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師出匯總:心理學復習要點
心理學概述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意義
一、研究對象
(-)概念: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xiàn)象及其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
(-)心理現(xiàn)象及其結構
人和動物心理活動的本質區(qū)別是:人有意識、有自覺能動性。
心理現(xiàn)象非常復雜,從形式上可以歸納為:心理過程(包括:認知過程、情緒情感……
和意志……)&個性心理(個性心理傾向和個性心理特征)?!羁疹}
二、心理學的意義
(-)理論意義:
首先,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為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提供科學依據(jù);其次,心理學
的研究對臨近的社會科學如文學、藝術,也有一定的理論意義。
(-)教師學習心理學的意義……簡答題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釋學生的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學生):
2.運用心理學原理,指導和開展當代教育改革(教育層面);
3.教師判斷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開展學生心理異常的調試工作;
4.運用心理學知識進行自我教育(教師)。
心理學的實質
一、心理是腦的機能
心理是腦的機能,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腦是心理的器官。
據(jù)條件刺激的特點,巴甫洛夫把大腦皮層的功能分為第一信號系統(tǒng)和第二信號系統(tǒng):
用具體事物作為條件刺激而建立的條件反射系統(tǒng)叫做第一信號系統(tǒng),是人和動物共有的;用
語詞作為條件刺激而建立的條件反射叫做第二信號系統(tǒng),如“談虎色變”,是人類和動物的
條件反射的根本區(qū)別?!羁疹}
神經系統(tǒng)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填空題
二、心理是客現(xiàn)實的反映
(-)客現(xiàn)實決定人的心理
物質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人的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
心理學的產生及發(fā)展
一、產生的歷史背景……填空題
在西方歷史上,最早論述心理現(xiàn)象的專著是亞里士多德的《論靈魂》
1879年,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chuàng)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
室,此為心理學脫離哲學、走上獨立發(fā)展道路的標志。
二、西方主要心理學流派……填空題
1.構造主義心理學:奠基人是馮特。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人們的直接經驗即意識,
并把人的經驗分為感覺、意象和激情三種狀態(tài)。研究方法上主張采用實驗內省法分析意識的
內容或構造。
2.機能:創(chuàng)始人詹姆士,代表人物還有杜威、安吉爾。也主張研究意識,
但他們不把意識看成是個別心理元素的集合,在他們看來,意識是個人的、永遠變化的、連
續(xù)的和有選擇性的。強調對意識作用于功能的研究,認為意識的作用就是是由機體適應環(huán)境。
3.行為........:誕生標志是:1913年華生發(fā)表《在行為主義者看來的心理學》。
引發(fā)了心理學史上的“行為主義革命”,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一勢力”。有兩個特
點:a.反對研究意識,主張研究行為;b.反對內省,主張實驗研究。
4.格式塔心理學:興起于20c的德國,創(chuàng)始人為韋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又被稱
為完形心理學。觀點:a.反對把意識分析為元素,而強調作為一個整體、一個組織的意義,
認為整體不能還原為各個部分、各種元素的總和;b.整體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約著部分
的性質和意義。
5.精神分析……:又稱弗洛伊德主義,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創(chuàng)建。此理論源
于治療精神病的臨床經驗。觀點:重視對異常行為的分析和無意識的研究,認為人的一切
個體和社會行為都根源于心靈深處的某種欲望或動機,特別是性欲的沖動。欲望以無意識的
形式支配人,并且表現(xiàn)為在人的正常和異常的行為中。Ps:最早對無意識進行研究。
6.人本主義……:起于20C50S,代表人物:馬洛斯、羅杰斯。為心理學中的“第三
勢力”。觀點:著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認為人的本質是好的、善良的,他們不是受無意
識欲望驅使的野獸。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因此,只要有適當?shù)沫h(huán)境,他們就
會力爭達到某些積極的社會目標。反對行為主義只相信可以觀察到的刺激與反應,認為正是
人的思想、欲望和情感這些內部過程和內部經驗才使他們成為各不相同的個體。
7.現(xiàn)代認知……:出現(xiàn)在20c初,以1967年奈賽爾出版的《認知心理學》為誕生標
志,該學派是以信息加工觀點為核心心理學,,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該學派
把人的心理活動看作是信息加工系統(tǒng),由感官搜集的信息,經過分析、存儲、轉換,然后加
以利用。認知心理學設計實驗,利用客觀研究方法來研究這些過程。
認知過程
注意
一、注意概述
(-)概念&特點
1.概念:是心理活動或意識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名詞解釋
2.特點:(1)指向性;(2)集中性。例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領神會”
