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知識預習提綱
01
沁園春雪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沁qin園春分fen外妖嬌rao
成吉思汗han數(shù)shti風流人物
點撥:“分”“汗”“數(shù)”是多音字,要注意課文中讀音。
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1)惟余莽莽惟:只。
(2)須晴日須:等到。
⑶略輸文采輸:差、失。
⑷俱往矣俱:都。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1、用原文填空。
(1)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⑵點明這首詞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
朝。
(3)“望”字統(tǒng)領的句子是: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⑷全詞中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
雄競折腰。
⑸寫出采用比喻、對偶、夸張的修辭手法把靜物寫動的句子是: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2、解釋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⑵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
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
⑶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統(tǒng)統(tǒng)都過去了,要說真正
的英雄人物,還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記知識清單。
默寫《沁園春雪》下闋詞的內(nèi)容。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
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
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四、文學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沁園春·雪》的作者是毛澤東,“沁園春”是詞牌名,“雪
”是詞的題目。
02
我愛這土地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xiàn)代著名詩人,
只因一次在寫自己姓時,剛寫出草字頭,便想起了蔣介石,頓生厭惡
之情,便在底下劃了叉號,從此更名為艾青可見其堅定的政治立場。
1932年,正在巴黎留學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機日益嚴重便急速回國,
投入到救亡運動中,卻因從事革命文藝創(chuàng)作而被國民黨逮捕判刑6年,
但始終沒間斷創(chuàng)作,獄中創(chuàng)作了《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接著創(chuàng)作
了《蘆笛》,《巴黎》,1937年寫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1938年
初,又創(chuàng)作了《北方》等詩篇。
寫作藝術
這首詩的顯著特點是篇幅短小,構(gòu)思精巧。土地是個博大的意象,
詩人選擇它作為寄情的對象、傾訴的對象,其境界極其廣闊,意象極
其豐富,詩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層次的,詩人的想像和詩思的回旋
天地也是無限自由、廣闊的。但他沒有把詩的篇幅拉長,不讓詩的情
思散漫開去,而只把詩人對土地廣闊而深厚的愛濃縮在10行詩中,
并且取得了最佳的藝術效果。
寫作手法
詩人不是從實處落筆,而是從虛處落筆,通過想像把自己虛擬為
“一只鳥”,借鳥兒與土地的關系來展開全詩的藝術境界,使詩的整
體構(gòu)架顯得巧妙自然,使人渾然不覺。詩以“假如”開頭,顯得新奇,
富有獨創(chuàng)性,便于化人為鳥,把詩境推向虛擬的藝術境界。當然,詩
中的“鳥”,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詩詞中那些實指(如杜鵑、
鶴鴿等)?!坝盟粏〉暮韲蹈璩?,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動、值得
品味和沉思的詩句,也是全詩中深化詩人對土地感情的一個奇異的亮
點。這是當時悲壯的時代氛圍(抗戰(zhàn)初期)、詩人特殊的個性與氣質(zhì)(艾
青自稱是“悲哀的詩人”)以及詩人特殊的表達需要等等,共同作用
于鳥兒形象而產(chǎn)生的審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強化了形象的審美表現(xiàn)
力一從中我們不僅能感到時代的氛圍、詩人的個性和氣質(zhì),更能感到
詩人對土地的愛是如此的執(zhí)著、堅貞和頑強。
練習
1.全詩中哪兩句直接抒發(fā)了詩人對“土地”的熱愛之情?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2.“嘶啞”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噫亮”好嗎?為什么?
“嘶啞”表達了歌唱不已,真情無限的情懷,哪怕唱至喉嚨充血,
聲音嘶啞,面對困難斗爭的悲傷,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如果用
“噫亮”,雖添了亮色,但少了艱辛,減弱了對大地摯誠感情的表達。
因此,用“嘶啞”比用“瞭亮”好。
03
鄉(xiāng)愁
創(chuàng)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頻繁的奔波和遷徙之中,多次與親人的聚散離
合。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余光中思鄉(xiāng)情切,在臺北廈門
街的舊居內(nèi)寫下《鄉(xiāng)愁》這首詩
文章賞析:
該詩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國的統(tǒng)一,又將鄉(xiāng)愁描寫的淋漓盡致。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
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tǒng)的中國詩人,他的鄉(xiāng)
愁詩從內(nèi)在感情上繼承了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tǒng),具有深厚
