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選擇題
(一)、單選題
1、中國歷史上被譽為“藥王”的是(C)
A、扁鵲B、華佗C、孫思邈D、李時珍
3、(C)是我國先秦時期數(shù)北思想的概括和總結。
A.《高?!稡.《論語》C.《學記》D.《中庸》
5.“不憤不啟,不怫不發(fā)”的思想最早出自(A)
A.《論語》B.《學記》C.《四書集注》D.《孟子》
6.《學記》上說:“不陵節(jié)而施?!边@句話體現(xiàn)了(A)
A.按部就班的教學原則B.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C.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D.鞏固性教學原則
7、朱熹的學派被稱為考亭學派,其學被稱為:(D)
A、洛學B、關學C、象數(shù)學D、閩學
9.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主見的著作是(C)
A.《高?!稡.《論語》C.《學記》D.《中庸》
13.“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币痪涑鲎裕–)
A.《論語》B.《師說》C.《學記》D.《孟子》
14、一琴一鶴”所形容的是:(A)
A、為政清簡B、平安長春C、淡泊名利D、與世長辭
15.“要在問題超啟發(fā)學生思索,但不供應現(xiàn)成的答案”就是《學記》
強調(diào)的(B)o
A.博學于文B.開而弗達C.強而弗抑D.道而弗牽
16.孟子認為人皆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A)
h是非之心B.進退之心C.悲喜之心D.善惡之心
17、《學記》是(C)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A.《高校》B.《論語》C.《禮記》D.《中庸》
23.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個體身心發(fā)展的(B)
A.不平衡性要求B.個別差異性要求
C.依次性要求D.互補性要求
24.荀子以(A)作比方,說明通過學習,后學可以超過前人,學
生可以超過老師。
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B.吾嘗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C.不積蹉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D.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5.“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反映了教化與(B)的關系。
A.經(jīng)濟B.政治C.軍事D.文化
26.荀子把教學或學習過程具體化為聞、見、知、行四個環(huán)節(jié),并把(D)
看作是最終目標。
A.聞B.見C.知D.行
27.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絞也。”此話意在說明廣博地學習,
詳盡地解說,目的在于融會貫穿后返歸到(A)上去。
A.簡約B.困難C.炫耀D.文化
28.(D)在中國教化史上開創(chuàng)了與教化“內(nèi)發(fā)說”截然相反的教化
“外錢論”。
A.孔子B.孟子C.墨子D.荀子
29.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边@個回答體現(xiàn)出孔子(速
信于民)的治國思想。
A.取信于民.B.為政以德C.講究禮節(jié)D、.因材施
教
30.孟子以(B人性善)為教化思想的理論基礎。
A.人性惡B.人性善C.人性無善惡D.人性有
善惡
31.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與“教化機會均等”相類似的樸實主見,
他的“有教無類”的觀點體現(xiàn)了(A)
A.教化起點機會均等B.教化過程機會均等
C.教化條件機會均等D.教化結果機會均等
32.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士C)o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33.孟子認為(A)是社會倫常秩序得以建立的基礎和基石。
A.教化B.政治C.經(jīng)濟D.軍事
34.孔子在(B)上主見“仁者愛國”,“克己復禮”。
A.教化B.政治C.經(jīng)濟D.軍事
35.“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
能自強也。”反映了教學的(D)o
A.因材施教原則B.鞏固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D.教學相長原則
36.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攜之者,芒芒然歸,謂其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孟子以這則“拔苗助長”的寓言
說明白(C)的重要性。
A.鞏固性B.啟發(fā)性C.按部就班D.因材施教
38.在對人性的看法上,荀子主見(B)
A.人性善B.人性惡C.人性無善惡D.人性有善
惡
39.“要嚴格要求學生,但決不使學生感到壓抑”就是《學記》強調(diào)的
(C)o
A.博學于文B.開而弗達C.強而弗抑D.道而弗牽
40.孟子認為惻隱之心是(B)
A.智之端B.仁之端C.義之端D.禮之端
41.荀子以(B)作比方,說明人借助學習,可以有很大的進步。
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專心一也。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
彰。
C.不積蹉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D.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42.《論語》中可以看出,孔子認為治國治民,最根本的是(A)o
A.教化B.政治C.經(jīng)濟D.軍事
44.“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
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泵献哟嗽捯庠趶娬{(diào)
成大事者,應當(B)
A.專心致志B.磨練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
45.荀子認為,在學習過程中人們的思想方法簡單片面,阻礙相識事物的
全貌。因此,他提出了(C)的思維方法。
A.留意“積”“漸”B.聞、見、知、行結合
C.解蔽救偏、兼陳中衡D.“虛壹而靜”,專心有恒
46.下列名言屬于孔子說的是(A)
A.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C.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遠乎!
