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共187題)_第1頁
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共187題)_第2頁
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共187題)_第3頁
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共187題)_第4頁
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共187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共6套)(共187題)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第1套一、論述題(本題共1題,每題1.0分,共1分。)1、試論“文化大革命”。標準答案:(1)“文化大革命”的發(fā)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各種矛盾、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第一,中共中央、毛澤東在1957年以來,在社會主義社會階級斗爭問題上逐漸形成的一套“左”傾錯誤理論。這是“文化大革命”發(fā)生和持續(xù)的直接原因。第二,個人專斷作風和個人崇拜現(xiàn)象不僅嚴重地損害了民主集中制原則,也為“文化大革命”的發(fā)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第三,林彪、江青、康生等人的不斷利用毛澤東的錯誤,進行反革命活動,是“文化大革命”發(fā)生和持續(xù)的重要原因。第四,毛澤東晚年關于社會主義理論的錯誤認識,是“文化大革命”發(fā)生的重要因素。第五,中蘇兩黨、兩國關系惡化,蘇聯(lián)向中國施加政治、軍事、經濟壓力,毛澤東認為,中國必須反修防修,這是“文化大革命”發(fā)生的國際背景。第六,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史無前例的,在探索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曲折和失誤。中國千百年來受到封建專制主義和小農平均主義的影響,是“文化大革命”發(fā)生的社會歷史根源。(2)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先后出現(xiàn)了林彪和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革命與反革命的斗爭貫始終,但從整體上來看,“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fā)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第一,毛澤東雖然親自領導和發(fā)動了“文化大革命”,犯了嚴重的錯誤。但他所犯的錯誤,是一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所犯的錯誤,他的動機是想要阻止資產階級復辟;這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企圖篡黨奪權、陰謀推翻黨的領導,性質截然不同。第二,雖然林彪、江青兩大反革命集團在“文化大革命”中竊取了很大一部分和國家的領導權,但最終未能取得最高領導權,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沒有變,中國的社會主義方向沒有變。由于全黨全國人民的努力,最終粉碎了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糾正了“左”傾錯誤。第三,“文化大革命”中大量斗爭發(fā)生在人民內部,使國家的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陷入極不正常的狀態(tài)之中,是一場嚴重的內亂。(3)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國歷史上的空前大災難,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第一,在思想上,“文化大革命”混淆是非,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四處泛濫,把毛澤東思想庸俗化、簡單化,在一系列理論上、政策上造成了嚴重的錯誤。第二,嚴重破壞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給中國的人才建設帶來了不可彌補的損失。第三,嚴重破壞了生產,給國民經濟帶來了嚴重的損失。第四,使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遭到空前的浩劫,教育、科學技術事業(yè)遭到了嚴重破壞。第五,組織上,“文化大革命”嚴重破壞了黨的組織建設,黨的組織原則和紀律受到了破壞。(4)“文化大革命"是在探索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失誤,是在錯誤理論指導下的一次錯誤實踐,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第一,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和階級斗爭問題。在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消滅了剝削階級以后,國家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階級斗爭,而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第二,必須認識到社會主義建設就是要大力發(fā)展生產力,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必須轉移到經濟建設、努力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軌道上來。要不斷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滿足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三,必須正確處理群眾、階級、政黨和領袖之間的關系,反對個人凌駕于黨、國家和組織之上。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的原則,反對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第四,必須進一步發(fā)揚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制,要把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根本任務。必須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充分發(fā)揚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切實保障全體黨員和全體公民的民主權利,使黨內民主和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第五,必須進行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必須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完整、準確地學習和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二、單選題(本題共13題,每題1.0分,共13分。)2、“文化大革命”發(fā)動的兩個綱領性文件是()。A、《五一六通知》和《十六條》B、《五一六通知》和《二月提綱》C、《十六條》和《二月提綱》D、《二月提綱》和《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拉開“文化大革命”序幕的是()。A、《五一六通知》B、《二月提綱》C、《十六條》D、《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肯定個人崇拜,把林彪作為“毛澤東同志的親密戰(zhàn)友和接班人”寫入黨章總綱的會議是()。A、八屆十一中全會B、中共九大C、中共九屆二中全會D、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林彪在()會議的講話中大講“天才”問題,繼續(xù)堅持設國家主席。A、八屆十一中全會B、中共九大C、中共九屆二中全會D、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的時間是()。A、1971年10月B、1972年2月C、1972年9月D、1979年1月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7、內蒙古自治區(qū)的設立時間是()。A、1947年B、1955年C、1958年D、1965年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設立時間是()。A、1947年B、1955年C、1958年D、1965年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設立時間是()。A、1947年B、1955年C、1958年D、1965年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0、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的設立時間是()。A、1947年B、1955年C、1958年D、1965年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1、西藏自治區(qū)的設立時間是()。A、1947年B、1955年C、1958年D、1965年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以下內容不屬于中國共產黨為解決中西部落后問題,鞏固發(fā)展國防事業(yè)而采取的三線建設的是()。A、建攀枝花為鋼鐵基地B、建設酒泉、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C、建葛洲壩、劉家峽水電站D、建天津無縫鋼管廠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在中國共產黨的“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中,以下不屬于“西部”的省是()。A、四川B、廣西C、內蒙古D、山西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在中國共產黨的“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中,提出要依托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線,逐步形成一些有特色的跨行政區(qū)域的經濟帶,以下不屬于其中的是()A、西隴海蘭新線B、濱海新區(qū)C、長江上游經濟帶D、南(寧)貴經濟帶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三、名詞解釋(本題共17題,每題1.0分,共17分。)15、《二月提綱》標準答案:1966年2月3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彭真召集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組擴大會議。會議擬定了《關于當前學術討論的匯報提綱》,簡稱《二月提綱》?!抖绿峋V》強調不要把學術討論變?yōu)檎闻羞\動,要堅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要以理服人。經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二月提綱》于2月12日轉發(fā)全國。4月16日,毛澤東到杭州,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批判了彭真的所謂“反黨罪行”,宣布撤銷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組及《二月提綱》。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五一六通知》標準答案: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簡稱《五一六通知》?!锻ㄖ峰e誤地估計了黨內和國內的形勢,認為當時學術界、教育界、新聞界等文化領域的領導權,都不在無產階級手里,在中央和中央機關,各省、市、自治區(qū)都有一批反黨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通知》要求全黨高舉無產階級文化革命的大旗,奪取在這些文化領域的領導權。