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輪復習精品資料(高中)PAGE1-課時規(guī)范練9宋明理學一、選擇題1.(2020吉林三模)唐代,儒學家韓愈激烈地批判佛學,提出對于佛教應該“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到了北宋,以程頤、程顥為代表的學者,卻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釋者幾十年”,對佛學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這一變化()A.體現了政府對外來文化的開明政策B.反映了大一統(tǒng)時代的恢弘氣度C.有助于儒學在這一時期的新發(fā)展D.表明棄儒從佛的現象已相當普遍2.(2020廣東惠州模擬)在君臣關系上,北宋程頤、程顥主張君臣一體,應相互依賴,相互扶持,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導君臣共享治權,臣子應“格君心之非”,主動參與治理天下。二者的思想()A.繼承了先秦民本思想B.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C.削弱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D.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3.(2020廣東二模)據《宋史紀事本末》記載,宋寧宗即位初科舉取士“稍涉義理者悉皆黜落”,后期卻追謚朱熹曰“文”,周敦頤曰“元”,程顥曰“純”,程頤曰“正”,張載曰“明”。這一變化說明宋寧宗后期()A.理學迎合了統(tǒng)治需要B.科舉制逐步走向僵化C.加強了思想文化專制D.理學有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4.(2020云南一模)兩宋時期新建的書院分布情況表(單位:所)朝代地區(qū)直隸河南陜西山西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四川廣西貴州北宋351144432343844南宋1660479412426171571由上表可見,兩宋相比()A.經濟實力旗鼓相當B.文化發(fā)展各有特色C.教育制度差異明顯D.書院性質根本改變5.(2020河北唐山一模)朱熹同呂祖謙、湖湘學派的張栻、陸九淵商榷、辯論;特別是淳熙二年鵝湖之會,朱熹與陸九淵辯論。這些活動()A.促成理學的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B.沉重打擊了心學思想的發(fā)展C.說明當時民族矛盾異常尖銳D.促進了朱子理學體系的發(fā)展6.陸九淵家族每日清晨有專人擊鼓唱歌,訓誡家人要勤勞、節(jié)儉、孝悌等,食后飲茶時也要擊磬唱訓詞,教育家人“須有省,照自心,察前境”。當時這類“家禮”較為普遍。材料反映出當時()A.家訓借助藝術方式傳播B.科舉制度促進家風改進C.儒家道德觀念影響廣泛D.統(tǒng)治階層生活奢侈腐化7.(2020安徽蚌埠三模)宋元以來的理學思想形態(tài)中,從人到天,從家到國,從圣到王,即從人文到自然,從倫理到政治,從修養(yǎng)到行為,都有面面俱到的安排,而這些安排都是由“理”所主宰的結果。這體現了宋元以來思想的()A.神圣化內涵 B.世俗化趨向C.一體化特征 D.政治化原則8.(2020安徽淮北二模)宋以前的政治文化中,印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璽被視為正統(tǒng)王朝的象征;宋以后對傳國璽多持批判態(tài)度,認為“君人者在德不在寶”。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天命觀被統(tǒng)治者摒棄B.政治文化發(fā)生根本變革C.德治思想進一步發(fā)展D.理學重塑傳統(tǒng)政治倫理9.(2020新疆烏魯木齊二模)在唐代,人們喜好的是庶民不易得的大魚大肉、珍饈佳饌。宋代則不必山珍海味,一些常見的食材原料就能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這種食風的變化()A.體現了經濟重心的南移B.說明士族文化的普及C.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結果D.受到程朱理學的影響10.(2020山東聊城二模)理學是對先秦孔孟之學在新形勢下的發(fā)揮和解釋,王陽明的詩句“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正是這一發(fā)揮的寫照。由此判斷,這種“發(fā)揮”()A.標志著理學形成 B.批判了正統(tǒng)思想C.有利于學術下移 D.開創(chuàng)了樸實學風11.(2020四川綿陽四模)明朝中期,程朱理學僵化,王陽明提出一套以“致良知”為核心的理論。