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
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xiāng)情懷。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
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多l(xiāng)愁》一詩,
側(cè)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jīng)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
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游子的綿
長鄉(xiāng)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jié)尾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xiàn)在/
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庇腥绨俅ū枷驏|海,
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
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jīng)歷的傾訴,也因為結(jié)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
撩人愁思。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v橫相
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xiàn)實感?!保ā栋子窨喙稀沸颍┯喙庵袩釔壑腥A傳統(tǒng)
文化,熱愛中國。禮贊“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
全詩共四節(jié)。一方面,詩人以時間的變化組詩:小時候一一長大
后一一后來一一現(xiàn)在,四個人生階段。另一方面,詩人以空間上的阻
隔作為這四個階段共同的特征:小時候的母子分離一一長大后的夫妻
分離一一后來的母子死別一一現(xiàn)在的游子與大陸的分離。詩人為這人
生的四個階段各自找到一個表達鄉(xiāng)愁的對應物:小時候的郵票一一長
大后的船票一一后來的墳墓一一現(xiàn)在的海峽。由此,看到這首詩以時
空的隔離與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fā),構(gòu)思極為巧妙。
詩人精練地提取了幾個單純的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這四個意象是單純、明朗、集中、強烈。它們又是豐富的,即不是堆
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fā)讀者多方面的聯(lián)想。這四個意象把本是一
個非常抽象的“鄉(xiāng)愁”物化、具體化,通過“托物寄情”取得了很好
的藝術效果。這些意象和“這”、“那”這兩個簡單的指示代詞聯(lián)接在
一起,巧妙地將彼此隔離的人、物、時間和空間,將愁緒的兩端緊密
融合。若有若無的距離和聯(lián)系,給那些整日在相思、別離和相聚閶奔
波的人們一種強烈的共鳴,給人們一種難以言表的哀愁和歡欣。詩歌
以時間的次序為經(jīng),以兩地的距離為緯,在平鋪直舒中自有一種動人
心魄的魅力,引起人們無限的哀愁和無盡的相嗯。
詩歌在藝術上呈現(xiàn)出結(jié)構(gòu)上的整飭美和韻律上的音樂美。在均勻、
整齊的句式中追求一種活潑、生機勃勃的表現(xiàn)形式,在恰當?shù)囊庀蠼M
合中完美地運用語詞的音韻,使詩歌具有一種音樂般的節(jié)奏,回旋往
復,一唱三嘆。詩人用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審美特征的現(xiàn)代詩語,唱出了
詩人心中對故鄉(xiāng)、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鄉(xiāng)愁》有令人矚目的形式美。一是結(jié)構(gòu)上寓變化于統(tǒng)一,節(jié)與
節(jié),句與句,均衡對稱。但整齊中又有參差,長句與短句相互變化錯
落,體現(xiàn)了自由詩的特點。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詞的重復和疊詞的運用,
在音樂上造成一種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的旋律,給全詩營造了一種低
回悵惘的氛圍。
04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字詞解釋:
⑴娉婷(pingting):女子容貌姿態(tài)嬌好的樣子。
⑵鮮妍(yan):光彩美艷的樣子。
⑶冠冕(guGnm衍n):古代皇冠或官員的帽子,比喻第一,體面,
光彩。
⑷呢喃(ninan):象聲詞,形容燕子的叫聲。
文章整體賞析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一至四節(jié)句式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形成復沓,
構(gòu)成對稱的樂章,將心中的愛以一幅幅四月天豐美的畫面作比,節(jié)奏
明快"排比的句式將畫面連接,情感如水面漣漪層層疊疊蕩漾起伏,
作品不僅美而且易于吟詠,朗朗動人"詩的第五節(jié)/你是愛,是暖,是
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收束的樂章,以抽象的愛、暖、希望
來比喻心中的你,極盡盛贊,美不勝收”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與詩的
開篇呼應,重復中有變化,詩情回旋而流轉(zhuǎn),毫無滯澀之感。
作為詩歌最為形式化的表達上,此詩的節(jié)奏、韻律與語詞的選取
都處于語詞的中性狀態(tài),沒有大紅大紫、純黑純白的俗艷與鋒利,在
聲音上,也是溫和的、靜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懶;十一個“你”
字,既突出了主題,又起到了“襯韻”的作用,在詩歌運行的過程中,
“你”字的每一次出現(xiàn),就像樂隊演奏中的節(jié)點,以“頻率”的方式
突出了“我”的指向,這是一種形式美感與內(nèi)容美感的深層次結(jié)合,
是一種尚未被人們研究和認識的精妙之處。歌頌四月天,其實都是在
向“你”傾訴,全詩只有一處破折號,這一處破折號寫著:“你是愛,
是暖,是希望”,什么樣的希望呢?聯(lián)系林徽因的知識背景,我們會
更加明確這首詩艷麗的畫面背后,有著理性主義表達的節(jié)制和書寫的
