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外文言文閱讀 專項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1/04/wKhkGWa2q1yAYByyAAGnyBY17dM362.jpg)
![部編版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外文言文閱讀 專項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1/04/wKhkGWa2q1yAYByyAAGnyBY17dM3622.jpg)
![部編版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外文言文閱讀 專項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1/04/wKhkGWa2q1yAYByyAAGnyBY17dM3623.jpg)
![部編版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外文言文閱讀 專項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1/04/wKhkGWa2q1yAYByyAAGnyBY17dM3624.jpg)
![部編版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外文言文閱讀 專項練習題匯編(含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0/11/04/wKhkGWa2q1yAYByyAAGnyBY17dM362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中考語文一輪復習: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項練習題匯編
1.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秦西巴縱鹿
魯之貴人孟孫,獵得鹿,像秦西巴持歸。其母隨而鳴,秦西巴見其哀,縱而與之。鹿
隨母而去。孟孫怒曰:"吾獵得鹿,爾縱之,何也?"秦西巴日:"但不忍耳。"孟孫逐秦西
巴。因一年,召以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為太子傅,何也?"盂孫曰:
“夫秦西巴以一鹿而不忍,又安能虧吾子乎?”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像秦西巴持歸____
ii.一年____
⑵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夫秦西巴以一鹿而不忍,又安能虧吾子乎?
⑶從孟孫對秦西巴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中,你得到的啟示是:一。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其后問題。
唐臨為官
唐臨為萬泉丞①??h有囚十數(shù)人,皆因末入賦而系。會暮春時雨,乃耕作佳期。唐
臨白②縣令:"囚人亦有妻兒,無稼嵇③何以活人,請出之。令懼其逸⑷,不許。唐臨
日:"明公⑤若有所疑,吾自當其罪?!绷钜蛘埣贇w鄉(xiāng)。臨悉召因令歸家耕作,并與之約:
農事畢,皆歸系所。囚等感恩,至時畢集縣獄。臨由是知名。
【注】①丞:此處指輔助縣令的從屬官員。②白:報告。③稼稽:耕種與收獲。④逸:
逃逸,逃跑。⑤明公:對縣令的尊稱。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
i含暮春時雨會:____
ii唐臨為萬泉丞為:一
iii若有所疑若:____
iv農事畢畢:____
(2)下列選項中,與“乃耕作佳期"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一
A.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
B.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C.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D.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⑶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i臨悉召囚令歸家耕作。
ii令懼其逸,不許。
⑷“農事畢,囚等畢集縣獄"的原因是什么?唐臨是一個怎樣的官員?
3.范仲淹作墓志
范文正公嘗為人作墓志,已封將發(fā),忽目:"不可不使師魯見之。"明日以示尹。師魯
日:"君文名重一時,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今謂轉運使為都刺史,知州為太守,誠
為清佳,然今無其官,后必疑之,此正起俗儒爭論也。"希文恍然曰:"賴以示予,不然,
吾幾失之?!?/p>
【注釋】師魯:尹洙的字。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啄為清佳—
ii此正犁俗儒爭論也—
iii題以示予—
iv不然,吾幾失之—
⑵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君文名重一時,后世所取信,不可不慎也。
(3)回答下列問題。
i范仲淹有遠大的抱負,體現(xiàn)在他曾說的"—,一"中。
ii尹洙對范仲淹說這樣的話的用意是一。
4.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梅花嶺記(清)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①圍急。督相史忠烈公②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
"吾誓與城為殉,然倉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jié)③者?”副將軍史
德威慨然住之。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吾上書太夫人,曙汝諸孫
中。”
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諸將果爭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
能執(zhí)刃,遂為諸將所擁而行。至小東門,大兵④如林而至,馬副使鳴,臊、任太守民育及
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閣部⑤也。"被擋至南門,和碩豫親王以先
生呼之,勸之降。忠烈大罵而死。初,忠烈遺言:"我死,當葬梅花嶺上。"至是,德威求
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或曰:"城之破也,有親見忠烈青衣烏帽,乘白馬,出天寧門投江死者,未嘗殞于城
中也。"自有是言,大江南北,遂謂忠烈未死。已而英、霍山師大起,皆生忠烈之名,仿
佛陳涉之稱項燕。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zhí)至白下,經(jīng)略洪承疇⑥與之有舊,問曰:
“先生在兵間,審知⑦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孫公答曰:“經(jīng)略從北來,審
知故松山殉難督師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承疇大恚,急呼麾下驅出斬之。
【注】①江都:今江蘇揚州。②史忠烈公:史可法,明末政治家、軍事家。③臨期成此
大節(jié):指到城破時將史可法殺死,以成全他與城共存亡的節(jié)義。④大兵:清兵。⑤閣部:
史可法時任內閣大學士,故自稱"閣部"。⑥洪承疇:明末薊遼總督洪承疇,在清兵圍攻松
山時,領受明崇禎皇帝之命督師出關,兵敗降清。⑦審知:清楚地知道。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一
A.德威慨然佳之任:擔負、承擔B.喈汝諸孫中譜:列入家譜
C.被熱至南門執(zhí):捉拿、拘捕D.皆死忠烈之名托:依托、憑借
⑵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至是,德威求公之骨不可得,乃以衣冠葬之。
ii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⑶有人認為文章第三段寫抗清將領孫兆奎與降臣洪承疇的對話,似乎與忠烈關系不大,
可以刪去,你的看法是什么?
