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骨傷跟師筆記5篇A_第1頁
中醫(yī)骨傷跟師筆記5篇A_第2頁
中醫(yī)骨傷跟師筆記5篇A_第3頁
中醫(yī)骨傷跟師筆記5篇A_第4頁
中醫(yī)骨傷跟師筆記5篇A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跟師筆記

帶教單位XXX醫(yī)院

指導老師XX主任繼承人XX醫(yī)生

跟師日期20年7月9日跟師地點門診

跟診(操作)記錄:

患者女,38歲,腰痛伴右下肢麻木、放射痛1年余。體查:L3、

4右側椎旁處壓痛,右側直腿抬高試驗60度(+),加強試驗(+),右

小腿外側及足背皮膚痛覺明顯減弱,右下肢無肌肉萎縮,腱反射正常。

舌淡苔白膩,脈細弦。CT示:L3、4椎間盤向右后側突出,壓迫右側

神經根,診斷為:L3、4椎間盤突出癥。證屬濕痰阻絡,氣血不足,

陽氣阻遏,營衛(wèi)不和所致。方用:白芍10g,肉桂10g(后下),枳殼

10g,法半夏10g,白芥子10g,牛膝10g,黃芭20g,地龍10g,生姜

2片,大棗5枚。7劑。

按:方中重用黃芭益氣;白芍溫陽除痹;大棗調和營衛(wèi);生姜辛散,

使邪去而血痹自通;地龍通絡治麻效佳;枳殼開氣,而使黃茂益氣之

功更佳;法半夏化痰;白芥子祛頑痰通絡;牛膝補益肝腎,引藥下行。

朱丹溪曰:“麻是氣虛,木是濕痰死血”,因“木”為濕痰瘀血凝滯,

陽氣虛敗所致,故對木甚者加川草烏、肉桂以增強其溫陽除痹之功。

導師點評:腰椎間盤突出癥絕大多數可通過保守治療獲得較好的

效果,在治療時,應囑患者加強腰部的功能鍛煉,促進功能恢復。

簽名:XX醫(yī)生

導師:XX主任

臨床跟師筆記

帶教單位XXX醫(yī)院

指導老師XX主任繼承人XX醫(yī)生

跟師日期20年7月21日跟師地點門診

跟診(操作)記錄:

患者女,18歲,患者晨起頸部疼痛,以左側為甚,不能轉側,疼

痛并向頭左側放射,經貼膏藥及推拿稍好轉,第二天又加重,如此反

復2月余,查體:左側胸鎖乳突肌及斜方肌緊脹,壓痛,轉側加重,

無惡風畏寒。予芍藥甘草湯加味,甘草5g桂枝10g木瓜10g白

芍10g,囑臥低枕,忌受涼。7劑。

按語:芍藥甘草湯常用于內臟平滑肌痙攣引起的疼痛等。在骨傷

科以往常用于腓腸肌痙攣。方中芍藥益陰和營,甘草補中緩急,二藥

合用具有緩急止痛之功。加桂枝溫通宣痹,本瓜宣痹止痛。

導師點評:經臨床證明,此方對多種急性痛癥,尤其是平滑肌痙

攣引起的疼痛,都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只要符合證型的疾病皆可應

用。

簽名:XX醫(yī)生

導師:XX主任

臨床跟師筆記

帶教單位XXX醫(yī)院

指導老師XX主任繼承人XX醫(yī)生

跟師日期20年8月2日跟師地點門診

跟診(操作)記錄:

患者女,55歲。主訴:腰背痛2年余。自覺晨僵現象明顯,四肢

沉重,乏力,腰背酸痛,時輕時重。近1個月癥狀加重。診查:輕度

駝背。活動輕度受限,脊柱廣泛壓痛,直腿抬高試驗陰性。X線片示,

脊柱(胸腰段)后凸變形,各椎體呈魚尾狀改變,骨質疏松。脈沉弦.舌

質淡,苔薄白。診斷:骨痿。辨證:腎虛髓減,脾弱精衰,骨失克養(yǎng)