雅致,完全能夠體現(xiàn)出古典英國詩歌的高貴氣象
語言藝術
《你是人間四月天》這首詩的語言,畫面感極強。不同于當今一
些詩歌注重思想的表達,它還保留著古典詩歌以形象毗類情感的特點,
也就是說,在詩歌意象、思想和語言之間,這首詩追求的是一種整一
的感覺,不是思想高于畫面、意象和聲音,而是以訴說為主,閱讀者
在吟誦的過程中參與創(chuàng)作,共同“呈現(xiàn)”意蘊的面貌,在這里,沒有
抽象的思想,只有敞開的畫面,以形象的語言等待領悟。作者巧妙地
運用了色彩的象征意義,且以溫暖的組合展示溫馨柔媚的情調(diào)。
在這首詩中,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鮮妍、鵝黃、綠、白蓮”,
我們對這些色彩進行光譜分析會發(fā)現(xiàn),它們給人類視覺所造成的印象
都是明亮的,都與人的溫暖的心理感受相關,帶給人們一種穩(wěn)定的、
甚至慵懶的感受,按照心理分析來說,則是一種溫潤的美感。而且,
作者在描寫這些美感的時候,又采用了跳動的筆法,也就是說于變化
中、動作中展示色彩,這可以從間接展示色彩的文字中看到,這樣的
文字有“點亮、春的光艷、云煙、黃昏、星子在無意中閃、夜夜的月
圓、水光浮動”,在這些詞語中,我們仔細體味就會發(fā)現(xiàn),它不是靜
態(tài)的描摹,而是放在動態(tài)的、變化的背景中來揮灑,有點像繪畫中的
暈染,漫出純粹色彩的邊界,正是在那模糊之處,美感油然而生;從
人類的接受心理來說,這樣的色彩點燃恰好是抓住了人類注意力的某
些特點:再似乎不注意的地方寫下動態(tài)的景觀,稍一提神,便豁然開
朗,這正是美學欣賞中的恍然一悟。而且,在這樣兩組文字中,有一
種順承的關系,第一組純粹的色彩只有到了第二組跳動的組合中才更
生動,試看這些詞:“點亮”突出了“點”這個動作、“春的光艷”顯
示了“春”的燦爛和妖燒、“云煙”則直接是狀態(tài)的描寫,若隱若現(xiàn)
渺渺茫茫、“黃昏”看似暗淡實則隱喻了溫暖,因為它后面緊跟著的
是“風的軟”、而“星子在無意中閃”承續(xù)“黃昏”這一意象,突出
了“閃”的動態(tài)感,給我們一種靈動的審美體驗、在“夜夜的月圓”
和“水光浮動”中,以“暗”和“柔”進一步烘托那種微醺的溫暖的
感覺。所以,在這樣的文本細讀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當單純的文字組合
在某種一致性的情感脈動中的時候,那些文字就會突破其單一的意義,
而獲得一種整體的審美感受。
畫面和聲音是交織在一起的,在鵝黃和白蓮之間有人們笑的聲音、
風舞動的聲音、雨滴灑落的聲音、花開的聲音、和陽光一起浮動的流
水的聲音、樹兒花開的聲音以及那春天最不可缺的燕子的聲音,在潔
白溫暖的畫面上,這些聲音喧鬧起來,但并不覺得雜亂,熱鬧而不雜
亂,一定是和抒情主人公的心情有關,所以,透過這些表達聲音的文
字,我們可以看到整首詩歌完整的情緒流,那是歡快的聲音,類似溪
水的流動-----如同一個場景,春暖花開,但是冰雪還沒有完全消融,
溪水在雪下流動,陽光照耀之處,漏出的一線溪流冰澈清涼,在冷與
暖的交界處,這些文字在跳動:“笑聲、交舞著變、吹著風的軟,星
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雪化后、水光浮動、一樹一樹的花
開、燕在梁間呢喃”,這里的每一組文字都由兩部分構(gòu)成:一是畫面、
一是畫面的流動,笑是一種形態(tài),要有人來構(gòu)成,我們可以想象的抒
情主人公是一個白衣少女,那聲音可以“點亮”周圍的“風”,而“輕
靈”是由聲音的“脆質(zhì)”導向畫面的“光艷”,在通感中,“交舞著變”
的是春天的面相,這一組文字中,由對人的懷想引向聲音,又借助聲
音引向春光,交舞的變是寫場景,構(gòu)成了一個熱鬧的開端。接著換了
一個場面,其實是一個黃昏,但是不是凄冷的黃昏,而是溫暖微醺的
黃昏,在這里,寫了“風吹”、“星閃”和“雨灑”,這些動感的詞語
引起閱讀者對意象的認同,那是一種濕潤的感覺,是早春的感覺,從
唯美的角度來說,這一節(jié)詩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轉(zhuǎn)折,但是,也正是
在這一轉(zhuǎn)折中,詩的意象才構(gòu)成了跌宕,不那么單一的燦爛,就像一
幅畫,是在鵝黃的飄揚中暈染了蔚藍的底色,而且動感十足,又輕柔
得仿佛不見。
下面兩節(jié)轉(zhuǎn)入春天和人的雙重贊美,這實際上是詩的主題地呈現(xiàn),
即歌頌心目中的“你”,把“你”的喜悅和春天的“輕、娉婷;鵝黃、
新鮮、初放芽的綠"揉在一起,那春的特質(zhì)便是“你”的面貌,于是
“你”獲得了“鮮妍、天真、莊嚴、柔嫩喜悅”的贊美,最關鍵的兩
組意象在這里出現(xiàn)“你是夜夜的月圓”和“你夢期待中的白蓮?!闭f
實話,這兩種意象與“鵝黃”是由沖突的,在風格上一個肅穆,一個
溫馨,其間的差異在過去對此詩的詩評中并沒有人注意,唯一合理的
解釋是:這是一種期待后的兩種呈現(xiàn),如果進行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
析,會發(fā)現(xiàn),在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和林徽因之間復雜的情感關
系中,其間的曲折變化原本是緣于各種風格之間的不同、對話與妥協(xié),
在詩歌文本深處,這種隱秘的心理,不能不說是一種解讀的角度。所
以,詩歌的第三、第四節(jié)隱含的聲音遠遠比第一、第二節(jié)更為隱秘而
難猜。
第五節(jié)的聲音很清晰、很明朗,“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我們會注意到,在這一節(jié)中,不同的意象得到了統(tǒng)一,“樹的花開”、
“你”還有“四月天”,他們統(tǒng)一在“愛”、“暖”和“希望”這三個
詞中,而“燕”的形象出現(xiàn)了,如果把它比喻成“家的懷想”------
緣于“燕子”的駐巢本能,可能略顯牽強,但是,燕子的另一種經(jīng)典
意象也可以達到與此同等的歸旨,“雙飛燕”與“春燕”都是與愛情
相關的意象?!傲洪g呢喃”才是“詩眼”,聲音的秘密便隱藏在這個詞
組之中。詩歌將內(nèi)容與形式完美地結(jié)合,將中國詩歌傳統(tǒng)中的音樂感、
繪畫感與英國古典商籟體詩歌對韻律的追求完美地結(jié)合起來,是一首
可以不斷吟誦、可以不斷生長出新意的天籟之作。
05
我看
作者簡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著名詩人、翻譯家。
20世紀80年代之后,許多現(xiàn)代文學專家推其為現(xiàn)代詩歌第一人。
文章賞析:
詩人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在黃昏時分,鳥兒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陽染紅了天邊的流云,
彩霞鋪滿天空,也映紅了大地。
這首詩通過對春天的所見所感,表現(xiàn)生命的春天有著旺盛的生命
力,充滿了渴望和追求,也抒發(fā)了作者的歡樂、憂戚之情。
探究:
1.思考:“我”是在怎樣的特定時間,描寫所見之景,抒發(fā)所感之情
的?
