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2至孝之文《陳情表》選點精講高二語文“從課內(nèi)到課外”黃金知識點拓展(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1頁
專題12至孝之文《陳情表》選點精講高二語文“從課內(nèi)到課外”黃金知識點拓展(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2頁
專題12至孝之文《陳情表》選點精講高二語文“從課內(nèi)到課外”黃金知識點拓展(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3頁
專題12至孝之文《陳情表》選點精講高二語文“從課內(nèi)到課外”黃金知識點拓展(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4頁
專題12至孝之文《陳情表》選點精講高二語文“從課內(nèi)到課外”黃金知識點拓展(統(tǒng)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陳情表》至孝之文陳情表“以孝感人”的“至文”李密課文典例《陳情表》李密為孝辭官知人論世

-----作者及背景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為武陽人,西晉文學家父早死,母何氏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yǎng),少時師事譙周,通《春秋左氏傳》,以文學見稱在蜀漢做官,任尚書郎,曾數(shù)次出使東吳,極有辯才,為吳人所稱贊蜀亡后,晉武帝多次征召,他以祖母年老多病,無人奉養(yǎng),遂上書陳情,辭不赴召,是為《陳情表》。后祖母死,李密才出仕晉朝,歷任太子洗馬、尚書郎、河內(nèi)溫縣令、漢中太守等職因懷怨賦詩,得罪權(quán)貴,遂免官。后老死于家中了解背景晉滅蜀后,為了籠絡(luò)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賢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是亡蜀降臣,如不應(yīng)詔,會被誤認為“矜守名節(jié)”,不與司馬氏王朝合作,招來殺身之禍。司馬氏通過陰謀和屠殺建立了西晉政權(quán),為了鞏固統(tǒng)治,提出以“孝”治理天下。李密至孝,與祖母相依為命,寫此奏章,陳述自己不能奉詔的原因,提出終養(yǎng)祖母的要求。文中所寫,皆是真情實意。為了喚起晉武帝的憐憫心,作者不是直陳其事,而是凄切婉轉(zhuǎn)地表明心意,圍繞著“情”“孝”二字反復陳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為命的苦況,表達對新朝寵遇的感激,以及孝順祖母的拳拳衷情?!段男牡颀垺ふ卤怼吩疲骸罢乱灾x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zhí)異。文體知識。劉勰表,就是“奏表”,又稱“表文”,是臣屬給君王的上書,是秦漢時代開始有的,秦漢以至唐宋以后,雖皆沿用,但它的功用和使用范圍,卻有所變化。如唐、宋以后,表文不僅多用四六文體,而且諸如謝恩、勸諫、辭免、慶賀、貢物等事項,一般皆用“表”。表,雖是古代的一種公文,但有些表文,內(nèi)容充實,語言簡潔流暢,特別是表文與其他一般上書奏狀不同,常含有表志陳情、訴說心曲的意思,因此,某些寫得好的表文,就成為我國古代散文的名篇。唐、宋以后用駢體寫的表文,有的由于用典精切、辭藻清麗,也成為駢體文學中的代表作?!币郧閯尤?/p>

課文脈絡(luò)身世孤苦悲涼祖母情深似海沐清化蒙國恩圣朝恩重如山孝忠孝治天下(理)盡忠日長祖母病篤(情)盡孝日短先盡孝后盡忠以情動人1、身世凄苦: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臣以險釁,夙遭閔(憫)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mǐn)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伶仃)孤苦,至于成立。我因為艱難禍患,小時候就遭到不幸。生下來只有六個月,父親就棄我而死去了;年紀到了四歲的,舅父強迫我的母親改嫁。祖母劉氏憐憫我孤單弱小,親自加以撫養(yǎng)。我小時候經(jīng)常生病,九歲還不能走路,孤獨無靠,直到成人自立。

既無叔伯,終鮮(xiǎn)兄弟,門衰祚(zuò)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qióng)孑立,形影相吊。

