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學考前一模押題卷3(廣州專用)(解析版)_第1頁
2023年中考化學考前一模押題卷3(廣州專用)(解析版)_第2頁
2023年中考化學考前一模押題卷3(廣州專用)(解析版)_第3頁
2023年中考化學考前一模押題卷3(廣州專用)(解析版)_第4頁
2023年中考化學考前一模押題卷3(廣州專用)(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共20小題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90分)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

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第II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4.測試范圍:中考全部內容

5.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lC-120-16N-14Co-59Na-23S-32Ca-40

第I卷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錯選、不選、多選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給分。

1.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保護空氣質量是全世界人類的共同使命,空氣污染指數簡稱API。下列說法不

正確的是()

A.目前計入API的污染物有SCh、CO?、NCh、可吸入顆粒物(PMio即飄塵1Ch等

B.保衛(wèi)藍天的途徑有加強大氣質量監(jiān)測,開發(fā)新能源,積極植樹造林

C.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航標燈,霓虹燈等

D.酸性氣體未經處理而排放到空氣中,可能導致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2.小美發(fā)現(xiàn)荔枝園旁邊的水稻葉子發(fā)黃,并倒下了一片,你認為應該向稻田施用的復合肥是()

A.CO(NH2)2B.KC1C.KNO3D.Ca3(PO2)2

3.下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測溶液pHB.過濾

LCT1,■1

>OniL里同

-

=

!=三-

*一

-

C.稀釋濃硫酸D.量取9.3mL液體

4.關于“舌尖上的化學”,下列說法科學的是()

A.為使發(fā)面食品松軟可口,制作時可添加適量的小蘇打

B.為預防甲狀腺腫大,應在食鹽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C.為節(jié)約糧食,發(fā)霉的大米經過浸泡、淘洗后可以食用

D.為預防生長遲緩,可食用含鐵的食物

5.下列各組物質按單質、化合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A.氮氣、過氧化氫、氯酸鉀

B.汞、蒸儲水、石油

C.稀有氣體、石灰石、燒堿

D.潔凈空氣、氧化鎂、液態(tài)氧

6.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因果關系不成立的是()

A.因為磷燃燒能產生白煙,所以可用于制作煙幕彈

B.因為金屬鋁的熔點高,所以被用來制造燈泡中的燈絲

c.因為石墨具有導電性,所以可用作電極

D.因為氧氣能支持燃燒,所以可用作燃料

7.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探究。試管①中充滿氮氣,試管②③中充滿氧氣,升溫至40℃,僅觀察到

②中的白磷燃燒。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水浴

紅磷

控溫磁力攪拌器

A.由實驗①②可驗證燃燒需要氧氣

B.由實驗②③可推知著火點高低:紅磷〉白磷

C.利用水浴控溫可調節(jié)可燃物的著火點

D.①③兩支試管內的白磷和紅磷可回收再利用

8.有關微觀粒子的和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海面上浪花飛濺,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C.氯化鈉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氯化鈉分子和水分子

D.水壺中的水燒開沸騰后,壺蓋被頂起,這是因為水分子的體積增大

9.甲和乙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上述四種物質都屬于化合物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4:1

C.該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保持不變

D.甲中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

10.對比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CO2與CO的比較中錯誤的是()

A.CO2可用于滅火,CO可用作燃料

B.CCh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

C.CCh會造成溫室效應,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

D.CCh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11.甲基橙是一種酸堿指示劑,其化學式為Ci4Hi4N3SO3Na,關于甲基橙的說法中不比碉的是()

A.甲基橙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4.2%

B.甲基橙是由6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

C.甲基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7

D.甲基橙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質量比為21:4

12.“侯氏制堿法”生產純堿的主要反應是NaCl+NH4HCO3=NaHCO31+NH4Cl。如圖是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

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0℃時,NH4C1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20℃時,NaHCCh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NH4cl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C.20℃時,100g水中加入5.85gNaCl和7.9gNH4HCO3固體,肯定有NaHCO3晶體析出

