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歷史七年級上冊_第1頁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歷史七年級上冊_第2頁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歷史七年級上冊_第3頁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歷史七年級上冊_第4頁
第一單元 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 復習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歷史七年級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史前時期:原始社會與中華文明的起源復習

時空縱覽階段特征總特征:中華文明的起源和初步發(fā)展多元一體。社會組織:經歷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兩個階段。原始社會后期,社會分化出現(xiàn),由氏族結合為部落,又進一步發(fā)展為部落聯(lián)盟。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是民主推選部落聯(lián)盟首領的制度。生產活動:在原始社會,人類使用以石器為主的簡單勞動工具。原始農業(yè)的出現(xiàn),使人類從食物采集者轉變?yōu)槭澄锷a者。原始文化:中國原始文化星羅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經歷了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黃河、長江和西遼河流域孕育了不同風格的農耕文化。民族交融:分布于黃河流域的各部落長期交融發(fā)展,炎黃部落聯(lián)盟逐漸演化為后來的華夏族。知識結構

中國的史前時期經過幾代學者接續(xù)努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fā)展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fā)展不僅是一個長達近2000年的歷史過程,還是一個分布在黃河、長江全域以及錢塘江、淮河、西遼河流域等廣袤大地上的諸多地方文明構成的巨大叢體,體量為同時期世界古代文明之最,學術界早就形象地稱之為史前文化的“多元一體”。同時,這個叢體內部的各地方社會也分別具有自己的文明化演進方式和特點。它們在彼此的取長補短、交流互鑒、融會貫通中逐步擴大發(fā)展一體化趨勢,凝聚形成中華文明的特色特點,最終形成中華文明延綿不絕和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歷史結果。

我國原始居民的生活項目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代表元謀人、藍田人、鄖縣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河姆渡人、半坡人、大汶口先民等食物來源以采集、狩獵為主種植農作物,飼養(yǎng)家畜居住條件洞穴,群居生活建造房屋,開始定居使用工具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社會分工沒有明顯的社會分工出現(xiàn)了原始農業(yè)、畜牧業(yè)和手工業(yè)分工1.(側重史料實證)下表是王小明同學籌備的“北京人遺址”??牟糠炙夭?。以下還能放到專刊里的是(

)A.

打制的石錘 B.炭化稻粒C.磨制的骨針 D.彩繪陶盤

頭蓋骨化石(復制品)動物燒骨灰燼堆?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約70萬—20萬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遺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上,迄今為止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有牙齒化石、頭蓋骨化石、用火遺跡、直立人化石、動物化石、打制石器。根據材料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能放到專刊里的應是打制的石錘,A項正確。炭化稻粒與原始農業(yè)相關,我國原始農業(yè)起源于距今約1萬年,排除B項;磨制的骨針與山頂洞人有關,排除C項;北京人不會制作陶器,排除D項。2.(2024·肇慶二模/廣東地方史)磨刀山遺址是廣東省目前確認的年代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并將廣東人類活動史推至北京人時代。遺址出土石器近400件。這些石器的發(fā)現(xiàn)始于(

)A.元謀人 B.山頂洞人C.河姆渡遺址 D.陶寺古城遺址B3.(2024·重慶A卷)下表所列考古遺存,可用于研究我國遠古時期(

)A.早期人類起源 B.原始農業(yè)的興起和發(fā)展C.冶煉技術水平 D.原始部落聯(lián)盟間的關系遺址名稱時間遺存北京門頭溝東胡林遺址距今約11000—9000年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浙江浦江上山遺址距今約11000—8500年炭化的稻米、稻殼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距今約7500—3000年陶片上稻、粟、豆類等印痕B4.河姆渡遺址的出土文物既有食用后被拋棄的魚骨,也有鹿、豬、牛等動物遺骸和酸棗、橡子、菱角等植物果實。這表明當時(

)A.食物的品種和來源多樣化 B.干欄式建筑利于儲存食物C.家畜飼養(yǎng)的范圍不斷擴大 D.農業(yè)種植是主要食物來源A5.鄭州大河村落房屋遺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仰韶文化房基,它被稱為“天下第一屋”,奠定了中國北方傳統(tǒng)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制。據此推測,大河村落先民(

)A.仍舊野棲穴居 B.過著定居生活C.掌握天文知識 D.出現(xiàn)貧富分化B6.(2024·廣東/改編/廣東地方史)下表是廣東、浙江兩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相關圖片。據此推知,當時(

