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內(nèi)科學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9/16/wKhkGGae7weATj_JAAONL6da82w760.jpg)
![【中醫(yī)內(nèi)科學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9/16/wKhkGGae7weATj_JAAONL6da82w7602.jpg)
![【中醫(yī)內(nèi)科學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9/16/wKhkGGae7weATj_JAAONL6da82w7603.jpg)
![【中醫(yī)內(nèi)科學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9/16/wKhkGGae7weATj_JAAONL6da82w7604.jpg)
![【中醫(yī)內(nèi)科學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M01/29/16/wKhkGGae7weATj_JAAONL6da82w760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執(zhí)考經(jīng)驗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06年我在愛愛醫(yī)里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幫助,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幫我一次性地過了執(zhí)考。新一年的執(zhí)考將要來臨,本著投桃報李的目的,我將本人的執(zhí)考經(jīng)驗和
筆記發(fā)上來,以其對今年考友能有一點幫助。
醫(yī)師考試,科目多,內(nèi)容繁細。要想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達到一定的書面知識的吸收,一方面來
自以前的學習基礎(chǔ),另一方面也來自復習的效率。我一年就考過去的經(jīng)驗是:
一是復習緊扣大綱,因為考試內(nèi)容雖多,但萬變不離其宗,大綱是復習的重點,一定要
把大綱的內(nèi)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有時間可以做下筆記更好。
二是注意考試用書的購買,時下的各種版本的書很多種,一定要根據(jù)別人的經(jīng)驗來考慮
買書,我覺得中醫(yī)的書還是買中醫(yī)藥大學的好些,因我今年用的書是湖南出版社的,有些內(nèi)容還
是不全面,不過我也買了中醫(yī)藥大學的習題,所以有所補充。
三是注重學習方法。首先要有個復習計劃,一定要每天完成制定的學習計劃,一般來說,
可以是學習一個小時,做一個小時的習題,這樣的學習效率高,并且能重復當天的學習內(nèi)容。其
次是要有總結(jié)提高,熨習的東西多了,不一定能記得住,這就需要依靠有速記來記,這樣可以達
到事半功倍的結(jié)果。我個人認為能速記則是最好的復習辦法。再次是學習要有重點,抓住重點復
習才能保證學習的效果,我個人認為中醫(yī)臨床內(nèi)、外、婦、兒、針灸占分50%,可以重點復習
這幾門,基礎(chǔ)中醫(yī)占25%,西醫(yī)綜合占25%,這些在復習中都是要有所了解的。最后是重復學
習是關(guān)鍵,很多的東西背過后在不久可能就忘記了,所以一定要“回頭看”,才能鞏固學習成果。
四是要有一顆平常心。考試的壓力對每個考生的心里壓力都很大,雖說不能輕視它,但
也不能太過有壓力,我常聽一些朋友說因為考試而失眠,就是因為壓力太大使然。我對考試的態(tài)
度就是,一個是自己要努力,天道酬勤嘛,沒有一個人不付出就會得到回報的。對于考試的結(jié)果,
要一顆紅心,兩個打算,失敗了也不可怕,因為看書不夠努力,所以沒有通過,但不能因為這樣
就背上包袱,要有勇于接受挑戰(zhàn)的勇氣。
