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物理講義專題練習9全冊(人教版)13.2 內能(專題訓練)【七大題型】(解析版)_第1頁
2024年初中物理講義專題練習9全冊(人教版)13.2 內能(專題訓練)【七大題型】(解析版)_第2頁
2024年初中物理講義專題練習9全冊(人教版)13.2 內能(專題訓練)【七大題型】(解析版)_第3頁
2024年初中物理講義專題練習9全冊(人教版)13.2 內能(專題訓練)【七大題型】(解析版)_第4頁
2024年初中物理講義專題練習9全冊(人教版)13.2 內能(專題訓練)【七大題型】(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3.2\o"13.2內能"內能(專題訓練)【七大題型】TOC\o"1-3"\h\u【題型1\o"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 1【題型2\o"熱傳遞的概念與方式"熱傳遞的概念與方式】 5【題型3\o"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 7【題型4\o"做功改變物體內能"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10【題型5\o"物體內能的改變"物體內能的改變】 16【題型6\o"內能的概念"內能的概念】 20【題型7\o"內能的利用及其意義"內能的利用及其意義】 23【題型1\o"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溫度、熱量與內能的關系】 1.(2023?江南區(qū)模擬)春節(jié)期間,學校開展了“尋根同源,記住年味”的活動,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餃子香氣四溢,說明分子只在高溫下運動 B.年粽入嘴時很燙,說明粽子含有的熱量高 C.寫春聯(lián)時聞到墨香,說明墨香分子在運動 D.煮湯圓時溫度升高,湯圓的內能不一定增加【答案】C【分析】(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2)熱量是在熱傳遞的過程中內能改變的多少,是一個過程量;(3)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即擴散;(4)影響內能的因素:質量、溫度、狀態(tài);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大。【解答】解:A、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餃子香氣四溢,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故A錯誤;B、熱量是一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多少熱量,故B錯誤。C、練毛筆字時能聞到“墨香”屬于擴散現(xiàn)象,擴散現(xiàn)象表明這分子在不停地做無則規(guī)運動,故C正確;D、煮湯圓時,湯圓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故D錯誤。故選:C。2.(2023?遼寧模擬)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吃湯圓是元宵節(jié)的傳統(tǒng)風俗,如圖所示是一碗剛煮熟的湯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感覺到湯圓熱是因為湯圓含有的熱量多 B.聞到湯圓的香味屬于擴散現(xiàn)象 C.湯圓黏牙是因為分子間只有引力沒有斥力 D.湯圓從熱變涼其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速度不變【答案】B【分析】熱量是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窘獯稹拷猓篈.熱量是個過程量,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故A錯誤;B.湯圓的香氣分子在空氣中飄進人的鼻子,使人聞到香味,屬于擴散現(xiàn)象,故B正確;C.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湯圓黏牙,說明引力的作用效果比斥力的作用效果大很多,故C錯誤;D.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與溫度有關,湯圓從熱變涼,溫度變小,故大量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速度變小,故D錯誤。故選:B。3.(2023?平遙縣二模)春節(jié)前,小智陪媽媽到超市購買年貨,下列是他對超市“生鮮區(qū)”和“熟食區(qū)”的各種現(xiàn)象的相關解釋,其中解釋正確的是()A.在海鮮上撒碎冰是因為冰熔化放熱 B.冷凍柜中冰凍的餃子可能沒有內能 C.聞到肉香是因為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 D.砂鍋中粥的溫度越高,含有熱量越多【答案】C【分析】(1)物質在熔化過程中需要吸熱;(2)一切物體都有內能;(3)組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擴散現(xiàn)象證明了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4)熱量是過程量?!窘獯稹拷猓篈、冰熔化時要吸熱,可使周圍的溫度降低。因此在海鮮上撒碎冰是因為冰熔化吸熱,故A錯誤;B、一切物體都有內能,冰凍的餃子也有內能,故B錯誤;C、附近能聞到肉香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C正確;D、熱量是過程量,不能說含有熱量,故D錯誤。故選:C。4.(2023春?開福區(qū)校級月考)關于熱量、內能和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溫度一定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B.物體溫度升高了,它的內能一定增加,一定吸收了熱量 C.物體內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熱量,溫度一定升高 D.物體吸收了熱量,它的內能增加,但溫度不一定升高【答案】D【分析】結合晶體的熔化吸熱,溫度不變和改變內能的方法分析?!窘獯稹拷猓篈、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內能增加。故A說法錯誤;B、物體的溫度升高,它的內能一定增加,物體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對物體做功了。故B說法錯誤;C、晶體在熔化時,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溫度卻不變。