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韶關(guān)市語文升中考試樣題_第1頁
2006年韶關(guān)市語文升中考試樣題_第2頁
2006年韶關(guān)市語文升中考試樣題_第3頁
2006年韶關(guān)市語文升中考試樣題_第4頁
2006年韶關(guān)市語文升中考試樣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韶關(guān)市2006年高中階段學(xué)校招生考試語文試題(樣題)說明:1.考生須在答題卡上答題,寫在試題上的答案無效。答卷前,考生務(wù)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號填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將試室號、座位號填涂在答題卡上。2.全卷共8頁,滿分為120分(含卷面分4分),考試時間100分鐘。本試卷設(shè)有附加題,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該題得分作為補償分計入總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過120分。3.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yīng)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4.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上指定區(qū)域內(nèi)的相應(yīng)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涂改液和涂改帶。5.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荚嚱Y(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積累與運用(14分)1.默寫或按要求填空。(10分)(1)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1分)(2)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詩經(jīng)·蒹葭》)(1分)(3),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歐陽修《醉翁亭記》)(2分)(4)李白《行路難》中表現(xiàn)積極進取精神的兩句詩是:,(2分)(5)把王維《使至塞上》默寫完整。(4分)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诳诳诳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下列一段話中劃線部分有語病,請分別改正。(4分)旅游衛(wèi)視5月4日播出的一期節(jié)目遭到眾多動物保護者的抗議。在這期節(jié)目中,①一只貓當(dāng)作實驗品從四樓拋下,以證實貓從高處摔下是否仍安然無恙。據(jù)相關(guān)資料顯示,②即使貓在下墜過程中能迅速調(diào)整體位,變?yōu)樗淖阆蛳轮?,但這只能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③仍不能完全避免不骨折和內(nèi)臟破裂。動物保護者對這種虐待動物的節(jié)目表示憤怒。今天,旅游衛(wèi)視節(jié)目中心負責(zé)人表示,④今后將不再播出動物活體實驗的節(jié)目,并向觀眾表示致歉。改正:①②查字典語文網(wǎng)③④二、文言文閱讀(1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第3至6題。曹劌論戰(zhàn)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姟枺骸昂我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雌?,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2分)A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B遂逐齊師挑撥離間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蒀望其旗靡D忠之屬也所向披靡屬予作文以記之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1)小惠未偏,民弗從也。(2)彼竭我盈,故克之。5.用原文語句回答下面問題。(2分)曹劌阻止魯莊公追擊的原因是“口口口口”。(限四個宇)6.曹劌的“遠謀”體現(xiàn)在哪里?用自己的話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簡要說說。(2分)三、現(xiàn)代文閱讀(42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第7至20題。(一)(12分)①眾所周知,大自然的花香是借助空氣這個介質(zhì)傳遞給人的嗅覺,因而空氣的物理屬性(例如“溫度”)對花香的傳播肯定有一定的影響。反過來說,利用花香的傳播情況,也可預(yù)測某些氣象要素。②園林工作者多有這樣的體驗:當(dāng)氣溫較高時,隨處都可聞到花香,而且香氣較濃;而當(dāng)氣溫較低時,則只能在花的附近才能聞到花香,香氣也比較淡?;ㄏ愕臐獾娴呐c氣溫有關(guān)嗎?