同時,批判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文化領域的各界里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锻ㄖ肥羌凶髢A方針的綱領性文件,反映了毛澤東關于“文革”的主要論點,也是“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的重要內容。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十六條》標準答案:即《中共中央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簡稱《十六條》,是1966年8月1日至12日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上通過的文件?!妒鶙l》正式確定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傾指導方針?!妒鶙l》規(guī)定:這場運動的目的是斗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批判資產階級的反動學術權威,批判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意識形態(tài),改革教育,改革文藝,改革一切不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以利于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十六條》是中央關于“文革”的正式、系統(tǒng)的文件,是按“左”傾指導方針為“文革”制定的具體章程,是《五一六通知》的繼續(xù)。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8、“三支兩軍”標準答案:即人民解放軍在“文革”中奉命執(zhí)行支左、支農、支工、軍管、軍訓任務。1966年12月31日,根據(jù)毛澤東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關于對大中學校革命師生進行短期軍政訓練的通知,此后,軍隊開始執(zhí)行軍訓任務。1967年1月,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廣播電臺問題的通知,規(guī)定革命群眾同那些控制廣播電臺的走資派進行斗爭的廣播電臺,一律由當?shù)厝嗣窠夥跑妼嵭熊娛鹿苤?,軍隊由此開始實行軍管任務。不久,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文革小組又賦予人民解放軍以支左、支農、支工的任務。據(jù)統(tǒng)計,全軍大約有280多萬指戰(zhàn)員參加過三支兩軍的工作。在當時全國內亂的局面下,派人民解放軍實行三支兩軍,對穩(wěn)定局勢,減少工農業(yè)生產和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由于三支兩軍貫徹執(zhí)行“文革”的指導思想,也帶來一些消極的后果。1972年后,各地、各單位三支兩軍人員先后撤回部隊。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一月風暴”標準答案:1967年1月初,上海《文匯報》和《解放日報》相繼被造反派奪權。接著,造反組織奪取了上海市的黨政大權。毛澤東對上海造反派奪權采取了支持的態(tài)度,要中央文革小組給上海市各“造反團體”發(fā)出賀電。在全面奪權的號召下,各地造反派熱烈響應,“奪權”風暴席卷全國。即所謂“一月風暴”。僅1月份就有山西、青島、貴州、黑龍江四省市宣布奪權,建立了所謂的革命委員會。全國陷入了更大的動蕩混亂之中。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二月抗爭”標準答案:面對“一月風暴”嚴重危害國家的動亂,一批老革命家挺身而出,抵制“文革”的錯誤和林彪、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1967年2月,在周恩來主持的中央政治局碰頭會上,譚震林、陳毅、葉劍英等圍繞著“文革”要不要黨的領導,應不應該將老干部統(tǒng)統(tǒng)打倒,要不要穩(wěn)定軍隊等重大問題,與江青、張春橋一伙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這就是“二月抗爭”。不久,江青等人又多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責老帥們的抗爭是“二月逆流”,對他們進行批判和圍攻。隨后,中央政治局停止了活動,中央文革小組基本上取代了中央政治局?!岸驴範帯北粔褐葡氯?。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1、廬山會議標準答案:1970年8月23日至9月6日,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在廬山召開,又稱廬山會議。會議議程:第一,討論修改憲法問題;第二,審定國民經濟計劃;第三,討論戰(zhàn)備問題。林彪開幕會議上以頌揚毛澤東為幌子,大講“天才”問題,堅持要設國家主席。林彪的同伙分別在華北組、中南組、西南組、西北組發(fā)言,鼓吹設國家主席和天才問題。由于林彪一伙制造混亂,會議無法按議程正常進行。黨中央和毛澤東識破了林彪一伙的陰謀。毛澤東召開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決定分組會議立即停止討論林彪的講話,責令陳伯達檢討。8月31日,毛澤東在全會上印發(fā)《我的一點意見》一文中嚴厲批評了陳伯達及“天才”論的觀點。會議討論了毛澤東的這篇文章,開展了對陳伯達的批判,粉碎了林彪集團奪取最高權力的陰謀。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571工程”紀要》標準答案:這是林彪發(fā)動反革命政變的重要一環(huán)。為了篡奪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權,林彪集團決心發(fā)動反革命的政變。1970年10月,林彪之子林立果混入空軍的幫派分子組成“聯(lián)合艦隊”,作為發(fā)動反革命政變的骨干力量。1971年3月,林立果奉林彪之命,主持“聯(lián)合艦隊”開會,制定了發(fā)動政變計劃的《“571工程”紀要》。企圖謀殺毛澤東或在廣州另立中央。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九一三”事件標準答案:面對中共中央在全黨全軍的“批陳整風”,林彪仍然沒有悔改之意,反而鋌而走險,策劃發(fā)動武裝政變,奪取全國政權。林彪對1971年的毛澤東南巡極為恐懼,在毛澤東南巡途中,林彪下達了發(fā)動武裝政變的手令,企圖謀害毛澤東,毛澤東提起離開杭州,到達北京,挫敗了林彪的陰謀。林彪陰謀破產后,決定帶領黃、吳、李、邱等人南逃廣州,周恩來下達全國禁航令,打亂了林彪的南逃計劃。9月12日深夜,林彪決定改南逃為北叛,立即飛往蘇聯(lián)。13日零點22分,林彪、葉群、林立果等倉皇登上專機,強行起飛,途經蒙古溫都爾汗時折戟沉沙,機毀人亡。林彪集團的余黨或自殺斃命,或束手就擒,一場武裝政變被徹底粉碎。“九一三”事件的發(fā)生,客觀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論和實踐的失敗。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批林批孔標準答案:“批林批孔”運動本來是毛澤東出于肯定“文化大革命”、反對修正主義的目的發(fā)動起來的,認為通過這場運動,既可以使人們認清林彪主張復辟的實質,又可以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自覺地維護“文化大革命”的成果。1974年1月,毛澤東批準江青主持編寫的《林彪與孔孟之道》,在全國范圍開展“批林批孔”運動。江青一伙打著“批林批孔”的旗號,把矛頭指向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來,企圖打倒周恩來而由他們上臺執(zhí)政。毛澤東同意“批林批孔”運動,但不希望再度出現(xiàn)動亂局勢。提出在運動中要掌握黨的政策,要求“抓革命促生產”,同時,對江青等人陰謀篡權活動進行了嚴厲批評。批林批孔運動至此名存實亡。這次運動在全國造成了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的嚴重混亂。左傾錯誤廣泛地影響到歷史、哲學、倫理道德等領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造成國民經濟重新下降。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珍寶島事件標準答案:是自20世紀60年代初中蘇關系破裂以來,蘇聯(lián)在中蘇邊疆地區(qū)挑起邊的界糾紛事件中最嚴重的事件。1969年3月2日,蘇聯(lián)邊防軍70多人侵入中國黑龍江虎林縣烏蘇里江上的珍寶島,打死打傷中國邊防戰(zhàn)士多名,制造了嚴重的流血事件。不久,蘇聯(lián)又出動邊防軍和飛機連續(xù)入侵珍寶島。中國邊防軍經過艱苦奮戰(zhàn)將入侵者全部趕出珍寶島。珍寶島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勝利,大大鼓舞了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的信心和勇氣。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標準答案: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發(fā)端于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到了“文革”時期,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具有特定含義,它是為安排知識青年勞動就業(yè)和“反修防修”而進行的一場政治運動。“文革”開始后,由于招生考試制度被廢除,滯留在社會的中學畢業(yè)生越來越多,而多數(shù)廠礦企業(yè)無法招收新工人。為了解決大量中學生的出路問題,同時也是為了“反修防修”,1968年底,毛澤東又發(fā)出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號召,他強調:“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從此,一場全國規(guī)模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驟然興起。據(jù)統(tǒng)計,全國上山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達1600多萬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在為建設祖國邊疆和農村所做的貢獻,是不容抹殺的。但是“文革”期間的這場運動也帶來許多消極后果。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7、“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標準答案:鄧小平主持的對格條戰(zhàn)線線的全面整頓,實質山是對“文革”的錯誤理論和“左”傾政策的糾正。這是毛澤東不能容忍的,江青集團也以此作為反對鄧小平的“依據(jù)”。毛澤東聽了江青等人的誣告后,從1975年11月開始又發(fā)動了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此后,運動逐步擴大到了全國各地,不點名地批判鄧小平。鄧小平完全被停止工作,全面整頓也因此完全中斷。江青等人借這次運動之機大搞反革命篡權活動,使剛剛走向恢復和發(fā)展道路的國民經濟又陷入了停滯狀態(tài),嚴重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8、天安門事件標準答案:是江青反革命集團鎮(zhèn)壓廣大人民群眾悼念周恩來總理的事件。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無限悲痛。這一年的清明節(jié)是4月4日,北京廣大群眾紛紛匯集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用花圈、挽聯(lián)、詩詞、誓詞等悼念周恩來總理,聲討江青反革命集團。在江青等人的左右下,把天安門廣場的事態(tài)定性為反革命事件。江青反革命集團下令移走了天安門廣場上的全部花圈,撕毀了所有的標語、悼詞、挽聯(lián)等祭奠物品,對廣大群眾進行了鎮(zhèn)壓。4月5日,百萬群眾匯集天安門,群情激奮,要求歸還花圈,釋放被捕群眾,斗爭到達高潮,“四人幫”出動軍警包圍廣場,鎮(zhèn)壓群眾。這就是“天安門事件”,又稱“四五運動”。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后,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天安門事件徹底平反。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9、“三個世界”理論標準答案:毛澤東對戰(zhàn)后20多年來國際局勢的長期觀察,深刻分析了世界各種矛盾發(fā)展變化的國際政治格局,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的理論。他指出,美蘇是第一世界,是兩個超級大國,是國際上最大的剝削者和壓迫者。