兩者是緊密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體,沒有指向就不會有集中,集中是指向的體現(xiàn)和發(fā)展。
(二)注意的功能
1.選擇功能;2.保持……;3.調節(jié)&監(jiān)督……。
★(三)注意的分類……簡答題
根據(jù)有無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為無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以后注意。
1.無意注意
(1)概念:也稱不隨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自主地對一定
事物所發(fā)生的注意。
(2)引起無意注意的條件:a.客觀條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點。包括刺激物的強度、
對比關系、活動變化、新異性;b.主觀條件,即人本身的狀態(tài)。包括當時的需要、特殊情
緒狀態(tài)、直接興趣。
2.有意注意
(1)概念:也稱隨意注意,是有預先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主動地對一定事
物所發(fā)生的注意。
(2)維持有意注意的條件:a.加深對目的任務的理解。目的越明確、越具體,越容
易保持。b.合理組織教學;C.對興趣的依從性;d.排除內外因素的干擾;
(3)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關系:
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注意,在實際工作中兩種注意都需要。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長時間
工作會使人疲勞,使工作進行不下去;如果只有無意注意,稍遇困難或干擾,注意就容易分
散,同樣也不能做好工作。兩種注意常常交替發(fā)生,一些簡單的不重要的活動只需要無意注
意。而對于復雜的重要的活動則必需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概念:也稱隨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覺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
力的注意。它同時具有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礎上發(fā)張起來
的。
有意后注意服從當前的活動目的與任務,又能節(jié)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對完成長期、持
續(xù)的任務特別有利,培養(yǎng)有意后注意關鍵在于發(fā)展對活動的興趣。
★★二、注意的品質……簡答題
(一)注意的廣度:也稱注意的范圍,是指在同一時間內,人們能夠清楚地知覺出的對象的
數(shù)目。
影響注意廣度的因素有:客觀:a.被知覺對象的特點;主觀:a.人們當時的知覺任務;
b.取決于一個人已有的經驗和知識。
(二)注意的穩(wěn)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對象或活動上的時間長短特性。持續(xù)時間越長注
意就越穩(wěn)定。
影響注意穩(wěn)定性的因素有:客觀:a.注意對象的特點;主觀:a.有無堅定目的;b.
個人的主觀狀態(tài)。Ps:短時間內周期性地不隨意跳躍現(xiàn)象稱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搖動)。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進行兩種或多種活動活動時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對象的現(xiàn)象。
注意的分配是要有條件的,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在同時進行的兩種活動中,必須有一種活動是已經熟練的;
同時進行的幾種活動都已熟練;
幾種不同的活動已經成為一套統(tǒng)一的組織。
注意分配能力因人而異,其關鍵是在于能否通過艱苦練習,形成大腦皮層
上各種各樣牢固的暫時神經聯(lián)系。
(四)注意到轉移:是指根據(jù)新的任務,主動地把注意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或由一
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現(xiàn)象。
影響注意轉移快慢和難易的條件有:客觀:a.原來注意的強度;b.新的注意對象的特
點;主觀:a.大腦皮層神經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互轉換的靈活性;b.各種活動的目的
性或第二信號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作用。
三、中小學生注意的發(fā)展:在個體發(fā)展中,無意注意的發(fā)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的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有意注意缺乏自覺性,需要教師或其它成
人給定目的,需要他人不斷地提醒和關照。
到了中學,學生的無意注意進一步深化,很多學生出現(xiàn)偏科現(xiàn)象就是無意注意發(fā)展和
深化的具體表現(xiàn)。
Ps: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注意品質:a.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而穩(wěn)定的興趣;b.加強意志力的鍛煉,
培養(yǎng)“鬧中取靜”的本領;c.要養(yǎng)成嚴肅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注意習慣;d.要考慮
學生個別差異,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注意品質。
★四、注意規(guī)律在教學中的運用(怎樣在教學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正確運用無意注意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
