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學課后習題答案1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8/13/wKhkGWbOozmAK_3FAABpgSYFf00228.jpg)
![工程力學課后習題答案1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8/13/wKhkGWbOozmAK_3FAABpgSYFf002282.jpg)
![工程力學課后習題答案1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8/13/wKhkGWbOozmAK_3FAABpgSYFf002283.jpg)
![工程力學課后習題答案1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8/13/wKhkGWbOozmAK_3FAABpgSYFf002284.jpg)
![工程力學課后習題答案1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38/13/wKhkGWbOozmAK_3FAABpgSYFf00228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程力學
練習冊
學校____________
學院____________
專業(yè)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
教師____________
姓名
第一章靜力學基礎
1-1畫出下列各圖中物體A,構件AB,BC或A8C的受力圖,未標重力的物體的重量
不計,所有接觸處均為光滑接觸。
1-2試畫出圖示各題中AC桿(帶銷釘)和8C桿的受力圖
1-3畫出圖中指定物體的受力圖。所有摩擦均不計,各物自重除圖中已畫出的外均不計。
(1)AB桿
(2)CD桿
(3)整體
D
(1)AC段梁
(2)CD段梁
(3)整體
B
FT3‘
FBy,
FT2
(3)0A桿
(e)
(1)DF桿
(2)CD桿
(3)ACDF桿
第二章平面力系
2-1電動機重尸=5000N,放在水平梁AC的中央,如圖所示。梁的A端以錢鏈固定,
另一端以撐桿BC支持,撐桿與水平梁的夾角為30。。如忽略撐桿與梁的重量,求絞支座A、
B處的約束反力。
解得:I一■
2-2物體重P=20kN,用繩子掛在支架的滑輪8上,繩子的另一端接在絞車。上,如
圖所示。轉動絞車,物體便能升起。設滑輪的大小及軸承的摩擦略去不計,桿重不計,A、
B、C三處均為較鏈連接。當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求拉桿AB和支桿BC所受的力。
解得:目
2-3如圖所示,輸電線4CB架在兩電線桿之間,形成一下垂線,下垂距離CC于1〃?,
兩電線桿間距離A8=40m。電線AC8段重尸=400N,可近視認為沿A8直線均勻分布,求電
線的中點和兩端的拉力。
--------------40m--a
DB
以AC段電線為研究對象,三力匯交
2-4圖示為一拔樁裝置。在木樁的點A上系一繩,將繩的另一端固定在點C,在繩的
點3系另一繩BE,將它的另一端固定在點旦然后在繩的點O用力向下拉,并使繩8。段
水平,48段鉛直;OE段與水平線、CB段與鉛直線成等角3=0.Irad(弧度)(當日很小時,
tan3a3)?如向下的拉力尸=800N,求繩A8作用于樁上的拉力。
作BD兩節(jié)點的受力圖
聯(lián)合解得:II
2-5在四連桿機構ABCC的較鏈8和C上分別作用有力尸/和尸2.,機構在圖示位置
平衡。求平衡時力F/和F?的大小間的關系。
題2-5圖
以B、C節(jié)點為研究對象,作受力圖
解得:[E]
2-6勻質桿重W=100N,兩端分別放在與水平面成300和60°傾角的光滑斜面上,求平
衡時這兩斜面對桿的約束反力以及桿與水平面間的夾角。
B
題2-6圖
2-7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為M,梁長為/,梁重不計。求在圖a,b,兩三種
情況下,支座A和B的約束反力。
(a)(注意,這里,A與B處約束力為負,表示實際方向與假定方向
相反,結果應與你的受力圖一致,不同的受力圖其結果的表現(xiàn)形式也不
|Bj)
(b)
2-8在題圖所示結構中二曲桿自重不計,曲桿AB上作用有主動力偶,其力偶矩為
試求A和C點處的約束反力。
題2-8圖
作兩曲桿的受力圖,BC是二力桿,AB只受力偶作用,因此A、B構成一對力偶。
即生]
2-9在圖示結構中,各構件的自重略去不計,在構件BC上作用一力偶矩為M的力偶,
各尺寸如圖。求支座A的約束反力。
M
1作受力圖
2、BC只受力偶作用,力偶只能與力偶平衡
[H]
3、構件ADC三力匯交
2-10四連桿機構ABCQ中的AB=0.加,C£>=0.22〃?,桿AB及CO上各作用一力偶。
在圖示位置平衡。己知,〃/=0.4kN.m,桿重不計,求A、。兩絞處的約束反力及力偶矩
2-11滑道搖桿機構受兩力偶作用,在圖示位置平衡。已知0。/=04=0.4相,機尸0.4kN.m,
求另一力偶矩〃?2。及0、。/處的約束反力。
B
/%;
c好。。
題2Tl圖
2-12圖示為曲柄連桿機構。主動力三3作用在活塞上。不計構件自重,試問在
曲柄上應加多大的力偶矩M方能使機構在圖示位置平衡?