他認為“良知”就是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發(fā)現、擴充、實行,這樣就可以達到圣賢境界。據此可知,這一理論()A.堅決反對研習儒學經典B.主張格物致知尋求天理C.隱含著平等自由的傾向D.受到西方人文精神影響12.(2020福建南平三模)宋明理學吸取佛教和道教的哲學理論成果,靠近人生哲學,得心應手地把儒學從一種政治制度的論證方式,講成精神生活的安頓方式。這反映了()A.傳統(tǒng)儒學受到異質文化的沖擊B.儒學復興促進程朱理學的發(fā)展C.人生哲學成為時代的精神動力D.儒家學說實現思想的綜合創(chuàng)新二、非選擇題13.(2020河南六市重點高中聯合檢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程朱理學把“理”當成最高的本體,把宇宙實體和宇宙規(guī)律與儒家倫理的原則結合起來,在道德實踐上,“理”被強化為外在的、客體性的權威。雖然這個外在的、客體性的權威有很強的道德規(guī)范和指導功能,但對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有所抑制的。因此,理學進一步發(fā)展,就有了心學。陸九淵、王陽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則的根源。他們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內在價值更勝于外在權威,使人的道德主體性進一步發(fā)展。所以,從理學到心學,宋明理學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邏輯的內在的展開。——摘編自陳來《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國學流變與傳統(tǒng)價值觀》材料二宋明理學曾在啟蒙運動時期被廣泛推崇。伏爾泰就曾指出,“我們不能像中國人一樣,真是大不幸”“他們帝國(中國)的組織,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國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管理最好,而且最優(yōu)秀、最古老、也是最廣博的王國”。當然,伏爾泰為了達到反對宗教神學的目的,對中國文化和以宋明理學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贊美有言過其實之嫌。但就其結果而言,他這種對中國文化的極度贊美對法國的啟蒙運動倒是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獡济馈禁溈四釥枴妒澜缡贰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明理學出現的歷史背景及其發(fā)展特點。(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啟蒙運動推崇宋明理學的原因,并談談你對宋明理學的認識。14.(2020湘贛皖長郡十五校第二次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理學是宋朝以降中國士人學問的核心,理學有兩個關鍵特質。第一,理學探討的范圍甚至比西方的哲學更廣。它不只是要解釋這個世界是怎樣來的,還要明確規(guī)定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應有的行為準則。第二,理學是“一套”學問,它有嚴謹的邏輯,將眾多內容容納在一套可以講清楚的道理中,而不是把這些東西分開,做片段式處理。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要求: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達清楚)課時規(guī)范練9宋明理學1.C根據材料可知,此時儒學家二程深入地研究佛道思想,有助于儒學在這一時期進一步完善,發(fā)展為理學,故選C項;材料主旨為儒學家對佛教的態(tài)度,未涉及政府對外來文化的態(tài)度,排除A項;宋代民族政權并立,不是大一統(tǒng)王朝,排除B項;根據材料“到了北宋,以程頤、程顥為代表的學者,卻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釋者幾十年’,對佛學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可知此時儒學家二程深入地研究佛道思想,無法得出棄儒從佛“相當普遍”,排除D項。2.B材料“北宋程頤、程顥主張君臣一體……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導君臣共享治權……主動參與治理天下”體現了儒家士大夫參政的理想,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故選B項;材料反映的是儒學士大夫具有積極參與國家治理的社會責任感,沒有涉及先秦民本思想,排除A項;理學維護了君主專制,排除C項;程朱理學在南宋后期才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排除D項。