1.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消除容易分散學生注意教學內容的無意注意因素;
2.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充分利用易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無意注意的因素;
3.在教學中要考慮學生的需要、興趣、知識經驗&情緒狀態(tài),使教學方法、形式、內
容符合學生需要,引起學生無意注意。
(二)喚起學生有意注意,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運用有意注意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
1.對學生加強學習目的性教育,目的越明確,注意就越易集中;
2.合理組織教學,采取具體措施促使學生保持有意注意;
3.培養(yǎng)學生的間接興趣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4.采取各種方法防止注意力分散。
(三)運用有意后注意的規(guī)律組織教學
1.使之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
2.引導學生把學習活動體驗變?yōu)槁男猩鐣氊煹呢熑胃?,從而形成自覺地學習動機,
并依靠動機調整注意,使之經常處于最佳狀態(tài);
3.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四)引導學生幾種注意交替使用
1.上課之初,教師通過組織教學活動把學生注意轉移到本節(jié)課上來,以形成有意注意;
2.講授新的教學內容時,教師設法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無意注意;
3.講授重點、難點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使他們維持有意注意,期間要改變教
學方式,使學生由有意注意轉為無意注意;
4.課要結束時,教師提出明確的要求,使學生保持有意注意,然后布置作業(yè)。
此外,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有意后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感覺與知覺
一、感覺
(一)概念: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它是一種最簡單
的心理現(xiàn)象,是認識的起點。
(二)感受性與感覺閾限……名詞解釋
對刺激的感覺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高低是用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量的、感受性與感
覺閾限在數(shù)值上成反比關系,感受性高,則感覺閾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則感覺閾限高。
每種感覺都有兩種感受性和感覺閾限: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差別感受性與差別閾限。
1.絕對感受性與絕對感覺閾限:
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叫絕對感覺閾限;而人的感官覺察這種微弱刺激的能
力,叫絕對感受性。
2.差別感受性與差別閾限:
兩個同類的刺激物,只有達到一定的差異強度,才能引起人們的差異感覺。剛剛能引
起差別的感覺的刺激物間最小差異量,叫差別閾限,對這一最小差異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別
感受性。
(三)感覺的相互作用
L同一感覺的相互作用
(1)感覺適應:由于刺激對感受器的持續(xù)作用而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例子: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覺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填空題)
(2)感覺對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例子:
吃過糖之后吃橘子,會覺得橘子特別酸)。
(3)感覺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暫時保留的感覺現(xiàn)象。
2.不同感覺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覺的相互影響;
(2)..............補償(例如:盲人通過實踐使聽覺更加敏銳);
(3)聯(lián)覺(如紅色給人以熱烈感覺)。
知覺
(-)概述
1.概念: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它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整體
屬性的反映?!~解釋
2.知覺與感覺的關系
(1)聯(lián)系:
a.知覺和感覺一樣,都是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而產生的,都是我們對現(xiàn)實的感
性反映形式;
b.都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初級形式,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聯(lián)系。
(2)區(qū)別:知覺比感覺復雜。
a.感覺反映的是事物的個別屬性,知覺反映的是事物的整體屬性;
b.感覺僅依賴個別感覺器官的活動,而知覺依賴多種感覺器官的聯(lián)合活動;
c.知覺不僅受感覺系統(tǒng)的生理因素影響,而且依賴于人的過去經驗,受人的心理特點
制約;
d.知覺與詞聯(lián)系在一起。
(-)知覺的種類……填空題
根據(jù)反映的客觀對象的不同,知覺可以分為空間知覺、時間……、運動……(真動知覺&似
動知覺(動景運動、誘發(fā)運動、自主運動、運動后效))。
(三)基本特性……簡答題
1.選擇性:指當面對眾多客體時,知覺系統(tǒng)會自動地將刺激分為對象和背景,并把知
覺對象優(yōu)先地從背景中區(qū)分出來。
影響知覺的選擇性的客觀因素有:a.刺激物的絕對強度;b.對象和背景的差別性;c.
