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人教版教案_第1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教案_第2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教案_第3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教案_第4頁
高中化學人教版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之全學索導學珠司化學外修2(人教)

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1

第一節(jié)元素周期表1

第二節(jié)元素周期律

第三節(jié)化學鍵

第二章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jié)化學能與熱能

第二節(jié)化學能與電能

第三節(jié)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有機化合物

第一節(jié)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一一甲烷

第二節(jié)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節(jié)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第四節(jié)基本營養(yǎng)物質

第四章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第一節(jié)開發(fā)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

第二節(jié)資源綜合利用環(huán)境保護

化學模擬卷(一)

化學模擬卷(二)

化學模擬卷(三)

化學模擬卷(四)

化學模擬卷(五)

化學模擬卷(六)

化學模擬卷(七)

化學模擬卷(八)

化學模擬卷(九)

化學模擬卷(十)

附錄:

附錄(-):常見離子的顏色

附錄。:常見化合物的特征顏色

附錄(三):常見物質溶解性表

附錄(四):常見物質溶解度表

附錄(五):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表

附錄(六):無機物俗名、別名與化學名稱、化學式對照表

附錄(七):有機物俗名、別名與化學名稱、化學式對照表

附錄(八):

參考答案

第一章物質秸構元素周期律

第一節(jié)元素周期表

【考試要求】

1.使學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結構以及周期、族的概念。

2.使學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并能運用原子結構理論解釋這些遞變規(guī)

律。

3.使學生了解原子結構、元素性質及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間的關系,初步學會

運用元素周期表。

4.使學生了解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意義,認識事物變化由量變引起質變的規(guī)律,

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5.使學生對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識性的認識。

【要點梳理】

一、元素周期表

1.門捷列夫周期表;按相對原子質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將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放在一個縱

行,通過分類、歸納于1869年制出的第一張元素周期表。

2.現(xiàn)行常用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R杳符號,江色

-92U■析攻射性無需

亡名■K

k的一鈾

疝外圉電「以推布.拈號

5f6d'7*:.

A-一指可獻屯p,.yiM:

238.0-?他/原子質瞅加恬號的數(shù)

據(jù)均該放射性兒素1?底明以

長同位充的城或數(shù))

fflBIVBVB

57-7172I74XV78Pt80Hg

La~Lu

IM嘉

*9-1031(MRf105Dbnolun112Iuh

Ac-i-r靜.餌.

W.(*?*,)

126”1262)

57La58Ce59Pr60Nd61Pm62Sm63EUMGd65Tb66DV67Ho68Er69Tm70Vb71Lu幗。成「虞&術。2001單

琳VH恢VP.影怖禮tt偵■快W疑t£信國際Wi月余胭(4位”

Mbr41'SJfc/4??紓4PW424TM4f*6rwV'hi4%406r

138.9140.)1409144.2CI453150.4152.0157.3158.9I62S164.9167.3168.9173.0175.0

X9AcwTh91Pa92U93、p94Pu95Am96Cm6Bk98Cf99EsIOOFm101\fd102No103Lr人K教育出版社化學家

第tLtt鈾漳壞鐲.W倍.俊.KT鍬.?]?然.

fcf”fcFVSJ'fcl'W5l**fWjrvsrwSffcFVSTMswsex改?惘<W,W>

(227)2J2JO231。23M(237)(244)1243)(247)(247JC2SI)(252)(257)(25?J(259)C262)

(1)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

①按原子序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shù)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

③把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的元素(個別例外)按電子層數(shù)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

(2)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①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叫做周期。

I短周期:是指原子各層電子只存在于s,p兩層,即位于第1、2、3周期的化學元素。

J1長周期:即第4至6周期元素。

②族:元素周期表有18個縱行,除第8、9、10三個縱行叫做第VIII族外,其余每個縱行各為

一族。

I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長周期元素共同構成的族叫做主族。

H副族:完全由長周期元素構成的族叫做副族。

ino族:稀有氣體元素化學性質非常不活潑固又叫惰性氣體,在通常狀況下難以發(fā)生化學反

應,把它們的化合價看作為o,因而叫做o族。

注:1989年,IUPAC(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建議用1?18列替代原主族、副族等。