而致骨痿。治法.補腎、益脾、壯骨。處方;藥用淫羊善25g,肉茯

蓉20g、鹿角霜15g、熟地黃15g、鹿銜草15g、骨碎補15g,當歸15g、

黃芭20g、牡蠣50g、川杜仲15g、雞血藤15g、陳皮15g、黃精15g、

白術15g。7劑。

導師點評:骨質疏松多見于老年人或絕經后的婦女。中國傳統(tǒng)醫(yī)

學對本病雖無系統(tǒng)的論述,但從其臨床表現及骨結構改變上看,當屬

“骨痿”等范疇。本病雖屬先天之腎氣虛。日久勢必影響后天之脾胃,

運化失職,營養(yǎng)補給不充,氣血虛衰等癥見。故其治當在補腎益精的

同時。必須兼理脾胃以求全功.是治法之大要也。

簽名:XX醫(yī)生

導師:XX主任

臨床跟師筆記

帶教單位XXX醫(yī)院

指導老師XX主任繼承人XX醫(yī)生

跟師日期20年8月28日跟師地點門診

跟診(操作)記錄:

患者女,30歲。以“兩脅肋疼痛數日”就診,平時怕涼,有時伴

左側腹痛、心煩、急躁易怒。食少乏力,舌質偏暗,苔薄白,脈弦而

虛。處方如下:當歸、芍藥、柴胡、云苓、炒白術、干姜、薄荷、香

附、木香、沙參、麥冬、甘草,日一劑。

老師分析:該病人四診合參,當擬診為祖國醫(yī)學''脅痛”之范疇。

而脅痛為臨床常見病,主要證型有肝氣郁結、瘀血阻絡、濕熱蘊結、

肝陰不足等,病位在肝膽,基本病機為氣滯、血瘀、濕熱蘊結,肝膽

疏泄不利,不通則痛,或肝陰不足,絡脈失養(yǎng),不榮則痛。以辨外感、

內傷,在氣、在血和辨虛、實為辨證要點。脅痛的治療著眼于肝膽,

分虛實而治。實證宜理氣、活血通絡、清熱祛濕;虛證宜滋陰養(yǎng)血柔

肝。臨床上還應據“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的理論,以及肝膽疏泄

不利的基本病機,在各證中適當配伍疏肝利膽,理氣通絡之品。但應

注意,對于香燥理氣之晶,不宜過量服用。

簽名:XX醫(yī)生

導師:XX主任

臨床跟師筆記

帶教單位XXX醫(yī)院

指導老師XX主任繼承人XX醫(yī)生

跟師日期20年9月9日|跟師地點|門診

跟診(操作)記錄:

患者女,8歲。因蹦跳后覺左虢疼痛,活動受限1周就診。曾在

外院診治,未愈。查患兒跛行,左腹股溝中點壓痛,內、外旋活動

受限。X線攝片顯示左髓關節(jié)骨質未見異常,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滑。診為左髓關節(jié)滑膜炎;證屬痰瘀互結阻絡;治以化痰活血,通

絡止痛。以自擬方加減。處方:牛茅子10g,僵蠶10g,獨活10g,

秦蕪10g,白芷10g,牛膝10g,當歸10g,赤芍10g,柴胡10g,地

龍10g,桑枝15g,甘草5g。水煎服,服7劑。

導師點評:髓關節(jié)滑膜炎可由多種病因所致,如創(chuàng)傷、結核、風濕等。

該病例為創(chuàng)傷所致,臨床上往往單純采用行氣活血之法,起效較慢。

XX主任主任中醫(yī)師在診治該病時,認為除了瘀血之外,痰濕在該病中

也是重要的病理因素。痰瘀互結,阻滯經絡為該病病機。故治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