故C說法錯誤;D、物體吸熱可能使分子動能增大(即溫度升高),也可能使分子勢能增大(即物態(tài)變化),內能是二者之和,所以內能一定增大,溫度可能升高可能不升高,故D正確。故選:D。5.(2022秋?南山區(qū)校級期末)(多選)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同一個鐵塊的溫度升高,其內能增大 B.物體吸收熱量,其溫度可能不變 C.體積相同的物體溫度不相同時熱量可能相等 D.物體放出熱量,它的內能一定會減少【答案】AB【分析】(1)一切物體都具有內能,內能的大小跟質量、溫度、狀態(tài)有關。(2)當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3)熱量是物體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的內能,是一個過程量。(4)改變內能的方法有兩個:做功和熱傳遞。【解答】解:A、同一物體分子個數(shù)是一定的,當溫度升高時,分子的熱運動越劇烈,則分子的動能就越大,從而物體的內能增加,所以一個鐵塊的溫度升高,其內能增大,故A正確;B、物體吸收熱量,溫度可能不變,如晶體熔化時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正確;C、熱量是一個過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來表達,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來修飾,不能比較物體熱量的多少,故C錯誤;D、因為改變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所以物體放出熱量的同時,可能對物體做功,則它的內能不一定會減少,故D錯誤。故選:AB。6.(2023?西城區(qū)二模)小琴在探究某種物質的熔化規(guī)律時,根據(jù)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了如圖所示的圖像。根據(jù)圖像可知:(1)該物質屬于非晶體(選填“晶體”或“非晶體”)。(2)在加熱過程中,該物質的內能增加(選填“增加”、“不變”或“減少”)?!敬鸢浮浚?)非晶體;(2)增加。【分析】(1)晶體和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區(qū)別: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不斷升高。(2)物體吸收熱量,內能增加。【解答】解:(1)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沒有固定的熔點,屬于非晶體。(2)在加熱過程中,該物質吸收熱量,內能增加。故答案為:(1)非晶體;(2)增加。7.(2023?南寧一模)圖甲為某物質的凝固圖像,物質凝固的時間為10min;若將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該物質中,如圖乙,冰水混合物的內能變小。(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10;變小。【分析】(1)晶體在熔化(或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不斷降低;由圖像確定該物質的凝固點,確定凝固時間;(2)根據(jù)晶體凝固的條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有部分結冰,放出熱量,內能變小?!窘獯稹拷猓海?)由圖像知,整個過程中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所以是凝固圖像;又該物質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是晶體;該物質從10min開始凝固,凝固點為﹣2℃,到20min結束,物質凝固的時間為20min﹣10min=10min;(2)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0℃,而該物質的溫度是﹣2℃;冰水混合物會向該物質放熱,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達到凝固結冰的條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冰的質量將變大;冰水混合物放出熱量,其內能會變小。故答案為:10;變小?!绢}型2\o"熱傳遞的概念與方式"熱傳遞的概念與方式】 8.(2023?南京二模)關于熱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結冰后,水分子靜止不動 B.燒水壺口的“白氣”,這是液化現(xiàn)象 C.物體放出熱量,溫度一定降低 D.熱量總是從內能大的物體向內能小的物體轉移【答案】B【分析】(1)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2)“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形成的。(3)物體放出熱量,溫度不一定降低。(4)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窘獯稹拷猓篈、水結冰后,水分子仍然是運動的,不會靜止不動,故A錯誤;B、燒水壺口的“白氣”,是蒸發(fā)處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正確;C、物體放出熱量,溫度不一定降低,晶體的溶液在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不變,故C錯誤;D、熱量總是從溫度高的物體向溫度低的物體傳遞,故D錯誤。故選:B。9.(2023?盤龍區(qū)一模)在快遞運輸水果、海鮮等易變質產品時,在沒有冷源的情況下,為起保鮮作用,經常使用水制成冷藏保鮮冰袋,如圖所示。使用冰袋對產品起保鮮作用的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冰袋溫度很低,沒有內能 B.此過程中發(fā)生熱傳遞的原因是保鮮產品含有的熱量比冰袋多 C.冰袋中的物質熔化時,溫度不變,內能不變 D.冰袋表面的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液化形成的【答案】D【分析】(1)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有內能;(2)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3)晶體熔化時,不斷吸熱,溫度不變;(4)液化指物質由氣態(tài)轉變成液態(tài),液化要放熱?!窘獯稹拷猓篈、冰袋溫度很低,但它有內能,故A錯誤;B、此過程中發(fā)生熱傳遞的原因是保鮮產品和冰袋有溫度差,故B錯誤;C、冰袋中的物質熔化時,溫度不變,內能變大,故C錯誤;D、冰袋表面的小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放熱液化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10.