshockwave2.0.35預濾室dust-removingroom2.0.36防護密閉隔墻protectiveairtightpartitionwall2.0.37密閉隔墻airtightpartitionwall2.0.38臨空墻blastproofpartitionwall2.0.39建筑面積floorareaofworks2.0.40有效面積effectivefloorarea2.0.41掩蔽面積shelteringarea2.0.42平戰(zhàn)結合dual-utilizationofpeacetimeandwartime2.0.43平戰(zhàn)轉換exchangebetweenpeacetimeandwartime2.0.45二次施工secondaryconstruction2.0.46靜荷載staticload2.0.47動荷載dynamicload2.0.48等效靜載equivalentstaticload2.0.49防爆波地漏blastprooffloordrain2.0.50防爆波清掃口blastprooffloormeatus2.0.51應急電源lash-uppowersource2.0.52自備電源self-reservepowersource2.0.53區(qū)域電源regionalpowersource能供給某范圍內多個用電工程的內部電源。一般是內部電3基本規(guī)定4.1一般規(guī)定4.1.1軌道交通工程口部的設置,應符合戰(zhàn)時及平時使用要求和地面建筑規(guī)劃要求。4.1.2人員出入口防護段門孔尺寸應根據(jù)平時、戰(zhàn)時人員出入流4.1.3軌道交通工程與相鄰地下工程,有連通規(guī)劃的或相鄰地下連通規(guī)劃的可預留連通口。4.1.4軌道交通工程防早期核輻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防核武器抗力級別為5級的工程,其頂蓋厚度和覆土換算厚度之和,應滿足表4.1.4的要求;海拔h?(m)防護層厚度h(mm)4.1.5軌道交通工程的人員出入口防護段內宜設置不影響防護4.2主體4.2.1防護單元的劃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一個車站與一個相鄰區(qū)間宜為一個防護單元;2換乘車站宜分線劃分防護單元(包括相鄰的區(qū)間隧道),當3附屬于軌道交通地下車站主體及區(qū)間隧道以外,獨立設置4.2.2防護單元內可不劃分抗爆單元。4.2.3單線防護單元的緊急掩蔽人數(shù)應符合表4.2.3的規(guī)定。多線換乘車站合并設置防護單元時,緊急掩蔽人數(shù)最多不超過車站的掩蔽面積(m2)緊急掩蔽人數(shù)(人)4.3.1戰(zhàn)時人員出入口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每個防護單元戰(zhàn)時人員出入口不應少于2個(不含連通口和垂直式出入口),并應有不少于1個直通室外地面的戰(zhàn)時主要人員出入口(垂直式除外),各戰(zhàn)時人員出入口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戰(zhàn)時人員出入口通道凈寬度應不小于1.50m,凈高度應不入口),應按掩蔽人數(shù)每100人不小于0.30m計算確定;2通風口不宜設置在人員出入口內;4.3.5車站出入口出地面的垂直電梯應設在口部防護密閉門以外,設在防護區(qū)內通向外部的電梯井和檢修、安裝等其他孔口應采取防護密閉措施,或采取戰(zhàn)前封堵措施。4.4防護功能平戰(zhàn)轉換4.4.1防護功能平戰(zhàn)轉換措施應符合下列各項規(guī)定:2平戰(zhàn)轉換設計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5.11節(jié)的有關規(guī)定;4平戰(zhàn)轉換設計應與工程設計同步完成。4.4.2軌道交通工程的下列項目應在工程施工、安裝時一次完1戰(zhàn)時使用的出入口、通風口的防護設施;2區(qū)間正線上的防護設施;3鋼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澆筑的結構或構件;4.4.3專供平時使用的人員出入口,臨戰(zhàn)時采用的垂直封堵措寬不宜大于7.00m,凈高不宜大于3.50m;對臨戰(zhàn)時采用預制構件6鋼纖維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宜小于70MPa,鋼纖維的體積含量宜為3%~4%。