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03.220.20R80DB11DB11/T493.1—XXXX代替DB11/T493.1—2007(征求意見稿)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北京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IDB11/T493.1—XXXX前言 II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5禁令標志 6指示標志 7警告標志 8一般道路指路標志 9城市快速路指路標志 10樞紐指路標志 11旅游區(qū)標志 14智能交通標志 15交通隔離欄 附錄A(資料性)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組織審查提交內容一覽表 附錄B(資料性)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制作圖例 附錄C(資料性)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常用英文譯法(部分摘錄) 附錄D(規(guī)范性)道路交通標志設置標注符號 附錄E(資料性)常用場景交通標志標準化示例 附錄F(資料性)常用箭頭圖案示例 IIDB11/T493.1—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本文件是DB11/T493《道路交通管理——第1部分:道路交通標志;——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線;——第3部分:道路交通信號燈。本文件代替DB11/T493.1—2007《道路交通管理設施設置規(guī)范第1部分:道路交通標志》,與DB11/T493.1—2007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外,主要技術);b)更改了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見第2章,2007年版的第2章);c)更改了術語和定義(見第3章,2007年版的第3章);d)增加了通則(見第4章,2007年版的第4章和););f)更改了指示標志(見第6章,2007年版的第6.3章););h)更改了一般道路指路標志(見第8章,2007年版的第6.4章);i)更改了城市快速路指路標志(見第9章,2007年版的第6.4章);j)增加了樞紐指路標志(見第10章);k)增加了旅游區(qū)標志(見第11章);l)增加了告示標志(見第12章);m)增加了輔助標志(見第13章);n)增加了智能交通標志(見第14章);o)增加了交通隔離欄(見第15章);p)刪除了附錄“北京市進、出城指路標志一覽表”(見2007年版的附錄B);q)增加了附錄“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常用英文譯法(部分摘錄)”(見附錄B);r)增加了附錄“常用箭頭圖案示例”(見附錄C);s)增加了附錄“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制作圖例”(見附錄D);t)增加了附錄“常用場景交通標志標準化示例”(見附錄E);u)增加了附錄“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組織審查提交內容一覽表”(見附錄F)。本文件由北京市公安局提出并歸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公安局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本次為第一次修訂。3DB11/T493.1—XXXX道路交通管理設施設置規(guī)范第1部分:道路交通標志1范圍本文件確立了城市道路交通標志的設置原則,并規(guī)定了禁令、指示、警告、一般道路指路、城市快速路指路、樞紐指路、旅游區(qū)、告示、輔助、智能交通、隔離欄樁頭標志的設置要求。本文件適用于城市道路交通標志的設置。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768(所有部分)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所有部分)GB/T40994智慧城市智慧多功能桿服務功能與運行管理規(guī)范GB50688城市道路交通設施設計規(guī)范GB51038城市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guī)范CJJ11城市橋梁設計規(guī)范GA/T484LED道路交通誘導可變信息標志GA/T486城市道路單向交通組織原則GA/T1215中小學與幼兒園校園周邊道路交通設施設置規(guī)范GA/T1548城市道路主動發(fā)光交通標志設置指南GA/T1567城市道路交通隔離欄設置指南JTG3363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DB11/T334.1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譯寫規(guī)范第1部分:交通DB11/T500城市道路城市家具設置與管理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組合標志combinationsign在同一標志版面上布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禁令、指示、警告、指路標志。標志套用signembedding在道路交通標志設置時,將禁令、指示等標志圖案嵌入到其他標志版面上。4DB11/T493.1—XXXX在各自車行道上交替通行進入合流車行道的一種通行方式。根據(jù)早晚高峰交通流的不同需求可改變車輛行駛方向的車道。將信號交叉口出口道內側的一條或多條車道在既定信號相位中作為進口道的左轉車道的交通組織模式。為僅供特定類型的出行方式通行的路幅空間。為僅供特定類型的車輛通行的具體車道。設置在城市道路上,用于維護通行秩序的分隔設施欄桿,包括機動車隔離欄、機非隔離欄、行人隔離欄。4通則4.1總體要求4.1.1交通標志、交通隔離欄在道路新建、改建時,應與道路主體工程同規(guī)劃、同設計、同建設、同驗收,同步投入使用。4.1.2交通標志應根據(jù)道路條件、交通流條件、交通環(huán)境、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及交通管理需要進行設置,應與周邊的設施環(huán)境和景觀條件相協(xié)調。當通行需要發(fā)生變化時,應及時增減、調換、更新交通標志,并配合調整交通信號燈、標線。4.1.3交通標志應根據(jù)情況設置,標線、信號燈、其他設施應與之相協(xié)調,傳遞的含義應一致,互為補充,不應產生歧義。4.1.4同一道路,同類交通標志的規(guī)格、支撐方式、設置位置應一致;相鄰標志間距不足影響視認時宜設置在同一斷面,以便道路使用者能夠快速識別。新增交通標志時,應優(yōu)先選取現(xiàn)有支撐結構,并復核結構設計,或與現(xiàn)有標志版面整合。禁令標志增加禁限車種時,應優(yōu)先選擇與現(xiàn)有禁令標志組合的設置方式。指路標志增加信息時,應優(yōu)先選取與現(xiàn)有指路標志整合設置。4.1.5交通標志的版面設計、材料、支撐方式、結構設計除應滿足GB5768(所有部分)、GB50688的相關規(guī)定以外,尚應滿足本文件的要求。4.1.6學校周邊區(qū)域(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校門上、下游150m半徑范圍內的道路)應做到“八個一律”,即:一律有過街設施;一律施劃網格線;一律設置警告標志;一律實施禁停;一律有電警設備;一律有人員維護;一律嚴格執(zhí)法;一律共同5DB11/T493.1—XXXX4.1.8北京市城市道路交通組織審查提交內容見附錄A。4.2基本規(guī)定4.2.1道路交通標志以顏色、形狀、字符,圖形等向道路使用者傳遞交通控制、引導信息。