D.NH4cl固體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NH4cl

13.下列實驗內容中的橫、縱坐標表示的量符合如圖所示趨勢是()

序號實驗內容橫坐標表示的量縱坐標表示的量

A向銅、鋅混合物粉末中加入鹽酸鹽酸的質量粉末的質量

BNaOH溶液的稀釋水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

C用稀鹽酸除鐵銹稀鹽酸的質量鐵銹的質量

D向Mg(OH)2固體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的質量固體的質量

14.下列實驗目的、操作、現(xiàn)象、結論均正確的是()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研究溫度

,等量的燒杯①中品紅擴散

對分子運品紅溫度越低,分子運

A速率比燒杯②中品

動速率的H動速率越快

紅快

影響燒杯①:;令水1堯杯②:熱水

B鑒別NaCl分別取等量的a、b固體樣品放入盛有等加a的燒杯液體溫a是NH4NO3,b

和NH4NO3量蒸儲水的小燒林中,攪拌,測量溶解前度降低加b的燒杯是NaCI

固體后液體溫度液體溫度升高

驗證硝酸電池硝酸鉀溶液中存

,-----J屋

C鉀溶液的Qyr燈泡發(fā)亮在自由移動的離

導電性」溶'液子,溶液能導電

探究金屬e戶試管①中金屬M生

一01和co:-CO1金屬M生銹需要

金屬Mf

DM生銹的-金屬M銹,試管②中金屬M

空案儲水1

-固體干燥劑N氧氣和水

條件試管①試管②不生銹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48分。

15.(8分)化學是造福人類的科學,生活中常常用到化學知識。

(1)市場上綠色碘鹽、補鐵醬油中的“碘”、“鐵”指的是_____(填序號\

A.單質B原子

C.分子D.元素

(2)“直飲水”機采用“活性炭+超濾層+煮沸”凈水工藝,活性炭在此起____作用。

(3)含氟牙膏能有效預防踽齒。某氟(F)原子中質子數為9,中子數為10,則該氟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4)目前,人類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天然氣三種。

(5)煤燃燒產生的有害氣體中能引起酸雨的是____。已知在相同條件下,1m3co和1m3cH4所含的分子

數目相同。據此分析,在相同條件下,分別燃燒1m3co和CH4,消耗氧氣較多的是_____。

(6)可燃冰(化學式為CH4-8H2O),寫出可燃冰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o

16.(8分)下圖所示是Ca(OH)2的部分性質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l)Ca(0H)2俗稱,用途是___________。

(2)將A反應前導管內物質和試管內溶液中一定存在的微觀粒子的種類在A圖中畫出______(粒子數目不做

要求,不考慮空氣、水)。

(3)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4)將這三個實驗反應后的所有物質倒入同一潔凈的燒杯中,靜置,觀察到上層溶液為無色,底部有白色沉

淀,且無氣泡。取少量上層溶液與足量稀鹽酸混合,無明顯現(xiàn)象。綜合分析可知: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

溶質是酚猷和,可能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

17.(8分)根據如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室里用A裝置來加熱氨酸鉀和二氧化鎰的固體混合物制氧氣,請將A圖方框中氣體的發(fā)生裝置

補畫完整。利用補畫完整后的裝置完成后面的實驗

(2)寫出在實驗室用A裝置在試管口塞團棉花制取02的化學方程式o

(3)過氧化鈉(Na2O2)固體可在潛水艇里作為氧氣的來源,因為它能與CO?在常溫下反應生成碳酸鈉和

氧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B和C裝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請簡述使C裝置中反

應停止的原理0

(5)若用D裝置采用排水法收集02,請簡述操作步驟o

(6)實驗室可用無水醋酸鈉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加熱制取甲烷氣體,通常情況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且難

溶于水.則實驗室制取甲烷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填標號),欲用裝置的D采用排空氣法收集甲烷氣

體,進氣口應為端(填a或

(7)實驗室要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多少克?