(明確:“我”在春天的一個黃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
蓬勃和力量。)
2.“我看”領起的四句,描繪出一幅什么樣的圖畫?
(明確:交流點撥:春風吹拂下的春水蕩漾著青草,一片綠油油的晚
春圖。)
3.品讀第一節(jié),思考:第一節(jié)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現(xiàn)了春天大自
然的哪些特點?
(明確:春風、青草。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和美麗生動。)
06
敬業(yè)與樂業(yè)
文章分析:
課文共9段,總體結(jié)構(gòu)是“總一分一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
后分別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兩個分論點平行并列;最后總結(jié)全篇。條理
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問題,揭示全篇論述中心一一敬業(yè)和樂
業(yè)。
其中中心論點: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
法門。
第二部分(2?8段):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①(2~5段)有
業(yè)之必要。②(6~7段)敬業(yè)之重要。③(第8段)樂業(yè)之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總結(jié)全文,勉勵人敬業(yè)樂業(yè)。
發(fā)展中領略樂;
奮斗中感知樂;
競爭中體味樂;
專注中享受樂。
有業(yè)是前提,敬業(yè)是基礎,樂業(yè)是最高境界。
“安其居,樂其業(yè)”的本意:使人民安居樂業(yè)。提煉成語:“安
居樂業(yè)”的意思:安心地住在那兒,喜愛自己的職業(yè)。
分析感知:
1、講演詞開頭交代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話揭示了全篇
論述的中心?
1.文章開頭先交代題目的來源,用意在于說明題目雖然來源于古
籍《禮記》和《老子》里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
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
里面語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
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
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2.但我確信“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
活的不二法門。
2、作者怎樣闡述什么叫“敬”?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
第六段作者闡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
是敬”后,緊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
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鷲,便是敬?!比缓箜樌?/p>
成章地論述凡人類的正當?shù)膭趧?、正?jīng)的事,“其性質(zhì)都是可敬”的,
并舉“當大總統(tǒng)”“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證明,側(cè)重點在“凡職
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第七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并
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
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
子,說明無論做什么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yè)”)。接
著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yè)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yè)主
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并引用莊子、孔子的名
言,進一步強調(diào)敬業(yè)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jié)合使文章的說理立
于不敗之地。
3、作者舉了怎樣的例子來論述“樂業(yè)”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
“樂業(yè)”的道理的?
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實
例,說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yè)”的“樂”。
接著,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yè)”的道理,分四點論述“凡職業(yè)都是
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jīng)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著又引用孔子的
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yè)”),
“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4、本文寫作上的最大特點是什么?
這篇演講在論證上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量引用經(jīng)典、格言。儒家
的《禮記》《論語》、孔子、朱熹、曾國藩,道家的《老子》《莊子》,
佛家的百丈禪師,都被作者拿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5、怎樣深入理解"敬業(yè)"精神?
我們可以結(jié)合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定背景,來領會梁啟超提倡"敬
業(yè)與樂業(yè)”的良苦用心。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
國人的職業(yè)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
是"學而優(yōu)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梁氏的"敬業(yè)"說,有
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6、文章的觀點如:
(1)“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第