5.2.2在靜荷載作用下的材料強度設計C55及以下陶體土和砌體的彈性模量可取靜荷載作用時的1.2倍;鋼材的彈性模5.3.1常規(guī)武器爆炸空氣沖擊波作用在結構受爆面上的超壓波按等沖量簡化為有升壓時間的三角形(圖5.3.2)。1o——作用在頂蓋上的動荷載等效作用時間(s)。表5.4.2-1土體拱效應系數(shù)C.允許延性比[p]土體內摩擦角()52拱形結構頂拱的均布等效靜荷載標準值可取平頂結構均F——土的側壓系數(shù),當無實測資料時,可按本規(guī)范表56表5.4.2-4底板動力系數(shù)K。續(xù)表5.4.2-4w圖5.4.3常規(guī)武器爆炸作用在臨空墻上的荷載工程防常規(guī)武器的抗力級別56[p]可取3.0;(防護密閉門)及其門框墻上的反射超壓峰值護密閉門)所在位置的入射沖擊波超壓峰值護密閉門)所在位置的入射沖擊波超壓峰值圖5.4.6常規(guī)武器在出入口外爆炸出入口形式5穿廊式6穿廊式5.4.7當常規(guī)武器在出入口外爆炸時,作用在第一道防護門(防q,——常規(guī)武器爆炸空氣沖擊波作用在第一道防護門(防護密閉門)上的均布等效靜荷載標準值(N/工程防核武器的抗力級別65負壓峰值(MPa)正壓作用時間t,(a)作用時間t(s)1非飽和土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可按表5.5.2-1采用;2巖體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可按表5.5.2-2采用;3飽和土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可按表5.5.2-3采用。土的類別圓礫、角礫土的類別應變恢復比8中砂(粉質黏土注:1黏性土:堅硬狀態(tài)c??扇∮菜軤顟B(tài)的大值圍巖級別1ⅡⅢMV含氣量a(%)41)計算5.5.3土(巖)體中壓縮波波形,可簡化成有升壓時間的三角形(圖5.5.3)。最大壓力及升壓時間可按下列公式計算:△P。——地面空氣沖擊波超壓峰值(MPa);h——土(巖)體的計算深度(m);計算頂板時,應取頂板的q?=KaξPx(5.6.1-2)本規(guī)范第5.7.4條或第5.7.5條確定;內插法確定廈土厚度h(m)I234567注:1雙層及多層結構綜合反射系數(shù)取表中5.6.3結構不利覆土厚度,可按表5.6.3采用。注:1hm為結構不利覆土厚度:5.6.4土體卸荷拱的成拱厚度應符合表5.6.4-1的規(guī)定;核爆炸作用下的最小安全防護層厚度應符合表5.6.4-2的規(guī)定。毛洞跨度L(m)碎石土(中密、密實)粉土《密實)粉質黏土(堅硬、硬塑)黏土(堅硬、硬塑)毛洞跨度L(m)碎石土(中密、密實)粉質黏土(堅硬、硬塑)黏土(堅硬、硬望)5.6.5當采用暗挖法施工的毛洞拱頂以上土層厚度小于成拱厚5.6.6當采用暗挖法施工的毛洞拱頂以上土層厚度不小于最小安全防護層厚度時,襯砌可只按靜荷載作用進行設計。土壓力標準值可按表5.6.6計算確定。土的類別黏土(堅硬、硬塑)5.6.7當采用暗挖法施工的毛洞拱頂以上土層厚度不小于成拱厚度,且小于最小安全防護層厚度時,襯砌荷載可按下列規(guī)定c——土體的內聚力(N/mm2);h——毛洞拱腳以上土體厚度(m);y——土的重力密度(kN/m2)。2外墻及頂拱水平等效靜荷載標準值可按下式計算:式中:q?——外墻及頂拱的水平等效靜荷載標準值(N/mm2);ξ——側壓系數(shù),應按本規(guī)范表5.6.1采用;Ku—外墻及頂拱的動力系數(shù),應按本規(guī)范第5.7.4條確3底板的等效靜荷載標準值,應根據(jù)基礎形式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1)整體基礎底板的等效靜荷載可按下式計算:7—底壓系數(shù),應按本規(guī)范第5.6.1條確定;Ka——底板的動力系數(shù),應按本規(guī)范第5.7.4條確定。2)當為條形基礎時,可不計入底部壓力的作用。5.6.8開敞式防倒塌棚架,由核爆空氣沖擊波動壓產生的水平等mm2,兩者應按不同時作用計算。