18.(6分)農業(yè)上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某小組做了Ca(OH)2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相關實驗探究,

如下圖所示。

⑴甲中酸與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若酸堿恰好完全中和,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O

(2)往乙反應結束后的溶液中滴加質量分數為26.5%的Na2cCh溶液(如丙),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ab

段反應結束后,b點對應溶液中所含的溶質為(填化學式1

(3)丙實驗結束后,產生沉淀的質量為g0C點后pH逐漸增大的原因是____。

19.(6分)現(xiàn)欲探究一固體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uO、NH4C1四種物質

中的兩種或多種。按圖所示進行實驗,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如圖中所述(設過程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反應都恰好完全進

行)。

試根據實驗過程和發(fā)生的現(xiàn)象做出判斷,填寫以下空白:

(1)氣體B的水溶液顯o(選填“酸性”、“堿性”、“中性”之一)

(2)寫出步驟③中生成白色沉淀F的化學方程式為。

(3)濾液E中一定存在酸根離子符號為。

(4)混合物A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質是,理由是。

20.(10分)金屬鉆(Co)是一種“氫前金屬”,金屬活動性介于Zn和Cu之間,Co元素常見的化合價為+2

和+3。金屬Co與酸反應后顯+2,Co元素常見的化合物相關性質如下:

物質CoOCO(OH)2CoCl2CoSO4CO(NO3)2CoCO3

在水中的難溶于水的難溶于水的易溶于水形成易溶于水形成易溶于水形成難溶于水的

溶解性灰綠色固體粉紅色固體粉紅色溶液粉紅色溶液粉紅色溶液粉紅色固體

⑴根據金屬化學性質的一般規(guī)律。下列預測合理的是__________。A.鉆能夠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B.比或者CO能夠將鉆的氧化物轉化為金屬鉆

C.鉆能夠與鹽酸或者稀硫酸反應

D.硫酸鉆溶液中的硫酸鋅可以加入鉆粉除去

(2)碳酸鉆(CoCO3)是一種難溶于水的粉紅色固體,結合所學知識預測,CoCCh能與一(填物質類別)

反應,驗證預測的實驗操作和預期現(xiàn)象是:取CoCO3固體于試管中o

⑶依據各類物質間的反應規(guī)律,根據以下限選試劑,設計一種制備CoCO3的方案(見以下表格)該方案包

含兩個實驗步驟,請完成表格。.

限選試劑:鉆粉、氫氧化鉆固體、碳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稀硫酸、鋅片、銅片

實驗步驟預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預期反應的實驗現(xiàn)象

———

———

(4)從含鉆的礦石中提取鉆的工藝過程一般是會先用足量的酸進行酸浸,酸浸時,鉆的氧化物發(fā)生如下反應:

反應I:CoO+H2SO4=CoSO4+H20

反應II:2co2O3+4H2so4=4COSO4+4H2O+O2t

反應III:CO2O3+Na2SO3+2H2SO4=2CoSO4+2H2O+Na2SO4

①反應后溶液中含鉆元素的微粒是:(填化學符號X

②已知,反應前含有CoO和Co2O3的礦石(礦石中鉆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9%)的質量為bg則理論上可以

生成CoSO4的質量為(用含b的式子表示X

答案解析

第I卷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錯選、不選、多選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給分。

1.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保護空氣質量是全世界人類的共同使命,空氣污染指數簡稱API。下列說法不

正確的是()

A.目前計入API的污染物有SO2、C02、NCK可吸入顆粒物(PMio即飄塵)、。3等

B.保衛(wèi)藍天的途徑有加強大氣質量監(jiān)測,開發(fā)新能源,積極植樹造林

C.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的電光源,如航標燈,霓虹燈等

D.酸性氣體未經處理而排放到空氣中,可能導致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

【答案】A

【解析】A、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中除了可吸入顆粒物外,還包括CO、SO2、NO2、臭氧等,而CO2