3
E
E
O
O
Z
E
E
O
O
-
2-13圖示平面任意力系中N,[—I㈢
【一■。各力作用位置如圖所示,圖中尺寸的單位為mm。求:(1)力系向0
點簡化的結果;(2)力系的合力并在圖中標出作用位置。
題2-13圖
2-14某橋墩頂部受到兩邊橋梁傳來的鉛直力Ik1,1xI,水平力
IX】,橋墩重量,風力的合力o各力作用線位置如圖所
示。求力系向基底截面中心O的簡化結果;如能簡化為一合力,求合力作用線位置并在圖
中標出。
2-15試求圖示各梁支座的約束反力。設力的單位為AN,力偶矩的單位為AN.〃?,長度
的單位為m,分布載荷集度為kN/m。
q=20M=8q=2
4=20M=8
受力分析如圖:
2-16在圖示剛架中,已知1x1,[-1LKJ,不計剛架自
重。求固定端A處的約束力。
2-17在圖示a,6兩連續(xù)梁中,已知q,M,a,及日,不計梁的自重。求各連續(xù)梁在
A,B,C三處的約束反力。
2-13在圖示a,h兩連續(xù)梁中,已知4,M,a,及日,不計梁的自重。求各連續(xù)梁在
A,B,C三處的約束反力。
(b)
題2-13圖
1作受力圖,BC桿受力偶作用
2.對AB桿列平衡方程
目
X
所以:
1.以BC為研究對象,列平衡方程
[HJ
0
1.以AB為研究對象,列平衡方程
目
□
2-18如圖所示,三絞拱由兩半拱和三個較鏈A,B,C構成,已知每個半拱重片300kN,
/=32〃i,h=10m.求支座A、B的約束反力。
以BC半拱為研究對象
2-19圖示構架中,物體重1200N,由細繩跨過滑輪E而水平系于墻上,尺寸如圖所示,
不計桿和滑輪的重量。求支承A和2處的約束反力以及桿的內力「肥。
題2-19圖
P
以整體為研究對象
解得:□
以CDE桿和滑輪為研究對象
解得:
在圖示構架中,各桿單位長度的重量為300N/m,載荷尸=10kN,A處為固定端,B,C,
。處為絞鏈。求固定端A處及8,C為絞鏈處的約束反力。
題2-20圖
以整體為研究對象
以ABC桿為研究對象
以CD桿為研究對象
(式4)
由1、2、3、4式得:
2-21試用節(jié)點法求圖示桁架中各桿的內力。F為已知,除桿2和桿8外,其余各桿長
度均相等。
題2-21圖
2.22平面桁架結構如圖所示。節(jié)點。上作用一載荷尸,試求各桿內力。
2-23桁架受力如圖所示,已知NI[X[o試求桁架4,5,7,10
各桿的內力。
題2-23圖
2-24平面桁架的支座和載荷如圖所示,求桿1,2和3的內力。(提示:先截斷AD、3、
2桿,用截面法分析;再取C節(jié)點)
2-25兩根相同的均質桿A8和BC,在端點8用光滑錢鏈連接,A,C端放在不光滑
的水平面上,如圖所示。當ABC成等邊三角形時,系統(tǒng)在鉛直面內處于平衡狀態(tài)。求桿端
與水平面間的摩擦因數(shù)。
題2-25圖
以整體為研究對象
2-26圖示兩無重桿在B處用套筒式無重滑塊連接,在4。桿上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
%=40N.m,滑塊和AQ間的摩擦因數(shù)工=0.3。求保持系統(tǒng)平衡時力偶矩Me的范圍。
題2-26圖
以AD桿為研究對象
IX|
以BC桿為研究對象
當摩擦力反向處于臨界平衡
