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考前提分歷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1頁
山西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考前提分歷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2頁
山西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考前提分歷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3頁
山西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考前提分歷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4頁
山西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考前提分歷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重點中學2025屆高考考前提分歷史仿真卷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從(二里頭遺址)新發(fā)現中,人們幾乎可以觸摸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脈動了?!敝袊鐣茖W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隊長的上述言論A.否認了夏王朝的存在 B.證實了夏王朝的存在C.揭示了二里頭文化與中國國家起源的關系 D.揭示了原始農耕與文明起源的關系2.有學者指出:“美國恪守的門戶開放原則同蘇聯(lián)的勢力范圍原則是完全相對立的兩種思想和理論體系,甚至是歷史上形成的兩種不同的民族傳統(tǒng)。……這兩個原則的沖突不僅僅推動了冷戰(zhàn)的到來,而且是冷戰(zhàn)的原動力?!痹搶W者認為A.國家利益分歧導致了美蘇冷戰(zhàn)B.冷戰(zhàn)源于美蘇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C.美蘇加緊在全球范圍內的爭奪D.美蘇爭霸引起民族傳統(tǒng)的對立3.據記載,1935—1942年間,陜西共設立大小新式工廠150余家,平均每年建廠19個;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有59家,100萬元以上的有13家,資本總額5202萬元,為民國前期新式工業(yè)資本總額的28倍。這表明抗戰(zhàn)時期A.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突出B.抗日根據地建設效果明顯C.西部地區(qū)近代化取得成就D.政府加大中西部發(fā)展投入4.從1840年到1861年,中國至少出現了22種有關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康輶紀行》反映了當時中國的邊疆和世界形勢,《中西紀事》提出中國已被納入世界局勢變化的軌道中。這A.直接引發(fā)了中國近代化運動B.揭露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圖謀C.反映國人對西學的迫切要求D.推動國人重新審視世界局勢5.美國史學家威爾杜蘭在其著作《盧梭與法國》中寫道:“盧梭所指的民主一詞的意義,很難歸入政治或歷史所指的范圍?!瓕嶋H上他所喜好的‘選舉的貴族政治’,就是我們所稱的代議制民主政治?!边@主要表明A.西方代議制蘊含著盧梭思想 B.盧梭的民主思想具有時代性C.盧梭推崇的民主背離其本意 D.民主政治是盧梭研究的對象6.在中國歷史上,東周、東漢、曹魏、北魏諸朝都于此設置都城的城市是A.長安 B.洛陽 C.開封 D.建康7.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會試首次實行南北卷制度。會試錄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來,南北卷演變?yōu)槟媳敝芯恚浫”壤秊?5%、35%和10%。這一做法A.保證了科舉制公平公正選拔人才B.有利于科舉人才來源的相對平衡C.推動了明代經濟重心進一步南移D.促進了全國范圍內尚學風氣形成8.下表列舉了甲午戰(zhàn)爭前中國三類新式企業(yè)的資本構成(單位:萬元),由此可知,下列企業(yè)屬于表中丙類的是類別國家資本外債資本買辦、官僚的資本一般商人資本甲931140——乙1088587526526丙——280560A.開平煤礦 B.發(fā)昌機器廠 C.輪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9.近代報紙是外國人首先辦起來的。19世紀50年代起,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開始辦報,1895年以后,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辦報,鼓吹變法?!稌r務報》最多時日銷達一萬七千份,成為當時國內最受歡迎的一份報紙。材料主要反映A.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初步發(fā)展C.中國辦報深受西方的影響D.報紙具有宣傳政治主張的功能10.美國歷史上曾有兩人進行總統(tǒng)競選,他們根據時局分別創(chuàng)作了競選歌曲《兄弟,你能拿出一毛錢嗎》和《快樂的日子又回來了》。與該情景發(fā)生的世界背景相同的歷史事件是A.法國大革命爆發(fā) B.日本明治維新開始C.巴黎和會召開 D.德國納粹體制確立11.當京師同文館擬開設天文、算學館并聘洋人教習西方科學時,便遭到守舊者的強烈反對,將引進西方科學上升到“用夷變夏”的高度,“中體西用”說提供了可以抵御頑固派攻擊的一種解說。據此可知,“中體西用”A.反映了當時知識界的普遍共識 B.限制了洋務運動的演進和深化C.有助于西方啟蒙思想廣泛傳播 D.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文化心理障礙12.下圖是英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指數變化(1500~1900年)示意圖。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英國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逐漸形成B.英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迅速提高C.英國工業(yè)發(fā)展速度遠高于世界其他國家D.兩次工業(yè)革命是英國經濟發(fā)展的最大動力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末清初,以西方傳教士為媒介,還進行了具有深遠意義的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穌會士的來華傳教,是以西方資本主義的殖民擴張為背景的?!瓉砣A較早并影響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瑪竇(1552—1610年)。德意志人湯若望(1591—1666年)、比利時人南懷仁(1623—1688年)等?!d會士在傳教的同時,除了向中國朝廷和士大夫進獻一些新奇工藝品外,也介紹了某些科學知識。利瑪竇帶來的《萬國輿圖》,第一次向中國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妒澜缡贰そ贰罚ㄉ暇恚┎牧隙话銇碚f,“五四”以前中國知識分子的“格義“方式(“格義”就是用比較和類比的方法來解釋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學概念。)主要是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觀點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們的主要傾向則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觀點評析、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獨W陽哲生《嚴復評傳》材料三“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痹?840年鴉片戰(zhàn)爭之后,先進中國人開始了“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的漫長歷程,中國人對西方事物的態(tài)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漸接受西學甚至要求“全盤西化”。他們的探索活動對中國的學術、思想、政治和社會經濟都產生過重大影響?!珴蓶|《新民主主義論》(1)根據材料一,概括明末清初東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現?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背景。(2)材料二認為“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別出現了怎樣的文化傾向?各舉一例加以說明。(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近代先進中國人“吸收外國進步文化”的特點。14.(20分)荷蘭和英國屬于較早建立自己商業(yè)霸權的資本主義國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為籌集資金開始發(fā)行股票。1609年,世界上第一個股票交易所誕生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成千上萬的國民愿意把安身立命的積蓄投入到這項利潤豐厚也存在著巨大風險的商業(yè)活動中,一方面是出于對財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因為荷蘭政府也是東印度公司的股東之一。在東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短短五年時間里,它每年都向海外派出50支商船隊,這個數量超過了西班牙、葡萄牙船隊數量的總和。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lián)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yè)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材料二18世紀中前期,英國重商主義走向全盛。政府規(guī)范貿易行為,批準了許多私人特許貿易公司擴大對外貿易,商人則利用王權進行對外貿易壟斷。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英國重商主義政策最明顯的體現是實行對外擴張,政府進行商業(yè)戰(zhàn)爭和頒布一系列航海法令,日益強大的英國海軍為英國海外貿易的發(fā)展保駕護航。在英國的對外貿易中,很多貿易條約是在非平等、非自愿互利的條件下簽訂的,特別是殖民地逐漸成為英國制造業(yè)的原料產地和產品市場?!獡潜乜怠蹲兏锱c穩(wěn)定:英國經濟政策的四次重大變革》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說明17世紀前期荷蘭股票交易迅速發(fā)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英國18世紀前期對外貿易的特點和影響。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材料“從(二里頭遺址)新發(fā)現中,人們幾乎可以觸摸到中國第一個王朝的脈動了”結合所學可知二里頭遺址和中國的“第一個王朝”即國家的出現有關系,答案為C;材料提到“第一個王朝”但是并沒有否認和證實夏王朝的存在,AB錯誤;D在國家出現之前就存在,材料內容不能顯示農耕和文明起源的關系,排除。2、B【解析】

