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高中語文 詩歌之部綜合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1頁
學(xué)高中語文 詩歌之部綜合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2頁
學(xué)高中語文 詩歌之部綜合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3頁
學(xué)高中語文 詩歌之部綜合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4頁
學(xué)高中語文 詩歌之部綜合檢測 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詩歌之部綜合檢測(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36分)一、(15分,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加點字的注音無誤的一組是 ()A.羸弱(léi)躑躅(chú)縈紆(yū)迤邐(yǐ)B.電掣(chè)陰霾(mái)鷓鴣(zhè)凝睇(dì)C.淥水(lǜ)鼙鼓(pí)玉扃(jiōnɡ)饌玉(zhuàn)D.潺湲(yuán)眇眇(miǎo)毗鄰(bí)薜荔(bì)解析A.“躅”應(yīng)為“zhú”。C.“淥”應(yīng)為“l(fā)ù”。D.“毗”應(yīng)為“pí”。答案B2.下列詞語的字形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錯轂寂寥鸞回車緩歌慢舞九重城闋B.箜篌聒噪東南坼鐘鼓撰玉訇然中開C.施旆綢謬云清清裊裊秋風臨邛道士D.仙袂戲謔水澹澹芳馨廡門逍遙容與解析A.“闋”應(yīng)為“闕”。B.“撰”應(yīng)為“饌”。C.“謬”應(yīng)為“繆”,“清清”應(yīng)為“青青”。答案D3.下列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新樂府運動由白居易、元稹倡導(dǎo),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雖仍為樂府,已不拘于聲律,故稱新樂府。B.白居易在江州時,曾整理、編集自己的詩歌作品,分成諷喻、閑適、感傷和雜律四大類。最精華的部分,是他的感傷詩,這些詩篇廣泛反映了中唐時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重大問題,著重描寫了現(xiàn)實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如《觀刈麥》《賣炭翁》等。C.《長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濃的敘事詩,詩人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國傳統(tǒng)詩歌擅長的抒寫手法,將敘事、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huán)往復(fù)的特點。D.《長恨歌》中心是歌“長恨”,但詩人卻從“重色”說起,并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叭崭咂稹薄安辉绯薄耙箤R埂薄翱床蛔恪钡鹊?,看來是樂到了極點,像是一幕喜劇,然而,極度的樂,正反襯出后面無窮無盡的恨。答案B解析《觀刈麥》《賣炭翁》等應(yīng)為諷喻詩。4.將下列詩句按作者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②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其承宇③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④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⑤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⑥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⑦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⑧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A.②⑨③/①⑤⑩/④/⑦/⑥B.