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永春第一中學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永春第一中學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永春第一中學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永春第一中學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永春第一中學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永春第一中學高考沖刺模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1982年鄧小平會見印度代表團時說,中國有句話:愈富的人愈慳吝。要富國多拿點錢出來,它不肯,技術轉讓更不愿意。所以,第三世界僅寄希望于南北問題(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的矛盾)的解決是不夠的,南南之間還要進行合作。鄧小平的話指出了A.要加快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步伐B.新中國重返世貿組織的迫切性C.推翻現存的世界政治秩序的必要性D.發(fā)展中國家加強合作的重要性2.《中國對外開放的新里程碑》載:“如果說1971年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從此登上政治大舞臺,那么,30年后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中國全面融入世界經濟主流”的標志性事件是()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的確立 B.APEC首腦正式會議在上海召開C.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 D.中國積極推動朝核問題六方會談3.15世紀末,在英國逐漸誕生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新貴族。他們主要“新”在A.生產方式 B.生活方式 C.社會地位 D.宗教信仰4.魏源在《海國圖志》中介紹某國的制度時說:“事無大小,必須各官合議,然后準行:即不成允,亦須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選擇公舉?!边@一國家應是A.美國B.德國C.日本D.俄國5.“中國人想不靠外國人自己修鐵路,就算不是夢想,至少也要過五十年才能實現!”用實踐證明這句話說錯的代表人物是A.林則徐B.詹天佑C.馮如D.毛澤東6.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講時說:“當我發(fā)表就職演說的時候,我提到一個需要談判時代,而不是對抗時代?!F在,當我們環(huán)顧我們所處的世界時,我們發(fā)現美國已經不再處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認為需要談判而不是對抗的原因不包括A.美蘇爭霸,美國處于劣勢B.改變策略,建立多極世界C.歐日崛起,沖擊美國地位D.中國振興,第三世界崛起7.1870年代,當法國皇家科學院舉辦年度藝術展覽時,一幫被批評家們冠以“印象主義派”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被拒之門外。這主要在于該類作品A.強調刻畫英雄人物 B.創(chuàng)作風格悖于傳統(tǒng)C.注重表現社會現實 D.表現手法夸張抽象8.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內容是A.“萬能蒸汽機”的研制 B.電機的發(fā)明和運用C.鋼鐵冶煉技術的重大進展 D.交通運輸的新面貌9.列寧說,1861年改革“是封建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制轉變道路上的一步。這不僅從經濟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而且從政治觀點來看也是正確的。”這表明農奴制改革A.促進了俄國社會經濟發(fā)展 B.確立了現代民主政治C.推動了俄國的現代化進程 D.奠定了君主立憲制度10.“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迸c材料所述相一致的政治變革是A.文藝復興運動B.宗教改革運動C.啟蒙運動D.科學社會主義實踐11.針對旱災引發(fā)的糧食供應問題,1978年9月,安徽省委決定:借出部分集體土地讓社員自由耕種,對超產部分不計征購;還允許利用荒山湖灘種植糧油作物,誰種誰收。這一舉措A.誘發(fā)農民包產到戶的實踐 B.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廣泛推行C.表明人民公社制度的解體 D.推動農業(yè)生產技術革命性進步12.有人認為,德國在短短的30年間“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yōu)橐怨に嚰夹g、金融和工業(yè)組織以及用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促成這一巨變的主要原因是A.壟斷組織的大量出現B.從殖民地攫取巨額利潤C.自法國獲得割地賠款D.德意志統(tǒng)一的最終完成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37年,國民政府教育部命原處平津兩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1月,教育部下令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主持學校日常工作的梅貽琦教授提倡“德、智、體、美、勞、群六育并舉”的教育思想,主張“博先于精”。聯大的很多教授都是學貫中西的大家,他們經常夾著講義逃警報,在樹底下、茅屋內給學生講課,一些教授運用化學方法制造戰(zhàn)時急需品,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進農業(yè)生產,還將云南馬油適當處理作為火車,汽車及飛機的潤滑油使用?!獡犊箲?zhàn)時期的中國高校教育管理》等材料二20世紀50年代,國家布局在陜西省的重點建設工程數量居全國首位,但高校數量、學生規(guī)模與沿海相比仍相去甚遠。1955年,教育部決定將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交通大學隨即發(fā)出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口號。1956年起,6000余名交通大學員工,從上海遷至西安,不僅跨越了1500千米的空間距離,而且戰(zhàn)勝了由十里洋場落地黃土高原的心理落差,成為西部大開發(fā)的拓荒者和先行者?!幾浴稄慕淮笪鬟w看高校使命擔當》(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西南聯大成立的背景及辦學特點。(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當時國家為什么要推動交通大學西遷?綜合上述材料,指出兩個時期高校西遷體現出的共同價值取向。14.(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自格致學日明,而天予神授為皇帝之邪說可滅。自世界文明日開,而專制政體一人奄有天下之制可倒。自人智日聰明,而人人皆得有天賦之權利可享。今日,今日,我皇漢人民,永脫滿洲之羈絆,盡復所失之權利,而介于地球強國之間,蓋欲全我天賦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獨立之權。嗟予小子無學,頑陋不足以言革命獨立之大義。兢兢業(yè)業(yè),謹模擬美國革命獨立之義,約為數事,再拜頓首,獻于我最敬最親愛之皇漢人種四萬萬同胞前,以備采行焉如左:………………——摘自鄒容《革命軍》第六章《革命獨立之大義》(1)你是否同意鄒容所言“自格致學日明,而天予神授為皇帝之邪說可滅?!钡挠^點?簡要說明你的理由。(2)鄒容提出“驅逐住居中國中之滿洲人,或殺以報仇?!?、“誅殺滿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儆萬世不復有專制之君主?!敝袊鴼v史的現實演變與該構想有何差異?(3)你如何看待鄒容對中華共和國的構想?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D【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南北問題是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問題,南南問題屬于發(fā)展中國家的問題。鄧小平強調“第三世界僅寄希望于南北問題的解決是不夠的,南南之間還要進行合作”,這指出了發(fā)展中國家加強合作的重要性,故D正確;材料信息和加快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步伐無關,故A錯誤;世貿組織建立是在1995年,故B錯誤;材料信息涉及的是現存的世界經濟秩序,不知政治秩序,故C錯誤。2、C【解析】

