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慶市桐城中學新高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中學新高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中學新高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中學新高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中學新高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安慶市桐城中學新高考歷史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guī)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jiān)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古代中國官吏選拔經(jīng)歷了“世襲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的過程。下列現(xiàn)象出現(xiàn)于“科舉制”時代的是A.“立嫡以長不以賢” B.“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C.“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D.“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2.觀察《明朝各代朝貢次數(shù)統(tǒng)計表》,據(jù)此可反映出明朝A.朝貢貿(mào)易解體 B.財政能力下降C.私人貿(mào)易取代官方貿(mào)易 D.改變了對外開放的政策3.20世紀初,清政府進行司法改革:檢察機關負責偵查和起訴,同時對審判予以監(jiān)督,警察部門輔助檢察機關進行偵查,總檢察廳、高等檢察廳、地方檢察廳、初級檢察廳在各級審判衙門中相應設立。清政府進行司法改革A.維護了清朝統(tǒng)治的長治久安 B.促進了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進程C.為依法治國提供了法律依據(jù) D.推動中國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4.據(jù)統(tǒng)計,中國與亞非國家的貿(mào)易額由1950年的3.6億美元提高到1957年的7.67億美元。這一貿(mào)易額的變化主要得益于A.萬隆會議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合作B.日內瓦會議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中國與蘇聯(lián)、東歐等社會主義國家關系密切D.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確立5.下表為在國際體系、利益相關度和力量對比影響下霸權國與非霸權國采取的關系類型。據(jù)此可推知,在國際關系中A.追隨霸權國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B.多極化確實有利于制約世界霸權C.追隨和不介入戰(zhàn)略居次要地位 D.兩極格局避免了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生6.據(jù)蔣孟引《英國史》載:1835年,英國棉紡織業(yè)中18歲以下的童工有9.5萬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萬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國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都是女工和兒童。這一記載表明A.女工與童工的用工成本相對低廉B.資本家目的在于追求利潤最大化C.成年男工獨立意識增強覺醒較早D.工業(yè)革命帶給英國巨大就業(yè)機會7.如圖反映出英國A.資本輸出的重心移至歐美地區(qū) B.成為典型的托拉斯帝國主義C.喪失了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 D.國內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動力不足8.“單干邀伴變互助,小組聯(lián)起變大組,大組變作合作社,領導要靠黨支部。”這首歌謠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運動 B.多快好省的經(jīng)濟方針C.農(nóng)業(yè)社會主義改造 D.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9.1935年,由田漢、夏衍編劇的抗戰(zhàn)故事片《風云兒女》上映,它反映了1931-1935年知識青年的覺醒和成長,其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熱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時代的聲音,其影響遠遠超過影片本身。這表明A.中國電影以宣揚抗戰(zhàn)為己任 B.影片再現(xiàn)了全面抗戰(zhàn)的場景C.中日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成為當時社會主題10.公元前5世紀中期,羅馬共和國制定了《十二銅表法》,該法律的進步性在于A.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B.消除了貴族與平民矛盾C.調解了羅馬與被征服民族關系D.促進了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11.下圖分別是希臘、法國、德國的2歐元硬幣的正反面。這反映了歐盟A.多元一體的發(fā)展理念 B.成員國經(jīng)濟競爭激勵C.政治一體化尚未起步 D.經(jīng)濟一體化任重道遠12.從文明形態(tài)和政權形式來考量,古代東西方類似于中國的有A.古代印度 B.古埃及 C.古希臘 D.古代兩河流域的城邦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大約有140萬法國人死亡。在法國人看來,再重復這樣的人類災難實在是不可思議。因此法國采取的戰(zhàn)略是防守性的。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分歧實在太大,以致無法制定任何堅定的外交方針,各派人士無不借那據(jù)說是堅不可摧的嚴密構筑的馬奇諾防線來聊以自慰罷了。在大不列顛和美國,人們對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損失與流血念念不忘。這個時期出現(xiàn)的典型事例,是1933年牛津大學學生通過一項決議,宣稱不論在什么情況之下,他們絕不為自己的國家拿起武器。在美國大學生中間也出現(xiàn)了和平運動。在英國,有些上層人物對法西斯獨裁者公開地表露同情,或者至少認為他們是反對共產(chǎn)主義的堡壘,政府也力圖采取模棱兩可、不表態(tài)的方針,認為或許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滿足或撫慰獨裁者們的較為合理的要求。在美國,則通過了中立法案——摘編自(美)R.R.帕爾默等著《現(xiàn)代世界史》(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相同之處,并分析其原因。(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影響。14.(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國王是法律的創(chuàng)造者,而非法律創(chuàng)造國王?!偃绯济裾J為國王濫用權力,他們只能祈求上帝開導國王,把他引到正確的道路上去。……正像爭論上帝能做什么是無神論和瀆神一樣,作為一個臣民去爭論國王能做什么,或者國王不能做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ㄓⅲ┱材肥俊に箞D亞特《神權》(1603年)材料二人們參加社會的理由在于保護他們的財產(chǎn),他們選擇一個立法機關并賦予其權力的目的,就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樹立準則,以保衛(wèi)一切社會成員的財產(chǎn)?!斄⒎ㄕ邆儓D謀破壞人民的財產(chǎn)或貶低他們的地位,使其處于權力下的奴役狀態(tài)時,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人民因此就無須再予服從,而只能尋求上帝給予們的抵抗強暴的共同庇護?!ㄓⅲ┘s翰·洛克《論政府》(1688年)(1)結合兩則材料,概括說明其基本思想。(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理論?根據(jù)材料概括作者的政治主張。(3)結合史實,分析上述思想在當時的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試題分析:“立嫡以長不以賢”體現(xiàn)了嫡長子繼承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體現(xiàn)了九品中正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體現(xiàn)了科舉制,“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體現(xiàn)了察舉制。故C正確??键c: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的演變【詳解】2、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朝貢貿(mào)易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是彰顯國力,隨著財政能力的下降,朝貢貿(mào)易次數(shù)隨之減少,故B正確;題干顯示朝貢貿(mào)易依然存在,故排除A;題干沒有體現(xiàn)私人貿(mào)易的相關信息,排除A;明朝實行海禁的政策,而且朝貢貿(mào)易與對外開放沒有直接關系,故排除D。3、B【解析】