不屬于空氣污染物,故選項說法錯誤;B、藍天保衛(wèi)戰(zhàn)中,我們除了加強大氣質量監(jiān)測,還要開發(fā)新能源、

積極植樹造林,故選項說法正確;C、稀有氣體通電后發(fā)出五顏六色的光,空氣中稀有氣體可制成多種用途

的電光源,如航標燈、霓虹燈等,故選項說法正確;D、酸性氣體未經處理而排放到空氣中,如二氧化硫,

可能導致雨水的pH<5.6,形成酸雨,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

2.小美發(fā)現(xiàn)荔枝園旁邊的水稻葉子發(fā)黃,并倒下了一片,你認為應該向稻田施用的復合肥是()

A.CO(NH2)2B.KC1

C.KNO3D.Ca3(PO2)2

【答案】C

【解析】A、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故不符合題意;。B、KC1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

不符合題意;c、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故符合題意;D、Ca3(PO4)2中含有磷元素,

屬于磷肥,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o

3.下圖所示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10mL里同

C.稀釋濃硫酸D.量取9.3mL液體

【答案】C

【解析】A、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pH試紙不能直接插入待測溶液中,會污染待測溶液,故錯誤;

B、該過濾裝置中缺少玻璃棒的引流,故錯誤;C、稀釋濃硫酸的方法是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的注入水

中,并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故正確;D、讀取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時,視線要與凹液面最低處相平,故錯誤。

故選C。

4.關于“舌尖上的化學”,下列說法科學的是()

A.為使發(fā)面食品松軟可口,制作時可添加適量的小蘇打

B.為預防甲狀腺腫大,應在食鹽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C.為節(jié)約糧食,發(fā)霉的大米經過浸泡、淘洗后可以食用

D.為預防生長遲緩,可食用含鐵的食物

【答案】A

【解析】A、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是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碳酸氫鈉受熱分解放出二氧化碳,能使發(fā)面

食品松軟可口,可用于制作發(fā)面食品,故符合題意;B、為預防甲狀腺腫大,應在食鹽中適量添加碘元素,

不是大量,故不符合題意;C、發(fā)霉的大米中含有黃曲霉毒素,浸泡、淘洗仍不能將其除去,不可食用,故

不符合題意;D、為預防生長遲緩,可食用含鋅的食物,不是含鐵的食物,食用含鐵的食物,可以補充鐵元

素,預防缺鐵性貧血,故不符合題意。故選A。

5.下列各組物質按單質、化合物、混合物的順序排列的是()

A.氮氣、過氧化氫、氯酸鉀

B.汞、蒸儲水、石油

C.稀有氣體、石灰石、燒堿

D.潔凈空氣、氧化鎂、液態(tài)氧

【答案】B

【解析】A、氮氣是單質,過氧化氫、氨酸鉀均屬于化合物,不符合題意。B、汞屬于單質,蒸儲水屬于化

合物,石油屬于混合物,符合題意。C、稀有氣體屬于混合物,石灰石屬于混合物,燒堿屬于化合物,不符

合題意。D、潔凈空氣屬于混合物,氧化鎂屬于化合物,液態(tài)氧屬于單質,不符合題意。故選B。

6.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下列因果關系不成立的是()