亞、非、拉發(fā)展中國家和其他地區(qū)發(fā)展中國家是第三世界,他們長期受到帝國主義的剝削和壓迫,經濟落后,是革命的動力和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的主力軍。出于兩個世界中間的發(fā)達國家,是第二世界,是中間派,具有兩重性,他們既與超級大國有矛盾,又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他們對于第三世界,既有反對超級大國的一面,又有掠奪第三世界的一面。這個理論雖然有不合實際的一面,但他強調在世界反對霸權的斗爭中團結第三世界,聯(lián)合第二世界,利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矛盾。這一策略,對于當時指導中國的外交工作,堅持反對霸權主義和戰(zhàn)爭威脅,建立和發(fā)展同世界各國之間的友好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0、西部大開發(fā)標準答案:由于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中國東西部發(fā)展很不平衡。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黨和國家決心開發(fā)西部地區(qū)。2000年1月,國務院西部地區(qū)開發(fā)小組召開會議,研究加快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的基本思想和戰(zhàn)略任務,部署大開發(fā)的重點工作。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又提出,把實施西部大開發(fā),促進地區(qū)協(xié)調發(fā)展作為一項戰(zhàn)略任務。2001年3月,九屆人大四次會議再次進行了具體部署。實施西部大開發(fā),就是要依托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線,發(fā)揮中心城市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逐步形成我國西部有特色的西隴海蘭新線、長江上游、南(寧)貴、成昆(明)等跨行政區(qū)域的經濟帶,帶動其他地區(qū)發(fā)展,有步驟、有重點地推進西部大開發(fā)。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1、三線建設標準答案:為解決中西部的落后問題,鞏固發(fā)展國防事業(yè),在1964年至1980年,國家在三個五年計劃期間,在中西部的13個省和自治區(qū)投人了2000多億元巨資,是為三線建設。在三線建設中,廣大工人、干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等,跋山涉水來到西部地區(qū),用十幾年的艱辛,建立起1100多個星羅棋布的大中型工礦企業(yè)、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如攀枝花等鋼鐵基地,酒泉、西昌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長江中上游造船基地等。三線建設是歷史上空前的建設戰(zhàn)略,初步改變了中國東西部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布局,帶動了中國內地和邊疆的社會進步。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四、史料分析題(本題共1題,每題1.0分,共1分。)32、閱讀下列材料:“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幫’。政治流氓、文痞、狗頭軍師張,還有精生白骨,自比則天武后,鐵帚掃而光。篡黨奪權者;一枕夢黃粱;……”——摘引自郭沫若《水調歌頭.粉碎四人幫》1976年10月21請回答:(1)何時、何人揪出了“四人幫”?(2)“四人幫”的被揪出標準者什么?標準答案:(1)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等,代表黨中央采取果斷措施一舉揪出“四人幫”。(2)這件事標志著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結束。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第2套一、論述題(本題共6題,每題1.0分,共6分。)1、試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和歷史意義。標準答案: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舉行,會議解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一系列根本問題,確定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會議的主要內容是:第一,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重新確立了黨的正確的思想路線。全會堅決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充分肯定必須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高度評價了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第二,做出了工作重點轉移的戰(zhàn)略決策,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路線。全會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等不適用于社會主義社會的錯誤口號,作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的戰(zhàn)略決策;全會明確指出黨在新時期政治路線的基本內容是“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進一步發(fā)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并且立即行動起來,鼓足干勁,群策群力,為在本世紀內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而進行新的長征”。第三,總結了建國以來經濟建設的經驗教訓,制定了改革和開放的重大政策。全會指出,必須“按照客觀經濟規(guī)律辦事”要解決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問題,切實做到綜合平衡,基本建設要量力而行,并要在生產發(fā)展的基礎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第四,審查和解決了歷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錯案,強調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全會認真討論了“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以及“文化大革命”前遺留下來的某些歷史問題,審查和糾正了過去的一些錯誤結論。第五,決定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重新確定了正確的組織路線。中央領導機構和人事作了重大調整,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體制。十一屆三中全會所做出的有重大意義的轉變,標志著黨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全面恢復和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結束了自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開始認真地糾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使黨的事業(yè)轉上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軌道,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從遭受嚴重挫折到勝利發(fā)展的新征途。這次會議,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及時地作出將黨和國家工作的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zhàn)略決策。因此,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成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黨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是社會主義時期的“遵義會議”。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主要內容及其意義。標準答案: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正式審議和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是一篇正確地認識建國以來中共所走過的歷史道路、科學地總結中共在建國以來歷史經驗的重要決議?!稕Q議》共分八個部分,主要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決議》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對建國以來黨的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文化大革命”進行了正確的總結,科學地分析了中共在這些歷史事件中的指導思想的正確和錯誤,分析了產生錯誤的原因。第二,《決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地位,科學地概括了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充分論述了毛澤東思想作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決議》指出毛澤東雖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嚴重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失?!稕Q議》闡述了毛澤東思想的含義、形成過程、基本內容和偉大意義,指出:毛澤東思想是馬列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列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的正確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稕Q議》精辟地闡述了毛澤東思想的內容,闡述了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即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等三個方面的內容?!稕Q議》認為,我們一定要堅持毛澤東思想,學習和運用它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研究實踐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以符合實際的新原理和新結論,豐富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第三,《決議》充分肯定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逐步確立的、適合中國情況的、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正確道路,進一步指明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和黨的工作繼續(xù)前進的方向。指出:“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奮斗目標,就是把我們的國家逐步建設成為具有現(xiàn)代農業(yè)、現(xiàn)代工業(yè)、現(xiàn)代國防和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我們總結歷史經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堅持思想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把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的意志和力量,進一步集中到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這個偉大目標上來。