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其他的植物激素_第1頁
植物其他的植物激素_第2頁
植物其他的植物激素_第3頁
植物其他的植物激素_第4頁
植物其他的植物激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

、生理功能及其應用

1.

列表比較[特別提醒]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不是受同一激素的調節(jié),而是由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調節(jié)的。2.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系如圖是某果實在發(fā)育及衰老等過程中的激素變化,可以看出不同發(fā)育時期植物激素的種類和數量是不同的,這是受植物基因控制的,其實質是基因選擇性表達。在植物生長發(fā)育的過程中,任何一種生理活動都不是受單一激素控制的,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些激素之間,有的是相互促進,有的是相互拮抗的,正是由于各種激素的共同作用,使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并適應各種環(huán)境的變化。1.(2009年高考江蘇卷)下列有關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可利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使植物增高②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會影響組織分化③使同種植物的扦插枝條產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濃度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植物激素不能進行極性運輸,根失去了向地生長的特性A.①②A.①②A.①②A.①②解析: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配比中,生長素的含量較高時,有利于促進根的分化,細胞分裂素比例較高時,有利于芽的分化。同種植物的不同枝條所含的生長素可能不同,在低于最適濃度和高于最適濃度的不同濃度條件下,存在著生長素促進生長效果相同的情況,所以,使同種植物的扦插枝條產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濃度不一定相同。極性運輸并不是由重力影響的,是從形態(tài)學上端向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所以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植物激素可以進行極性運輸。答案:A植物激素的相關實驗探究1.驗證生長素在果實發(fā)育中的作用(1)果實發(fā)育與生長素的關系(2)實驗思路實驗自變量是一系列生長素濃度溶液,因變量是枝條生根數量、長度。3.探究頂端優(yōu)勢產生的原因取生長狀況相同的某種植物若干株,隨機均勻分為3組(A、B、C組):(3)結論:生長素是果實正常發(fā)育所必需的。2.探究生長素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1)實驗過程(2)實驗分析[特別提醒]①頂端優(yōu)勢現象在垂直向下生長的垂柳枝條中也具有,其生長素濃度仍是側芽部位大于頂芽部位,離頂芽越近,生長素濃度越高。②通過給未受粉的雌蕊人工涂抹生長素培育而成的無子果實,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是不可遺傳的變異。植物向性運動的實驗設計與觀察【實驗原理】1.植物受單一方向外界因素的刺激會引起定向運動,其運動方向隨刺激的方向而定。2.植物體在受到外界刺激時,某些器官可以在空間上產生位置和方向的移動。3.在單側光刺激下,植物表現向光性運動;在地心引力的影響下,植物的根表現出向重力性運動?!緦嶒灹鞒獭?.植物向光性實驗方案黑暗中培養(yǎng)玉米幼苗等量分組栽種對照實驗固定種子、加水:將濾紙剪成培養(yǎng)皿大小,蓋在玉米粒上,然后再蓋上濕棉花,直到填滿整個培養(yǎng)皿。2.植物向重力性實驗方案選種培養(yǎng):選4粒飽滿、大小一致、有生命力的玉米種子擺放玉米粒:結論:植物的根具有向地(向重力性)生長特性。【實驗分析】1.兩個實驗設計方案中設置對照實驗類型是否相同?所控制的單一變量分別是什么?提示:(1)對照實驗類型不同,植物向光性實驗運用了對照;向重力性實驗運用了對照。(2)植物向光性實驗的單一變量是即光線是否均勻;向重力性實驗的單一變量是?!敬鸢浮?1)空白相互(2)光照類型胚根尖端放置的位置培養(yǎng)觀察:溫暖條件下培養(yǎng)2d,觀察根的生長方向。實驗現象:所有玉米的胚根都朝下生長。2.植物向光性實驗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提示:(1)選用單子葉植物幼苗應是真葉未長出的胚芽鞘。