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詩文欣賞_第1頁
初中古詩文欣賞_第2頁
初中古詩文欣賞_第3頁
初中古詩文欣賞_第4頁
初中古詩文欣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古詩文欣賞

七年級上冊:

10、《論語十則》譯文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yǎng),啟發(fā)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孔子說:"學習并且按時地去復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

解我但我不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

本段理解:第1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第2句話講的是學習樂趣。第3句話講的是為人態(tài)度。

?第二則:為人處事和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盡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誠,誠實呢?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過了呢?”

?第三則:學習方法,強調(diào)復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孔子說:“復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p>

?第四則:學習態(tài)度,強調(diào)學習要和思考相結(jié)合,闡明了“學”與“思”的辯證關(guān)系。

孔子說:“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p>

本段講了學習與思考的的辯證關(guān)系,認為二者不可偏廢。

?第五則:學習態(tài)度,通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tài)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

聰明的。

本段理解:孔子說這段話意思是言行要謹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誠實、謙虛的態(tài)度,不

要不懂裝懂。

?第六則: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思想修養(yǎng)。強調(diào)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孔子說:“看見有才能的人(德才兼?zhèn)涞娜耍┚拖蛩麑W習,希望能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就反省自

己有沒有和他一樣的缺點,有要改正?!?/p>

本段理解:要向一切人學習,隨時隨地都要注意學習。虛心學習,以人為鑒,取長補短。

?第七則:學習態(tài)度和個人修養(yǎng),強調(diào)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

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為我的老師的人,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如果看到

他們的缺點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缺點,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p>

?第八則:個人修養(yǎng),強調(diào)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曾子說:“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

遠。把實現(xiàn)'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直到死才停止,這不也是很遙遠嗎?”

?第九則:修身做人,強調(diào)要經(jīng)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孔子說:"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jié),才知道松柏(%i)是最后落葉的?!鄙羁毯x:人們要經(jīng)受得住時間的

考驗,也以松柏為喻,談人應當具備堅毅的品格!

本段理解:本段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一種堅貞不屈、不隨俗流、保持節(jié)操、堅韌不拔的社會現(xiàn)象。

?第十則:個人修養(yǎng),強調(diào)要學會換位思考。

子貢問道:“有沒有可以終身奉行的一個字呢?”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字吧!自己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強

行加于別人身上。”

評析本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的不要施加給別人。它在今天的社會道德修

養(yǎng)方面有積極意義,已成為警世格言。

《論語十則》,是從《論語》中節(jié)選的有關(guān)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條語錄。這十則語錄都

是格言警句,每一則都表達了精深的道理,不僅內(nèi)容豐富,而且文字也頗具特色,句式整齊,音調(diào)和諧,讀

起來相當流暢,富有感染力。

?成語

1、不亦樂乎:指快樂得無法形容。2、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

3、溫故知新: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xiàn)在。

4、任重道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jīng)歷長期的奮斗。5、擇善而從:選擇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6、見賢思齊:見到德才兼?zhèn)涞娜司拖胂蛩麑W習,和他一樣。

7、三人行,必有我?guī)煟阂恍┤酥斜囟ㄓ锌梢宰鳛槲业睦蠋煹娜?。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9、歲寒松柏:比喻在艱苦困難的條件下節(jié)操高尚

的人。

?通假字

1、是知也:“知”通“智”,聰明,智慧。2、女通“汝”,表示你3、說通“悅”表示愉快

?活用現(xiàn)象

1、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名詞作狀語;

2、溫故而知新:故,舊知識,形容詞做名詞。新,新的知識,形容詞做名詞。

3、傳不習乎:傳,傳授的知識,動詞作名詞。

4、學而時習之:時,名詞作狀語,可譯為按時。

5、擇其善者而從之:善,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指“優(yōu)點長處”。

6、見賢思齊焉: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可譯為賢人。齊,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表示看齊。

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方位名詞代理活用作狀語。

25、《世說新語》兩則

七年級下冊:

5、傷仲永(宋代王安石)

▲譯文

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為業(yè)。仲永長到5歲時,不曾認識書寫工具。忽然有一天仲

永哭著索要這些東西。他的父親對此感到詫異,就向鄰居那里把那些東西借來給他。仲永立刻寫下了四句,

并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這首詩以贍養(yǎng)父母和團結(jié)同宗族的人為主旨,給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從此,指定事

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同縣的人們對此都感到非常

驚奇,漸漸地都以賓客之禮對待他的父親,有的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每

天帶領著仲永四處拜訪同縣的人,不讓他學習。

我聽到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間,我跟隨先父(亡父)回到家鄉(xiāng),在舅舅家見到方仲永,他已經(jīng)十二三

歲了。我叫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jīng)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又過了7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去,

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沒有什么區(qū)別了?!?/p>

王安石說:方仲永的通達聰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優(yōu)秀得多;但最終成為

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還沒有達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資是那樣的好,沒有受到正常的后天

教育,尚且成為平凡的人;那么,現(xiàn)在那些本來就不天生聰明,本來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

難道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文章理解

1、題目理解:“傷”,是哀傷,嘆惜的意思?!皞庇腥龑右馑?,第一層意思是為仲永這樣一個天才最終

淪為一個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層意思是為像仲永的父親這樣不重視后天教育,思想落后的人而感到可悲,

第三層意思是為那些天資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后天教育,最終連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轍的人哀傷。

2、文體介紹:本文敘事用了見聞錄的方式,第一段是“聞”,第二段是先“見”后“聞”。敘事一氣貫通而又

層次分明,詳細有致而又結(jié)構(gòu)緊湊,內(nèi)容集中而又意指鮮明。這種見聞錄的方式使方仲永與“我”發(fā)生了聯(lián)系,

富有生活氣息,給人以真切之感。文章語言平實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傷仲永”為題,寫的是可“傷”之

事,說的是何以可“傷”道理,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于一個神童“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