5.晏敦復①傳
胡佳②謫昭州,臨安③遣人械送貶所。敦復往見守臣張澄曰:"鏤論宰相,天下共知,
祖宗時以言事被謫,為開封者④必不如是。"澄愧謝,為追還。始檜拜相,制下,朝士相
賀,敦復獨有憂色曰:"奸人相矣。"張致遠、魏成聞之,皆以其言為過。至是竄⑤錠,敦
復謂人曰:"頃⑥言秦之奸,諸君不以為然,今方專國⑦便敢爾,他日何所不至耶?”
權吏部尚書兼江、淮等路經(jīng)制使。故事⑧,侍從過宰相閣,既退,宰相必送數(shù)步。
敦復見檜未嘗送,每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尋請外,以寶文閣直學士知衢州,提舉
亳州明道宮。閑居數(shù)年卒,年七十一。
敦復靜默如不能言,立朝論事無所避。帝嘗謂之曰:"卿鯉峭⑨敢言,可謂無忝⑩爾
祖矣。”
【注釋】①晏敦復:晏殊的曾孫。②胡鈴:廬陵人,今吉安市青原區(qū)人,他上奏高宗得
罪了秦檜,被貶到昭州。③臨安:南宋都城,此處是指臨安知府張澄。④為開封者:開
封,北宋的都城?!盀殚_封者"的意思是在北宋的時候。⑤竄:放逐。⑥頃:剛才,這里
是前不久的意思。⑦專國:把持國政。⑧故事:先例,這里是按照先例的意思。⑨鰻峭
(gengqiao):剛正峭正。⑩忝(tian):辱,有愧于。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i謝—
ii然____
iii尋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i今方專國便敢爾,他日何所不至耶?
ii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⑶文章最后一段文字中,皇帝的話有何作用?
6.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各小題。
曹彬仁愛
曹武惠王,國朝名將,勛業(yè)之盛,無與為比。嘗曰:"自吾為將,殺人多矣,然未嘗
以私喜怒輒戮一人。"其所居堂屋敝,子弟請加修葺,公曰:"時方大冬,墻壁瓦石之間,
百蟲所蟄,不可傷其生。"其仁心愛物蓋如此。
(1)解釋加點字。
i其所盾堂屋敝:—
ii吾為將:____
(2)翻譯句子。
時方大冬,墻壁瓦石之間,百蟲所蟄,不可傷其生。
⑶文章開頭介紹曹武惠王是"國朝名將",其作用是什么?
⑷文章通過哪兩件事刻畫了曹武惠王怎樣的德行?
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蕭惠,字伯仁,小字①脫古思。從伯父排押征高句麗,至奴古達北嶺,高句麗阻險
以拒,惠力戰(zhàn),破之。及攻開京,以軍律整肅聞,授契丹行宮都部署。太平六年,討回鶻
阿薩蘭部,征兵諸路,獨阻卜酋長直剌后期②,立斬以徇③。進至甘州,攻圍三日,不
克而還。時直刺之子聚兵來襲,阻卜酋長烏八密以告,惠未之信。會西阻卜叛,襲三克軍,
都監(jiān)涅魯古、突舉部節(jié)度使諧理、阿不呂等將兵三千來救,遇敵于可敦城西南。諧理、阿
不呂戰(zhàn)歿④,士卒潰散?;輦}卒列陣,敵出不意攻我營。眾請乘時奮擊,惠以我軍疲敝,
未可用,弗聽。烏八請以夜斫營⑤,惠又不許。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
敵敗走。是時,帝欲一天下,謀取三關,集群臣議?;菰?“兩國強弱,圣慮所悉。宋人
西征有年師老民疲陛下親率六軍臨之其勝必矣。"帝從惠言,乃遣使索⑥宋十城,會諸軍
于燕?;菖c太弟帥師壓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歲幣請和。惠以首事功,進韓王。十二年,
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帥府事,又為北樞密使。
節(jié)選自《遼史?列傳第二十三》(有刪節(jié))
注釋:①小字:乳名。②期:到達。③徇:示眾。④歿:死。⑤斫營:偷襲敵營;劫
營。⑥索;索取。
(1)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3處。
宋人西征有年師老民疲陛下親率六軍臨之其勝必矣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思。
i叢伯父排押征高句麗一
ii以軍律整肅用_
iii當西阻卜叛—
iv至奴古達北嶺_
⑶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高句麗阻險以拒惠力戰(zhàn),破之。
ii是時,帝欲一天下,謀取三關,集群臣議。
(4)選文表現(xiàn)了蕭惠的哪些性格特點?請分條概括。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三小題。
清白堂①記(節(jié)選)
范仲淹
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獲廢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觀其好惡,日:"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視。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淵然丈余,綻④不可蟠,當
大暑時,飲之若餌⑤白雪,咀輕冰,凜如也,當嚴冬時,若遇愛日,得陽春,溫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渾,蓋山澤通氣,應于名源矣。又學嘉賓,以建溪、日鑄、臥龍、
龍門之茗試之,則甘液華滋,怩人襟靈。
予愛其清白而有德義,可為官師之規(guī)。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構亭于其側,曰:
"清白亭",庶幾居斯堂,登斯亭,而無忝⑥其名哉!