最后,有壓力才能動力,所以,每個人的成功都來自一份壓力,只有認真對待,學習
得法,通過一定沒有什么問題。我也祝天下所有的2007年的醫(yī)友們,在愛愛醫(yī)的大家庭里,能
各盡所能,各有所需,各得其所。祝07年的執(zhí)考醫(yī)友,能有個優(yōu)秀的成績。
我是學中醫(yī)的,中醫(yī)的考試背功很重要,所以我把我個人的總結(jié)的速記發(fā)出來,以其
對中醫(yī)執(zhí)業(yè)考試的朋友有點幫助。
中醫(yī)內(nèi)科學
中醫(yī)內(nèi)科筆記(中醫(yī)很多選擇是對證型方藥的考試,所以有基礎(chǔ)的一背這個歌很多主方藥就能記
下來,對考試有很重要的意義大部分病證一個歌就能把它的證型方藥記下來。)
一、感冒:寒荊熱銀署新加,陰蕨氣參寒熱解
1.風寒感冒:辛溫解表、宣肺散寒一荊防敗毒散
2.風熱感冒:辛涼解表、宣肺清熱一銀翹散
3.暑濕感冒:清暑祛濕解表一新加香簿飲
4.氣虛感冒:益氣解表一參蘇飲
5.陰虛感冒:滋陰解表一加減蕨蕤湯
6.“寒包火”(表寒里熱):解表清里一雙解湯
二、咳嗽:寒三熱菊燥桑杏,濕陳熱清肝火瀉,涼燥杏蘇肺陰沙
1.風寒咳嗽:疏風散寒、宣肺止咳一三拗湯合止咳散
2.風熱咳嗽:疏風清熱、宣肺化痰一桑菊飲
3.風燥咳嗽:疏風清肺、潤燥止咳一桑杏湯
4.痰濕蘊肺: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一..陳湯合:子養(yǎng)親湯
5.痰熱郁肺:清熱肅肺、化痰止咳一清金化痰湯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順氣降火一加減瀉白散合黛蛤散
7.肺陰虛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一沙參麥冬湯
三、肺癰:肺癰初起銀翹散,癰葦潰梗復清肺
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一銀翹散
2.成癰期:清肺化瘀消癰一千金葦莖湯、如金解毒散
3.潰膿期:解毒排膿一加味桔梗湯
4.恢復期:益氣養(yǎng)陰清熱一沙參清肺湯合竹葉石膏湯
四、哮證:哮冷射干熱定喘,寒包青石風痰親,肺脾六君腎生地。
1.發(fā)作期
1)寒哮:溫肺散寒、化痰平喘一射干麻黃湯
2)熱哮:清熱宣肺、化痰定喘一定喘湯
2.緩解期
1)肺虛證:補肺固衛(wèi)一玉屏風散
2)睥虛證:健脾化痰一六君子湯
3)腎虛證:補腎攝鈉一金匱腎氣丸或七味都氣丸
五、喘證:喘寒麻黃里熱石,熱桑濁陳氣閉五,肺虛生脈腎虛匱,氣陰兩竭生脈散。
1.實喘
1)風寒襲肺:宣肺散寒一麻黃湯
2)表寒里熱:宣肺泄熱一麻杏石甘湯
3)痰熱郁肺:清泄痰熱一桑白皮湯
4)痰濁阻肺:化痰降氣一二陳湯合三子養(yǎng)親湯
5)肺氣郁痹:開郁降肺一五磨飲子
2.虛喘
1)肺虛:補肺益氣養(yǎng)陰一補肺湯合玉屏風散或合生脈散
2)腎虛:補腎納氣
腎陽虛一金匱腎氣丸、參蛤散
腎陰虛一七味都氣丸合生脈散
六、肺脹氣平濁蘇越,水泛真苓蒙滌痰。
1)肺腎氣虛:補肺納腎、降氣平喘一平喘固本湯、補肺湯
2)陽虛水泛:溫腎健脾、化飲利水一真武湯合五苓散
3)痰濁壅肺:滌痰瀉肺平喘一草茄大棗瀉肺湯
4)痰熱郁肺:宣肺泄熱、降逆平喘一越婢加半夏湯
5)痰蒙神竅:滌痰、開竅、熄風一滌痰湯
七、肺痛陰月火合保真造
1)肺陰虧損:滋陰潤肺一月華丸
2)陰虛火旺:滋陰降火一百合固金丸合秦無鱉甲散
3)氣陰耗傷:益氣養(yǎng)陰一保真湯
4)陰陽兩虛:滋陰補陽一補天大造丸
八、痰飲:脾苓腸夏胸柴枳,脅棗絡(luò)香陰沙參,溢支寒飲小青龍,飲退正虛腎氣丸
1.痰飲
1)脾陽虛弱:溫脾化飲一苓桂術(shù)甘湯合小半夏加茯苓湯
2)飲留胃腸:攻下逐飲一甘遂半夏湯已椒蕩黃丸
2.懸飲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一柴枳半夏湯
2)飲停胸脅:逐水祛飲一十棗湯控涎丹
3)絡(luò)氣不和:理氣和絡(luò)一香附旋覆花湯
4)陰虛內(nèi)熱:滋陰清熱一沙參麥氣湯、瀉白散
3.溢飲解表化飲一小青龍湯
4.支飲溫肺化飲、下氣平喘一小青龍湯
5.飲退正虛:溫補脾腎、兼化水飲一金匱腎氣丸、苓桂術(shù)甘湯
九、自汗、盜汗:肺屏營枝陰虛六,心血歸脾邪熱龍。