態(tài),如b圖所示,則
以AD桿為研究對象
IX|
以BC桿為研究對象
2-27尖劈頂重裝置如圖所示。在B塊上受力P的作用。A與8塊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fs
(其他有滾珠處表示光滑)。如不計A和8塊的重量,求使系統(tǒng)保持平衡的力F的值。
以整體為研究對象,顯然水平和鉛直方向約束力分別為0
以A滑塊為研究對象,分別作出兩臨界狀態(tài)的力三角形
EHJ
2-28磚夾的寬度為250必曲桿AGB與GCED在G點較接。磚的重量為W,提磚的
合力/作用在磚夾的對稱中心線上,尺寸如圖所示。如磚夾與磚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為=0.5,試
問h應為多大才能把磚夾起(力是G點到磚塊上所受正壓力作用線的垂直距離)
13cm
>3cmm「一1
rP8
t(
題2-28圖
2-29均質長板AO重尸,長為4加,用一短板8C支撐,如圖所示。若AC=BC=4B=3m,
BC板的自重不計。求A、B、C處的摩擦角各為多大才能使之保持平衡。
題2-29圖
第三章空間力系
3-1在正方體的頂角A和B處,分別作用力B和尸2,如圖所示。求此兩力在x,y,z
軸上的投影和對x,y,z軸的矩。并將圖中的力系向點。簡化,用解析式表示主矢、主矩的大
小和方向。
題3-1圖
3-2圖示力系中,F(xiàn)/=100N,F2=3OON,FJ=200N,各力作用線的位置如圖所示。將力
向原點。簡化
題3-2圖
3-3邊長為a的等邊三角形板,用六根桿支持在水平面位置如圖所示。若在板面內作
用一力偶,其矩為M,不計板重,試求各桿的內力。
題3-3圖
3-4如圖所示的空間構架由三根桿件組成,在。端用球較鏈連接,A、8和C端也用
球錢鏈固定在水平地板上。今在。端掛一重物片10kN,若各桿自重不計,求各桿的內力。
題3-4圖
3-5均質長方形板4BC。重W=200N,用球較鏈A和蝶形較鏈B固定在墻上,并用繩
EC維持在水平位置。求繩的拉力和支座的約束反力。
題3-5圖
3-6掛物架如圖所示,三桿的重量不計,用球錢鏈連接于。點,平面BOC是水平面,
且OB=OC,角度如圖。若在。點掛一重物G,重為1000N,求三桿所受的力。
題3-6圖
3-7一平行力系由五個力組成,力的大小和作用線的位置如圖所示。圖中小正方格的
邊長為10m,”。求平行力系的合力。
3-8圖示手搖鉆由支點3、鉆頭A和彎曲的手柄組成。當支點B處加壓力日、回和回
以及手柄上加力日后,即可帶動鉆頭繞軸A3轉動而鉆孔,已知F:=50N,F=150No求:(1)
鉆頭受到的阻力偶的力偶矩M;(2)材料給鉆頭的反力正兒、?和尸上;(3)壓力E和4。
3-9求下列各截面重心的位置。
(b)
題3-8圖
3-10試求振動打樁機中的偏心塊(圖中陰影線部分)的重心。已知I7
三1,IX1。
題3-9圖
3-11試求圖示型材截面形心的位置。y
y
3103>0
^w場
。
匚^'^
耳
o200
ToO200
<a)(C)
題3-11圖
3-12試求圖示兩平面圖形的形心位置。
y
y060
g
00
50X
—1400
(a)(b)
題3-12圖
第四章材料力學基本概念
4-1何謂構件的承載力?它由幾個方面來衡量?