③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弄清“花香”是怎么回事。原來,在大多數(shù)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種油細胞,能不斷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這種芳香油易揮發(fā),擴散到空氣中的芳香油分子,刺激人的嗅覺器官產(chǎn)生芳香的感覺,這就是花香。所謂的香氣濃淡,不過是進入人鼻孔中芳香油分子的多少罷了。實驗證明,當(dāng)其他環(huán)境因素(如風(fēng)力、濕度、空氣懸浮物)完全相同時,芳香油分子的擴散快慢主要受氣溫影響。氣溫越高,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越快,擴散也就越快。當(dāng)然,擴散快慢還與花卉本身(即花卉品種)的芳香油分子密度有關(guān)。④在低溫?zé)o風(fēng)的天氣里,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變小,由花朵擴散出的芳香油分子大都聚集在花朵的周圍,遠離花朵處,芳香油分子的密度較小,幾乎聞不到什么香氣;只有靠近花朵,才能聞到花香。而在陽光艷麗、大氣溫暖甚至炎熱之時,一方面,較高的氣溫加快了芳香油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使其擴散加快;另一方面,花卉附近地面受熱輻射后,近地層空氣很快增溫,熱空氣上升,冷空氣又來補充,循環(huán)氣流不斷將花卉附近的芳香油分子帶走,使得附近的芳香油密度減小,這就進一步加快了花卉對芳香油的分泌揮發(fā),花的香氣更濃,擴散得也更遠,產(chǎn)生出花香濃郁、香氣襲人的感覺。⑤正是因為氣溫對花香擴散有較大的影響,所以古人常常用花香的濃淡來判斷氣溫的高低。南宋詩人陸游在《村居書喜》中有兩句詩:“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爆F(xiàn)在看來,也頗有些科學(xué)依據(jù)。(選自《知識就是力量》2004年第7期,有刪改)7.用一句話概括本文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3分)8.有人對本文提出質(zhì)疑:如果氣溫越高,花香越濃,那么為什么早晚氣溫比中午低,我們反而覺得花香更濃些呢?請用第③段提供的知識來解釋。(3分)9.從下面句子中找出兩個最能體現(xiàn)說明語言準確性的詞語。(2分)在大多數(shù)花卉的花瓣里,有一種油細胞,能不斷分泌出有香味的芳香油。10.根據(jù)第④段內(nèi)容解釋陸游詩句“花氣襲人知驟暖”的科學(xué)道理。(4分)(二)(12分)讀書的“坎兒”①有大學(xué)生問2003年被評為中科院院士的一位青年科學(xué)家:年輕人怎樣才能成功?科學(xué)家回答了簡單的四個字:請多讀書。不只是這位科學(xué)家,幾乎所有在事業(yè)上取得大成就的人,都喜歡“號召”別人讀書。書籍是人類社會實踐經(jīng)驗和生命智慧的總結(jié),對我們認識世界和自身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如果我們把人的生命比作嬌艷欲滴的玫瑰,書籍則是必不可少的氧氣和陽光;如果我們把人的生命比作奔騰不息的河流,書籍就是堅固的河床。②從一般意義上講,讀書是最沒有門檻的。大學(xué)教授可以讀,建筑工地的民工同樣可以讀;綠草連天的春日能讀,白雪皚皚的冬日也能讀;人來人往的圖書館適合讀,一人獨居的臥室一樣適合讀……因為讀書沒有大多的門檻,它才能作為一種全民的“健心運動”加以推廣。③不過,讀書的無門檻是相對于書海里的普通游泳者而言的,一個人想要做一個有品位的讀書人,還真得跨越幾個心靈的坎兒。④第一,你必須是澄靜的。人很難沒有欲望,當(dāng)年,乾隆下江南,看到大運河上熙熙攘攘,問身邊一和尚:大運河有多少條船?和尚答:兩條,一條為名,一條為利。乾隆非常欣賞和尚的機敏,當(dāng)即大加賞賜。其實,這和尚并非特別聰明,他只是深諳世道人心的奧秘而已。然而,一個人下決心當(dāng)讀書人,不能有大多的欲望。欲望多的人會不自覺地把書籍分成“有用”、“無用”兩種:“有用”的,他廢寢忘食地閱讀;“無用”的,他視若敝履。而事實上,所謂“有用”的書,往往是作用于一時的職業(yè)的,只能讓我們獲得物質(zhì)財富;而“無用”的,則側(cè)重于培育人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感,可以使我們獲得心靈高度。⑤第二,你應(yīng)該學(xué)會堅持。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認識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達真理,這就決定了書籍的正確性永遠是有限的。正因為有限,我們就得不斷地跟蹤事物的新進展,掌握知識的新動態(tài),讓自己的生命與面對的生活一起前進。讀書沒有恒心,一個人的思想必然陳舊、淺薄,我們創(chuàng)造物質(zhì)、精神財富的能力就會變得虛弱不堪。⑥第三,我們一定要培養(yǎng)明辨是非的能力。書籍并不是真理的代名詞,真理可以利用它,謬誤和謊言同樣可以利用它。一個人要對市面上良莠不齊的書籍作出選擇,靠別人把關(guān)是沒有太多作用的。別人的精力再旺盛,也不能看盡天下的書。何況,同樣一本書,不同的人有著完全不同的評價,別人認為不好的,你也許覺得好;別人以為精美絕倫的,你或許感覺一塌糊涂。