A.因為磷燃燒能產生白煙,所以可用于制作煙幕彈

B.因為金屬鋁的熔點高,所以被用來制造燈泡中的燈絲

C.因為石墨具有導電性,所以可用作電極

D.因為氧氣能支持燃燒,所以可用作燃料

【答案】D

【解析】A、磷燃燒能產生大量白煙,可用于制作煙幕彈,選項正確;B、金屬鋁的熔點高,可被用來制造

燈泡中的燈絲,選項正確;C、石墨具有導電性,可用作電極,選項正確;D、氧氣能支持燃燒,但不具有

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選項錯誤。故本題選D。

7.利用如圖裝置進行燃燒條件的探究。試管①中充滿氮氣,試管②③中充滿氧氣,升溫至40℃,僅觀察到

②中的白磷燃燒。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由實驗①②可驗證燃燒需要氧氣

B.由實驗②③可推知著火點高低:紅磷〉白磷

C.利用水浴控溫可調節(jié)可燃物的著火點

D.①③兩支試管內的白磷和紅磷可回收再利用

【答案】C

【解析】A、實驗①白磷不燃燒是因為白磷不接觸氧氣,實驗②中白磷能與氧氣接觸能燃燒,所以對比實驗

①②可驗證燃燒需要氧氣,故A選項正確;B、實驗③中紅磷不燃燒是因為溫度為達到著火點,對比實驗②

③可推知著火點高低:紅磷〉白磷,故B選項正確;C、可燃物的著火點是物質固有的屬性,一般不能改變,

故C選項錯誤;D、①③兩支試管內的白磷和紅磷均未反應,可回收再利用,故D選項正確。故選C。

8.有關微觀粒子的和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海面上浪花飛濺,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C.氯化鈉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氯化鈉分子和水分子

D.水壺中的水燒開沸騰后,壺蓋被頂起,這是因為水分子的體積增大

【答案】B

【解析】A、海面上浪花飛濺,是宏觀物質的運動,不能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故選項說法不正確;B、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故選項說法正確;C、氯化鈉在水中能電離出鈉離

子和氯離子,所以氯化鈉溶液中含有的微粒有鈉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故選項說法不正確;D、水壺中的

水燒開沸騰后,壺蓋被頂起,是因為溫度升高,水分子間的間隔變大,而水分子的體積不變,故選項說法

不正確。故選B。

9.甲和乙在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丙和丁,結合微觀示意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o氧原子

勿氮原子

碳原子

A.上述四種物質都屬于化合物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4:1

C.該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保持不變

D.甲中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

【答案】B

催化劑

【解析】通過圖示分析可知,該反應是:2NO2+4CO^=4CO2+N2G甲物質是二氧化氮(N02\乙物質

是一氧化碳(CO\丙物質是二氧化碳(CO2\丁物質是氮氣(N2IA、通過分析可知,甲、乙、丙是化

合物,丁物質是單質。A錯誤;B、通過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的個數比為4:1。B正確;C、在化

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一定會發(fā)生改變。C錯誤刀、甲物質是二氧化氮,氮、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4x1):

(16x2)=14:32=7:160D錯誤。故選B。

10.對比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關于CO?與CO的比較中錯誤的是()

A.CCh可用于滅火,CO可用作燃料

B.CCh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

C.CCh會造成溫室效應,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

D.CCh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D

【解析】A、CO2不支持一般可燃燒物燃燒,可以用來滅火;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來做燃料,A正

確,不符題意;B、C02能溶于水,1體積水大約能溶2體積的C02,能溶于水;CO難溶于水,B正確,不

符合題意;C、CO?是溫室氣體,排放過多會造成溫室效應;CO有毒性,容易和血液的血紅蛋白結合,導

致人體缺氧窒息,C正確,不符合題意;D、CCh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一一干冰,易升

華吸熱,用于人工降雨;CO有毒,不能用于人工降雨,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o

11.甲基橙是一種酸堿指示劑,其化學式為Ci4H14N3SO3Na,關于甲基橙的說法中不IE碉的是()

A.甲基橙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4.2%

B.甲基橙是由6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

C.甲基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7

D.甲基橙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質量比為21:4

【答案】A

23

【解析】A、甲基橙中鈉元素的質量分數為014r口/xl00%-7%,A錯誤。B、甲

12x1471+1x14+14x3+32+16x3+23

基橙是由碳、氫、氧、氮、硫、鈉,6種元素組成的有機物,B正確。C、甲基橙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12x14+1x14+14x3+32+16x3+23=327,C正確。D、甲基橙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質量比為(12x14):32=21:

4,D正確。故選A.