4-2材料力學研究那些問題?它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4-3材料力學的基本假設是什么?均勻性假設與各向同性假設有何區(qū)別?能否說“均勻
性材料一定是各向同性材料”?
4-4桿件的軸線與橫截面之間有何關系?
4-5試列舉五種以上不是各向同性的固體。
4.6桿件的基本變形形式有幾種?請舉出相應變形的工程實例。
第五章桿件的內力
-1試求圖示各桿1-1、2-2.3-3截面上的軸力,并作軸力圖。
]送戶14P科
40kN""|30kN__'I20kN
?一[?—f------
~\13~
(a)(b)
題5T圖
-2試求圖示各桿在1-1、2-2截面上的扭矩。并作出各桿的扭矩圖。
TtkNm
TlkNm
5.3在變速箱中,低速軸的直徑比高速軸的大,何故?
變速箱中軸傳遞的扭矩與軸的轉速呈反比,低速軸傳遞的扭矩大,故軸徑大。
5-4某傳動軸,由電機帶動,已知軸的轉速(轉/分),電機輸入的功
率I1?,試求作用在軸上的外力偶矩。
5-5某傳動軸,轉速11,輪1為主動輪,輸入功率[,輪2、輪
3與輪4為從動輪,輸出功率分別為
(1)試畫軸的扭矩圖,并求軸的最大扭矩;
(2)若將輪1和輪3的位置對調,軸的最大扭矩變?yōu)楹沃?,對軸的受力是否有利。
T/Nm
1636.6
318.3
------------------------954.9
對調后,最大扭矩變小,故對軸受力有利。
圖示結構中,設日、a>日均為已知,截面1T、2-2、3-3無限接近于截面日或
截面日。試求截面11、2-2、3-3上的剪力和彎矩。
(d)
題5-6圖
設圖示各梁上的載荷日、日、日和尺寸臼皆為已知,(1)列出梁的剪力方程和彎
矩方程;(2)作剪力圖和彎矩圖;(3)判定叵]和叵]。
題5-7圖
題5-7圖
m
二
班J
3m/2cT
3m/2a
3m/2
(e)(0
題5-7圖
(h)
題5-7圖
5-8圖示各梁,試利用剪力、彎矩與載荷集度間的關系畫剪力圖與彎矩圖。
/
/
/
/
/
/
72/
4/2
題5-8圖
/
/
/
/
/
/
/
(h)
(g)
題5-8圖
2
(b)
MM
2&Tm
題5-9圖
題5-9圖
5-10圖示外伸梁,承受集度為目的均布載荷作用。試問當囚為何值時梁內的最大彎
矩之值(即[EJ)最小。
題5To圖
q
為保證梁的最大彎矩值最小,即最大正彎矩等于最大負彎矩
第六章桿件的應力
6-1圖示的桿件,若該桿的橫截面面積三],試計算桿內的最大拉應力與最大
壓應力。
3kN2kN
一
--2k--NAJ_Z?Z------3-k-N-A
題6-1圖
3
圖示階梯形圓截面桿,承受軸向載荷g與可作用,國與回段的直徑分
別為NJ與NJ,如欲使日與國段橫截面上的正應力相同,試求載荷國
之值。
---口?---——----------/-------
A5
題6-2圖
X
6-3題6-2圖所示圓截面桿,已知載荷r^ia段的直徑
r-i,如欲使臼與國段橫截面上的正應力相同,試求s段的直徑。
S
6-4設圖示結構的1和2兩部分皆為剛體,剛拉桿H的橫截面直徑為日,試求
拉桿內的應力。
P=7.5kN
3m1.5m
A—-H
1做受力圖
2列平衡方程求解
國
解得F=6kN,FN=3kN,AB桿的應力為:Ix|
6-5某受扭圓管,外徑,內徑鼻3,橫截面上的扭矩1^1
試計算距軸心21mm處圓管橫截面與縱截面上的扭轉切應力。