4.2.2道路交通標志的設置應充分考慮道路使用者的行動特性,即考慮在動態(tài)條件下發(fā)現(xiàn)、識別、判讀及采取行動的時間和前置距離。交通標志應進行總體布局,信息要準確、嚴謹,防止出現(xiàn)信息不足或過載現(xiàn)象。4.2.3道路交通標志按作用分類,分為主標志和輔助標志。具體劃分如下:a)主標志包括:禁令標志、指示標志、警告標志、指路標志、旅游區(qū)標志、告示標志;b)輔助標志設在主標志下,對其進行輔助說明。4.2.4道路交通標志按顯示位置分類,分為路側標志和路上方標志。4.2.5道路交通標志按傳遞信息的強制性程度分類,分為必須遵守標志和非必須遵守標志。具體要求如下:a)禁令標志、指示標志為必須遵守標志;其他標志僅提供信息,如指路標志、旅游區(qū)標志,為非必須遵守標志;b)禁令標志中的停車讓行標志、減速讓行標志不應套用。其他禁令標志、指示標志不宜套用。除停車讓行標志與減速讓行標志外,禁令標志、指示標志套用于白色無邊框的底板上時,為必須遵守標志;c)禁令標志、指示標志套用于其他標志上時,僅表示提供相關禁止、限制和遵行信息,作為補充說明或預告,為非必須遵守標志。禁令標志套用于指路標志中時,應在必要位置另行設置相應的禁令標志。4.2.6道路交通標志是向道路使用者提供交通信息指引的基礎設施,引導交通行為安全有序進行,不應傳遞與道路交通無關的信息。4.2.7輔助標志設置應簡明、準確表達主標志的作用時間、作用范圍和作用對象等。4.2.8同一地點需要設置標志較多,宜采用組合標志。4.2.9一個支撐結構上并設的標志應按禁令標志、指示標志、警告標志的順序從上至下、從左至右設置。4.3標志版面布置4.3.1交通標志版面由顏色、文字、箭頭、圖形符號、邊框等要素組成,版面的尺寸規(guī)格取決于這些要素的組合,并應正確合理地布置這些要素。4.3.2采用組合標志時,同一版面中的禁令或指示標志的數(shù)量不應多于4種;快速路、隧道、特大橋路段的入口處,同一版面中的禁令或指示標志的數(shù)量不應多于6種。同一版面中禁止某種車輛轉彎或禁止直行的禁令標志,不應多于2種,若禁止的車輛多于2種,應設置輔助標志。4.3.3標志版面尺寸、字符大小應根據(jù)道路設計速度進行選取,常用版面規(guī)格宜按表1、表2、表3選取。6DB11/T493.1—XXXX表1警告標志、禁令標志、指示標志版面尺寸選取(柱式、附著式等)(柱式、附著式等)Φ1Δ0.9Δ1.1Φ1Δ1.1Δ1.3表2指路標志版面尺寸、設置形式與道路類型的關系選取版面規(guī)格(寬×高)(柱式、附著式等)1×2--2×0.7路寬≥12m1×24×2.4-2×0.7城市環(huán)路)-3×2-4×2.41×2-1×0.9-4×2.4--1.5×3-1×0.9-7DB11/T493.1—XXXX表3標志信息字高選取4.3.4設置在城市狹窄道路、分隔帶內等處的警告、禁令、指示標志,當采用柱式標志支撐結構設置,且空間受限時,可采用最小值。三角形警告、禁令標志的最小邊長不應小于0.6m;圓形禁令標志的最小直徑不應小于0.5m;八角形禁令標志對角線長度不應小于0.5m;指示標志的最小直徑(或短邊邊長)不應小于0.5m。標志小于最小值時,僅表示信息告知。4.3.5道路交通標志應采用交通標志專用字體。字符應規(guī)范、正確、工整。按從左至右、從上至下順序排列。一般一個地名不寫成兩行或兩列。4.3.6當?shù)缆窏l件受限,設置環(huán)境特殊情況下交通標志版面尺寸和字符大小可進行調整,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指路標志的版面尺寸應與字符數(shù)量、圖形符號、其他文字和版面美化等因素相協(xié)調;版面設計時,其他文字與漢字高度關系宜符合表4要求;表4其他文字與漢字高度的關系hkmb)交通標志版面內字符較多時,可保持字高,適當縮小字寬;c)因建筑限界、結構承載能力限制等特殊情況,當需縮小標志版面尺寸時,可適當減小文字高度,但最小高度不應小于一般值的0.8倍,或采用高寬比為1:0.75的窄字體,但不應改變版面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d)道路交通標志制作圖例見附錄B。4.3.7當采用其他禁令、指示、警告標志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標志內容宜采用圖形方式,并應輔以文字說明;b)文字類禁令標志應為白底、紅圈、紅杠、黑文字,形狀為圓形或矩形;c)文字類警告標志應為黃底、黑邊、黑文字,形狀為三角形或矩形。8DB11/T493.1—XXXX4.3.8交通標志中的英文,地名用漢語拼音﹐應符合DB11/T334.1的規(guī)定,相關示例見附錄C。當加入英文后存在版面信息過載,或受版面尺寸限制加入英文后影響其他重要信息的視認性,可不進行英文標識。4.3.9標志板背面不應用作宣傳、廣告,應為灰色、黑色或金屬原色并避免眩光。4.4標志設置位置4.4.1道路交通標志應設置在車輛、行人行進方向最易于發(fā)現(xiàn)、識認的地點。標志宜根據(jù)具體情況設置在道路右側或車行道上方。當受道路條件限制或左出指引時,可設置在道路左側。4.4.2道路交通標志及支撐結構的任何部分不應侵入道路建筑限界,可結合道路綠化設施帶、行道樹設施帶設置。路側交通標志的內邊緣距車行道、人行道、渠化島的外側邊緣或土路肩不應小于25cm,圖1標志安裝位置4.4.3道路交通標志的設置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禁令、指示標志應設置在禁止、限制或遵循開始的位置。部分禁令標志在開始路段的交叉口前適當位置宜設置相應的指路標志、告示標志提示,使被禁止、限制車輛能夠提前采取行動;b)警告標志的前置距離可根據(jù)道路的設計速度和限制速度確定,也可按所處路段的道路管理行車速度或運行速度,以及道路具體條件或者合桿要求進行適當調整。4.4.4角度要求具體如下:a)路側標志板面應與道路中線垂直,或與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其中禁令標志、指示標志為0°~10°或30°~45°,其他標志為0°~10°,如圖2所示;9DB11/T493.1—XXXXa)路側禁令和指示標志圖2路側標志安裝角度b)路上方標志的板面宜面向來車俯仰0°~15°,如圖3所示。圖3路上方標志安裝角度4.4.5高度要求具體如下:a)路上方標志采用懸臂式、門架式設置方式時,標志下緣距路面的高度應大于4.5m,宜大于5m,附著于其它道路設施時,應不低于被附著物(橋梁或天橋)的凈空高度;b)路側標志采用柱式、附著式設置方式時,標志下緣距路面的高度應符合以下要求:路側有行人時,應不小于2.1m;有非機動車時,應不小于2.3m;設置于主輔隔離帶的非行人通行區(qū)域,下緣距路面高度應不小于1.5m。同一道路、同一區(qū)域的同類交通標志宜采用相同的設置高度。4.4.6標志設置位置除滿足前置距離和視認性要求外,還應符合下列要求:a)不應影響道路的停車視距和妨礙交通安全;b)不宜緊靠沿街建筑物的門窗前,并與沿街建筑物宜保持1m以上的側向距離;c)快速路標志間距不宜小于100m。一般城市道路,路側標志間距宜大于30m,路上方標志間距宜大于50m,當不能滿足最小設置距離時,應采用組合標志或合桿設置;d)不應被上跨道路結構、照明設施、監(jiān)控設施、廣告構筑物以及樹木等遮擋;e)不應影響其他交通設施(監(jiān)控設施、交通信號燈等)。4.4.7停車讓行標志、減速讓行標志、解除限制速度標志、禁止超車標志、解除禁止超車標志、會車先行標志、會車讓行標志宜單獨設置。如條件受限制無法單獨設置時,一個支撐結構上不應超過兩個標DB11/T493.1—XXXX志,輔助標志不計。4.5支撐方式要求4.5.1交通標志支撐方式可分為:柱式、懸臂式、門架式和附著式四類。4.5.2路面寬度小于12m的道路,標志支撐方式宜采用路側式。4.5.3具備條件時,交通標志宜與交通信號燈、照明設施、監(jiān)控設施、路名牌、引導牌等共用同一支4.5.4新、改建道路或有條件的道路應優(yōu)先考慮多桿合一。4.5.5道路交通標志設置標注符號應符合附錄D的規(guī)定。4.6材料要求4.6.1標志結構材料包括標志基礎、支撐結構、標志底板、緊固件、反光材料。4.6.2標志基礎采用的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應大于或等于C30。