對書的考察,最可靠的評判官是你的心靈——非同尋常的對知識的敏感,超乎群倫的觀人察事的眼光以及對人文精神的深刻把握。(選自《中華讀書報》2005年4月20日,有改動)11.“讀書的‘坎兒'”在文中具體指哪些?(3分)12.為什么說“讀書是最沒有門檻的”?根據(jù)第②段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回答。(3分)13.第④段引用乾隆與和尚的對話用意是什么?(3分)14.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種說法與第⑤段的哪個句子意思相近?(3分)(三)(18分)一窠①八哥的謎牛漢小時侯,我不會養(yǎng)鳥,卻有探險和獵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麥收季節(jié),聽說城墻上出現(xiàn)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墻下繞來繞去尋找。果然,聽到了一絲兒很A(zhìnèn)而清脆的聲音,似出殼不久的雛雞的叫聲。順著細微的聲音找去,終于望見了在高高城墻上的一孔洞穴里,四五張鮮紅的小嘴正張著,像一束喇叭花懸掛在崖畔上,好看極了。我當(dāng)下就想把它們掏下來。但壁立的城墻太高太陡,無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墻的上方,用梯子夠不著,從城墻上用繩子縋②下來一定可以掏著,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墻跟前,仰起頭望著那一窠神秘的八哥。記得父親曾對我說過,縣城墻最早是隋朝時筑的土城,明朝時包的青磚。墻面上已經(jīng)有一些磚朽爛成窟窿,我異想天開,想攀登上去掏這窠八哥。全村的孩子中,我最會爬墻上樹,我相信自己會手扣著腳登著那些孔洞往上攀登,總有一天能把這窠八哥掏到手。我天天練攀登,苦練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媽從天空嗖的一聲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閃而過,隨后從窠里伸出頭,朝下望著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們在咒罵我。有幾次,頭發(fā)上落了雨點似的鳥糞,還有臟土。我心里明白,這是大八哥在對我進行反抗。小八哥抖動著茸茸的羽毛,我聞到了奇異的鳥的氣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能夠著八哥了。一天清早,我來到城墻下,感到有點異樣——沒有聽到小八哥的聲息。前幾天,我已聽出小八哥的聲音變得洪亮了起來,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學(xué)語,已經(jīng)很像在歌唱。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鴿子那種柔媚而混濁的聲音,更不是麻雀B(cūcāo)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會上的任何一種樂器聲。整個城墻顯得鐵青鐵青,千瘡百孔,像死了一樣。我頓然明白,八哥一家已經(jīng)飛走了,已經(jīng)移居到不可知的遠方。叫賣黃酒的小栽根告訴我,天亮前后,他看見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個方向飛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傷心地扒在城墻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還沒長到該出飛的時候,它們?nèi)绾卧诖篪B翅羽的扶托下逃到了遠方,真是一個猜不透的謎。我為它們擔(dān)憂。我曾在村子上空看見成千上萬只蜜蜂嗡嗡叫著,扶托著它們不會飛的蜂王,像金黃色的云朵從天空飛過,后來落在我家院子的老槐樹下,父親用涂了蜜的大笊籬③把抱成團兒的蜂小心地收了下來,于是我家有了一窠蜜蜂,養(yǎng)在西房的屋頂上。我想連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托著蜂王飛,那窠小八哥一定能夠讓自己的父母扶托著飛走。但是我不大相信它們能飛得很遠。我在村里村外到處尋找,沒有發(fā)現(xiàn)八哥的蹤影。它們究竟飛到什么地方?難道真的飛過了滹沱河,飛到了二十里以遠的北山上?是的,一定飛到了那個郁郁蔥蔥的鳥的世界。我這一輩子不會忘記這窠小八哥。而且直到現(xiàn)在也不明白:它們在大難臨頭的時候,如何能神奇地飛到了遠方?前幾天,有個詩人聽我講述這個故事,沉思了一會兒,對我說:“是小鳥自己飛的。在災(zāi)難面前,翅膀一下子就會長大長硬。”我有點相信這個解釋了。真的,是小八哥自己飛走的。我怎么會想不到這一點?(選自《向著大陽歌唱》,商務(wù)印書館2003年4月版,有刪改)[注]①窠(kē):鳥獸昆蟲的窩。②縋(zhuì):用繩子拴住人或東西往下送。③笊籬(zhàolí):一種工具。15.請根據(jù)拼音寫出文中空缺處應(yīng)填入的詞語。(2分)A.zhìnèn()B.cūcāo()16.“一窠八哥的謎”主要指什么?對此可能的謎底有哪兩個?(4分)17.在本文中作者對八哥的感情有什么變化?(3分)18.第一段對小八哥作了哪些方面的描寫?簡要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2分)19.結(jié)合全文,談?wù)剟澗€句子各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心情?