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做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
處,到底不肯犧牲我先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yè)主義,與人生最為重要,又與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12)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
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3)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4)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字音字形:
旁鷲(pangwu)
褻瀆(x他dii)
敬業(yè)樂群(jingyeIequn)
斷章取義(duMzhangqdyi)
不二法門(btierfamen)
言行相顧(yanxingxianggu)
強聒不舍(qidngguGbushe)
佝僂(gOulou)
蜩翼(tiaoyi)
駢進(pidnjin)
生詞解釋:
敬業(yè)樂群:對自己的事業(yè)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得很融洽。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斷,
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
喻最好的或者獨一無二的方法。
本題主眼:這題目的重點。主眼:主要的著眼點,意即文章的主
要內(nèi)容、主要觀點。
主一無適:專心于一件事,一點也不向別處分心。適,指朝別的
路上去。
理至易明:道理極容易明白。
旁鷲:在正業(yè)以外有所追求,意指不專心致志,分心。鷲,追求。
惟其:連詞,表示因果關系,跟“正因為”相近。
佝僂:雞胸駝背,一般形容老人。
褻瀆:輕慢,不敬。
強聒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聒,喧擾。舍,舍棄,放棄。
層累:重重疊疊的層次,指困難和阻力重重。
駢進:一同前進,并進。
淘神:使人耗費精神。
言行相顧:指言行不互相矛盾。
征引:1.引用事實或言論、著作做根據(jù);引用2.指推薦選拔人才
容赦:優(yōu)容赦免,寬大饒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這個道理的人比不
上喜愛這個道理的人,喜愛這個道
理的人比不上樂意去做的人。
07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
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寫作背景:
《就英法聯(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
爭為背景的文章。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顯赫聲望,讓他為遠征
中國所謂的勝利捧場,但雨果,這位正直的作家,沒有狹隘的民族主
義情緒,反而代表了人類的良知,在這封信中強烈地譴責了英法聯(lián)軍
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雨果的難能可貴之處,不僅在于他的立場不
是狹隘民族主義,而是群眾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類的角度,他公
開斥責政府如強盜一般,顛倒黑白,不以此為恥,反以此為榮;還在
于他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他指出“歲月創(chuàng)造
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這種見解,是非常透徹的。因此,他盛贊中
華民族,表達了對中國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憤怒的譴責了侵略者的罪
行。
詞語解釋:
贓物(zGngwfi):貪污、受賄、盜竊等非法獲取的財物。
豐功偉績(fenggongweiji):偉大的功績。
眼花繚亂(yanhualiaoluan):眼睛看見復雜紛繁的東西而感到
迷亂。
驚駭(jlnghai):害怕,恐懼。
箱篋(xiangqie):篋:小箱子。箱子。
制裁(zhicai):用強力管束并處罰。
蕩然無存(dangranwuciin):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
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東西完全失去,一點沒有留下。
不可名狀(btikemingzhuang):名:用語言說出。狀:描繪,
形容。不能說出來的。比喻不能夠用語言來形容,描繪的。
瞥見(piejian):一眼看見。
譴責(qidnzC):嚴肅申斥。
08
論教養(yǎng)
作者介紹
德米特里?利哈喬夫(1906—1999),是20世前蘇聯(lián)著名的知
識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藝理論家和基督教活動家。他生于
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歲時進大學學習人類學與語言學。
1938年,入列寧格勒的俄羅斯文學研究所。參加過慘烈的列寧格
勒保衛(wèi)戰(zhàn)。從1946-1953年,在列寧格勒大學任教授。1971年,
被推舉為蘇聯(lián)科學院(現(xiàn)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86年,他開始重
新尋找基督教和俄羅斯文化之根。蘇聯(lián)解體后其地位相當于托爾斯
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為文化大師,他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他的
祖國,成為20世紀俄羅斯的知識象征。
基礎字詞:
貿(mào)然(mdo)大發(fā)雷霆(ting)恕我直言(shfi)恪守(心)自
持(chi)矯揉造作(jido)箴言(zhen)絮絮叨叨(xu)
疲憊不堪(kan)涵養(yǎng)(han)自吹自擂(ICi)允諾(nud)汲
取(ji)扭捏(nie)嚼東西(jiao)尷尬(gGn)
重點詞語:
貿(mào)然:輕率的樣子。指遇事不經(jīng)深思熟慮,隨便就決定做法。
典范:被認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現(xiàn)和基本特征是最
正規(guī),合乎規(guī)范的。彬彬有禮: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彬彬:原
意為文質(zhì)兼?zhèn)涞臉幼?,后形容文雅。漠不關心:態(tài)度冷淡,毫不關心。
漠:冷淡。隨心所欲:隨著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隨,
任憑;欲,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別人的勸告,頑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
去做。賢達:有才能、德行和聲望的人。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
