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地基-設計1課件講解_第1頁
夯實地基-設計1課件講解_第2頁
夯實地基-設計1課件講解_第3頁
夯實地基-設計1課件講解_第4頁
夯實地基-設計1課件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夯實地基-設計夯實地基-強夯法設計有效加固深度可按下式估算:實際上影響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很多,規(guī)范規(guī)定強夯的有效加固深度應根據(jù)現(xiàn)場試夯或當?shù)亟?jīng)驗確定。在缺少經(jīng)驗或試驗資料時,可以查相關表格確定。1.有效加固深度強夯法設計夯實地基-強夯法設計2.夯錘和落距單擊夯擊能為夯錘重與落距的乘積。錘重和落距越大,則單擊夯擊能越大,加固效果越好。整個加固場地的總夯擊能量(即錘重×落距×總夯擊數(shù))除以加固面積稱為單位夯擊能。夯實地基-強夯法設計3.最佳夯擊能最佳夯擊能是指在夯擊過程中地基中的孔隙水壓力增大到等于土的上覆壓力時的夯擊能稱為最佳夯擊能。黏性土最佳夯擊能宜按有效加固深度確定;無黏性土可繪制孔隙水壓力增量與夯擊擊數(shù)(夯擊能)的關系曲線來確定最佳夯擊能夯實地基-強夯法設計4.夯擊擊數(shù)與遍數(shù)(1)夯點的夯擊擊數(shù):應按現(xiàn)場試夯得到的夯擊擊數(shù)和夯沉量關系曲線確定,且應同時滿足下列條件:①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下列數(shù)值:當單擊夯擊能小于4000kN·m時為50mm;當單擊夯擊能為4000~6000kN·m時為100mm;當單擊夯擊能大于6000kN·m時為200mm;②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fā)生過大隆起;③不因夯坑過深而發(fā)生起錘困難。夯實地基-強夯法設計4.夯擊擊數(shù)與遍數(shù)(2)夯擊遍數(shù):應根據(jù)地基土的性質確定,可采用點夯2~3遍,對于滲透性質較差的細顆粒土,必要時夯擊遍數(shù)可適當增加。最后再以低能量滿夯2遍,滿夯可采用輕錘或低落距多次夯擊,錘印搭接。夯實地基-強夯法設計5.夯擊點布置、間距及處理范圍(1)夯擊點位置:可根據(jù)基底平面形狀,采用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2)布置夯擊點時應考慮施工時吊機的行走通道。第一遍夯擊點間距可取夯錘直徑的2.5倍,第二遍夯擊點位于第一遍夯擊點之間。(3)強夯處理范圍:應大于建筑物基礎范圍,具體的放大范圍,可根據(jù)建筑物類型和重要性等因素考慮決定。對一般建筑物,每邊超出基礎外緣的寬度宜為基底下設計處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夯實地基-強夯法設計6.間歇時間兩遍夯擊之間應有一定的時間間隔。各遍間的間歇時間取決于加固土層中超靜孔隙水壓力消散所需要的時間。對砂性土,孔隙水壓力消散很快可連續(xù)夯擊。對黏性土,由于孔隙水壓力消散較慢,其間歇時間取決于孔隙水壓力的消散情況,一般為2~4周夯實地基-強夯法設計

7.現(xiàn)場試夯8.強夯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夯實地基施工前應進行現(xiàn)場試夯強夯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xiàn)場荷載試驗確定強夯法設計夯實地基-強夯法設計9.沉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