D.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47.下列語句,哪一句體現(xiàn)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D)
A.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B.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C.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D.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4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钡乃枷氤鲎裕˙)
A.《學記》B.《論語》C.《四書集注》D.《孟
子》
52.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
必偃?!边@個回答體現(xiàn)出孔子(B)的治國思想。
A.取信于民B.為政以德C.講究禮節(jié)D.因材施
教
53.“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泵?/p>
子此話中提出了(C)的觀點。
A.以意逆志B.以己度人C.知人論世D.詩無達
詁
5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的下一句是(A)
A.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擇其好者而從之,其不好者而改之。
C.選其善者而跟之,其不善者而更之。
D.擇其善者而學之,其不善者而更之。
56.孟子認為有無(B)是人和禽獸相區(qū)分的重要標記。
A、學問B、先天和善本性C、才能D、財寶
57.孔子對教化在人的發(fā)展過程中起關鍵作用持確定看法。他在中國歷史
上首次提出(C)指出人的天賦素養(yǎng)相近,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天賦比平
民名貴、優(yōu)越的思想。
A.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B.學而優(yōu)則仕。
C.性相近也,習相遠也。D.博學于文,約之
以禮。
58.在孔子的教化內(nèi)容中,(B)占首位。
A.文化學問B.道德教化C.自然科學D.生
產(chǎn)勞動
59.孟子認為,君子的教化方式有五種,有的像與時雨一般潤澤萬物,有
成全品德的,有培育才能的,有解答疑問的,還有以流風余韻為后人所自行
學習的。這體現(xiàn)了(D)的精神。
A.誨人不倦B.按部就班C.由博反約D.因材施
教
60.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有“半部(A)治天下”的名言。
A.《論語》B.《荀子》C.《孟子》D.《韓非子》
61.《學記》用(D)來形象地說明老師在教化過程中的主導作
用。
A.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B.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C.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D.善歌者使人繼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
63.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边@一段
講(A)的重要性。
A.躬身實踐B.冥思苦想C.學思結合D.廢寢忘食
64.《學記》認為教學成敗的關鍵在(B)o
A.教材B.老師C.教法D.學法
65.荀子認為成為老師的條件有四種,而(D)并不包括在這里面。
A.尊嚴而使人敬畏B.年老而有威信
C.懂得精微的道理而又能清晰闡述D.博學
66.戰(zhàn)國后期,從正反兩個方面總結了儒家的教化理論和閱歷的是
(C)
A.《高校》B.《論語》C.《學記》D.《中庸》
68.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行以語上也?!狈从?/p>
了孔子提倡一種(B)的教學方法。
A.按部就班B.因材施教C.啟發(fā)誘導D.有教無類
69.《學記》中提出的“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的主見對應的教學
原則應是(B)
A.因材施教原則B.按部就班原則C.鞏固性原則D.啟發(fā)性
原則
70.孔子招收的學生有出身平民的顏回、子路、曾參、原憲、仲弓等,也
有貴族家庭誕生的孟懿子、南宮敬叔、司馬牛等,還有商人誕生的子貢和“大
盜”誕生的顏涿聚。這反映了孔子提倡一種(D)的教學原則。
A.按部就班B.因材施教C.啟發(fā)誘導D.有教無類
72.“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反映了(D)教學原則。
A.系統(tǒng)性B.啟發(fā)性C.思想性D.鞏固性
7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出自(A)