寶元二年記。
【注】①清白堂:在紹興府山上。②芟(shan):除草。③扃(jidng):關鎖。④統(tǒng)
(geng):原指井繩,此指提水。⑤餌:吃。⑥忝(tian):玷污。
(1)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一
A.味之甚甘甘:甘甜B(yǎng).續(xù)不可事竭:用力
C.又鼻嘉賓引:邀請D.帆人襟靈悅:使.…高興
(2)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
i乃扃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視。
譯文:—
ii予愛其清白而有德義,可為官師之規(guī)。
譯文:—
(3)結合下列兩個句子的一"嘆"一"問",談談你心中的范仲淹是一個怎樣的人。
(1)庶幾居斯堂,登斯亭,而無忝其名哉!(《清白堂記》)
(2)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答:—
9.蛛與蠶
蛛語蠶曰:"爾飽食終日以至于老,口吐經(jīng)緯,黃口燦然,固之自裹。蠶婦操汝入于
沸湯,抽為長絲,乃喪厥軀。然其巧也,適以自殺,不亦愚乎!"蠶答蛛曰:“我固自殺。
我所吐者,遂為文章,天子袞龍"①,百宮級繡②,孰非我為?汝乃相腹③而營口,吐
經(jīng)緯織成網(wǎng)羅,會伺其間,蚊虻蜂蝶之見過者無不殺之,而以自飽。巧則巧矣,何其忍
也!"蛛曰:"為人謀或為汝自謀,寧為我!"噫,世之為蠶不為蛛者寡矣夫!
(選自《雪濤小說》有刪改)
注:①袞龍:龍袍;②級繡:一種官員的禮服;③楞腹:空腹。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我圉自殺固
譯為文章遂
熟非我為孰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
i然其巧也,適以自殺,不亦愚乎!
ii為人謀或為汝自謀,寧為我!
(3)文中的蛛與蠶分別指的是哪一類人?
10.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各題。
滇游日記
忽見層崖之上,有洞東向,欲一登而不見其徑,欲舍之,又不能竟去,遂令顧仆停行
李,守木膽于路側,余竟仰攀而上。
其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
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堅,踐之輒隕②,攀之亦隕。間得一少粘者,繃足掛指,如平貼于
壁,不容移步,欲上既無援,欲下亦無地,生平所歷危境,無逾于此。蓋削壁有之,無此
蘇土;流土有之,無此蘇石。久之,先試得其兩手兩足四處不摧③之石,然后懸空移一
手,隨懸空移足,一手足牢,然后懸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墜;又手足無力欲自墜,久之,
幸攀而上。
(選自《徐霞客游記》)
【注釋】①削:陡峭。②隕:墜落。③摧:崩裂。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i有洞率向____
ii無逋此者一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己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p>
⑶閱讀選文和《三峽》兩篇文章,簡要說說它們在描寫山勢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11.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三小題。
張嘉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異,亦不下人①。自平鄉(xiāng)尉免歸鄉(xiāng)里,布衣環(huán)堵②之中,
蕭然自得。時人莫之知也。張循憲以御史出,還次蒲州驛。循憲方復命,使務有不決者,
意頗病之。問驛吏曰:"此有好客乎?"驛吏白以嘉貞循憲召與相見,皆以其事積時凝滯者
③,嘉貞隨機應之,莫不豁然。及命表④,又出意外。他日,則天以問循憲,具以實對,
因請以己官讓之。則天曰:"卿能舉賢,美矣。朕豈可無一官自進賢耶?"乃召見內殿,隔
簾與語,嘉貞儀貌甚偉,神采俊杰,則天甚異之。翌日,拜監(jiān)察御史。
(節(jié)選自《大唐新語》)
【注釋】①下人:下于人,在別人之下。②環(huán)堵:四圍墻,常形容居屋狹小簡陋。③積
時凝滯者:長期積累下來的難以解決的問題。④命表:命,指派,差遣;表,寫奏章。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的含義。
i冷以其事積時凝滯者咨:—;
ii則天甚號之異:—。
⑵請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張循憲以御史出,還次蒲州驛。
翻譯:一
(3)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張嘉貞的形象特點。
12.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問題。
石君硯銘
【清】吳敏樹
石君,余硯也。昔在辛卯之歲,與亡弟半圃讀書岳麓,以錢三萬,取之友人家。硯體甚
巨,形制古異,無他文飾,惟池①旁有"停云館"三字。驗其刻未工,蓋謬為文待詔家物
②,以炫售者。然硯敢良石也。半圃喜學書,余以硯屬之,頗貴之,未肯輕用。及亡,
余痛此硯遂廢無事命工稍鐫治之摩去舊刻常供之案間。一日久雨始晴,日光照書室,硯在
蓋下,噴沸有聲。怪而啟之,清水盈溢,以此益知其尤,愈事愛之,以姓號之石君。余既
無能遭遇③發(fā)揚于世,而文字日頗有名,恐遂抱硯為庸人役,故作為是銘,將求善工而
刻之其背。銘日:
年可壽若老彭④,吾不以墨之汁而佐彼之觥;行可贈若班生⑤,吾不以毫之穎⑥而
財⑦彼之程。匪墨之私,匪毫之愛,恐污吾石君之生平。嗚呼石君兮,吾與君銘。
【注】①池:硯池,硯凹處。②文待詔: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微明。③遭遇:遭逢機遇,
指仕途騰達。④老彭:即彭祖,長壽的象征。⑤班生:唐代人,他從揚州采訪使升至大
理少卿,友人給他餞行,說:"班公此行,何異登仙!"⑥穎:指毛筆尖。⑦曝:用財物
給人送行。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
i驗其刻未工
ii然硯改良石也
iii愈率愛之
iv恐遂抱硯為庸人役
(2)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斷三處)
余痛此硯遂廢無事命工稍鐫治之摩去舊刻常供之案間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橫線句的意思。
半圃喜學書,余以硯屬之,頗貴之,未肯輕用。
(4)本文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文章內容簡析。
13.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四小題。
【甲】王右軍年減十歲時,大將軍甚愛之,恒置帳中眠。大將軍嘗先出,右軍猶未起。
須臾,錢鳳入,屏人論事。都忘右軍在帳中,便言逆節(jié)之謀。右軍覺,既聞所論,知無活
理,乃剔吐①污頭面被褥,詐熟眠。敦論事造半,方意右軍未起,相與大驚曰:"不得不