5.6.9第一道防護門或第一道防護密閉門以外的出入口通道結構荷載應按下列規(guī)定確定:1有頂板的通道結構應按承受土中壓縮波產生的等效靜荷載作用計算,可不計入內壓力的作用;2無頂板敞開段通道結構可不計入土中壓縮波作用;邊墻宜按擋土墻確定的荷載進行驗算。工程防核武器的抗力級別65壓,應按表5.6.11-1采用,等效靜荷載標準值應按表5.6.11-2口部形式工程防核武器的抗力級別65穿廊式或垂直式防護設備類型防護門防護密閉門活門9受荷分別計算(圖5.6.15),其水平等效靜荷載標準值可按表防護單元I防核式器的抗力級別防護單元Ⅱ防核武器的抗力級別9666555按單自由度體系,進行彈性或彈塑性工作階段的計算。必要時也5.7.3對砌體結構或構件,允許延性比[p]值應取1.0;對鋼筋混受彎小偏心續(xù)表5.7.3的結構或構件核武器爆炸動荷載、5.7.4結構或構件的動力系數(shù)K,應根據(jù)結構或構件的工作狀態(tài)、等效單自由度體系自振圓頻率w和動荷載的波形確定。1當核爆動荷載的波形簡化為無升壓時間的三角形時,動力系數(shù)K?應按下式計算:2當核爆動荷載的波形簡化為有升壓時間的三角形時,動力系數(shù)K??砂聪铝泄接嬎悖菏街校篕結構或構件的動力系數(shù),當K?<1.05時,應取Kato——核爆土中壓縮波升壓時間(s)。3當常規(guī)武器爆炸動荷載的波形簡化為無升壓時間的三角形時,動力系數(shù)K。應按下式計算:式中:to——動荷載等效作用時間(s)。4當常規(guī)武器爆炸動荷載的波形簡化為有升壓時間的三角形時,動力系數(shù)K?應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動荷載等效升壓時間(s);ξ——動荷載升壓時間對結構動力響應的影響系數(shù),當ξ<時,應取Ka——無升壓時間的三角形動荷載作用下結構的動力系數(shù),應按公式(5.7.4-5)計算。5.7.5當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且頂蓋覆土厚度小于或等于結構不利覆土厚度的兩倍時,核爆作用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動力系數(shù)K?可按表5.7.5采用。表5.7.5動力系數(shù)K?允許延性比[9]5.8內力分析和截面設計5.8.5當按等效靜荷載進行梁、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驗算時,混凝土及砌體在動荷載作用下的強度設計值應乘以折減系數(shù)fa——動荷載作用下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N/BA?!渲迷谕唤孛鎯裙拷罡髦娜拷孛婷娣efa——動荷載作用下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N/a側墻、上擋墻和門檻等獨立部分(圖5.9.1),并應分別設計與計5.9.2門框墻應按門扇傳給的等效靜荷載標準值q和直接作用5.9.2);直接作用在門框墻上的等效靜荷載標準值q.應按本規(guī)范1——門框墻懸挑長度(mm);1?——門扇傳來的等效靜荷載標準值q,作用點至牛腿(或懸臂梁)根部的距離(mm),其值為門框墻懸挑長度減去1/3門扇搭接長度;本規(guī)范第5.4.4條、第5.6.12條和第5.6.13條確7%%5.9.4當門框墻處采用防護密閉封堵板進行封堵時(圖5.9.4),封堵板傳給門洞周邊的等效靜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列9.——直接作用在門框墻上的等效靜荷載標準值(N/2門框墻厚度不應小于300mm;水平受力鋼筋和豎向受力鋼筋宜采用HRB335、HRB400或4平板門門框側墻的配筋(圖5.9.7-1)1)水平受力鋼筋截面面積應由計算確定,且配筋率不應小于0.25%,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豎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2)應設置拉結筋,其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不應大于500mm,應呈梅花形布置。