對象的活動性;d.刺激物的新穎性、奇特性,也容易引起人們優(yōu)先知覺。
影響知覺的選擇性的主觀因素是:a.知覺有無目的和任務;b.個體已有知識經驗的豐
富程度;c.個人的需要、動機、興趣、愛好,定式(受以往經驗影響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的準
備狀態(tài))與情緒狀態(tài)。
2.理解性:指人以知識經驗為基礎對感知的事物加工處理,并用語詞加以概括賦予說
明的加工過程。
理解對于知覺有三個主要功能:a.理解幫助對象從背景中分離出來,從而使我們的知
覺更清晰、更準確;b.理解有助于人們整體地知覺事物;c.理解還能產生知覺期待和預測;
d.知覺的理解性不僅可提高知覺的效應,還能形成事物表象,為表象轉化為科學概念提供重
要條件。
知覺的理解性與人已有的知識經驗有密切關系
3.整體性:是指根據(jù)自己的知識經驗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的多種屬性整合為
統(tǒng)一整體的過程
4.恒常性:指客觀事物本身不變,但知覺條件在一定范圍內發(fā)生變化時,人的知覺映
像仍相對不變。
5.適應性。
觀察
1.含義:是人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持久的知覺活動,是知覺的高級形式。
2.觀察的品質:a.目的性;b.客觀性;c.精細性;d.敏銳性。
★3.觀察力的培養(yǎng)
觀察力是指人迅速、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事物細節(jié)和特征等方面的知覺能力。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a.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與任務,是良好觀察的重要條件;
b.充分的準備、周密的計劃、提出觀察的具體方法,是引導學生完成觀察
的重要條件;
c.實際觀察中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觀察習慣;
d.引導學生學會記錄整理觀察結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寫出觀察報告;
e...............開展討論并匯報觀察成果,不斷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品
質;
f.教師還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興趣與優(yōu)良的性格特征;教會他們養(yǎng)成自覺觀察的習
慣。
四、感知規(guī)律與直觀教學
(-)直觀教學的基本形式
1.實物直觀:指在感知實際事物的基礎上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觀教學方式(例:觀察標
本、演示實驗)。
2.模象……:只觀察與教材相關的模型與圖像,形成感知表象。
3.言語……:指在生動形象的的言語作用下,喚起學生頭腦中的表象,以提供感性材
料的直觀方式。
★(-)遵循感知規(guī)律,促進直觀教學……簡答題
1.根據(jù)學習任務的性質,靈活運用各種直觀方式;
2.運用知覺的組織原則,突出直觀對象的特點;
3.教會學生觀察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4.讓學生充分參與直觀過程。
記憶
一、概述
(-)概念: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保持和再現(xiàn)。
(二)分類:
1.根據(jù)信息從輸入到提取所經過的時間、信息編碼方式和記憶階段的不同,可將記憶
分為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2.據(jù)記憶的內容和經驗的對象,可將記憶分為形象、邏輯、情緒和動作記憶。
3.根據(jù)信息加工與儲存的內容不同,可分為陳述性記憶和程序性記憶。
4.根據(jù)記憶時意識參與的程度,可分為外顯記憶和內隱記憶。
(三)記憶品質
1.品質:
a.敏捷性。提高敏捷性,首先明確記憶目的,其次集中注意力。
b.持久性。加強持久性,首先善于把識記的材料歸納入已有知識體系中,其次是進行
及時和經常性的復習。
c.準確性。如果缺乏記憶的準確性,記憶的其他品質就沒有了價值。培養(yǎng)記憶的準確
性:進行認真識記;在復習時把相近的材料經常加以比較,防止混淆;要把正確識記的事
物同仿佛記住的東西區(qū)別開。
d.準備性。培養(yǎng)記憶的準備性,關鍵是要使掌握的知識系統(tǒng)化,這樣才能做到有條不
紊的從記憶倉庫中隨時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P
2.學生良好記憶品質的培養(yǎng)(提高記憶的方法):
a.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記憶上的優(yōu)缺點;
b.指導學生嚴格按照記憶規(guī)律學習知識;
c........在實踐中運用存儲在頭腦中的知識,只有通過應用,知識才能鞏固與更新。
二、記憶過程
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回憶三個環(huán)節(jié)?!羁疹}
(一)識記
1.概念:是記憶過程的第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指個體獲得知識經驗的過程。具有選擇性
的特點。
2.分類:
(1)據(jù)識記有無目的性,分為無意識識記和有意識記。學生學習主要依靠后者。
(2)根據(jù)識記材料的性質和識記方法的不同,分為機械識記和意義識記。
3.影響識記效果的因素:
客觀:a.活動任務的性質。當識記的材料成為人活動的直接對象時,效果就好;b.