除之!”及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熟眠,于是得全。于時稱其有智。
(選自《世說新語?假諂第二十七》)
【乙】前秦苻融為冀州牧。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賊,路人為逐擒之,賊反誣路人。時
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見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鳳陽門者
非賊?!奔榷€入,融正色②謂后出者曰:"汝真賊也,何誣人乎?”賊遂服罪。蓋以賊若
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賊也。
(選自《晉書?苻融傳》)
【注釋】①吐:吐口水。②正色:嚴肅。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可二人才走(一起)B.大將軍學先出(常常)
C.好人論事(摒退)D.敦論事淮半(到了)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A.乃剔吐污頭面被褥乃丹書帛曰"陳勝王”
B.路人為逐擒之謂為信然
C.融見加笑曰廣起,奪w殺尉
D.于時稱其有智三顧臣于草廬之中
⑶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i蓋以賊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賊也。
ii及開帳,乃見吐唾從橫,信其實熟眠,于是得全。
⑷王羲之和苻融都很聰明,但在具體表現(xiàn)上有所不同。請結合文意,簡要評析。
14.閱讀《游大林寺序》,回答下列問題。
游大林寺序
[唐]白居易
余與河南元集虛、范陽張允中……凡十七人,自遺愛草堂①,歷東西二林②,抵化城,
憩峰頂,登香爐峰,宿大林寺。大林窮遠,人跡罕到。環(huán)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
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東人③。
山高地深,時節(jié)絕晚。于時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華,澗草猶短;人物風候,
與平地聚落⑷不同。初到恍然,若別淮一世界者。因口號絕句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
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既而周覽屋壁,見蕭郎中存、魏郎
中弘簡、李補闕渤三人姓名文句。因與集虛輩嘆且曰: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由驛路至山
n,曾無半日程,自蕭、魏、李游,迨⑤今垂二十年,寂寥無繼來者。嗟乎!名利之誘
人也如此!時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樂天序。
(選自《全唐文》,有改動)
【注】①遺愛草堂:白居易被貶江州后,在廬山遺愛寺自己營建的草堂。②東西二林:
指東林寺、西林寺。后文的"化城"指化城寺。③海東人:新羅國人,新羅國地處朝鮮半島。
④聚落:村莊。⑤迨(&i):等到。
⑴對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一
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A.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B.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C.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D.此地實匡廬間/第一境
(2)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
i山桃始華—
ii若別逢一世界者―
⑶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環(huán)寺多清流蒼石、短松瘦竹。
ii人物風候,與平地聚落不同。
⑷用自己的話說說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蹤。
⑸大林寺景色優(yōu)美卻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請用文中語句回答。
15.課外文言文
朝三暮四
末有狙①公者,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損其家口②,充狙之欲。
俄而匱焉,將限狙之食,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先誑③之曰:“與若芋④,朝三而暮四,
足乎?"眾狙皆起而怒。俄而曰:"與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
(節(jié)選自《列子》)
【注】①狙(W):稱猴。②家口:家中口糧。③誑:欺騙。④芋(X。):橡果。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____
A.朝三而暮四,是乎/不足掛齒
B.恐眾狙之不馴于己也/近塞之人有善術者
C.與著芋,朝三而暮四/薦隱若現(xiàn)
D.俄西匱焉/俄時雪驟
(2)請用三條"/"給文中畫線的句子斷句。
愛狙養(yǎng)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
⑶每天吃的橡果的總數(shù)不變,為什么"眾狙皆伏而喜”?這表現(xiàn)了狙的什么特性?
16.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宋弘責桓譚
(宋)弘薦沛國①桓譚,為議郎、給事中②。帝③令譚鼓琴,愛其繁聲④。弘聞
之,不悅;伺譚內出⑤,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譚至,不與席而讓⑥之,且曰:"能
自改邪,將令相舉以法乎?"譚頓首辭謝;良久,乃遣之。后大會群臣,帝使譚鼓琴。譚
見弘,失其常度。帝怪而問之,弘乃離席免冠謝曰:"臣所以薦桓譚者,望能以忠正導主;
而令朝廷耽悅鄭聲,臣之罪也。"帝改容謝之。
(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沛國:古地名。②議郎、給事中:官職名稱。③帝:指東漢光武帝劉秀。
④繁聲:此指花音曲子,類似靡靡之音。下文的"鄭聲"亦同此。⑤內出:從宮內出來。
⑥讓:責備。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i為議郎、給事中―
ii不與席而讓之____
⑵下列對“能自改邪,將令相舉以法乎?”一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你)能自己改邪歸正嗎?還是讓人用法律檢舉你呢?
B.(你)能自己改邪歸正嗎?還是讓你們用法律互相檢舉呢?
C.(你)能自己改正(過失)嗎?還是讓人用法律檢舉你呢?
D.(你)能自己改正(過失)嗎?還是讓你們用法律互相檢舉呢?
⑶宋弘為什么要對光武帝聲稱"臣之罪也"?