(2022秋?廣州期末)甲、乙兩個鐵塊在同一光滑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的溫度高于乙的溫度,則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甲物的內能一定大于乙物的內能 B.若甲乙發(fā)生擴散,分子一定自發(fā)從甲物運動到乙物 C.甲物的機械能一定比乙物的機械能大 D.若甲乙發(fā)生熱傳遞,熱量一定自發(fā)從甲物傳遞到乙物【答案】B【分析】(1)內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溫度和狀態(tài)都有關系;(2)擴散現(xiàn)象是指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3)機械能包括動能與勢能,根據(jù)其影響因素可做出判斷;(4)發(fā)生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間有溫度差?!窘獯稹拷猓篈、由于甲鐵塊的質量大、溫度高,故甲鐵塊的內能大于乙鐵塊的內能,故A正確;B、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可以從低溫物體運動到高溫物體,故B錯誤;C、機械能是與物體宏觀運動有關的能量,由于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甲乙在同一水平面,甲的勢能大于乙的勢能;甲的速度較大,動能大于乙的動能,故甲的機械能大于乙的機械能,故C正確;D、發(fā)生熱傳遞的條件是物體間有溫度差,甲的溫度高于乙的溫度,故熱量自發(fā)的由甲向乙傳遞,故D正確。故選:B。11.(2022?杭州模擬)冬天人們在戶外曬太陽,太陽的熱主要是以紅外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上的。【答案】紅外線。【分析】紅外線的熱效應很強,太陽光向地球輻射熱,主要依靠紅外線?!窘獯稹拷猓杭t外線是一種不可見光,其熱效應很強,故我們感受的太陽的熱主要是由于太陽光中的紅外線的作用造成的。故答案為:紅外線。12.(2022秋?富川縣校級期中)柳州螺絲粉是中學生愛吃的食物,路過螺絲粉店可以聞見螺絲粉的香味,這是擴散現(xiàn)象;“湯碗燙手”是湯碗和手之間發(fā)生了熱傳遞?!敬鸢浮繑U散;熱傳遞?!痉治觥浚?)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且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劇烈;(2)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做功和熱傳遞,熱傳遞實質是內能從高溫物體轉移到低溫物體,或者是從一個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解答】解:路過螺絲粉館可以聞見螺絲粉的香味是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擴散到了空氣中,所以就聞見螺絲粉的香味;“湯碗燙手”是湯碗和手之間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手內能。故答案為:擴散;熱傳遞。【題型3\o"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 13.(2023?西城區(qū)二模)下列四個事例中,屬于利用熱傳遞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用鋸條鋸木板,鋸條溫度升高 B.用暖水袋捂手,手變暖和 C.用打氣筒打氣,打氣筒筒壁發(fā)熱 D.在砂輪上磨刀,火星四濺【答案】B【分析】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熱和壓縮氣體做功,做功實質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實質是內能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是從一個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其實質是內能的轉移?!窘獯稹拷猓篈、鋸木板時鋸條發(fā)燙,克服摩擦力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錯誤;B、用暖水袋捂手,手變暖和,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B正確;C、用打氣筒打氣,克服摩擦力做功,打氣筒筒壁發(fā)熱,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錯誤;D、在砂輪上磨刀,火星四濺,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錯誤。故選:B。14.(2023?齊齊哈爾二模)下列改變內能的實例,屬于熱傳遞方式改變內能的是()A.冬天用熱水袋取暖 B.相互搓手可以取暖 C.古人用鉆木取火 D.用打氣筒打氣筒外壁會發(fā)熱【答案】A【分析】改變物體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做功實質是能量的轉化;熱傳遞實質是熱量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是從一個物體的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窘獯稹拷猓篈、冬天用熱水袋取暖,是熱量發(fā)生了傳遞,是熱傳遞改變物體的內能,故A符合題意;B、相互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做功改變物體內能,故B不符合題意;C、古人用鉆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C不符合題意;D、給自行車車胎打氣時,活塞壓縮空氣做功、活塞克服與筒壁間的摩擦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內能增加,使打氣筒壁變熱,屬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15.(2023?碑林區(qū)校級模擬)如圖所示,花饃是陜西地區(qū)的特色美食,是用特殊的技法和工具將發(fā)面塑造成各種造型,蒸熟后再上色點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面團捏成各種造型是彈性形變 B.很遠處就能聞到蒸熟的花饃香味是擴散現(xiàn)象 C.蒸籠上方冒大量的“白氣”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氣 D.