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高空拋物致害責任的劃分摘要近年來,我們國家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期,為高效合理利用地面空間,人們選擇搭建高層建筑,這有效地節(jié)約了土地,但與此同時也引發(fā)了公共安全隱患,特別是高空拋物致人損害問題的發(fā)生。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案件激增,引起司法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在面對高空拋物侵權案件的受害人時,尤其是無法查明真正侵權責任人的情形,法律關系應當如何正確抉擇,如何正確處理“受害人人身權益”“無辜的第三人”“社會公共利益”之間的法律利益沖突就已成為一大難題,值得我們?nèi)パ芯刻轿觥jP鍵詞:高空拋物;利益沖突;價值衡量目錄TOC\o"1-3"\h\u引言 1一、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簡要概述 2(一)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概念及特征 2(二)我國關于高空拋物的立法情況 2(三)國外關于高空拋物的研究現(xiàn)狀 2(四)國內(nèi)關于高空拋物的研究現(xiàn)狀 3二、關于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典型案例及思考 4(一)關于高空拋物致害的典型案例 4(二)高空拋物致害案例所引發(fā)的思考 4三、明確高空拋物責任劃分的方法 5(一)對“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范圍限定 6(二)嚴格區(qū)分拋擲物與墜落物責任 6(三)增加追償權條款 6四、建立多元救助機制 7(一)出臺相關地方性法規(guī) 7(二)建立保險制度 7(三)設立專項救助基金 8結語 8參考文獻 9引言近些年,時代在發(fā)展,隨著城市化加快,城市人口越來越多,城市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高樓大廈也越建越多,隨之而來的問題就越來越多。這其中發(fā)生比較頻繁的就是高空拋物案件,從建筑物高處拋擲下物體造成他人受傷或死亡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其會給受害人帶來較重的人身損害,這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問題,這種情況引起了法律界特別激烈的爭論。很多學者認為,這個問題特別需要法律層面上的解決,如果是從法律規(guī)制的角度去想,建筑物高空拋物侵權責任如何認定為現(xiàn)代社會帶來許多新的挑戰(zhàn),如何妥善解決此類問題是立法、司法、執(zhí)法以及守法方面都不可回避的。從立法方面來說,《侵權責任法》以及相關法律規(guī)范為此類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jù),即在建筑物高空拋物案件中,對于受害人的補償,由有加害可能性的建筑物使用權人承擔民事責任。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空拋物侵權人認定的問題,化解了社會矛盾。但是這一法律規(guī)范在法學理論界引起了諸多爭議。持肯定說的學者認為其具有合理性,與此相反否定說學者認為侵權法不能解決高空拋物的問題,這需要認真分析,否定說學者內(nèi)部認為可以由物業(yè)公司管理或者社會保障支持等救濟方法。在《民法典》第1254條制定以后也面臨很多的問題。救濟是《民法典》的功能之一,《民法典》就是要盡最大可能體現(xiàn)公平正義,現(xiàn)有法律規(guī)定的高空拋物責任確實有利于救濟受害人,但是,這是不夠的。法律的正義從來不是單方面的、片面的。為了維護一方的利益就可以隨意舍棄另一方的利益,這不是法律的應有之意,這也不是法律正義的正解。如此進行法律價值的判斷,就會影響普通人對“法律是維護公平正義的”這一基本判斷。如果擔責的前提不再是“是否有過錯”,擔責人對自己承擔的責任沒有任何的預見可能,公眾將對法律的價值大為懷疑。因為高空拋物侵權案件的經(jīng)常發(fā)生,讓這個問題顯得很是急迫,其中需要最先解決的是現(xiàn)有法律規(guī)定的妥當性,現(xiàn)有的高空拋物侵權責任為了少數(shù)人的利益而忽視了其他人的利益,這肯定是不公平的,不會體現(xiàn)法律的公平原則。就此問題不禁讓人引發(fā)深思,該條款是否真的符合立法的精神和原則,這是需要分析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從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入手,在綜合分析現(xiàn)有建筑物高空拋物侵權責任法律制度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主要研究怎樣更加科學合理的劃分高空拋物致害的責任,以希望促進我國社會的公平正義。