1)肺衛(wèi)不固:益氣固表一玉屏風散
2)營衛(wèi)不和:調(diào)和營衛(wèi)一桂枝湯
3)陰虛火旺:滋陰降火一當歸六黃湯
4)邪熱郁蒸:清肝泄熱、化濕和營一龍膽瀉肝湯
十、血證:鼻(玉龍歸山),齒(清水),咳(百瀉桑),吐(瀉龍歸),便(黃弟歸),尿(小白要歸),紫
斑(十茜歸)
1.鼻出血
1)邪熱犯肺:清熱泄肺、涼血止血一桑菊飲
2)胃熱熾盛:清胃瀉火、涼血止血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瀉火、涼血止血一龍膽瀉肝湯
4)氣血虧虛:補氣攝血一歸脾湯
2.咳血
1)燥熱傷肺:清熱潤肺、寧絡(luò)止血一桑杏湯
2)肝火犯肺:清肝瀉肺、涼血止血一瀉白散合黛蛤散
3)陰虛肺熱:滋陰潤肺、寧絡(luò)止血一百合固金丸
3.吐血
1)胃熱壅盛:清胃瀉火、化瘀止血一瀉心湯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瀉肝清胃、涼血止血一龍膽瀉肝湯
3)氣虛血溢:益氣、健脾、攝血一歸脾湯
4.便血
1)腸道濕熱:清化濕熱、涼血止血一地榆散
2)氣虛不攝:益氣攝血一歸脾湯
3)脾胃虛寒:健脾溫中、養(yǎng)血止血一黃土湯
5.尿血
1)下焦熱盛: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一小薊飲子
2)腎虛火旺:滋陰降火、涼血止血一知柏地黃丸
3)脾不統(tǒng)血:補脾攝血一歸脾湯
4)腎氣不固:補益腎氣、固攝止血一無比山藥丸
十-、心悸:悸怯定志虛歸脾,陰天陽桂凌苓桂,淤桃痰火黃連溫。
1)心虛膽怯:鎮(zhèn)驚定志、養(yǎng)心安神一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補血養(yǎng)心、益氣安神一歸脾湯
3)心陽不振:溫補心陽、安神定悸一桂甘龍牡湯
4)水飲凌心:振奮心陽、化氣利水一苓桂術(shù)甘湯
5)陰虛火旺:滋陰清火、養(yǎng)心安神一天王補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氣通絡(luò)一桃仁紅花煎
k:、胸痹:胸痹淤血濁括夏,寒枳滯柴氣生脈,
D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一血府逐瘀湯
2)痰濁壅塞:通陽瀉濁、豁痰開結(jié)一瓜萎就白半夏湯
3)陰寒凝滯:辛溫通陽、開痹散寒一瓜簍癱白白酒湯
4)心腎陰虛:滋陰益腎、養(yǎng)心安神一左歸飲
5)氣陰兩虛: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luò)一生脈散合人參養(yǎng)營湯
6)陽氣虛哀:益氣溫陽、活血通絡(luò)一參附湯合右歸飲
十三、不寐:不寐郁龍?zhí)禑釡?,食保虛火黃阿湯,心腎不交六交泰,心膽安神心脾歸。
1.實證
1)肝郁化火:清肝瀉熱、佐以安神一龍膽瀉肝湯
2)痰熱內(nèi)擾:化痰清熱、和中安神一黃連溫膽湯
2.虛證
1)陰虛火旺:滋陰降火、養(yǎng)心安神一黃蓮阿膠湯、六味地黃丸
2)心脾兩虛:補益心脾、養(yǎng)心安神一歸脾湯
3)心膽氣虛:益氣鎮(zhèn)驚、安神定志一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十四、厥證,厥實氣五虛四物,血實通淤虛人參,痰厥導痰食保神。
1.氣厥
1)實證:順氣開郁一五磨飲子
2)虛證:補氣回陽一四味回陽飲
2.血厥
1)實證:活血順氣一通瘀煎
2)虛證:補養(yǎng)氣血一獨參湯
3.食厥和中消導一神術(shù)散合保和丸
4.痰厥:行氣豁痰一導痰湯
十五、郁證:郁肝柴火丹逍遙,氣滯痰郁半夏厚,心神失養(yǎng)甘麥湯,心脾歸陰火地黃
1.實證
1)肝氣郁結(jié):疏肝解郁、理氣暢中一柴胡疏肝散
2)氣郁化火:清肝瀉火、疏肝解郁和胃一丹桅逍遙散
3)痰氣郁結(jié):行氣開郁、化痰散結(jié)一半夏厚樸湯
2.虛證
1)心神惑亂:養(yǎng)心安神、甘潤緩急一甘麥大棗湯
2)心脾兩虛:健脾養(yǎng)心、益氣補血一歸脾湯
3)陰虛火旺:滋陰清熱、補益肝腎一滋水清肝飲
十六、癲狂,癲狂結(jié)痰脾養(yǎng)心,火鐵陰二淤夢狂
1癲.證