(2)用于實驗的紙盒。(3)人造光源與紙盒距離不應太近,以免烤著紙盒,且人造光源應與紙盒上的小孔相當。(4)打開紙盒觀察實驗現象的時間,并保持透光孔的方向。 與前次一致3.植物根的向重力性實驗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提示:(1)選取粒大、飽滿、大小基本一致的玉米種子,做到材料的統(tǒng)一性,并浸泡以使其。 于四個位置,其胚根尖端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萌發(fā)出胚根(2)上下左右朝向培養(yǎng)皿中央3.為探究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是發(fā)生在尖端還是尖端下面一段還是兩者都可發(fā)生,某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請補充實驗步驟,預測結果并得出結論。(1)材料與用具:直立生長的燕麥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云母片若干(可插入胚芽鞘)、臺燈、開孔的不透光紙盒。(2)實驗步驟:①將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燕麥胚芽鞘分成數量相等的四組,標號為甲、乙、丙、丁。②甲組在胚芽鞘的尖端插入云母片(如圖);乙組,丙組 ,丁組不處理作為對照。③將甲、乙、丙、丁四組材料置于紙盒中,給以單側光照,置于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3)結果預測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題干中“探究生長素的橫向運輸是發(fā)生在尖端還是尖端下面一段還是兩者都可發(fā)生”分析可知,本實驗是探究性實驗,實驗的自變量是對尖端及尖端下面一段的不同處理。由圖示甲用云母片插入尖端分析可知,乙、丙、丁三組應分別進行尖端下面一段縱向插入云母片、尖端及尖端下面一段全部縱向插入云母片和不進行處理,通過對四組實驗結果預測,得出相應結論。答案:(2)②只在尖端下面一段插入云母片在尖端及尖端下一端都插入云母片(3)①甲組和丙組不向光彎曲生長,乙組和丁組向光彎曲生長,說明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發(fā)生在尖端;②乙組和丙組不向光彎曲生長,甲組和丁組向光彎曲生長,說明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發(fā)生在尖端下面一段;③丙組不向光彎曲生長,甲、乙、丁三組都向光彎曲生長,說明生長素橫向運輸的部位發(fā)生在尖端和尖端的下面一段 (2011年汕頭模擬)用燕麥胚芽鞘及幼苗⑦⑧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一段時間后,會引起彎曲現象的是(箭頭表示單側光)()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植物向性運動實驗分析B.①②③⑤⑧A.②⑤⑦【解析】①中勻速轉動瓊脂塊a、b中所含生長素的量相同,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兩側,應直立生長;②是外源生長素,并分布不均,將向右彎曲生長;③被錫箔小帽蓋住尖端,尖端不能感光,將直立生長;生長素不能透過云母片,因而④將直立生長;⑤中背光側生長素含量高,將向右彎曲生長;⑥中生長素不能運至其作用部位,將不生長、不彎曲;⑦是旋轉盒內植物,植物可均勻受光,應直立生長;⑧是旋轉整個裝置,盒內植物只能從小口處受光,將向小口處彎曲生長?!敬鸢浮緿例2(2009年高考海南卷)為了驗證“植物主莖頂芽產生的生長素能夠抑制側芽生長”,某同學進行了以下實驗:①選取健壯、生態(tài)狀態(tài)一致的幼小植株,分為甲、乙、丙、丁4組,甲組植株不做任何處理,其他三組植株均切除頂芽。然后乙組植株切口不做處理;丙組植株切口處放置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丁組植株切口處放置含有適宜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②將上述4組植株置于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卮鹣铝袉栴}:(1)各組植株側芽的預期生長情況分別為:甲組;乙組;丙組;丁組。(2)比較甲組與乙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3)比較乙組和丙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4)比較丙組和丁組的預期結果,能夠說明。(5)頂芽產生的生長素抑制側芽生長的原因是。生長素的生理作用【解析】(1)由植物頂端優(yōu)勢產生的原因可知:甲、乙、丙、丁組幼小植株的生長情況應分別為生長受抑制、生長、生長、生長受抑制。(2)驗證實驗需設置對照,實驗變量是導致不同組別結果不同的原因,如甲組與乙組實驗結果不同,說明實驗變量——頂芽生長抑制側芽生長。