②⑨/⑤⑥/①⑩/③⑦/④/⑧C.②⑨/①⑤/⑦⑩/③/④/⑧/⑥D(zhuǎn).②⑨③/⑤④/①⑩/⑦/⑧/⑥解析分別是屈原、陶淵明、杜甫、李白、辛棄疾、白居易和樂府詩。答案C5.填入下列橫線處的句子,排序與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唐詩,是中國歷史上較為開放時期的唐代社會生活的文學(xué)紀錄②是他們的心理素質(zhì)、情感幻想和思維方式的折射③是人們在面對經(jīng)濟、生活、邊疆戰(zhàn)爭、羈旅游宦、純真友誼、纏綿情愛、優(yōu)美風光時種種精神狀態(tài)的結(jié)晶④是當時中華民族各族人民豐富多彩的生活感受和復(fù)雜曲折的思想歷程的反映⑤生活是文學(xué)藝術(shù)的源泉A.④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①②C.⑤①④②③ D.⑤④③②①解析先總說,然后按照唐詩內(nèi)容的主次關(guān)系加以分說。答案C二、(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文字,完成6~8題。在中國古代詩詞中,鴻雁作為審美對象,具有豐富的美學(xué)意蘊。鴻雁是隨陽之鳥,它雖然在季節(jié)和環(huán)境的渲染下帶有“秋”的意象,但它與蟋蟀、鳴蟬等秋蟲之美仍有所不同。聽秋蟲之淺吟低唱,不免產(chǎn)生物華將盡的寂寥之感;看鴻雁之布陣南征,則令人心胸開闊,精神振奮?!扒锷挆l,秋容有紅蓼;秋風拂地,萬籟也寥寥。惟見賓鴻,沖入在秋空里,任逍遙”,便是對鴻雁這一美學(xué)特征的生動把握。鴻雁是健飛之鳥,翅膀拍動時頻率適中,沉雄有力,不似鷹鷂猛悍桀驁,也不似鶴鷺之輕靈飄忽,而是給人以堅忍強勁的審美感受。在風頻雨驟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當鴻雁結(jié)陣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過長空時,人們的這種審美感受就更加明顯、強烈。鴻雁遷徙時常匯集成數(shù)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隊飛翔?!膀讟前俪邫M滄海,雁字一行書絳霄”;“白犬吠風驚雁起,猶能一一旋成行”。鴻雁這種行序整齊的飛行特征,使中國古代文人們贊嘆不已。鴻雁健飛,且性情機警,南征北返時,中途很少停歇,人們能看到竦峙樹端的鷹、棲息房梁的燕、兀立江灘的鶴鷺,卻很難看到靜態(tài)的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歌賦中,鴻雁大都以動態(tài)出現(xiàn),鴻雁翔姿優(yōu)美,亦剛亦柔,曹植的《洛神賦》中就有“翩若驚鴻,矯若游龍”之語。鴻雁南遷陣容非常壯觀,在朔風凜冽、塵沙蔽日的秋冬之際,當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過長空時,亦能喚起古人雄渾悲壯的審美感受,這種感受對于邊塞詩人來說,尤為強烈?!把銇響K淡沙場外,月出蒼茫云海間?!苯枨锟昭汴囦秩旧硤稣鲬?zhàn)的雄渾悲壯之貌。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是一個有機的統(tǒng)一體,兩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對“雁”意象群的發(fā)掘,即能較好地說明這一問題。在中國古代詠雁詩詞中,既有側(cè)重“言志”的詩詞,也有側(cè)重抒情的詩詞,但數(shù)量最多的還是抒情與言志有機結(jié)合、互為滲透的詩詞。中國美學(xué)中的“景中情”與“情中景”互相聯(lián)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詩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詩者則情不虛情,景非滯景,情景互生,妙合無垠。這三種審美移情層次在中國古代詠雁詩中均能找到例證。6.下面對鴻雁習性特征所體現(xiàn)的相應(yīng)的審美意蘊概括不夠恰當?shù)囊豁検?)A.鴻雁身大體重,起飛以及飛行時,翅膀拍動沉雄有力,給人以美的享受。B.鴻雁遷徙時行序整齊,符合中國人喜歡整齊劃一的審美情趣,能激發(fā)人們團結(jié)奮進的熱忱。C.鴻雁健飛,且性情機警,遷徙中很少停歇,使人們很容易聯(lián)想到對光明與溫暖的追求。D.鴻雁飛翔時,常匯集數(shù)十只、上百只,其陣容相當壯觀,容易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解析C.“對光明與溫暖的追求”應(yīng)是“鴻雁隨陽”的審美感受。