1)痰氣郁結(jié):理氣解郁、化痰開竅一順氣導痰湯
2)心脾兩虛:健脾養(yǎng)心、益氣安神一養(yǎng)心湯
2狂.證
1)痰火上擾:鎮(zhèn)心滌痰、瀉肝清火一生鐵落飲
2)火盛傷陰:滋陰降火、安神定志一二陰煎
十七、癇證:風定痰滌淤通竅,心脾六歸腎左天。
1)風痰閉阻:滌痰熄風、開竅定癇一定癇丸
2)痰火內(nèi)盛:清汗瀉火、化痰開竅一龍膽瀉肝湯合滌痰湯
3)心腎虧虛:補益心腎、健脾化痰一大補元煎、六君子湯
卜八、胃痛:胃寒良食保滯柴,瘀失虛寒黃建中,濕熱清中陰虛貫。
1)寒邪客胃溫胃散寒、理氣止痛一良附丸
2)飲食停滯消食導滯、和胃止痛一保和丸
3)肝氣犯胃疏肝理氣、和胃止痛一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熱疏肝理氣、泄熱和胃一丹桅逍遙散
5)胃陰虧虛滋養(yǎng)胃陰、和中止痛一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
6)瘀血停滯活血化瘀、和胃理氣一失笑散合丹參飲
7)脾胃虛寒溫中健脾、和胃止痛一黃黃建中湯
十九、噎膈,痰啟津沙淤通優(yōu),氣虛陽微補運脾。
1)痰氣交阻:開郁、化痰、潤燥一啟膈散
2)津虧熱結(jié):滋養(yǎng)津液、瀉熱散結(jié)一沙參麥冬湯
3)瘀血內(nèi)阻:破結(jié)行瘀、滋陰養(yǎng)血一通幽湯
4)氣虛陽微:溫補脾腎、益氣回陽一補氣運脾湯或右歸丸
二十、嘔吐.嘔邪蕾香食保和,痰夏肝氣四七煎,脾香陽理胃陰麥。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濁一番香正氣散
2)飲食停滯:消食化滯、和胃降逆一保和丸
3)痰飲內(nèi)阻:溫化痰飲、和胃降逆一小半夏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
4)肝氣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嘔一半夏厚樸湯合左金丸
5)脾胃虛寒:溫中健脾、和胃降逆一理中丸
6)胃陰不足:滋養(yǎng)胃陰、降逆止嘔一麥門冬湯
二十一、呃逆,呃寒丁火竹氣五,陽理陰虧益胃湯。
1)胃中寒冷:溫中散寒、降逆止呃一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熱和胃、降逆止呃一竹葉石膏湯
3)氣機郁滯:順氣解郁、降逆止呃一五磨飲子
4)脾胃陽虛:溫補脾胃、和中降逆一理中湯
5)胃陰不足:益氣養(yǎng)陰、和胃止呃一益胃湯
二十二、泄瀉:泄寒濕蕾濕熱葛,食保郁痛脾參四。
1)感受寒濕:芳香化濕、解表散寒一蕾香正氣散
2)濕熱內(nèi)盛:清熱利濕一葛根黃苔黃連湯
3)食滯胃腸:消食導滯一保和丸
4)肝氣乘脾:抑肝扶脾一痛瀉要方
5)脾胃虛弱:益氣健脾化濕一參苓白術(shù)散
6)腎陽虛衰:溫腎健脾、固澀止瀉一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痢濕芍藥疫毒白,寒濕正氣噤口開,息連陰駐虛寒真。
1)濕熱?。呵鍩峤舛?、清腸化濕、調(diào)氣行血一芍藥湯
2)疫毒?。呵鍩釠鲅舛疽话最^翁湯
3)寒濕痢:溫中化濕、調(diào)和氣血一胃苓湯
4)虛寒?。簻匮a脾腎、收澀固脫一桃花湯或合真人養(yǎng)臟湯
5)陰虛痢:涼血滋陰清腸一駐車丸
6)休息?。簻刂星迥c、佐以調(diào)氣化滯一連理湯
二十四、腹痛.腹痛寒良濕熱承,臟寒小建食導滯,滯柴血瘀少腹逐。
1)寒邪內(nèi)阻:溫里散寒、理氣止痛一良附丸合正氣天香散
2)濕熱壅滯:通腑泄熱一大承氣湯
3)中虛臟寒:溫中補虛、緩急止痛一小建中湯
4)飲食積滯:消食導滯一枳實導滯丸
5)氣滯血瘀:疏肝理氣、活血化瘀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湯
二十五、便秘.熱秘調(diào)承氣六磨,氣黃血潤冷溫脾,陰虛增液陽虛濟。
1)熱秘:瀉熱導滯、潤腸通便一麻子仁丸
2)氣秘:順氣導滯通便一六磨湯
3)虛秘:
氣虛:益氣潤腸一黃黃湯
血虛:養(yǎng)血潤燥一潤腸丸
4)冷秘:溫里散寒、通便止痛一大黃附子湯
二十六、脅痛:脅痛郁柴淤復元,濕龍肝陰虧一貫。
1)肝氣郁結(jié):疏肝理氣一柴胡疏肝散
