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JT160-2016多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guī)程(試行)_第1頁
DB22-JT160-2016多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guī)程(試行)_第2頁
DB22-JT160-2016多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guī)程(試行)_第3頁
DB22-JT160-2016多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guī)程(試行)_第4頁
DB22-JT160-2016多層木結構建筑設計規(guī)程(試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2 2 3 4 4 4 5 7 7 8 9 10 11 11 13 14 17 17 18 23 23 26 30 32 32 32 34 35 35 36 37 38 39 40 421做到技術先進、安全適用、經濟合理、確保質量,制1.0.3多層木結構建筑應采取可靠措施,防止木構件腐朽或被蟲22.1.1梁柱—中心支撐結構postandbeam-bracingstruc2.1.2梁柱—剪力墻結構postandbeam-shearwallstru2.1.3規(guī)格材dimension2.1.4結構復合木材structuralcom并采用結構用膠粘劑疊層膠合而成,專門用于承重結構的復合材2.1.5膠合木層板glued2.1.6層板膠合木gluedlaminatedtimber(Glu32.1.8膠合木結構gluedlaminatedtimberstruc承重構件主要采用層板膠合木或正交膠合木制作的單層或多E——材料彈性模量;f——材料強度設計值。4荷載的不利布置。2對平面為正多邊形及截角三角形的建筑可按下52)平面為L形和槽形及高寬比H/B大于4的十字形的建5在需要更細致計算風荷載的場合,風荷載體型系數可由風3.3.2多層木結構建筑地震作用計算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一般情況下,應至少在結構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計算水平地交抗側力構件的結構,當相交角度大于15°時,2質量與剛度分布明顯不對稱、不均勻的結構,應計入雙向61宜采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對質量和剛度不對稱、不均勻2以剪切變形為主且質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比較均勻的多層37~8度抗震設防的多層木結構建筑,應按本規(guī)程第6.2.1047~8度抗震設防的多層木結構建筑,當樓層屈服強度系數3.3.4多遇地震下計算雙向水平地震作用效應時可不考慮偶然偏豎向構件最大彈性水平位移與最大和最小彈性水平位 式中:ei——第i層質心偏移值,各樓層質心偏移方向相同;r 74.1.5吉林省地產可作為主要承重結構使用的木材樹種,分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中的樟子松、北美落葉松的規(guī)定4.1.8制作構件時,木材含水率應符合下列84.2.1鋼材宜采用Q235鋼、Q345鋼、Q390鋼或Q420鋼,其質2工作溫度為-30℃及以下的構件或4.2.5普通螺栓應采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六角頭螺栓—A和B94.2.8釘的材料性能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緊固件機械性能》4.2.10金屬連接件及螺釘應進行防腐蝕處理或采用不銹鋼產品,與防腐木材直接接觸的金屬連接件及螺釘應避免防腐劑引起的腐4.2.11處于外露環(huán)境并對耐腐蝕有特殊要求的或受腐蝕性氣態(tài)和4.2.12外露的金屬連接件可采取涂刷防火涂料等防火措施,涂刷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5的規(guī)定檢驗其膠粘能4.3.3膠粘劑的選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及膠粘劑試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膠合木結構技術規(guī)范》棉、礦渣棉絕熱制品》GB/T19686和《絕熱用玻璃棉及其制品》5.1.1多層木結構建筑的墻體和變形縫應符合下1墻體應采取保溫、隔熱、隔聲、防潮等措施,