3、方仲永的形象:天生神童,卻因后天的不學習,而淪為普通人的典型形象。

4、思想感情:本文通過記敘方仲永才華泯滅的事例,指出了當時不重視人才培養(yǎng)的時弊,強調(diào)了后天

的學習和教育對人才成長的重要性。

5、文章的道理:方仲永的通達聰慧,其天資比一般才能的人高得多,可惜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而最

終成了一個平凡的人令人感到痛惜,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guān),更與后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學習有關(guān)。

要學習,強調(diào)后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和對泯滅人才環(huán)境的批評。也對應了孔子的一句話:“學而不思則

罔,思而不學則殆?!?/p>

6、主題:本文見聞得當,借事說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說明后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敘

事部分寫方仲永幼年時天資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最終“泯然眾人”,變得平庸無奇;議論部分則表明作

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強調(diào)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過方仲永這一實例

說明具有普遍借鑒意義的道理,給人以深長的思考。

7、文章層次

童年:才思敏捷,天資非凡——自是指物作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少年: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

青年:才思平庸,與眾無異——泯然眾人矣。{請參考}

15、孫權(quán)勸學(宋代司馬光)

▲譯文

當初,孫權(quán)對呂蒙說:“你現(xiàn)在當權(quán)管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托。孫權(quán)說:“我

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jīng)典當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嗎?我只是讓你粗略地瀏覽,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

誰像我一樣事務多呢?我經(jīng)常讀書,自己覺得獲益很多。”于是呂蒙開始學習。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

和呂蒙議論天下大事。魯肅非常吃驚地說:“以你現(xiàn)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

那個吳下(的老大粗)阿蒙了!”呂蒙說:“讀書人分別了幾天,就應重新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你為什么

這么晚才明白這一道理呢!”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和呂蒙結(jié)為朋友后分別了。

▲道理啟示

(1)我們不要以一成不變的態(tài)度看待他人,要以開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3)要善于聽取他人好的建議或意見并去做。

(4)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6)勸人要講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聽從別人。

(8)只要發(fā)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yè),學有所成。

(9)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

(10)一個人即使基礎差,但只要端正態(tài)度,刻苦努力,就能學到知識,并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辦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變?nèi)说奶煨?。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會成

活并成長。

▲寫作特色

1、本文注重以對話表現(xiàn)人物。對話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趣。僅寥寥數(shù)語,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

各自說話時的語氣、神態(tài)和心理。

2、在本文中,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guān)系,表明在孫權(quán)

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jié)果,從側(cè)面表現(xiàn)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

20、口技(清代林嗣環(huán))

▲創(chuàng)作背景

林嗣環(huán),字鐵崖,號起八。清代順治年間的福建晉江人,當時的進士。明萬歷三十五年(1607)生,從

小聰穎過人,七歲即能屬文。及長赴試,因文章峭奇卓絕,考官疑為他人代筆,故不得售。嗣環(huán)遇挫折不氣

餒,倍加發(fā)憤功讀。于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中舉人,繼而于清順治六年(1649年)己丑科登進

士第。授太中大夫,持簡隨征,便宜行事。后調(diào)任廣東瓊州府先憲兼提督學政。

▲譯文

京城里有個擅長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趕上有一家人宴請賓客,在客廳的東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

屏風,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屏風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客人們

圍繞著屏風而坐。一會兒,只聽見屏風里面醒木一拍,全場靜悄悄的,沒有人敢大聲說話。

聽到遠遠的深巷中傳來一陣狗叫聲,就有婦女驚醒后打呵欠和伸懶腰的聲音,她的丈夫在說夢話。過了

一會兒孩子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醒了。婦人撫慰孩子喂奶,孩子含著乳頭哭,婦女又輕聲哼唱著哄他入

睡。又有一個大兒子醒了,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在這時候,婦女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口里哼著哄孩子的聲

音,孩子邊含乳頭邊哭的聲音,大孩子剛醒過來的聲音,丈夫責罵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響起,各種聲音都模

仿得像極了。滿座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偏著頭仔細聽,微笑,默默贊嘆,認為奇妙極了。

過了一會兒,丈夫打起了呼嚕聲,婦女拍孩子的聲音也漸漸消失。隱隱聽到有老鼠作作索索的聲音,盆

子、器皿翻倒傾斜,婦女在夢中發(fā)出了咳嗽聲。賓客們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漸漸端正了坐姿。

忽然有一個人大聲呼叫:“著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呼叫,婦人也起來大聲呼叫。兩個小孩子一齊哭了起

來。一會兒,有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地叫。中間夾雜著劈里啪啦,

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發(fā)出爆裂的聲音,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發(fā)出;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

救的聲音,救火的人們拉倒燃燒著的房屋時許許的聲音,搶救東西的聲音,救火的聲音。凡是在這種情況下

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的任何一

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每張嘴里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啊。在這種情況

下,客人們沒有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兩條大腿哆嗦打抖,幾乎要爭先恐后地逃

跑。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了。撤去屏風一看里面,(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

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鑒賞

1、第一部分(第一段),交代口技表演者和表演的時間、地點、設施、道具,以及開演前的氣氛。這部

分是下文記敘精彩表演的鋪墊。

第二部分(第二段至第四段),寫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聽眾的反應。這部分是全文的主體,描寫口技藝

人所表演的兩個場面:一是一個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復睡的情形;二是發(fā)生在這個家庭附近的一

場大火災的情形。

第三部分(第五段),寫表演結(jié)束時的情景。再次交代表演者的道具僅“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與首段相呼應,說明在演出中未增加任何道具,剛才的精彩表演的確是從“口”中發(fā)出的。

本文記敘了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讀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令人嘆服.作者筆下的這場口技表演距今已三

百多年,今天仍能使我們深切地感受到這一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的魅力。

2、《口技》是一篇清朝初年散文。表現(xiàn)了一位口技藝人的高超技藝,本文以時間先后為序,記敘了一場

精彩的口技表演。表演者用各種不同的聲響,異常逼真地摹擬出一組有節(jié)奏、有連續(xù)性的生活場景,令人深

切感受到口技這一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的魅力。全文緊扣“善”字,形象而逼真地進行正面描寫,由簡單到復雜、由