此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關(guān)鍵在于要把雁的特點與它的審美感受對應(yīng)起來,不能張冠李戴。雁的特點給人以堅忍強勁的審美感受。學(xué)生做此題要有一定的審美感受和識別能力。答案C7.下列古代詠雁詩詞,屬于“抒情與言志有機結(jié)合、互為滲透”的一項是 ()A.列序橫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動西風。云淡淡,月蒙蒙,身點破蒼穹。B.“鴻志不汝較,奮翼起高飛”,“但當養(yǎng)羽翮,鴻舉必有期”。C.“洞庭波起兮鴻雁翔,風瑟瑟兮野蒼蒼”,“雁飛高兮遠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D.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瓭峋埔槐胰f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解析D.范仲淹的《漁家傲》一詞,既有因秋臨塞下雁去衡陽而引起詩人對歲月流逝的無窮感慨,又有因歲月流逝而堅定詩人建功立業(yè)、時不我待的報國信念?!把恪币庀笤诖嗽~中不再單純是主體悲苦情感的抒發(fā)載體,更為重要的是起著警鐘長鳴、催人奮進的積極作用。A、C項側(cè)重寫景,B項側(cè)重言志。答案D8.根據(jù)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古代文學(xué)作品中,秋蟲的審美基調(diào)一般表現(xiàn)為凄清低婉,鴻雁的審美基調(diào)則主要表現(xiàn)為遼闊高遠。B.中國古代對聯(lián)常以“飛鴻”對“奔馬”、“冥鴻”對“隱豹”、“摩天鴻”對“鬧海蛟”,主要體現(xiàn)了古人的“亦剛亦柔”“雄渾悲壯”的審美感受。C.鴻雁列隊飛翔時,“人”字形與“一”字形之間不斷更替,動蕩中呈現(xiàn)出鮮明的回旋往復(fù)之美。D.情景互生、物我難辨、天人合一的藝術(shù)境界是中國古代詩詞創(chuàng)作的最高美學(xué)境界,古人的詠雁詩不乏其例。解析B.體現(xiàn)的應(yīng)該是“堅韌強勁”的審美感受。答案B三、(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看松庵記宋濂龍泉多大山,其西南一百余里諸山為尤深,有四旁奮起而中洼下者,狀類箕筐,人因號之為“匡山”。山多髯松,彌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松上薜蘿份份披披,橫敷數(shù)十尋,嫩綠可咽。松根茯苓,其大如斗,雜以黃精、前胡及牡鞠之苗,采之可茹。吾友章君三益樂之,新結(jié)庵廬其間。庵之西南若干步,有深淵二,蛟龍潛于其中。云英英騰上,頃刻覆山谷,其色正白,若大海茫無津涯,大風東來,輒飄去,君復(fù)為構(gòu)煙云萬頃亭。庵之東北又若干步,山益高,峰巒益峭刻,氣勢欲連霄漢。南望閩中數(shù)百里,嘉樹帖帖地上如薺,君復(fù)為構(gòu)唯天在上亭。庵之正南又若干步,地明迥爽潔,東西北諸峰,皆競秀獻狀,令人愛玩忘倦,兼之可琴可弈、可挈尊罍而飲,無不宜者,君復(fù)為構(gòu)環(huán)中亭。君詩書之暇,被鶴氅衣,支九節(jié)筇①,歷游三亭中。退坐庵廬,回睇髯松,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君注視之久,精神凝合、物我兩忘,恍若與古豪杰共語千載之上。君樂甚,起穿謝公屐,日歌吟萬松間,屐聲鏘然合節(jié),與歌聲相答和。髯松似解君意,亦微微作笙簫音以相娛。君唶②曰:“此予得看松之趣者也?!彼煲悦溻謴]云。龍泉之人士,聞而疑之曰:“章君負濟世長才,當閩寇壓境,嘗樹旗鼓,礪戈矛,帥眾而搗退之,蓋有意植勛業(yè)以自見者。今乃以‘看松’名庵,若隱居者之為,將鄙世之膠擾而不之狎耶,抑以斯人為不足與,而有取于松也?”金華宋濂竊不謂然。夫植物之中,稟貞剛之氣者,唯松為獨多。嘗昧昧思之,一氣方伸,根而蘊者,荄而斂者,莫不振翹舒榮以逞妍于一時。及夫秋高氣清,霜露既降,則皆黃隕而無余矣。其能凌歲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厲,求君之志,蓋亦若斯而已。君之處也,與松為伍,則嶷然有以自立;及其為時而出,剛貞自持,不為物議之所移奪,卒能立事功而澤生民,初亦未嘗與松柏相悖也。或者不知,強謂君忘世,而致疑于出處間,可不可乎?(選自《宋濂全集》,有刪改)【注】①九節(jié)筇(qiónɡ):一種竹杖。②唶(jiè):贊嘆。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采之可茹茹:吃。