既沒有叔叔伯伯,也沒有哥哥弟弟,門庭衰微沒有福澤,很晚才得到兒子。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家里沒有照管門戶的僮仆。孤單無靠地獨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安慰。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它包含了哪些內(nèi)容?夙遭閔兇父喪母嫁多病零丁門衰祚薄夙嬰疾病故不能“廢遠”(為下文伏筆)質(zhì)疑解析文章開頭,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痹摼湓谌沃衅鹗裁醋饔茫俊百碓忾h兇”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該句在全段中起總攝作用。作者起筆用這八個字概括了自己的坎坷命運,落筆酸楚,奠定了文章悲涼的基調(diào),緊接著作者寫出了“夙遭閔兇”的具體內(nèi)容: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yǎng)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三兩輩單傳,內(nèi)外無親,形影相吊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以情動人2、劉氏病危:(1)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rù),臣侍湯藥,未曾廢離。譯文:而祖母劉氏很早就為疾病所糾纏,經(jīng)常臥病在床,我侍奉飲食醫(yī)藥,從來沒有停止侍奉。以情動人2、劉氏病危:(2)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以情動人3、祖孫情深:臣侍湯藥,未曾廢離。我侍奉飲食醫(yī)藥,從來沒有停止侍奉。以情動人3、祖孫情深:劉氏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劉氏可憐我孤苦體弱,親自撫養(yǎng)我。以情動人3、祖孫情深: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我沒有祖母,沒法有今天;祖母沒有我,沒法過完余年,祖孫兩個人,相依為命。以情動人4、用語得體:(1)敬詞的使用,以示謙卑。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惟:舊時奏疏、書信中下級對上級常用的敬語。伏惟:舊時奏疏、書信中下級對上級常用的敬語。以情動人4、用語得體:(2)駢散結(jié)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質(zhì)疑解析本文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寫得如此感人的?請舉例加以說明。寫法技巧舉例效果使用簡潔凝練的四字駢句“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煢煢孑立,形影相吊”連用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zāi)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把自己形單影只、孤獨寂寞的處境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令人動容使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恰當?shù)乇磉_了自己對深受圣朝恩寵的感激之情使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句“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以落日喻人壽命即將終了,貼切地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極大地引起了人們的同情以情動人4、用語得體: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伏惟:舊時奏疏、書信中下級對上級常用的敬語。伏惟:舊時奏疏、書信中下級對上級常用的敬語。晉武帝為什么同意李密奉養(yǎng)祖母?(1)李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晉武帝被李密悲慘身世、拳拳孝心和為國盡忠之情打動。(2)朝廷可以借李密為祖母盡孝來宣傳以孝治天下。(3)晉武帝已經(jīng)達到征召名士的目的,同意李密奉養(yǎng)祖母顯得自己對蜀國舊臣更寬容。以理服人

1.文章哪些寫到朝廷對自己優(yōu)禮有加?答:①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②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③詔書特下,拜臣郎中。④尋蒙國恩,除臣洗馬。以理服人2.作者自己對朝廷恩遇抱著怎樣的感情?答:感激不盡,而又身系祖母疾病,進退狼狽。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以理服人3.作者怎樣巧妙推脫任職?答:一方面感激朝廷知遇之恩,一方面又提出自己的苦處,即有臥床不起的祖母,博得武帝的同情。以理服人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具體研習第3段:本段結(jié)尾落在辭官養(yǎng)親上,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展開的?

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來轉(zhuǎn)換文意。4、提出孝之大理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yīng)得到同情。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jié)”無關(guān),以求皇帝諒解。C、正面陳述劉之現(xiàn)狀,是“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4、提出孝之大理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義?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對特殊就更應(yīng)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詞承首段,又為下文“臣之辛苦”張本。A、借孝來掩飾自己的觀望之意,從而解除晉武帝的疑忌之心。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A、“至微至陋”“豈敢”等詞委婉動人,至為懇切。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更相為命,……”,一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特點:委婉、流暢。此段中反復表明心跡,敘說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懇切。具體研習第4段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用語有什么特點?“愿乞終養(yǎng)”“盡節(jié)”“報養(yǎng)”——忠孝兩全“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無比懇切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事之實: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言之切: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明知、共鑒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晉武帝為什么會應(yīng)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質(zhì)疑解析第二段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xiàn)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yīng)對的?晉對李李對晉察臣、舉臣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拜臣、除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責臣、催臣劉病日篤進退兩難質(zhì)疑解析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diào)整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傊?,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特殊關(guān)系,作為陳情依據(jù)。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大旗,懇求準許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方案。全文構(gòu)思縝密,脈絡(luò)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第四段中作者是怎樣為自己忠孝兩難尋找合適的出路,使自己既能盡“忠”又能盡“孝”的?李密要想真正達到自己“愿乞終養(yǎng)”的目的,還必須向皇帝具體表明自己的心志。于是他便從時間上來談“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的實際情況,況且“烏鳥私情”,希望皇帝能允許自己為祖母養(yǎng)老送終,并指天為證“皇天后土實所共鑒”,祖母百年之后,自己定當不遺余力地為國家盡忠,報答皇帝對自己的恩情。至此作者才完全提出了自己的先盡“孝”后盡“忠”的主旨。對于一個“忠”“孝”兩全的臣子,晉武帝還有什么疑問和理由拒絕他的合情合理的要求呢?選點精講------“孝道”例文《晉書?李密傳》中記載,帝覽之(《陳情表》)曰:“士之有名,不虛然哉?!蹦送Tt?!豆盼挠^止》中則說,“晉武覽表,嘉其誠款,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毙⒕锤改福鹄蠍塾?,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古有老萊子戲彩娛親、漢文帝親嘗湯藥、黃香扇枕溫衾,當今時代也有若干孝敬老人的感人事例。這是連續(xù)五年用一根布帶背著母親上課的陳斌強老師。2007年,陳斌強的母親患上了老年癡呆癥,生活不能自理。為了更好地照顧母親,家住縣城的陳斌強,每周都會用一根布條將母親綁在自己身上,騎摩托車30公里,帶著母親去上班,到了周五,又將母親“綁”回家中照料。一連五年,風雨無阻。陳斌強頒獎詞: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帶著癱瘓養(yǎng)母上大學知孝感恩的平凡女孩孟佩杰。