(3)意義十一屆六中全會是三中全會后黨的歷史上又一重要會議,它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勝利地完成了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在全國產生了強烈的反響,得到廣泛的擁護;對于統(tǒng)一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同心同德為實現(xiàn)新時期的歷史任務而奮斗起了巨大的作用,對我國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與合作化前的個體經濟的區(qū)別。標準答案: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是合作經濟中的一個經營層次,是一種新型的家庭經濟。它與合作化前的個體經濟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第一,它是以土地這一主要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承包者對土地只有使用權,不能出租、典當、棄.置、毀壞。第二,承包者必須履行共同規(guī)定的對國家和集體的義務。這就使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得到統(tǒng)一,使困難的農戶得到必要的照顧,從而避免兩極分化。第三,這種承包制,在生產經營上是宜統(tǒng)則統(tǒng),宜分則分,可以根據(jù)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不斷調整統(tǒng)與分的關系,因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性和適應性,它能使集體經濟的優(yōu)越性與家庭成員的積極性都得到發(fā)揮。增加家庭經營這一層次,使責權利相結合,使勞動與勞動報酬直接掛鉤,使農業(yè)經濟獲得了強大的內在動力。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4、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標準答案:對外開放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確立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經歷了三個階段。對外開放的第一階段是創(chuàng)辦經濟特區(qū)。繼1980年5月設立深圳等4個經濟特區(qū)后,1983年4月,黨中央和國務院又批轉了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qū)的文件。此后對海南經濟特區(qū)采取了更加開放的政策,加快了海南省經濟發(fā)展的速度。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二階段是開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國務院決定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14個沿海城市,至此,我國沿海開放地區(qū)顯著擴大,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發(fā)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1985年2月,黨中央和國務院又決定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qū)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qū),這是對外實行開放的又一重要步驟,對我國經濟發(fā)展具有戰(zhàn)略意義。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三階段是沿江和內陸城市與沿邊城市的開放。1992,年6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開放長江沿岸的武漢、重慶、蕪湖、九江、岳陽5個城市,從而帶動了整個長江流域地區(qū)經濟的迅速發(fā)展。此后,黨中央和國務院又決定將內陸省會城市對外開放,成為內陸開放城市。同時,還批準了東北、西北、西南地區(qū)的15個邊境城市和口岸對外開放。這樣,一個由“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fā)區(qū)——沿邊和內地”組成的由沿海到內地逐步推進的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鄧小平南巡講話的背景、內容和意義。標準答案:(1)背景就國際而言,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東歐劇變和蘇聯(lián)解體使社會主義運動在世界上面臨嚴峻的考驗。就國內而言,到了1990年后,中國已呈現(xiàn)出政治、經濟、社會穩(wěn)定的可喜局面。但如何保持中國經濟快速穩(wěn)定地發(fā)展,克服我們前進中的問題,繼續(xù)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大步前進,是全黨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2)內容鄧小平于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進行視察和調查研究,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談話。其主要內容有:第一,深刻闡明了社會主義的本質,強調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第二,抓住有利時機,發(fā)展自己,關鍵是發(fā)展經濟。第三,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要敢于試驗,敢于闖。第四,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第五,關鍵是共產黨內部要搞好,要把領導班子建設好。第六,調調對社會主義的前途要充滿信心,堅信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3)意義鄧小平南巡講話是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鍵時刻發(fā)表的,是他十多年來關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新的發(fā)展,為全黨和全國人民指明了前進的道路,形成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新思路,也為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標準答案: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在北京召開了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江澤民在會上作了《加快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更大勝利》的報告。報告根據(jù)鄧小平視察南方談話的精神,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作了新的概括。主要內容是:第一,在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道路上,強調走自己的路,不把書本當教條,不照搬外國模式,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尊重群眾的首創(chuàng)精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第二,在社會主義的發(fā)展階段問題上,作出了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強調這是一個至少上百年的很長的歷史階段,制定的一切方針政策都必須以這個基本國情為依據(jù),不能脫離實際,超越階段。第三,在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問題上,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強調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必須把發(fā)展生產力擺在首要位置,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動社會全面進步??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第四,在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動力問題上,強調改革也是一場革命,也是解放生產力,是中國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滯是沒有出路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其它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為主要內容,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同經濟、政治的改革和發(fā)展相適應,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為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第五,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外部條件問題上,指出和平和發(fā)展是當代世界兩大主題,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爭取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強調實行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第六,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政治保證問題上,強調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是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健康發(fā)展的保證,又從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中獲得新的時代內容。第七,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戰(zhàn)略步驟問題上,提出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分三步走。必須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帶動越來越多的地區(qū)和人們逐步達到共同富裕。第八,在社會主義的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問題上,強調作為工人階級先鋒隊的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黨必須適應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不斷地改善和加強對各方面工作韻領導,改善和加強自身建設。第九,在祖國統(tǒng)一的問題上,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創(chuàng)造性構想。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按照這個原則來推進祖國和平統(tǒng)一大業(yè)的完成。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要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共十四大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寫入了黨章的總綱中,作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指導方針,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一次巨大飛躍。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二、單選題(本題共18題,每題1.0分,共18分。)7、揭批“四人幫”運動,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A、兩年B、一年C、三年D、半年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8、粉碎“四人幫”后,教育、科技事業(yè)的恢復,發(fā)端于批判“四人幫”的()。