弛緩至緊張的三個場景,再側(cè)面描寫聽眾的神態(tài)、動作,其間插入筆者的簡要贊語。這種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

寫相結(jié)合的寫法,為文章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一個顯著特點。行文語言簡練而又細膩,形象而又傳神,構(gòu)成自然、

清新、感人的格調(diào)。

30、狼三則(其二)(清代蒲松齡)

▲創(chuàng)作背景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xiàn)山東省淄博

市淄川區(qū)洪山鎮(zhèn)蒲家莊人。出生于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歲應童子試,接連考取縣、府、

道三個第一,名震一時。補博士弟子員。以后屢試不第,直至71歲時才成歲貢生。為生活所迫,他除了應

同邑人寶應縣知縣孫蕙之請,為其做幕賓數(shù)年之外,主要是在本縣西鋪村畢際友家做塾師,舌耕筆耘,近

40年,直至1709年方撤帳歸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chuàng)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

異》。

▲譯文

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里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有兩只狼,緊隨著他走了很遠。屠戶害

怕了,用骨頭投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止了追趕,另一只狼仍舊跟從。又投骨頭給它,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

止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來了。骨頭已經(jīng)投完了,兩只狼還是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屠戶感到非

常困窘急迫,擔心受到狼的前后攻擊。環(huán)顧四周看到田野中有個麥場,場主在其中堆積了柴,覆蓋成小山似

的。屠戶于是跑過去倚靠在它的下面,卸下?lián)幽闷鸬?。狼不敢走上前,瞪眼朝著屠戶?/p>

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屠戶)前面。過了很久,那只狼似乎閉眼了,

神情十分悠閑。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正想要走,轉(zhuǎn)身看柴草堆后面,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戶的背后。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

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也把這只狼殺死了。屠戶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

(這種方式)來誘惑敵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鑒賞

1、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屠夫遇狼)寫兩狼追趕屠戶,屠戶時而遷就退讓,繼而被迫抵抗自衛(wèi)。第二段分

兩層:第一層(屠夫御狼)第二層(屠夫殺狼)。第三段,是作者詼諧風趣的議論。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詐,

而嘲笑其頃刻而斃的結(jié)局,也間接贊揚了屠戶的勇敢機智,余味無窮。

2、道理

A、對于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最終的

勝利。

B、對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縮,只能勇敢機智地把它們殺死.

C、對付野獸必須如此,對付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困難也必須如此。要敢于斗爭和堅持,取得勝利。

D、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要勇敢地面對,勇敢機智地進行斗爭;因為退縮,忍讓是沒有出路的。

E、一切像狼一樣的惡人,都是以害人始害己終,自取滅亡。

F、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無論怎樣狡猾奸詐,最終都會失敗。

G、對付能把狡詐奸猾的狼殺死的“屠夫”,那就敬而遠之吧。

H、永遠不要向惡勢力低頭。

?10、木蘭詩(南北朝)

▲譯文

1、織布機聲一聲接著一聲,木蘭姑娘當門在織布。織機停下來不再作響,只聽見姑娘在嘆息。

2、問姑娘在思念什么,問姑娘在惦記什么。姑娘并沒有思念什么,姑娘并沒有回憶什么。昨夜看見征兵的

文書,知道君王在大規(guī)模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書,每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長大成人的兒子,

木蘭沒有兄長,木蘭愿意去買來馬鞍和馬匹,從此替父親去出征。

3、到東邊的集市上買來駿馬,西邊的集市買來馬鞍和鞍下的墊子,南邊的集市買來嚼子和韁繩,北邊的集

市買來長鞭(馬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黃河

洶涌奔流的聲音。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燕山)腳下,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但能聽到

燕山胡兵戰(zhàn)馬啾啾的鳴叫聲。

4、行軍萬里奔赴戰(zhàn)場作戰(zhàn),翻越關(guān)隘和山嶺就像飛過去一樣快。北方的寒風中傳來打更聲,清冷的月光映

照著戰(zhàn)士們的鎧甲。將士們經(jīng)過無數(shù)次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有些犧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勝而歸。

5、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論功行賞)。記功木蘭最高一等,得到的賞賜千百金以上。天子問木蘭有

什么要求,木蘭不愿做尚書省的官,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送我回故鄉(xiāng)。

6、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出城(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門梳妝打扮起來。小弟弟

聽說姐姐回來了,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打開我閨房東面的門,坐在我閨房西面的床上,脫去我打仗時穿的

戰(zhàn)袍,穿上我姑娘的衣裳,當著窗子整理象云一樣柔美的鬢發(fā),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花黃。出門去見同營的

伙伴,伙伴們都非常驚訝:我們同行十二年之久,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女孩子。

7、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腳時常動彈,雌兔兩只眼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別)。雄雌兩只兔子

一起并排著跑時,怎能辨別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鑒賞

1、《木蘭》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的一首長篇敘事民歌,也是一篇樂府詩。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

父從軍,征戰(zhàn)沙場,凱旋回朝,建功受封,辭官還家的故事,充滿傳奇色彩。

第一段,寫木蘭決定代父從軍。第二段,寫木蘭準備出征和奔赴戰(zhàn)場

第三段,概寫木蘭十來年的征戰(zhàn)生活?!叭f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概括上文“旦辭……”八句的內(nèi)容,

夸張地描寫了木蘭身跨戰(zhàn)馬,萬里迢迢,奔往戰(zhàn)場,飛越一道道關(guān)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著身上冰冷的

鎧甲?!皩④姲賾?zhàn)死,壯士十年歸”,概述戰(zhàn)爭曠日持久,戰(zhàn)斗激烈悲壯。將士們十年征戰(zhàn),歷經(jīng)一次次殘酷

的戰(zhàn)斗,有的戰(zhàn)死,有的歸來。而英勇善戰(zhàn)的木蘭,則是有幸生存、勝利歸來的將士中的一個。

第四段,寫木蘭還朝辭官。第五段,寫木蘭還鄉(xiāng)與親人團聚。第六段,用比喻作結(jié)。以雙兔在一起奔

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多年未被發(fā)現(xiàn)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

回味。

2、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傳奇色彩,而又真切動人。木蘭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