目
6.6直徑尸I的圓軸受扭矩I=1的作用。試求距軸心日處的切
應力,并求橫截面上的最大切應力。
6-7空心圓截面軸,外徑-I,內徑NJ,扭矩1^1,試計算距
軸心目處的扭轉切應力,以及橫截面上的最大與最小扭轉切應力。
IxI
I
6-8圖示簡支梁,求跨中截面日、日、回三點正應力。
題6-8圖
回
6.9圖示圓軸的外伸部分系空心軸。試作軸的彎矩圖,并求軸內最大正應力。
5kN3kN3kN
5IB
ALLUUC?E
八_________________1__:I_
rmrm
400800300
題6-9圖
均布載荷作用下的簡支梁如圖所示。若分別采用截面面積相等的實心和空心圓
截面,且三|,【x】,試分別計算它們的最大正應力。并問空心截面比實
心截面的最大正應力減小了百分之幾?
題6-10圖
3
圖示梁,由回槽鋼制成,彎矩r^i,并位于縱向對稱面(即日
平面)內。試求梁內的最大彎曲拉應力與最大彎曲壓應力。
題6-11圖
查表得:
6.12求圖示區(qū)形鑄鐵梁的最大拉應力和最大壓應力。
<7=60kN/m
題6-12圖
g=60kN/m
1.作梁的彎曲圖
2.截面關于中性軸不對稱,危險截面為最大正負彎矩兩處
最大正彎矩處
最大負彎矩處:
綜合得:
均布載荷作用下的簡支梁由圓管和實心圓桿套合而成,如圖所示,變形后仍緊
密接觸。圓管及圓桿的彈性模量分別為日和日,且日。試求兩桿各自承擔的彎矩。
q
題6T3圖
由梁的兩部分緊密接觸知:兩者變形后中性層的曲率半徑相同,設圓管和圓桿各自承擔
的彎矩為Ml和M2,抗彎剛度為【T即:
6-14梁截面如圖所示,剪力目,試計算該截面上最大彎曲切應力。
40
y
題6T4圖
第七章應力狀態(tài)分析
7.1單元體各面應力(單位口)如圖所示,試用解析法求解指定斜截面上的正應力
和切應力。
20
(a)(b)
題7-1圖
(b)
IX]
已知應力狀態(tài)如圖所示,應力單位為日。試用解析法和應力圓分別求:(1)主
應力大小,主平面位置;(2)在單元體上繪出主平面位置和主應力方向;(3)最大切應力。
(a)(b)
題7-2圖
(a)
XI
1X1
20
圖示木制懸臂梁的橫截面是高為日、寬為目的矩形。在日點木材纖維與
水平線的傾角為ao試求通過日點沿纖維方向的斜面上的正應力和切應力。
0.25
7-4圖示二向應力狀態(tài)的應力單位為口,試作應力圓,并求主應力。
r^i
7-5在通過一點的兩個平面上,應力如圖所示,單位為叵]。試求主應力的數(shù)值和主
平面的位置,并用單元體草圖來表示。
題7-5圖
7-6試求圖示各應力狀態(tài)的主應力和最大切應力,應力單位為目。
120
(a)(b)(c)
題7-6圖
(a)
(b)
(c)
7-7列車通過鋼橋時,用變形儀測得鋼橋橫梁日點(見圖)的應變?yōu)?-1
[=[。試求日點在國和區(qū)方向的正應力。設r^i,日。
題7-7圖
1x1
1X1
解得:I■
7-8圖示微體處于平面應力狀態(tài),已知應力1X|,[XI,
r^i,彈性模量1-?,泊松比日,試求正應變可,0與切應變a,
以及EZJ方位的正應變0
J1
T』
X
T
題7-8圖
邊長為3的立方體鋁塊緊密無隙地置于剛性模內,如圖所示,模的變形不
計。鋁的「=|,[三1。若日,試求鋁塊的三個主應力和主應變。
二
占
題7-9圖
建立圖示坐標,由剛性模知
3
且1X1由廣義胡克定律:
目