(3)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4)書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模式“第X周期第YA族”,其中Y必須用羅馬數(shù)字表示。

(5)1?7周期的元素種類分別是2,8,8,18,18,32,32(若填滿),同主族不相鄰的兩種元素

的原子序數(shù)的差是這幾個數(shù)的和或差,如,Li和忒的原子序數(shù)的差是8+8=16。

3.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推斷中的應用

(1)利用元素的位置與原子結構的關系判斷

①周期序數(shù)=電子層數(shù)。

②主族序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③原子序數(shù)=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2)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推斷

①利用短周期中族序數(shù)與周期數(shù)的關系突破

特殊位置元素

族序數(shù)等于周期數(shù)H、Be、Al

族序數(shù)等于周期數(shù)的2倍C、S

族序數(shù)等于周期數(shù)的3倍0

周期數(shù)是族序數(shù)的2倍Li

周期數(shù)是族序數(shù)的3倍Na

②同周期第IIA族和第HIA族元素原子序數(shù)差

③同主族相鄰兩元素原子序數(shù)的差的情況

I若為IA、HA族元素,則原子序數(shù)的差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種類數(shù)。

11若為niA族至o族元素,則原子序數(shù)的差等于下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種類數(shù)。

(3)利用離子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陰上陽下”推斷

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如M'、cZ-、M]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在周期表中

位置關系為

...;L4M

?Y.X-

則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關系為:a>b>d>c?

二、元素的性質與原子結構

1.堿金屬元素

(1)第1A族:又稱堿金屬族,包括H、Li、Na、K、Rb、Cs、Fr。

(2)原子半徑

①共價半徑:是組成共價鍵的原子大小對共價鍵鍵長貢獻的衡量,常用單位為皮米(pm)或

埃(A),換算為1A=lOOpmo

②金屬半徑:在金屬晶格中,相鄰金屬原子核間距離的一半稱為原子的金屬半徑r=1L。

③范德華半徑:又稱范式半徑。是指在分子晶體中,分子間以范德華力(分子間存在的一種

吸引力)結合,如稀有氣體相鄰兩原子核間距的一半。

(3)堿金屬元素的性質規(guī)律

①物理性質

I相似性:除鈉(略帶金色光澤)外,其余的堿金屬元素都呈銀白色,它們都比較柔軟,有

延展性。導熱性和導電性也都很好。

II遞變性:堿金屬的密度都比較小,熔點也都比較低,從Li到Cs密度逐漸增大(鈉、鉀反

常),熔沸點逐漸降低。

②化學性質

I相似性

i與Oz反應生成相應的氧化物,如LLO、Na20等。

ii與CL反應生成RC1,如NaCl、KC1等。

道與小0反應,能置換出HQ中的氫,反應通式為:2R+2H2O=2ROH+H2to

iv與非氧化性酸反應,生成Hz,反應通式為:2R+2H=2R++H21?

注:R表示堿金屬元素。

H遞變性:從Li到Cs,隨核電荷數(shù)增多,其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多,原子核對核外電子的引力

逐漸減弱,使其性質表現(xiàn)差異性、遞變性;失電子能力逐漸增強,金屬性逐漸增強,還原性

逐漸增強。

i與Oz的反應越來越劇烈,產(chǎn)物更加復雜。如Li與Oz反應只能生成LiQ,Na與02反應還

可以生成Na202,而K與0?反應能夠生成K0?等。

ii與山0的反應越來越劇烈。如K與HQ反應可能會發(fā)生輕微爆炸。Rb、Cs遇水立即燃燒、

爆炸,生成以

iii對應離子的氧化性依次減弱,即Li->Na*>K>Rb,>Cs-。

注:i因Na、K等很活潑的金屬易與H20反應,故不能在溶液中置換不活潑的金屬。

ii堿金屬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強堿,堿性從上到下依次增強,即LiOH<NaOH<KOH<

RbOH<CsOH?