(4)從文中看,宋弘是一個—、—的人。
17.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劉算遇東坡
劉偉明盒①少以才學自負,擢高第,中詞科,意氣自得,下視同輩。紹圣初,因游
一禪剎,時東坡謫嶺南,道廬陵,亦來游,因相遇,互問爵里②姓氏。偉明遽對曰:"廬
陵劉算。"蓋偉明初不知其為東坡。自謂多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復問東坡所從來。
公徐應曰:"罪人蘇軾。"偉明始大驚,逡巡,致敬日:"不意乃見所畏③。”東坡亦嘉其才
氣,相與劇④談而去。
【注】①劉偉明算(yan):竟是劉偉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鄉(xiāng)。③不意乃
見所畏:沒想到竟然見到我敬畏的人。④?。和纯?。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i蓋偉明初不知其為東坡一
ii自謂名不下人一
⑵對畫線句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莀___
A.(偉明)于是又問東坡從什么地方來
B.(偉明)于是反復問東坡從什么地方來
C.(偉明)于是又問東坡是跟著誰來的
D.(偉明)于是反復問東坡是跟著誰來的
⑶文中兩人互問爵里姓氏,劉算"遽對曰:‘廬陵劉竟”'的目的是"—"而東坡則回避答
爵里只答"罪人東坡",原因是—,—,最終東坡以"一"的舉動,展現(xiàn)了一代大
家的風范。
18.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尉遲敬德
王充兄子使于竇建德軍中,乘煬帝所御駿馬,鎧甲甚鮮。太宗曰:"彼所乘真良馬
也。”尉遲敬德請往取之。乃與三騎,直入賊軍擒琬,引其馬以歸。賤眾無敢當者。敬德
常侍宴慶善宮時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口汝有何功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
拳毆道宗,目幾至吵。
(1)給劃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一
A.敬德常侍宴慶善宮/時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
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
B.敬德常侍宴慶善宮時/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
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
C.敬德常侍宴慶善宮/時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
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
D.敬德常侍宴慶善宮/時有班/在其上者敬德怒曰/汝有何功/合坐我/上任城王道宗次
其下/解喻之/敬德勃焉
(2)翻譯下列句子。
乃與三騎,直入賊軍擒腕,引其馬以歸。
1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陶侃母
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浪人也。侃少為涪陽縣吏,嘗監(jiān)魚梁,以一封蚱①遺母,湛還
蚱,以書責侃曰:"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憂矣。"
鄱陽范逵素知名,舉孝廉②。投侃宿,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磬③,而逵仆馬甚多,
湛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湛剪頭發(fā),賣得數(shù)斛米。斫④諸屋柱,悉割半為
薪,鏗臥薦⑤以為馬草。遂具精饌,從者俱給。逵聞嘆日:"非此母不生此子。"
【注釋】①蚱:腌魚。②孝廉:功名。③室如懸磬:屋里就像掛著石磬一樣。形容窮得
什么也沒有。④斫(zhu6):砍削。⑤薦:席子。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以一封蚱蹲母―
ii鄱陽范逵毒知名—
⑵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
(3)下列對陶侃母"以書責侃"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蚱太昂貴B.此為官物C.于我無益D.以增吾憂
(4)陶母為兒子樹立了怎樣的榜樣?
20.閱讀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題。
黃子履莊①,少聰穎,讀書不數(shù)過,即能背誦。尤喜出新意,暗竊匠氏刀錐,鑿
木人長寸許,手足皆自動,觀者異以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記。作木狗,置門側,唯人入戶,觸機②則立吠不止。吠之
聲當真無二,雖黠者不能辯器為真與偽也。作木鳥,置竹籠中,能自跳舞飛鳴,凄越可聽。
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載。
(節(jié)選自《虞初新志?黃履莊傳》)
【注】①黃子履莊:即黃履莊,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人。②機:機關。
(1)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吠之聲與真無二,雖黠者不能辯其為真與偽也。
ii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載。
⑵根據(jù)文章相關內容,簡要概括黃履莊這一人物形象。
21.文言文閱讀。
蕭惠,字伯仁,小字①脫古思。從伯父排押征高麗,至奴古達北嶺,高麗阻險
以拒,破之。及攻開京,以軍律整肅聞
太平六年,討回鶻阿薩蘭部,征兵諸路②,立斬以徇③。進至甘州,攻圍三日,
不克而還。時直刺之子聚兵來襲,惠未之信。會西阻卜叛,襲三克軍,遇敵于可敦城西南。
諧理、阿不呂戰(zhàn)歿④,士卒潰散?;輦}卒列陣,敵出不意攻我營。眾請乘時奮擊,惠以
我軍疲敝,弗聽。烏八請以夜斫營⑤,惠又不許。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
走。是時,帝欲一天下謀取三關集群臣議?;菰唬骸皟蓢鴱娙?,圣慮所悉。宋人西征有年,
師老民疲,陛下親率六軍臨之”帝從惠言,乃遣使索⑥宋十城,會諸軍于燕?;菖c太弟帥
師壓宋境,宋人重失十城惠以首事功,進韓王。
注釋:①小字:乳名。②期:到達。③徇:示眾。④歿:死。⑤斫營:偷襲敵營;劫
營。⑥索:索取。
(1)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叢伯父排押征高麗從:跟從,跟隨
B.至奴古達北嶺至:至U,到達
C.以軍律整肅回聞:使......聽說
D.含西阻卜叛會:適逢,恰巧遇到
(2)下列句中,加點字"以"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惠?首事功,進韓王
A.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狼》)B.策之不以其道(《馬說》)
C.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D.不以物喜(《岳陽樓記》)