并滿足相關2墻體應在室外地面以上至室內踢腳設置勒腳,并設置水平3防火分隔墻、隔墻和樓板在設計、建造時必須是一個連續(xù)地面材料應進行耐火試驗,符合燃燒性能和耐火極4變形縫應分別采取防水、防火、保溫、隔聲、防老化、防1木樓地面應平整、耐磨、防滑、防污染、隔聲、易于清潔2廁所、浴室、盥洗室等受水或非腐蝕性液體經常浸濕的樓4木樓地面,須考慮因濕度、溫度和沉降引起的1屋面應設置防水措施,排水坡度應根據屋面基層類別,防2~55.1.4管道井、煙道和通風道應符合下1管道井、煙道和通風道應分別獨立設置,不得使用同一管道系統,并應用非燃燒體材料制作,與木結2煙道和排風道須與木結構脫開支撐,宜伸出屋面,同時應3煙道和通風道應采取必要的防倒灌、防風、防雨水措施;5.2.1熱環(huán)境和建筑節(jié)能設計指標應滿足下2辦公建筑室內計算溫度:2)夏季空調:一般房間26℃~28℃。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間宜避開冬季最5.2.4當建筑體形系數或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不能全部滿足第5.2.3條規(guī)定時,必須按國家和吉林省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節(jié)能設標準《建筑外門窗氣密、水密、抗風壓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5.2.6宜設置太陽能熱水器系統或預留系統——5.3.4住宅外墻、外窗、戶(套)5.3.5辦公建筑墻體和樓蓋的計權空氣聲隔聲量應符合備不宜緊鄰起居室(廳)和臥室。受條件限制需要緊5.3.10水、暖、電、氣管線穿過樓板或墻體時,宜減少與5.3.11居住建筑的機電服務設5.3.12辦公建筑室內允許噪聲級、墻體及樓板的空氣聲隔2應避免因部分結構或構件的破壞而導致整個3結構的豎向和水平布置應使結構具有合理的剛度位;對可能出現的薄弱部位,應采取有效的加4應設置多道抗倒塌防線,以抵御地震、火災6.1.2多層木結構建筑在節(jié)點設計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減影響;并應考慮基礎差異沉降等非荷載效應的不6.1.5多層木結構建筑彈性狀態(tài)下的層間水平位移不得兩側房屋高度不同時,防震縫寬度可按較低的房屋高-剪力墻6.2.2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至8度的多層木結構建筑適用的最大層843注:當塔形建筑底部有大底盤時,計算高寬比的高度從大6.2.7梁柱-剪力墻結構中,梁柱應采用層板膠合木制作,剪力墻可采用木基結構板材和規(guī)格材組成的剪力墻或采用6.2.8多層木結構建筑不應采用單6.2.9多層木結構建筑的結構平面不規(guī)則和豎向不規(guī)則2當存在多項不規(guī)則類型或某一項不規(guī)則的指標超過3當存在多項不規(guī)則類型的指標超過較多時,應為嚴重1234或小于其上相鄰三個樓層側向剛度平均部收進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鄰下一層的5豎向抗側力構件(柱、支撐、剪力墻)的66.2.10建筑形體及其構件布置不規(guī)則時,應按下列作用計算和內力調整,并應對薄弱部位采取有效應按本規(guī)程有關規(guī)定進行彈塑性變形分析,并應符合下3平面不規(guī)則且豎向不規(guī)則的多層木結構建筑,應根據6.2.11當樓板平面比較狹長邊的樓板凈寬度不應小于2.4m,并應設置可6.2.12多層木結構建筑豎向布置應2相鄰樓層的側向剛度比可按下式計算,當本層層ig2Vi+1Δihi+1g2——考慮層高修正的樓層側向剛度比;VΔi、Δi+1——第i層和第i+1層在地震作用標準值作用下的3樓層質量沿高度宜均勻分布,樓層質量不宜大于相鄰4抗震設計時,當結構上部樓層收進部位到室外地構樓層相對于下部樓層外挑時,上部樓層水5側向剛度變化、承載力變化、豎向抗側力構6結構頂層取消部分墻、柱或支撐形成空曠房彈性或彈塑性時程分析補充計算,并采取有木屋蓋抗側力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1節(jié)點構造應便于制作、安裝,并使結構受力簡單、傳力明3節(jié)點連接宜采用橫紋承壓形式,不宜采用橫紋受拉形式;6.4.3銷軸類緊固件的連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2正方形墊板的邊長或圓形墊板的直徑分別不小于3.5d或6.4.6木框架梁和柱的安裝單元劃分應根據構件運輸和安裝條件6.4.7木框架梁可采用U形鋼板焊接連接件連接于柱頂(圖有懸臂段的梁段時,應使該梁段內側的接頭處于內力較小的位置212際受力狀態(tài),連接節(jié)點的假定應符合結構實6.5.3木結構連接節(jié)點應使用充分考慮強度和剛度退化3墻的彎曲、剪切、軸向、扭轉變6.5.7體型復雜、結構布置復雜以及特別不規(guī)則的多層建筑,抗側力構件承受的剪力宜按抗側力構件等效剛度6.5.10樓面梁與豎向構件的偏心以及上下層豎向構件之2梁柱—中心支撐結構的填充墻及隔墻宜選用輕質3填充墻體與梁柱連接時,需保證自身穩(wěn)定性要求,外墻需4計算各振型地震影響系數所采用的結構自振周期5梁柱—中心支撐結構的支撐斜桿兩端宜按鉸6.5.12梁柱—剪力墻體系的設計應足下式規(guī)定時,彈性計算分析時可不考慮重力二階效應EJd≥2.7H2Σi1GiEJd——結構一個主軸方向的彈性等效側向剛度,可按倒三H——房屋高度;n——結構計算總層數。