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擂,打鼓。恪守:嚴格遵守。自持:控制
自己的欲望或情緒。矯揉造作:形容過分做作、極不自然。矯,把彎
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彎。附庸風雅:為了裝點門面交結(jié)文人,參加
有關的文化活動。
涵養(yǎng):能控制情緒的功夫。輕而易舉: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費力
氣。絮絮叨叨:形容說話啰嗦,嘮叨。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實
在。隨機應變: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機,時機,形勢。
扭捏作態(tài):具有嬌揉造作或夸張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文章結(jié)構(gòu)劃分:
第一部分(1、2):開門見山,引入論題。
第二部分(3-12):先談“無教養(yǎng)”的例子,再談“有教養(yǎng)”
的表現(xiàn),論說什么是“有教養(yǎng)”。第一層(3-10):通過假設、對比,
列舉了沒有教養(yǎng)的事例。第二層(11、12):從正面論說什么是真正
的有教養(yǎng)。
第三部分(13?18):通過列舉事例和現(xiàn)象,論證什么是“優(yōu)雅
風度”。
09
精神的三間小屋
整體閱讀:
1.著眼中間,瞻前顧后,把握行文思路
(1)思考1—6自然段的內(nèi)容以及與后文寫的精神的三間小屋的
關聯(lián);
(2)明確中間段落部分講具體的三間精神的小屋的內(nèi)涵;
(3)概括最后兩段的內(nèi)容,明確總結(jié)全文的性質(zhì)。
2.感悟?qū)Ρ仁址ǖ倪\用,體會作者胸懷
例如:第一間精神小屋:作者首先選用兩組帶有對立情感的排比
句,說明這種對比鮮明的愛和恨會將小屋擠得滿滿的,接著又用了幾
個比喻句形象地寫出人生愛恨交織的經(jīng)歷。接下來用一個假設句,告
訴人們精神的小屋應多裝“愛”。從中也體現(xiàn)了作者深廣的胸懷。
3.針對關鍵語句,展開聯(lián)想,反思內(nèi)化
例如:第二間小屋作者先列出一組龐大的數(shù)字,給人們一個對事
業(yè)的時間概念。文中:“適合你的事業(yè)不靠天賜,主要靠自我尋找”
——是頗為耐人尋味的一句話,告誡人們適合自己的事業(yè)要自己尋找。
總結(jié)升華:
1.總結(jié)本文的表達和主題
這是一篇議論、描寫、抒情于一體的說理性散文,通過對精神的
三間小屋的描寫、議論、抒情,表現(xiàn)了關注個性、關注自我、關注人
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2.品味寫作特點
(1)集議論、描寫、抒情于一體。(2)構(gòu)思新穎獨特。(3)語
言樸實,意蘊深厚。(4)文筆細膩。
10
岳陽樓記
這篇文章寫于慶歷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內(nèi)憂外
患的年代,對內(nèi)階級矛盾日益突出,對外契丹和西夏虎視眈眈。為了
鞏固政權,改善這一處境,以范仲淹為首的政治集團開始進行改革,
后人稱之為“慶歷新政”。但改革觸犯了封建大地主階級保守派的利
益,遭到了他們的強烈反對。而皇帝改革的決心也不堅定,在以太后
為首的保守官僚集團的壓迫下,改革以失敗告終?!皯c歷新政”失敗
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呂夷簡,范仲淹貶放河南鄧州,這篇文章
便是寫于鄧州,而非寫于岳陽樓。
一詞多義
明:
(1)(到了第二年,就是慶歷五年)越明年
(2)(明媚)至若春和景明
以:
(1)(來)屬予作文以記之
(2)(因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夫:
(D(那)予觀夫巴陵勝狀
(2)(表句尾感嘆)嗟夫
觀:
(1)(看)予觀夫巴陵勝狀
(2)(景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極:
(1)(直到)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窮盡,盡頭)此樂何極
(3)(表示程度深)感極而悲者矣
或:
(1)(或許)或異二者之為
(2)(有時)而或長煙一空
空:
(1)(天空)濁浪排空
(2)(消散)長煙一空
通:
(1)(順利)政通人和
(2)(通向)北通巫峽
和:
(1)(和樂)政通人和
(2)(和煦)春和景明
則:
(1)那么:然則何時而樂耶
(2)就是: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就: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歸
(1)歸依:微斯人,吾誰與歸
(2)聚攏:云歸而巖穴暝
備
(1)前人之述備矣:譯盡
(2):備齊
詞類活用
1.百廢具興(動詞作名詞,荒廢了的事業(yè))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名詞作狀語,在……之前)
3.后天下之樂而樂(名詞作狀語,在……之后)
4.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職或遠調(diào))
5.憂讒畏譏(名詞作動詞,別人說壞話)
6.刻唐賢今人
詩
賦于其上(形容詞作名詞,賢明之人)
7.而或長煙一空(形容詞作動詞,消散)
8.北通巫峽,南極瀟湘(名詞活用作狀語,向北;向南)
9.或異二者之為(動詞活用作名詞,這里指心理活動)
古今異義
1.氣象萬千【古義:景色和事物;今義:天氣變化;氣象萬千形
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p>
2.微斯人【古義:(如果)沒有;今義:微小】
3.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古:景象;今:看】
4.橫無際涯【古:廣遠;今:與“豎"相對】
5.濁浪排空【古:沖向天空;今:全部去除掉】
6.予觀夫巴陵勝狀【古:指示代詞,表遠指,相當于“那”;今:
丈夫,夫人】
7.前人之述備矣【古:詳盡今:準備】
8.增其舊制【古:規(guī)模今:制度】
9.作文【古:寫文章今:作文】
10.至若春和景明【古:日光;今:景色、景物】
11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古:國都;今:國家】
12.則有去國懷鄉(xiāng)【古:離開;今:前往】
13.予嘗求古仁人之心【古:曾經(jīng);今:品嘗】
14.越明年【古:及,至I」;今:越過】
15.寵辱偕忘【古:榮耀;今:恩寵】
16.沙鷗翔集【古:群鳥停息在樹上;今:集體,集中】
17.進亦憂【古:在朝廷做官;今:前進】
18.退亦憂【古:不在朝廷做官;今:后退】
通假字
1.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托)
2.百廢具興(通“俱”,全,皆,者K)
句式分析
1.倒裝句
例:微斯人,吾誰與歸?(疑問代詞“誰”作賓語,賓語前置。
語序應為“吾與誰歸”。)
2.判斷句
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也”表判斷語氣。)
3.省略句
例:屬(zhti)予(yii)作文以記之。(省略主語“滕子京”。)
4.狀語后置
例: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
遷客騷人,多會于此。
5.定語后置
例: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
6.賓語前置句
例:吾誰與歸?