(3)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A.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B.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C.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D.阻卜歸惠/乃設伏兵/擊之前鋒始/交敵敗走
(4)下列對選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
A.蕭惠治軍不嚴格。在征討時回鶻阿薩蘭部時,阻卜酋長直刺遲滯晚到,蕭惠便將
他斬首示眾。
B.蕭惠決斷果敢,軍隊疲敝,戰(zhàn)斗力不強時,蕭惠沒有聽從眾人的意見。
C.皇帝認可蕭惠對時局的分析,聽從了蕭惠的話,親自帶領軍隊攻占了宋國十座城
池。
D.蕭惠軍紀嚴整聞名,授職為契丹行宮督部署,后因首倡用兵之功。
(5)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i是時,帝欲一天下。謀取三關,集群臣議。
ii宋人西征有年,師老民疲,陛下親率六軍臨之
22.課外延伸訓練。
【甲】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
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
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節(jié)選自《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乙】祿山亂,甫避走三川。至德二年,亡走鳳翔??颓刂?,負薪拾橡栗自給。流落
劍南,營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大歷中,出瞿塘,以登衡山。因客未陽,游岳祠,大水暴
至,涉旬不得食,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數(shù)嘗寇亂,挺節(jié)
①毋所污。為歌詩,傷時稅弱,情不忘君,人皆憐之。觀李,杜二公,語語王霸②,褒
貶得失,忠孝之心,驚動千古,騷雅③之妙,雙振當時。
(節(jié)選自《唐才子傳?杜甫》,古典文學出版社)
【注釋】①挺節(jié):堅守節(jié)操。②語語王霸;句句震撼人心。③騷雅:詩歌。騷,代指屈
原《離騷》。雅,大小雅,代指《詩經(jīng)》。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俄壩風定云墨色____
ii長夜沾濕日申硼―
iii至德二年,亡本鳳翔一
iv營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i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ii縣令具舟迎之,乃得還。
(3)結合乙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杜甫創(chuàng)作甲詩時的處境。
⑷對甲、乙兩個選段的理解和分析,錯誤的一項是一
A.選段中"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兩句,既預示大雨即將來臨,又烘托
詩人暗淡愁慘的心境。
B.選段甲中,詩人由自身處境聯(lián)系到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正如
乙文所評:"傷時樓弱,情不忘君"。
C.乙文對杜甫雖有"高而不切”的評價,但甲詩“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大胸襟和
崇高社會理想是非??少F的。
D.乙文結尾含蓄地肯定李白、杜甫的詩歌成就很高,他們共同的浪漫主義風格在當
時產(chǎn)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23.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
甄彬還金
齊有甄彬者,有器業(yè)①。嘗以一束芝于荊州長沙西庫質錢②。后贖芭,于束中得金
五兩,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還西庫。庫人大驚曰:"近有人以金質錢,時忽遽③,不
記錄。爾乃能見歸,檀越④乃能見歸,恐古今未之有也。"輒以金之半主人具以姓名告之
仰酬,往復十余,彬堅然不受。因詠曰:"五月披羊裘負薪,豈拾遺者也?"
彬后為郭⑤令,將行,辭太祖。時同列五人,上誠之以廉慎。至于彬,獨曰:"卿惜
有還金之美,故不復以此誡也。"
注釋:①器業(yè):高尚的品質和出色的才能、度量。②芭:zh。,即芝麻,多年生草本植物。
質:抵押借貨。③遽:匆忙。④檀越:指"施主"。⑤哪:pi,地名,今四川城都西郊哪
縣。
(1)請按要求完成下表。
詞語翻譯句子翻譯
(1)檀越乃能見歸—(3)后贖芭,于束中得金五兩,以手巾裹
(2)五月披羊裘負薪—之。____
⑵太祖說甄彬有“還金之美",文中具體々K現(xiàn)(1)"___"(用原文回答)、(2)_____(用
自己的話回答)。
⑶這則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最不恰當?shù)囊豁検且?/p>
A.拾金不昧是一種高尚品質。B.減信能為自己贏得信任和尊重。
C.廉潔自律能成為一個好官。D.要堅守自己做人的底線。
2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題。
游白水河①瀑布日記(節(jié)選)
徐霞客
度橋北,又隨溪酉行半里,忽隴箸虧蔽②,復聞聲如雷,余意又奇境至矣。透隴隙
南順,則路左一溪懸搗③,萬練④飛空,溪上石如蓮葉下覆,中剜三門,水由葉上漫頂
而下,如蚊綃⑤萬幅,橫罩門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數(shù)計,搗珠崩玉,飛沫反涌,如煙霧
騰空,勢甚雄厲,所謂"珠簾鉤不卷,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壯也。蓋⑥余所見瀑布,
高峻數(shù)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闊而大者。但從其上側身下瞰,不免神悚。而擔夫曰:"前有
望水亭,可憩也。"瞻其亭,猶在對崖之上,遂從其側西南下,復度峽南上,共一里余,
躋西崖之巔。其亭乃覆茅所為,蓋昔望水亭舊址,今以按君⑦道經(jīng),恐其停眺,故編茅
為之耳。其處正面揖⑧飛流,奔騰噴薄之狀,令人可望而不可即也。停憩久之,從亭南
西轉,澗乃環(huán)山轉峽東南去,路乃循崖拾級西南下。
(選自《徐霞客游記》)
【注釋】①白水河:今打幫河。本文描述的黃果樹瀑布群,為我國最大的瀑布。②隴箸
(qing)虧蔽:山壟虧缺,深管(竹)蔽日。③懸搗:懸空沖搗而下。④練:白絹。⑤
蚊綃(jiaoxiao)傳說中鰥人所織的綃,泛指名貴涼爽的薄紗。⑥蓋:大概,大體上。⑦
按君:這里指巡按,官名。⑧揖(yi):拱手致禮。
(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
直下者不可以丈數(shù)計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i又隨溪四行半里。
ii透隴隙南阿。
iii俱不足以擬其壯也。
iv但從其上側身下瞰。
⑶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蓋余所見瀑布,高峻數(shù)倍者有之,而從無此圓面大者。
⑷這篇游記以—為線系重點寫了作者在瀑布一側,瀑布上方和—三個立足點的觀感。
(5)下面兩個句子都從什么角度寫景?各有什么作用?