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簡要概述(一)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概念與特征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概念就是指行為人把物品從某個較高的地方拋落,該物品在下落時致使他人遭受損害。王利民教授認為,高空拋擲物體造成的損害,是指從高層建筑物中拋擲物體的人造成受害人的人身和財產(chǎn)損失,而拋擲物體的人無法辨認。從司法實踐案例來看,高空拋物致人損害類案件的特征都十分明顯,比如,投擲物品是從建筑物中投出,并致人損害;拋擲物是從高處降落;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層建筑物的特殊性導致致人損害的侵權人不好認定,另一方面就是法律規(guī)定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二)我國關于高空拋物的立法情況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城市的擴張,高空拋物致人損害類案件越來越多,《侵權責任法》八十七條對其的規(guī)定,填補了這方面立法的空白。該法律規(guī)定對高空拋物致人損害類案件的民事賠償責任的承擔進行了明確。即在遇到高空拋物致人損害類案件,無法確定加害人時,由有加害可能的人對此類案件的受害人進行補償,此時加害人不具有唯一性。這為人民法院進行審判此類侵權案件審理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據(jù),該規(guī)定是否合理、在具體實踐中應該如何操作值得我們認真思考。于2020年5月28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第1254條對高空拋物侵權責任人的承擔主體規(guī)定有了部分較大的修改,前述內(nèi)容規(guī)定意思大體相同不作具體論述,只對部分規(guī)定內(nèi)容進行具體論述,該規(guī)定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責任主體,比如增加了物業(yè)服務企業(yè)等人的責任,規(guī)定更加細致化。(三)國外關于高空拋物的研究現(xiàn)狀國外對高空拋物體侵權責任的研究主要涉及立法,分為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陸法系相關立法:羅馬法有關規(guī)定,主要指倒?jié)娢锘蛲稊S物致害責任,這種責任,住戶不論過錯與否都要負責。這是將高空拋物行為定性為一種危及公共安全的行為?!斗▏穹ǖ洹分饕谴_立了高空拋物侵權責任是物引起的責任。并且通過過錯推定原則與嚴格責任原則來審理有關案件。《德國民法典》主要規(guī)定“一般安全注意義務”?!栋⒏⒐埠蛧穹ǖ洹芬?guī)定,針對此類案件的賠償責任要采取按份責任的做法。英美法系國家處理有關案件,主要是以“事實自證”原則為準則,具體是指,此類案件,受害人證明了損害事實的發(fā)生,即可推定加害人的過錯。但如果加害人有疑問,那么受害人負舉證責任。在此基礎上英美法系國家還引入商業(yè)保險和國家賠償制度來解決此類問題。(四)國內(nèi)關于高空拋物的研究現(xiàn)狀以上分析了國內(nèi)外關于高空拋物類案件的立法現(xiàn)狀,關于這一問題我國理論界也觀點不一。我國關于建筑物高空拋物侵權責任的研究主要包括高空拋物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承擔責任的具體形態(tài),還有對于是否應該確立建筑物高空拋物侵權責任。在歸責原則方面,主要有公平責任理論、無過錯責任理論、過錯推定理論、共同危險行為理論以及其他歸責原則。法學理論界對各責任主體之間承擔責任的形態(tài)主要有按份責任與連帶責任兩種觀點。是否應該確立建筑物高空拋物侵權責任這個問題爭議比較大,主要有以下兩種觀點。肯定說是支持我國現(xiàn)有法律規(guī)定。這個觀點以王利明教授和楊立新教授的觀點為代表。在高空拋擲物侵權責任中,建筑物的使用者有可能造成損害的,使用者應當分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賠償責任應當按照公平原則承擔。對于一個已經(jīng)遭受了足夠多的傷害的人來說,扔東西造成的所有損害是不合理的。所有的業(yè)主都更接近于造成傷害,可以采取措施來防止它。但是如果縱容這種高空拋物行為,將對公共安全造成極大威脅。麻昌華教授是從民法應當站在同情弱的角度來支持肯定說。他指出,雖然這種規(guī)定看起來有失公平,可是站在弱者的角度來審視這個問題,其有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吳煦的觀點是,這一規(guī)定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合理性,對社會的運行具有當前最高的效率價值。否定說認為這種責任歸責原則可能會使無辜的加害人承擔責任,這與《民法典》的立法精神相違背。建筑物使用人經(jīng)濟實力薄弱且無辜承擔了責任的情況下,不能達到“濟弱扶貧”的目的。一種觀點主張義務的存在是承擔責任的前提,讓無辜的人承擔責任,損害了法律的公平正義,這樣實行“鄰里連坐”的法律是惡法。