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的積累和敘寫_第1頁
高考作文素材的積累和敘寫_第2頁
高考作文素材的積累和敘寫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作文素材的積累和敘寫摘要】:學生由于缺乏對生活的深刻感悟能力,所以在考場作文中記敘文的寫作很難寫出真情實感,給閱卷老師流水賬日記的既視感,所以在高考中選擇記敘文寫作的考生少之又少。這時想要在高考作文中拔得頭籌,大部分學生會更傾向于議論文的寫作這顆救命稻草,但是在議論文寫作時,也常常面臨兩個問題:一時無材料可用,也就是無話可說,二是有話也不知道怎么說,前者是材料的積累問題,后者是材料的敘寫問題。本文將對材料的積累和敘寫問題進行簡單探討。

【關(guān)鍵詞】:高考作文材料積累敘寫

【中圖分類號】G634.34

(一)話說“材料積累”

量變引起質(zhì)變。無話可說是不是就說明學生在素材積累時量的沒有達到一定的要求呢?人們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都知道作文要做到言之有物,就要有一定量的素材的積累,但是不是擁有了一定量的素材積累后,學生便有話可說了呢?其實不然,從高一到高三,科任老師都會給學生大量印發(fā)作文素材,這些作文素材的涉獵面也是十分的廣泛。早讀時間學生也有意識的進行記憶。但在實際寫作實踐中,學生面對作文題目時,仍然有無話可說的無助感,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1.從淺的層面來說,是學生的盲目自信造成的。

很多學生對于當時印發(fā)的素材事例,自以為已經(jīng)記下了,所以也就放下了。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心理學中記憶分為淺層記憶和深層記憶,學生看過材料后當時記住了,一兩天之后忘掉一半,一兩個月后,忘卻十之八九。久而久之。三年高中的惡性循環(huán),致使學生對于作文素材如同走馬觀花,面對試卷中的作文考題時也只能指雁為羹。很難有深層的知識記憶任自己挖掘。就出現(xiàn)了無話可說的尷尬局面。

2.學生沒有掌握對生活的留心觀察正是作文素材的來源

生活處處皆語文,老師印發(fā)材料,推薦學生作文素材書,無論哪種方式無疑都是填鴨式的教育,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局面。只有真正的熱愛生活,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的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每個考生只有對生活中的人事物和每天通過各種渠道獲得的信息進行認識、感悟、理性對其進行審美與思辨,并思考背后的原因與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才能真正的做到對素材的積累??紙鲋胁拍茏龅轿乃既?,才能有話可說。

3.從深度層面來說,是教師要求不全面造成的。

在指導學生積累作文素材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強調(diào)的只是:作文素材的積累講究的是典型和新鮮,而忽視了“要具體”這一要求。因此,很多學生在記憶作文素材時,只是泛泛地記一些零碎粗糙的信息,對人物或事件的一些精彩和感人的細節(jié)并不上心。如學生最常用的素材:“無比鋼琴師”劉偉,很多學生知道的只是他是“中國達人秀”的冠軍,他在賽后得到觀眾和評委的好評,而對他在失去雙臂之后,怎樣堅強地站立起來,實現(xiàn)人生理想等一些感人的細節(jié)不曾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這樣,在實際的寫作實踐中,想要有話可說難上加難。

試想:如果學生對自己占有的材料的細枝末節(jié)熟稔于心,那還能在寫作的過程中絞盡腦汁仍然一無所獲嗎?如:“徐霞客”這一人物,如果他們不僅知道徐霞客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學家,還知道他為了追尋理想,在探險的道路上,即使“三次遇盜,四次絕糧,還差點丟到性命”也不曾后悔等一些感人的細節(jié),那在運用這則素材寫作時,還會“無話可說”嗎?

由此,要解決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存在的“無話可說”這一問題,關(guān)鍵就是要解決如何積累材料的問題。在指導學生積累材料的過程中,我們不能總是一味的指責學生,而是要多督促,多引導,使其端正態(tài)度,對手中已占有的材料做到常回顧,勤記憶,多觀察,只有這樣,在寫作過程中,方能做到“有話可說”,說出的話也更有感染力。

(一)話說“材料敘寫”

“有話不知道怎么說”也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常抱怨的,盡管他們手中占有一定量的作文素材,但在面對具體的作文題目時,在實際的寫作實踐中依然感到很迷茫。關(guān)鍵就在于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根據(jù)題目打開材料的敘寫思路。

確實如此,在過去的議論文寫作指導中,我們的考生強調(diào)的只是:材料的敘寫必須緊扣論點,也就是”定向敘述”,但在“定向”中的基礎上究竟怎樣敘寫,怎樣打開敘寫的思路,我們很少有過這昂面的指導。那怎樣才能打開敘寫材料的思路呢?我們可以采取“多角度提問文題”法。

多角度提問“文題”,也就是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等多個角度,對命題者提供的“題目”進行提問。如作文《解開心中的繩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問:心中的繩索是什么,?怎樣解開?解開后有怎樣的意義?通過這樣設疑后,該如何去敘寫所選擇的材料,我們的思路就變得很明晰了。如:一味考生根據(jù)文題對“蘇子”這一材料的敘寫: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江水承載著的是蘇子陣陣的愁思。他不明白為什么被認為“大肚能容天下”的九五只尊僅僅因為意見不同而貶謫良臣,也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鞠躬盡瘁地為國為民,竟然落得如此田地!(心中的繩索是什么)但與旁人的交談中,蘇子心中的繩索慢慢地解開——千古風流人物就如大江東去般褪色、消逝,這是規(guī)律,更是命運?。ㄔ鯓咏忾_)解開心中的繩后,赤壁之上,他向世人展現(xiàn)的豈止是那場驚天地的戰(zhàn)爭,更是一種灑脫超然的精神。(解開后的意義)

很明顯,因為通過對題目多角度的提問,這位考生在敘寫材料的時候不僅緊扣題目,而且思路非常的清晰。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敘寫的過程中,我們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每個角度都兼顧,而是能夠根據(jù)命題者的要求或是題目自身的特點,對材料進行取舍嗎,做到重點突出。如作文《解開心中的繩索》這篇文章在敘寫材料時,關(guān)鍵是要敘寫清楚人物心中的繩索是什么以及怎樣解開,因為他是一個動賓結(jié)構(gòu)的標題,重點應該落在動詞“解開”上面。

(三)小結(jié)

在議論文寫作指導過程中,我們教師指導的重點往往放在審題、立意、謀篇、語言等大的方面。雖然這是考綱重點要求的幾個大的方面,而對一些細節(jié)問題卻忽視了,就如同上面我提到的兩點。無話可說和有話不知道該怎么說這兩個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