【甲】但從其上側身下眼,不免神悚。(徐霞客《游白水河瀑布日記》)
【乙】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吳均《與朱元思書》)
寫景角度:
作用:
2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朱文公①有足疾,曾有道人為施針灸之術,旋覺輕安。公大喜,厚謝之,且贈以詩
云:"幾載相扶藉瘦筑②,一針還覺有奇功。出門放杖兒童笑,不是以前勃窣③翁。"道
人得詩徑去。未數(shù)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針時。亟令人尋逐道人,己莫知其所往矣。公嘆
息日:"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詩,恐其持此詩誤他人爾。"
(選自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注釋】①朱文公:朱熹。②筑(qiong):一種竹子,可作拐杖。③勃率(su):跛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i道人得詩徑去()
ii足疾大作()
⑵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公大喜"的原因是"旋覺輕安"。
B."得詩徑去”寫出道人妙手回春醫(yī)術高明。
C.贈詩中交代了朱文公患足疾之久之重。
D."甚于未針時"通過作比較得出道人針灸的實際效果。
⑶結尾"公嘆息”的話的含義是—;從中可以看出朱文公是一個一的人。
26.閱讀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工之僑①得良桐焉,斫而為琴,弦而鼓之,金聲而玉應。自以為天下之美也,獻之
太常。使國工視之,曰:"弗古。"還之。
工之僑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又謀諸篆工,作古莪②焉。匣而埋諸上期年出
之抱以適市。貴人過而見之,易之以百金,獻諸朝。樂官傳視,皆曰:"希世之珍也?!?/p>
工之僑聞之,嘆日:“悲哉,世也!豈獨一琴哉?”
(選自《古文百篇譯釋續(xù)編》)
[注]①工之僑,古代的音樂家。②莪:通"款",即款識,器物上刻寫的文字。
(1)對文中畫線句的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一
A.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B.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
C.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D.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
(2)琴的美感在于聲音,而不在于古今。工之僑借獻琴批判了現(xiàn)實中—的現(xiàn)象。(答案
8個字以內)
27.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三小題。
治國猶栽樹
唐太宗謂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師②,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③意猶不
足,征求無己,兼東西征討,窮兵糠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
孜④,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⑤,百姓安樂。夫治國猶栽樹,
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注釋】①侍臣:周圍的大臣。②京師: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興(今陜西西安市)。
③煬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楊廣。④孜孜:勤懇的樣子。⑤稔:伯n,豐收。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
i征求不g____
"卷欲清凈―
⑵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夫治國猶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3)結合選文用自己的話說說唐太宗的治國之道。
2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公權字誠懸。幼嗜學,十二能為辭賦。元和初,進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
見,謂公權曰:"我于佛寺見卿筆跡,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遺①。穆宗政僻②,嘗問
公權筆何盡善,對曰:"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鄙细娜?,知其筆諫也。歷穆、敬、文三
朝。文宗思之,復召為侍書,后充翰林書詔學士。便殿對六學士,語及漢文恭儉,帝舉袂
③曰:"此瀚濯④者三矣?!睂W上皆贊詠帝之儉德,唯公權無言。帝留而問之,對曰:
主當進賢良退不肖納諫尊明賞罰。服瀚濯之衣,乃小節(jié)耳。”時周墀同對⑤,為之股栗⑥,
公權辭氣不可奪。
(選自《舊唐書?柳公權傳》,有刪改)
【注】①拜右拾遺:被封為右拾遺。右拾遺,官名。下文的"侍書""翰林書詔學士"也
是官名。②僻;不正,偏離正軌。③袂:衣袖。④潘(huan)濯:洗。⑤同對:一同
答對。⑥股栗:害怕。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i幼口直學一
ii我于佛寺見卿筆跡一
(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一
A.人主當進賢良/退不肖/納諫錚/明賞罰
B.人主當進賢良/退不肖納/諫錚/明賞罰
C.人主當進賢良退/不肖納諫人爭明賞罰
D.人主當進賢良退不/肖納諫凈/明賞罰
⑶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學士皆贊詠帝之儉德,唯公權無言。
⑷文中柳公權兩次勸諫皇上,一次是借用筆的方法規(guī)勸,另一次是借—進諫。文末通
過周墀來突出柳公權的形象,這和《愛蓮說》中用牡丹突出蓮花的形象一樣。都用了
的寫作手法。
⑸柳公權是唐代著名書法家,從他講述用筆的道理中,你能得出怎樣的感悟?