A.《學記》B.《高?!稢.《論語》D.《師說》
75.孔子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是承認先天差異,但更強調(diào)“學而知之”,
重視(D)o
A.按部就班B.啟發(fā)性C.鞏固性D.因材施教
7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边@一段講(C)
的重要性。
A.躬身實踐B.冥思苦想C.學思結合D.廢寢忘食
78.齊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
回答體現(xiàn)出孔子(C)的治國思想。
A.取信于民B.為政以德C.講究禮節(jié)D.因材施
教
79.(B)體現(xiàn)了荀子很重視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的影響,
A.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C.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弩馬十駕,功在不舍。
D.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81.“樂”的起因是:(A)
A.是由人心中產(chǎn)生的。B.是由不同是聲音相互應和產(chǎn)生的
C.是事物影響的結果D.是由古圣先賢著作的
82.聲音之道與政治相通,所以,亂世的音樂顯得(B)
A.安詳B.怨恨C.憤懣D.歡快
84.“禮樂不行斯須去身”出自(D)
A.《高?!稡.《易經(jīng)》C.《論語》D.《禮記》
85.先王設置特地的官吏施行樂教的緣由是(C)
A.設置一個官僚機構安插冗員B.拉近政府與百姓的距離
C.善民心,易風俗D.提升國家形象
86.只知曉歌曲而不知曉樂的是(B)
A.禽獸B.老百姓C.君子D.以上皆對
87.先王制定射鄉(xiāng)食饗的禮儀是用來(C
A.調(diào)整人對安樂的享受B.制定婚姻冠笄的禮儀
C.使人交往正常化D.指導人們?nèi)绾紊溧l(xiāng)食饗
88.先王用禮是為了(A
A.節(jié)制人心B.調(diào)和人生
C.推行國家政策D.防止傾邪的行為
89.禮是用來(B)
A.協(xié)和感情B.區(qū)分等級C.使人親近D.相互敬重
90.達到了樂的要求便會(A)
A.沒有怨恨B.沒有爭斗C.沒有窮困D.沒有災難
91.“明圣”的意思是(C)
A.制作禮樂的人B.傳授禮樂的人
C.傳授與制作禮樂的人D.在學術道德上取得極高成就的人
92.教化,對于人民而言就像寒暑,不與時對人民進行教化就會(B)
A.發(fā)生饑荒B.有傷世風C.產(chǎn)生疾病D.勞而無功
93.探討禮樂的結果是(A)
A.提高內(nèi)心的修養(yǎng)B.了解民心所向
C.豐富精神生活D.以上皆非
94.“人生而靜,天之性也”的意思是(C)
A.人生很安靜,這是上天注定的B.人生沒有大起大落
C.人誕生沒有情欲,這是天給予的本性D.人生的情欲是由上天注
95.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下列說法對的是(B)
A.凡事預先安排好就會成功,不預先安排好也可能成功。
B.“豫”同“預,
C.一個人不預先安排好就會成殘廢人。
D.站著預習,等于奢侈光陰。
96.“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出自(A)
A.《論語》B.《荀子》C.《春秋》D.《中庸》
97.“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的意思是(A)
A.聲音B.聲樂C.歌曲D.名聲
99.樂宜適中,樂強調(diào)過分了就會(B)
A.使人疏離不相親B.使人隨意放浪
c.協(xié)和感情D.使人平和寧靜
100.樂得到通行,就會使(A)
A.人心向道B.人心思逸.C人心向善
1。1.漢代聞名文獻《對賢良策》的作者是誰?(B)
A.王充B.董仲舒C.賈誼D.鄭玄
1。4.以下句子翻譯錯誤的是:(C)
A.夫萬民之從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提防之,不能止也。(萬民追
逐利益,就像水向下流一樣,不用教化來做提防,就不能防止了。)
B.《詩》曰:“夙夜匪解(xi)J(《詩經(jīng)》說:“從早到晚都不懈怠。”)
C.《書》云:“茂哉茂哉?!保ā渡袝氛f:“茂密啊,茂密啊°”)
D.然則常玉不琮,不成文章。(然而一般的玉不雕琢的話,就不能成就美
妙的花紋。)
1。5.下列句子中通假字不正確的是?(C)
A.而顓(zhuAn為自恣茍簡之治“顓”通“?!保氐?。
B隔(sao)除其跡而悉去之"城'通"掃”,掃除。
C.漸(jian)民以仁“漸”通“間”,離間。
D.臧(eng)于骨髓“臧”通“藏”,保藏。
106.下列句子中漢字注音不正確的是:(D)
A.此皆可使還至而有效者也。還:xun
B.自非大亡道之世者。亡:w
C.如以湯止沸,抱薪救火。湯:tang
D.不以教化堤防之。堤:t
109.《詩》曰:“夙夜匪解。”是什么意思?(B)
A.從早到晚都在解題。B.從早到晚都不懈怠。
C.早出晚歸D.早上和晚上都沒有時間。
110.“樂”的聲音是在什么狀況下發(fā)出來的?(B)
A.天災人禍B.社會和諧C.國家衰亡D.其他