6.5.14多層木結構建筑的整體穩(wěn)定性應EJd≥1.4H2(6.5.14)6.5.15當進行多層木結構建筑的彈塑性地震反應分6.5.16多層木結構建筑進行彈塑性計算分析時,可情況采用靜力或動力時程分析方法,并應符合下列2應合理取用木材、連接件的力學性能指標及本3進行動力彈塑性計算時,地面運動加速度時程的選取估罕遇地震作用時的峰值加速度取值以及計算結果的選4應對計算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分析6.5.17在預估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層(部位)彈塑6.5.18結構薄弱層(部位)的彈塑性層間位移的簡Δup——彈塑性層間位移(mmΔuy——層間屈服位移(mmμ——樓層延性系數;Δue——罕遇地震作用下按彈性分析的層間位移(mmηp——彈塑性位移增大系數,當薄弱ξy——樓層屈服強度系數。表6.5.18結構的彈塑性位移增大系數ηpξyηp合現行國家標準《木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6.6.5梁柱—中心支撐結構的中心支撐宜采用十字交叉斜桿(圖6.6.7中心支撐斜桿宜采用雙軸對稱截面。當采用單軸對稱截面6.6.8人字形和V形支撐應符合2在確定支撐跨的橫梁截面時,不應考慮支撐在跨中的支承梁2.當同一幢木結構建筑存在不同高度的屋頂時,較低部分的屋頂承重構件3.對于木結構建筑,除防水層及其下部的非承重圍護結構外,木結構屋頂7.2.2木結構建筑防火墻間的允許建筑長度和每層最大允許建筑123452.當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時,防火墻間的允許建筑長度和每層最大允3.體育場館等高大空間建筑,其建筑高度和建筑7.2.3木結構建筑之間及其與其他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97.2.4木結構建筑的安全疏散設計應符合下2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的疏散門和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3房間內任一點至該房間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直線距4建筑內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樓梯和房間疏散門的凈7.2.5多層木結構建筑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接觸面間應設置防潮層或采用經防腐處理的要作局部修整時,必須對木材暴露的表面涂刷足夠的同8.1.10防腐防蟲藥劑配方及技術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定合格的藥劑。防腐木材的使用分類和要求應符合8.2.3木結構建筑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整個建筑維護結構的氣密3室內空間與非調溫調濕地下室之間;土構件之間應鋪設防潮膜。建筑物室內外地坪高差不得小于風孔應均勻設置,并應采取防止昆蟲或雨水進潮氣散發(fā)。外墻和非通風屋頂內側應具有較低蒸汽滲8.2.8木結構的下列部位應采取防潮和1桁架、大梁的支座節(jié)點或其他承重木構件不得封閉在墻體2支承在砌體或混凝土上的木柱底部應設置墊板,嚴禁將木3在木結構隱蔽部位應設置通風孔洞;4無地下室的底層木樓蓋必須架空,并應有通風防潮措施。8.3.1地基開挖時應徹底清除樹樁、樹根和其它埋在土壤中的木應進行白蟻檢疫,施工時不應采用任何受白蟻感染A.0.1承壓螺栓的截面應按下式驗算:Nt/Ae≤ftb(A.0.1)Nt——螺栓軸向拉力設計值(NA.0.2螺栓鋼墊板的面積應按下式計算:墊板面積:A=Nt/fc,90(A.0.2—1)方形墊板厚度A.0.2—2)fc,90——木材橫紋承壓強度設計值(N/mm2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