3.A統(tǒng)治者對于某種政策或思想流派的態(tài)度,取決于其是否符合統(tǒng)治的需要,材料中宋寧宗對理學家態(tài)度的變化就說明了這一點,故選A項;材料的主旨是理學,并非科舉制,排除B項;宋朝文化政策較為開放,并未加強思想文化專制,排除C項;材料僅提及宋寧宗時期,并未提及其他時代,無法體現“創(chuàng)新”,排除D項。4.B根據兩宋時期新建的書院分布情況表可知,北宋時各地新建的書院數目基本相當,南宋時新建的書院主要集中在南方,由此可知兩宋時期北方與南方的文化發(fā)展各有特色,故選B項;根據兩宋時期南北方新建書院數量可知,南宋經濟實力超越了北宋,排除A項;新建的書院分布與教育制度的差異無關,排除C項;兩宋時期書院的性質并沒有發(fā)生根本改變,排除D項。5.D材料中朱熹與諸人開展辯論,實際也是自身思想不斷完善并對外宣揚的過程,這些活動促進了朱子理學體系的發(fā)展,故選D項;理學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是官方行為,與朱熹的辯論無關,排除A項;材料中鵝湖之會也促進了陸九淵心學思想的發(fā)展和完善,且心學在明朝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并未受到沉重打擊,排除B項;雖然宋代確實有著比較尖銳的民族矛盾和比較棘手的邊患問題,但材料中并沒有涉及,排除C項。6.C根據材料“教育家人‘須有省,照自心,察前境’。當時這類‘家禮’較為普遍”可以看出儒家倫理得到廣泛的傳播,其影響普遍,故選C項;擊磬唱訓詞,教育家人“須有省,照自心,察前境”這類訓誡不屬于藝術方式,排除A項;根據材料“當時這類‘家禮’較為普遍”無法判斷與科舉制度的關系,排除B項;“每日清晨有專人擊鼓唱歌,訓誡家人要勤勞、節(jié)儉、孝悌等”是一種道德教化,無法說明統(tǒng)治階層生活奢侈,排除D項。7.C根據材料可知,此時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理學思想的“理”主宰一切,思想具有一體化特征,故選C項;董仲舒“天人感應”將儒學神圣化,排除A項;世俗化趨向指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逐漸去除宗教色彩,與材料主旨理學無關,排除B項;政治化原則指一個社會中的政治文化通過某種方式而得以傳播、普及和延續(x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社會成員接受政治教育的過程,材料未涉及“政治教育”,排除D項。8.D依據材料“君人者在德不在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理學的發(fā)展,理學對傳統(tǒng)的天命正統(tǒng)觀念按照自身的需要進行了解讀,使其符合儒家的“義理”,從而使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政治觀念發(fā)生了變化,D項正確;天命觀并沒有被統(tǒng)治者摒棄,A項錯誤;政治文化發(fā)生根本變革的表述不符合史實,B項錯誤;德治思想強調的是統(tǒng)治者應該以德治國,材料的主旨在于強調君權的來源,C項錯誤。9.D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使宋代食風簡約、清淡,故選D項;飲食風格的變化與經濟重心南移無關,排除A項;宋代食風的變化受士族文化的影響,但“普及”說法錯誤,排除B項;飲食風格從喜好大魚大肉、珍饈佳饌到簡約、清淡,體現不出南北文化的交流,排除C項。10.C王陽明認為良知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即注重日用、腳踏實地致良知,故選C項;理學形成于宋代,王陽明是明代人,排除A項;材料沒有批判正統(tǒng)思想,排除B項;顧炎武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排除D項。11.C從材料可知,這一理論肯定了普通人可以通過內心反省達到圣人的高度,打破了普通人與圣人的界限,隱含著平等自由的傾向,故選C項;王陽明的心學仍是儒家思想范疇,故“堅決反對研習儒學經典”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王陽明主張內心反省、致良知,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學的思想主張,排除B項;當時明朝實行“海禁”等封閉的外交政策,與西方交流有限,排除D項。