111.圣明的君王在亂世中繼承王位后會做什么?(C)
A.嚴禁學術B.焚書坑儒
C.掃除亂世跡象,復原教化D.什么也不做
112.古代的君王將什么作為管理人民的重大事務?(A)
A.教化B.物質誘惑C.行暴政D.其他
113.“然則常玉不琮,不成文章?!背鲎砸韵履钠??(D)
A.《三字經(jīng)》B.《百家姓》C.《千字文》D.《對賢良策》
114、“強勉行道”的“行道”指什么?(C)
A.行動B.替天行道
C.踐行圣人的學說或道理D.人行橫道
116.秦朝繼承周朝之后,“重禁文學”,這里的“文學”指:(A)
A.儒家學說B.現(xiàn)代文學C.當代文學D.其他
118.“夫虞氏之不為政久矣”中的“虞氏”指:(A)
A.虞舜B.虞姬C.虞美人D.其他
119.縱觀周朝、秦朝,君王統(tǒng)治因為缺少什么而導致滅國?(C)
A.貨幣B、實權C.王道D.法度
120.“朽木不行雕也,糞土之墻不行坊也?!背鲎裕海–)
A.《孝經(jīng)》B.《詩經(jīng)》
C.《論語?公冶長》D.《千字文》
121.天所給予人的就叫做(C)
A.道B.教C.性D.義
122、子曰:“好學近乎(C)”。
A.仁B.智C.知D.勇
123.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A)
A.則不跆B.則不用C.則不廢D.則不窮
124.有弗學,(B)
A.問之弗知弗措也。B.學之弗能弗措也。
C.思之弗得弗措也。C.辨之弗明弗措也。
125.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A)。
A.則能盡人之性B.則能盡物之性。
C.則可贊大地之化育D.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126.溫故而知新,(D)。
A.敏而好學B.誨人不倦C.不恥下問D.敦厚以崇禮
127.“中庸”的核心思想是(C)。
A.中立B.平凡C.中和D.保守
128.宋代理學家把(A)、《高校汰《論語漢《孟子》合在一起,作為
《四書》。
A.《中庸》B.《三字經(jīng)》C.《弟子規(guī)》D.《詩經(jīng)》
129.《中庸》是(C)四十九篇中的一篇。
A.《高?!稡.《論語》C.《禮記》D.《四書》
130.《中庸》一開頭就指出:“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p>
只是繼承了思孟學派(B)的思想。
A.天命論B.性善論C.初本論D.其它
131.(C)的實現(xiàn)須要有人性的依據(jù),故要敬重德性,發(fā)揚自己的先
天的善性。
A.學習B.教化C.學習和教化D.其它
132.為了實現(xiàn)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就必需實現(xiàn)
(B)的中和。
A.學生一老師B.主導一主體C.學校一家庭D.其它
133.《中庸》強調(diào)了教化的(A)的和諧。
A.本質與作用B.過程與方法C.主觀與能動D.主導和主體
134.“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學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為圣人?!崩^承和發(fā)展了孔子講過的(C)
的關系。
A.教與學B.師與生C.學與思、學與行D.行與知
135.《中庸》認為人可以從兩條途徑得到完善,一是發(fā)掘人的內(nèi)在天性,
稱為“尊德性”;二是通過對外部世界的求知,以達到人的內(nèi)在本性的發(fā)揚,
稱為“道問學”。這兩條途徑是(A)。
A.相依并進,相輔相成B.相沖突C.相中和D.相抑制
136.人性的完善要依靠于(C),故要留意后天的學習和駕馭文化學問。
A.學習B.教化C.學習和教化D.其它
137.《中庸》繼承了重視(B)的個別差異的思想。
A.群體B.主體C.個體D.其它
138.運用在學習中,《中庸》強調(diào)(A)o
A.主體的主觀能動作用B主體的主導作用
C.客體的主觀能動作用D.客體的主導作用
139.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發(fā)育萬物,峻極于天。優(yōu)優(yōu)大哉!禮儀三
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下面的注釋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B)。
A.洋洋:盛大,浩瀚無邊。B.優(yōu)優(yōu):很多的憂愁。
C.其人:指圣人。D.凝合:引申為成功。
140.下面的譯文不正確的一項是:(D)
A.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譯文:真誠是天的德性,追求真誠的人的德性。
B.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
譯文:有不曾學過的學問,學習了還不能通曉就不放棄。
C.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
譯文:有不問過慮的疑問,問了還不明白就不放棄。
D.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譯文:有不曾考慮的問題,考慮了還不得其解就放棄。