4.6.3標志支撐件可選用鋼管、型鋼、八角形鋼柱或鋼桁架,也可根據(jù)需要采用輕型材料制作;4.6.4標志底板可采用鋁合金板、擠壓成型的鋁合金型材板等制作,板材相關指標及制作應符合GB/T23827的規(guī)定。在保證視認性前提下,標志板可分塊制作,現(xiàn)場拼裝。4.6.5標志版面反光膜及照明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標志應采用逆反射材料制作版面,也可根據(jù)地形、觀測角度、日照等情況增加發(fā)光式或外部照明設備;b)標志版面的底膜及字膜應按照GB/T18833的規(guī)定選取IV類或V類反光膜,見表5;表5反光膜分級表c)在下列情況下設置的禁令、指示、警告標志,宜采用Ⅴ類反光膜:1)快速路小半徑曲線及立交小半徑匝道路段;2)交通較為復雜、視距不良、觀察角過大的交叉口或路段;3)通行大型車輛為主的道路。d)位于路上方標志版面的逆反射性能,宜比路側標志提高一個等級。當采用V類反光膜也無法保證視認時,可加大尺寸或采用發(fā)光標志;e)發(fā)光標志在夜間應具有150m以上的視認距離,宜使用透光型反光材料制作。標志的形狀、尺寸、圖案及標志中采用逆反射材料的文字、顏色應符合GB5768(所有部分)、GA/T1548中的有關規(guī)定,發(fā)光單元和逆反射材料底板所表示的標志信息應一致。4.7標志結構設計4.7.1標志結構設計的一般要求如下:a)風荷載計算中的設計風速,北京地區(qū)50年一遇風速不應小于29.2m/s;b)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進行結構設計,并應滿足構造和工藝方面要求;c)標志支撐件中采用的所有鋼制部件均應采用熱浸鍍鋅或其他防腐措施處理。DB11/T493.1—XXXX4.7.2標志結構的設計的參數(shù)選用如下:a)標志結構的重要性系數(shù)可按下列兩個等級選用:位于快速路、主干路上的懸臂式、門架式標志,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為1.0;位于快速路、主干路上的其他類型標志,以及位于其他等級城市道路上的標志,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為0.95;4.7.3標志結構材料設計工作年限見表6,交通隔離欄材料設計工作年限見表7。表6標志結構材料設計工作年限設計工作年限(年)123456表7交通隔離欄材料設計工作年限設計工作年限(年)123455禁令標志5.1一般規(guī)定5.1.1禁令標志用以禁止、限制或相應解除車輛、行人的交通行為,道路使用者應嚴格遵守。5.1.2除“停車讓行標志”為八角形,“減速讓行標志”為頂角向下的倒等邊三角形以外,禁令標志為圓形、白底、紅圈、紅杠、黑圖形,圖形壓杠。5.1.3采用文字方式的禁令標志,為白底、紅圈或紅邊、黑文字,形狀為圓形或矩形,如圖4所示。圖4文字禁令標志示例5.1.4禁令標志設置于禁止、限制及相應解除開始路段的起點附近。5.1.5兩個或兩個以上禁令標志并設在同一支撐結構上時,依次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排列。按照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順序為:與道路通行權相關的標志(禁止運輸危險物品車輛駛入標志、禁止行人進DB11/T493.1—XXXX入標志、禁止非機動車進入標志等與交通管理相關的標志(禁止車輛停放標志、禁止鳴喇叭標志與限制相關的標志(限制速度標志、限制高度標志、限制寬度標志、限制軸重標志)。5.1.6同一位置的禁令標志種類較多時可采用組合標志,組合標志為白色底板、四邊無框線,其上貼附多個禁令標志。標志個數(shù)不宜超過4個,最多不應超過6個,單個標志的直徑不應小于0.5m。5.1.7在路口中央隔離欄端頭采用樁頭標形式設置時,禁令標志宜與分隔帶右側行駛標志正反面設置,標志版面為正方形,如圖5所示。圖5樁頭標禁令標志示例5.2停車讓行標志5.2.1設置在道路等級、車速相差較大,視距不足、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非信號控制交叉口處,在次要道路交叉口前應設置停車讓行標志。5.2.2在無人看守的鐵路道口、立交橋下掉頭車道出口應設停車讓行標志。5.2.3設有“停車讓行”標志路口應配合設置停車讓行標線,除路面條件無法施劃標線外。5.2.4停車讓行標志設置位置宜靠近停車讓行標線,當路口設有人行橫道線時,停車讓行標志應設置在人行橫道線前,距離人行橫道邊緣宜為2.5m~3m,并不應妨礙交叉口通視三角區(qū)視距,如圖6所示。圖6停車讓行標志設置示例5.3減速讓行標志5.3.1設置在非信號控制交叉口,視距良好路況下,在次要道路交叉口前宜設置減速讓行標志。5.3.2當主要道路不易發(fā)現(xiàn)路口車輛匯入時,可配合使用交叉口警告標志。DB11/T493.1—XXXX5.3.3減速讓行標志設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快速路入口匝道后未設加速車道、加速車道長度不足、先入后出的出入口之間間距不滿足要求,以及主路車輛駛入輔路,直接并入輔路機動車道,應設置減速讓行標志,如圖7、圖8所示;圖7主輔路開口處減速讓行標志設置示例圖8主輔路出入口間距不足讓行標志設置示例b)無信號控制的環(huán)形交叉口的進口道處,宜設置減速讓行標志,如圖9所示;DB11/T493.1—XXXX圖9環(huán)島處減速讓行標志設置示例c)信號控制的交叉口,設置專用右轉車道且有渠化島分隔時,在人行橫道前宜設置減速讓行標DB11/T493.1—XXXX圖10右轉車道減速讓行標志設置示例5.3.4設有“減速讓行”標志路口應配合設置減速讓行標線,除路面條件無法施劃標線外。5.3.5減速讓行標志設置位置宜靠近減速讓行標線,當路口設有人行橫道線時,減速讓行標志應設置在人行橫道標線前,距離人行橫道邊緣2.5m~3m,并不妨礙交叉口通視三角形視距,如圖11所示。DB11/T493.1—XXXX圖11典型右進右出路口減速讓行標志設置示例5.3.6側分隔帶寬度大于5m的主路入口,應在分隔帶和次要道路進口道處,根據(jù)視距條件同時設置減速讓行或停車讓行標志,并可在非機動車道或輔路施劃禁止停車區(qū),如圖12所示。圖12減速讓行標志設置示例(側分隔帶寬度大于5m)5.4禁止駛入標志5.4.1設置在禁止一切車輛(含非機動車)駛入的入口處。5.4.2設置在有較寬中央分隔帶的路口進口道、橋下調頭車道等容易逆行進入的車輛出口處,如圖DB11/T493.1—XXXX圖13禁止駛入標志設置示例5.4.3當禁止駛入標志有時間、車種、軸重、質量等規(guī)定時,應采用輔助標志說明。5.5禁止機動車(或特定機動車)、非機動車(或特定非機動車)、行人進入(駛入)標志5.5.1應設置在禁止機動車(或特定機動車)、非機動車(或特定非機動車)、行人進入(駛入)道路入口處的顯著位置。DB11/T493.1—XXXX5.5.2在某一區(qū)域內禁止機動車(或特定機動車)、非機動車(或特定非機動車)、行人進入時,應在進入該區(qū)域道路的每個入口處設置,如圖14a)、14b)所示。圖14禁止某種車輛駛入某區(qū)域設置示例DB11/T493.1—XXXX5.5.3在禁止某兩種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通行的路段入口處,應設置禁止某兩種車輛、非機動車、行人進入標志;此標志版面上不應多于兩種圖形,其中兩種特定機動車圖案可組合,兩種特定非機動車圖案(包括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人力三輪車等)可組合,行人與非機動車圖案可組合,如圖15所示。圖15組合禁令設置示例5.5.4禁止車輛種類較多時可使用組合標志或使用輔助標志說明,如圖16、圖17所示。圖16快速路入口處組合禁令標志設置示例DB11/T493.1—XXXX圖17某路段禁止特定機動車駛入標志設置示例5.6禁止掉頭標志5.6.1在交叉口或路段掉頭,對其他車輛嚴重影響,可能引發(fā)交通事故或交通擁堵時,宜設置禁止掉頭標志。5.6.2禁止掉頭標志宜設置在禁止機動車掉頭路段的起點、交叉口前中央分隔帶適當位置或車道上方,必要時可重復設置。5.6.3對已有禁止向左轉彎(或禁止直行和向左轉彎)標志,可不再設置禁止掉頭標志;在允許機動車左轉,但禁止車輛掉頭的路口,應設置禁止掉頭標志。