iii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1的不一定是堿金屬元素,如氫元素。

iv鋰的密度小于煤油,只能用石蠟封存,鈉、鉀密度均小于水,但鈉的密度大于鉀的密度,

少量Na、K用煤油封存,大量Na、K用石蠟封存。

(4)金屬性

①定義:是指元素的原子失電子的能力。

②金屬性規(guī)律

I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的還原性越強。

H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與水或酸反應越劇烈,對應的堿的堿性也越強。

III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它的單質還原性越強,而它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弱。

③金屬性的判斷方法

I由單質與水(或酸)反應轉換出氫的難易程度判斷,單質與水(或酸)置換出氫越容易,

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II由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一一氫氧化物的堿性強弱來判斷。最高價氫氧化物堿性越強,元

素的金屬性越強。

HI由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進行判斷。按金屬活動性順序,金屬元素的金屬性依次減弱。

W由單質的還原性判斷?;騿钨|的還原性越強,則對應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V由單質間的置換反應判斷。遵循強制弱的規(guī)律。

VI由金屬陽離子的氧化性強弱判斷。一般情況下,金屬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弱,對應元素的金

屬性越強。特例:三價鐵的氧化性強于二價銅。

VII由原電池的正負極判斷。一般情況下,活潑性強金屬電極做負極。

vm由電解池的放電順序判斷。電解池的陽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其對應元素的金屬性較

強。

IX由元素周期表進行判斷,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逐漸減弱,同主族從上到下金屬性逐漸增

強。

X根據(jù)金屬單質與氧氣或與水反應的難易程度判斷。

(5)焰色反應

①定義:很多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在灼燒時,都會使火焰呈現(xiàn)特殊的顏色,化學上將其稱為

焰色反應。此過程是物理變化。

②實驗步驟

I灼燒:將柏絲(或光潔無銹的鐵絲)放在酒精燈火焰里灼燒,直到與原來火焰顏色相同為

止。

II蘸燒:用伯絲(或鐵絲)蘸取欲檢測的試液或試樣,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的

顏色。

III洗燒:測試完畢,將鈉絲(或鐵絲)用稀鹽酸洗凈,在外焰上灼燒到?jīng)]有顏色為止,以備

下次再用。

③一些金屬或金屬離子焰色反應的顏色

金屬或金屬離子Li\clKRbCaSrBaCu

焰色反應的顏色紫紅黃淺紫紫破紅洋紅黃綠綠

注:I鉀的焰色反應需要透過藍色的鉆玻璃才可以觀察到紫色。

II煙花中的炸藥內添加了一些金屬的化合物使煙花在燃放的時候呈現(xiàn)不同的顏色就是利用

了金屬化合物在煙花爆炸的時候發(fā)生焰色反應這一原理。

④焰色反應的應用:利用焰色反應可以檢驗某些用常規(guī)化學方法不能鑒別的金屬元素(主要

是鈉和鉀)。

2.鹵族元素

(1)第VHA族:又稱鹵族,包括F、CKBr、I、At,簡稱鹵素。

(2)鹵族元素原子結構的相似性和遞變性

元素F、Q、所、/)

相似性最外電子層上都有7個電子

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大

遞變性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3)鹵素單質的物理性質及變化規(guī)律

F2、C12>B「2、12>

①顏色:淺f深。

②密度:小f大。

③熔點:低f高。

④沸點:低f高。

(4)鹵素單質的化學性質

①相似性

I與H?反應生成相應氨化物,反應通式可表示為:X2+H2=2HX?