141.高校之道,(A)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
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A.在明明德,在親民,B.在名明德,在親民,
C.在明明德,在興民,D.在明名德,在親民,
14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A)o
A.謙B.律C.醒D.查
143.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C)則不得其正,有所恐驚則
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A.奮第B.奮棄C.忿惕D.負第
144.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敬愛而辟焉,之其所賤惡而辟焉,
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
惡而知其美者,天下(A)矣。
A.鮮B.閑C.兼D.先
145.所謂治國必齊其家者,其家不行教,而能教人者(A)之。
A.無B.棄C.眾D.去
146.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
孤而民不(A),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也。
A.倍B.眾C.廣D.出
147.“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D)也。
A.齊B.律C.醒D.修
148.心誠求之,雖不中不(A)矣。
A.遠B.偏C.責D.負
149.湯之《盤銘》曰:“(A),日日新,又日新。”
A.茍日新B.近日新C.今日新D.再日新
150.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A)o
A.格物B.知物C.其物D.與物
151.自天子以至于(A),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A.庶人B.眾人C.草民D.庶民
152.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
君子(A)也。
A.必慎其獨B.必慎其慎C.必獨其慎D.必獨其獨
153.是故君子有(A)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
A.諸B.知C.彼D.其
155.在《高?!分?,教化過程與政治過程是一個(A)的過程。
A.統(tǒng)一B.沖突C.融合D.發(fā)展
156.“修身,齊家,安天下”出自于以下哪一部經(jīng)典?(C)
A.《禮記》B.《中庸》C.《高校》D.《春秋》
159.《高?!吩瓰椤抖Y記》的第(D)篇。
A.38B.40C.39D.42
160.(A)的精神貫穿在《高?!肥冀K。
A.倫理道德教化B.君王至上C.儒學D.政治修明
161.總結提煉出“知行合一”的道德教化學說的古代教化家是(B)
A.朱熹B.王守仁C.韓非子D.黃宗羲
162.“與人論學,亦須隨人分限所與。如樹有這些萌芽,只把這些水去
澆灌。萌芽再長,便又加水。自拱把以至合抱,澆灌之功,皆是隨其分限所
與。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盡要傾上,便漫壞他了”(《傳習錄下?門人
黃直錄》)。體現(xiàn)出的教學原則是(D)
A.可接受性原則B.按部就班原則C.啟發(fā)性原則D.因材
施教原則
163.凡授書不在圖多,但貴精熟,量其資稟,能二百字者止可以一百字,
常使精神力氣有余,則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傳習錄?訓蒙大意示
教讀劉伯頌等》)。體現(xiàn)的教學藝術是(B)
A.自主學習B.量力而精C.開心教學D.敬重特性
164.王陽明的“心即理”是指(D)
A.內(nèi)心的想法就是客觀現(xiàn)實B.內(nèi)心和外在相統(tǒng)一的的境界
C.客觀現(xiàn)實受主觀的制約D.自己的道德相識和道德實踐相統(tǒng)一
165.“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保ā对瓪А愤x
讀)其中“重”的正確說明是(B)
A.重要B.嚴格C.以……為重D.重視
166.“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原毀》選讀)其中“修”的正
確說明是(D)
A.修養(yǎng)B.修身C.養(yǎng)性情D.進修,求上進
167.“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詳,故人難于為善;廉,故自取也少?!?/p>
(《原毀》選讀)其中“廉”的說明是(B):
A.廉潔B.少,低C.清廉D.廉政
168.“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進學解》)最正確的
大意是(C)
A.做事選精當?shù)氖虑?,說話確定要有玄機。
B.記敘事情選最重要的,記敘言論駕馭言外之意。
C.對記事之文確定提取它的要點,對言論之編確定勾劃出它深邃的意義。