“蒸”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變花饃的內能【答案】B【分析】(1)物體在力的作用下發(fā)生的形狀或體積改變叫做形變,在外力撤去作用后,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叫做彈性形變;不能夠恢復原狀的形變稱為塑性形變;(2)不同的物質的分子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叫做擴散現(xiàn)象;(3)物質由氣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液化;(4)做功和熱傳遞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解答】解:A、將面團捏成各種造型,不能夠恢復原狀,是塑性形變,故A錯誤;B、由于分子是運動的,花饃的香味分子通過運動分散到周圍的空氣中,所以很遠處就能聞到蒸熟的花饃香味,這是擴散現(xiàn)象,故B正確;C、蒸籠上方冒大量的“白氣”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錯誤;D、“蒸”是利用了熱傳遞的方式改變內能使花饃的溫度升高,故D錯誤。故選:B。16.(2023?無錫二模)中國的茶文化在宋朝時已名揚世界。綠茶看起來是綠的,是因為茶葉反射(選填“反射”或“吸收”)綠光;炒制茶葉時,通過加熱使新鮮茶葉中的水分快速汽化(填物態(tài)變化),這是通過熱傳遞方式增加了茶葉的內能;轉動茶杯,發(fā)現(xiàn)水中央的茶葉沒動,這是由于茶葉具有慣性?!敬鸢浮糠瓷?;汽化;熱傳遞;慣性。【分析】(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的;(2)物質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過程叫汽化,改變內能的方式包括做功和熱傳遞;(3)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窘獯稹拷猓壕G茶看起來是綠的,是因為茶葉反射綠光;通過加熱使新鮮茶葉中的水溫度升高,水分快速的汽化,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茶葉的內能;突然轉動茶杯時,水中央的茶葉沒動,這是因為茶葉具有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故答案為:反射;汽化;熱傳遞;慣性。17.(2023?五華區(qū)校級模擬)香椿雞蛋餅是云南的一道特色美食,因為香椿只有春天才有,所以這道菜又被稱作“春天的味道”。在制作過程中,能聞到濃郁的香椿味,這是分子的擴散現(xiàn)象,將香椿雞蛋餅煎熟的過程是通過熱傳遞改變了香椿雞蛋餅的內能?!敬鸢浮繑U散;熱傳遞?!痉治觥坎煌镔|組成的物體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是擴散;改變內能的方式包括做功和熱傳遞?!窘獯稹拷猓涸谥谱鬟^程中,能聞到濃郁的香椿味,屬于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將香椿雞蛋餅煎熟的過程是通過熱傳遞改變了香椿雞蛋餅的內能。故答案為:擴散;熱傳遞。18.(2023?麒麟?yún)^(qū)模擬)汽鍋雞是云南的名菜之一,“舌尖上的中國”曾播放過。其做法是:將盛有小雞塊和佐料的汽鍋(如圖)放在盛有清水的湯鍋之上,再放到火上蒸。為了保持雞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氣通過汽鍋中間的氣嘴將雞蒸熟。這是通過熱傳遞(選填“熱傳遞”或“做功”)改變內能的。蒸熟后,聞到雞肉的濃香味,這是一種擴散現(xiàn)象。【答案】熱傳遞;擴散?!痉治觥浚?)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窘獯稹拷猓海?)由題意可知,在制作“汽鍋雞”的過程中,為了保持雞肉原汁原味,主要是蒸汽通過汽鍋中間的氣嘴將雞蒸熟,在此過程是通過熱傳遞方式改變雞的內能;(2)蒸熟后,聞到雞的濃香味,這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答案為:熱傳遞;擴散?!绢}型4\o"做功改變物體內能"做功改變物體內能】 19.(2023?海淀區(qū)二模)下列實例中,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A.將熱牛奶倒入玻璃杯中,玻璃杯溫度升高 B.經陽光暴曬后的柏油路面,其溫度升高 C.反復彎折鐵絲,彎折處溫度升高 D.用熱水袋暖手,手的溫度升高【答案】C【分析】做功與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做功過程是能量的轉化過程,熱傳遞是能量的轉移過程。【解答】解:A.將熱牛奶倒入玻璃杯中,牛奶放出熱量,溫度降低,玻璃杯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故A不符合題意;B.經陽光暴曬后的柏油路面,從太陽光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故B不符合題意;C.反復彎折鐵絲時,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鐵絲的溫度升高,屬于做功改變物體內能,故C符合題意;D.用熱水袋暖手,手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2023?焦作二模)陀螺是中國傳統(tǒng)民俗體育游戲。陀螺底部與地面接觸部分固定有鋼珠,通過用鞭子抽打陀螺,陀螺能在水平地面上轉動,如圖所示,停止抽打,陀螺會慢慢停止轉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陀螺底部的鋼珠可以減少陀螺在轉動時與地面的摩擦 B.抽打陀螺使其轉動,說明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C.停止抽打后,陀螺繼續(xù)轉動是因為陀螺受到慣性的作用 D.停止抽打后,陀螺在轉動過程中機械能保持不變,內能增大【答案】A【分析】(1)減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減小壓力;在壓力一定時,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觸面脫離;用滾動代替滑動。(2)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3)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4)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做功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窘獯稹拷猓篈、陀螺底部的鋼珠用滾動代替滑動,可以減少陀螺在轉動時與地面的摩擦,故A正確。B、抽打陀螺,給陀螺一個力,陀螺轉動,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故B錯誤。C、停止抽打后,陀螺繼續(xù)轉動是因為陀螺具有慣性,慣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慣性的作用,故C錯誤。