12.D材料“從一種政治制度的論證方式,講成精神生活的安頓方式”說明儒家學說實現思想上的創(chuàng)新,故選D項;據材料“吸取‘佛教和道教’的哲學理論成果”可知是吸收異質文化而不是受到沖擊,排除A項;材料“宋明理學吸取‘佛教和道教’的哲學理論成果”說明是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成果而不是儒學復興,排除B項;材料論述儒學的創(chuàng)新,而不是人生哲學的作用,排除C項。13.▁▃▅▇█參*考*答*案█▇▅▃▁:(1)背景:傳統(tǒng)儒學發(fā)展面臨嚴重困境;佛道思想的沖擊;韓愈等人對儒學的發(fā)展。發(fā)展特點:把世界本原和儒家倫理結合;由客觀唯心主義發(fā)展為主觀唯心主義;從抑制人的主觀能動性到相信人的價值。(2)原因:程朱理學提倡的“格物致知”“大膽存疑”等精神符合啟蒙運動宣揚理性、反對封建主義的需要。認識:宋明理學以“三綱五?!眮砭S持專制統(tǒng)治,扼殺了人的自然欲望和創(chuàng)造性;適應了統(tǒng)治階級壓制人民的需要,成為南宋以后長期居于統(tǒng)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征,如重視主觀意志,注重氣節(jié)道德,自我調節(jié)、發(fā)憤圖強,強調人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凸顯人性;對西方啟蒙運動產生重大影響?!冀馕觥?第(1)問,第一小問背景,結合所學知識,從傳統(tǒng)儒學的困境、佛道思想的沖擊、韓愈等人對儒學的發(fā)展等角度考慮。第二小問發(fā)展特點,據材料一“程朱理學把‘理’當成最高的本體,把宇宙實體和宇宙規(guī)律與儒家倫理的原則結合起來”并結合所學得出把世界本原和儒家倫理結合;據材料一“‘理’被強化為外在的、客體性的權威”“陸九淵、王陽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則的根源”并結合所學得出由客觀唯心主義發(fā)展為主觀唯心主義;據材料一“雖然這個外在的、客體性的權威有很強的道德規(guī)范和指導功能,但對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有所抑制的”“相信自己的內在價值更勝于外在權威,使人的道德主體性進一步發(fā)展”并結合所學得出從抑制人的主觀能動性到相信人的價值。第(2)問,第一小問原因,據材料二“伏爾泰為了達到反對宗教神學的目的,對中國文化和以宋明理學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贊美有言過其實之嫌”并結合所學可知,程朱理學提倡的“格物致知”“大膽存疑”等精神符合啟蒙運動宣揚理性、反對封建主義的需要。第二小問認識,從消極、積極兩個角度入手即可。14.▁▃▅▇█參*考*答*案█▇▅▃▁:論點:理學明確了每個人應有的行為準則。論述:程朱理學的核心內容是認為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程頤、程顥把天理和倫理道德直接聯系起來,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特別強調,理之源在天理,而天理即作為道德規(guī)范的三綱五常,人們的行為應該以三綱五常為標準,主張“存天理,滅人欲”。在認識論方面,主張“格物致知”,以明道德之善。因此,理學在探究世界本源的同時,也規(guī)定了世界上每個人應有的行為準則?!冀馕觥?本題屬于小論文形式的考試題,首先依據題干得出相應觀點,再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分析。依據材料“它不只是要解釋這個世界是怎樣來的。還要明確規(guī)定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應有的行為準則”并結合所學可得出如下觀點:理學明確了世界上每個人應有的行為準則。然后結合程朱理學的相關內容,主要從倫理道德等方面的規(guī)定進行歸納分析。課時規(guī)范練9宋明理學一、選擇題1.(2020吉林三模)唐代,儒學家韓愈激烈地批判佛學,提出對于佛教應該“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到了北宋,以程頤、程顥為代表的學者,卻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釋者幾十年”,對佛學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這一變化()A.體現了政府對外來文化的開明政策B.反映了大一統(tǒng)時代的恢弘氣度C.有助于儒學在這一時期的新發(fā)展D.表明棄儒從佛的現象已相當普遍2.(2020廣東惠州模擬)在君臣關系上,北宋程頤、程顥主張君臣一體,應相互依賴,相互扶持,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導君臣共享治權,臣子應“格君心之非”,主動參與治理天下。二者的思想()A.繼承了先秦民本思想B.