5上擋墻和門檻的配筋(圖5.9.7-2)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豎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應由計算確定,且配筋率不應小于0.25%,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水平受力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12mm,間距不應大于250mm。2)應設置拉結筋,其直徑不應小于6mm,間距不應大于500mm,應呈梅花形布置。6門洞四角的內外層,均應配置HRB335的斜向加強鋼筋,斜向加強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6mm,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60倍(圖5.9.7-3)。植筋連接應滿足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噴射混受士預制板 光內墻一防護密閉墻,防護單元隔墻一防護設備門框墻一受壓構件的全部縱向鋼筋受壓構件的一側縱向鋼筋、5.10.6承受動荷載作用的鋼筋混凝土梁、板、墻、殼等構件應雙面配筋。梁、板等受彎構件,應在受壓區(qū)配置構造鋼筋,配筋率不宜小于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率,在連續(xù)梁和框架節(jié)點處,且不應小于受拉主筋的1/3。整體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板、墻、殼每面的非受力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15%,間距不應大于250mm。5.10.7連續(xù)梁及框架梁在距支座邊緣1.5倍梁截面高度范圍內,宜采用封閉式箍筋,箍筋配筋率不應低于0.15%,間距不宜大于h。/4(h。為梁截面計算高度),且不宜大于主筋直徑的5倍。對受拉鋼筋搭接處,宜采用封閉式箍筋,箍筋間距不應大于主筋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mm。5.10.8承受動荷載的鋼筋混凝土柱縱向受力鋼筋應符合下列規(guī)1直徑不宜小于14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應超過3縱向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于50mm,中距不宜大于3當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小于3%時,直徑不應小于6mm,4當縱向受力鋼筋配筋率大于3%時,直徑不應小于8mm,5.10.10梁柱節(jié)點區(qū)應設置水平箍筋,箍筋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應小于6倍箍筋的直徑,且不應小于50mm,間距不應大于時使用的防護密閉門門框部位,應局部加厚,厚度不應小于小于0.25%,拉結筋應符合本規(guī)范第5.10.11條規(guī)定。la=1.051,(5.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度不應小于240mm,伸入砌體墻內的長度不應小于1000mm(圖每隔500mm應設置2根直徑為6mm的拉結鋼筋,拉結鋼筋每邊AAAA5.10.16軌道交通工程,其防護設備門框與門框墻鋼筋的連5.11平戰(zhàn)轉換設計5.11.1軌道交通工程應進行一次性的平戰(zhàn)轉換設計。實施平戰(zhàn)5.11.2臨戰(zhàn)時實施平戰(zhàn)轉換不應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對所需的預5.11.3常規(guī)武器和核武器爆炸動荷載作用下,臨戰(zhàn)垂直封堵構5.11.6當受條件限制,主體結構的外墻或頂蓋無覆土,且其厚度小于防早期核輻射最小防護厚度時,應在緊急轉換時限內按設計要求覆土。6孔口防護設備6.1.1作用在孔口防護設備上的等效靜荷載標準值應按本規(guī)范第5.4.4條、第5.6.11條、第5.6.12條和第5.6.13條確6.2人員出入口據(jù)表6.4.6確定。