(4分)(1)整個城墻顯得鐵青鐵青,千瘡百孔,像死了一樣。(2)是的,一定飛到了那個郁郁蔥蔥的鳥的世界。20.結(jié)合你的成長經(jīng)驗或閱讀積累,談?wù)勀銖奈闹蝎@得的啟示。(3分)四、作文(50分)21.根據(jù)題目和要求作文。題目:又一次要求:(1)把題目補充完整。(2)自選文體。(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姓名和學(xué)校名,否則扣分。[附加題](10分)1.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1)至(3)題。(6分)董行成懷州河內(nèi)縣董行成能策賊。有一人從河陽長店,盜行人驢一頭并皮袋。天欲曉,至懷州。行成至街中,見之,叱曰:“個賊住,即下驢來!”遂承伏。人問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驢行急而汗,非長行也。見人則引韁遠過,怯也。以此知之?!弊剿涂h有頃驢主尋蹤至皆如其言。(選自《太平廣記》)(1)根據(jù)情節(jié),請你給董行成起一個恰當(dāng)?shù)木b號。(1分)(2)請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董行成這次“策賊”的依據(jù)。(3分)(3)文中劃線部分沒有標點符號。請用“|”線標示出需要加標點符號的位置。(2分)捉送縣有頃驢主尋蹤至皆如其言2.品詩寫詩:(4分)品讀下面詩歌,你會得到很多啟發(fā)。請你從下面題目中任選一題,也來創(chuàng)作一首小詩。供選題目:微風(fēng)驚雷浪花落英細雨題目:朱自清東風(fēng)里,掠過我臉邊,星呀星的細雨,是春天的絨毛呢。韶關(guān)市2006年高中階段招生考試語文試題(樣題)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說明:1、主觀題答案只要意思相同或相近即可酌情給分;如果考生的答案與下面參考答案不一致,但符合題目要求且言之成理,也應(yīng)該判為正確。2、主觀題答案語言表述不準確的酌情扣分。3、除有特別說明的題目外,答案(包括作文)中出現(xiàn)錯別字每3個扣1分(重復(fù)不計),但扣分不得超過該小題的分值。4、附加題給分應(yīng)從嚴。卷面分4分分值4分3-2分1分0分評分標準字體端正卷面整潔字體清楚卷面干凈字體潦草卷面雜亂字體難認卷面臟亂一、積累與運用(14分)1.10分(1)1分古道西風(fēng)瘦馬(2)1分道阻且長(3)2分醉翁之意不在酒得之心而寓之酒也(4)2分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5)4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以上每小題,錯、漏、多1字均扣0.5分,扣完該小題分值為止)2.4分①1分在“當(dāng)作”前面加上“被”(或“被人”)②1分把“即使”改為“雖然”③1分刪去“避免”后的“不”④1分刪去“表示”;把“致歉”改為“道歉”(或“歉意”)二、文言文閱讀(10分)3.2分C4.4分(1)2分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不會聽從(您)的。(2)2分敵方的勇氣已經(jīng)消失了,而我方的勇氣正旺盛,所以打敗他們。(原句中詞語翻譯錯一個扣0.5分,句子不通順扣0.5分,扣完該小題分值為止)5.2分懼有伏焉6.2分(1)1分認為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2)1分適時出擊,適時追擊。(或:善于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三、現(xiàn)代文閱讀(42分)7.3分空氣的溫度對花香的傳播有一定的影響。(或氣溫對花香擴散有較大的影響)(答“利用花香的傳播情況,可預(yù)測某些氣象要素”或“花氣襲人知驟暖”也給1分)。8.3分花香的濃淡除了受氣溫的影響外,還會受其他環(huán)境因素(如風(fēng)力、濕度、空氣懸浮物)的影響。9.2分(1)大多數(shù)(2)不斷(各1分)10.4分一方面氣溫升高,加快芳香油分子的擴散:另一方面,氣溫升高后所形成的循環(huán)氣流加快了花卉對芳香油的分泌揮發(fā)。(每個要點2分;第二個要點只答“氣溫升高后加快了花卉對芳香油的分泌揮發(fā)。”也給2分)11.3分太多的欲望;沒有恒心;不能分辨是非(良莠不分)。(每個要點1分)12.3分人人可以讀;時時可以讀;處處可以讀。(每個要點1分)13.3分意在論證人們的欲望太多,因此讀書人必須澄清。14.3分書籍的正確性永遠是有限的。(答“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認識只能一步步走近真理,而不可能完全抵達真理,這就決定了書籍的正確性永遠是有限的”也給滿分)。15.2分A.稚嫩B.粗糙(各1分)16.4分“謎”指小八哥是如何飛走的。(2分,多答“究竟飛到哪里去了”不扣分)可能的謎底:一是大八哥用翅羽扶托著小八哥飛走的,二是小八哥自己飛走的。(2分)17.3分開始是好奇喜歡,后來是擔(dān)憂,最后是對八哥懷著敬意和歉疚。(每個要點1分)18.2分聲音、外貌。(1分)生動描繪了八哥的形象,流露出“我”對八哥的喜愛。(1分)19.4分(1)作者知道八哥一家飛走后極為失望、傷心。(2分)(2)寄托了“我”對小八哥的祝愿,也暗含了我對八哥一家的歉疚。(2分)20.3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