既是巾幗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矯健的勇士又是嬌美的女兒。她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zhì)樸又機敏活

潑,熱愛親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木蘭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她集中了中華

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和淳樸的優(yōu)秀品質(zhì),是一個深深扎根在中國北方廣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

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尤為可貴。忠孝兩全,深明大義。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

厚質(zhì)樸又機敏活潑,熱愛家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表現(xiàn)出淳樸和高潔的情操。

3、相關(guān)成語

【撲朔迷離】出自《木蘭詩》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解釋:指難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

以辨別清楚。造句:1、敵軍始終撲朔迷離,不知我軍主力所在。2、偵探小說中撲朔迷離的情節(jié)讓我一頭霧

水,完全忘記了如何思考。

【磨刀霍霍】解釋:原意用力磨刀,發(fā)出霍霍聲響。常用來形容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準備、躍

躍欲試的樣子。也形容敵人在行動前頻繁活動。出處《樂府詩集?木蘭詩》:“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造句:這路敵人磨刀霍霍,馬上就要行動了。

九年級上冊:

21、陳涉世家(兩漢司馬遷)

▲創(chuàng)作背景

1、作者介紹: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

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被后人尊為“史圣”。他最大的貢獻是創(chuàng)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

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妒酚洝酚涊d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

3000多年的歷史。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的史學巨著《史記》,是“二

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了解司馬遷的作品特點,主要在“遷”這個字上。

2、寫作背景

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大規(guī)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筑長城、修驛道,并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

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秦朝統(tǒng)治者還制訂了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

刑律。秦二世繼位后,賦斂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難之中。

在秦王朝的殘暴統(tǒng)治下,爆發(f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農(nóng)民起義一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xiāng)起

義。二世元年七月大澤鄉(xiāng)九百人走投無路的命運,正是全國勞苦大眾處境的縮影,這也是大澤鄉(xiāng)的星星之火

能點燃全國范圍農(nóng)民起義燎原烈火的原因。由于當時秦王朝的力量還很強大,加之陳勝本人不善于團結(jié)內(nèi)部

和貪圖王侯生活,脫離群眾,這支起義軍經(jīng)過短短六個月就失敗了,陳勝本人也被叛徒殺害。但在這次起義

的影響和推動下,各路起義軍迅速席卷全國,使由秦始皇子孫萬世統(tǒng)治中國的幻想破滅,秦王朝僅存在了

15年便被推翻。

▲譯文

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時,曾同別人一起被雇傭給人耕地,(一天

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境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息了許久,說:“如果有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呀。”一起

耕作的同伴笑著回答說:“你一個受雇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陳涉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么能知道

鴻鵠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發(fā)貧民調(diào)派去駐守漁陽,駐扎在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里面,

擔任戍守隊伍的小頭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jīng)誤期。誤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應

當斬首。陳勝、吳廣于是商量說:“即使現(xiàn)在逃跑(被抓回來)也是死,發(fā)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

事而死,可以么?”陳勝說:“天下百姓受秦朝統(tǒng)治、逼迫已經(jīng)很久了。我聽說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兒子,不

應立為皇帝,應立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屢次勸諫的緣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F(xiàn)在有人聽說他沒

什么罪,秦二世卻殺了他。老百姓大都聽說他很賢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項燕是楚國的將領,曾多次立下戰(zhàn)

功,又愛護士兵,楚國人都很愛戴他。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跑了?,F(xiàn)在如果把我們的人假稱是公

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號召天下百姓反秦,應當會有很多響應的人?!眳菑V認為他講得對。于是二人就去占

卜(來預測吉兇)。占卜的人了解了他們的意圖,就說:“你們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業(yè)。然而你們把

事情向鬼神卜問過嗎?”陳勝、吳廣很高興,考慮卜鬼的事情,說:“這是教我們利用鬼神來威服眾人罷了?!?/p>

于是就用丹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放在別人所捕的魚的肚子里。士兵們買魚回來烹食,發(fā)現(xiàn)

魚肚子里面的帛書,本來已經(jīng)對這事感到奇怪了。陳勝又暗地里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里的神廟中,在夜間

提著燈籠,作狐貍嗥叫的凄厲的聲音大喊:“大楚將興,陳勝為王?!笔勘鴤冋贵@恐不安。第二天,士兵們

中間議論紛紛,只是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看著陳勝。

吳廣向來愛護士兵,士兵大多愿意聽(他)差遣,(一天)押送成卒的將尉喝醉了,吳廣故意多次說想

要逃跑,使將尉惱怒,讓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們。將尉果真用竹板打吳廣。將尉拔劍出鞘想殺吳

廣,吳廣跳起來,奪過利劍殺了將尉。陳勝幫助他,一起殺了兩個將尉。(于是陳勝)召集并號令部屬的人

說:“你們諸位遇上大雨,都已誤了期限,誤期是要殺頭的。假使僅能免于斬刑,可是去守衛(wèi)邊塞死掉的本

來也會有十分之六七。況且壯士不死便罷了,要死就該成就偉大的名聲啊,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么?”

部屬的人都說:“愿意聽從您的號令。''于是就假稱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順從人民的愿望。個個露出右

臂(作為起義的標志),號稱大楚。用土筑成高臺并在臺上宣誓,用(兩個)將尉的頭祭天。陳勝自立為將

軍,吳廣任都尉。他們攻打大澤鄉(xiāng),收編大澤鄉(xiāng)的義軍之后攻打靳縣。攻下靳以后,就派符離人葛嬰率軍巡

行新縣以東的地方,陳勝則攻打鋒、鄢、苦、柘、譙等地,都攻占下來。行軍中沿路收納兵員。等到到達陳

縣,已有戰(zhàn)車六七百輛,騎兵一千多,士兵好幾萬。攻陳縣時,那里的郡守和縣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帶兵在

城門洞里同起義軍作戰(zhàn)。守丞不能勝,被人殺死了,起義軍才進城占領了陳縣。過了幾天,陳勝下令召集當

地管教化的鄉(xiāng)官和才能出眾的鄉(xiāng)紳一起來集會議事。鄉(xiāng)官、鄉(xiāng)紳都說:“將軍您親身披著戰(zhàn)甲,拿著銳利的