根據學者的分析,正是美國門戶開放和蘇聯(lián)勢力范圍是兩個完全對立的兩種思想、理論體系和民族傳統(tǒng),導致了冷戰(zhàn)的發(fā)生和發(fā)展,B選項符合題意?!皣依娣制纭痹诓牧现袩o從體現,A項錯誤。學者分析的是冷戰(zhàn)到來的原因和動力,不是冷戰(zhàn)的范圍,C選項錯誤。材料中民族傳統(tǒng)的對立是冷戰(zhàn)的原因,不是美蘇爭霸的結果,D選項錯誤。3、C【解析】

材料表述的是抗戰(zhàn)時期陜西的工廠數量及資本總額較民國前期有較大發(fā)展,陜西位于西部地區(qū),因此能說明西部地區(qū)近代化建設的成就。故C項正確。材料僅記載了抗日時期陜西的工業(yè)情況,無法比較區(qū)琙經濟發(fā)展的平衡性。故A錯誤??谷崭鶕?,指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戰(zhàn)爭時期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建立的反抗日本占軍的統(tǒng)治而建立的根據地,主要在農村,而工業(yè)主要在城市,因此工業(yè)的發(fā)展不能說明抗日根據地的經濟建設。故B項錯誤。材料表述的是陜西工業(yè)的發(fā)展,未體現政府的舉措。故D項錯誤。4、D【解析】

根據材料主旨可知,鴉片戰(zhàn)爭后先進的中國人開始了解西方,通過著書立說介紹西方,故D正確;A項直接表述有誤,扼;B項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迫切要求表述有誤,排除D。5、B【解析】

在美國史學家威爾杜蘭看來,盧梭追求的“民主”是“代議制民主政治”,但其喜好的“選舉的貴族政治”,不能歸入政治或歷史所指的范圍,表明其認為盧梭的民主思想具有時代局限性,B項正確;西方代議制蘊含著盧梭思想與材料中對盧梭的評價不符,A項錯誤;盧梭推崇的民主與美國史學家威爾杜蘭在本質上是一致的,C項錯誤;“民主政治”是盧梭研究的對象與材料主旨不符,D項錯誤。6、B【解析】