5.6.4禁止掉頭標志宜配合施劃禁止掉頭標線設置。5.7禁止直行、向左(向右)轉彎標志當禁止某種車輛直行或轉彎時,宜在禁止直行或向左(向右)轉彎標志版面上附加被禁止某類車輛的圖形,如圖18、圖19所示;當禁止兩種以上(含兩種)車輛時,應用輔助標志說明,如圖20所示。圖18禁止機動車直行、向右轉彎標志示例DB11/T493.1—XXXX圖19禁止車輛向某方向行駛標志設置示例圖20禁止直行標志加輔助標志示例5.8禁止車輛停放標志5.8.1在機動車??亢?,妨礙正常通行的路段,宜設置禁止車輛停放標志。三幅路以上道路的主路,不設置禁止車輛停放標志。5.8.2禁止車輛停放標志應設置在路段起點處。5.8.3禁止車輛停放標志可配合禁止停車標線使用,禁止車輛停放的時間、范圍、車種等應使用輔助DB11/T493.1—XXXX圖21禁止車輛停放標志設置示例圖22禁止車輛停放標志與禁止停車線配合設置示例5.9禁止鳴喇叭標志5.9.1禁止鳴喇叭標志設置在進入禁止鳴喇叭區(qū)域前的入口處,區(qū)域內可不再設置。5.9.2醫(yī)院、學校等環(huán)境敏感場所周邊的道路,可設置禁止鳴喇叭標志。5.10禁止非機動車騎行標志5.10.1對縱坡坡長大于最大坡長要求限制值的道路,以及已設置陡坡標志的機非混行道路,可設置禁止非機動車騎行標志,如圖23所示。DB11/T493.1—XXXX圖23禁止非機動車騎行標志5.10.2禁止非機動車騎行標志應設在禁止非機動車騎行的路段起點處,或需要非機動車推行坡道的人行天橋、人行地道、人行道入口處。5.11限制高度標志5.11.1當機動車道路建筑限界凈高小于4.5m,非機動車道路建筑限界凈高小于2.5m時,應設置限制高度標志。5.11.2在道路建筑限界凈高受限制的地方,易發(fā)生車輛碰撞事故,且碰撞可能危及結構安全時,應設置立面標記和限高警示橫梁,并應在上游交叉口提前設置限制高度標志,同時可設置相應的指路標志或告示標志提示繞行,使車輛能夠提前繞道行駛,如圖24所示。圖24限制高度標志設置示例5.12限制速度標志、解除限制速度標志5.12.1道路限制速度與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最高速度不同時,應設置限制速度標志。道路限制速度與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最高時速相同時,可不設置限制速度標志;5.12.2限制速度標志應設置在限制車輛行駛速度路段的起點,限速路段較長時,可重復設置限制速度標志。5.12.3解除限制速度標志設置在限制車輛行駛速度路段的終點,或者在該終點處設置新的限制速度標志,表示新的限制速度數(shù)值。5.12.4限速路段內設置不同數(shù)值的限制速度時,只在限速路段的終點設置解除限速標志。解除限速的DB11/T493.1—XXXX數(shù)值應按照限速路段終點前限制速度標志的數(shù)值確定。5.12.5進入學校周邊道路和離開學校周邊道路處,應設置限制速度標志及解除限制速度標志,限速標志限速值為30km/h,應附加“學校區(qū)域”輔助標志,如圖25所示。圖25學校區(qū)域限制速度示例5.12.6全封閉道路全程限速時,可不設置解除限速標志。環(huán)路快速路入口下游變速車道漸變段終點處適當位置宜設置限速標志。5.12.7限制速度標志用輔助標志標明限定范圍的,不再設置解除限制速度標志。5.12.8限制速度起終點間的道路路段最小長度宜符合表8的規(guī)定。表8限速區(qū)最小長度5.12.10可變限速標志顯示的數(shù)值應小于或等于該路段固定限速標志的限速值。5.12.11當城市快速路主線和匝道限速差超過30km/h時,宜采用逐級限速方式,如圖26所示。圖26逐級限速標志設置示例5.12.12當設置固定式測速監(jiān)控設備時,應在測速點上游適當位置設置限速標志,并在來車方向距離測速點200m以外設置“前方測速”或者“進入測速路段”等告示標志。上述交通標志至測速點之間有交叉路口時,應在交叉路口設置相應的交通標志。5.13區(qū)域禁止及解除標志5.13.1區(qū)域內禁止一切車輛或者禁止某種車輛駛入的,應在進入該區(qū)域道路的入口設置禁令標志,并宜提前在可分流的地點設置告示標志。5.13.2區(qū)域禁止標志應設在禁止區(qū)域的所有入口處,解除區(qū)域禁止標志應設在禁止區(qū)域的所有出口DB11/T493.1—XXXX圖27區(qū)域限速、禁停標志示例6指示標志6.1一般規(guī)定6.1.1指示標志用以指示車輛、行人行進,道路使用者應遵守。6.1.2有時段、車種等特殊規(guī)定時,應用輔助標志說明,輔助標志應以文字說明。除特別說明外,指示標志上不應附加圖形、文字。附加圖形、文字時,原指示標志的圖形位置不變。6.1.3指示標志為藍底、白圖形。6.2指示車輛行駛方向標志6.2.1指示車輛行駛方向標志主要包括直行標志、向左(或向右)轉彎標志、直行和向左轉彎(或直行和向右轉彎)標志、向左和向右轉彎標志、分隔帶右側(或左側)行駛標志、環(huán)島行駛標志。6.2.2在只準車輛向某方向行駛的交叉路口前,當?shù)缆窏l件限制時,應優(yōu)先選用指示車輛行駛方向標志,當交通管理需要時,應選用禁令標志。如圖28a)、28b)所示。DB11/T493.1—XXXX圖28指示車輛行駛方向標志設置示例6.2.3分隔帶右側行駛標志表示一切車輛只準在分隔設施的右側行駛。在中央分隔帶、行人二次過街實體安全島、中央分隔護欄等設施的端部應設置該標志;如安全島島頭已設置該標志,設置掉頭車道時,中央分隔帶端頭可不重復設置該標志。如圖29所示。DB11/T493.1—XXXX圖29分隔帶右側行駛標志設置示例6.3專用道標志6.3.1專用道標志包括機動車行駛標志、非機動車行駛標志、電動自行車行駛標志、行人標志、非機動車與行人通行標志。6.3.2機動車行駛標志設置要求如下:a)當機動車道與其他車道之間設置分隔帶時,在道路的起點和大型路口出口處應設置該標志;b)標志應設置在分隔帶端頭處。與其他專用道標志共同設置時,標志版面內應設置箭頭指向機動車道側,如圖30a)。設置位置與信號燈位置重合時,應優(yōu)先設置在信號燈立柱,如圖30b立柱空間不足時,可設置在信號燈橫臂處,如圖30c)。6.3.3非機動車行駛標志設置要求如下:a)當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設置分隔帶或機非分隔護欄時,在道路的起點和大型路口出口處應設置該標志;b)標志應設置在分隔帶或機非分隔護欄端頭處。與其他專用道標志共同設置時,標志版面內設置箭頭指向非機動車道側,如圖30a)。設置位置與信號燈位置重合時,應優(yōu)先設置在信號燈立柱上,如圖30b立柱空間不足時,可設置在信號燈橫臂處,如圖30c)。DB11/T493.1—XXXX圖30機動車行駛標志和非機動車行駛標志設置示例6.3.4電動自行車行駛標志表示該道路僅供電動自行車通行。在專用道路起點處設置該標志。如圖31所示。圖31電動自行車行駛標志6.4專用車道標志6.4.1專用車道標志包括機動車車道標志、小型客車車道標志、公交專用車專用車道標志、有軌電車專用車道標志、多乘員車輛(HOV)專用車道標志、非機動車車道標志、電動自行車車道標志。6.4.2公交專用車道標志表示該車道僅供公交車輛、通勤班車等大型載客汽車通行,在起始點和大型路口出口處設置該標志,宜與公交專用車道標線配合使用。如圖32所示,公交專用道設置示例見附錄E。圖32公交專用車道標志設置示例6.4.3根據(jù)需要不同的專用車道標志可以并設在同一塊標志上,不同車道之間用實線分隔。當車道無DB11/T493.1—XXXX法正對車道時,不標注箭頭。如圖33、圖34所示。圖33機動車車道和非機動車車道標志并設的示例圖34電動自行車車道標志和非機動車車道標志并設的示例6.5人行橫道標志6.5.1應設置在路段中非燈控人行橫道的兩端,燈控、非燈控交叉路口的人行橫道不宜設置。該標志應雙面設置,如圖35所示,路段過街設置示例見附錄E。DB11/T493.1—XXXX圖35人行橫道標志設置示例6.5.2主輔路分隔帶設置公交車站時,輔路外側應設置該標志,如圖36所示。機非分隔帶設置公交車站時,非機動車道外側不再設置該標志,如圖37所示。圖36公交車站輔路人行橫道標志設置示例圖37公交車站非機動車道人行橫道標志設置示例6.5.3設置在學校、醫(yī)院、養(yǎng)老院路段及其他有需要時宜在標志外加10cm寬熒光黃綠的邊框,并不應減小人行橫道標志的尺寸,如圖38所示。