孟佩杰頒獎詞: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qū)趕種種不幸;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tǒng)的孝道充滿每個細節(jié)。雖然艱辛填滿四千多個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孝心無價---畢淑敏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yè)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枚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shù)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只是,天下的兒女們,一定要抓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陰?!案腥诵恼?,莫先乎情”。三國魏元帝(曹奐)景元四年(263),司馬昭滅蜀,李密淪為亡國之臣。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元帝,史稱“晉武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為穩(wěn)定局勢,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授予官職以示恩寵。作為亡國之臣,李密對新朝廷持觀望態(tài)度,他在新朝廷舉薦他做孝廉、秀才,征辟他任郎中、洗馬之后“辭不就職”,然而引來的后果是“詔書切峻,責臣逋慢??たh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在此困境中,李密上表陳情,闡述自己處在為國效忠和奉養(yǎng)祖母的兩難境地之中,陳述自己不能奉詔的原因,提出終養(yǎng)祖母、先盡孝后盡忠的請求。為了喚起晉武帝的憐憫之心,李密不是直陳其事,而是凄切婉轉(zhuǎn)的表明心意。具體地講,就是圍繞“孝”“忠”二字反復陳述自己家庭的不幸,和祖母相依為命的苦況親情,表達“愿乞終養(yǎng)”的衷情及對新朝寵遇的感恩之情。文章運用了融情于事、情理交融的寫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打動了晉武帝。晉武帝看了表章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乃停詔”,允其不仕?!豆盼挠^止》中記載:“因賜奴婢二人,并令郡縣供應(yīng)其祖母膳食?!?/p>

資料:臥冰求鯉

王祥,字休征,晉代瑯砑臨沂人。早年喪母,繼母朱氏對他不好,他仍很孝順。有一年冬天,朱氏病了想吃魚,他來到冰河上解開衣服,裸出胸膛,趴在冰上,用體溫將冰融化,這時,從冰面的缺陷口處跳出兩條紅色的大鯉魚,王祥將魚帶回家為繼母做了可口的魚湯。朱氏感動了,從此,一家人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扇枕溫衾

黃香,字文強,漢代江夏人,從小對父母孝順。九歲時,母親去世,哀痛至極,為母守孝三年。夏季天氣炎熱,其父因思念其母無法入睡,他就用扇子扇涼枕席。冬季天氣寒,他先用身體暖熱被褥,才讓父親上床休息?!包S香扇枕溫席”的故事就世代流傳下來。

賣身葬父

董永,東漢千乘(今山東高青東南)人。因家貧困,父死后無錢安埋,便賣身葬父。在去富翁家途中的一株老槐樹下,遇一仙女主動要嫁給董永為妻,于是同至富翁家。富翁命其夫婦織絹三百匹,那女子心靈手巧,一月織成,得以提前償債贖身。夫妻歸家途中在老槐樹下,其妻告訴董永:“我是天帝第七個女兒,奉命助君還債,請勿留戀。”說完告別董永而去。從此,槐蔭這個地方,改名為孝感。