B.皆競秀獻狀秀:開花。C.被鶴氅衣被:通“披”,穿著。D.將鄙世之膠擾而不之狎耶狎:接近。解析秀:美好,秀麗。答案B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eq\b\lc\{\rc\(\a\vs4\al\co1(人因號之為“匡山”,不如因善遇之)) B.eq\b\lc\{\rc\(\a\vs4\al\co1(蛟龍潛于其中,州司臨門,急于星火))C.eq\b\lc\{\rc\(\a\vs4\al\co1(可挈尊罍而飲,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D.eq\b\lc\{\rc\(\a\vs4\al\co1(今乃以“看松”名庵,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A.“因”,第一個是副詞,于是,就;第二個是介詞,趁著,趁機。B.“于”,第一個是介詞,在;第二個是介詞,比。C.“而”,第一個是連詞,表順承;第二個是連詞,表轉(zhuǎn)折。D.“乃”,均為副詞,表出乎意料,解釋為“竟,卻”。答案D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屬于描寫匡山松樹的一組是 ()①彌望入青云,新翠照人如濯②橫敷數(shù)十尋,嫩綠可咽③嘉樹帖帖地上如薺④如元夫、巨人拱揖左右⑤日歌吟萬松間⑥亦微微作笙簫音以相娛A.①③④ B.②③⑤C.①④⑥ D.②⑤⑥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②是描寫松樹上的薜荔和女蘿的。③是描寫嘉樹的。⑤是寫章君在松樹間歌吟的,重在描寫章君。12.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匡山位于龍泉的西南面,因為四面高聳,中間低洼,形狀如“箕筐”而得名。它景色優(yōu)美,引人入勝。B.章三益在匡山上蓋了草舍后,又根據(jù)草舍周圍環(huán)境的特點建造了三個亭子,在亭中彈琴、下棋、喝酒。C.章三益讀書之余,常在松間歌吟,與松樹心意相通,精神相合,深得看松之趣,因此把草舍命名為“看松庵”。D.宋濂不同意龍泉人士對章三益的看法,他認為章三益無論隱居還是出來做官,都能像松樹一樣堅持操守。解析本題從無中生有的角度設(shè)誤,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B.“在亭中彈琴、下棋、喝酒”在文中找不到依據(jù),雖說章君因為這里風景優(yōu)美適宜彈琴、下棋、喝酒而修建了環(huán)中亭,但并沒有寫他“在亭中彈琴、下棋、喝酒”。答案B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4分)四、(36分)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章君負濟世長才,當閩寇壓境,嘗樹旗鼓,礪戈矛,帥眾而搗退之,蓋有意植勛業(yè)以自見者。(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能凌歲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故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厲,求君之志,蓋亦若斯而已。(3分)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涉及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1)“負”是多義詞,在這里可依據(jù)“背”的義項引申出“具有”;“嘗”是副詞,曾經(jīng);“植”是動詞,建立;“見”是通假字,通“現(xiàn)”,顯露;“自見”是賓語前置,即“顯露自己”。(2)“其”是代詞,那些;“凌”是動詞,聯(lián)系“凌寒獨自開”可推知是“冒著”的意思;“易”是多義詞,這里是“改變”的意思;“非……耶”是固定句式,譯為“不是……嗎”;“是”是代詞,這樣,后省略“之”,合在一起翻譯為“因此”;“自厲”,賓語前置,即“激勵自己”;“志”是多義詞,結(jié)合語境解釋為“志向”;“若”,動詞,像,好像。答案(1)章三益具有救世的優(yōu)異才能,當福建賊寇逼近時,他曾經(jīng)豎起旗鼓,磨礪兵器,率眾擊退了他們,大概是希望建立功業(yè)來顯露自己。(2)那些能夠冒著每年的嚴寒而不改變品行的,不是松樹嗎!因此從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樹來激勵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這樣的吧。