武器,討伐不義的暴君,消滅殘暴的秦朝,重建楚國的江山,按照功勞應當稱王?!标惿嬗谑亲粤橥酰?/p>

國號叫張楚。在這時,各郡縣中吃盡秦朝官吏苦頭的百姓,都起來懲罰當?shù)乜たh長官,殺死他們來響應陳勝

(的號召)。[2]

▲重點翻譯

1.陳勝佐之,并殺兩尉。翻譯:陳勝協(xié)助(幫助)吳廣,一齊殺了兩個軍官

2.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翻譯:現(xiàn)在如果把我們的這些人冒充公子扶

蘇和大將項燕的隊伍,替他們向全國發(fā)出號召,應當有很多響應的人。

3.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翻譯:何況大丈夫不死也就罷了,死就要干一番大事業(yè)來成就名聲。

4.為壇而盟,祭以尉首。翻譯:(用土)筑臺并(在臺上)宣誓,用兩尉的頭祭天。

5.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翻譯: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么!

6.籍第令毋斬,而成死者固十六七。翻譯:即使僅能免于斬刑,然而戍守邊塞死的人本來也有十分之六七。

7.置人所詈魚腹中。翻譯:放在別人所捕獲的魚的肚子里。

8.上使外將兵。翻譯: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

9.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翻譯:(陳勝)又暗中指使吳廣往駐地旁邊的叢林里的神廟中。

間:私自,暗中。

1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翻譯:燕雀怎么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11.茍富貴,無相忘。翻譯:如果有朝一日誰富貴了,不要互相忘記。

1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翻譯:現(xiàn)在逃跑也是死,起義也是死,同樣都是死,為國家

而死,好嗎。

▲賞析

1、《陳涉世家》是秦末農(nóng)民起義領袖陳勝、吳廣的傳記。文中真實、完整地記述了爆發(fā)這次農(nóng)民大起義

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jié)局,表現(xiàn)了陳涉在反對秦王朝暴政斗爭的關(guān)鍵時刻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以顯示他洞察時局

的能力和卓越的組織領導才干,從中反映了農(nóng)民階級的智慧、勇敢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2、《陳涉世家》一文在寫作上按事件的發(fā)展順序記事。寫起義過程,先寫起義的原因和起義前的謀劃,

再寫起義的爆發(fā)和發(fā)展,直至政權(quán)的建立,脈絡非常清晰。在記述中,則采取了先因后果的寫法。寫起義的

動機,則先寫暴秦的嚴刑峻法;寫起義的發(fā)生,則又先寫將尉的殘酷等等。都入情入理,有力地突出了起義

的正義性。文中還通過典型細節(jié)的描寫,對起義的過程、浩大的聲勢以及起義領袖的精神面貌,進行了較為

充分的展現(xiàn),從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2、唐雎不辱使命(先秦劉向)

▲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說:“我想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望安陵君一定要答應

我啊!”安陵君說:“大王給以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這再好不過了,雖然是這樣,但這是我

從先王那繼承的封地,我愿意一生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知道后不高興。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

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么?況且秦國使韓國

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

他的主意?,F(xiàn)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嗎?”

唐雎回答說:“不,并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里繼承了封地,只想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

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這區(qū)區(qū)的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換)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曾聽說過天子發(fā)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鼻赝跽f:“天

子發(fā)怒(的時候),會倒下百萬人的尸體,鮮血流淌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jīng)聽說過百姓發(fā)怒嗎?”秦王說:

“百姓發(fā)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墻上撞罷了?!碧砌抡f:“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fā)怒,不是

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fā)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gui)的時候,一

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他們?nèi)齻€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

里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征兆。現(xiàn)在(專諸、聶政、要離)連同我,將成為四個人了。

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fā)怒,那么就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五步之內(nèi)淌滿鮮血,天下百姓

因此穿喪服,今天的情形就是這樣了。”說完(唐雎)挺劍而起(劍未出鞘)。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么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

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地方存在,只是因為有先生您在?。 ?/p>

▲解析

這篇文章所記敘的是強國和弱國之間一場外交斗爭的情況。戰(zhàn)國時期的最后十年,秦以秋風掃落葉之

勢相繼翦滅各諸侯國,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國,秦企圖用“易地”的政治騙局不

戰(zhàn)而屈人之兵(秦人往往借遷移之名行滅國之實),由此引起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一事。文章用人物對話

生動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現(xiàn)了唐雎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和不畏強暴、敢于斗爭的布衣精神,從而揭示了

弱國安陵能夠在外交上戰(zhàn)勝強秦的原因。唐雎這種凜然不可侵犯的獨立人格和自強精神,在歷史長河中一直

熠熠生輝。

本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唐雎出使秦國的背景。秦王派人向安陵君提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要求,

這是一個明顯的騙局,因為安陵只是一個方圓五十里的附庸小國。安陵君看出秦王的野心,委婉地加以拒絕,

并派唐雎出使秦國,意在修好。唐雎在吞并和反吞并斗爭的背景下出使秦國,任務的艱巨程度可以想見。這

一部分是為下面的情節(jié)做鋪墊。

第二部分(第2、3段),寫唐雎同秦王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的經(jīng)過。可分兩層:

第一層(第2段),寫唐雎堅決抵制秦王的騙局,表現(xiàn)出維護國土的嚴正立場。唐雎一到秦廷,秦王就

對安陵君提出嚴厲的指責。他一面裝出一副施恩加惠的臉孔,指責安陵君“逆寡人”“輕寡人”,一面以“滅韓

亡魏”來炫耀自己的軍事實力,企圖迫使唐雎屈從他的意志。唐雎對此則洞若觀火,立即重申“受地于先王,

愿終守之,弗敢易”的嚴正立場,斷然拒絕“易地”。這種尖銳的對立,勢必促使雙方間的矛盾進一步發(fā)展。

這是斗爭的第一個回合。

第二層(第3段),寫唐雎以“士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秦王的騙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沒有