20世紀初的司法改革推動了司法的近代化,因此也推動了中國政治近代化的進程,故選B;“維護了清朝統(tǒng)治的長治久安”的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A;當時還不能說是“依法治國”,排除C;當時的司法改革并不能推動中國走上法制化的軌道,排除D。故選B。4、A【解析】

1955年亞非會議之后,中國在亞非國家中的認可度提升,因此與這些地區(qū)的貿(mào)易額上升,選項A正確;日內瓦會議并未涉及亞非地區(qū),排除B;蘇聯(lián)、東歐屬于社會主義陣營,與題干中亞非地區(qū)指的國家不一致,排除C;選項D與題無關,排除。5、B【解析】

本題以國際關系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表中內容看,多極體系與單極和兩極體系下的國際關系相比,多極體系更有利于形成對世界霸權的制約,B項正確;A項說法過于絕對;從材料看不出三種關系類型的主次關系,C項錯誤;材料信息并不強調兩極格局的影響,排除D項。6、B【解析】

使用女工和兒童,可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同時壓榨他們勞動的剩余價值,而所付工資遠遠低于成年男工,從而有利于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故答案為B項;英國當時使用童工也有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排除A項;這一現(xiàn)象與成年男工獨立意識增強無關,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不是解決就業(yè)問題,排除D項。7、D【解析】

據(jù)表格信息“(1870---1913年)英國國內投資和海外投資年均收益率”可知,英國國內投資年均收益率低于海外投資年均收益率,這說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英國國內生產(chǎn)嚴重動力不足,D說法正確;材料反映的是英國海外投資年均收益率,而不是“資本輸出的重心移至歐美地區(qū)”,A錯誤;美國是典型的托拉斯帝國主義,B說法錯誤;據(jù)材料反映的是英國國內投資年均收益率低于海外投資年均收益率,但不能推斷英國喪失了資本主義世界霸主地位,C錯誤。8、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閱讀和獲取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解題的關鍵閱讀和獲取材料信息。材料信息“單干邀伴變互助”、“大組變作合作社”等明顯的反映三大改造時期對農(nóng)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史實,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項,其他三個選項均不符合題目信息??键c:現(xiàn)代中國的經(jīng)濟?中國特色會主義建設道路?三大改造9、D【解析】