H與活潑金屬反應生成相應的金屬鹵化物,如2Na+Xz42NaX。

III與水反應

iX2+H,0=HX+HX0(X:Cl、Br>I),

ii2&+2H20=4HF+0Z。

②遞變性

I從上到下,鹵素單質的氧化性逐漸減弱,陰離子還原性逐漸增強,即氧化性

>12,還原性I>Br>C1>F。

H與也反應越來越難,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HF>HCl>nBr>HI);還原性逐漸增強,

其水溶液的酸性逐漸增強。HC1、HBr、HI的熔沸點依次升高。

IH鹵素單質與變價金屬反應時(如Fe),Fz、Ch、Bn生成FeXs(高價),而L只能生成FeL

(低價)。

IV鹵素單質間的置換反應實驗

實驗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

將少量新制的飽和氯水加溶液分上下兩層,下層呈紅棕色Cl2+2NaBr=2NaCl+Br2

入盛有NaBr溶液的試管,振蕩

后加CC1”振蕩,靜置

將少量新制的飽和氯水加溶液分上下兩層,下層呈紫紅色CI2+2KI=2KC1+L

入盛有KI溶液的試管,振蕩后

加CCli,振蕩,靜置

將少量淡水加入盛有KI溶溶液分上下兩層,下層呈紫色Br2+2KI=2KBr+I2

液的試管,振蕩后加CCL”振蕩,

靜置

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鹵素單質的氧化性:

結論F2、CI2、Br2、I2、

氧化性逐漸減弱>

(5)鹵素單質的特殊性質

①氟元素無正價,無含氧酸。

②Ch易液化。

③Bn在常溫下是中學階段唯一的一種液態(tài)非金屬單質。

④碘為紫黑色固體,易升華,淀粉遇L變藍色。

@2F2+2H20=4HF+02O

(6)元素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

①據(jù)元素周期表判斷

I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1[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②據(jù)單質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判斷

I單質與氫氣化合越容易(或氫化物越穩(wěn)定),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

II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

③據(jù)非金屬單質間的置換反應判斷:活潑的非金屬將較不活潑的非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

來:如CL+2Br=2C1+Bn,則非金屬性:Cl>Br.

④據(jù)離子的還原性強弱判斷:非金屬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強,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弱。如還原性:

CKI,則非金屬性:C1>I?

(7)氯、浪、碘在不同溶劑中的顏色

鹵素'顏色,溶劑水苯四氯化碳汽油酒精

Cl2黃綠色黃綠色黃綠色黃綠色黃綠色

Br2黃f橙橙一橙紅橙f橙紅橙f橙紅橙f橙紅

h深黃f褐淺紫f紫色紫f深紫淺紫一紫紅棕f深棕

三、核素

1.質量數(shù)

(1)定義:將原子核內所有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取近似整數(shù)值相加,所得到的數(shù)值叫質

量數(shù)。即有,質量數(shù)(A)=質子數(shù)(Z)+中子數(shù)(N)。

(2)原子的表示形式:元素符號為X的某原子,其質子數(shù)為Z,質量數(shù)為A,則該原子的表

示形式為:X。組成原子的粒子間的關系為:

2.核素

(1)定義:具有一定數(shù)目質子和一定數(shù)目中子的一種原子叫做核素。

(2)同種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數(shù)不一定相同,如;H、:H(D)、:H(T),這3種中子數(shù)不

同的原子各為氫元素的一種核素。

(3)一種核素代表一種原子,一種元素有幾種核素就有幾種原子。

(4)核素與元素的關系

元素氫(H)氧(0)碳(C)

13p

核素:H(H);H(D);H(T)"0:0rorc6:'c

元素氯(C1)鈾(U)氟(F)鈉(Na)

核素nClnCl二Uru二unNa

3.同位素

(1)定義:質子數(shù)相同而中子數(shù)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為同位素。

(2)特點

①相同質子數(shù),不同中子數(shù)。

②同種元素,不同原子。

③各同位素原子的化學性質基本相同。

④在天然存在的元素里,不論是游離態(tài)還是化合態(tài),各同位素原子的含量一般是不變的。

⑤通常我們所說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按各種天然同位素原子所占的一定百分比算出來

的平均值。

(3)分類:許多元素存在同位素,同位素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制造的,有的具有放射

性,叫這種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有的沒有放射性,即穩(wěn)定同位素,有的元素只有一種核素,

