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改造我們的學習》(教學設計)-【中職專用】高二語文同步課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塊上冊)(同課異構)_第1頁
第1課《改造我們的學習》(教學設計)-【中職專用】高二語文同步課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塊上冊)(同課異構)_第2頁
第1課《改造我們的學習》(教學設計)-【中職專用】高二語文同步課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塊上冊)(同課異構)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課《改造我們的學習》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1.理解文章內容:學生能夠理解《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的中心論點和主要論據,掌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和結構。2.提升分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篩選主要觀點及其論據、篩選重要語句的能力,以及分析論證方法的能力。3.培養(yǎng)實事求是學風: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理論聯系實際重要性的認識,樹立正確的學風,反對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篩選主要觀點及其論據,引導學生準確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和支撐論據。學習論證方法,重點學習文章中的多種論證方法,如例證法、引證法、對比論證等。2.教學難點:通過文章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學習態(tài)度,反對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三、教學方法1.講授法:教師講解,引導學生`梳理文章層次結構。2.小組討論法:組織學生就文章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討論,促進思想交流。3.文本細讀法:引導學生深入閱讀原文,理解詞句含義,把握文章脈絡。四、教學課時2課時五、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通過介紹一首打油詩“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引出作者-毛澤東,并請學生對毛澤東同志進行一份簡單的人物介紹。2.課前準備:教師對作者進行補充介紹: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zhàn)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他創(chuàng)作的許多詩詞氣魄雄渾,意境壯闊?!睹珴蓶|選集》是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載體,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展現,是對20世紀中國影響最大的書籍之一。背景鏈接: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雖然結束了王明“左”傾路線在黨內的統(tǒng)治,但黨內歷次“左”、右傾錯誤思想尚未肅清,仍然存在著黨風不正、學風不正和文風不正的問題。字詞積累:嘩眾取寵,謬種流傳,生吞活剝,諄諄,等閑視之,臆造,故紙堆,粗枝大葉,前仆后繼,有的放矢,徒有虛名,若明若暗,夸夸其談,華而不實,可歌可泣。3.整體感知:學生思考,課文標題是什么結構類型的短語?這一標題起什么作用?從標題看本文的論述范圍是什么?(標題是一動賓短語,它既點明了課文的論點,又揭示了論題。從課文標題看本文主要闡述了如何徹底改變學風方面的問題。)學生閱讀《改造我們的學習》,明確文章的主要觀點,速讀課文,全文共26個段落,四個主體部分,概括每一部分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行文思路引論部分(第一小節(jié)):開門見山地提出了改造全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的“主張”。行文思路本論部分(第一、二、三部分):闡明了提出這一主張的“理由”。結論部分(第四部分):關于改造學風的幾項“提議”。教師概括行文線索:要改造——為什么要改造——怎樣改造4.精讀課文學生組隊精讀課文,研習本文論證思路的嚴謹性和作者分析問題的方法。5.教師示范精讀第一部分:齊讀課文概括主要意思:回顧歷史經驗,說明理論和實踐統(tǒng)一的重要性,正面論述改造我們的學習必須遵循的原則。本段主要論證方法:例證法學生自主探究,團隊協(xié)作精讀第二—三部分,第二部分:論證層次:先總說“我們還是有缺點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缺點”;接著分析缺點的三大表現——不注重研究現狀、不注重研究歷史、不注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運用;再分析存在這些缺點的根源的三種典型——“想當然”發(fā)號施令、不懂歷史、理論和實際分離。主要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第三部分:分析論證層次:先提出這一部分的分論點“將兩種互相對立的態(tài)度對照的講一下”;接著具體分“主觀主義的態(tài)度”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tài)度”。分析主要論證方法: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深入分析,含英咀華-研習文章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效果教師提問:標題中的“改造”能不能改為“改進”或者“改善”?(不能,……)學生合作探究,分析本文語言,本文語言具有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試做具體說明。準確性——用詞恰當(見課本)鮮明性——①善于進行正反對比。②愛憎分明的態(tài)度生動性——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排比,對偶)6.課堂小結:總結本課學習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問題,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六、課后作業(yè)布置一篇議論文寫作任務,要求學生運用正反論證方法,就某一學習或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論述。七、教學反思反思學生在課堂上的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