二、關于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典型案例及思考(一)關于高空拋物致害的典型案例高空拋物類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致人損害的案件更是讓人背后發(fā)涼。本文先介紹三個關于建筑物高空拋物侵權責任的典型案例,分別是:礦泉水瓶致人驚嚇案、高空拋物致人財產(chǎn)損失案、高空飛石致人死亡案,通過對三個典型案例的爭議問題的分析,引出現(xiàn)有法律規(guī)定存在的問題,法律規(guī)定的不夠具體,無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由此引發(fā)關于高空拋物侵權責任如何真正劃分的思考。2019年5月26日廣東省一名60多歲的老人在其小區(qū)花園內(nèi)散步,被突然降落的礦泉水瓶嚇到而摔傷,后經(jīng)法醫(yī)鑒定屬于十級傷殘。老人將扔礦泉水瓶的黃某告上法庭,法院當庭宣判黃某賠償老人包括精神損耗費等9萬多元。2015年秦某的車被馮某家陽臺玻璃護欄砸到,車輛維修費5300元。馮某的房屋在裝修階段,秦某的車并非小區(qū)的停車位。后雙方當事人訴至法院,對責任承擔的比例達不成一致。2017年武漢某公寓內(nèi)發(fā)現(xiàn)賀某的尸體,次日王某打掃房屋時發(fā)現(xiàn)尸體附近的地面有兩塊大石頭,因此懷疑賀某的死亡是因為高空墜物砸到而造成,于是報警。經(jīng)鑒定機構賀某符合高處掉落的土塊砸擊致死。武漢市武昌區(qū)法院和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都認為賀某死亡是因為高空掉落的土塊砸擊致死,并且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此案當中,物業(yè)公司具有明顯的過錯。(二)高空拋物致害案例所引發(fā)的思考以上經(jīng)典案例的爭議點包括:第一,案件發(fā)生時不在家的住戶依然需要承擔責任是否合理。第二,是否應該劃分建筑物使用人,對其拋擲可能性進行嚴格區(qū)分。第三,在管理過程中沒有盡到相應管理義務的物業(yè)等管理單位是否應該一并承擔責任。通過媒體對案件后續(xù)的走訪發(fā)現(xiàn)以上經(jīng)典案例中的原告和被告均表示對結果不甚滿意。有的原告認為補償數(shù)額與實際損失相距很遠,并且由于執(zhí)行難而不能及時收到補償款,無法解決自己的困難;而大多數(shù)被告覺很冤枉,感覺心理上不能接受因為他人的過錯而要求自己補償給受害人,認為這根本沒有體現(xiàn)最基本的公平正義,并且這對多數(shù)被告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以上經(jīng)典案例,雖然原告的損失得到了一定救濟,可案件結果帶來的負面效應也不可輕視。案例中的被告內(nèi)心并不接受對原告的補償,原告雖然獲得了一定補償,可是這樣的判決連形式上的公平都看不到,還談何實質(zhì)公平。讓沒有任何關系的被告承擔責任就是違反了公平正義的原則,特別是如果被告是弱勢群體,那么將造成更大的不公與,更加不利于社會和諧與穩(wěn)定。《侵權責任法》已經(jīng)頒布實施了很長時間,可是建筑物高空拋物侵權案件還在發(fā)生,沒有體現(xiàn)公平正義,對公共安全的維護沒有什么實際效果,高空拋物還是沒有辦法預防?,F(xiàn)有法律規(guī)定并沒有實現(xiàn)現(xiàn)有法律的立法目的,其也沒有能力完全解決高空拋物。因此,本文將通過綜合分析,為高空拋物侵權責任找到更為合理有效的承擔方式,合理地解決該問題。三、明確高空拋物責任劃分的方法(一)對“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范圍限定首先要解決的是,“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責任是否合理,在前文中我們已經(jīng)論述過,對這個問題持否定說的學者站在無辜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角度,認為由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責任,侵害了其合法權益。筆者認為,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在不確定加害人的情況下,由有加害可能的建筑物的使用人承擔部分補償責任具有一定合理性。加害人不確定,但是真正侵權人就可能隱藏在建筑使用人之中而不是不在,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因為不確定就使得建筑使用人都無需承擔責任,可能會讓這真正違法行為人,沒有付出任何違法代價。此外,正是因為讓建筑使用人承擔部分責任,才能督促加強彼此監(jiān)督制約,防止日常生活中拋擲物品侵權行為產(chǎn)生,同時,建筑物使用人相比較于受害人更接近于真正侵權人,更有能力尋找證據(jù)找到真正侵權人。此外,“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這一范圍過于廣泛,在確定責任主體的時候難以確定。具體分析,“可能”這一詞范圍過大,可能加害到底是要求有多大可能性,才是可能呢,法律要求的是權威性、準確性、嚴密性,可能的模糊不清醒給法律條文的表述,帶來了一定不確定性,在司法實踐中,只有準確的法律用語才可以做出更精確的判決,避免引起當事人對法律權威性的質(zhì)疑,對此筆者建議,再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可能的加害人這一范圍,并給出指導性判例。