《風云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唱出了時代的聲音,其影響遠遠超過影片本身”,這說明抗日救亡符合時代要求,抗日救亡成為時代的主題,故D正確;一部電影不能說明所有的中國電影都是以宣揚抗戰(zhàn)為己任,故A錯誤;全面抗戰(zhàn)開始于1937年,故B錯誤;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開始上升,但還未成為主要矛盾,故C錯誤。10、A【解析】本題考查《十二銅表法》的意義。《十二銅表法》的頒布,羅馬法由習慣法發(fā)展為成文法,使貴族不能隨意解釋與曲解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平民利益,A項正確。B項說法錯誤;C項是萬民法的作用;D項是其進步性,但不符合“主要的進步性”的題意。11、A【解析】

依據(jù)圖片來看,三國硬幣正面相同,背面又都帶有自己國家的特色,這體現(xiàn)了多元一體的發(fā)展理念。A正確;圖片不能反映成員國經(jīng)濟競爭,B排除;歐盟成立已經(jīng)表示其組織成員國政治一體化了,C排除;材料不能體現(xiàn)經(jīng)濟一體化任重道遠,D排除。故選A。12、B【解析】

試題分析:中國古代的文明形態(tài)是農(nóng)業(yè)文明而且是綿延持久的,政權形式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CD不是中央集權國家,可以排除掉,古埃及是綿延持久的文明傳統(tǒng),尼羅河流域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有利于古埃及國家的統(tǒng)一和長期延續(xù),發(fā)源于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有大河文明的特色,與中國相似。印度河文明來得突然,去得更突然,與中國不同,同樣排除掉。故B正確??键c:人類的文明形態(tài)?古埃及文明【詳解】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相同之處:對法西斯國家采取縱容綏靖政策。原因:國內和平主義思潮的影響;忙于應付經(jīng)濟危機;未認清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對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的仇恨。(2)影響:犧牲弱小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英法美最終也損害了自身利益,自食其果;加劇了蘇聯(lián)對英法的不信任,使其與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嚴重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給世界帶來更大災難;加速了二戰(zhàn)的爆發(fā)【解析】

(1)本題考查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相同之處并分析其原因,要求具備解讀材料與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同之處:根據(jù)材料“在法國人看來……因此法國采取的戰(zhàn)略是防守性的……各派人士無不借那據(jù)說是堅不可摧的嚴密構筑的馬奇諾防線來聊以自慰罷了”“在美國大學生中間也出現(xiàn)了和平運動。在英國……政府也力圖采取模棱兩可、不表態(tài)的方針,認為或許可以找出某些方法,以滿足或撫慰獨裁者們的較為合理的要求。在美國,則通過了中立法案”,可以看出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相同之處是:對法西斯國家采取縱容綏靖政策。原因:根據(jù)材料“再重復這樣的人類災難實在是不可思議”“人們對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損失與流血念念不忘……在美國大學生中間也出現(xiàn)了和平運動”可以得出,國內和平主義思潮的影響;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忙于應付經(jīng)濟危機;未認清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對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的仇恨。(2)本題考查20世紀30年代英、法、美三國對外政策的影響,要求具備解析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從對弱小國家、對英法美、對蘇聯(lián)、法西斯國家以及二戰(zhàn)的進程等角度分析其影響14、(1)根據(jù)材料一“國王是法律的創(chuàng)造者,而非法律創(chuàng)造國王?!駹幷撋系勰茏鍪裁词菬o神論和瀆神一樣,作為一個臣民去爭論國王能做什么”可得出材料一認為國王凌駕于法律之上,人民無權限制國王的行為,國王的權力是上帝賦予的。材料二認為統(tǒng)治者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君權不是神授的),法律應體現(xiàn)人民的利益和保護一切社會成員的財產(chǎn);如果統(tǒng)治者違背人民的利益,人民有權反抗。(2)材料二反映的是啟蒙思想中的社會契約論。洛克反對君主專制,主張建立資產(chǎn)階級民主政治制度。(3)材料一的思想是力圖維護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結果導致社會矛盾激化,成為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爆發(fā)的原因之一。材料二為資產(chǎn)階級革命和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窘馕觥?/p>

(1)材料一認為國王凌駕于法律之上,人民無權限制國王的行為,國王的權力是上帝賦予的。根據(jù)材料二“人們參加社會的理由在于保護他們的財產(chǎn),……樹立準則,以保衛(wèi)一切社會成員的財產(chǎn)。……當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