A、“兩個估計”B、“兩個凡是”C、“兩個不管”D、“文藝黑線專政論”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1978年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在閉幕會上宣讀了()的書面講話《科學的春天——在全國科學大會閉幕式上的講話》。A、華國鋒B、郭沫若C、鄧小平D、汪東興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0、下列關于中共十一大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大會聽取了華國鋒所作的修改黨章報告B、大會沒有能夠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C、新黨章仍然保留了九大和十大關于“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D、十一大沒能從理論體系和指導思想上完成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1、1977年2月7日,聯(lián)合發(fā)表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公開提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要堅決擁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要始終不渝地遵循”的錯誤方針的雜志和報紙不包括()。A、《人民日報》B、《紅旗》C、《光明日報》D、《解放軍報》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曾在1978年5月10日《理論動態(tài)》上發(fā)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以后又在《光明日報》、《人民日報》、《解放軍報》轉載,這篇文章的初稿作者是()。A、楊西光B、孫長江C、胡福明D、胡耀邦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檢驗真理的標準是()。A、馬克思主義著作B、社會主義基本原則C、實踐D、黨中央文件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正式審議和通過了《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標志著黨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歷史任務的完成的會議是()。A、十三屆三中全會B、十一屆六中全會C、全國人大八屆一次會議D、中共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自1978年底,我國開始為河南唐河縣“()中學事件”、武漢“七二〇事件”等平反。A、桃園B、馬振扶C、三家村D、唐山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6、1979年11月,中共中央委托()主持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A、鄧小平B、葉劍英C、李先念D、陳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討論經濟問題。李先念作了《關于國民經濟調整問題》的講話,總結實行經濟改革的經驗,提出的“新八字方針”是()。A、調整、鞏固、整頓、提高B、調整、改革、整頓、提高C、調整、鞏固、充實、提高D、整頓、充實、鞏固、提高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8、(),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出了《關于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xiāng)政府的通知》,規(guī)定建立鄉(xiāng)(鎮(zhèn))政府作為基層政權,同時普遍建立村民委員會作為群眾性自治組織。A、1981年10月B、1984年10月C、1982年10月D、1983年10月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和簡明概括是()。A、四項基本原則B、改革開放C、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D、四個現(xiàn)代化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新時期最鮮明的特征是()。A、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B、改革開放C、實行家庭承包經營D、建立經濟特區(qū)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1、鄧小平提出試辦經濟特區(qū)思想是在()。A、1978年B、1979年C、1982年D、1983年標準答案:B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我國國有企業(yè)改革的方向是()。A、實行公司制B、實行股份制C、抓大放小D、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的非公有制經濟是()。A、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要補充C、帶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私有制經濟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核心問題是正確認識和處理()。A、經濟體制與經濟制度的關系B、改革與發(fā)展的關系C、計劃與市場的關系D、發(fā)展與穩(wěn)定的關系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三、名詞解釋(本題共9題,每題1.0分,共9分。)25、中共十一大標準答案:1977年8月12日至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聽取華國鋒所作的政治報告和葉劍英所作的修改黨章報告。“十一大”總結了同“四人幫”的斗爭,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重申了在20世紀末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時期的黨的根本任務。但是,大會沒有能夠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政策和口號,并把堅持“以階級斗爭為綱”、“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堅持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作為十一大路線的基本內容肯定下來。因此,“十一大”沒能從理論體系和指導思想上完成撥亂反正、正本清源的歷史任務。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6、“洋冒進”標準答案:粉碎“四人幫”后,經濟建設中出現(xiàn)的新的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速度的急躁冒進的錯誤。從1976年冬季開始,華國鋒和中央有關部門對農業(yè)機械化和糧食生產,對石油、煤炭、鋼鐵、化工的生產等方面,相繼提出了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和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的大口號,不顧國力,企圖過急過多地引進國外的技術設備和舉借外債,以此來實現(xiàn)高速度的發(fā)展。結果造成1979和1980年我國國際收支嚴重逆差的困難局面。所以,被人們稱為“洋冒進”。這次“洋冒進”是以過急過多地引進國外的技術設備和舉借外債為特征的。破壞了國民經濟按比例發(fā)展的原則,片面突出鋼鐵、石油、化工等重工業(yè)部門,追求高速度、高積累、高投資,當然不能改善而只是加劇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病態(tài)。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7、四項基本原則標準答案:1979年3月30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務虛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明確地提出“我們要在中國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就是: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的講話明確了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和方向,進一步堅定了廣大干部和群眾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8、“兩個凡是”標準答案:這是粉碎“四人幫”之后,華國鋒繼續(xù)堅持“左”傾錯誤的一個集中體現(xiàn)。1977年2月7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和《解放軍報》聯(lián)合發(fā)表社論《學好文件抓住綱》。文中明確提出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據(jù)側,我們都要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3月,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華國鋒在講話中重申“兩個凡是”的觀點,繼續(xù)錯誤地強調必須堅持“階級斗爭為綱”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xù)革命的理論。“兩個凡是”是極端錯誤的。在理論上,它違背了毛澤東倡導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基本思想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實踐上,它維護了毛澤東晚年的錯誤,繼續(xù)了“文化大革命”和“左”傾理論,阻礙了撥亂反正斗爭。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9、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標準答案:從1978年5月開始,在中國共產黨全黨和全國范圍內,展開了一場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思想。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黨?!独碚搫討B(tài)》首先刊發(fā)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次日,《光明日報》又以特約評論員名義發(fā)表該文。文章指出:檢驗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主義實踐,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革命導師是堅持用實踐檢驗真理的榜樣;任何理論都要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該文的發(fā)表,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引發(fā)了關于真理問題的大討論。討論的實質是關于黨內路線的爭論。鄧小平、葉劍英等主持討論。鄧小平在講話中多次指出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這場大討論沖破了長期以來“左”傾錯誤思想的束縛,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解放運動,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準備了條件。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0、《中日和平友好合約》標準答案:1978年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在北京簽訂。中國外長黃華和日本外相園田直分別代表本國政府在條約上簽字。條約的基本內容為:在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發(fā)展兩國間的友好關系;以和平手段解決相互間的一切爭端;任何一方都不應在亞太地區(qū)或其他地區(qū)謀求霸權,反對其他任何國家或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為進一步地發(fā)展兩國經濟文化關系和促進兩國人民的往來而努力。