沒有其他同位素原子,如;;Na。

(4)幾種重要同位素及其應用

①在氫元素的三種核素中,:H和;H可以制造氫彈。

②鈾元素有%U、簧U、等多種核素,其中是制造原子彈和核反應堆的燃料。

③氧元素有;’0、:0、;'o三種核素,其中;“0常作示蹤原子。

④碳元素有fc、:c、:'C等幾種同位素,而fC就是作相對原子質量標準的那種碳原子(通

常也叫碳一12),在考古中有重要應用,測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⑤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給金屬制品探傷、抑制馬鈴薯和洋蔥等發(fā)芽,延長保鮮期。在醫(yī)療

方面,可以利用某些核素放射出的射線治療癌癥等。

4.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異形體間的聯(lián)系

5.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異形制、的區(qū)別

項目'內容'名稱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異形體

本質質子數(shù)相同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質子數(shù)相同、中同種元素形

的一類原子都一定的原子子數(shù)不同的核素成的不同單質

范疇同類原子原子原子單質

特性只有種類,化學反應中化學性質兒元素相同、

沒有個數(shù)的最小微粒乎完全相同性質不同

決定因素質子數(shù)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組成元素、結構

舉例II、C、0三:H、;H、;H:H、;H、:H。2與互為

種元素三種核素互稱同位素同素異形體

【備戰(zhàn)高考】

L某元素的一種同位素可用符號;X表示,則組成該同位素一個原子的基本粒子總數(shù)是

()

A.ZB.AC.A+ZD.A-Z

2.下列有關元素周期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第15列某元素能形成堿性氣體

B.第2列元素中肯定沒有非金屬元素

C.第17列的第一種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為9

D.短周期中能與強堿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金屬元素位于第WA族

3.X,的核外電子數(shù)分別為2、8、8,則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三周期第零族B.第四周期第IA族C.第五周期第HIA族I).第四周期第VA族

4.A、B、C三種元素的原子核電荷數(shù)均小于18,B與A的核電荷數(shù)相差5,B原子的M層比L

層少2個電子,A和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且A比C多2個電子層。則A、B、C三種元素

依次是()

A.Na、S、LiB.Na、0、HC.Li、0、NaD.Na、S、H

5.(20XX年,山東)元素的原子結構決定其性質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價

B.多電子原子中,在離核較近的區(qū)域內運動的電子能量較高

C.P、S、C1的電子能力和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強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屬和非金屬分界線附近的元素屬于過渡元素

6.下列事實不能用于判斷金屬性強弱的是()

A.金屬間發(fā)生的置換反應

B.Imol金屬單質在反應中失去電子的多少

C.金屬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堿性強弱

1).金屬元素的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氣的難易程度

7.X元素的陽離子和Y元素的陰離子具有與氫原子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X的原子序數(shù)比Y的小B.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Y的大

C.X的原子半徑比Y的大D.X元素的最高正價比Y的大

8.下列化合物中陽離子半徑與陰離子半徑比值最小的是()

A.NaFB.Mgl2C.BaLD.KBr

9.下列性質的比較中正確的是()

A.熔點:Li>Na>K>RbB.沸點:NH3<PH3<AsH3<SbH3

C.熱穩(wěn)定性:CH4>PH3>H20>HFD.酸性:HC10>H2S04>H3P04>H2C03

10.A和B均為短周期元素,A和B"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層結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shù)A>BB.核外電子數(shù)A>BC.原子半徑A>BD.離子半徑A>B>

11.科學家最近發(fā)現(xiàn)兩種粒子:第一種是只由四個中子構成的粒子,這種粒子稱為“四中

子”,也有人稱之為“零號元素”;第二種是由四個氧原子構成的分子。下列有關這兩種粒

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四中子”不顯電性

B.“四中子”的質量數(shù)為4,其質量比氫原子大

C.第二種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種同位素

D.第二種粒子的化學式為0.”與G互為同素異形體

12.已知陰離子曖的原子核內有N個中子,R元素的質量數(shù)為A,則mgR?-中共含有電子的物

質的量為()