材料的數(shù)量和性質。數(shù)量少、有意義、有規(guī)律的材料更容易記住;
主觀:a.有無明確的識記目的和任務,直接影響識記的效果;d.識記的態(tài)度和情緒狀
態(tài)。一般說來,在積極態(tài)度下,人的識記效果好;e.識記的方法。采用意義記憶法比采用機
械記憶法對信息的識記更準確;
(二)保持與遺忘一一遺忘分為暫時性遺忘&永久性……
1.保持的概念:保持是指已獲得的知識經驗在人腦中的鞏固過程,是記憶過程的第二
個環(huán)節(jié)。但是,識記的材料在保持過程中總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和遺忘。
★2.遺忘及其規(guī)律
(1)概念:識記過的內容在一定條件下不能或錯誤地恢復和提取都叫遺忘。按照信
息加工的觀點,遺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錯誤提取。
(2)遺忘的規(guī)律
最早對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是德國的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遺忘
曲線”,即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其趨勢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負加速,并且到一定
程度就不再遺忘了。
★3.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
客觀:a.學習材料的性質;b.識記材料的數(shù)量;c.時間因素;d.記憶任務的長久性和
重要性;
主觀:a.識記的方法(意義識記要比機械識記效果好的多)&學習程度(實驗證明,
過度學習(即能夠背誦之后再進行的學習)達到50%,記憶效果最好);
b.情緒和動機。學習者的情緒差、動機弱、目的不明確都不利于記憶。
4.遺忘的原因
(1)消退說
(2)干擾說。前攝抑制(先學習的材料對識記和回憶后學習的材料的干擾作用)&
后攝抑制(反之)。
(3)壓抑(動機)說。由于緊張而引起的遺忘(考試時常發(fā)生)屬于這種類型。
(4)提取失敗說?!吧嗉庑薄?/p>
★5.如何科學有效地組織復習……簡答題
(1)及時復習;
(2)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3)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合;
(4)復習方法多樣化;
(5)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6)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合;
(7)掌握復習的量。
(三)回憶或再認
1.回憶的概念和分類
回憶是指過去經歷過的事物不在面前,人們在頭腦中把它重新呈現(xiàn)出來的過程。
根據(jù)回憶是否有目的、任務,可以把回憶分為無意回憶&有意回憶。
幫助學生掌握回憶策略:仔細審題、利用聯(lián)想、利用推理。
2.再認的概念
再認是指人們對感知過,思考過或體驗過的事物,當它再度呈現(xiàn)時,仍能認識的心
理過程。
三、記憶系統(tǒng):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
(-)瞬時記憶
1.概念:當客觀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覺信息會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保存下來,這種記
憶叫做瞬時記憶,是記憶系統(tǒng)的開始階段。
2.特點:a.時間極短;b.容量較大;c.形象鮮明;d.信息原始,記憶痕跡容易衰退。
3.編碼方式:圖像記憶(主要)和聲像記憶兩種。
4.存儲:圖像記憶保持的時間約為1s左右,聲像記憶超過1s,但也不大于4s。
(-)短時記憶
1.概念:指人腦中的信息在一分鐘之內加工與編碼的記憶,是信息從感覺記憶到長時
記憶的過渡階段。
2.特點:a.時間很短。不超過1分鐘。b.容量有限。容量一般是7±2個。(填空題);
c.意識清晰;d.操作性強;e.易受干擾。
3.編碼方式:聽覺編碼(主要)和視覺編碼。
4.存儲:復述是短時記憶信息存儲的有效方法。
(三)長時記憶
1.概念:是信息經過充分加工,在頭腦中長久保持的記憶。圖爾文將之分為兩類:情
景記憶和語義記憶。
2.特點:a.容量無限;b.信息保持時間長久。
3.編碼方式:意義編碼為主。分為兩種:表象編碼和語義編碼(是意義編碼的另一種
形式,是長時記憶的最主要編碼方式),又被稱為信息的雙重編碼。
4.存儲:程序性記憶和陳述性記憶。
四、提高記憶效果的方法(如何利用記憶規(guī)律,促進知識保持)簡答
1.明確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有無記憶目的或記憶目的是否明確會影響記憶
的效果,目的不同,學習者在記憶材料時的組織會有所不同,這樣就會影響記憶效果。a.