重點語句
(1)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
萬千。
它連接著遠處的山,吞吐長江的流水,水波浩蕩,無邊無際,或
早或晚(一天里)陰晴多變化,氣象千變?nèi)f化。
(2)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像那陰雨連綿繁密,接連幾個月都不放晴,陰冷的風呼嘯著,渾
濁的水浪沖向天空
(3)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至于春風和煦、陽光明媚時,湖面平靜,沒有驚濤駭浪,天色湖
光相接,一片碧綠,廣闊無際。
11
醉翁亭記
《醉翁亭記》作于宋仁宗慶歷五年(1045年),當時歐陽修正任
滁州太守。歐陽修是從慶歷五年被貶官到滁州來的。被貶前曾任太常
丞知諫院、右正言知制誥、河北都轉(zhuǎn)運按察使等職。被貶官的原因是
由于他一向支持韓琦、范仲淹、富弼、呂夷簡等人參與推行新政的北
宋革新運動,而反對保守的夏竦之流。韓范諸人早在慶歷五年一月之
前就已經(jīng)被先后貶官,到這年的八月,歐陽修又被加了一個外甥女張
氏犯罪,事情與之有牽連的罪名,落去朝職,貶放滁州。
虛詞注解
“而”用法:
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表承接
3.而年又最高:表遞進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遞進
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表承接
6.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表承接
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
8.朝而往,暮而歸:表修飾
9.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表因果
10.往來而不絕者:表修飾
11.臨溪而漁:【有爭議】I.當“臨”為動詞時,表順接II.當“臨”
為介詞時,表修飾
12.溪深而魚肥:表并列
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
14.雜然而前陳者:表修飾
15.起坐而喧嘩者:表并列
16.太守歸而賓客從也:表承接
17.而不知人之樂:表轉(zhuǎn)折
“之”用法: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2.瀉出于兩峰之間者:助詞,的
3.名之者誰:代詞,指醉翁亭
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詞,的
5.山水之樂:助詞,的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詞,指代“山水之樂”
7.山間之朝暮也:助詞,的
8.宴酣之樂:助詞,的
9.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詞類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沿著山谷,名詞作狀語
2.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翼然:像鳥兒的翅膀張開一樣,名詞作
狀語。
3.名之者誰名:命名,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4.自號曰醉翁也號: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5.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前)樂:以……為樂,意動用法;
(后)樂:樂趣,名詞。
6.至于負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詞用作動詞,唱歌。
7.雜然而前陳者前:在前面,名詞作狀語。
8.太守宴也宴:設宴,名詞作動詞
古今異義詞
非絲非竹【竹:古義:管樂器;今義:竹子】
四時之景不同【時:古義:季節(jié);今義:時間】
野芳發(fā)而幽香【發(fā):古義:開放;今義:散發(fā)】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義:情趣;今義:愿望,心愿】
林霏開【開:古義:消散;今義:打開】
頹然乎其間者【頹然:古義:醉醺醺的樣子;今義:頹廢的樣子】
一詞多義
1.歸:
太守歸而賓客從:回去
云歸而巖穴暝:聚攏
暮而歸:回來
2.謂:
太守謂誰:為,是
太守自謂也:命名
3.臨: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居高向下
臨溪而漁:靠近
4.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麗
佳木秀而繁陰:草木茂盛的樣子
5.樂
山水之樂:樂趣
人知從太守游而樂:歡樂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對…感到快樂【第一個“樂
6.而
溪深而魚肥;表并列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表遞進
雜然而陳前者;表修飾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表承接
特殊句式
1.倒裝句: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低僂提攜,往
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正常語序應為“于途歌”“于樹休”。狀語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
狀語后置句。)
2.判斷句:
環(huán)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珊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
水落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
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
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
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
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斷句
式的標志。)
廬陵歐陽修也。(“也”表示判斷語氣。)
3.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詞“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
之于酒也?!?
12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是張岱收錄在回憶錄《陶庵夢憶》中的一篇敘事
小品,寫于明王朝滅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對故國往事的懷念都以淺
淡的筆觸融入山水之中而創(chuàng)作的小品文。
詞句注釋
1、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崇禎,是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
(1628-1644)0
2、俱:都。
3、絕:消失。
4、是日更(geng)定:是,代詞,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
上八點左右。定,開始。
5、余:第一人稱代詞,我。
6、軍.通“梯”,撐(船)。
7、擁霆(cui)衣爐火:穿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霾衣:細毛
皮衣。森:鳥獸的細毛。
8、霧淞沆碰:冰花一片彌漫。霧,從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氣。淞,
從湖面蒸發(fā)的水汽。沆揚,白氣彌漫的樣子。曾鞏《冬夜即事詩》自
注:“齊寒甚,夜氣如霧,凝于水上,旦視如雪,日出飄滿階庭,齊
人謂之霧淞。
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
11、長堤一痕:形容西湖長堤在雪中只隱隱露出一道痕跡。堤,
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這里指蘇堤。一,數(shù)詞。痕,痕跡。
1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輕微纖細的事物;(像小
草一樣微?。?。
13、而已:罷了。
14、氈: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還會有這樣的人。焉得,哪
能。更,還。
16、拉:邀請。
17、強(qidng)飲:盡情喝。強,盡力,勉力,竭力。一說,
[Wj興地,興奮地。
18、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罰酒時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
杯,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
19、客此:客,做客,名詞作動詞。在此地客居。
20、及:等到。
21、舟子:船夫。
22、喃喃:低聲嘟噥。
23、莫:不要。
24、相公:原意是對宰相的尊稱,后轉(zhuǎn)為對年輕人的敬稱及對士
人的尊稱。
25、更:還。
26、癡似:癡于,癡過。癡,特有的感受,來展示他鐘情山水,
淡泊孤寂的獨特個性,本文為癡迷的意思
白話譯文
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
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
我撐著一葉小舟,穿著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
面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皚皚的。湖
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長堤的痕跡,一點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
舟,舟中的兩三粒人影罷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見有兩個人鋪好氈子,相對而坐,一個小孩正
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
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盡力喝了
三大杯酒,然后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南
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地說:“不要說相
公您癡,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癡的人??!”