條約的核心是反對霸權主義,這是國際條約的一項創(chuàng)舉。條約于10月23日在東京互換批準書后正式生效,有效期為10年,期滿前一年不宣布終止則繼續(xù)生效。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1、“新八字方針”標準答案: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工作的重點開始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來。黨和政府為糾正兩年徘徊期間的失誤,改善國民經濟比例失調的狀況,及時對國民經濟進行了調整。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開工作會議,討論經濟問題。李先念作了《關于國民經濟調整問題》的講話,總結實行經濟改革的經驗,提出“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新八字方針,決定集中幾年時間,認真搞好調整工作,同時在調整中進行改革、整頓和提高。調整國民經濟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是推進改革開放的必要過程。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2、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標準答案:是指農戶以家庭為單位向集體組織承包土地等生產資料和生產任務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形式。其基本特點是,在保留集體經濟必要的統(tǒng)一經營的同時、集體將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承包給農戶,承包戶根據(jù)承包合同規(guī)定的權限,獨立作出經營決策,并在完成國家和集體任務的前提下分享經營成果、一般做法是將土地等按人口或勞動力比例根據(jù)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分給農戶經營。承包戶和集體經濟組織簽訂承包合同。具體形式有:包干到戶和包產到戶兩種。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沒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為生,統(tǒng)分結合,雙層經營,既發(fā)揮了集體統(tǒng)一經營的優(yōu)越性,又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是適應我國農業(yè)特點和當前農村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種較好的經濟形式。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3、經濟特區(qū)標準答案:所謂經濟特區(qū),是指在一個主權國家或地區(qū)劃出特定區(qū)域,采取比一般地區(qū)更加開放的經濟政策,用減免關稅等優(yōu)惠措施,吸引外資和引進外國技術設備,以達到一定的經濟目的。經濟特區(qū)特就特在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和特殊的經濟管理制度。1979年4月,鄧小平提出試辦經濟特區(qū)的思想。8月,國務院公開宣布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qū)。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四、史料分析題(本題共2題,每題1.0分,共2分。)34、閱讀下列材料:現(xiàn)在“四人幫”已被摧毀,但是,“四人幫”加在人們身上的精神枷鎖還遠沒有完全粉碎,毛主席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曾經批評過的“《圣經》上記載了的才是對的”。這種傾向依然存在,無論在理論上或實際工作中,“四人幫”都設置了不少禁錮人們思想的“禁區(qū)”,對于這些“禁區(qū)”我們要敢于觸及,敢于去弄清是非?!?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請回答:(1)文中“禁區(qū)”是指什么錯誤觀點?“精神枷鎖”是指什么束縛?(2)檢驗真理的標準是什么?(3)《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fā)表后,中國的思想理論界出現(xiàn)了什么變化?(4)這一變化有何深遠意義?標準答案:(1)“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指教條主義。(2)實踐。(3)思想界開展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肯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觀點,重新確定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4)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1:1982年9月22早晨,我在從東京飛赴北京時,一再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根本不承認英國與清政府1842年就香港島簽訂的《南京條約》,這是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先決條件。我們事先也商量過了,決定把談判立場建立在英國至少對一部分香港領土擁有主權的基礎上,如果中國承認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在此立住腳,然后把主權讓出,以換取對香、港繼續(xù)管治的權利?!猍英]瑪格麗特.撒切爾材料2:“如果說宣布收回香港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就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作出決策?!毙∑胶敛缓乇硎?,“我希望用兩年時間通過外交談判解決問題。如到時還不能解決,中國將單方面作出宣布?!比绻谶@期間發(fā)生人為制造的動亂,“中國政府將被迫不得不對回歸的時間和方式另作考慮!”——周南《他才是中英談判的首席代表》請回答:(1)從材料一中可以看出英國在香港問題上打的如意算盤是什么?(2)鄧小平所說的“單方面作出宣布”指的是什么?為什么要單方面作出宣布?(3)通過談判,最后中英雙方于什么時間達成了什么協(xié)議?標準答案:(1)以主權換治權,繼續(xù)在香港實行殖民統(tǒng)治。(2)“單方面宣布”指的是單方面宣布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收回香港)。因為香港是中國領土,中國人民不能容忍自己的領土被侵占。(3)1984年12月,中英關于香港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第3套一、論述題(本題共3題,每題1.0分,共3分。)1、中共八大的主題及主要歷史功績是什么?標準答案: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zhí)政后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也是在中國社會歷史的重要轉變關頭,總結經驗,制定新的歷史時期的路線、政策的一次重要會議。八大的基本任務是,總結從七次大會以來的經驗,團結全黨,團結國內外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中國而奮斗。八大提出和解決的主要問題如下:第一,分析了國內形勢和國內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和國家今后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國內的主要矛盾變成人民對于建立先進工業(yè)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yè)國的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是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因此,黨和全國人民當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yè)國變?yōu)橄冗M的工業(yè)國,以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大會實際上做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的戰(zhàn)略決策。第二,在經濟建設方面,大會確定了既反對保守,又反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的經濟建設方針。大會決議指出:黨的任務,就是要隨時注意防止和糾正右傾保守和“左”傾冒險的傾向,積極地而又穩(wěn)妥可靠地推進國民經濟的發(fā)展。第三,在經濟體制改革方面,大會提出了改革舊的經濟體制的任務。在工商業(yè)生產經營方面,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工商業(yè)的主體,附有一定數(shù)量的個體經營。在生產的計劃性方面,計劃生產是工農業(yè)生產的主體,按照市場變化在國家許可范圍內的自由生產是計劃補充。在社會主義的統(tǒng)一市場里,國家市場是主體,附有一定范圍內國家領導的自由市場作為補充。這就從理論和實踐上突破了過去的社會主義模式,是探索經濟體制改革道路的重要嘗試。第四,關于政治生活方面,大會提出了加強民主法制的要求。大會通過決議指出:在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以后,進一步擴大國家的民主生活,開展反對官僚主義的斗爭,有迫切的、重要的意義。我們必須加強人民民主法制,鞏固社會主義建設的秩序。國家必須根據(jù)需要,逐步地、系統(tǒng)地制定完備的法律,使人民的民主權利充分地受到保護。第五,在黨的建設方面,鄧小平在八大作的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指出,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提高馬列主義思想水平,發(fā)揚黨的群眾路線的傳統(tǒng),貫徹執(zhí)行集體領導和黨內民主的原則,克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反對個人崇拜。維護和鞏固黨的團結和統(tǒng)一;保持黨員先進性。第六,在文化科學領域,八大確定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作為文藝和科學工作的指導方針。第七,大會選舉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全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為副主席,鄧小平為總書記。八大的路線、方針是正確的,是黨在我國社會主義時期對馬列主義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為新時期黨的建設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指明了方向,對探索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由于當時黨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思想準備不足,一些正確的思想和理論并沒有能夠變成全黨牢固的共識,對某些問題的認識存在某些缺陷。從而無法保證八大提出的路線和許多的正確的方針意見在實踐中堅持下去,有的甚至走向了反面。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概述人民公社運動發(fā)生的原因、錯誤、危害及主要教訓。標準答案:人民公社的存在,并不是農村經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左”傾的指導思想的產物。農村人民公社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次重大失誤。(1)人民公社會的迅速發(fā)展有其特殊的歷史條件和社會成因第一,對農業(yè)經濟形勢的估計錯誤。農業(yè)生產合作化的迅速完成,對農業(yè)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面對農業(yè)的發(fā)展,急躁冒進的“左”傾錯誤開始抬頭,提出了許多不切實際的口號和高指標。浮夸風在全國泛濫,造成中國的糧食問題已經解決了,農業(yè)“即將過關”的假象,一些領導人認為合作社的規(guī)模和公有程度已不能符合早日向共產主義發(fā)展的需要。這種對農業(yè)經濟形勢的錯誤估計是人民公社產生和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二,理論和政策的嚴重失誤。