略【詳解】由1971年算起,30年后是2001年,2001年中國成為世貿組織的成員國,故選C項;ABD項與題意不符,排除。3、A【解析】

新航路開辟以后,英國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對外貿易,進行殖民掠奪。在此期間,制呢業(yè)等工場手工業(yè)得到很大發(fā)展,還出現了資本主義方式經營的牧場和農場。由工場主、商人、銀行家和農場主等組成的新興資產階級成長起來。有些貴族雖然保留了貴族頭銜,卻也從事一些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活動,他們被稱為新貴族。故答案為A;BCD不能準確體現“新”的特點,排除。4、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實際上考查的是對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對教材知識的識記能力。材料講的是民主決議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地方有自治權,所以答案選A。德國和日本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俄國也是君主專制國家,這些與材料不符,所以排除B、C、D??键c: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fā)展·美國共和制的確立·民主政治5、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京張鐵路為詹天佑主持修建的鐵路,它是中國第一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完成、投入運營的鐵路。京張鐵路連接北京豐臺,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至河北張家口,全長約200千米,1905年9月開工修建,于1909年建成,時間不滿四年;故選B。6、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二戰(zhàn)后的國際關系格局。20世紀70年代,由于經濟危機和越戰(zhàn)的影響,美國實力下降,又受到歐日崛起的影響,再加上中國的振興和第三世界的興起。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積極調整與中國的關系。但世界格局沒有發(fā)生根本不變化。所以應選B??键c:當今世界格局的演變?美蘇兩極格局?美國外交政策的變化7、B【解析】

材料顯示,這類作品為印象派畫作。印象派畫家借助當時光學領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反抗保守陳腐的主題思想.遭到時人的批評和拒絕,B正確;A項與印象畫派作品不符,排除;C項為現實主義美術的特點,排除;D項為現代主義美術的特點,排除。8、B【解析】

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成就中,最突出的是電氣、內燃機和化工。電能的應用、電氣工業(yè)的興起和發(fā)展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內容,故B正確;A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成就,排除;鋼鐵冶煉和交通運輸發(fā)明均不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核心內容,排除C和D。故選B。9、C【解析】

根據材料“是封建君主制向資產階級君主制轉變道路上的步,這不僅從經濟觀點來看是正確的,而且從政治觀點來看也是正確的”表明農奴制改革推動了俄國的現代化進程,故選C;A僅僅是從經濟一個角度來說,排除;材料從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來說明改革促進了俄國的現代化,BD不符合史實,排除。10、C【解析】試題分析:從材料中“宗教.自然觀.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由此可以看出這一運動以理性為旗幟,構建理性王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啟蒙運動。故選C項,ABD不符合題意??键c: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啟蒙運動·內容11、A【解析】