2)肝膽濕熱:清熱利濕一龍膽瀉肝湯
3)肝陰不足:養(yǎng)陰柔肝一一貫煎
4)瘀血停著:活血化瘀、通絡(luò)止痛一血府逐瘀湯
二十七、黃疸:黃疸濕表麻廿露,熱菌濕五膽柴胡,寒濕術(shù)附脾建中,熱盛黃解陷犀角。濕四脾
柴淤逍遙。
1)熱重于濕:清熱利濕、佐以通腑一茵陳蒿湯
2)濕重于熱:利濕化濁、佐以清熱一茵陳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3)陰黃:健脾和胄、溫化寒濕一茵陳術(shù)附湯
4)急黃:清熱解毒、涼營開竅一犀角散加減
二十八、積聚,積聚肝遙食六磨,氣柴虛珍淤血膈。
1)肝氣郁滯:疏肝解郁、行氣消聚一逍遙散
2)食滯痰阻:導滯通便、理氣化痰一六磨湯
3)氣滯血阻:理氣活血、通絡(luò)消積一金鈴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內(nèi)結(jié):祛瘀軟堅、兼調(diào)脾胃一膈下逐瘀湯
5)正虛瘀結(jié):補益氣血、化瘀消積一八珍湯、化積丸
二十九、鼓脹,氣柴濕實熱中消,脾苓陰貫淤結(jié)調(diào)。
1)氣滯濕阻:疏理肝氣、除濕散滿一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湯
2)寒濕困脾:溫中健脾、行氣利水一實脾飲
3)濕熱蘊結(jié):清熱利濕、攻下逐水一中滿分消丸合茵陳蒿湯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氣利水一調(diào)營飲
5)脾腎陽虛:溫補脾腎、化氣行水一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腎陰虛:滋養(yǎng)肝腎、涼血化瘀一一貫煎合膈下逐瘀湯
三十、頭痛:頭痛寒川熱甘芷,濕羌肝天腎補元,痰濁半夏瘀通竅,氣虛補氣血虛四。
1)風寒頭痛:疏風散寒一川茸茶調(diào)散
2)風熱頭痛:疏風清熱一號芷石膏湯
3)風濕頭痛:祛風勝濕一羌活勝濕湯
4)肝陽頭痛:平肝潛陽一天麻鉤藤飲
5)腎虛頭痛:養(yǎng)陰補腎一大補元煎
6)氣血虛頭痛:氣血雙補一八珍湯
7)痰濁頭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一半夏白術(shù)天麻湯
8)瘀血頭痛:活血化瘀一通竅活血湯
三十一、眩呈:眩亢麻虧歸濁夏,腎精左右淤通竅。
1)肝陽上亢:平肝潛陽、滋養(yǎng)肝腎一天麻鉤藤飲
2)氣血虧虛:補養(yǎng)氣血、健運脾胃一歸脾湯
3)腎精不足:
陰虛:補腎滋陰一左歸丸
陽虛:補腎助陽一右歸丸
4)痰濁中阻:燥濕祛痰、健脾和胃一半夏天麻白術(shù)湯
:十二、中風:中風絡(luò)虛白丸子,風痰天麻肝陰鎮(zhèn),痰熱桃仁痰火林,痰濁滌痰脫參附。風痰解
語氣虛補,肝腎左歸地黃飲。
中經(jīng)絡(luò):風痰入絡(luò):真方白丸子
風陽上擾;天麻鉤藤湯
陰虛動風:鎮(zhèn)肝熄風湯
中臟腑:閉證:痰熱腑實:桃仁承氣湯
痰熱瘀閉:羚羊鉤藤湯合安宮牛黃丸
痰濁瘀閉:滌痰湯合蘇合香丸
脫證:參附湯合生脈散
恢笑期:風痰瘀阻:解語丹
氣虛絡(luò)瘀:補陽還五湯
二:十痙證,痙羌邪熱甚羚羊,陰四火營陽虛痰,剛葛柔括萎桂枝。
1)邪壅經(jīng)絡(luò):祛風散寒、和營燥濕一羌活勝濕湯
2)熱甚發(fā)痙:泄熱存津、養(yǎng)陰增液一增液承氣湯
3)陰血虧虛:滋陰養(yǎng)血、緩急止痙一四物湯合大定風珠
4)剛痙:解肌發(fā)汗、益陰養(yǎng)津一葛根湯
5)柔痙:疏風解表、和營養(yǎng)津一瓜簍桂枝湯
■:卜四、瘧疾,正柴溫虎勞何人,寒姜冷金熱清瘴。
1)正瘧:祛邪截瘧、和解表里一柴胡截瘧飲
2)溫瘧:清熱解表、和解祛邪一白虎加桂枝湯
3)寒瘧:和解表里,溫陽達邪一柴胡桂枝干姜湯
4)勞瘧:益氣養(yǎng)血,扶正祛邪一何人飲
三十五、水腫:水腫風水越婢術(shù),水浸胃皮濕滯疏,毒麻脾實腎真桃
1)風水泛濫:疏風清熱、宣肺行水一越婢加術(shù)湯
2)濕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濕消腫一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