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年僅8歲,因家貧窮,買不起蚊帳,夏天夜間蚊子極多,打不完,趕不走,而父親又怕煙熏,年幼的吳猛,實在沒有辦法了,突然他想:如果蚊子吃飽了就不會叮咬父親了。于是,他每晚都赤裸著上身,在父親的旁邊,任蚊子叮咬自己。吳猛的孝心感動了天下,孝名千古流傳。經(jīng)典題再現(xiàn)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陳情表》中,李密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自己缺少親屬幫助并且事必躬親的孤弱。(2)《陳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李密的孤單和缺少心靈的安慰。(3)《陳情表》中,李密向晉武帝表達他將不惜為國出力和報答皇帝大恩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2)煢煢孑立形影相吊(3)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8個字。在儒家學說中,“孝”為倫理道德之首。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其大意是,“孝”說的是供養(yǎng)父母,而犬馬也都能得到飼養(yǎng),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與飼養(yǎng)犬馬沒有區(qū)別。由此可見,孝不僅在于外在的表現(xiàn),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若未真誠侍奉和恭敬父母,任何外在形式的表現(xiàn)都不足以體現(xiàn)孝道。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一種社會倫理的道德追求?!靶ⅰ背蔀榻y(tǒng)治者治理國家的社會倫理基礎(chǔ),儒家更將“孝”作為評價一個人能否盡忠報國、盡職為官的基本標準,“孝”與“忠”共同形成社會個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行為準則。答案(示例)①因此若無孝敬父母之心②而且更在于內(nèi)在的情感③孝不僅是善事父母的家庭倫理觀念。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從《孝經(jīng)》中可以看出,孝道的內(nèi)涵是有層次性的,而孝道的實踐更是________,針對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規(guī)范和標準。如天子之孝是“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愛敬盡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天子之孝強調(diào)立身為范,以自己________之孝道來帶動天下百姓的孝道。諸侯之孝則是“在上不驕,高而不危;制節(jié)謹度,滿而不溢……富貴不離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諸侯之孝在于________、循規(guī)守法。這是由諸侯的獨特地位決定的,因為他們位高權(quán)重,既貴且富,天子很難約束他們,其他人又無權(quán)約束,如果缺乏自我約束力,就很容易造成因“高”而“?!薄⒁颉皾M”而“溢”的局面,最終導致社稷不保。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則要簡單得多,只要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jié)用,以養(yǎng)父母”就行了。因此,職位越高,孝道就越宏大,其價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嚴格,就越需要________。()。個人奮斗的實踐路徑圍繞三大“職責”做基礎(chǔ)并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從而實現(xiàn)從個人心和到群體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標。這是傳統(tǒng)孝道最為核心的價值所在。。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A.層次分明事必躬親謹言慎行以身作則B.條分縷析身體力行履薄臨深挺身而出C.層次分明身體力行謹言慎行以身作則D.條分縷析事必躬親履薄臨深挺身而出答案C解析“層次分明”形容事物次序清楚,有條有理?!皸l分縷析”形容分析得細密而有條理。根據(jù)下文“針對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規(guī)范和標準”可知,應(yīng)選用“層次分明”。“身體力行”指親身體驗,努力實行?!笆卤毓H”指不管什么事一定親自去做。根據(jù)前文的“立身為范”可知,應(yīng)選用“身體力行”?!爸斞陨餍小敝刚f話做事都謹慎小心?!奥谋∨R深”指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好像來到深水潭邊,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謹慎戒懼。根據(jù)語境可知,應(yīng)選用“謹言慎行”?!耙陨碜鲃t”指用自己的行動做出榜樣。“挺身而出”形容不顧困難危險,勇敢地站出來。根據(jù)語境可知,應(yīng)選用“以身作則”。2.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A.尤為重要的是,中國的傳統(tǒng)孝道不僅將個人、家庭和國家三者統(tǒng)一了起來,還把崗位職責、家庭職責與社會職責三者統(tǒng)一了起來B.尤為重要的是,中國的傳統(tǒng)孝道不僅將國家、家庭和個人三者統(tǒng)一了起來,而且把崗位職責、家庭職責與社會職責三者統(tǒng)一了起來C.尤為重要的是,中國的傳統(tǒng)孝道不是將個人、家庭和國家三者統(tǒng)一了起來,而是把崗位職責、家庭職責與社會職責三者統(tǒng)一了起來D.尤為重要的是,中國的傳統(tǒng)孝道不但將國家、家庭和個人三者統(tǒng)一了起來,也把崗位職責、家庭職責與社會職責三者統(tǒng)一了起來答案A解析“個人”“家庭”“國家”與“崗位職責”“家庭職責”“社會職責”是一一對應(yīng)的關(guān)系,由此排除B、D兩項;此外,后兩個分句間不是并列關(guān)系,而是遞進關(guān)系,由此排除C項。故選A。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A.