D、陀螺在轉動過程中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轉為內能,機械能減小,內能變大,故D錯誤。故選:A。21.(2023?安徽模擬)2023年3月10日,長征四號西運載火箭成功將天給六號A/B星發(fā)射升空,衛(wèi)星順利進入預定道水箭閱速上升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衛(wèi)星的慣性逐增大 B.衛(wèi)星的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 C.火箭的外殼應選用密度大的材料制成 D.火箭與大氣摩擦,外表面溫度升高,但內能不變【答案】B【分析】(1)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2)動能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與質量和高度有關,當動能轉化成重力勢能時,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加。(3)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解答】解:A.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質量不變,因此衛(wèi)星的慣性也不變,A錯誤;B.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速度增大,高度增大,質量不變,則衛(wèi)星的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增大,B正確;C.火箭外殼要求輕巧,因此選擇密度小的材料,C錯誤;D.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與大氣摩擦,外表面溫度升高,內能增大,D錯誤。故選:B。22.(2023?長汀縣模擬)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返航,著陸后的返回艙表面有燒蝕痕跡如圖甲所示,這是返回艙與大氣層摩擦引起的,此過程的能量轉化與圖丙(選填“乙”或“丙”)所示的實驗相同,它們都是通過做功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敬鸢浮勘蛔龉??!痉治觥科蜋C的做功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解答】解:圖乙中當按動電火花發(fā)生器的按鈕時,酒精燃燒后的燃氣對盒蓋做功,蓋子飛出去,將燃氣的內能轉化為盒蓋的機械能,燃氣的內能減小;圖丙中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團硝化棉,迅速向下壓活塞,由于壓縮玻璃筒內的空氣對其做功,使得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是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過程;返回艙與大氣層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能,返回艙內能增大,溫度升高,著陸后的返回艙表面有燒蝕痕跡;此過程的能量轉化與汽油機的壓縮沖程以及圖丙的實驗相同,它們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答案為:丙;做功。23.(2023?金安區(qū)校級三模)如圖為一名消防隊員正在進行訓練。當消防隊員沿著豎立在地面上的鋼管勻速下滑的過程中他感到手心燙,這是通過做功的方法使其內能增加的?!敬鸢浮孔龉Α!痉治觥扛淖儍饶艿姆绞接袃煞N,其一是做功,其二是熱傳遞,對于做功改變內能是能量的轉化過程,而熱傳遞改變內能是能量的轉移過程?!窘獯稹拷猓寒斚狸爢T沿著豎立在地面上的鋼管勻速下滑的過程中,他感到手心發(fā)燙,這是通過做功的方法使其內能增加的。故答案為:做功。24.(2023?本溪模擬)如圖是摩擦焊機焊接金屬時的情景,焊機工作時讓兩個被焊接的金屬相互壓緊并高速反向旋轉,利用摩擦產生的熱量使金屬熔化,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金屬的內能。熔化的金屬分子彼此靠近,在分子引力的作用下,將兩個金屬焊接在一起。【答案】做功;引?!痉治觥浚?)做功和熱傳遞都利用改變物體的內能;(2)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窘獯稹拷猓汉笝C工作時讓兩個被焊接的金屬相互壓緊并高速反向旋轉,兩個金屬相互摩擦,把機械能轉化為內能,使金屬熔化,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金屬的內能;熔化的金屬分子彼此靠近,在分子引力的作用下,將兩個金屬焊接在一起。故答案為:做功;引。25.(2022秋?丹東期末)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可以“探究做功是否能夠改變物體的內能”:(1)如圖A,將手中的鐵絲同一位置快速地多次彎折,用手指觸摸一下被彎折的部位,會感覺到彎折部位的溫度升高,表明鐵絲的內能變大;(2)如圖B,先在一個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團蘸了乙醚的棉花,然后迅速壓下活塞,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棉花燃燒;對這一現(xiàn)象的解釋是,活塞壓縮玻璃筒內的空氣,對筒內空氣做功,使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達到乙醚燃點。(3)如圖C所示,瓶中裝少量的水,水上方有水蒸氣,塞緊瓶塞,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當塞子從瓶口跳起,下列關于該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BC。A.往瓶內打氣時,外界對瓶內氣體做功B.往瓶內打氣時,瓶內氣體內能變小C.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溫度升高D.瓶塞跳出時,瓶內氣體對外做功【答案】(1)變大;(2)棉花燃燒;做功;(3)BC【分析】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對物體做功,物體內能會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內能會減少。【解答】解:(1)將手中的鐵絲同一位置快速地多次彎折,手對鐵絲做了功,使鐵絲的內能增大,溫度升高;(2)當用力壓活塞時,活塞壓縮玻璃筒內的空氣體積,對氣體做功,將機械能轉化成內能,空氣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當達到乙醚著火點時,筒內棉花就會燃燒起來;(3)給瓶內打氣,外界對瓶內氣體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氣體內能變大,同時氣體被壓縮,氣壓變大,當氣壓把瓶塞從瓶口推出時,瓶內氣體對瓶塞做功,瓶內氣體的內能轉化為瓶塞的機械能,使氣體自身的內能減少,溫度降低,故關于該實驗的分析錯誤的是:BC。