【參考譯文】龍泉多高山,它西南一百多里的各山更是特別高,其中有一座四面高聳中間低洼的山,形狀像個筐,人們于是稱它為“匡山”。山上有很多蒼松,充滿視野,高入云端,鮮綠照人,就像洗過的一樣。松樹上有薜荔和女蘿類的野生植物纏繞,(這些植物)橫向延伸幾丈遠,顏色嫩綠猶如可餐。松樹根上生長的茯苓,像羹斗那么大,和黃精、前胡以及牡鞠的幼苗混雜在一起,采來可以吃。我的朋友章三益很喜歡這座山,在山里新建了一座草屋。草屋西南若干步遠的地方,有兩個深潭,深潭里有蛟龍。云氣(從深潭)慢慢往上升騰,頃刻間就彌漫了整個山谷,它的顏色是純白色的,好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大風從東邊吹來,云氣就飄走了,章君為此又(在這里)建造了煙云萬頃亭。草屋的東北又若干步遠的地方,山勢更加高聳,山峰和山巒也更加陡峭,氣勢好像要連接天空。向南望去閩中幾百里的地方,美麗的樹木就像薺菜緊貼在地上,章君為此又(在這里)修建了唯天在上亭。草屋的正南又若干步遠的地方,光線明亮,地勢開闊,空氣清爽潔凈,東面、西面、北面的各個山峰,都競相呈現(xiàn)美麗的山勢,令人喜愛,玩賞不夠,加之在這里可以彈琴可以下棋,可以帶上酒器而飲酒,沒有什么不適宜的,章君為此又(在這里)修建了環(huán)中亭。章君在寫詩作畫的空閑時間里,披上披風,拄著竹杖,遍游三亭。回去坐在草屋里,回頭凝望山上的蒼松,(它們)就像善士、偉人一樣在他的左右拱手作揖。章君注視的時間長了,精神專注聚合,達到了物我兩忘的境界,好像在千年前正與古代的英雄豪杰對話。章君高興極了,起來穿上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每天在諸多松樹間歌唱吟詠,木屐合著節(jié)拍發(fā)出清脆的聲音,與歌聲相應(yīng)和。蒼松好像理解章君的心意,也隱約發(fā)出笙簫般的音樂來使他快樂。章君贊嘆說:“這是我得到了看松的樂趣了?!庇谑怯谩翱此伞眮斫o他的草屋命名。龍泉的一些有名望的人,聽說后質(zhì)疑說:“章三益具有救世的優(yōu)異才能,當福建賊寇逼近時,他曾經(jīng)豎起旗鼓,磨礪兵器,率眾擊退了他們,大概是希望建立功業(yè)來顯露自己。現(xiàn)在竟然用‘看松’來給他的草屋命名,好似隱居的人的做法,是看不起世人的攪擾因而不愿與他們接近呢,還是認為這些人不值得結(jié)交從而只去喜歡松樹呢?”金華的宋濂(我)私下里卻不這樣認為。在植物之中,稟性正直有剛強氣節(jié)的,只有松樹具備這些品質(zhì)。(我)曾經(jīng)對此深思:春天回暖,不論是根部蘊藏力量的大樹還是積蓄力量的草根,沒有不枝繁葉茂呈現(xiàn)一時的美麗的。等到秋高氣爽,霜露降下來以后,葉子就都變黃隕落而沒有剩余了。那些能夠冒著每年的嚴寒而不改變品行的,不是松樹嗎!因此從前的君子常常借松樹來激勵自己,推求章三益的志向,大概也是像這樣的吧。章君隱居,與松樹結(jié)為朋友,就嚴格要求自己像松樹一樣卓異獨立;等到他為了時局而出山,(依然)剛毅堅貞嚴格要求自己,不因為別人的議論而改變自己的志向,最終能夠建功立業(yè)從而恩澤百姓,從一開始就未曾與松柏的個性有過背離。有的人不理解,牽強地說章君忘記了世人,從而質(zhì)疑他隱居匡山,怎么可以呢?1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軍行李白騮馬新跨白玉鞍,戰(zhàn)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里金刀血未干。(1)詩歌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詩人是運用什么手法來塑造形象的?請簡要說明。(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塑造了一個英姿颯爽、勇猛善戰(zhàn)的將軍形象。表達了作者對為國殺敵立功的將士的贊頌之情。(2)運用了烘托的手法。以戰(zhàn)馬的神駿和馬鞍的名貴襯托出將軍高貴的身份和赫赫戰(zhàn)功;以戰(zhàn)事結(jié)束后沙場月寒、戰(zhàn)鼓猶震和金刀血跡未干,來烘托將軍的英勇善戰(zhàn)。15.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山中王勃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山中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1)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說:“作詩本乎情、景。……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闭堉赋鐾醪摹渡街小芬辉娭械那榫瓣P(guān)系。