要有長遠的的記憶目標和意圖,學習記憶應有計劃;b.記憶的時間意圖應準確與明確以便提
高記憶效果;c.培養(yǎng)學生直接和間接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
2.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在學習中要以意義記憶為主,機械記憶為輔,發(fā)揮兩種記憶
各自的長處,從而提高整個記憶的效果。
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理解越深保持的越好。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5.運用多重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量。
6.重視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朔z忘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強復習。
表象與想象
表象概述
含義:是事物不在面前時,人們在頭腦中出現(xiàn)的關于事物的形象。
特征:直觀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想象概述
含義:是人腦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種類:
從有無目的性的角度,可分為有意想象&無意想象。
從想象與現(xiàn)實的關系,可分為幻想、理想&空想。
從內容是否新穎的角度,可分為再造想象和創(chuàng)造想象。
功能:預見功能;補充……;替代……。
加工方式:黏合(孫悟空)、夸張(千手觀音)、擬人化(雷公電母)、典
型化。
三、再造想象
(-)含義&產生條件……簡答題
1.含義:依據(jù)詞語或符號的描述、示意在頭腦中形成與之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
2.產生條件:
必須具有豐富的表象儲備;
為再造想象提供的詞語及實物標志要準確、鮮明、生動;
正確理解詞語與實物標志的意義。
(二)在教學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再造想象的重要意義:
1.是學生感知和掌握未知事物的有效手段;
2.........理解和掌握客觀事物規(guī)律與聯(lián)系必不可少的心理條件;
3.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四、創(chuàng)造想象
含義: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務,使用自己以往積累的表象,在頭腦中獨
立地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過程。它是一切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產生的條件:……簡答題
豐富的表象儲備;
強烈的創(chuàng)造愿望;
積累必要的知識經驗;
原型啟發(fā):指從其他事物上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對問題解決起啟發(fā)作用的事物叫原
型。
積極的思維活動;
靈感的作用。
此外,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豐富的情緒生活、正確的理想和世界觀也
是創(chuàng)造想象產生的條件。
五、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方法……簡答題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豐富學生的表象儲備;
2...............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經驗,以發(fā)展學生的空
間想象能力;
3......積極思考,打開想象力大門;
4.結合學科教育,有目的地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想象力;
5.引導學生進行積極地幻想。
言語與思維
言語
概述:
1.概念
語言:是人類通過高度結構化的聲音組合或書寫符號、手勢、等構成的一種符號系統(tǒng)。
是社會現(xiàn)象,是語言學研究的對象。
言語:指人們用語言進行交際的活動過程。是心理現(xiàn)象,是心理學研究的對象。
★2.言語的種類:外部言語(口頭言語(對話言語&獨白言語)&書面言語)&內部言
語?!羁疹}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要做到:既要把握原文本意,又要得出獨到見解.具體來說:
循序漸進,注意訓練目的的合理性和訓練過程的階梯型;
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形成閱讀技能;
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
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構建寬厚的知識文化背景。
思維
概述
1.含義: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與內在聯(lián)系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它是借助