13
行路難(其一)
詞句注釋
⑴樽(zu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
⑵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饋”,美味的食物。直:通“值”,
價值。
⑶箸(zhu):筷子。
⑷“閑來”二句:表示詩人自己對從政仍有所期待。這兩句暗用
典故: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磷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
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jīng)過,后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碧,
一作“坐
⑸“多岐路”二句:岔道這么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
安,哪里。
⑹長風破浪:比喻實現(xiàn)政治理想。據(jù)《宋書?宗意傳》載:宗意
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p>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里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
沒在云霧之中。
⑻社:古二十五家為一社。白狗:一作“白雉”。
⑼彈劍:戰(zhàn)國時齊公子孟嘗君門下食客馮諼曾屢次彈劍作歌怨己
不如意。
⑩賈生:漢初洛陽賈誼,曾上書漢文帝,勸其改制興禮,受時大
臣反對。
?擁瞥:燕昭王親自掃路,恐灰塵飛揚,用衣袖擋帚以禮迎賢士
鄒衍。折節(jié):一作“折腰”。
?歸去來:指隱居。語出東晉陶淵明《歸去來辭》。
(13)“有口”句:反用伯夷、叔齊典故?!妒酚?伯夷列傳》:“武
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
山,采薇而食之……遂餓死于首陽山?!薄端饕罚骸稗?,蕨也?!卑崔?、
蕨本二草,前人誤以為一。
?“含光”句:言不露鋒芒,隨世俯仰之意。貴無名,以無名為
兒
貝O
?云月:一作“明月
?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秴窃酱呵铩肪砦濉斗虿?/p>
內(nèi)傳》:“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遂伏劍
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氏鳥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庇忠姟秶Z?吳
語》。
?陸機:西晉文學家?!稌x書?陸機傳》載:陸機因宦人誣陷而
被殺害于軍中,臨終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
?李斯:秦國統(tǒng)一六國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后被殺。《史記?李
斯列傳》載:李斯喟然嘆曰:“……斯乃上蔡布衣……今人臣之位,
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索引》:
“稅駕,猶解駕,言休息也?!?/p>
?“華亭”二句:用李斯典故?!妒酚?李斯列傳》:“二世二年
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
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太平
御覽》卷九二六:《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
蔡門,不可得矣?!?/p>
?“秋風”句:用張翰典故。《晉書?張翰傳》:“張翰,字季鷹,
吳郡吳人也?!瓰榇笏抉R東曹掾?!蛞娗镲L起,乃思吳中菰菜、
茄羹、妒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官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
遂命駕而歸。……或謂之曰:'卿乃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
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時人貴其曠達?!?/p>
白話譯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價十千,玉盤里的菜肴珍貴值萬錢。
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進餐。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
里一片茫然。
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遙想當年,姜太公福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
受聘在商湯身邊。
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
哪邊?
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
天。
13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
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
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此詩作答。
劉禹錫從小愛下圍棋,與專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詔王叔文很
要好。太子當上皇帝后,他的教師王叔文組閣執(zhí)政,就提拔棋友劉禹
錫當監(jiān)察御史。后來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后,劉禹錫被貶到外地
做官,寶歷二年(826年)應召回京。冬天途經(jīng)揚州,與同樣被貶的
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
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腕。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
年折太多?!痹谠娭?,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
不平。于是劉禹錫寫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
詞句注釋
⑴酬:答謝,酬答,這里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樂
天:指白居易,字樂天。見贈:送給(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帶。古時四川東部屬于巴國,
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于楚國。劉禹錫被貶后,遷徙于朗州、連州、
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qū),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
史,至寶歷二年(826年)冬應召,約22年。因貶地離京遙遠,實
際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
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貶謫(zhe)o
⑷懷舊:懷念故友。吟:吟唱。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
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
后來,向秀經(jīng)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不禁悲從中來,
于是作《思舊賦》。序文中說:自己經(jīng)過嵇康舊居,因?qū)懘速x追念他。
劉禹錫借用這個典故懷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⑸到:到達。翻似:倒好像。翻:副詞,反而。爛柯人:指晉人
王質(zhì)。相傳晉人王質(zhì)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
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經(jīng)朽爛?;氐酱謇?,才知道已過了一
百年。同代人都已經(jīng)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辦房屋過戶服務合同樣本
- 2024年淮北朝陽醫(yī)院招聘筆試真題
- 個人循環(huán)借款合同樣本
- 2024年福州市醫(yī)療保障局招聘筆試真題
- 公司度合同標準文本
- 中國石化員工合同樣本
- 公司出售舊車合同樣本
- 如何高效備考農(nóng)業(yè)職業(yè)經(jīng)理人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園藝師考試相關法規(guī)知識試題及答案
- 兼職人員工合同樣本
- 回歸以人為本 課件-2024-2025學年高中美術人教版 (2019) 選擇性必修4 設計
- 0-3歲嬰幼兒保育與教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甘肅財貿(mào)職業(yè)學院
- DL∕T 5344-2018 電力光纖通信工程驗收規(guī)范
- 洗煤廠洗煤技術人員題庫
- 開展志愿服務培養(yǎng)奉獻精神三篇
- 安徽省合肥市一中、六中、八中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lián)賽試題
- 【公司招聘與選拔中存在的問題與優(yōu)化建議探析2500字(論文)】
- JTS-201-2011水運工程施工通則
- 2024年高考語文閱讀之魯迅小說專練(解析版)
- SL 288-2014 水利工程施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