防護設備類型空氣沖擊波超壓設計值(MPa)出入段線防護密閉門防護密閉隔斷(0.10(等效靜數(shù))0.05(等效靜載)6.6.2線路出人段線中設置的出入段線防護密閉門和出入段線1通風方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V,——工程內主要出入口處的最小防毒通道有效容積10染毒后的油網(wǎng)過濾器和過濾吸收器不得通過清潔區(qū);活7.0.4通風系統(tǒng)的平戰(zhàn)結合設計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平戰(zhàn)功能轉換措施必須滿足戰(zhàn)時的防護要求和使用要求。2在規(guī)定的臨戰(zhàn)轉換時限內完成戰(zhàn)時功能轉換。色肉眼可見物砷秉氧化物(以CN計)1放射性(核沉降)物質8.0.4戰(zhàn)時人員用水標準及儲水時間,應符合表8.0.4的規(guī)定。工程類別儲水時間(d)30303030掩蔽人數(shù)之比(%)簡易洗消盟洗盆數(shù)量(個)人員洗消貯水量(m3)口部洗消標準(L/m2)簡易1膠軟管,服務半徑不宜大于25m;軟管出口處水壓不宜低于應不小于1.0m2.可用移動式污水泵將集水坑收集的洗消污水排宜小于75mm。1電力系統(tǒng)電源;2車站平時配備的蓄電池組;3區(qū)域電源和自備電源。4由區(qū)域電源和自備電源供電。9.0.6戰(zhàn)時照明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9.0.7線路敷設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可取3。2當用等代框架方法計算時,宜將支座負彎矩下調10%~3支座負彎矩在柱上板帶和跨中板帶的分配可取3:1到2:1;跨中正彎矩在柱上板帶和跨中板帶的分配可取1:1到2當板內配置箍筋或彎起鋼筋時受沖切截面應符合下式條4材圖A.3.4板中抗沖切鋼筋布置厚度小于350mm時,箍筋應做成封閉式;當板的厚度不小于但其截面積不得大于所需箍筋截面面積的25% 少于3根。A.4.1板柱結構底板可采用反托板(圖A.4.1)。反托板b?=a+2(h?+h?)No=A.fa(1+√0+0)φθ—套箍指標;出=1-0.115(1/D-4)(B.1.2)B.2構造要求1鋼管壁厚不宜小于8mm,外徑與壁厚之比宜取20~100;能力。連結構造鋼筋的截面面積之和不應低于鋼管截面積的25%.3D/d≤2.53D/d≤2.5D1為便于在執(zhí)行本規(guī)范條文時區(qū)別對待,對要求嚴格程度不同的用詞說明如下:2條文中指明應按其他有關標準執(zhí)行的寫法為:“應符合軌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設計規(guī)范條文說明 3基本規(guī)定 5.6核爆炸動荷載 5.7結構動力計算 5.9防護設備門框墻的設計與計算 6孔口防護設備 6.1一般規(guī)定 方米以上;井口有的多達6個;確定。市交通地下?lián)Q乘站和城市軌道交通地下工程有共同點又有不同3.0.1軌道交通地下工程戰(zhàn)時功能是軌道交通地下工程的使用3.0.2軌道交通地下工程各防護單元的抗力級別和防化等級是3.0.3軌道交通地下工程的設計首先應滿足平時的交通運營需4.1.3軌道交通地下工程與相鄰地下工程有連4.1.4各種建筑材料對y射線和中子的衰減系數(shù)和半衰減厚度需要。4.2主體4.2.1防護單元劃分所以按一個車站加相鄰區(qū)間為一個防護單4.2.3按三個檔次劃分緊急掩蔽人數(shù)是考慮各車站的規(guī)模不一站)的破壞對人員傷害的程度。掩蔽800人~1500人,是考慮到4.3口部4.3.1口部數(shù)量:要求每個防護單元戰(zhàn)時人員出人口不少于2結構類型消人數(shù)可按防護單元總掩蔽人數(shù)的0.5%考慮。戰(zhàn)時嚴格控制人4.4防護功能平戰(zhàn)轉換制作周期不低于15d甚至超過30d,對于量大面廣的軌道交通地另外,對于平時通風口采用以防護密閉門為主進行封堵的做4.4.9采用標準化、通用化、定型化的防護設備和構件有利于批量化生產,降低工程造價,也有利于防護設備和構件平時的維護保養(yǎng),有利于提高戰(zhàn)時的平戰(zhàn)轉換效率。5.1.2結構各個部位抗力相協(xié)調是軌道交通地下工程防護設計5.1.3軌道交通地下工程結構在平時使用狀況與戰(zhàn)時使用狀況工程這樣抗力級別較低的工程而言,結構截面設計有可能由平時使用狀況下的荷載控制。