A-N-2,m(A-N),八m(A-N+2),m(A-N-2),

A.--;-molB.---:---molC.----;----molD.----;----mol

mAAAA

13.1820年德貝萊納用\1!!02催化肥103分解制氧,發(fā)現(xiàn)制得的氧氣有異常的氣味,使該氣體

通過KI淀粉溶液,溶液變藍,則氧氣中可能混有()(己知碘單質遇淀粉溶液變藍)

A.Cl2B.BnC.HC1D.CO

14.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相等的原子A,其陽離子A"核外有x個電子,則A的質量數(shù)為()

A.2(x+n)B.2(x-n)C.2xD.n+2x

15.下列關于鹵化氫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鹵素原子半徑越大,氫化物越穩(wěn)定B.鹵素原子半徑越大,氫化物越不穩(wěn)定

C.鹵化氫穩(wěn)定性為HF>HC1>HBr>HID.鹵素單質與氫氣越難反應,生成物越不穩(wěn)定

16.(20XX年,江蘇)水是最寶貴的資源之一?下列有關水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工…》―,H+:O:H

A.HQ的電子式為L-

B.4℃時,純水的pH=7

C.D「0中,質量數(shù)之和是質子數(shù)之和的2倍

D.273K、lOlKPa,水分子間的平均距離d:ci(氣態(tài))>d(液態(tài))>d(固態(tài))

17.據(jù)報道,已發(fā)現(xiàn)了114號元素,下列有關其推測不正確的是()

A.它有+2,+3,+4價B.其晶體有良好的導電性

C.其原子最外層上有4個電子D.該元素位于第七周期IVA族

18.某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上只有兩個電子,該元素()

A.一定是金屬元素B.一定是第IIA族元素

C.一定是過渡元素D.可能是金屬元素,也可能不是金屬元素

19.下列對堿金屬的敘述,其中完全不正確的組合是()

①K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絕與空氣的接觸;②堿金屬常溫下呈固態(tài),取用時可直接用手

拿;③堿金屬中還原性最強的是鉀;④堿金屬陽離子,氧化性最強的是L「⑤堿金屬的原

子半徑和離子半徑都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大而增大;⑥從Li到Cs,堿金屬的密度越來越大,熔、

沸點越來越高。

A.②③⑥B.②③④C.④⑤⑥D.①??

20.已知鋰及其化合物的許多性質與堿金屬差異較大,卻與鎂相似。下面有關鋰及其化合物

性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IJ2CO3受熱可以分解

B.少量鋰保存在煤油中

C.在相同溫度下,溶解度Li2c小于LiHCXh

D.鋰在過量氧氣中燃燒,主要產(chǎn)物是LiQ,不是Li?。?

21.鈉、鉀和鈉都是堿金屬,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一般的實驗條件下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是很危險的

B.三種金屬中葩的金屬活動性最強

C.由于鈉鉀合金比鈉、鉀有更強的還原性,故用鈉鉀合金作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

D.將鈉鉀合金與煤油混合,液體明顯分為兩層

2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堿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是1個,化學性質均活潑

B.堿金屬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shù)的增多金屬性依次增強

C.堿金屬元素的單質都是銀白色的,都比較柔軟

D.堿金屬元素的單質從上到下熔沸點逐漸降低

23.如圖表示堿金屬的某些性質與核電荷數(shù)的變化關系,則下列各性質中不符合圖示關系的

是()

A.還原性B.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

C.熔點D.原子半徑

24.以下各項敘述中錯誤的是()

A.原子半徑由小到大的順序是Li<Na<K<Rb<Cs

B.同一種堿金屬元素的離子半徑比原子半徑小

C.堿金屬單質的密度比較為Li<K<Na<Rb

D.堿金屬離子的氧化性比較為Li'VNayK'VRb-

2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堿金屬元素中,所有堿金屬的氧化物均屬于堿性氧化物

B.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減小,單質與水反應的劇烈程度逐漸增強

C.金屬鋰不能保存與煤油中,金屬鉀可以保存于煤油中

D.雖然自然界含鉀的物質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鉀含量太少,需施用鉀肥

26.下列關于堿金屬單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它們都可以與鹽酸反應放出氫氣B.它們在反應中都被還原