3)水濕浸漬健脾化濕、通陽利水一五皮飲合胃苓湯
4)濕熱壅盛分利濕熱一疏鑿飲子
5)脾陽虛衰:溫運脾陽、以利水濕一實脾飲
6)腎氣衰微:溫腎助陽、化氣行水一濟生腎氣丸合真武湯
1十六、淋證.淋熱八石葦勞比,沉薊柏膏清淋。
1)熱淋:清熱利濕通淋一八正散
2)血淋:
實證:清熱通淋、涼血止血一小薊飲子
虛證:滋陰清熱、補虛止血一知柏地黃丸
3)石淋:清熱利濕、通淋排石一石韋散
4)氣淋:
實證:利氣宣導一沉香散
虛證:補中益氣一補中益氣湯
5)勞淋:健脾益腎一無比山藥丸
6)膏淋:
實證:清熱利濕、分清泄?jié)嵋怀淌细锝夥智屣?/p>
虛證:補虛固澀一膏淋湯
?:十七、旗閉:癖濕正肺熱清肺,滯沉阻擋脾中腎。
1)膀胱濕熱:清熱利濕、通利小便一八正散
2)肺熱壅盛:清肺熱、利水道一清肺飲
3)肝郁氣滯:疏調(diào)氣機、通利小便一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結(jié)、通利水道一代抵擋丸
5)中氣不足:升清降濁、化氣利尿一補中益氣湯合春澤湯
6)腎陽衰憊:溫補腎陽、化氣利尿一濟生腎氣丸
三十八、腰痛::寒姜濕熱四,淤身腎虛左右歸
1)寒濕腰痛:散寒行濕、溫經(jīng)通絡(luò)一甘姜苓術(shù)湯
2)濕熱腰痛:清熱利濕、舒筋活絡(luò)一加味二妙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氣止痛一身痛逐瘀湯
4)腎虛腰痛:
偏陽虛:溫補腎陽一右歸丸
偏陰虛:滋補腎陰一左歸丸
工十九、消渴:上消渴中玉術(shù),下消六味腎氣丸
1)上消(肺熱津傷):清熱潤肺、生津止渴一消渴方
2)中消(胃熱熾盛):清胃瀉火、養(yǎng)陰增液一玉女煎
3)下消:
腎陰虧虛:滋陰固腎一六味地黃丸
陰陽兩虛:溫陽滋腎固攝一金匱腎氣丸
四十、痹證:行防寒烏著四湯,熱虎痰合虛榮筋,陽虛真武陰虛六
1)行痹:祛風通絡(luò)、散寒除濕一防風湯
2)痛痹:溫經(jīng)散寒、祛風除濕一烏頭湯
3)著痹:除濕通絡(luò)、祛風散寒一慧就仁湯
4)風濕熱痹:清熱通絡(luò)、祛風除濕一白虎桂枝湯
四十一、痿證,痿肺清燥濕二妙,脾參腎虎淤圣俞
1)肺熱津傷清熱潤燥、養(yǎng)肺生津一清燥救肺湯
2)濕熱浸淫清熱利濕、通利筋脈一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虧虛補脾益氣、健運升清一參苓白術(shù)散
4)肝腎虧損補益肝腎、滋陰清熱一虎潛丸
四十二、內(nèi)傷發(fā)熱:氣郁丹桅淤血府,血歸陰清氣補中,陽虛金匱痰連中
1)肝郁發(fā)熱:疏肝解郁、清肝瀉熱一丹桅逍遙散
2)瘀血發(fā)熱:活血化瘀一血府逐瘀湯
3)血虛發(fā)熱:益氣養(yǎng)血一歸脾湯
4)陰虛發(fā)熱:滋陰清熱一清骨散
5)氣虛發(fā)熱:益氣健脾、甘溫除熱一補中益氣湯
四十三、虛勞,氣,肺福四元,血,心血,陰虛,沙天胃肝歸,陽,保父歸。
1.氣虛
1)肺氣虛一補肺湯
2)脾氣虛一加味四君子湯
3)腎氣虛一大補元煎
2.血虛
1)心血虛一養(yǎng)心湯
2)肝血虛一四物湯
3.陰虛
1)肺陰虛一沙參麥門冬湯
2)心陰虛一天王補心丹
3)脾胃陰虛一益胃湯
4)肝陰虛一補肝湯
5)腎陰虛一左歸丸
4.陽虛
1)心陽虛一拯陽理勞湯
2)脾陽虛一附子理中丸
3)腎陽虛一右歸丸
病名的出處:《金匱》癰悸喘痹汗痰虛痞。
《脈因證治》,內(nèi)傷發(fā)熱。
《醫(yī)學正傳》郁血。
《景岳全書》,呃逆,
《濟生方》,痢疾。
《中醫(yī)內(nèi)科學》課程考試??贾R點
第一篇肺系病證
感冒的基本病機:六淫入侵,衛(wèi)表不和,肺氣失宣
咳嗽病位:主臟在肺,與肝脾有關(guān),久則及腎
咳嗽痰濕蘊肺證的治法和主方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一二陳湯、三子養(yǎng)親湯
肝火犯肺證清肺平肝、順氣降火一瀉白散合黛蛤散
哮證和喘證的鑒別要點
哮病的病位:主要在肺,關(guān)系到脾腎肝心病機:痰阻氣道,肺失宣降
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為主(伏痰)