圖38人行橫道用加熒光黃綠邊框示例DB11/T493.1—XXXX6.6非機動車推行標志表示該道路僅供非機動車推行,不準騎行。設置在人行天橋和人行地下通道的無障礙坡道入口處,并與無障礙設施指路標志配合使用??紤]加強交通管理時,宜增設禁止機動車駛入標志。如圖39所示,立體過街設置示例見附錄E。圖39非機動車推行標志設置示例6.7允許掉頭標志設置在機動車掉頭專用車道端頭處。如圖40所示。圖40允許掉頭標志設置示例6.8車道行駛方向標志6.8.1交叉口具有3條及以上導向車道時應設置車道行駛方向標志。6.8.2車道行駛方向標志可采用整體式或分離式。6.8.3整體式車道行駛方向標志設置要求如下:DB11/T493.1—XXXXb)版面內容應與導向車道線范圍的地面導向箭頭一致。在導向車道不規(guī)則的路口,版面應根據(jù)地面實際狀況增加相應圖形標識,如圖41、圖42所示;圖41整體式車道行駛方向標志示例圖42導向車道不規(guī)則路口的車道行駛方向標志設置示例c)當兩個路口間距小于200m,指路標志、車道行駛方向標志宜合并設置,如圖43所示;圖43指路標志和車道行駛方向標志合并設置示例DB11/T493.1—XXXXd)當平交異型路口的指路標志圖形與導向箭頭方向易引起誤判,宜將路口指路標志和車道行駛方向標志合并設置,如圖44所示;圖44平交異型路口時指路標志和車道行駛方向標志合并設置示例e)機動車右轉專用道設置在輔路時,應在主路出口處設置機動車右轉專用道標志,并在出口前設置機動車右轉專用道提示標志,如圖45、圖46所示。圖45機動車右轉專用道標志及預告標志示例DB11/T493.1—XXXX圖46機動車右轉專用道標志及預告標志設置示例6.8.4分離式車道行駛方向標志設置在停止線前30m~50m處,標志宜設置在車道的正上方。版面應與導向車道線范圍的地面導向箭頭一致,如圖47所示。圖47分離式分向行駛車道標志示例6.8.5路口可變車道行駛方向標志設置在導向車道起點前,應與地面可變導向車道線配合使用,如圖DB11/T493.1—XXXX圖48可變車道行駛指示標志設置示例6.9非機動車分向行駛車道標志設置于路口非機動車導向車道停止線前30m,與地面標線配合使用,如圖49所示。圖49非機動車分向行駛車道標志示意圖6.10單行路標志6.10.1表示該道路為單向通行,駛入單行路的機動車應按標志指示方向通行。6.10.2單行路的道路通行條件應滿足GA/T486的相關規(guī)定。6.10.3單行路標志應與禁止機動車駛入標志及雙向交通標志配合使用。如圖50所示,設置示例見附錄E。圖50單行路標志設置示例DB11/T493.1—XXXX6.10.4單行路有車輛種類及時間限定時,在標志下方增加輔助標志說明,如圖51所示。圖51輔助標志標明的單行路標志示例6.11停車位標志表示車輛允許停放的區(qū)域,宜與停車位標線配合使用。有車種專用、時段或時長限制時,可用輔助標志表示,如圖52所示,停車位標志與停車位標線配合使用示例見附錄E。圖52停車位標志示例6.12貨車靠右側車道行駛標志DB11/T493.1—XXXX表示貨車除必要的超車行為外應靠右側車道行駛。設置在城市快速路貨車比例較高的路段起點、交叉口入口或互通立交加速車道終點后,該標志可與違法抓拍標志配合使用,如圖53所示。圖53貨車靠右側車道行駛標志設置示例6.13貨車通行標志表示貨車應在該道路上行駛,其他車輛也可以在該道路上行駛。設置在指定的貨車通行道路的起點及交叉口的入口處。有時段特殊規(guī)定時,應用輔助標志說明。在通往貨車通行道路上宜提前設置,如圖圖54貨車通行標志設置示例DB11/T493.1—XXXX7警告標志7.1一般規(guī)定7.1.1警告標志用以警告車輛注意前方道路交通狀況,道路使用者需提高注意力,采取減速慢行等安全行為。7.1.2警告標志的設置應簡約,防止過量,同一地點需設置2個以上警告標志時,可設置其中對交通安全影響較大的一個。7.1.3警告標志為三角形或矩形,黃底、黑框、黑文字、黑圖形。學校周邊注意行人、注意兒童標志為熒光黃綠色。7.1.4采用文字方式的警告標志為三角形或矩形,黃底﹑黑邊、黑文字,如圖55所示借道左轉警告標志,借道左轉設置示例見附錄E。圖55文字警告標志示例7.2急彎路標志7.2.1急彎路標志設置在設計車速小于60km/h,圓曲線半徑及停車視距小于表9的道路上。設置位置在圓曲線之前,但不應進入相鄰的圓曲線內??膳c建議速度標志聯(lián)合使用,如圖56所示。表9急彎路標志設置條件圖56急彎路標志和建議速度標志聯(lián)合使用DB11/T493.1—XXXX7.2.2急彎路標志可與限制速度標志或建議速度標志配合使用,也可與說明急彎半徑值的輔助標志配合使用,如圖57所示。圖57急彎路標志設置示例7.3注意行人標志7.3.1注意行人標志應設置在視線不良,不易被道路使用者發(fā)現(xiàn)的人行橫道線上游,如圖58所示。圖58注意行人警告標志7.3.2遇下列情況可不設置注意行人標志:a)已設置信號燈的人行橫道線處;b)已設置交叉口警告標志的路口。7.3.3中學、大學附近人行橫道線上游設置的注意行人標志底色宜采用熒光黃綠色。7.3.4設置注意行人標志時,下游人行橫道線的兩端應設置人行橫道指示標志,如圖59所示。DB11/T493.1—XXXX圖59注意行人標志設置示例7.4注意兒童標志7.4.1在小學、幼兒園、少年宮等兒童經常出入地點前適當位置,應設置注意兒童標志,注意兒童標志底色應采用熒光黃綠色,如圖60所示。圖60注意兒童警告標志7.4.2注意行人標志和注意兒童標志不應設置在同一地點。7.5注意非機動車標志7.5.1在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交叉通行,易發(fā)生交通事故時,應設置注意非機動車標志,如圖61、圖62所示。圖61注意非機動車警告標志DB11/T493.1—XXXX圖62注意非機動車設置示例7.5.2遇下列情況可不設置注意非機動車標志:a)已設置信號燈的路口;b)已設置交叉口警告標志,或停車讓行、減速讓行等其他表示交叉口的警告標志的路口。7.6注意障礙物標志7.6.1下列情況應設置注意障礙物標志:a)行進方向前方有永久性的障礙物;b)路段上同向行駛的車道之間局部有分隔帶或障礙物需向左或向右繞行時。7.6.2標志距障礙物距離按警告標志設置的一般規(guī)定取值,也可設在交通島端部醒目位置。7.6.3應根據(jù)道路上障礙物的位置、車輛繞行方向,設置左側(右側)繞行、左右繞行警告標志,如圖63注意障礙物警告標志DB11/T493.1—XXXX圖64接近車行道中障礙物設置警告標志示例7.7建議速度標志7.7.1建議速度標志設置在彎道、匝道的適當位置。一般不單獨使用,宜與其他警告標志聯(lián)合使用或附加輔助標志,如圖65所示。圖65建議速度標志與其他標志聯(lián)合使用7.7.2快速路出口處設置的建議速度標志,應設置在減速車道的適當位置。7.8注意潮汐車道標志7.8.1當?shù)缆飞显O有潮汐車道時,潮汐車道路段起點前、與之相交的道路路口前應設置注意前方潮汐車道標志,如圖66所示。圖66注意前方潮汐車道標志7.8.2當?shù)缆飞喜贾迷O有潮汐車道時,與之相交的道路路口前,宜設置注意橫向道路潮汐車道標志,DB11/T493.1—XXXX圖67注意橫向道路潮汐車道標志7.8.3應在潮汐車道路段起點的上游方向,至少設置一塊注意前方潮汐車道標志,宜附加輔助標志,預告至下游潮汐車道路段起點的距離。7.8.4在潮汐車道入口處應設置可變車道行駛方向標志或車道信號燈。當潮汐車道兩側無隔離設施且路段較長時,宜間隔200-300m設置可變車道行駛方向標志或車道信號燈,如圖68所示,設置示例見附錄E。圖68注意潮汐車道標志設置示例7.9注意車道數(shù)變少標志當受道路條件限制,路段下游行駛車道數(shù)量變少,存在車輛合流需求時,應設置注意車道數(shù)變少標志,如圖69、圖70所示??焖俾仿范诬嚨罃?shù)量變少時應設置注意車道數(shù)變少標志;交叉口出口道、快速路加速車道因交通渠化而減少車道數(shù)時,不應設置注意車道數(shù)變少標志。DB11/T493.1—XXXX圖69注意車道數(shù)變少標志圖70注意車道數(shù)變少標志設置示例7.10線形誘導標7.10.1線形誘導標應設在彎道的外側,環(huán)島中心島、視線不好的T形交叉口、中央隔離設施或渠化設DB11/T493.1—XXXX圖71線形誘導標設置示例7.10.2路線轉角大于7°、平曲線半徑小的曲線路段宜設置線形誘導標。線形誘導標應至少設置3塊,第一塊應設置在曲線起點前。匝道設置線形誘導標后,可不再設置急彎路標志;L型路口宜線形誘導標與急彎路標志聯(lián)合使用。