個人奮斗的實踐路徑以三大“職責”做基礎(chǔ)并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以致實現(xiàn)從個人心和到群體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標。B.個人奮斗的實踐路徑圍繞以三大“職責”做基礎(chǔ)并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的目標,以致實現(xiàn)從個人心和到群體家和再到天下共和。C.個人奮斗的實踐路徑以三大“職責”做基礎(chǔ)并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的目標,從而實現(xiàn)從個人心和到群體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方向。D.個人奮斗的實踐路徑以三大“職責”做基礎(chǔ)并統(tǒng)一為一個整體,從而實現(xiàn)從個人心和到群體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標。答案D解析A項“以致”表示前一分句導致的結(jié)果(多指不好的結(jié)果),使用不當。B項“圍繞……”和“以……為……”句式雜糅,“以致”使用不當。C項“實現(xiàn)”與“方向”搭配不當。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門衰祚薄,晚有兒息祚?。焊7譁\薄B.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聽:應(yīng)許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考察D.煢煢孑立,形影相吊吊:安慰答案C解析察:經(jīng)考察后予以推舉。5.下列各句中,句式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州司臨門,急于星火B(yǎng).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C.非臣隕首所能上報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答案C解析C項為判斷句,其他三項均為狀語后置句。A項“急于星火”正常語序為“于星火急”。B項正常語序為“是臣于陛下盡節(jié)之日長”。C項“非”,不是,表否定判斷。D項“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正常語序為“或于泰山重,或于鴻毛輕”。6.下列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表”是一種文書,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因為“表”的閱讀對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態(tài)度誠懇,措辭謙恭。B.古代喪禮,凡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服喪一年,叫“功服”。C.刺史是古代的官名,不同朝代刺史的職權(quán)不同。在晉朝時,刺史是州的最高行政長官。D.“孝廉”是漢代所設(shè)薦舉人才的一種科目,推舉孝順父母、品行方正的人。答案B解析服喪一年,叫“期服”。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一)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節(jié)選自李密《陳情表》)(二)李密,字令伯,犍為武陽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時年數(shù)歲,感戀彌至,遂以成疾。祖母劉氏,躬自撫養(yǎng),密奉事以孝謹聞。劉氏有疾,則涕泣側(cè)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有暇則講學忘疲,而師事譙周,周門人方之游夏。少仕蜀,為郎。數(shù)使吳,有才辯,吳人稱之。蜀平,泰始初,詔征為太子洗馬。密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yǎng),遂不應(yīng)命,乃上疏《陳情表》。后劉終,服闕,復以洗馬征至洛。(節(jié)選自《梁書·李密傳》)(三)庾黔婁,少好學,多講誦《孝經(jīng)》,未嘗失色于人,南陽高士劉虬、宗測并嘆異之。齊永元初,除孱陵令,到縣未旬,其父庾易在家遘疾,黔婁忽然心驚,舉身流汗,即日棄官歸家,家人悉驚其忽至。時易疾始二日,醫(yī)云:“欲知差劇,但嘗糞甜苦?!币仔沽。瓓漭m取嘗之,味轉(zhuǎn)甜滑,心逾憂苦。至夕,每稽顙北辰,求以身代。俄聞空中有聲曰征君壽命盡不復可延汝誠禱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婁居喪過禮。和帝即位,將起之,鎮(zhèn)軍蕭穎胄手書敦譬,黔婁固辭。服闕,除西臺尚書儀曹郎。梁臺建,鄧元起為益州刺史,表黔婁為府長史,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及成都平,城中珍寶山積,元起悉分與僚佐,惟黔婁一無所取。元起惡其異眾,厲聲曰:“長史何獨爾為!”黔婁示不違之,請書數(shù)篋。(節(jié)選自《梁書·孝行》)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俄聞空中有聲曰/征君壽命盡/不復可延/汝誠禱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婁居喪過禮/B.俄聞空中有聲曰/征君壽命盡/不復可延/汝誠禱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婁居喪過禮/C.俄聞空中有聲/曰征君壽命盡不復/可延汝/誠禱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婁居喪過禮/D.俄聞空中有聲/曰征君壽命盡不復/可延汝/誠禱既至/止得申至月末/及晦而易亡/黔婁居喪過禮/答案B解析動詞“曰”后面應(yīng)該是說的內(nèi)容,“有聲曰”為有聲音說的意思,結(jié)合句意分析,應(yīng)在“曰”后面斷開,排除C、D兩項?!凹啊笔堑鹊降囊馑?,“晦”為農(nóng)歷每月的最后一天,結(jié)合前面“月末”分析,應(yīng)在“及”前面斷開,排除A項。故選B。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期功”,古代的喪服。期,穿一年孝服的親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