達到預期的目的,于是進一步用戰(zhàn)爭進行恫嚇,極力描繪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戰(zhàn)爭的可怕場景。對此,唐雎

也毫不示弱,立即接過話題,以“士之怒”進行反擊,自然而然地引出專諸、聶政、要離行刺的故事,并表示

自己要效法他們,意即要跟秦王拼命。說罷,立即付諸行動,“挺劍而起”。這是斗爭的第二個回合,也是這

場斗爭中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4段),寫唐雎在這場斗爭中得到了勝利。秦王沒有料到唐雎敢于跟他拼命,只好“長跪而謝之”,

表示屈服。這種表示雖屬權(quán)宜之計,但也反映出他確實看到了唐雎在保存安陵五十里地這件事情上的作用。

這是斗爭的結(jié)局。

本文記敘了唐雎出使秦國,與秦王進行針鋒相對的斗爭,表現(xiàn)了唐睢沉著鎮(zhèn)靜、不畏強暴的精神。

23、隆中對(魏晉陳壽)

▲創(chuàng)作背景

1、陳壽(233-297),字承祚,西晉史學家,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

周,在蜀漢時曾任衛(wèi)將軍主簿、東觀秘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當時,宦官黃皓專權(quán),大臣都

曲意附從。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后,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

280年,晉滅東吳,結(jié)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并《三國志》。歷經(jīng)10年艱辛,陳壽完

成了流傳千古的歷史巨著《三國志》?!度龂尽肥且徊考o傳體三國史,書中有440名三國歷史人物的傳記,

全書共65卷,36.7萬字,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歷史全貌。

2、“對”,對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問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方面的策略叫“對策”。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

元207年)十月劉備第三次拜訪諸葛亮時,諸葛亮針對劉備所提的問題陳述其對策,當時諸葛亮只有26歲。

此后,諸葛亮即出山輔佐劉備,做劉備的軍師(后為丞相),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quán)。諸葛亮的對策后來成

為指導劉備若干年行動的綱領。

▲譯文

諸葛亮親自在田地中耕種,喜愛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樂(yu6)毅相比,當

時人們都不承認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潁川的徐庶與諸葛亮關(guān)系甚好,說是確實這樣。

適逢先帝劉備駐扎在新野。徐庶拜見劉備,劉備很器重他,徐庶對劉備說:“諸葛孔明這個人,可如同

一條臥著的龍啊,將軍是否愿意見他?”劉備說:“您和他一起來吧。”徐庶說:“這個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訪,

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門來,將軍你應該屈尊親自去拜訪他。”

因此先帝就去拜訪諸葛亮,總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于是劉備叫旁邊的人退下,說:“漢室的統(tǒng)

治崩潰,董卓、曹操先后專權(quán),皇上蒙受風塵遭難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

能否勝人,想要為天下人伸張大義,然而智慧與謀略淺薄不足,就因此失敗,弄到今天這個局面。但是我的

志向到現(xiàn)在還沒有停止,先生認為該采取怎樣的辦法呢?”

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獨掌大權(quán)以來,各地豪杰同時興起,占據(jù)州、郡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曹操與袁紹相

比,聲望小人又少,然而曹操之所以能打敗袁紹,以弱勝強的原因,不僅依靠的是天時,而且也是人的謀劃

得當?,F(xiàn)在曹操已擁有百萬大軍,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這確實不能與他爭強。孫權(quán)占據(jù)江東,已經(jīng)歷三世

了,地勢險要,民眾歸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孫權(quán)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為外援,但是不可謀取他。荊州

北靠漢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資都能用得到,東面和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巴郡、蜀郡相通,這是

大家都要爭奪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天拿它用來資助將軍的,將軍你是否有占

領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勢險要,有廣闊肥沃的土地,自然條件優(yōu)越,物產(chǎn)豐富,高祖憑借它建立了帝業(yè)。劉

璋昏庸懦弱,張魯在北面占據(jù)漢中,那里人民殷實富裕,物產(chǎn)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

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

如果能占據(jù)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和西邊的各個民族和好,又安撫南邊的少數(shù)民族,對外聯(lián)合孫權(quán),

對內(nèi)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勢發(fā)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中原一帶,將軍您親自率領益

州的軍隊到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拿著飯和水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么稱霸的事業(yè)就可

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p>

劉備說:“好!”從此與諸葛亮的關(guān)系一天天深厚起來。

關(guān)羽、張飛等不高興,劉備就解釋給他們說:“我有了孔明,就像魚有了水一般。希望你們不要再說這

樣的話了?!瓣P(guān)羽、張飛才不說了。

▲相關(guān)成語

1、如魚得水:好像魚得到水一樣。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qū)ψ约汉苓m合的環(huán)境。

2、挾天子以令諸侯:比喻用領導的名義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揮別人。

3、天府之國:現(xiàn)多指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富庶之地。

4、簞食壺漿:形容軍隊受到群眾熱烈擁護和歡迎的情況。

5、鼎足之勢: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6、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

有專長的賢人。

7、思賢如渴:也作“求賢如渴”像口渴思飲一樣訪求賢士。形容羅致人才的急迫。

8、度德量力: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夠服人,估計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夠勝任。

9、不可勝數(shù):勝:盡。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形容數(shù)量極多。

24、前出師表(魏晉諸葛亮)

▲創(chuàng)作背景

1、諸葛亮(181-234),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哪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死后追謚忠武侯,

東晉政權(quán)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quán),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

師表》、《誡子書》等。曾發(fā)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fā)。于234

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nèi))逝世。諸葛亮在后世受到極大尊崇,成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

寶雞、漢中、南陽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贊諸葛亮。

2、公元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死,將劉禪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實行了

一系列比較正確的政治和經(jīng)濟措施,使蜀漢境內(nèi)呈現(xiàn)興旺景象。為了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亂

之后,于227年決定北上伐魏,擬奪取魏的長安,臨行之前上書后主,以懇切委婉的言辭勸勉后主要廣開言

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ning),以此興復漢室;同時也表達自己以身許國,忠貞不二的思想。這就是《出