其次,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權。法律最重要的是權威性和穩(wěn)定性,但是語言的不穩(wěn)定性等特性使得法官具有自由裁量權,但當這一自由裁量權過大的時候,可能會進而損害建筑物使用人的合法權益,因而需限制其自由裁量權,防止其過度自由裁判;“使用人”這一范圍還是要進一步明確,在筆者看來,短暫的建筑使用人,可以排除在建筑使用人之外,使用人應是現(xiàn)時的使用者,不僅包括所有人,還包括承租人。最后,還要進一步明確建筑物的范圍,在高空拋物侵權發(fā)生的時候,多遠范圍內(nèi)的高層建筑可以實施侵權行為,可以采用多種技術手段,排除一定樓層,通過精確測量的方式,將樓層住戶范圍盡量縮小(二)嚴格區(qū)分拋擲物與墜落物責任在侵權法中,我國侵權法中將拋物與墜物合為一體,有學者認為,不論是拋物還是墜物,都是建筑中的物件致人損害,因此可以一并規(guī)定,但是筆者認為這個觀點有待進一步商榷。首先,“拋物”和“墜物”的區(qū)分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二者的性質(zhì)不同,拋物是人主動的積極行為,行為人一般是出于故意的,是一種主動的侵權行為,這是一般侵權,比如,雖然覺著打火機不用了,從窗口隨意擲出,傷到了過路行人,這就屬于拋物;而墜物不同與拋物,發(fā)生墜物的情況時,通常行為人都不是故意的,行為人大多因為意外或者管理不善而導致墜物掉落的情況發(fā)生。比如:放置在陽臺的花盆因九級大風不慎摔落致一名過路行人受傷,這是屬于物件致?lián)p害,是行為人被動侵權,這是一種特殊侵權,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限制不同,因此并不能將他們統(tǒng)一而論。二者的承擔責任的主體也不相同,拋物侵權是行為人主動實施的,由行為人承擔責任符合法律的價值,此時的行為人不僅包括建筑所有人還包括任何實施該行為的主體,而墜物侵權則不同,其侵權責任的承擔主體應該是管理人或者有義務的義務人,建筑物的使用人只能是所有人管理人。(三)增加追償權的條款法律規(guī)定,由有可能實施加害行為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致人損害的部分責任,這個責任的性質(zhì)屬于補償性質(zhì),筆者認為,應該增設相關追償權的條款。因為這種責任是在無法查明真正侵權人時,出于公平考量以及救濟受害人的原則不得已為之,對于大部分承擔責任的建筑使用人來說,他們并沒有法律上的任何過錯而承擔了責任,換句話說,承擔責任的建筑物使用人也是受害人,但是法律只是對其規(guī)定了責任,卻沒有規(guī)定對他們?nèi)绾尉葷?,是嚴重違反公平正義原則的。因此筆者認為,承擔相應補償責任及時救濟受害人后,也應賦予他們一定的追償權,讓他們在承擔補償責任后,享有繼續(xù)在查明真正加害人后,要求其賠償全部損失的權利,增加這一條對《民法典》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有追償權意味著,在任何時間找到真正侵權人,其他建筑物使用人有明確的權利,要求真正的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彌補承擔補充責任的建筑物使用人的損失;對于受害人來說,我們只要求由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部分責任,受害人的全部損失很難得到完全補償,此時有追償權,再查明真正侵權人,受害人也可以要求其補償全部損失;最后,增加追償權條款,才讓有加害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符合法律的公平正義原則,緩和社會矛盾,讓受害人、建筑使用人都能夠接受審判結果,及時執(zhí)行判決,真正解決社會問題。四、建立多元救助機制(一)出臺相關地方性法規(guī)面對越來越多的高空拋物侵權行為,除了《民法典》第1254條的規(guī)定外,許多地方政府為了解決本地情況的結合,已經(jīng)發(fā)布了相應的地方條例,根據(jù)地方條例,上海、廣東、北京、深圳等城市已經(jīng)采取措施遏制高空拋物侵權。廣州市政府于2020年5月就發(fā)布的《廣州市物業(yè)管理條例(草案二次審議稿·征求意見稿)》提到:將高空拋物列為物業(yè)管理區(qū)域內(nèi)禁止從事的活動。單位或者個人有高空拋物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下列規(guī)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二)建立相關保險制度現(xiàn)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保險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投保之后,受保人或者物品在保單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發(fā)生意外,保險公司賠償所遭受的損失。而商業(yè)保險是規(guī)避風險的重要手段,它是從多個經(jīng)濟單位籌集資金,通過合理的算法減輕某一特定事故造成的損失,實際上是一種財政援助行為。