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C.削弱了君主專制統(tǒng)治D.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思想3.(2020廣東二模)據《宋史紀事本末》記載,宋寧宗即位初科舉取士“稍涉義理者悉皆黜落”,后期卻追謚朱熹曰“文”,周敦頤曰“元”,程顥曰“純”,程頤曰“正”,張載曰“明”。這一變化說明宋寧宗后期()A.理學迎合了統(tǒng)治需要B.科舉制逐步走向僵化C.加強了思想文化專制D.理學有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4.(2020云南一模)兩宋時期新建的書院分布情況表(單位:所)朝代地區(qū)直隸河南陜西山西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四川廣西貴州北宋351144432343844南宋1660479412426171571由上表可見,兩宋相比()A.經濟實力旗鼓相當B.文化發(fā)展各有特色C.教育制度差異明顯D.書院性質根本改變5.(2020河北唐山一模)朱熹同呂祖謙、湖湘學派的張栻、陸九淵商榷、辯論;特別是淳熙二年鵝湖之會,朱熹與陸九淵辯論。這些活動()A.促成理學的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B.沉重打擊了心學思想的發(fā)展C.說明當時民族矛盾異常尖銳D.促進了朱子理學體系的發(fā)展6.陸九淵家族每日清晨有專人擊鼓唱歌,訓誡家人要勤勞、節(jié)儉、孝悌等,食后飲茶時也要擊磬唱訓詞,教育家人“須有省,照自心,察前境”。當時這類“家禮”較為普遍。材料反映出當時()A.家訓借助藝術方式傳播B.科舉制度促進家風改進C.儒家道德觀念影響廣泛D.統(tǒng)治階層生活奢侈腐化7.(2020安徽蚌埠三模)宋元以來的理學思想形態(tài)中,從人到天,從家到國,從圣到王,即從人文到自然,從倫理到政治,從修養(yǎng)到行為,都有面面俱到的安排,而這些安排都是由“理”所主宰的結果。這體現了宋元以來思想的()A.神圣化內涵 B.世俗化趨向C.一體化特征 D.政治化原則8.(2020安徽淮北二模)宋以前的政治文化中,印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璽被視為正統(tǒng)王朝的象征;宋以后對傳國璽多持批判態(tài)度,認為“君人者在德不在寶”。對此解釋合理的是()A.天命觀被統(tǒng)治者摒棄B.政治文化發(fā)生根本變革C.德治思想進一步發(fā)展D.理學重塑傳統(tǒng)政治倫理9.(2020新疆烏魯木齊二模)在唐代,人們喜好的是庶民不易得的大魚大肉、珍饈佳饌。宋代則不必山珍海味,一些常見的食材原料就能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這種食風的變化()A.體現了經濟重心的南移B.說明士族文化的普及C.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結果D.受到程朱理學的影響10.(2020山東聊城二模)理學是對先秦孔孟之學在新形勢下的發(fā)揮和解釋,王陽明的詩句“不離日用常行內,直造先天未畫前”正是這一發(fā)揮的寫照。由此判斷,這種“發(fā)揮”()A.標志著理學形成 B.批判了正統(tǒng)思想C.有利于學術下移 D.開創(chuàng)了樸實學風11.(2020四川綿陽四模)明朝中期,程朱理學僵化,王陽明提出一套以“致良知”為核心的理論。他認為“良知”就是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發(fā)現、擴充、實行,這樣就可以達到圣賢境界。據此可知,這一理論()A.堅決反對研習儒學經典B.主張格物致知尋求天理C.隱含著平等自由的傾向D.受到西方人文精神影響12.(2020福建南平三模)宋明理學吸取佛教和道教的哲學理論成果,靠近人生哲學,得心應手地把儒學從一種政治制度的論證方式,講成精神生活的安頓方式。這反映了()A.傳統(tǒng)儒學受到異質文化的沖擊B.儒學復興促進程朱理學的發(fā)展C.人生哲學成為時代的精神動力D.儒家學說實現思想的綜合創(chuàng)新二、非選擇題13.(2020河南六市重點高中聯合檢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程朱理學把“理”當成最高的本體,把宇宙實體和宇宙規(guī)律與儒家倫理的原則結合起來,在道德實踐上,“理”被強化為外在的、客體性的權威。雖然這個外在的、客體性的權威有很強的道德規(guī)范和指導功能,但對人的主觀能動性是有所抑制的。因此,理學進一步發(fā)展,就有了心學。陸九淵、王陽明相信人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則的根源。他們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內在價值更勝于外在權威,使人的道德主體性進一步發(fā)展。