故答案為:(1)變大;(2)棉花燃燒;做功;(3)BC。26.(2022秋?寧德期末)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進入大氣層,與大氣層發(fā)生劇烈摩擦,艙體外部燃起高溫火焰,像是一團火球(如圖)。飛船返回艙艙體采用隔熱材料,可以保證艙內的溫度在航天員可承受的范圍內。(1)用所學物理知識說明艙體外部燃起高溫火焰的原因;(2)艙體采用隔熱材料,是為了阻止熱傳遞的發(fā)生,從而保證艙內溫度在航天員可承受的范圍內?!敬鸢浮浚?)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摩擦,返回艙克服摩擦做功,內能增大,艙外層溫度升高;(2)熱傳遞?!痉治觥孔龉梢愿淖兾矬w的內能;艙體采用隔熱材料,阻止熱傳遞,保證艙內溫度在航天員可承受的范圍內?!窘獯稹看穑海?)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摩擦,返回艙克服摩擦做功,內能增大,艙外層溫度升高;(2)艙體采用隔熱材料,是為了阻止熱傳遞的發(fā)生,從而保證艙內溫度在航天員可承受的范圍內。故答案為:(1)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摩擦,返回艙克服摩擦做功,內能增大,艙外層溫度升高;(2)熱傳遞。27.(2022?肅州區(qū)模擬)過年吃餃子是北方地區(qū)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如圖所示,小明將面團搟成面片,幫媽媽一起包餃子,然后媽媽煮好餃子后整個廚房都能聞到香味,小明用手端盛有餃子的碗會感覺很燙。小明的這段經歷中有不少物理知識,請你寫出其中兩條?!敬鸢浮繉⒚鎴F搟成皮,面在力的作用下,形狀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餃子出鍋后整個廚房都能聞到香味,是因為餃子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進入到空氣中,這是擴散現(xiàn)象;小明用手端盛有餃子的碗會感覺很燙,這主要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手的內能。【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2)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3)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熱傳遞?!窘獯稹看穑簩⒚鎴F搟成皮,面在力的作用下,形狀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餃子出鍋后整個廚房都能聞到香味,是因為餃子的香味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進入到空氣中,這是擴散現(xiàn)象;小明用手端盛有餃子的碗會感覺很燙,這主要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了手的內能?!绢}型5\o"物體內能的改變"物體內能的改變】 28.(2022秋?大足區(qū)期末)關于下列物理知識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的內能上是等效的 B.擴散現(xiàn)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水沸騰時繼續(xù)吸熱,溫度升高,內能增大 D.分子間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答案】C【分析】(1)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它們的效果是一樣的;(2)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3)水沸騰的特點:吸收熱量、溫度不變;(4)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窘獯稹拷猓篈、做功和熱傳遞都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它們達到的效果都是一樣的,故A正確;B、擴散現(xiàn)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B正確;C、水沸騰時繼續(xù)吸熱,但溫度不再升高,同時由于水不斷汽化,質量減小,所以水的內能減小,故C錯誤;D、分子間同時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D正確。故選:C。29.(2023?郴州模擬)關于圖所示提供的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酒精在燃燒的過程中,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 B.塞子被推出的過程中,瓶內氣體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 C.水在沸騰之前,溫度升高,內能增加 D.水的內能是通過做功改變的【答案】D【分析】(1)該題考查內能做功過程,即先通過燃料燃燒增加內能,而后內能對外做功,即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故據(jù)此思路分析即可。(2)內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溫度有關;(3)做功和熱傳遞都能改變物體的內能?!窘獯稹拷猓篈、在試管中裝一些水,用酒精燈加熱的過程中,酒精燃燒將化學能轉化為內能,故A正確;B、對水加熱到一定程度時,水蒸氣會將塞子推出,即水蒸氣對塞子做功,將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故B正確;C、水在沸騰之前需要加熱,即水吸熱,溫度升高,內能增加,故C正確;D、由圖可知,水的內能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的,故D錯誤;故選:D。30.(2022秋?新?lián)釁^(qū)月考)下列現(xiàn)象中,物體的內能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的是()A.給電暖氣通電 B.把貨物吊起 C.將開水晾涼 D.對指甲打磨【答案】B【分析】改變物體內能的方式有兩種:做功和熱傳遞,熱傳遞過程是能量的轉移過程,而做功過程是能量的轉化過程。