據材料“1978年9月……借出部分集體土地讓社員自由耕種,對超產部分不計征購;還允許利用荒山湖灘種植糧油作物,誰種誰收”可知,為解決旱災引發(fā)的糧食供應問題,安徽省委決定借出部分集體土地讓社員自由耕種,對超產部分不計征購,目的是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體現了多勞多得,誘發(fā)農民包產到戶的實踐,A正確;據所學可知,1980年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廣泛推行,B與材料不符;1980年四川廣漢率先改社建鄉(xiāng),故C說法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土地經營方式的改變,沒有體現“生產技術的進步”,D錯誤。12、D【解析】

德意志的統(tǒng)一結束了長期的分裂狀態(tài),為德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fā)展鋪平了道路,使德國“從一個‘詩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轉變?yōu)橐怨に嚰夹g、金融和工業(yè)組織以及用物質進步為公共生活的顯著特征的民族”,D正確;A是巨變的表現,不是原因,排除;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背景:日本全面侵華;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特點:重視學生全面發(fā)展(通才教育);辦學條件艱苦;服務于戰(zhàn)時需要;因地制宜進行科學研究。(2)原因:一五計劃、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需要;國防安全的需要;高等教育布局亟需優(yōu)化。價值取向:愛國奉獻;艱苦奮斗;服從大局?!窘馕觥?/p>

(1)背景一問,根據材料西南聯大成立的時間可得出日本的全面侵華,根據材料“教育部下令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可得出政府的重視。特點一問,根據材料“德、智、體、美、勞、群六育并舉”、“在樹底下、茅屋內給學生講課”、“一些教授運用化學方法制造戰(zhàn)時急需品”、“將云南馬油適當處理作為火車,汽車及飛機的潤滑油使用”等信息,從對學生全面教育、辦學條件、服務對象、因地制宜科學研究等角度概括即可。(2)西遷原因一問,根據材料交通大學西遷的時間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但高校數量、學生規(guī)模與沿海相比仍相去甚遠”,可以從一五計劃、國家安全、教育優(yōu)化等角度思考。價值取向一問,結合兩所大學的時代背景,可以從愛國、奮斗、服從大局等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14、(1)部分同意。(或基本同意)理由:鄒容所述“格致學日明”,實指西學在中國傳播。西學在中國傳播后,君權神授或君權天授(或皇帝為天子,代表上天統(tǒng)治臣民)的觀點日益動搖(可以涉及自然科學的進步動搖了君權天授的基礎),民主的觀念日漸傳播。但是說君主觀點徹底失去市場則為時過早,在革命興起時保皇勢力仍不可小視,在清朝專制統(tǒng)治推翻后,君主思想仍大有市場以至還出現過袁世凱復辟帝制和丁巳復辟(也可以再往后涉及了民國的獨裁統(tǒng)治)。(2)鄒容的觀點實質上具備狹隘的民族主義性質,滿洲人是中國人的一部分而并非外國人。資產階級革命之初,革命派也持有這樣的觀點,但隨著革命的展開,革命思想也逐漸成熟。在同盟會成立時,就已經開始區(qū)分滿洲人與滿洲貴族,辛亥革命革命時也并沒有“誅殺滿洲人所立之皇帝”,而是在給予退位皇帝相應的優(yōu)待條件,保留皇帝帝號,辛亥革命后滿洲人作為一個民族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3)本題采取分層評價的方法評定。中間層次:能夠兩個角度以上評價鄒容的構想。兩個角度可以是中華共和國的創(chuàng)建途徑、創(chuàng)建模式,為何有這種構想、構想的實現概率等,同時能夠進行辯證分析,(即不能是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能夠做到史論結合。低一層次:忽視革命為創(chuàng)建之手段,或忽視全面模仿美國制度中任一方面;或看不到鄒容構想中的負面因素(如狹隘的民族主義、過激的革命傾向、全盤模仿美國,脫離中國的實際等)高一層次:在中間層次基礎上,論證充分,史料詳實,邏輯嚴明,文字流暢。【解析】

(1)觀點:依據材料中《革命獨立之大義》的內容可知存在偏激言論,因此部分同意。理由:依據材料中“格致學日明”可知西學在中國傳播、君權神授的觀點日益動搖以及民主的觀念日漸傳播等都是正確觀點。依據材料“自世界文明日開,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