新中國成立以來,理論上普遍認為建設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實現(xiàn)生產資料公有制,而人民公社既適合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也適合將來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生產資料所有制越公越好,越大越優(yōu)越,人民公社是按照“一大二公”的理論模式設計的。第三,歷史文化的影響。毛澤東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關于社會主義的理論教條化或做了錯誤地理解;受西歐歷史上烏托邦思想的影響,如空想社會主義者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巴貝夫設想的“平等共和國”;受中國歷史上農業(yè)社會主義的影響。如張魯?shù)摹拔宥访椎馈?、洪秀全建立的太平天國等。第四,社會主義陣營的趕超浪潮。的趕超浪潮。上世紀50年代出現(xiàn)在社會主義陣營內的一股趕超浪潮,對中國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發(fā)動也有一定的影響。(2)人民公社化的錯誤在于: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實行“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產資料公有化程度,嚴重地脫離了當時的農業(yè)生產力水平;分配方式方面實行“一平二調”,實行平均主義和無償調用,完全違背按勞分配的原則。(3)人民公社化運動的危害在于,它嚴重地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生產力遭到了很大的破壞,給農業(yè)生產帶來了災難性結果,是造成三年經濟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4)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經驗教訓: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搞建設必須從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出發(fā),不應片面追求高速度。尊重客觀經濟規(guī)律,生產關系的調整必須適合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不能只憑主觀愿望和意志辦事。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3、概述十年建設的成績和經驗教訓。標準答案:(1)1956~1966年是大規(guī)模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十年,黨中央取得了很大成績。這些成就主要是:第一,工業(yè)生產有了巨大增長。工業(yè)產量大幅度增加,工業(yè)經濟效益和技術經濟指標也有很大的改善。第二,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è)體系。一些舊的工業(yè)部門,如能源工業(yè)、冶金工業(yè)、機械工業(yè)得到充實和提高;電子工業(yè)、石油工業(yè)和石油化工、原子能工業(yè)等一批新興的工業(yè)部門建立起來;工業(yè)布局有了很大改善,沿海工業(yè)基地進一步得到充實和完善,內地和邊疆各省自治區(qū)都新建了不同規(guī)模的現(xiàn)代工業(yè)。第三,農業(yè)的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開始大規(guī)模地展開,并逐漸收到成效。農業(yè)生產有了較大的發(fā)展,農業(yè)的水利條件和技術條件都得到了加強,用于農業(yè)的工業(yè)產品得到迅速發(fā)展,此外,在推廣良種、改良土壤、控制水土流失以及建立農業(yè)氣象預報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第四,教育和科技事業(yè)取得了很大進步。第五,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取得巨大進展。國防尖端科技成果顯著。中國國防尖端技術的巨大進展,標志著中國國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大大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2)十年建設的經驗教訓。第一,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必須及時地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建設上來。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遵循社會主義經濟發(fā)展的規(guī)律,積極、逐步地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目標。第二,嚴格區(qū)分和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的兩類不同性質的社會矛盾,把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健全和發(fā)展國家的民主生活,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第三,全國人民必須緊緊團結在中共中央周圍,頂住國際敵對勢力的軍事威脅、經濟封鎖的巨大壓力,經受住國內嚴重經濟困難的考驗,發(fā)揮中華民族同心同德、步調一致、艱苦奮斗、奮發(fā)圖強、頑強奮斗的精神。第四,充分發(fā)揮英雄模范人物和優(yōu)秀集體的帶頭作用。黨和人民政府適時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開展了宣傳學習英雄模范人物及優(yōu)秀集體的先進事跡。第五,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組織必須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反對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二、單選題(本題共12題,每題1.0分,共12分。)4、1962年初,中共召開了中央工作會議,即“七千人大會”,其議題主要是()。A、制定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B、提出調整國民經濟的方針C、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D、總結“大躍進”的經驗教訓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5、中共八屆九中全會提出的恢復和調整國民經濟的方針是()。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B、調整、鞏固、整頓、提高C、調整、整頓、鞏固、提高D、調整、充實、鞏固、提高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6、陳云作《目前財政經濟的情況和克服困難的若干辦法》的重要講話,分析當前財政經濟方面的主要困難,提出克服困難的六點意見的會議是()。A、八屆九中全會B、七千人大會C、西樓會議D、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7、關于八屆十中全會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的口號B、會議錯誤地批判了所謂“單干風”和“翻案風”C、陳云在會上作了《目前財政經濟的情況和克服困難的若干辦法》的重要講話D、會議堅持國民經濟恢復的八字方針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8、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又稱“四清”運動,下列不屬于四清內容的是()。A、清政治B、清經濟C、清文化D、清思想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9、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和國家提出的“三面紅旗”是指()。A、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B、整黨整風、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C、階級斗爭、人民公社運動、大躍進D、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0、毛澤東同志提出文化藝術領域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在()。A、1951年B、1953年C、1956年D、1966年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1、以下不屬于八大“樣板戲”的是()。A、《紅燈記》B、《智取威虎山》C、《平原作戰(zhàn)》D、《紅色娘子軍》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2、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于()。A、1964年B、1966年C、1967年D、1970年標準答案:A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3、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于()。A、1964年B、1966年C、1967年D、1970年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4、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于()。A、1964年B、1966年C、1967年D、1970年標準答案:D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5、以下不屬于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三個面向”的是()。A、面向現(xiàn)代化B、面向世界C、面向人民群眾D、面向未來標準答案:C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三、名詞解釋(本題共10題,每題1.0分,共10分。)16、《論十大關系》標準答案:1956年4月25日,毛澤東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fā)表了《論十大關系》的講話?!墩撌箨P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要把黨內黨外、國內國外的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論十大關系》的主要內容是:重工業(yè)與輕工業(yè)、農業(yè)的關系;沿海工業(yè)和內地工業(yè)的關系;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國家、生產單位和生產者個人的關系;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漢族和少數(shù)民族的關系;黨和非黨的關系;革命和反革命的關系;是非關系;中國和外國的關系。《論十大關系》的報告,以蘇聯(lián)經驗為鑒戒,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提出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偉大任務,對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7、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標準答案:1957年5月,中國共產黨根據(jù)八大關于加強執(zhí)政黨建設的決定,在全黨范圍內開始整風運動。這次整風以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為主題,以反對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為主要內容。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時宣告整風運動基本結束。這次整風運動,一方面是為了糾正黨在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上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為了探索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方式和途徑,尋找調節(jié)社會主義社會基本政治關系的合理機制。整風運動是轉折時期理論探索的第一個實踐行動??