解得:廠1
第八章強度設計
8-1現(xiàn)有鋼、鑄鐵兩種桿材,其直徑相同。從承載能力與經濟效益兩個方面考慮,圖示
結構中兩種合理選擇方案是(A)
AI桿為鋼,2桿為鑄鐵
B1桿為鑄鐵,2桿為鋼
C1、2桿均為鋼
D1、2桿均為鑄鐵
8-2有A、B、C三種材料,其拉伸應力一應變實驗曲線如圖所示,曲線(B)材料的彈
性模量E大,曲線(A)材料的強度高,曲線(C)材料的塑性好。
題8-2圖
8-3軸力越大,桿件越容易被拉斷,因此軸力的大小可以用來判斷桿件的強度。()
8-4脆性材料的壓縮強度極限遠大于拉伸強度極限,故宜于作承壓構件。()
8-5低碳鋼試件在拉伸屈服時,其表面出現(xiàn)與軸線成45。方向的滑移線,這與最大切應
力有關。()
8-6鋼材經過冷作硬化以后,其彈性模量基本不變。()
8-7材料的伸長率與試件的尺寸有關。()
8-8圖示一正方形截面的階形混凝土柱。設混凝土的密度為
F=100kN,許用應力[xI?試根據強度條件選擇截面寬度a和b?
4m
Fr
題8-8圖
目
8-9三角架ABC由AC和BC二桿組成。桿AC由兩根No.12b的槽鋼組成,許用應力
為[o]=160MPa;桿BC為一根No.22a的工字鋼,許用應力為[。]=100MPa。求荷載F的許
可值[F]。
以節(jié)點為研究對象,列平衡方程:
解得:
日
8-10已知圓軸受外力偶矩機=2kNm,材料的許可切應力[力=60MPa。
(1)試設計實心圓軸的直徑d;
(2)若該軸改為a=d/Q=0.8的空心圓軸,式設計空心圓軸的內、外徑必、D2
8-11圖示傳動軸,主動輪B輸入功率P=368kW,從動輪A,C輸出的功率分別為
p2=147kW,P3=221kW,軸的轉速〃=500r/min,材料的G=80GPa,許用切應力回=70MPa,
題8-11圖
軸的最大扭矩為7028Nm
8-12階梯形圓軸直徑分別為di=40mm,d2=70mm,軸上裝有三個皮帶輪,如圖所示。
己知由輪3輸入的功率為N3=3kW,輪1輸出的功率為N|=13kW,軸作勻速轉動,轉速
n=200r/min,材料的許用切應力日=60MPa,試校核軸的強度。
題8-12圖
8-13圖示傳動軸傳遞的功率為P=14kW,轉速n=300r/min,0=40MPa,試根據強度條件
計算兩種截面的直徑:(1)實心圓截面的直徑d;(2)空心圓截面的內徑4和外徑42(4/
必=3/4)。
77777
題8-13圖
8-14―矩形拱面的簡支木梁,梁上作用有均布荷載,已知:3=4m,b=140mm,h=210mm,
q=2kN/m,彎曲時木木材的許用正應力0=10MPa,試校核該梁的強度。
題8-14圖
簡支梁的最大彎矩在中點處
所以,強度滿足
8-15圖示簡支梁上作用兩個集中力,已知:3=6m,F|=15kN,F2=21kN,如果梁采用熱
軋普通工字鋼,鋼的許用應力Q=170MPa,試選擇工字鋼的型號。
題8-15圖
作梁的彎矩圖
由強度條件:
查表后選用20a號工字鋼
8-16簡支梁AB如圖所示?!?[o梁上的載荷q=10kN/m,=200kN。材料的
許用應力為?試選擇適用的工字鋼型號。
由對稱性知:
選用22a號工字鋼,
校核彎曲切應力:
彎曲切應力強度滿足,綜合后選用22a號工字鋼,
8-17圖示槽形截面懸臂梁,F(xiàn)=10kN,Me=70kN-m,許用拉應力5]=35MPa,許用壓應
