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2024)人教版_第1頁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2024)人教版_第2頁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2024)人教版_第3頁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2024)人教版_第4頁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學期(2024)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jié)

地球與地球儀第1課時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儀七年級上

初中地理第一章

球結合科學故事、史實材料等,說出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使用數(shù)據(jù)、類比等方式描述地球的大小。觀察地球儀,并用簡易材料制作地球儀模型。學習目標課程導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古人認識地球就有此類困惑。隨著人類進入太空,從太空中觀察地球,終于看清了地球的“真面目”。人類是如何逐步認識地球形狀的?地球有多大?地球儀有什么用處?地球的形狀和大小知識點1地球的形狀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jīng)歷了怎樣漫長的過程?地球是一個球體古代有“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的說法。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人們根據(jù)太陽、月球的形狀,推測地球也是一個球體。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結束了人們關于“地方”與“地圓”的爭論。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地球衛(wèi)星影像確證地球是個球體。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直覺推斷觀察推測實地考察事實確證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例還有哪些?登高望遠。站得高,看得遠。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地平地圓在海邊看遠處駛來的帆船,先看到桅桿,再看到船身。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例還有哪些?發(fā)生月食時,地球投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總是圓弧形的。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例還有哪些?在太空中看地球,地球是一個球體。航天員劉洋:地球,她真的是圓的!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的事例還有哪些?這么多事例能夠證明地球是球體,那么地球是個正球體嗎?地球的大小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最大周長(赤道)約4萬千米利用熟悉的事物感受地球的大小。約相當于100000個400米跑道的總長約相當于729億個7000平方米足球場的總面積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極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半徑比極半徑長約21千米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地球的大小地球太大了,我們?nèi)绾畏奖愕卣J識地球?地球的模型——地球儀知識點2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縮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儀。利用地球儀,可以方便我們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上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球儀的作用行政區(qū)經(jīng)緯網(wǎng)地形地軸:地球圍繞轉動的軸,是假想軸。地球儀上重要的點和線兩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對著北極星方向的點叫北極,它是地球上的最北點。與北極對應的點叫南極,是地球上的最南點。經(jīng)線:連接南北兩極的半圓弧。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地軸北極緯線南極經(jīng)線制作簡易地球儀。準備材料:泡沫球、鐵絲、膠布、橡皮泥等。e代表

a、b兩個小孔到圓圈e上各點的距離

。

制作步驟:第一步:在泡沫球的中部用紅筆畫一個圓圈e,在泡沫球上標注a、b兩點,在a、b兩點各鉆一個小孔。赤道相等a、b兩點分別代表

、

北極南極abe第二步:把鐵絲彎成如圖所示形狀,所彎的半圓要比泡沫球略大一些。傾斜的鐵絲d代表地球儀的

。地軸與水平桌面的夾角大致為

。地軸66.5°d制作簡易地球儀。第三步:將傾斜的鐵絲d從a、b小孔中穿過,然后用膠布裹幾圈,把泡沫球固定在傾斜鐵絲d的中間,同時又可以自由轉動泡沫球。第四步:用橡皮泥做底盤c,使做好的簡易地球儀不會翻倒。abd制作簡易地球儀。制作簡易地球儀有哪些注意事項?比如:選取合適的材料;確定赤道和兩極;支架傾斜的角度;地球儀的固定;底座的穩(wěn)定性;等等。課堂小結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二.地球的模型——地球儀1.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guī)則球體。2.大?。浩骄霃郊s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地軸、北極、南極、經(jīng)線、緯線。隨堂練習如圖為手機微信的啟動畫面“藍色彈珠”,采用的是1972年阿波羅17號太空船宇航員拍攝的照片。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1.這顆“藍色彈珠”實際上是一個()A.圓柱體

B.不規(guī)則的球體

C.圓錐體

D.圓球2.下列對這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