哮病的治療原則:未發(fā)以扶正氣為主,既發(fā)以攻邪氣為急(朱丹溪)即發(fā)時治標,平時治本
冷哮熱哮寒包熱哮風痰哮虛哮證的治法和主方
喘證病位:在肺和腎涉及肝脾
喘證辨證要點:首辨虛實,實喘在肺,虛喘責之肺腎
上實下虛喘證的概念治法和主方
喘證表寒肺熱痰濁阻肺腎虛不納證的治法和X方
肺癰的基本病機:邪熱蘊肺,熱雍血瘀成癰,血敗肉腐為膿
肺癰四期的治療原則和主方
肺痍的臨床特征:咳嗽咯血潮熱盜汗身體消瘦
肺痛病理性質(zhì):主要在陰虛并可導致氣陰兩虛甚則陰損及陽
肺痛治療原則:補虛培元抗瘠殺蟲
肺跨肺陰虧耗證氣陰耗傷證的治法和主方
《十藥神書》我國現(xiàn)存第一部治療肺痛的專著
肺脹病位:首先在肺,繼則影響脾腎,后期及于心病理因素:痰濁水飲血瘀
肺脹治療可分為哪幾個證型治法和主方
第二篇心系病證
心悸的病位:在心與肝脾肺腎密切相關(guān)
心悸基本病機:虛證:氣血陰陽虧耗心失所養(yǎng)實證:痰飲氣火擾亂心氣心主不安
驚悸和怔忡的鑒別
心悸治療可分為哪幾個證型病機治法和主方
胸痹的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腎三臟基本病機:心脈痹阻(陽微陰弦)病理性質(zhì):本虛標實(本
虛:氣虛陰傷陽衰及肺脾肝腎虧虛心脈失養(yǎng)標實:瘀血寒凝痰濁氣滯痹阻胸陽阻滯心脈)
胸痹治療可分為哪幾個證型病機主治和主方
不寐的基本病機:陽盛陰衰,陰陽失交治療原則:補虛瀉實,調(diào)整陰陽,安神定志
不寐治療可分為哪幾個證型治法和主方
癡呆和癲證的鑒別
癲狂的基本病機
癇證的臨床表現(xiàn)基本病機
癡呆的基本病機:髓海不足,神機失用病理性質(zhì):本虛標實(本虛一標實——)
第三篇脾胃系病證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機:胃氣阻滯,胃失和降,不通則痛
胃痛的辨證要點:辨虛實寒熱,在氣在血治療原則:理氣和胃止痛
胃痛寒邪客胃證肝氣犯胃證胃陰不足證的病機治法和主方
肝失疏泄犯胃乘脾可導致胃痛嘔吐泄瀉,其病機治法和主方有何異同
嘔吐病位病因病機: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治療原則:和胃降逆止嘔
嘔吐治療的證型治法和主方
口壹膈的病理性質(zhì):本虛標實(本虛一標實——)辨證論治證型主方
呃逆的基本病機:胃失和降,膈間氣機不利,胃氣上逆動膈
呃逆治療原則:理氣和胃,降逆止呃
泄瀉病位:在腸(脾失健運是關(guān)鍵),與肝腎密切相關(guān)
泄瀉基本病機其病理因素離不開濕
泄瀉治療原則:健脾化濕暴瀉:濕盛為主重用化濕;久瀉:脾虛為主當以健脾
泄瀉濕熱傷中證肝氣乘脾證脾胃虛弱證腎陽虛衰證的病機治法和主方
痢疾的臨床特征:腹痛腹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膿血粘凍
痢疾的基本病機:邪蘊腸腑,氣血雍滯,傳導失司,脂絡(luò)受傷而成痢
辨證要點:辨虛實;辨氣血
濕熱痢疫毒痢陰虛痢休息痢的治法和主方
劉和間提出: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
便秘病位:在大腸,與肺脾胃肝腎有關(guān)
便秘腸胃積熱證陰寒積滯證陽虛寒凝證的治法和主方
第四篇肝膽系病證
脅痛的病位:在肝膽,與脾胃及腎有關(guān)基本病機:肝氣郁滯,絡(luò)脈失和
脅痛的病理性質(zhì):有虛有實,實多虛少(實證一虛證——)
脅痛辨證要點:辨在氣在血,辨屬虛屬實治療原則:疏肝和絡(luò)止痛
脅痛肝氣郁結(jié)證肝絡(luò)失養(yǎng)證的治法和主方
黃疸的臨床特征病位:脾胃肝膽基本病機:濕邪困遏,脾胃運化失健,肝膽疏泄失常,膽汁泛溢
肌膚病理性質(zhì):陽黃:濕熱陰黃:寒濕辨證以陰陽為綱
陽黃熱重于濕濕重于熱疫毒熾盛證的主方陰黃寒濕阻遏證的主方
陽黃陰黃急黃的鑒別
積聚的病位:肝脾基本病機:氣機阻滯,瘀血內(nèi)結(jié)
積證的治療原則:初期消散中期消補兼施后期養(yǎng)正除積
鼓脹與水腫的鑒別
鼓脹的病位:在肝脾,久則及腎基本病機:肝脾腎受損,氣滯血瘀水停腹中
鼓脹證治的證型和主方
關(guān)于逐水法應用的適應證和注意事項
頭痛引經(jīng)藥的應用太陽頭痛:羌活蔓荊子川茍陽明頭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陽頭痛:柴胡黃岑川茍