若不同組別的實驗結果無差異,則說明該實驗變量對該實驗過程無影響,如乙組與丙組的實驗結果相同,說明瓊脂塊對側芽生長無影響?!敬鸢浮?1)生長受抑制生長生長生長受抑制(2)頂芽生長抑制側芽的生長(3)瓊脂塊對側芽生長沒有影響(4)對側芽生長起抑制作用的是生長素(5)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在側芽處積累較多,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使側芽生長受到抑制(1)從圖中可以看出,對種子的萌發(fā)起抑制作用,在種子破除休眠的過程中,赤霉素與脫落酸之間存在關系。各類激素含量的變化說明了。(2)馬鈴薯塊莖收獲后存在類似的休眠現象,要破除休眠使之提前萌發(fā)應該使用圖中的處理,但在生產上人們常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此類激素類似物,因為該類物質。 種子的休眠、萌發(fā)與植物激素有著密切的關系。將休眠狀態(tài)的糖楓種子與濕砂混合后放在0℃~5℃的低溫下1~2個月,可以使種子提前萌發(fā),這種方法叫層積處理。下圖表示糖楓種子在層積處理過程中各種激素含量的變化情況,請據圖回答問題。其他植物激素【解析】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含量呈上升趨勢,而整個過程中脫落酸的含量呈下降趨勢。種子中的脫落酸抑制了種子的萌發(fā),赤霉素與細胞分裂素起協同作用,促進種子的萌發(fā),它們與脫落酸的調節(jié)作用是拮抗關系。根據以上結論,在生產實踐中可以使用赤霉素與細胞分裂素處理休眠的種子,使其提前萌發(fā)。【答案】(1)脫落酸拮抗植物的生命活動不是由單一激素調節(jié)的,而是多種激素相互協調、共同發(fā)揮作用的結果(2)赤霉素或細胞分裂素原料豐富,生產過程簡單,在植物體內不易降解,效果穩(wěn)定4.(2009年高考廣東卷)在黑暗條件下,細胞分裂素可延緩成熟綠葉中葉綠素的降解,表明細胞分裂素能()A.延緩葉片變黃B.促進葉片衰老C.在成熟的葉肉細胞中合成D.獨立調節(jié)葉綠素降解的生理過程解析:由題意可知,細胞分裂素可延緩葉綠素降解,因此可以延緩葉片變黃。答案:A5.用100ppm的生長素類似物(2,4D)可以殺死小麥田里的雙子葉雜草,正確的解釋是()A.此濃度只對小麥起作用B.此濃度只對雙子葉雜草起作用C.小麥和雙子葉雜草對此濃度的敏感性不同D.此濃度對小麥和雜草都有抑制作用解析:2,4D低濃度可以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雙子葉植物比單子植物對2,4D的作用更敏感。答案:C6.適宜濃度的生長素能促進細胞的縱向伸長。對其作用機理的解釋之一是“酸生長”學說。“酸生長”學說認為:生長素通過促進細胞分泌H+,進而促進細胞伸長。為了驗證酸對細胞伸長有促進作用,現提供6種不同pH的系列緩沖液(pH為5.0~6.0)、黑暗中萌發(fā)的小麥種子(如圖所示)若干、鑷子、刀片、刻度尺、帶蓋的青霉素小瓶等器材和試劑,請完成實驗設計并回答相關問題:(1)實驗設計①實驗材料的處理:選擇長勢一致的小麥幼苗若干,用鑷子取下并切取圖中的段,放入中浸洗2h,作為實驗材料。②方法步驟:A.;B.;C.。③預期結果:。(2)回答問題:不同于動物細胞,植物細胞若要進行伸長生長,必須擴大(結構),使之可塑性變大。解析:(1)實驗材料應選取胚芽中生長素的主要作用部位,即尖端下面的一段即為b,然后放入蒸餾水中浸洗2h以除去原有生長素和H+。根據本實驗的實驗目的及實驗設計的單因子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此實驗應用6種不同pH的緩沖液處理胚芽鞘切段作實驗組,用蒸餾水處理作對照組,置于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定時測量切段的長度,其實驗結果是在一定范圍內酸性越強,細胞伸長越明顯。設計實驗的注意事項:①每組加入的液體要等量,如各2mL;②需把實驗材料表面水分吸干后放入青霉素小瓶中,并加蓋防止緩沖液的pH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③為增加實驗的準確性,每組應分別進行3次重復實驗。(2)細胞壁相對于細胞膜來說可塑性小,要使植物細胞伸長,應擴大細胞壁的可塑性,這一點也是與動物細胞的重要區(qū)別。答案:(1)①b蒸餾水(清水)②A.取6種不同pH的緩沖液和蒸餾水各2mL,分別裝入7個潔凈的青霉素小瓶(編號)中,吸干實驗材料表面水分后,每瓶投入10段,每組分別進行3次重復實驗B.將各小瓶加蓋后置于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C.定時取出各瓶中胚芽鞘切段,用刻度尺測量切段的長度并記錄③在一定范圍內酸性越強,細胞伸長越明顯(2)細胞壁解析:從題干及圖示可知,由于整個裝置緩慢勻速旋轉,因此不需考慮重力的影響,玉米幼苗的根部生長素均勻分布,所以根水平生長;而莖部因為能接受來自下方的單側光照,在背光側分布有較多的生長素,所以莖向下彎曲生長。答案:B1.(2010年高考重慶卷)將一玉米幼苗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溫、濕度適宜且底部有一透光孔的暗室內。從題圖所示狀態(tài)開始,光源隨暗室同步緩慢勻速旋轉,n天后停止于起始位置。