12.“侯氏制堿法”生產純堿的主要反應是NaCl+NH4HCO3=NaHCO3j+NH4Cl。如圖是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

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0℃時,NH4C1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20℃時,NaHCCh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大于NH4cl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C.20。。時,100g水中加入5.85gNaCl和7.9gNH4HCO3固體,肯定有NaHCO3晶體析出

D.NH4C1固體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NH4cl

【答案】D

【解析】A、由溶解度曲線可知,0℃時,NH4cl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故A選項錯誤;

B、因為20℃時,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HCCh的溶解度,所以20℃時,NaHCCh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

分數不一定大于NH4cl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故B選項錯誤;C、20C時,NaHCO3的溶解度是

NaCl+NH4HCO3=NaHCC^J+NH4C1

5857984

9.6g,即在該溫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9.6gNaHCO3,,

由化學反應方程式中的信息可知,5.85gNaCl和7.9gNH4HCO3反應能生成8.4gNaHCO3,所以20℃時,100g

水中加入5.85gNaCl和7.9gNH4HCO3固體,得到NaHCO3的不飽和溶液,不能析出NaHCO3晶體,故C

選項錯誤;D、NH4cl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所以NH4cl固體中含有少

量的NaCl,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NH4C1,故D選項正確。故選D。

13.下列實驗內容中的橫、縱坐標表示的量符合如圖所示趨勢是()

序號實驗內容橫坐標表示的量縱坐標表示的量

A向銅、鋅混合物粉末中加入鹽酸鹽酸的質量粉末的質量

BNaOH溶液的稀釋水的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

C用稀鹽酸除鐵銹稀鹽酸的質量鐵銹的質量

D向Mg(OH)2固體中加入稀硫酸稀硫酸的質量固體的質量

【答案】A

【解析】A、向銅、鋅混合物粉末中加入鹽酸,依據金屬活動性鋅>氫>銅,可知銅粉不與鹽酸反應,鋅粉與

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隨著鹽酸的加入鋅粉不斷被反應,粉末質量逐漸減小,當鋅粉完全反應時,

粉末質量保持不變,等于銅粉質量,故A選項正確;B、氫氧化鈉加水稀釋,隨著水的加入,溶液逐漸變稀,

質量分數會一直不斷減小,故B選項錯誤;C、用稀鹽酸除鐵銹,隨著鹽酸的加入,鐵銹質量會逐漸減小,

最終減小到0,故C選項錯誤;D、向Mg(0H)2固體中加入稀硫酸,氫氧化鎂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

Mg(OH)2固體的質量會逐漸減小,最終減小到0,故D選項錯誤;故選A。

14.下列實驗目的、操作、現(xiàn)象、結論均正確的是()

實驗目的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研究溫度對量的燒杯①中品紅擴

■品紅r溫度越低,分子運

A分子運動速散速率比燒杯②

動速率越快

率的影響中品紅快

燒杯①:冷水燒杯②:熱水

分別取等量的a、b固體樣品放入盛有等量加a的燒杯液體溫

鑒別NaCl和a是NH4NO3,b

B蒸儲水的小燒林中,攪拌,測量溶解前后度降低,加b的燒

NH4NO3固體是NaCI

液體溫度杯液體溫度升高

驗證硝酸鉀電池硝酸鉀溶液中存

C溶液的導電燈泡發(fā)亮在自由移動的離

性」溶液子,溶液能導電

Cf

試管①中金屬M

-e和co;-CO1

探究金屬M金屬M生銹需要

金屬M[

D-金屬M生銹,試管②中金

1?固體干燥劑N

生銹的條件r國留水\L氧氣和水

管①試管②屬M不生銹

【答案】C

【解析】A、圖中實驗,通過對比燒杯中的水變紅的速率,可以研究溫度對分子運動速率的影響,實驗中觀

察到燒杯①中品紅擴散速率比燒杯②中品紅慢,由實驗現(xiàn)象可知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率越快,說法錯誤;