所以,從理學到心學,宋明理學的發(fā)展經歷了一個邏輯的內在的展開?!幾躁悂怼吨腥A文明的核心價值——國學流變與傳統(tǒng)價值觀》材料二宋明理學曾在啟蒙運動時期被廣泛推崇。伏爾泰就曾指出,“我們不能像中國人一樣,真是大不幸”“他們帝國(中國)的組織,是世界上最好的”“中國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管理最好,而且最優(yōu)秀、最古老、也是最廣博的王國”。當然,伏爾泰為了達到反對宗教神學的目的,對中國文化和以宋明理學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贊美有言過其實之嫌。但就其結果而言,他這種對中國文化的極度贊美對法國的啟蒙運動倒是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據〖美〗麥克尼爾《世界史》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明理學出現的歷史背景及其發(fā)展特點。(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啟蒙運動推崇宋明理學的原因,并談談你對宋明理學的認識。14.(2020湘贛皖長郡十五校第二次聯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理學是宋朝以降中國士人學問的核心,理學有兩個關鍵特質。第一,理學探討的范圍甚至比西方的哲學更廣。它不只是要解釋這個世界是怎樣來的,還要明確規(guī)定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應有的行為準則。第二,理學是“一套”學問,它有嚴謹的邏輯,將眾多內容容納在一套可以講清楚的道理中,而不是把這些東西分開,做片段式處理。評析材料中的觀點(任意一點或整體),得出結論。(要求: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達清楚)課時規(guī)范練9宋明理學1.C根據材料可知,此時儒學家二程深入地研究佛道思想,有助于儒學在這一時期進一步完善,發(fā)展為理學,故選C項;材料主旨為儒學家對佛教的態(tài)度,未涉及政府對外來文化的態(tài)度,排除A項;宋代民族政權并立,不是大一統(tǒng)王朝,排除B項;根據材料“到了北宋,以程頤、程顥為代表的學者,卻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釋者幾十年’,對佛學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可知此時儒學家二程深入地研究佛道思想,無法得出棄儒從佛“相當普遍”,排除D項。2.B材料“北宋程頤、程顥主張君臣一體……共治天下……南宋朱熹倡導君臣共享治權……主動參與治理天下”體現了儒家士大夫參政的理想,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故選B項;材料反映的是儒學士大夫具有積極參與國家治理的社會責任感,沒有涉及先秦民本思想,排除A項;理學維護了君主專制,排除C項;程朱理學在南宋后期才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排除D項。3.A統(tǒng)治者對于某種政策或思想流派的態(tài)度,取決于其是否符合統(tǒng)治的需要,材料中宋寧宗對理學家態(tài)度的變化就說明了這一點,故選A項;材料的主旨是理學,并非科舉制,排除B項;宋朝文化政策較為開放,并未加強思想文化專制,排除C項;材料僅提及宋寧宗時期,并未提及其他時代,無法體現“創(chuàng)新”,排除D項。4.B根據兩宋時期新建的書院分布情況表可知,北宋時各地新建的書院數目基本相當,南宋時新建的書院主要集中在南方,由此可知兩宋時期北方與南方的文化發(fā)展各有特色,故選B項;根據兩宋時期南北方新建書院數量可知,南宋經濟實力超越了北宋,排除A項;新建的書院分布與教育制度的差異無關,排除C項;兩宋時期書院的性質并沒有發(fā)生根本改變,排除D項。5.D材料中朱熹與諸人開展辯論,實際也是自身思想不斷完善并對外宣揚的過程,這些活動促進了朱子理學體系的發(fā)展,故選D項;理學統(tǒng)治地位的確立是官方行為,與朱熹的辯論無關,排除A項;材料中鵝湖之會也促進了陸九淵心學思想的發(fā)展和完善,且心學在明朝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并未受到沉重打擊,排除B項;雖然宋代確實有著比較尖銳的民族矛盾和比較棘手的邊患問題,但材料中并沒有涉及,排除C項。6.C根據材料“教育家人‘須有省,照自心,察前境’。當時這類‘家禮’較為普遍”可以看出儒家倫理得到廣泛的傳播,其影響普遍,故選C項;擊磬唱訓詞,教育家人“須有省,照自心,察前境”這類訓誡不屬于藝術方式,排除A項;根據材料“當時這類‘家禮’較為普遍”無法判斷與科舉制度的關系,排除B項;“每日清晨有專人擊鼓唱歌,訓誡家人要勤勞、節(jié)儉、孝悌等”是一種道德教化,無法說明統(tǒng)治階層生活奢侈,排除D項。