)A.青銅冶煉技術成熟

B.南北經濟差異明顯C.農業(yè)生產工具先進

D.兩地存在文化聯(lián)系遺址玉鉞玉琮龍首玉環(huán)石峽遺址良渚遺址D7.(側重歷史解釋)下表信息說明,遠古傳說(

)A.是毫無根據可依的 B.包含了一定的歷史信息C.是考古發(fā)掘的基礎 D.再現(xiàn)了真實可靠的歷史傳說炎帝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五谷和蔬菜;還制作陶器,發(fā)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物品。仙人洞遺址出土的陶罐,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遺址發(fā)現(xiàn)的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充分證明,當時已有較高的制陶技術。B8.中國擁有豐富的古人類遺址,這些遺址為我們了解人類起源和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我國是早期人類化石和文化發(fā)現(xiàn)的重要地區(qū)之一?!覈f石器時代初期文化遺址有20余處,北起遼寧,南及云南,東到安徽。其中,沿黃河、長江兩大河流域分布較為密集?!幾远乓鞯取吨袊忌鐣贰凡牧隙甙饲昵?,中國北方和南方的農業(yè)與農耕聚落都有了很大發(fā)展。耒、耜的出現(xiàn)和普遍使用,糧食的儲備,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發(fā)展?!瓋炔看笮⊙壖w之間以及個人之間,關系平等和睦?!幾灾袊鐣茖W院歷史研究所編寫《簡明中國歷史讀本》材料三人面魚紋陶盆

彩陶形制美,畫紋亦多殊?;騽t呈人面,或則呈雙魚。農耕既普及,人群已聚居?!魏芜z址中,獨不見文書。——郭沫若(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我國古人類的分布特點。(4分)分布范圍廣泛;數量眾多;分布不平衡(或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任答兩點即可,每點2分,共4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我國農業(yè)“有了很大發(fā)展”的表現(xiàn)。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七八千年前我國南方農耕部落的典型代表,舉一例說明這一南方農耕部落民眾的精神生活得到了發(fā)展。(4分)表現(xiàn):耒、耜的出現(xiàn)和普遍使用;糧食的儲備。(每點1分,共2分)典型代表:河姆渡人。(1分)舉例:制作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骨哨。(言之有理即可,1分)(3)請你推斷材料三中的原始居民生活在哪一流域。郭沫若對此“遺址”的最大遺憾是什么?(4分)流域:黃河流域。(2分)最大遺憾:沒有發(fā)現(xiàn)文字。(2分)觀點,就是對歷史事物的態(tài)度或看法。在寫法上,主要是陳述句(包括肯定句、否定句,不能是疑問句),句子完整(包含主謂賓結構,不能是短語)、簡明扼要。要注意,觀點不能停留在史實層面上,要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態(tài)度或看法;觀點要體現(xiàn)正確的價值觀。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閱讀材料,完成要求。(2分)材料考古發(fā)現(xiàn)的中國重要文明遺址(部分)

——摘編自部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良渚古城遺址陶寺古城遺址二里頭遺址良渚古城遺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約5300—4300年,由宮殿區(qū)、內城和外城組成。城內外的貴族墓地里,隨葬著數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陶寺古城遺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約4300—4000年。遺址中有一個圍墻環(huán)繞的宮城,城內有多處墓地。大的墓葬往往隨葬表明墓主人尊貴身份的陶鼓、石磬、玉鋮、陶盤等器物。二里頭遺址發(fā)現(xiàn)于河南偃師,距今約3800—3500年。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型宮殿建筑群以及大型墓葬和手工業(yè)作坊,還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樂器、青銅酒器等高貴禮器。問題根據材料,圍繞“中華文明的起源”這一主題,提煉一個觀點?!敬鸢甘纠弧恐腥A文明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2分)【答案示例二】中華文明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2分)【答案示例三】中華文明的起源不僅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還展現(xiàn)出高度的創(chuàng)造性和連續(xù)性。(2分)一、文字類史料如何提取觀點一般有兩種考查形式,一種是給出一整段文字史料,一種是給出已經分為幾小段的文字史料。具體解題方法如下:1.史料分層。針對第一種考查形式,先運用標點符號(如句號、省略號、分號)、特殊詞(總結詞、轉折詞、遞進詞)等進行分層。針對第二種考查形式,按照每段史料論述的主題進行分層。2.概括層意。概括每層史料反映的歷史信息,如反映了哪一歷史事件、歷史現(xiàn)象等。3.提取共性或趨勢。根據作答角度,從原因、內容、性質、特點、影響等角度分析每層史料反映的歷史信息,并提取共性或總結變化發(fā)展趨勢,從而確定觀點。4.規(guī)范寫出觀點。二、大事年表類史料如何提取觀點1.命題特點:一般有兩種考查形式。第一種,從大事年表中選擇兩個(或多個)歷史事件,提煉一個觀點;第二種,依據大事年表反映的歷史信息,提煉一個觀點,用史實論述表內事件所體現(xiàn)的時代特征或歷史趨勢。2.提取觀點:第一步,明確歷史事件。有的大事年表直接給出了歷史事件,有的只給出一些歷史信息,因此,需要先根據給出的歷史信息確定歷史事件。第二步,分析歷史事件。可從事件的原因、內容、性質、特點、影響等角度分析。第三步,構建歷史聯(lián)系。新課標明確了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常見的四種聯(lián)系,即古今、因果、橫向、中外聯(lián)系,根據第二步的分析構建四種聯(lián)系中的一種即可。第四步,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