此時,幼苗的生長情況是()A.根水平生長,莖向上彎曲B.根水平生長,莖向下彎曲C.根向下彎曲,莖向上彎曲D.根向下彎曲,莖向下彎曲A.濃度高于10-6mol/L的生長素會抑制該植物莖段的生長B.該植物莖中生長素含量達到M值時,植物開始合成乙烯C.該植物莖中乙烯含量的增加會促進生長素的合成D.該植物莖中生長素和乙烯的含量達到峰值是不同步的2.(2010年高考江蘇卷)為了探究生長素和乙烯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及這兩種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學家用某種植物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測(多選)()解析:由圖可知,在生長素濃度高于10-6mol/L時,生長素對植物的生長仍為促進,只不過是促進作用逐漸減小,A項錯;當生長素含量為M時,植物開始合成乙烯,B項正確;當乙烯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生長素的含量逐漸減少,所以C項錯誤;從圖中可明顯讀出,兩種激素到達峰值的時間不同,D項正確。答案:BD3.(2010年高考全國Ⅰ卷)從某植物長勢一致的黃化苗上切取等長幼莖段(無葉和側芽),自莖段頂端向下對稱縱切至約3/4處。將切開的莖段浸沒在蒸餾水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半邊莖向外彎曲生長,如圖所示。若上述黃化苗莖段中的生長素濃度是促進生長的,放入水中后半邊莖內、外兩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都不會升高。請僅根據生長素的作用特點分析半邊莖向外彎曲生長這一現象,推測出現該現象的兩種可能原因。原因1是。原因2是。解析:切取后的半邊莖內側細胞是新產生的,其代謝旺盛,產生的生長素量比外側細胞產生的多,促進生長效應更大,故半邊莖內側生長快,表現為半邊莖向外側彎曲生長;半邊莖內、外兩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相同,內側細胞比外側細胞幼嫩,對生長素更敏感,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內側細胞促進生長的效應比外側細胞更大,故半邊莖內側生長快,表現為半邊莖向外側彎曲生長。答案:內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比外側細胞中的高,所以內側細胞生長較快內外兩側細胞中的生長素濃度相同,但該濃度更有利于內側細胞的生長(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從圖乙可知,在兩個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中,莖段半邊莖生長產生的彎曲角度可以相同,請根據生長素作用的特性,解釋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原因是。(2)將切割后的莖段浸沒在一未知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中,測得其半邊莖的彎曲角度“1,從圖乙中可查到與“1對應的兩個生長素濃度,即低濃度(A)和高濃度(B)。為進一步確定待測溶液中生長素的真實濃度,有人將待測溶液稀釋至原濃度的80%,另取切割后的莖段浸沒在其中,一段時間后測量半邊莖的彎曲角度將得到“2,請預測“2與“1相比較的可能結果,并得出相應的結論:。4.(2010年高考全國卷)從某植物長勢一致的黃化苗上切取等長幼莖段(無葉和側芽),將莖段自頂端向下對稱縱切至約3/4處后,浸沒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中,一段時間后,莖段的半邊莖會向切面?zhèn)葟澢L形成彎曲角度(“)如圖甲,“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如圖乙。請回答:解析:(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雙重性,低濃度促進植物生長,超過最適濃度后,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甚至殺死植物。對任何一種植物來講,都有促進生長的最適生長素濃度,在最適濃度兩側可能會出現作用效果相同而濃度不同的兩個點。(2)低濃度(A)溶液和高濃度(B)溶液都能促進莖段的生長,將待測溶液進行稀釋后,若其濃度為A,則促進作用會小于原來濃度的促進作用,即“2<“1;若其濃度為B,則促進作用會大于原來濃度的促進作用,即“2>“1。答案:(1)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雙重性,最適生長素濃度產生最大彎曲角度“值,高于最適濃度時有可能出現與低于最適濃度相同的彎曲生長,從而產生相同的彎曲角度“(2)若“2小于“1,則該溶液的生長素濃度為A;若“2大于“1,則該溶液的生長素濃度為B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