師表》?!冻鰩煴怼愤x自《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譯文

先帝開創(chuàng)的大業(yè)未完成一半?yún)s中途去世了。現(xiàn)在天下分為三國,益州地區(qū)民力匱乏,這確實是國家危急

存亡的時期啊。不過宮廷里侍從護衛(wèi)的官員不懈怠,戰(zhàn)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

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作戰(zhàn)的原因),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實在應該擴大圣明的聽聞,

來發(fā)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遠大志向的人的志氣,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不恰當?shù)脑?,以?/p>

于堵塞人們忠心地進行規(guī)勸的言路。

皇宮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個整體,獎懲功過,好壞,不應該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

科條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應當交給主管的官,判定他們受罰或者受賞,來顯示陛下公正嚴明的治理,而

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使宮內(nèi)和朝廷獎罰方法不同。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這些都是善良誠實的人,他們的志向和心思忠誠無二,因此先帝

把他們選拔出來輔佐陛下。我認為(所有的)宮中的事情,無論事情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這樣以后再

去實施,一定能夠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可以獲得很多的好處。

將軍向?qū)櫍愿窈推沸猩屏脊?,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稱贊說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評議舉薦他

做中部督。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jié)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們的位

置。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西漢之所以興隆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東漢之所以衰敗的原因。

先帝在世的時候,每逢跟我談論這些事情,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嘆息痛心遺憾的。侍中、尚

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誠實、能夠以死報國的忠臣,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那么漢朝的

興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來是平民,在南陽務農(nóng)親耕,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為我身份

卑微,見識短淺,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廬拜訪我,征詢我對時局大事的意見,我因此十分感動,

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后來遇到兵敗,在兵敗的時候接受任務,在危機患難之間奉行使命,那時以來己經(jīng)

有二H■■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早晚憂愁嘆息,只怕先

帝托付給我的大任不能實現(xiàn),以致?lián)p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人煙稀少的地方。現(xiàn)

在南方已經(jīng)平定,兵員裝備已經(jīng)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希望用盡我平庸的

才能,鏟除奸邪兇惡的敵人,恢復漢朝的基業(yè),回到舊日的國都。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并且盡忠陛下的

職責本分。至于處理事務,斟酌情理,有所興革,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祎、董允

等人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托付給我,如果沒有成功,就懲治我的罪過,(從而)用來

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如果沒有振興圣德的建議,就責罰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

失;陛下也應自行謀劃,征求、詢問治國的好道理,采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我感

激不盡。

今天(我)將要告別陛下遠行了,面對這份奏表禁不住熱淚縱橫,也不知說了些什么。

▲內(nèi)容理解

1.《出師表》是諸葛亮出師伐魏臨行前寫給后主劉禪的奏章。文中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后主要繼承先帝

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

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2.全文共9段,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5段):作者以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分析了當前形勢,提出了三條建議。這一部分又可

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第1段):分析了不利和有利形勢,提出了廣開言路的建議。

第二層(第2段):提出嚴明賞罰的建議。

第三層(第3-5段):推薦文臣、武將中的賢良,提出親賢臣遠小人的建議(親賢遠佞),這是三條建議

的核心?!皬V開言路”意在“親賢臣”,“嚴明賞罰”意在“遠小人”。

第二部分(第6-7段):追敘往事,表達了“興漢室”的決心和“報先帝”、“忠陛下”的真摯感情。

第三部分(第8-9段):總結(jié)全文,提出要求,對“已',承"討賊興復之效”;對“賢臣”,揚“興德之言”;

對“后主”,行“自謀”之宜。各方面的職責分明,要求明確,此情懇切,表達了誠摯的希望,顯示了作者對自

己和對朝廷諸臣的嚴格要求。最后十二個字,再一次流露出出師前復雜的心情和對劉氏父子的深情。

3.諸葛亮為蜀漢基業(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蜀漢建興五年(227),他率師北上伐魏,在出師前寫下

了這篇傳誦千古的表文。陸游曾稱贊它道:“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全文要點

分析形勢一一提出三條建議-----敘經(jīng)歷感帝恩一一出師目標------歸結(jié)責任

作者思想感情:報先帝而忠陛下

1.賞罰同一標準: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2.三條建議是:①開張圣聽(廣開言路);②嚴明賞罰(賞罰分明);③親賢臣,遠小人(親賢遠佞)

最重要的一條是:親賢臣,遠小人(親賢遠佞)

3.分析形勢:

①不利的客觀條件:“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p>

②有利的主觀條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p>

4.作者志趣(無意功名、淡泊名利):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5.臨危受命(創(chuàng)業(yè)艱難、患難與共)的經(jīng)歷:“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6.先后漢興衰原因: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7.出師目標(“大事”、政治愿望):北定中原,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8.三顧茅廬(追隨先帝驅(qū)馳)原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

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9.表達感情: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相關(guān)成語

1、優(yōu)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2、妄自菲?。汉翢o根據(jù)地、過分地看輕自己。

3、作奸犯科:為非作歹,違法亂紀。4、三顧茅廬: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人家。

5、不毛之地:指貧瘠的土地或荒涼的地區(qū)。6、不求聞達: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

7、不知所云:原來是自謙的話,表示自己語無倫次。泛指思想混亂,說的話讓人摸不著頭緒。

8、感激涕零:形容極為感激。多用于諷刺。9、計日可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xiàn)。

10、茍全性命:茍且保全性命。11、親賢遠佞:親近有才能的賢人,疏遠阿諛奉承的小人。

12、引喻失義:指說話不恰當,不合道理。13、危急存亡:情勢危險急迫,關(guān)系到生存或滅亡。

14、臨危受命: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古詩)觀刈麥(唐代白居易)

▲創(chuàng)作背景

1、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

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

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2、創(chuàng)作背景《觀刈麥》是白居易任陜西盔屋(今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縣尉時有感于當?shù)厝嗣駝趧悠D苦、

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作品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

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xiàn)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h尉在縣里主管緝捕盜賊、征收捐

稅等事。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

▲譯文

農(nóng)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人們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fā)黃。婦女