B、氯化鈉溶于水,溶液的溫度幾乎不變,而不是升高,說法錯誤;C、實驗中,將硝酸鉀溶液連接入電路

中,發(fā)現(xiàn)燈泡發(fā)亮,說明硝酸鉀溶液具有導電性,說法錯誤;D、試管②中,沒有水和氧氣,兩支試管中的

現(xiàn)象對比無法判斷是與水有關,還是與氧氣有關,還是與氧氣和水都有關,也不能排除與二氧化碳有關,

說法錯誤;答案:C。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48分。

15.(8分)化學是造福人類的科學,生活中常常用到化學知識。

(1)市場上綠色碘鹽、補鐵醬油中的“碘”、“鐵”指的是_____(填序號h

A.單質B.原子

C.分子D.元素

(2)“直飲水”機采用“活性炭+超濾層+煮沸”凈水工藝,活性炭在此起____作用。

(3)含氟牙膏能有效預防踽齒。某氟(F)原子中質子數為9,中子數為10,則該氟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4)目前,人類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天然氣三種。

(5)煤燃燒產生的有害氣體中能引起酸雨的是____。已知在相同條件下,1m3co和1m3cH4所含的分子

數目相同。據此分析,在相同條件下,分別燃燒1m3co和CH4,消耗氧氣較多的是_____。

(6)可燃冰(化學式為CH4.8H2O),寫出可燃冰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o

占燃

【答案】元素;吸附;9,?石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甲烷;CH4-8H2O+202-CO2+10H2O

【解析】(1)由所學知識可知,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市場上綠色碘鹽、補鐵醬油中的“碘”、

“鐵”指的元素;(2)“直飲水”機采用“活性炭+超濾層+煮沸”凈水工藝,活性炭在此起吸附作用,除掉水中的

色素和異味;(3)在同一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某氟(F)原子中質子數為9,中子數為10,則該

氟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9;(4)目前,人類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氣三種;(5)煤燃燒產

生的有害氣體中能引起酸雨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一氧化碳燃燒的方程式為:2co+022cCh,

甲烷燃燒的方程式為:CH4+202C02+2H2。,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分子個數比;已知在相同條件下,

1m3co和1m3cH4所含的分子數目相同。據此分析,在相同條件下,分別燃燒1m3co和CH4,消耗氧氣

較多的是甲烷(可燃水化學式為,可燃冰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6)CH4.8H2O)CH4.8H2O+2O2co2

+IOH2O0

16.(8分)下圖所示是Ca(0H)2的部分性質實驗,回答有關問題。

(l)Ca(OH)2俗稱,用途是___________。

(2)將A反應前導管內物質和試管內溶液中一定存在的微觀粒子的種類在A圖中畫出______(粒子數目不做

要求,不考慮空氣、水)。

(3)B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中的實驗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

(4)將這三個實驗反應后的所有物質倒入同一潔凈的燒杯中,靜置,觀察到上層溶液為無色,底部有白色沉

淀,且無氣泡。取少量上層溶液與足量稀鹽酸混合,無明顯現(xiàn)象。綜合分析可知: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

溶質是酚酸和,可能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

【答案】(1)熟石灰##消石灰;砌磚或改良酸性土壤等;(2)

⑶Ca(OH)2+2HC1=CaCl2+2H2O;生成白色沉淀;(4)NaCl##氯化鈉;CaCL##氯化鈣

【解析】(DCa(OH)2俗稱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常用于砌磚或改良酸性土壤等;(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

子構成的,氫氧化鈣溶液是由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其微觀圖見答案;(3)B中是稀鹽酸和氫氧化鈣

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2HCl=CaCU+2H2°,c中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

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實驗現(xiàn)象是生成白色沉淀;(4)上層溶液為無色,說明溶液中無堿性物質,

溶液顯酸性或中性;底部有白色沉淀,可知是反應生成的碳酸鈣沉淀,說明溶液中無酸性物質,故溶液中

無氫氧化鈣、鹽酸、碳酸鈉;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酚猷和生成的氯化鈉;可能含有的溶質是氯化

鈣。

17.(8分)根據如圖所示裝置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室里用A裝置來加熱氨酸鉀和二氧化鎰的固體混合物制氧氣,請將A圖方框中氣體的發(fā)生裝置