【解答】解:A、給電暖氣通電,即發(fā)生了熱傳遞,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故A錯誤;B、把貨物吊起,物體的內能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故B正確;C、將開水晾涼,即發(fā)生了熱傳遞,是屬于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故C錯誤;D、對指甲打磨,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錯誤。故選:B。31.(2023?蒸湘區(qū)校級模擬)(多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注射器里裝入空氣,用手可以推動活塞將空氣壓縮,說明分子之間不存在斥力B.圖乙實驗中,下方為二氧化氮氣體,上方為空氣,抽掉玻璃板后,氣體會自動混合均勻,說明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說明分子之間既有引力也有斥力 D.冬天,人們常常搓手取暖,這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使分子熱運動加劇【答案】BD【分析】(1)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氣體擴散實驗中,下方為二氧化氮氣體,上方為空氣,抽掉玻璃板后,氣體會自動混合均勻,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3)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4)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做功可以改變物體的內能。【解答】解:A.用手可以推動活塞將空氣壓縮,是因為分子之間的間隙比較大,并不能說明分子之間不存在斥力,氣體也不能無限制的壓縮,說明分子間也存在斥力,故A錯誤;B.氣體擴散實驗中,下方為密度較大的二氧化氮氣體,上方為密度較小的空氣,抽掉玻璃板后,氣體會自動混合均勻,說明一切物質的分子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B正確;C.玻璃板水平接觸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圖丙),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故C錯誤;D、冬天,人們常常搓手取暖(如圖?。?,這是克服摩擦做功,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使分子熱運動加劇,故D正確。故選:BD。32.(2023?和平區(qū)模擬)我國首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機場成功起飛。飛機裝有無錫某企業(yè)生產的3D打印金屬鈦零件,3D打印技術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金屬鈦粉末會熔化(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成液態(tài);在此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金屬溫度不變(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此過程中金屬的內能增大。(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答案】熔化;不變;增大?!痉治觥浚?)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熱,晶體熔化時吸收熱量,溫度不變。(2)物體質量不變,吸收熱量,內能增大?!窘獯稹拷猓衡伜辖?、高強鋼等金屬材料在高溫下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是熔化現(xiàn)象;鈦屬于晶體,熔化過程中需要吸熱,溫度不變;此過程中金屬的內能增大。故答案為:熔化;不變;增大。33.(2022秋?臨汾月考)一根鋼管溫度很高,小紅認為僅憑鋼管溫度的改變無法確定是用什么方法改變了鋼管的內能。你認為小紅的觀點是正確(選填“正確”或“錯誤”)的,你的依據(jù)是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內能的改變是等效的?!敬鸢浮空_;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內能的改變是等效的【分析】改變內能的方法:做功和熱傳遞,并且這兩種方法在改變物體內能上是等效的?!窘獯稹拷猓阂桓摴軠囟群芨撸赡苁俏樟藷崃?,也可能是外界對鋼管做功,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內能的改變是等效的。故答案為:正確;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內能的改變是等效的。34.(2020秋?上蔡縣期中)如圖所示的兩個集氣瓶的容積相等,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氣,抽開玻璃板一段時間后,可以看到兩個集氣瓶的氣體混合到一起。在此過程中,整個氣體的內能變小(選填“變小”、“變大”或“不變”),你的判斷依據(jù)是混合之后氣體的機械能變大?!敬鸢浮孔冃?;混合之后氣體的機械能變大?!痉治觥浚?)不同的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叫做擴散,擴散現(xiàn)象說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2)整個氣體由靜止變?yōu)檫\動,動能增大;整個氣體原來的重心位置較低,密度較大的二氧化氮氣體向上運動過程中,整個氣體的重心上升,重力勢能增大;結合機械能的定義分析機械能的變化;機械能和內能之間可以發(fā)生相互轉化?!窘獯稹拷猓憾趸拿芏却笥诳諝饷芏?,但是它也會運動到上面的瓶子內,使得兩個瓶子中的顏色是均勻的;這說明氣體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這屬于擴散現(xiàn)象;整個氣體由靜止變?yōu)檫\動,動能增大;整個氣體原來的重心位置較低,密度較大的二氧化氮氣體向上運動過程中,整個氣體的重心上升,重力勢能增大,所以整個氣體的機械能增大;增大的機械能是由氣體的內能轉化而來,所以整個氣體的內能減小。故答案為:變??;混合之后氣體的機械能變大?!绢}型6\o"內能的概念"內能的概念】 35.(2023?巴南區(qū)模擬)火鍋是重慶人的最愛。如圖所示為重慶人熱衷的鴛鴦鍋,可以根據(jù)個人習慣調節(jié)合適的口味。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識說法正確的是()A.經過火鍋店聞到香味,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B.服務員端上桌的菜在沒有加熱時就沒有內能 C.