7.10.3雙向兩車道道路可并設兩個方向的線形誘導標,如圖72所示。DB11/T493.1—XXXX圖72雙向兩車道彎道處線形誘導標設置示例7.11注意合流標志7.11.1注意合流標志用以警告車輛注意前方有車輛匯合,設在主路合流點前適當位置,如圖63、圖圖73注意合流標志DB11/T493.1—XXXXa)有加減速車道注意合流標志設置圖74注意合流標志設置示例7.11.2當條件受限,注意合流標志至合流點距離不滿足設置要求時,可采用增大尺寸的注意合流標志,或者標志底色采用熒光黃色。8一般道路指路標志8.1一般規(guī)定8.1.1指路標志表示道路信息的指引,為駕駛人提供去往目的地所經過的道路、重要公共設施、服務設施、沿途相關城鎮(zhèn)、地點、距離、行車方向等信息。指路標志不應指引私人專屬或商用目的地信息。8.1.2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應設置指路標志,路面寬度8m以下可不設置指路標志,路面寬度大于等于8m小于12m時宜采用單柱式標志,路面寬度大于等于12m時宜采用懸臂式標志。8.1.3指路信息應關聯(lián)、有序、連續(xù),不應出現(xiàn)信息間斷。便于對路網不熟悉、但對出行路線有所規(guī)劃的道路使用者選取適合路徑到達目的地。8.1.4版面設計應避免信息過載或信息不足,指向內容要簡明準確,遵循相對統(tǒng)一的規(guī)律。8.1.5指路標志上的道路名稱、地名應采用地名管理機關確認的標準命名,根據(jù)需要也可采用歷史沿用、公眾認知度高的名稱,如:二環(huán)路、新街口。若所指道路或地點無正式命名,則不標注該方向指路信息,僅保留指向圖案。若所指道路或地點有命名但尚未開通,則在該方向中文路名或中文地名上采用紅色橫杠即時貼進行臨時遮擋,橫杠寬度采用字高的一半,居中遮擋,長度和需要遮擋的文字寬度一致;如圖75所示。DB11/T493.1—XXXX圖75紅色橫杠即時貼示例8.1.6其他標志套用于指路標志上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禁令標志、指示標志套用于指路標志中,僅表示提供相關禁止、限制和遵行信息,作為補充說明或預告。需單獨設置禁令標志、指示標志;b)指路標志上使用禁令標志和指示標志時,一個方向上使用的禁令標志和指示標志不應多于1個,整個標志上使用的禁令標志和指示標志不應多于2個;c)對禁止某車種通行的禁令標志,可套用于交叉路口告知標志中,禁令標志圖形應套用在指向圖76禁令標志套用于路徑指引標志示例d)限高、限重禁令標志可結合特殊的道路信息套用于交叉路口告知標志中,不宜單獨放置在箭頭桿圖形中;e)當禁令標志與輔助標志配合使用時,不宜套用在交叉路口告知標志中;f)地點指引標志、旅游區(qū)標志可套用于交叉路口告知標志中。8.2.1一般道路指路標志分為路徑指引標志、道路沿線設施指引標志、其他道路信息指引標志。8.2.2路徑指引標志包括:a)交叉路口告知標志;b)路名牌標志;c)路口出口處標志;d)平面繞行轉向路口指路標志;DB11/T493.1—XXXXe)慢行指路標志。8.2.3道路沿線設施指引標志包括:a)停車場標志;b)人行天橋標志和人行地下通道標志;c)無障礙設施標志;d)應急避難設施(場所)標志。8.2.4其他道路信息指引標志包括:a)繞行標志;b)微循環(huán)標志;c)此路不通標志。8.3路徑指引標志8.3.1交叉路口告知標志8.3.1.1交叉路口告知標志的版面由指向信息(方向路名、通達信息)、指向圖案、本地名、方向標志構成,如圖77所示。各要素具體要求如下:圖77交叉路口告知標志版面示例a)指向信息由方向路名、通達信息構成;1)方向路名:指示前方將要進入道路的名稱,是指向信息中的主要信息,位于指向信息的上方或左側;方向路名宜中英文對照,如畸形路口指向信息較多時,取消英文對照;城市快速路、環(huán)路輔路的方向路名,一般采用環(huán)路前進方向臨近的橋名。如圖78所示;DB11/T493.1—XXXX圖78采用橋名作為方向路名示例2)通達信息:指示通過前方道路可到達的道路或重要地點的名稱,是指向信息中的提供行進方向的信息,位于指向信息的下方或右側,并加注括號。每組方向路名對應的通達信息不應超過2個,如信息超過2個,距離遠的采用輔助信息標志附著在交叉口告知標志立柱上。同一方向選取兩個信息時,應在一行或兩行內按照信息由近到遠或先左后右的順序,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排列,指示直行方向的信息宜橫向排列。與城市快速路、環(huán)路交叉的城市道路,通達信息宜為快速路環(huán)路名稱及橋名(如有),如“北三環(huán)北太平橋”、“北二環(huán)積水潭橋”;與城市快速路、環(huán)路相交的路口,為城市內重要道路節(jié)點,被交快速路、環(huán)路的通達信息宜為沿環(huán)路行駛方向的臨近橋名,如“和平東橋”,“安貞橋”,如圖79所示;圖79采用橋名作為通達信息示例道路周邊有重要地點或區(qū)域時,宜采用重要地點作為通達信息,如“天安門”、“沙灘”等重要地點或區(qū)域名稱,如圖80所示。圖80采用重要地點作為通達信息示例DB11/T493.1—XXXXb)指向圖案:用以表示行進方向和交叉方式。相關示例見附錄F,畸形路口需單獨設計;c)本地名:標注指路標志所在位置的地理名稱;同一交叉口各方向標志應選取相同的本地名,且僅設置中文注釋。本地名可選取環(huán)島名、立交橋橋名以及交叉口所處的道路特征點,如:XX環(huán)島、XX橋、XX路南口、XX路北口。重要地點可作為本地名。無上述道路特征點的路口可不標注本地名;d)方向標志:當交叉口連接的道路走向與正北或正東夾角在±30°以內時,版面中應加入方向標志。方向標志設置在指路標志版面外的為藍底白字,在指路標志版面內的為白底藍字。8.3.1.2交叉路口告知標志的信息選取如圖81所示,交叉口告知標志設置示例詳見附錄E。圖81路口X周邊路網模擬圖X路口前的指路標志,其方向路名指示交通參與者將要進入的道路名稱,即:C大街、F大街、G大街。X路口前的指路標志,其通達信息預告可以到達的重要地點或道路名稱,即:J立交,B大街、A大街,D大街、E大街。設置于X路口前的指路標志如圖82所示。圖82X路口前指路標志示例8.3.1.3指路標志信息應依據(jù)重要程度、道路等級、服務功能等因素分層:a)A層信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其他本區(qū)域內相對重要的信息;b)B層信息:普通國道、普通省道、城市主干道路及其他本區(qū)域內相對較重要的信息;DB11/T493.1—XXXXc)C層信息:城市次干道路、支路,鄉(xiāng)、鎮(zhèn)、村及其他本區(qū)域內的一般信息。8.3.1.4指路標志信息根據(jù)重要程度、服務對象、設置特點,信息可分為以下3類:a)道路名稱和編號:指路信息為國高及一般國道時,采用道路編號;指路信息為國道高速段、省高、省道時,采用道路名稱和道路編號,道路編號在道路名稱左側;指路信息為城市道路及縣級(含)以下公路時,采用道路名稱;b)重要旅游景點及地點: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旅游景點,如天安門、天壇、地壇等;重要地點一般為地名管理機關確認的標準地名,或歷史沿用、公眾認知度高的名稱,如:東單、西單、東四、西四、新街口、平安里等重要地點;c)主要交通樞紐:飛機場、火車站、大型客貨場站等重要場所,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西站、六里橋客運主樞紐等。指路標志信息分層詳見表10。表10信息分層表----8.3.1.5交叉路口告知標志可根據(jù)行駛方式調整跨線橋相交道路上的指向圖案,具體設置如下:a)跨線橋為菱形立交,兩側輔路與相交道路在橋上、橋下形成交叉路口時,宜在相交道路進口道前設置,如圖83所示;圖83交叉路口告知標志中指向圖案示例(立體交叉)b)跨線橋下為環(huán)形路口時,宜設置于各方向進口道前,如圖84所示。