29.古文閱讀。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
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己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
銳兵刃,骰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
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
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
得驅弛。"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目:"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
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
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乙]
其后匈奴王唯徐盧①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勸后。丞相亞夫②曰:"彼背其主降陛
下,陛下侯之,則何以責人臣不守節(jié)者乎?"景帝曰:"丞相議不可用?!蹦讼し馕ㄐ毂R等
為列侯。亞夫因謝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頃之,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戡③,無切肉,又不置箸。條侯心不平,
顧謂尚席④取箸。景帝視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條侯免冠謝。上起,條侯因趨出。景
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⑤者非少主臣也!”
(出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注釋]①唯徐盧:人名。②亞夫:即周亞夫,封條侯。③戡⑵):大塊的肉。④尚席:此
處指管宴席的官員。⑤怏怏:不高興的樣子。
(1)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
i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ii丞相議不可用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i軍士吏茗甲
ii于是天子乃按轡倏行
iii景帝欲佚之以勸后
iv條侯免旗謝帽子
⑶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箸。
⑷按要求回答問題。
《史記》長于記人,李長之曾說“常用兩種突出的性格或兩種不同的情勢,抑或兩種
不同的結果,作為對照"。請結合選文內容,分布說說它們是如何來展現(xiàn)周亞夫的形
象的?
3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①,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
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
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
敗,召忽②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
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p>
(節(jié)選自《史記?管晏列傳》)
【注】①賈(gU);做買賣。②召(shao)忽:齊人。與管仲一起事奉公子糾,公子糾被
殺后召忽也自殺。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i吾始,時____
ii吾嘗為鮑叔誤事而更窮困—
iii知町有利不利也____
iv吾嘗三戰(zhàn)三走____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分財利多自與與兒女講論文義
B.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其一犬坐于前
C.召忽死之宋之丁氏
D.跑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而頃列兩斃
⑶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4)選文中的鮑叔是一個怎樣的人?
答案
1.【答案】
(1)i派,命令,讓
ii過了
(2)秦西巴對一只小鹿都不忍心傷害,又何況對我的兒子呢?
(3)我們要知人善用。仁慈最終會獲得別人的認可。知錯就改。不計個人恩怨。自己認為
正確就不要怕得罪人。
【知識點】創(chuàng)意性解讀與啟示收獲、一般文言實詞、課外文言文閱讀、文言文翻譯
2.【答案】
(1)i適逢,正趕上
ii擔任
iii如果
iv結束,完畢
(2)B
(3)i唐臨于是將囚犯全都召集起來讓他們回家耕種。
ii縣令擔心囚犯們逃跑,不答應。
⑷對唐臨懷有感恩之心,履行約定。唐臨是一位同情百姓、關心民生疾苦,勇于擔當?shù)?/p>
官員。
【解析】
(1)i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
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
句意為:適逢暮春時節(jié)下雨。會:適逢,正趕上。
ii句意為:唐臨擔任萬泉縣令的從屬官員。為:擔任。
iii句意為:如果有所顧忌。若:如果。
iv句意為:農忙結束。畢:結束,完畢。
(2)本題考查文言字詞一詞多義的理解。"乃耕作佳期"句中"乃"的意思為:是。
A.乃:于是,就;
B.乃:是;
C.乃:竟然;
D.乃:你的。
故選:B=
(3)i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譯。
重點字詞:悉:全;召:召集。句意:唐臨于是將囚犯全都召集起來讓他們回家耕種。
ii重點字詞:懼:擔心;許:答應。句意:縣令擔心囚犯們逃跑,不答應。
⑷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據(jù)原文"與之約:農事畢,皆歸系
所"、"囚等感恩”可知,囚犯們不逃跑是因為他們對唐臨心存感激,所以自覺履行約定;根
據(jù)唐臨的語言“囚人亦有妻兒,無稼稽何以活人"、"明公若有所疑,吾自當其罪”等句子可
知,唐臨體恤民情,勇于承擔責任。
【知識點】一般文言實詞、乃、文言文翻譯、文言文內容理解、為、人物評價、會、若、
課外文言文閱讀
3.【答案】
(1)i誠然
ii引起
iii依靠
iv失誤
(2)你的文章(已經(jīng))很出名,后代人會(以你的文章)為典范,不可以不謹慎啊。
(3)i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ii寫文章要對后人負責,一定要認真、慎重
【解析】
(3)ii【參考譯文】范仲淹曾替人寫墓志銘,(當他寫完)封好將要發(fā)送(時),忽
然想到:”這篇銘記不能不讓尹洙看一看。"第二天,(他)把(銘文)交給尹洙過目。尹洙
(看后)說:"你的文章(已經(jīng))很出名,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離婚后子女監(jiān)護權變更及撫養(yǎng)費調整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能家電買賣合同標的物性能標準及售后服務保障
- 2025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平臺合作合同補充協(xié)議
- 2025年度學校食堂食材采購合同
- 2025年度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園開發(fā)商裝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智慧物流配送中心供應鏈鋪貨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度會議場地租賃合同范本:含環(huán)保材料與設施租賃
- 2025年度城市軌道交通混凝土構件生產(chǎn)勞務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交通安全設施施工監(jiān)理合同
- 2025年度農業(yè)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合作合同
- 種植二期手種植義齒II期手術護理配合流程
- 安全隱患舉報獎勵制度
- 2024-2025學年深圳市南山區(qū)六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工貿行業(yè)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建設實施指南
- T-CACM 1560.6-2023 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服務(非醫(yī)療)技術操作規(guī)范穴位貼敷
- 2024年全國統(tǒng)一考試高考新課標Ⅱ卷數(shù)學試題(真題+答案)
-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4單元教材分析
- JTS-215-2018碼頭結構施工規(guī)范
- 財務實習生合同
- 2024年長沙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