火鍋沸騰后冒的“白氣”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氣 D.關火后發(fā)現(xiàn)還可以沸騰一會兒,說明沸騰不需要吸熱【答案】A【分析】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任何物體在任何溫度下都有內能。物質由氣態(tài)轉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叫做液化。沸騰時的規(guī)律:液體沸騰時要不斷吸收熱量,但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窘獯稹拷猓篈.經過火鍋店時,能夠聞到香味,屬于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故A正確;B.服務員端上桌的菜在沒有加熱時同樣有內能,故B錯誤;C.火鍋沸騰后,水蒸氣在空中遇冷,液化成液態(tài)的小水珠,形成“白氣”,故C錯誤;D.關火后,火鍋還能沸騰,是由于火鍋鍋身還有余溫,可以放出熱量,這說明沸騰還需要吸熱,故D錯誤。故選:A。36.(2023?渦陽縣模擬)物理學習過程中,對物理知識的正確認識是非常重要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借助放大鏡看世界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大于1倍焦距 B.汽車上安裝的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幫助駕駛員了解汽車周圍情況 C.意大利物理學家托里拆利在馬德堡做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 D.物體的溫度越高,具有的內能越多,但當物體的溫度為0℃時沒有內能【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1)當凸透鏡到物體的距離小于一倍焦距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是利用該原理制成的。(2)汽車上的倒車雷達是利用回聲定位來工作的。(3)馬德堡半球實驗有力證實了大氣壓的存在。(4)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內能。【解答】解:A、借助放大鏡看世界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小于1倍焦距,故A錯誤;B、汽車上安裝的倒車雷達,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幫助駕駛員了解汽車周圍情況,故B正確;C、德國馬德堡市的市長奧托格里克做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意大利物理學家托里拆利測出了大氣壓的數(shù)值,故C錯誤;D、物體的溫度越高,具有的內能越多,但當物體的溫度為0℃時仍然具有內能,故D錯誤。故選:B。37.(2022秋?訥河市期末)有關分子熱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液體很難被壓縮,說明分子間只存在斥力 B.溫度為0oC的冰,沒有內能 C.“剝開香橙后滿屋飄香”,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D.一切物體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無規(guī)則運動劇烈程度與溫度無關【答案】C【分析】(1)分子間存在著相互的引力和斥力;(2)一切物體都有內能;(3)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4)物體的溫度越高,則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就越劇烈。【解答】解:A、液體很難被壓縮,都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液體分子之間也有引力,故A錯誤;B、一切物體都有內能,溫度為0℃的物體也有內能,故B錯誤;C、“剝開香橙后滿屋飄香”屬于擴散現(xiàn)象,這是香橙的芳香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結果,故C正確;D、一切物體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無規(guī)則運動的劇烈程度和溫度有關,故D錯誤。故選:C。38.(2022秋?灌云縣期中)比較如圖所示的三杯水的內能大小,c杯中水的內能最大,理由是同種物質,質量越大,溫度越高,內能就越大?!敬鸢浮縞;同種物質,質量越大,溫度越高,內能就越大?!痉治觥績饶艿拇笮∨c物體的質量、溫度、狀態(tài)等有關?!窘獯稹拷猓簩τ谕N物質,質量越大,溫度越高,內能就越大,所以c杯內的水內能最大。故答案為:c;同種物質,質量越大,溫度越高,內能就越大。39.(2022?天寧區(qū)校級二模)小潘將碘錘放入熱水中,如圖所示,觀察到碘錘中固態(tài)碘逐漸消失,紫色的碘蒸氣充滿碘錘。這個過程中,碘的內能變大(變大/不變/變?。?,固態(tài)碘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升華。在此實驗中,固態(tài)碘沒有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原因是水的沸點低于碘的熔點,水沸騰以后,溫度不再上升,達不到碘的沸點(已知碘的熔點是113.5℃)?!敬鸢浮孔兇?;升華;水的沸點低于碘的熔點,水沸騰以后,溫度不再上升,達不到碘的沸點。【分析】(1)升華指物質由固態(tài)直接轉變成氣態(tài),升華要吸熱;(2)液體沸騰時,繼續(xù)吸熱,溫度不變?!窘獯稹拷猓簩⒌忮N放入熱水中,觀察到碘錘中固態(tài)碘逐漸消失,紫色的碘蒸氣充滿碘錘。這個過程中,固態(tài)碘升華成碘蒸氣,要不停吸熱,故內能增加;在此實驗中,固態(tài)碘沒有先變成液體,再變成氣體,原因是水的沸點低于碘的熔點,水沸騰以后,溫度不再上升,達不到碘的沸點。故答案是:變大;升華;水的沸點低于碘的熔點,水沸騰以后,溫度不再上升,達不到碘的沸點。【題型7\o"內能的利用及其意義"內能的利用及其意義】 40.(2023?東昌府區(qū)一模)關于下列熱學實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是水的沸騰實驗,由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圖象可知:在沸騰過程中,水的溫度持續(xù)升高 B.乙圖氣體擴散實驗中只有二氧化氮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C.丙圖兩個緊壓在一起的鉛柱沒有被重物拉開,是因為鉛柱的分子之間存在斥力 D.丁圖水蒸氣的壓力把塞子推出去,這個過程中的能量轉化和汽油機做功沖程的能量轉化相同【答案】D【分析】(1)水沸騰的特點: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