C.它們都能與氧氣反應生成過氧化物D.它們都能從FeCL,溶液中置換出Fe

27.氟是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能體現(xiàn)這一結論的是()

A.氫氟酸是弱酸B.氟化鈉是農(nóng)藥

C.氫氟酸有劇毒D.氟有KrF?、XeF,等化合物

28.下列性質為某些鹵素或鹵化物所特有的是()

A.氫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B.濱化銀光照分解

C.淀粉遇碘化鉀變藍D.單質漠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度不同

29.將澳水滴入碘化鉀溶液中,溶液由無色變?yōu)楹稚?;將碘水滴入硫化鈉溶液中,溶液呈渾

濁。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A.離子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I>S2>Br

B.原子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Br>I>S

C.離子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Br>r>S2-

D.元素的非金屬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Br>S>I

30.已知常溫下KCIO3與I1C1(濃)反應放出氯氣,現(xiàn)按如圖進行鹵素的性質實驗。玻璃管內

裝有分別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應一段時間后,對圖中指定部位顏色描述正確的是

()

④^口一氫氧化鈉溶液

■—KI淀粉溶液

②f■GNaBr溶液

孑>\KCIO.

①②③④

A黃綠色橙色藍色白色

B無色橙色紫色白色

C黃綠色橙色藍色無色

D黃綠色無色紫色白色

31.如圖在盛有澳水的三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的苯、四氯化碳和酒精,振蕩后靜置,出現(xiàn)

下列現(xiàn)象,正確的結論是(提示:苯是一種有機溶劑,不溶于水,密度比水?。ǎ?/p>

(D③

A.①加入的是CCL,②加入的是苯,③加入的是酒精

B.①加入的是酒精,②加入的是CC1”③加入的是苯

C.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的是CCL,③加入的是酒精

D.①加入的是苯,②加入的是酒精,③加入的是CC*

32.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h后,將溶液蒸干并灼燒,最后得到的物質

是()

A.NaBr和KIB.NaBr和KC1C.NaCl和KC1D.NaCl、KC1和12

33.下列關于鹵族元素的遞變規(guī)律不正確的是()

A.Fz、CL、Bn、上的氧化性逐漸減弱

B.HF、HC1、HBr、HI的熱穩(wěn)定性逐漸減弱

C.F、Cl\Br\F的還原性逐漸增強

D.Fz、Ck、Bm、L的密度逐漸增大,熔沸點逐漸減小

34.下列關于堿金屬元素和鹵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隨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堿金屬元素和鹵素的原子半徑都逐漸增大

B.堿金屬元素中,鋰原子失去最外層電子的能力最弱;鹵素中,氟原子得電子的能力最強

C.鈉與水的反應不如鉀與水的反應劇烈

D.浪單質與水的反應比氯單質與水的反應更劇烈

35.含有相同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的兩種微粒之間的關系不正確的是()

A.它們可能是同位素B.可能是不同分子

C.可能是不同離子D.可能是一種分子和一種離子

36.;X與黑X'兩種微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質子數(shù)一定相同,質量數(shù)和中子數(shù)一定相同

B.化學性質幾乎相同

C.一定都由質子、中子、電子組成

D.核電荷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一定相同

37.金屬鈦(Ti)被稱為未來“鋼鐵”,也稱為“太空金屬”。對鈦元素的同位素:;Ti、;;Ti、

;;Ti、;;Ti、;;Ti,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上述同位素中,Ti原子核中的中子數(shù)不可能為30

B.題述中包括5種鈦元素,且質子數(shù)都為22

C.題述中包括5種鈦原子,即鈦元素的5種核素

D.鈦的相對原子質量可能為46,也可能為50

38.鈉和鉀化學性質相似的根本原因是()

A.都與水反應生成強堿和氫氣B.都能與酸反應

C.最外層上都只有一個電子D.都是堿金屬

39.鎂、鋰在元素周期表中具有特殊的“對角線”位置關系,它們的性質相似,例如它們的

單質在過量氧氣中燃燒時均只生成正常的氧化物。以下對它們的性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Li2soi難溶于水B.Li不能從水中置換出H2

C.LiOH是易溶于水,受熱不分解的強堿D.Li2c受熱分解生成L£0和C0?