D.記事的人要選重要的人,寫言論的人要有涵養(yǎng)。
169.韓愈在教化史上最突出的貢獻是著有論述老師問題的《師說》,目的
在于(A)
A.光復“師道”B.論述老師的價值
C.傳授學習方法D.樹立師德
170.“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的“業(yè)”指(C)
A.事業(yè)B.學業(yè)C.古人“六藝”之業(yè)D.專業(yè)學問
171.“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揭示了(B)規(guī)律。
A.教化B.學習成敗C.道德教化D.人的成長
172.對“蒙養(yǎng)弗端,長益浮靡?!保ā吨熳诱Z類》)的正確理解是(A):
A.兒童時期的思想道德教化的重要性。B.成人對小孩的影響
C.小孩與成人道德教化的因果關系D.道德教化的任務有階段性
173.“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
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朱子語
類》)提倡讀書比較好的方法是(B)
A.廣聞博覽B.熟讀而精思C.多方吸取D.反復思索
174.朱熹認為的“小學教化階段”,年齡段是(B)
A.6—12歲B.8—15歲C.7-12歲D.5-12歲
176.朱熹認為小學教化重在“教事”不同,高校教化內(nèi)容的重點是(A),
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
A.教理B.相識事物C.傳授科學學問D.明人倫
177.朱熹:"國家建立學校之官,遍于郡國,蓋所以幸教天下之士,使之
知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而待朝廷之用也?!睂W校教化的主要
任務是(D)
A.修身B.傳授治國之道
C.傳授家族禮儀D.為朝廷培育有用的人才
178.朱熹重要的道德修養(yǎng)方法是(C)
A.明人倫B.明確倫理綱常C.居敬D.反省
179.朱熹說:“讀書是自家讀書,為學是自家為學,不千別人一線事,別
人助自家不得體現(xiàn)他主見的教學原則是(A)
A.自動和適時的啟發(fā)B.威猛奮勉和溫故時習
C.教人有序不行說等D.篤行、博學與專精結合
180.朱熹說:"道不能安坐等其自至,只待別人理睬,來放自家口里”。
體現(xiàn)他主見的教學原則是(D)
A.篤行、博學與專精結合B.威猛奮勉和溫故時習
C.教人有序不行說等D.自動和適時的啟發(fā)
181.朱熹說:"圣賢千言萬語,無非只說此事。須是策勵此心,威猛奮勉,
撥出心肝,與他去做,如兩邊擂起戰(zhàn)鼓,莫問前頭如何,只認卷將去,如此
方做得功夫。若半上半下,半沉半浮,濟得甚事?”體現(xiàn)他主見的教學原則是
(B)
A.篤行、博學與專精結合B.威猛奮勉和溫故時習
C.教人有序不行說等D.自動和適時的啟發(fā)
182.朱熹說:“人而不學,則無以知其所當知之理,無以能其所當為之事。
學而不習,則雖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澀危殆,而不能以自安。習而時常,
雖日習之而其功夫間斷,一暴十寒,終不足以成其習之功矣"。他強調(diào)了(A)
的教學原則。
A.時習B.篤行C.博學與專精D.威猛奮勉
183.朱熹的“教人有序不行說等”的最精確理解是(C)
A.不斷努力
B.按部就班
c.遵循由易而難、由近而遠的階段,且努力學習,則自有進步
D.學習要有安排性
184.朱熹說:”徒明不行,則明無全部,空明而已;徒行不明,則行無所
問,冥行而已"。他強調(diào)的主要觀點是(C)
A.知的作用B.行的重要性C.知行并進D.知與行的關系
185.《顏氏家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內(nèi)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成
為我國封建時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被譽為(A)
A.家教規(guī)范B處世哲學C.集大成之作D.家庭教科書
186.顏之推認為培育的人應當具有“應世經(jīng)務”的實力,這種人是指
(D)
A.清談家B.章句博士C.狀元D.服務國家的統(tǒng)治人才
189.顏之推特殊重視為人之道的教化,最主要的主見是(A)
A.強調(diào)為人厚重B.強調(diào)孝與仁
C.強調(diào)為人厚道D.強調(diào)誠懇守信
190.顏之推認為“厚重”的道德品質包括忠君、孝順、謙恭和(A)
A.禮讓B.城市C.謙遜D.厚道
19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B.)。
A.兩回事B.一回事C.兩截D.不相干
193.王守仁的籍貫是(C)
A.廣東B.河南C.浙江人D.福建人
195.《傳習錄》是他的問答語錄和論學書信集,分為上、中、下卷。是
一部儒家簡明而有代表性的(A.)著作。
A.哲學B.文學C.歷史D.社會學
196.王守仁是宋明(D)的集大成者,是明朝中期有影響的教化家。
A.哲學B.文學C.歷史D.主觀唯心主義
197.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豐。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B)o