墒?,運動掀起不久,便走上了反右派運動,繼而走上大躍進運動的路上去了,整風運動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8、反右派斗爭標準答案:整風運動開展起來之后,極少數(shù)右派分子借機向中共和社會主義制度發(fā)動進攻,鼓吹“輪流坐莊”。于是,中共中央在6月8日發(fā)出《關于組織力量準備反擊右派分子進攻的指示》,《人民日報》同時發(fā)表《這是為什么》的社論,反右斗爭開展起來。雖然對這些極少數(shù)右派分子的反擊是必要的,但是,毛澤東做了過于嚴重的估計,導致反右斗爭嚴重擴大化,把大批知識分子、愛國人士和黨內干部錯劃為“右派分子”,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后果。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19、人民公社制度標準答案:“大躍進”期間創(chuàng)造出的一套政治和社會管理組織形式。1958年,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將高級社合并為大社,受到毛澤東肯定,后來被統(tǒng)一稱為人民公社。其特點是規(guī)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實行供給制與工資制相結合的分配制度、組織軍事化、行動戰(zhàn)斗化、生活集體化。由于缺乏激勵機制,人民公社制度沒有能夠推動農業(yè)生產率的提高。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0、1959年廬山會議標準答案: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廬山先后舉行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八中全會。會議前期的內容是總結經驗,主要是繼續(xù)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左”傾錯誤。廬山會議后期,毛澤東錯誤地發(fā)動了對彭德懷的批判,開展了對所謂“彭德懷、黃克誠、張聞天、周小舟反黨集團”的斗爭。八屆八中全會通過了《為保衛(wèi)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斗爭的決議》和《關于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會后,在全黨開展了一場“反右傾”斗爭,結果在政治上使黨內的民主生活遭到嚴重損害;在經濟上,使“左”傾錯誤更加發(fā)展,并延續(xù)了更長的時間。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1、八字方針標準答案:即“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是在1961年1月中共八屆九中全會上提出的。它的基本內容是,以調整為中心,調整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失調的比例關系,鞏固生產建設獲得的成果,充實新興產業(yè)和短缺產品的項目,提高質量和經濟效益。這個方針改變了“大躍進”以來追求高指標、高速度等的錯誤做法,但是對于急于求成的“左”的思想還沒有徹底清算。1961年9月以前,為了貫徹“八”字方針,主要采取了如下調整國民經濟的措:努力恢復農業(yè)生產;加強國民經濟的集中統(tǒng)一管理;減少職工,壓縮城鎮(zhèn)人口;努力穩(wěn)定、調劑市場供應。這些措施的實施,制止了國民經濟的繼續(xù)惡化,使農業(yè)生產、市場供應的緊張局面開始出現(xiàn)轉機。但是,由于對工業(yè)生產和基本建設的調整認識不統(tǒng)一,成效不大。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2、七千人大會標準答案:為進一步糾正大躍進以來的錯誤,切實貫徹八字方針,調整國民經濟,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擴大的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各級領導干部共計7000多人,因此,又稱“七千人大會”。在會上,劉少奇代表中央作報告,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以來的經驗教訓,認為造成經濟困難的原因,除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以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中的缺點和錯誤造成的。報告明確指出,當前全黨的任務是切實抓好國民經濟的調整工作。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關于民主集中制問題》的講話,指出不論黨內黨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讓群眾講話,認真執(zhí)行民主集中制。指出必須在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加深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這次會議發(fā)揚了民主,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恢復了黨的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的工作作風。對于統(tǒng)一全黨認識,進一步貫徹八字方針,扭轉國民經濟困難局面具有重大的作用。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3、西樓會議標準答案:七千人大會后,中共中央在1962年2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中南海西樓召開了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又稱“西樓會議”。會議討論了財政、金融、市場及整個經濟形勢的問題。陳云在會上作了《目前財政經濟的情況和克服困難的若干辦法》的重要講話。他分析了當前財政經濟方面的主要困難,提出克服困難的六點意見:把十年經濟計劃分為恢復、發(fā)展兩個階段;減少城鎮(zhèn)人口;采取一切辦法制止通貨膨脹;盡力保證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農業(yè)增產;計劃機關的主要注意力,應該從工業(yè)、交通方面轉移到農業(yè)增產和制止通貨膨脹方面來。西樓會議和陳云的講話,對當時高級干部統(tǒng)一對國民經濟困難程度的認識有了巨大的作用,對于全面貫徹八字方針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4、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標準答案:1962年9月24日至27日召開。會議討論農業(yè)、財貿、商業(yè)、加強黨的監(jiān)察機關等問題外,著重討論了國內外階級斗爭的形勢。會議過分估計了階級斗爭形勢的嚴重性,把社會主義社會中一定范圍內的階級斗爭擴大化和絕對化。提出“千萬不要忘記階級斗爭”的口號。在階級斗爭擴大化理論的影響下,會議錯誤地批判了所謂“單干風”和“翻案風”。這次會議的正確方面,是堅持國民經濟恢復的八字方針,對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錯誤方面是接受了毛澤東關于階級斗爭的錯誤觀點,并把它們進一步地系統(tǒng)化和理論化,從而左傾錯誤日益嚴重地發(fā)展起來。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5、863計劃標準答案:1986年3月,王大珩、王淦昌、楊家墀、陳芳允四位老科學家給中共中央寫信,提出要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發(fā)展我國高新技術的建議。這封信得到鄧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視。經過廣泛、全面和極為嚴格的科學和技術論證后,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了《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863計劃)綱要》,從此,中國的高新技術研究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5年來,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廣大科技人員的奮力攻關,863計劃取得了重大進展,為我國高技術發(fā)展、經濟建設和國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863計劃主要是由政府主導,同時鼓勵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企業(yè)的參與,不僅使社會建設和人民生活得到了進步、提高,使企業(yè)從中得到了發(fā)展。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四、史料分析題(本題共1題,每題1.0分,共1分。)26、閱讀下列材料:請回答:(1)從表中看出我國糧食產量在幾年間發(fā)生了什么變化?(2)產生這個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標準答案:(1)從表中可看出,從1959年開始,糧食產量下降,1960年的產量最低,1961年雖略有上升,但仍不及1958年。(2)產生這個變化的原因是:黨的“左”傾錯誤發(fā)展,自然災害嚴重,蘇聯(lián)政府撕毀兩國經濟技術合作協(xié)議。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歷史學基礎(綜合)模擬試卷第4套一、論述題(本題共4題,每題1.0分,共4分。)1、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與合作化前的個體經濟的區(qū)別。標準答案: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制是合作經濟中的一個經營層次,是一種新型的家庭經濟。它與合作化前的個體經濟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第一,它是以土地這一主要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承包者對土地只有使用權,不能出租、典當、棄.置、毀壞。第二,承包者必須履行共同規(guī)定的對國家和集體的義務。這就使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得到統(tǒng)一,使困難的農戶得到必要的照顧,從而避免兩極分化。第三,這種承包制,在生產經營上是宜統(tǒng)則統(tǒng),宜分則分,可以根據(jù)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不斷調整統(tǒng)與分的關系,因而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性和適應性,它能使集體經濟的優(yōu)越性與家庭成員的積極性都得到發(fā)揮。增加家庭經營這一層次,使責權利相結合,使勞動與勞動報酬直接掛鉤,使農業(yè)經濟獲得了強大的內在動力。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2、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過程。標準答案:對外開放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確立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經歷了三個階段。對外開放的第一階段是創(chuàng)辦經濟特區(qū)。繼1980年5月設立深圳等4個經濟特區(qū)后,1983年4月,黨中央和國務院又批轉了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qū)的文件。此后對海南經濟特區(qū)采取了更加開放的政策,加快了海南省經濟發(fā)展的速度。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二階段是開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國務院決定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14個沿海城市,至此,我國沿海開放地區(qū)顯著擴大,為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發(fā)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1985年2月,黨中央和國務院又決定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南廈漳泉三角地區(qū)開辟沿海經濟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