力?]=120MPa,/z=1.02xl08mm。試校核梁的強度。
20
作彎矩圖,脆性材料且截面關于中性軸不對稱,故危險截面為C+和C-兩處
C+截面最大正彎矩處,上壓下拉
C-截面最大負彎矩處,上拉下壓
由于
梁強度不足
8-18“T”字形截面鑄鐵粱尺寸及載荷如圖所示,若梁材料的拉伸許用應力為
區(qū)]=40MPa,壓縮許用應力為H=160MPa,Z軸通過截面的形心,已知截面對形心軸
Z的慣性矩r^1,h=9.64cm,試計算該梁的許可載荷F。
作梁的彎矩圖,脆性材料且截面關于中性軸不對稱,故危險截面為最大正負彎矩兩處
最大正彎矩處,上壓下拉
IX■
最大負正彎矩處,上拉下壓
所以:Lr1
8-19圖示結構承受均布載荷,AC為10號工字鋼梁,B處用直徑d=20mm的鋼桿BD
懸吊,梁和桿的許用應力[=1o不考慮切應力,試計算結構的許可載荷⑷]。
4^5B
由梁的彎矩圖知I,危險截面B截面,查表得10號工字鋼的由梁的強度條
件:
由桿的強度條件:
所以:I■
8-20矩形截面簡支梁由圓形木材刨成,已知F=5kN,a=1.5m,IXI)試確定
此矩形截面g的最優(yōu)比值,使其截面的抗彎截面系數(shù)具有最大值,并計算所需圓木的最小
直徑d。
CD
"“十一十
題8-20圖
區(qū)I
8-21懸臂吊車如圖所示。橫梁用20a工字鋼制成。其抗彎剛度W*237cm3,橫截面面積
A=35.5cm2,荷載P=34kN,橫梁材料的許用應力。試校核橫梁AC的強度。
解:分析AB的受力
RA
D/
P
AB為平面彎曲與壓縮組合變形。
中間截面為危險截面。最大壓應力發(fā)生在該截面的上邊緣
壓縮正應力
最大彎曲正應力
所以,橫梁強度滿足。
8.22一折桿由兩根圓桿焊接而成,如圖所示。已知圓桿直徑d=100mm,
,試校核其強度。
題8-22圖
解:由對稱性知
8kNm
將力S按靜力等效分解I一■
易知圓桿受壓彎組合變形,作圓桿的內力圖,知品
s
8-23圖示起重裝置,滑輪4安裝在工字鋼截面梁的端部。已知載荷F=40kN,許用應力
,試選擇工字鋼的型號。
題8-23圖
8-24下端固定半徑為r的圓桿,在圖示位置受尸力作用,設彈性常數(shù)E、日均已知。
試求距上斷面為〃2的截面上:(1)最大和最小正應力;(2)A點處沿圓周方向的環(huán)向應變。
r
8-25圖示電動機功率N1,轉速r^l,皮帶輪直徑I=】。電
動機軸外伸長度W3,軸的直徑,己知r^i。試用第四強度理
論校核軸的強度。
題8-19圖
a
8-26圖示鋼質拐軸,AB軸的直徑d=20mm,承受鉛垂載荷F=lkN的作用,許用應力
[<7]=160Mpa,/=150mm,a=140mm<>試根據第三強度理論校核軸A.B的強度。
將力向B點簡化題8-26圖
T=Va
圓軸AB受彎扭組合變形,作軸的內力圖,危險截面在固定端
由第三強度理論:
8-27如圖,己知直徑為”的實心圓截面桿處于水平面內,48垂直與CD,承受鉛垂作
用力Fi、Fi,試用第三強度理論寫出AB桿危險截面上危險點的相當應力。
將力F2向C點簡化:
A截面為危險截面,
AB彎扭組合變形:危險點在截面A的上下兩點,相當應力為
8-28圖示懸臂梁,承受載荷Fi與B作用,已知F】二800N,B=1600N,/=lm,許用應
力[o]=160Mpa。試分別按下列要求確定截面尺寸:(1)截面為矩形,h=2b;(2)截面為圓
題8-28圖
即弧2量/6。》
6