補畫完整。利用補畫完整后的裝置完成后面的實驗。

(2)寫出在實驗室用A裝置在試管口塞團棉花制取02的化學方程式o

(3)過氧化鈉(Na2O2)固體可在潛水艇里作為氧氣的來源,因為它能與CO?在常溫下反應生成碳酸鈉和

氧氣。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0

(4)B和C裝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隨時控制反應的發(fā)生與停止,請簡述使C裝置中反

應停止的原理0

(5)若用D裝置采用排水法收集Ch,請簡述操作步驟。

(6)實驗室可用無水醋酸鈉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加熱制取甲烷氣體,通常情況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且難

溶于水.則實驗室制取甲烷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填標號),欲用裝置的D采用排空氣法收集甲烷氣

體,進氣口應為端(填a或bI

(7)實驗室要制取8.8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多少克?

A

2KMnO4=K2MnO4+MnO2+O2T;2Na2Ch+2CO2=2Na2co3+O2;關閉開關時,

試管中的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把液體壓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在集氣瓶中裝滿水,

氧氣通過b導管通入集氣瓶中;A;b;25g

【解析】(1)加熱氨酸鉀和二氧化鎰的固體混合物制氧氣是固體受熱生成氣體,發(fā)生裝置應選擇固體受熱

發(fā)生裝置,故裝置圖為巴匕。(2)用A裝置在試管口塞團棉花制取02的的反應是高鎰酸鉀

A

受熱生成鎰酸鉀、二氧化鎰和氧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2KMnO4K2MnO4+MnO2+O2t.(3)過氧

化鈉(Na2O2)固體與CO2在常溫下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寫為:

2Na2O2+2CO2=2Na2CO3+O2o(4)C裝置中反應停止的原理是關閉開關時,試管中的氣體增多,壓強增大,

把液體壓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故填關閉開關時,試管中的氣體增多,壓強增大,把

液體壓入長頸漏斗,固體和液體分離,反應停止。(5)用D裝置采用排水法收集Ch的操作步驟是在集氣瓶

中裝滿水,氧氣通過b導管通入集氣瓶中。(6)用無水醋酸鈉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加熱制取甲烷氣體是固體

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氣體,應選擇固體受熱發(fā)生裝置,故填A;用裝置的D采用排空氣法收集甲烷氣

體,由于甲烷的密度比空氣小,甲烷應該從短管進入瓶中,故填b。

(7)解:設需要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T

10044

80%x8.8g

100:44=xx80:8.8g

x=25g

答:需要含碳酸鈣80%的石灰石的質量為25g。

18.(6分)農業(yè)上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某小組做了Ca(OH)2溶液和稀鹽酸反應的相關實驗探究,

如下圖所示。

(1)甲中酸與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若酸堿恰好完全中和,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2)往乙反應結束后的溶液中滴加質量分數為26.5%的Na2cCh溶液(如丙),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ab

段反應結束后,b點對應溶液中所含的溶質為(填化學式1

⑶丙實驗結束后,產生沉淀的質量為______goC點后pH逐漸增大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Ca(OH\+2HCI=CaCl2+2H2O;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2)NaClsCaCl2##CaCl2xNaC;(3)10;

碳酸鈉溶液過量,且碳酸鈉溶液呈堿性

【解析】(1)稀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a(OH1+2HCl=CaC/2+2H2O,由于酚配試液遇堿變紅,遇中性或者酸性溶液不變色,所以甲實驗中當

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時,表示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2)b點對應pH為7,中性,說明碳酸鈉先與鹽

酸反應,后與氯化鈣反應,所以對應的溶液中所含的溶質有生成的氯化鈉以及未反應的氯化鈣;(3)與沉淀

生成有關的碳酸鈉溶液的質量為70.0g-30.0g=40.Og,對應的溶質的質量為40gx26.5%=10.6g;

設丙實驗中最終生成沉淀的質量為X

Na2CO3+CaCl2=CaCO3J+2NaCl

106100

10.6gx

10610.6g

WO-x

410g

產生沉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