保險能夠及時地救濟受害人,符合侵權法所要求的救濟受害人的目的,讓社會安定有序,對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就具有積極影響,而且可以把受害人和建筑使用人的所承擔的風險,分散到整個社會承擔。目前,我國保險制度中對高空拋物責任沒有專門的保險,只有一般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筆者認為,要開發(fā)專門針對高空拋物責任的商業(yè)保險。保險對于解決致害人不明的高空拋物侵權問題是有效解決手段。但是筆者認為保險建立高空拋物致人損害責任保險,應設置為一種強制責任險,建筑物使用者可以統(tǒng)一投保。(三)設立專項救助基金在有可能實施加害行為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責任之后,仍不能補償受害人的,可以設立一個社會救助特別基金,我們可以從國家稅收中提取一定數(shù)額的稅款,作為特別救助基金,在我們無法確定高空拋物侵權行為的具體肇事者時,幫助受害者。這樣可以減輕無辜建筑物使用者的責任,使受害者的救濟更加及時有效,為普世價值所接受,國家出資,公民可以感受到國家的作用,讓公民對國家產(chǎn)生信任感,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至于什么樣的情況公民可以申請國家專項救助基金,公安機關可以出具相應證據(jù),證明案件不能調(diào)查,在一定程度上查不出具體侵權人,也可以規(guī)定期限,在一定期限內(nèi)查不出具體侵權人的,國家可以先申請社會救濟金,再查明具體侵權人,國家可以對具體侵權人行使追償權,以確保對受害人給予最快、最好的救濟。結語經(jīng)濟和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使得高空拋物侵權行為越來越多的出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中,如何公平公正地處理這類糾紛成為現(xiàn)在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而法律不是萬能的,無論是《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還是《民法典》的規(guī)定,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這個歸責原則的出臺與我國目前公民法律意識、社會保障制度等緊密相關,要根本解決此類問題還需要預防與制裁相結合,提高公民法律意識?,F(xiàn)行立法的出發(fā)點是如何更好的保障受害人的利益,將受害人的損失降到最低,而讓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證明責任則過于苛責。法律應當是公平的,要在侵權人和受害人之間的天平上作出衡量,既要保障受害人獲得有效的救濟,也不能過于傷害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貴州省安全員考試題庫
- 2025年吉林省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酒店營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島港灣職業(yè)技術學院《口腔設備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東湖學院《社會哲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海南省建筑安全員-C證考試(專職安全員)題庫附答案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少兒體操與健美操》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生物合成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建筑法規(guī)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婦女健康與康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鑄造用珍珠巖除渣劑》
- 幼兒教師口語(學前教育專業(yè)高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電壓互感器試驗報告
- 大學生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業(yè)課件
- 中學體育教學設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讀懂孩子的心(精裝版)
- 塔吊沉降值觀測記錄
- 福特銳界2018款說明書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英文
- 2022年咖啡師資格證考試參考題庫及答案
- 2023年P10戶外全彩LED顯示屏預算方案報價預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