7.C根據材料可知,此時在人們的思想意識中,理學思想的“理”主宰一切,思想具有一體化特征,故選C項;董仲舒“天人感應”將儒學神圣化,排除A項;世俗化趨向指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逐漸去除宗教色彩,與材料主旨理學無關,排除B項;政治化原則指一個社會中的政治文化通過某種方式而得以傳播、普及和延續(x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社會成員接受政治教育的過程,材料未涉及“政治教育”,排除D項。8.D依據材料“君人者在德不在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理學的發(fā)展,理學對傳統(tǒng)的天命正統(tǒng)觀念按照自身的需要進行了解讀,使其符合儒家的“義理”,從而使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政治觀念發(fā)生了變化,D項正確;天命觀并沒有被統(tǒng)治者摒棄,A項錯誤;政治文化發(fā)生根本變革的表述不符合史實,B項錯誤;德治思想強調的是統(tǒng)治者應該以德治國,材料的主旨在于強調君權的來源,C項錯誤。9.D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使宋代食風簡約、清淡,故選D項;飲食風格的變化與經濟重心南移無關,排除A項;宋代食風的變化受士族文化的影響,但“普及”說法錯誤,排除B項;飲食風格從喜好大魚大肉、珍饈佳饌到簡約、清淡,體現不出南北文化的交流,排除C項。10.C王陽明認為良知就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即注重日用、腳踏實地致良知,故選C項;理學形成于宋代,王陽明是明代人,排除A項;材料沒有批判正統(tǒng)思想,排除B項;顧炎武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排除D項。11.C從材料可知,這一理論肯定了普通人可以通過內心反省達到圣人的高度,打破了普通人與圣人的界限,隱含著平等自由的傾向,故選C項;王陽明的心學仍是儒家思想范疇,故“堅決反對研習儒學經典”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王陽明主張內心反省、致良知,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學的思想主張,排除B項;當時明朝實行“海禁”等封閉的外交政策,與西方交流有限,排除D項。12.D材料“從一種政治制度的論證方式,講成精神生活的安頓方式”說明儒家學說實現思想上的創(chuàng)新,故選D項;據材料“吸取‘佛教和道教’的哲學理論成果”可知是吸收異質文化而不是受到沖擊,排除A項;材料“宋明理學吸取‘佛教和道教’的哲學理論成果”說明是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成果而不是儒學復興,排除B項;材料論述儒學的創(chuàng)新,而不是人生哲學的作用,排除C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車輛抵押合同借款范本年
- 商品采購合同范本年
- 合同協議補充模板
- 鋼鐵項目擔保合同
- 攝影師勞動合同范本
- 商品混凝土合同書范本
- 草坪種植合同協議書模板范本
- 租賃合同申請書年
- 空置房屋轉讓合同模板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我們的夢想》聽課評課記錄1
- 提升模組良率-六西格瑪
- DL-T+5196-2016火力發(fā)電廠石灰石-石膏濕法煙氣脫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程
- 2024-2030年中國產教融合行業(yè)市場運營態(tài)勢及發(fā)展前景研判報告
- 2024年微生物檢測試劑行業(yè)商業(yè)計劃書
- 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一單詞表
- 物業(yè)公司介紹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儀表工程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
- JTGT H21-2011 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
- 【永輝超市公司員工招聘問題及優(yōu)化(12000字論文)】
- 中國直銷發(fā)展四個階段解析
- 2024屆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鎮(zhèn)海中學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