40.下列遞變情況中,正確的是()

A.Na、Mg、Al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依次減少B.C、N、0的原子半徑依次減小

C.Si、P、S元素的最高正價依次降低D.Li、Na、K的金屬性依次減弱

41.近年來,加“碘”食鹽較少碘化鉀,因其口感苦澀且在貯藏和運輸中發(fā)生變化,目前代

替加入的是()

A.I2B.KI03C.NalOD.KI0

42.氯氣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

A.褪色B.變成紅色C.先褪色后變紅D.先變紅后褪色

43.方志敏烈士在獄中曾用米湯(淀粉)給魯迅先生寫信,魯迅先生收到后,為了看清信的

內容,使用的化學試劑是()

A.碘化鉀B.碘化鉀淀粉溶液C.碘酒D.濱水

44.將下列各種液體分別與漠水混合并充分振蕩,靜置后混合液分層,下層幾乎無色的是

()

A.四氯化碳B.汽油C.酒精D.碘化鉀溶液

45.(20XX年,山東)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目前加碘食鹽中主要添加的是KIOs

B.日常生活中無水乙醇常用于殺菌消毒

C.綠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學物質的食品

D.在空氣質量日報中CO?含量屬于空氣污染指數(shù)

46.下列關于鋤的說法,錯誤的是()

①原子半徑比Na、K要大;②熔、沸點比Na、K要高;③還原性比Na、K要強;④跟水反應

比Na、K要緩和;⑤從相應化合物中制取鋤比制取Na、K要難。

A.①②④B.②⑤C.④D.②④

47.某元素R的氣態(tài)氨化物為II,.R,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分子中有m個氧原子,則

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

A.Hzm-n-sROmB.Hzn^m+sROmC.ILROmD.HzmROm

48.

第二節(jié)完索周期律

【考試要求】

1.使學生了解元素周期律是對元素性質呈現(xiàn)周期性變化實質的揭示。

2.使學生學習元素周期律,讓學生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概括、綜合,實現(xiàn)由感性認識上升

到理性認識。

3.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應用,了解周期表中金屬元素、非金屬元素分區(qū),掌握元

素化合價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關系。

4.通過對前面所學知識的歸納比較,掌握''位、構、性”的關系,使學生會運用元素周期律

的理論指導后續(xù)學習。

【要點梳理】

一、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1.電子層

(1)定義:在含有多個電子的原子里,電子的能量并不完全相同,離核的遠近也不相同,

電子分別在能量不同的區(qū)域內運動。我們把不同的電子運動區(qū)域簡化為不連續(xù)的殼層,稱為

電子層。

(2)通常(如圖所示),能量低的電子在離核較近的區(qū)域運動,而能量高的電子在離核較遠

的區(qū)域運動。

KifHt

(3)第1至第7電子層符號分別是K、L、M、N、0、P、Q。

2.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1)核外電子分層排布:核外電子一般總是盡可能地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即最

先排布K層,當K層排滿后,再排布L層等。

(2)各電子層容納電子數(shù)的規(guī)律: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2/(n僅代表電子層數(shù)),

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當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次外層電子數(shù)目不超

過18個,倒數(shù)第3層電子數(shù)目不超過32個;在核電荷數(shù)1?20號元素原子中,各電子層最

多能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K層2個、L層8個、M層8個。

注:核外電子數(shù)排布規(guī)律中的各項是相互聯(lián)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或應用其中的某一部分。

3.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一一結構示意圖

4.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的比較

氯離子

(1)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等于核電荷數(shù)。

(2)陽離子:核外電子數(shù)小于核電荷數(shù)。

(3)陰離子:核外電子數(shù)大于核電荷數(shù)。

5.元素性質與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關系

(1)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達到8(氯為2)時,該原子處于穩(wěn)定結構,化學性質較穩(wěn)定。

(2)一般來講,當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小于4時,易失電子,表現(xià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