擔著用竹籃盛的飯,小孩子提著用壺裝的飲料,相互跟隨給在田里勞動的人送去飯食,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

南岡。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受炎熱的陽光烘烤。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只是希望夏日天再

長一些。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著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拿著從田里拾取的麥穗,左臂上懸掛著一個破

筐。聽她望著別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賣盡家田,只好拾些麥穗填飽饑腸。現(xiàn)在

我有什么功勞德行,一直不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想到這些內(nèi)心感到

非常慚愧,整日也不能忘卻。

▲賞析

1、《觀刈麥》是白居易任周至縣縣尉時有感于當?shù)厝嗣駝趧悠D苦、生活貧困所寫的一首,作品對造

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xiàn)了一個有

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這首詩作于唐憲宗元和二年(807),詩人三十六歲。周至縣在今陜西省西安

市西。縣尉在縣里主管緝捕盜賊、征收捐稅等事。正因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對勞動人民在這方面所受

的災難也知道得最清楚:詩人想到自己四體不勤卻飽食祿米,內(nèi)心十分慚愧。于是直抒其事,表達了對勞動

人民的深切同情。

2、全詩分四層,第一層四句,交代時間及其環(huán)境氣氛。

第二層八句,通過具體的一戶人家來展現(xiàn)這“人倍忙”的收麥情景。“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边@句正

面描寫收麥勞動。"惜"字在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種違背人之常情的寫法來突出人們此時此地的感情烈度。

白居易的《賣炭翁》中有“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之語,"愿"字的用法與此處“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層八句,鏡頭轉(zhuǎn)向一個貧婦人,她被捐稅弄得破了產(chǎn),現(xiàn)時只能以拾麥穗為生,這是比前述闔家忙

于收麥者更低一個層次的人.

第四層六句,寫詩人面對豐收下出現(xiàn)如此悲慘景象的自疚自愧。

詩的最后是發(fā)議論,這是白居易許多諷諭詩的共同路數(shù)。這首詩的議論不是直接指向社會病根,而是表

現(xiàn)為自疚自愧,這也是一種對整個官僚貴族社會的隱約批評。

九年級下冊:

17、公輸(《墨子》)

▲寫作背景

墨子所處的時代,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zhàn)爭頻繁不已,嚴重破壞生產(chǎn),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折骨為炊,

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勞苦大眾的苦難,這是他提出“非攻”、“兼愛”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豆敗穼?/p>

的就是這件事,具體地表現(xiàn)了墨子的“非攻,兼愛”思想,和墨子高超的辯論技巧?!豆敗芬晃氖怯涊d墨子

以實際行動貫徹他的,,非攻,,主張的一篇動人故事。主要講墨子設喻說理,指責楚國對宋國的侵略企圖,深刻

地表現(xiàn)了墨子的才智勇敢和反對不義戰(zhàn)爭的思想。

▲譯文

公輸盤給楚國制造云梯這種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國。墨子聽到這個消息,就從魯國動身,走了

十天十夜,到達郢都,去見公輸盤。

公輸盤說:“先生有什么指教呢?”墨子說:“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助您的力量殺掉他?!惫敱P不高

興了。墨子說:“請讓我奉送給您千金?!惫敱P說:“我是講道義的人,絕不能平白無故殺人?!?/p>

墨子站起來,拜了兩拜,說:“請讓我說幾句話。我在北方聽說您造了云梯,要拿去攻打宋國。宋國有

什么罪呢?楚國有的是土地,缺少的是民眾,如今去殺害自己缺少的民眾而爭奪自己并不缺少的土地,不能

說是聰明。宋國并沒有罪而要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愛。懂得這個道理,卻不據(jù)理力爭,不能說是忠誠。爭

論而達不到目的,不能說是堅強。自己說講道義,殺少量人還懂得不合理,卻要去殺眾多的人,不能說是明

白事理。”

公輸盤被說服了。墨子說:“那么,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公輸盤說:“不能,因為我已經(jīng)對楚王說過

了?!蹦诱f:“(您)為什么不介紹我去見楚王呢?”公輸盤說:“好吧?!?/p>

墨子見了楚王,說:“現(xiàn)在這里有個人,拋掉自己華麗的車子,看到鄰人有破車子便想去偷;拋掉自己

的錦繡衣裳,看見鄰人有粗布衣服就想去偷;拋掉自己的白米肥肉,看見鄰人有糟糠便想去偷。這是什么樣

的人呢?"楚王說:“(這個人)一定患了偷竊病了。”

墨子說:“楚國的土地方圓五千里,宋國的土地方圓只有五百里。這就好像華麗的車子和破車子相比。

楚國有云夢澤,那里滿是犀兄、麋鹿之類,長江、漢水里的爬行動物多得天下無比,宋國真像人們說的那樣,

是個連野雞、兔子、鯽魚都沒有的地方。這就好像白米肥肉和糟糠相比。楚國有松、梓、楠、樟這些大樹(名

貴樹種),宋國卻沒有什么大樹。這就好像錦繡衣裳和粗布衣服相比。我認為大王的官吏去攻打宋國,正和

這個患偷竊病的人一樣?!背跽f:“對呀!雖然是這樣,但是公輸盤給我造好云梯了,(我)一定要打下宋國?!?/p>

于是,楚王召見公輸盤。墨子解下衣帶當作城,用竹片當器械。公輸盤一次又一次地設下攻城的方法,

墨子一次又一次地擋住了他。公輸盤的攻城器械都用盡了,墨子的守城辦法還綽綽有余。

公輸盤技窮了,但他說:“我知道怎么對付你了,可是我不說。”墨子也說:“我也知道你要怎么對付我,

可是我也不說。"楚王問這是怎么回事。墨子說:“公輸盤的意思,只不過是想要殺死我。殺了我,宋國就守

不住了,就可以攻下了。可是我的學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經(jīng)拿著我的防守器械,在宋國城上等待楚國來進

攻了。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保衛(wèi)宋國的人?!背跽f:“你說得對!我不攻打宋國了?!?/p>

▲主題思想

本文主要是通過對話形式,記敘了墨子用道理說服公輸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