洛陽是歷史的名都,先后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故B項正確;長安是現在的西安,不符合題意,排除A;開封是宋朝在此建立都城,排除C;建康是南京,三國時候吳國在此建立政權,不符合題意,排除D。故選B。7、B【解析】

明代科舉實行分地區(qū)錄取的措施,主要是由于當時地區(qū)經濟文化水平發(fā)展不平衡,這一做法有利于科舉人才來源的相對平衡,故選B項;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是為了保證人才人員相對平衡,并不是為了保證公平公正選拔人才,排除A;南宋時我國經濟重心已經完成了南移,排除C;D項內容無從體現,不符合題意主旨,排除。故選B。8、B【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甲企業(yè)以國家資本為主,不允許買辦和一般商人投資,聯(lián)系所學可知為洋務運動中創(chuàng)辦的軍用工業(yè);乙雖是國家資本為主,但是允許買辦官僚等投資,說明是官督商辦的民用企業(yè);丙企業(yè)沒有國家資本和外債資本,只有買辦官僚和一般商人的資本,說明屬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發(fā)昌機器廠屬于民族資本主義企業(yè),故選B;AC屬于乙類,排除;D屬于甲類,排除。9、D【解析】根據“資產階級維新派開始辦報,鼓吹變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時務報》成為當時國內最受歡迎的一份報紙,主要是因為《時務報》宣傳變法圖存的思想,因此,報紙具有宣傳政治主張的功能,故D項正確;材料無法反映出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故A項排除;報紙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創(chuàng)辦,而19世紀末民族工業(yè)才有了初步發(fā)展,故B項排除;材料中無法體現出辦報受西方的影響,故C項排除。點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理解題干的關鍵信息:《時務報》銷量增長迅速主要與救亡圖存運動有關,運用所學知識逐一排除選項即可。10、D【解析】

根據《兄弟,你能拿出一毛錢嗎》可得知當時美國民眾缺錢?!犊鞓返娜兆佑只貋砹恕氛f明當時美國人民并不快樂。結合所學可知,這是受到美國經濟危機的影響,時間處于20世紀30年代,而德國納粹體制確立正是在這一時期,故D項正確;法國大革命爆發(fā)是在18世紀,日本明治維新是在19世紀,巴黎和會召開是在1919年,都與材料判斷的時間不符合,故排除ABC項。11、D【解析】

中體西用化解了頑固派認為學習西方科技是“用夷變夏”的論調,由此可知,中體西用有利于打破傳統(tǒng)文化心理障礙,選項D正確;頑固派的存在說明“共識”錯誤,排除A;中體西用促進了洋務運動深化,排除B;洋務運動學習器物,而非思想,排除C。12、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讀圖、識圖,獲取有效信息,歸納、概括,并作出正確認知和準確判斷,旨在考查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根據關鍵信息“1500-1900年”、“1800年以后,增長指數的劇增”等,本題實際上考查英國工業(yè)革命帶來生產力巨大發(fā)展。據此,分析、判斷選項,可知:A項不符合統(tǒng)計圖總體信息特征;BC兩項,統(tǒng)計圖中,無從直接體現,具有片面性。D項表述客觀,本題正確答案選D。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fā)展·工業(yè)革命·英國工業(yè)革命帶來生產力巨大發(fā)展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主要表現:以西方傳教士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開始傳播到中國。(“西學東漸”)背景: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東方封建社會的逐步衰弱。(2)“五四”前,從舊文化的立場批評或贊賞新文化。如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思想;康有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傳其變法政治理論?!拔逅摹焙?,用新文化批評或贊賞舊文化。如新文化運動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3)特點: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盤西化;經歷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歷程;與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相連。【解析】

(1)表現:依據材料“以西方傳教士為媒介,還進行了具有深遠意義的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在傳教的同時,除了向中國朝廷和士大夫進獻一些新奇工藝品外,也介紹了某些科學知識”來看,明末清初東西方交流以西方傳教士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開始傳播到中國。背景:依據東西方的社會狀況可知,西方國家通過新航路開辟和殖民擴張,實力不斷壯大,東方封建社會的逐步衰弱;而且西方國家經過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以及歐洲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思想文化較為先進。(2)依據材料“是運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觀點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并結合所學可知,“五四”前,從舊文化的立場批評或贊賞新文化,如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思想;康有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傳其變法政治理論。依據材料“借用西方文化的觀點評析、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來看,“五四”后,用新文化批評或贊賞舊文化,如新文化運動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3)依據材料“對西方事物的態(tài)度也由最初的排拒,到逐漸接受西學甚至要求‘全盤西化’”來看,由最初排斥到逐步接受甚至全盤西化;通過學習西方的內容可知,經歷了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的歷程;依據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可知,這些都與救亡圖存的歷史使命相連。14、(1)原因:新航路開辟,國際貿易發(fā)展;荷蘭逐漸成為“海上馬車夫”;海外貿易帶來豐厚的利潤;政府的支持;重商主義經濟政策的推動;殖民擴張的刺激。(2)特點:以重商主義經濟理論為指導;以殖民擴張、武力征服推動貿易發(fā)展;對外貿易成為尋求霸權的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