A.《王文成公全書》B.《傳習錄》C.《高校問》D.《進學
解》
198.韓愈在“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
吾未見其明也?!痹娋渲兄赋隼斫鈺緦W問(A)
A.重要B.不重要C.有的重要D.有的不重要
200.韓愈的籍貫是現(xiàn)在(B)省。
A.河北B.河南C.陜西D.山東
201.下列作品屬于韓愈的是(D)
A.《明儒學案》B.《留別海昌同學序》
C、《廣師說》D.《韓昌黎集》
203.怠者不能A),而忌者畏人修。
A.修B.秀。休D.羞
204.“紀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譯文正確的是(B)
A.對記事之的人提取它的要點,對造謠者劃出它深邃的意義。
B.對記事之文確定提取它的要點,對言論之編確定勾劃出它深邃的意義。
C.記事情要抓主要的內(nèi)容,說話要抓住玄機。
D.記事情抓要點,說話抓重點。
205.“其責人也詳,其待己也廉?!逼渲小霸敗钡恼_說明是(C)
A.具體B.細致C.(對別人要求)高D.端詳
206.種樹者必(A)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
A.培B.賠C.配D.倍
207.夫同言而信,信其所(D);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A.欽B.勤C.清D.親
208.“人之愛子,罕亦能均,自古與今,此弊多矣?!钡恼_說明是(B)
A.每個人都愛孩子,很少不能做到同等對待,從古到今,這種弊病始終
都很多。
B.人們愛孩子,很少能做到同等對待,從古到今,這種弊病始終都很多。
C.每個人都愛孩子,很少能做到同等對待,從古到今,這種弊病始終都
不多。
D.人們都一樣愛孩子,從古到今,這種弊病不多見.
209.兄弟不(A),則于侄不愛.
A.睦B.慕C.牧D.目
210.“今有施則奢,儉則吝;如能施而不奢,儉而不吝,可矣?!钡淖?/p>
正確的說明是(C)
A.當今常有講施舍就成為奢侈。假如能夠做到施舍而不奢侈,節(jié)儉而不
吝嗇,那就好了。
B.講節(jié)儉就變成吝嗇的狀況。節(jié)儉而不吝嗇,那就好了。
C.當今常有講施舍就成為奢侈,講節(jié)儉就變成吝嗇的狀況。假如能夠做
到施舍而不奢侈,節(jié)儉而不吝嗇,那就好了。
D.假如能夠做到施舍而不奢侈,節(jié)儉而不吝嗇,那就好了。
211.禮云:“欲不行縱,(D)不行滿。”
A.自B.只C.治D志
212.宇宙可臻其極,(A)不知其窮。
A.情性B.醒悟C.情形D.慶幸
213.顏之推是(A)朝代人。
A.北齊B.北周C.宋D.清
214,顏之推祖籍是現(xiàn)在的(D)省。
A.山西B.陜西C.江西D.山東
215.將天下正大底(C.)去處置事,便公。
A.事理B.明理C.道理D.道與理
216.以自家(C)去處之,便私。
A.思意B.司儀C.私意D.思議
217.蒙養(yǎng)弗端,長益(A)o
A.浮靡B.富民C.福民D.撫民
218.“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
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此句
說明讀書的方法是(C)
A.熟讀B.精思C.熟讀與精思D.泛觀博取
219.“父母威歷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闭f明孩子的教化(C)
A.應當嚴格B.應當慈祥
C.應當嚴格與慈祥結合D.應當因人而異。
220.“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從教化的角
度說明(D)
A.言教的重要性B.身教的重要性
C.身教勝于言教D.教化者的人格魅力有利于言教
221.“生子咳提,師保固明孝仁禮義,導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與
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訓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與數(shù)歲,可
省笞罰?!闭f明“孝仁禮義”等教化(D)
A.應當從小起先B.無所謂
C.一律從誕生起先D.依據(jù)外在環(huán)境和孩子自身條件,力求越早越
好。
222.“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闭f明對待“賢俊者”和
“頑魯者”這兩類孩子的看法是(C)
A.偏愛“賢俊者”B.偏愛“頑魯者”
C.“賢俊者”與“頑魯者”同等D.不偏愛對待。
223.“有偏寵者,雖欲以厚之,更所以禍之”體現(xiàn)出對孩子的“愛”
應當(D)
A.偏寵B.厚愛C.溺愛D.溺愛害人
224.“兄弟不睦,則于侄不愛;子侄不愛,則群從疏薄”說明家庭和
諧對孩子待人處事的影響是(A)
A.重要B.不重要C.不確定重要D.沒有關系
225.“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闭f明“風
俗”傳承中,卑者、幼者與尊者、長者之間的關系是(D)
A.沒有關系B.卑者幼者影響尊者長者
C.相互影響D.尊者長者影響卑者幼者