厥陰頭痛:吳茱萸藁本
頭痛辨證要點:辨外感與內(nèi)傷;辨頭痛的部位:(——)
頭痛風寒證風熱證風濕證肝陽證瘀血證痰濁證的主方
眩暈病理性質(zhì):虛實夾雜,以虛者居多眩暈痰濁中阻證的病機治法和主方
《素問》病機十九條:“諸風掉眩,皆屬于肝。諸寒收引,皆屬于腎。諸氣旗郁,皆屬于肺。諸
濕腫滿,皆屬于脾。諸熱皆瘦,皆屬于火。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諸厥固泄,皆屬于下。諸痿喘
嘔,皆屬于上。諸禁鼓愫,如喪神守,皆屬于火。諸痙項強,皆屬于濕。諸逆沖上,皆屬于火。
諸脹腹大,皆屬于熱。諸躁狂越,皆屬于火。諸暴強直,皆屬于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
于熱。諸病肘腫,痛酸驚駭,皆屬于火。諸轉(zhuǎn)反戾,水液渾濁,皆屬于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
皆屬于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于熱?!?/p>
《丹溪心法》強調(diào)“無痰則不作眩”《景岳全書》強調(diào)“無虛不能作?!?/p>
中風的病位及基本病機
中臟腑中經(jīng)絡(luò)的鑒別
補陽還五湯牽正散的適應癥
中風唐宋以前以“外風”學說為主;唐宋以后,特別是金元時期,突出以“內(nèi)風”立論
痹病的病位:在肝脾,與心有關(guān)基本病機:氣滯痰凝血瘀雍結(jié)頸前
瘦病的病理演變:初期氣郁痰阻為主;日久引起血瘀,并可出現(xiàn)化火傷陰等病機轉(zhuǎn)化,由實證轉(zhuǎn)
化為虛證或虛實夾雜之證治療原則:理氣化痰消瘦散結(jié)
瘦病氣郁痰阻證心肝陰虛證的治法和主方
第五篇腎系病證
水腫病位:在肺脾腎,關(guān)鍵在腎基本病機:肺失通調(diào)脾失轉(zhuǎn)輸腎失開闔,三焦氣化不利
水腫辨證首辨陰陽治療原則:發(fā)汗利小便瀉下逐水(治水三法)
水腫證治的證型和主方
《內(nèi)經(jīng)》分為“風水”“石水”“涌水”
淋證的病位基本病機:濕熱蘊結(jié)下焦,腎與膀胱氣化不利
淋證治療原則:實則清利虛則補益
熱淋石淋血淋氣淋膏淋勞淋的治法和主方
如何理解淋證治法,古有忌汗忌補之說
痕閉的病位基本病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增資擴股入股協(xié)議
- 電子商務(wù)平臺運營銷售合作協(xié)議
- 股份制企業(yè)合同文書范例與解析
- 網(wǎng)絡(luò)直播行業(yè)版權(quán)使用許可協(xié)議
- 教育信息化產(chǎn)品采購安裝協(xié)議
- 經(jīng)典個人手車轉(zhuǎn)讓合同
- 海洋資源開發(fā)項目合作框架協(xié)議
- 電子發(fā)票開具專項協(xié)議
- 粵教版高中信息技術(shù)必修教學設(shè)計:4.1編制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
-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單元整體(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完整版)蘇教版六年級下數(shù)學比例重難點練習
- 熱能與動力工程測試技術(shù)- 流量測量
- 中國古代文學史 建安文學與正始文學
- 課堂嵌入式評價及其應用
- 高中物理課程標準
- 化工原理傳質(zhì)導論
- 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ppt課件(完整版)
- Linux操作系統(tǒng)課件(完整版)
- 跨境電商亞馬遜運營實務(wù)完整版ppt課件-整套課件-最全教學教程
- 中國傳媒大學《當代電視播音主持教程》課件
- 浙美版小學六年級美術(shù)下冊全冊精品必備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