因而,本條規(guī)定了結構計算應包括應按彈性階段設計,戰(zhàn)時使用狀況計算可按彈塑性或塑性階段設計。5.1.4軌道交通地下工程平時使用狀況結構設計荷載包括土2對于軌道交通地下工程,常規(guī)武器作用可只考慮整體作產生壓縮及基礎下陷等;其特點是使結構或構件整體產生變形和內力,結構破壞是由于過大的變形或裂縫。從力學的觀點,整體作用是動荷載引起的振動效應。4承受動荷載與靜荷載同時作用的結構或只承受動荷載作1壓力法。如加厚結構頂蓋、底板及墻體的厚度高很少。而當鋼纖維體積含量為3%~4%時,施工比較容易,采5.2.2動荷載作用下材料強度綜合調整系數(shù),是由三個因素決定的:其一是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結構可靠度設計統(tǒng)一標準》1.2倍;動荷載作用下的各種泊松比,均同靜荷載作用下的數(shù)5.3常規(guī)武器作用計算的一般規(guī)定5.4防常規(guī)武器的結構荷載計算由場可分為三個區(qū),如圖1,I區(qū)為直接地沖擊區(qū),對應的a為感生地沖擊感生地沖擊直接地沖擊R深2m處,取θ=2,埋深超過2m,也取θ=2.載的0.50倍。跨板塊等效靜荷載的0.50倍。5.4.4~5.4.6常規(guī)武器在出入口外爆炸時,空氣沖擊波可能對計算等效超壓應注意:計算q時所采取的允許延性比應與公式5.5核爆炸地面空氣沖擊波及土(巖)體壓縮波參數(shù)5.6核爆炸動荷載為250m/s,y取為2.0,p取為1800kg/m3)、砂土(c。取為300m/s,y取為1.5,p取為2000kg/m2)中各類常見結構按綜合反射系數(shù)頂蓋覆土厚度h大于或等于h。時,結構最大變形發(fā)生時間合反射系數(shù)取2.0。5.6.4土體卸荷拱成拱厚度取值是按卸荷拱承載能力為0時確5.6.6當采用暗挖法施工的毛洞拱頂以上土層厚度大于防核武5.6.10試驗表明,無論對中間有支撐墻的封閉樓梯間或中間無正面反射系數(shù)1.2,考慮到樓梯踏步板與休息平臺板為非主要受表5.6.10中的荷載標準值。5.6.11表5.6.11-1中的第一道防護門(防護密閉門)上的空氣防護門和活門取3.0;平板防護密閉門取1.5。是按防護門門框墻允許延性比取1.5,活門門框墻允許延性比取1出人口是整個工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第一道防護門或防護密閉2門框墻的受力比較復雜,規(guī)范所提供的方法是簡化方法,5.6.13作用在臨空墻的動荷載是空氣沖擊波反射壓力,其等效動力系數(shù)取1.30是按隔墻的允許延性比取1.5,考慮到擴散室的5.7結構動力計算5.7.1、5.7.2軌道交通地下工程結構的彈塑性動力分析方法,5.7.3結構或構件的允許延性比[3],系指結構或構件允許出現(xiàn)的最大變位與彈性極限位移的比值。顯然,當[p]小于或等于1延性比相關:3當常規(guī)武器爆炸動荷載波形簡化為無升壓時間的三角形4當常規(guī)武器爆炸動荷載波形簡化為有升壓時間的三角形究成果。覆土厚度h=0~2h。時的結構頂蓋動力系數(shù)提出綜合反射系數(shù),剩下的就是Ka。由于按統(tǒng)計概率和為90%處的Ka值的下限,并取結構不利覆土厚度下限等于2倍不利覆土厚度上限,即取2hm。顯然,這對90%以上的結構都是安全的。5.8內力分析和截面設計5.8.7動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性能相當1抗爆結構設計的基本原則之一是構件的破壞必須是彎曲2在動荷載作用下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取0.75fa5.8.8當受拉鋼筋配筋率大于1.5%時,按公式(5.8.8-1)和公式(5.8.8-2)的規(guī)定,只要增加受壓鋼筋的配筋率,受拉鋼筋5.8.8-1中數(shù)值是按C30混凝土和HRB335級鋼筋的受拉鋼筋最大配筋率為2.5%,并與單筋截面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比相等的原5.9防護設備門框墻的設計與計算5.9.3平板門傳給門框墻的切向力是按彈性薄板理論求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