226.“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
說明父、兄、夫的為人道德對子、弟、婦的影響(C)
A.不確定重要B.不重要C.重要D.沒有關系
228.“凡與人言,稱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與長姑,皆加尊字,自叔
父母已下,則加賢字,尊卑之差也?!闭f明對待不同輩行的長輩,正確的看
法是(B)
A.分層對待B.分長幼和輩行對待C.同樣對待D.沒有關
系
229.“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
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游焉?!闭f
明的主要觀點是(D)
A.選擇鄰居的重要性B.交友的重要性
C.墨子的交友之道D.君子在交友方面必需謹慎
230.“人有坎堞(lan),失于盛年,猶當晚學,不行自棄”與今日
提倡的(C)觀點相符。
A.從小學習B.晚年學習比年輕學習更重要
C.終身學習D.中年更要留意學習
231.“夫養(yǎng)生者先須慮禍,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養(yǎng)之,勿徒養(yǎng)其無
生也。”與當今學校德育強調(diào)的(C)一樣。
A.敬重特性B、道德教化C.平安教化D.敬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
律
232.朱熹是中國古代教化史上繼孔丘之后的又一個大教化家。他的教
化活動和教化思想,大大地豐富和充溢了我國古代教化寶庫,對于我國封建
社會后期教化的發(fā)展曾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他的主要著作《朱子語類》是一部
涉與(D)領域的重要著作。
A.哲學B.歷史C.文學D.政治、哲學、歷史、文學
233.“誠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謂也”對“誠”的正確理解是(C)
A.不自己欺瞞自己B.不做不該做的事情
C.不自己欺瞞自己,不做不該做的事情D.講信譽
234.“敬者何?不怠慢、不放蕩之謂也?!睂Α熬础钡恼_理解是(D)
A.敬重人B.有禮貌
C.對人畢恭畢敬D.對人不怠慢,不盡情放蕩自己
235、《原毀》所闡述的內(nèi)容,從今日的角度去說明,主要寫的是(C)
A.個人修養(yǎng)B.為人處事C.個人修養(yǎng)與為人處事D.都不是
236、《進學解》的主要觀點是(A)
A、不計較名譽得失,努力學習B、努力學習
C、關注名譽D、既要努力學習,又要留意名譽兼
得
237、《進學解》的“進學”的含義是(B):
A、中進士B、意謂勉勵生徒刻苦學習,求取進步
C、進一不學習D、要求進步
238、韓愈在《進學解》中論與了教學藝術,其中包括(C)等內(nèi)容。
A.教B.學C.教和學D.教學規(guī)律
23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
攻,如是而已?!敝v了為人之師的標準是(B)
A.賢者為師B.聞道在先者為師C.學高為師D.能者為師
240、“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敝械?/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能源項目合同財產(chǎn)保全擔保書范本3篇
- 2025年度個人裝修貸款協(xié)議書3篇
- 二零二五年度60歲以上人員社區(qū)教育輔導勞動合同模板3篇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3單元就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單元綜合提升教案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2
- 2025版智能交通管理系統(tǒng)建設運營履約擔保合同4篇
- 2025年度噴灌系統(tǒng)節(jié)能改造技術合同4篇
- 2025年度在線教育平臺兼職外教遠程教學合同4篇
- 2025年度宿舍管理員職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駕校教練員職業(yè)發(fā)展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馬賽克材料研發(fā)與應用采購合同4篇
- C及C++程序設計課件
- 帶狀皰疹護理查房
- 公路路基路面現(xiàn)場測試隨機選點記錄
- 平衡計分卡-化戰(zhàn)略為行動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申請書樣本
- 幼兒教師干預幼兒同伴沖突的行為研究 論文
- 湖南省省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yè)部分
- 材料設備驗收管理流程圖
- 培訓機構消防安全承諾書范文(通用5篇)
- (完整版)建筑業(yè)10項新技術(2017年最新版)
- 第8期監(jiān)理月報(江蘇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