DB11/T493.1—XXXX圖84交叉路口告知標志中指向圖案示例(環(huán)形路口)8.3.1.6根據(jù)交叉口交叉形式不同,版面形式如下圖所示:a)十字交叉,宜采用如圖85所示;圖85交叉口告知標志版面示例(十字交叉)b)十字交叉,其中一個方向為地塊開口,地塊開口一側應取消指向信息,并縮短指向圖案箭頭,圖86交叉口告知標志版面示例(十字交叉帶地塊開口1)圖87交叉口告知標志版面示例(十字交叉帶地塊開口2)DB11/T493.1—XXXX圖88丁字交叉路口告知標志版面示例d)右進右出路口,路口指路標志可采用如下版面,表示前方路口只能右轉,如圖89所示;DB11/T493.1—XXXX圖89交叉口告知標志版面示例(右進右出)e)當?shù)缆返燃墳橹?、街坊路或路面寬?lt;12m,路口指路標志可采用柱式,按上下順序排布,圖90交叉口告知標志版面示例8.3.1.7交叉路口告知標志宜設置在路口進口方向距路口停止線30m~50m處。有車道行駛方向標志時,車道行駛方向標志設置在距停止線30m~50m處,交叉路口告知標志設置在距車道行駛方向標志80m~100m處。當路口間距較近或受地形限制,無法按間距布設城市道路平交路口指路標志和車道行駛方向標志時,可將兩類標志合并設置。在城市道路交叉口路口出口道起點處可設置路名標志,如圖91所示。當為燈控路口時,可附著于路口信號燈懸臂上。圖91附著于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路名標志8.3.3路口出口處標志DB11/T493.1—XXXX8.3.3.1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出口設置的標志,應簡潔明了、位置統(tǒng)一,當設置數(shù)量較多時,應結合實際交通場景,對標志進行整合、優(yōu)化,盡量減少桿體設置數(shù)量。8.3.3.2禁令標志的順序:禁止危險物品運輸車輛駛入標志、禁止車型駛入標志、禁止鳴喇叭標志、限制高度標志、限制速度標志都是在特定條件下,根據(jù)需要選用。8.3.3.3標志整合過程需確保信息不應過載,即組合式標志內最多保留4個信息,根據(jù)必要性進行選擇,必要信息不得缺失。各種斷面布置的出口處標志整合有以下幾種:a)道路斷面為一幅路、兩幅路時,橫臂上一般僅有交通信號燈及確認標志,如圖92所示;如需設置禁令標志時,如圖93、圖94所示;如需設置指示標志時,如圖95、圖96所示;圖92一幅路、兩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1圖93一幅路、兩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2DB11/T493.1—XXXX圖94一幅路、兩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3圖95一幅路、兩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4圖96一幅路、兩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5DB11/T493.1—XXXXb)道路斷面為三幅路機非混行時,信號燈設置于主輔分隔帶上,可采用雙懸臂形式,一般有交通信號燈、確認標志、機動車車道標志、輔路車道指示標志,如圖97所示;如需設置禁令標圖97三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1圖98三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2圖99三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3c)道路斷面為三幅路并有獨立非機動車道時,信號燈設置于機非分隔帶上,可采用雙懸臂形式,左側橫臂上一般僅有交通信號燈、確認標志、機動車車道標志,右側橫臂上一般僅有非機動車車道標志,如圖100所示;如需設置禁令標志時,如圖101所示。DB11/T493.1—XXXX圖100三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4圖101三幅路路口信號燈橫臂上的標志示意58.3.4平面繞行轉向路口指路標志8.3.4.1平面繞行轉向路口是指車輛通過臨近道路繞行,實現(xiàn)左、右轉彎的平面交叉路口,即:右轉車輛在路口上游,提前利用臨近道路繞行右轉;左轉車輛駛過路口后,利用臨近道路網絡繞行通過路口。8.3.4.2平面繞行轉向路口指路標志應明確顯示車輛的行進方向和行駛路線,并在左、右轉彎繞行道路設置相應的標志提供道路信息。繞行路線如圖102所示。DB11/T493.1—XXXX圖102平面繞行轉向路口車輛行駛路線示意在禁止右轉行駛的上一個路口前80m~100m處(即A點設置指路標志指示車輛右轉繞行方式和行駛方向,在繞行道路路口處(即E點、F點設置指路標志指示行駛方向,以北京市西單路口為例,A點、E點、F點標志版面如圖103所示。圖103平面繞行路口指路標志示例a(A點、E點、F點)在右轉行駛道路前80m~100m處(即B點設置指路標志指示車輛繞行方式和行駛方向,以北京市西單口為例,B點標志版面如圖104所示。DB11/T493.1—XXXX圖104平面繞行轉向路口指路標志示例b(B點)在需繞行的路口前80m~100m處(即B點)設置指路標志,指示車輛的行駛方向、禁駛車輛類型及方向。在需繞行的路口前40m~50m處(即C點)設置指路標志指示繞行方向,在路口處(即D點)設置禁令標志,指示車輛的行駛方向,其中C點、D點各點指路標志如圖105所示。圖105平面繞行轉向路口指路標志示例c(C點、D點)在繞行的路口處(即G點、H點、I點)設置指路標志,指示車輛的行駛方向。其中G點、H點、I點各點指路標志如圖106所示。圖106平面繞行轉向路口指路標志示例d(G點、H點、I點)8.3.5慢行指路標志指引慢行交通到達某目的地,可設置于復雜立交區(qū)慢行交通繞行路徑前的適當位置,如圖107所示。DB11/T493.1—XXXX圖107慢行指路標志示例8.4道路沿線設施指引標志8.4.1.1停車場可設置停車場標志,指示重要場所周邊停車場,使用輔助標志附著在指路標志下方或其他位置,標明方向、距離。8.4.1.2停車場標志應設置在停車場入口道路上游。除停車場入口附近設置停車場標志之外,可在周邊1~2個交叉口設置停車場標志,并應配合設置方向或距離輔助標志,如圖108所示。圖108停車場標志8.4.2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標志8.4.2.1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處,宜設置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標志,如圖109、圖110所示。圖109人行天橋標志DB11/T493.1—XXXX圖110人行地下通道標志8.4.2.2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標志應設置在天橋或地下通道入口處。若通道入口不易找尋,應設置人行天橋、人行地下通道標志,并應附加輔助標志指示其入口方向或距離。8.4.3無障礙設施標志8.4.3.1用以指引無障礙設施的位置,設在無障礙設施附近適當位置。道路上連續(xù)設置的無障礙設施不需要設置此標志。8.4.3.2在無障礙坡道起點處宜設置無障礙設施標志,應與禁止機動車駛入標志、非機動車推行標志圖111無障礙坡道處組合標志示例用以指引應急避難設施的位置,配合輔助標志示例見圖112。圖112應急避難設施標志示例8.5其他道路信息指引標志DB11/T493.1—XXXX8.5.1.1用以指引前方路口車輛需繞行的路線,應設置繞行標志。8.5.1.2繞行標志中應標識繞行路線,宜標注繞行的道路名稱,可套用禁令標志。路名信息應采用白底藍色或藍底白色,繞行路線及其告示信息宜采用黑色,如圖113a)、圖113b)所示。圖113繞行標志示例表示機動車可通過路網多路徑到達某目的地,可設置于干道易發(fā)生擁堵路段前適當位置,如圖114所示。圖114微循環(huán)標志示例DB11/T493.1—XXXX8.5.3此路不通標志8.5.3.1用以表明前方道路為斷頭路,應設置在斷頭路上游的交叉口出口道,可與指路標志配合使用。斷頭路路段較長時,可重復設置。8.5.3.2標志為藍底、白邊框、白色街區(qū)、紅色圖形,見圖115。圖115此路不通標志9城市快速路指路標志9.1一般規(guī)定9.1.1.1快速路指路標志設置應具系統(tǒng)性,快速路進出口之間的指路標志應按一定順序設置,傳達信息應連貫、一致。9.1.1.2快速路入口指引宜按入口預告標志→入口處地點、方向標志→入口標志→地點距離標志順序設置??