b=35.6mm,h-Tb=71.2mm
圓形截面:
7(W7(W」。。、2尸+(16。。9
~32~32~
d=52.4mm
8-29圖示沖床的沖頭。在F力作用下,沖剪鋼板,設板厚t=10mm,板材料的剪切強度
極限ib=36OMPa,當需沖剪一個直徑d=20mm的圓孔,試計算所需的沖力F等于多少?
鋼板
題8-29圖
8-30圖示兩塊鋼板,由一個螺栓聯(lián)結。己知:螺栓直徑d=24mm,每塊板的厚度8=12mm,
拉力尸=27kN,螺栓許應力[ElJ=60MPa,[ojyJ=120Mpa。試對螺栓作強度校核。
8-31圖示螺釘承受軸向拉力F,己知許可切應力團和拉伸許可應力[5之間的關系為:
[r]=0.6[cr],許可擠壓應力[cj和拉伸許可應力?之間的關系為:EJ=2?。試建立£),d,
f三者間的合理比值。
Zl
日
8-32試校核圖示聯(lián)接銷釘?shù)募羟袕姸?己知P=IOOkN,銷釘直徑"=30mm,材料的許
用切應力日=60MPa。若強度不夠,應改用多大直徑的銷釘?
8-33用夾剪剪斷直徑4=3mm的鉛絲,如圖所示。若鉛絲的極限切應力約為lOOMPa,
試問需多大的尸?若銷釘B的直徑為d2=8mm,試求銷釘內的切應力。
作用在鋼絲上的力IX|,由杠桿原理,
銷釘?shù)那袘?
第九章位移分析與剛度設計
9-1己知變截面桿,1段為di=20mm的圓形截面,2段為a2=25mm的正方形截面,3段
為d3=12mm的圓形截面,各段長度如圖示。若此桿在軸向力P作用下在第2段上產生
【X】的應力,E=210GPa,求此桿的總縮短量。
0.2m0.4m0.2m
題9-1圖
9-2圖中A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總經理蔡仲斌在集團公司管理提升活動動員大會上的講話
- 2025年碳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冷凍魚苗售賣合同范本
- 做飯保姆合同范本
- 債務轉移說明合同范例
- 保潔工人安全合同范本
- 出售照明工廠合同范本
- 公寓房裝修合同范例
- 2025年度金融產品廣告投放代理合同
- 代理股合同范本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小講課
- 福建省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費用參考指標
- 2024-2030年中國化妝鏡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麻風病防治知識培訓課件
- SNT 1961.11-2013 出口食品過敏原成分檢測 第11部分:實時熒光PCR方法檢測麩質成分
- 員工安全健康手冊
- 華為客服制度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1套
- 醫(yī)美面部抗衰老注射項目培訓課件
- 2024-2029年中國限幅器芯片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fā)展研究報告
- 新產品研發(fā)工作總結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