(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兩首詩在表達的情感上有什么區(qū)別?請作簡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情景交融,第二句直抒胸臆,一、三、四句融情入景,第一句用擬人手法,表達悲傷之情,三、四句用深秋景色,進一步烘托“悲”和“念”的心情。(2)王勃的《山中》抒發(fā)的是詩人的旅愁歸思。詩的前半部分,寫自己遠在異鄉(xiāng)、歸路迢迢的處境;詩的后半部分,用眼前“高風晚”“黃葉飛”的深秋景色,進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王維的《山中》表達了詩人對初冬時節(jié)山中景色的喜愛與喜悅之情。詩歌細致描繪了由滿是白石的小溪、鮮艷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鮮明,富于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的情調(diào),熱愛與喜悅之情溢于言表。16.閱讀下面這首元曲,然后回答問題。(6分)【雙調(diào)】沉醉東風·漁夫(元)白樸黃蘆岸白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咀ⅰ堪住⒓t蓼:水邊生的草本植物。(1)這首元曲的開頭兩句寫景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對曲中塑造的漁夫形象,你是怎樣理解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精心選取“黃蘆”“白”“綠柳”“紅蓼”四種景物,色彩明艷,相映成趣;渲染出特定的地域和節(jié)令特點,活畫出漁夫垂釣的優(yōu)雅環(huán)境,映襯漁夫高潔脫俗的品格。(2)漁夫是一個垂釣于秋江,以鷗鷺為友,不識字卻能笑傲王侯的形象;他是作者忘掉機心、鄙棄功名的高尚德操、理想人格的化身。1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采桑子晏殊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淚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1)“好夢頻驚”是全詞的點睛之筆,詞中引起“好夢頻驚”的原因有哪些?請結(jié)合全詞作簡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詞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具體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時光流逝而驚夢,因容顏易老而驚夢,因離別的痛苦而驚夢,因無盡的思念而驚夢,因西風的驟起而驚夢,因月色的慘白而驚夢,因高樓的雁叫而驚夢。(2)①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首句將時光擬人化,說“時光”“催人老”,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容顏易老的傷感。②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時光的“只解”“不信”襯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歸襯托人未歸。③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借哀景抒發(fā)悲情,驟急的西風、慘白的淡月、高樓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種傷離別、苦相思的悲情。五、(10分)18.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陽樓》)(2)上窮碧落下黃泉,____________。(白居易《長恨歌》)(3)人人盡說江南好,____________。(韋莊《菩薩蠻》)(4)裊裊兮秋風,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5)____________,但愿長醉不愿醒。(李白《將進酒》)(6)酌酒以自寬,____________。(鮑照《擬行路難》)(7)鴻雁長飛光不度,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