焖俾啡肟谠O置示例見附錄E。9.1.1.3快速路出口指引宜按出口預告標志→出口標志→出口處地點、方向標志順序設置??焖俾烦隹谠O置示例見附錄E。9.1.1.4對于單向3條及以上車道的出口密集的快速路路段,宜分車道提示方向信息,并宜采用路面文字標記輔助提示。指路標志信息應依據(jù)重要程度、道路等級、服務功能等因素分層:a)A層信息: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及其他本區(qū)域內相對重要的信息;b)B層信息:普通國道、普通省道、城市主干道路及其他本區(qū)域內相對較重要的信息;c)C層信息:城市次干道路、支路,鄉(xiāng)、鎮(zhèn)、村及其他本區(qū)域內的一般信息。指路標志信息選取應遵循以下原則:a)關聯(lián)、有序、連續(xù);b)便于不熟悉路網、但對出行路線有所規(guī)劃的道路使用者確定當前位置,選取適合路徑到達目的地,地圖導航軟件應同步更新相應指引信息,便于軟件使用者確認道路行駛方向;c)當?shù)缆仿肪€方位走向較為明確時,宜增加地理方位信息,當距離較遠時可增加距離信息;d)距離信息的選取規(guī)則。DB11/T493.1—XXXX2)當指路標志中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km并小于3km時應以km為單位,并宜采用0.1km的倍數(shù)值;當指路標志中的距離大于或等于3km時應以km為單位,并宜采用1km的倍數(shù)值;3)整個城市指路標志版面中的距離表示方法應統(tǒng)一;4)版面中小數(shù)點后的數(shù)字高度應為整數(shù)數(shù)字高度的2/3,并與其他數(shù)字底部對齊。9.1.4.1既有城市快速路指路版面維持現(xiàn)狀底色不變(例如:二環(huán)路、三環(huán)路、四環(huán)路、阜石路、蓮花池西路、蓮石東路、豐臺北路、西直門外大街、京良路、廣渠路、高速公路放射線非收費段版面底色為藍色;機場二高速、姚家園路、五環(huán)路、京通快速路為綠色)。9.1.4.2新建城市快速路,收費時指路版面底色為綠色;不收費時指路版面底色為藍色。9.1.5.1快速路指路標志的版面信息應包括方向路名、通達信息、指向圖案、距離信息、出口編號,如圖116。各類信息反映的內容應符合下列要求:a)方向路名為反映前方將要駛入的道路名稱;b)通達信息為反映前方所到達的地區(qū)、地點、相交道路、出口路名等信息;c)距離信息應為反映標志所在位置到計算基準點的距離。圖116快速路指路標志版面信息9.1.5.2方向路名應當選擇下游將要駛入的道路名稱作為信息,并應符合下列要求:a)當方向路名用于快速路入口或者對快速路入口進行預告時,應選擇當前或所預告的快速路道路名稱;b)在互通式立交出口前,需預告其出口所到達的主路道路名稱時,應選擇該出口將駛入的橫向道路名稱作為方向路名。9.1.5.3通達信息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要求:a)通達信息的選取應結合相交道路等級、服務區(qū)域特點、交通流量特性等因素綜合考慮;b)當快速路與各類道路相交并設置出口時,宜按表11選取信息層次;DB11/T493.1—XXXX表11目的地名稱選取注:不帶括號的信息為首選信息,帶括號的信息用于無首選信息或根據(jù)c)當同一方向有同層次多類信息時,應依次優(yōu)先選用重要地名、交通樞紐信息、AAAAA級旅游景區(qū)、重要公共設施等地點名稱,并應確保選用的信息在出口后至指引地連續(xù)。當同一方向有同層次同類別多個信息時,宜按由近到遠的順序進行選擇,對重要信息也可同時指引。9.1.6.1計算基準點選取以下原則:a)入口預告標志,以一般道路與城市快速路或高速公路連接線相交的平面交叉口或減速車道漸變段起點作為計算基準點;b)出口預告標志及出口方向標志、服務區(qū)或停車區(qū)預告標志的計算基準點選擇如下:1)直接式單車道,以出口的漸變段起點為計算基準點,見圖117a);2)平行式單車道,以出口的減速車道起點為計算基準點,見圖117b);3)設輔助車道的平行式雙車道,以出口的減速車道起點為計算基準點,見圖117c);4)設輔助車道的直接式雙車道,以出口的減速車道起點為計算基準點,見圖117d);5)主線分岔,以漸變段起點(有共用車道)或分流點(無共用車道)為計算基準點,見圖);6)復雜情況下,經論證可使用部分硬路肩作為漸變段、輔助車道,計算基準點同上;7)按車道指引時,出口方向標志移至一個車道或兩個車道寬度起點處,計算基準點同上。DB11/T493.1—XXXX圖117互通式立體交叉、沿線設施的計算基準點DB11/T493.1—XXXX9.1.6.2快速路出入口距離數(shù)值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快速路指路標志所預告距離數(shù)值,指路標志設置點與下游指示點的間距,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存在多條路徑時,應采用習慣路徑計算距離,所選取的習慣路徑應統(tǒng)一;2)距離數(shù)值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當指路標志中的距離小于1km時,宜以m為單位,并宜采用50m的倍數(shù)值;當指路標志中的距離大于或等于1km并小于3km時應以km為單位,并宜采用0.1km的倍數(shù)值;當指路標志中的距離大于或等于3km時以km為單位,并宜采用1km倍數(shù)值。整個城市指路標志版面中的距離表示方法應統(tǒng)一。b)當預告距離的指路標志設置位置受到影響無法設置時,指路標志可適當移位,并應符合下列要求:1)指路標志與出口減速車道漸變段起點間距小于或等于3km時,指路標志設置位置的允許2)指路標志與出口減速車道漸變段起點間距大于3km時,指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糧食倉儲企業(yè)綠色評價體系考核試卷
- 硅冶煉過程中的熱效率分析與改進考核試卷
- 纖維原料的產銷模式和渠道建設考核試卷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佛山市名校高二下學期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
- 碩士生求職攻略
- 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qū)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中)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寧夏民族職業(yè)技術學院《外國文學作品原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九江職業(yè)大學《機器學習與模式識別I(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私立華聯(lián)學院《游戲中的數(shù)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2025屆四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試題含解析
- 小水滴的訴說省公開課一等獎新名師優(yōu)質課比賽一等獎課件
- 人體生物醫(yī)學研究倫理審查PPT幻燈片
- 詳解 強基計劃
- 餐飲場所消防安全培訓
- 鄉(xiāng)村衛(wèi)生室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制度
- 制作自然發(fā)酵酸奶的方法
- 《肖申克的救贖》中英雙語劇本
- 護士長管理能力培訓講義課件
- 第六章電力系統(tǒng)自動低頻減載裝置
- 2022年黑龍江省鄉(xiāng)村醫(yī)生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濟南市海綿城市建設建筑與小區(qū)改造項目案例-山東省經濟技術開發(fā)中心宿舍-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