語言實現(xiàn)的、能揭示事物本質特征及內部規(guī)律的理性認知過程。
2.特征:……填空題
a.間接性。例如:醫(yī)生通過號脈診斷疾病。
b.概括性。一切科學的概念、定理、法則都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概括的反映,是思維
概括的結果。
3.類型:
a.據(jù)思維發(fā)展水平的不同,分為直覺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抽象邏輯…。
b.據(jù)思維的邏輯性,可分為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
c.據(jù)思維的指向性,分為聚合思維和發(fā)散思維。
d.據(jù)思維的創(chuàng)造程度,分為再造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e.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
過程及基本形式
1.過程:包括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抽象與概括、系統(tǒng)化與具體化,其中分析與
綜合是思維的基本很過程,其他是由此派生出來的?!羁疹}
2.基本形式……填空題
(1)概念:概念是人腦反映客觀事物共同的、本質的特征的思維形式。包括:具體
概念&抽象…;合取…、吸取…&關系…;前科學…&科學…。
(2)判斷:判斷是指認識概念與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
(3)推理:是由一個或幾個相互聯(lián)系的已知判斷推出合乎邏輯的新判斷的思維形式,
是根據(jù)已有的知識推出新的結論的思維活動。
★3.影響概念掌握的因素&科學概念的掌握:
概念形成的過程:抽象化、類化、辨別。
(1)影響學生概念掌握的因素……簡答題
主觀:a.學生過去的經驗;b.學生的認知能力;
客觀:c.有關特征和無關特征;d.變式。
(2)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掌握概念應注意(科學概念的掌握):
a.以感性材料作為概念掌握的基礎;b.合理利用過去的知識經驗;c.充分利用“變
式”;d.正確運用語言表達;e.形成正確的概念體系,并運用于實踐中。
★(三)創(chuàng)造性思維
1.概念&特點
概念:是發(fā)散思維和聚合思維的統(tǒng)一,以發(fā)散思維為核心。
特點:a.流暢性b.靈活性c.獨創(chuàng)性
2.過程: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驗證期。
3.創(chuàng)造利性思維的培養(yǎng):
a.創(chuàng)設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產生的環(huán)境;
b.注重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的塑造;
c.開設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的課程,教授創(chuàng)造性思維策略;
d.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
動性;
e.培養(yǎng)學生將發(fā)散性思維&集中性思維相結合;
f.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能力,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
g.進行創(chuàng)造性活動,正確評價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Ps:發(fā)散思維:亦稱求異思維,是指人們解決問題時思路朝各種可能的方向擴散,從
而求得多種答案。特點:流暢性、變通性、獨創(chuàng)性。
★(四)良好思維品質的特點及培養(yǎng)……論述題
1.特點: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批判性、靈活性&敏捷性。
2.培養(yǎng):
a.加強科學思維方法的訓練;
b.運用啟發(fā)式方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主動性;
c.加強言語交流訓練;
d.發(fā)揮定式的積極作用;
e.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品質。
題目:
對獲得成功的快樂的記憶屬于(情緒記憶)。
作為一名教師,最需要擁有的注意品質是(注意力的分配)。
提煉事物本質,舍棄其非本質特征的思維過程是(抽象)。
情緒情感與意志
情緒與情感
概述
概念及其關系
1.概念: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體驗。認知是情緒情感產生的基
礎,需要是引發(fā)情緒情感的中介。
2.關系:
(1)區(qū)別:
a.情緒是原始的、低級的態(tài)度體驗,與生理需要是否滿足相聯(lián)系,是人和動物共有的;
情感是后繼的、高級的態(tài)度體驗,與社會需要是否滿足相聯(lián)系。
b.情緒可以由對事物單純的感知覺直接引起,較多的帶有情景性和易變性;情感則由
對事物復雜意義的理解所引起,較多的帶有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
c.情緒體驗強度大,往往帶有沖動性,并伴隨明顯的外部表現(xiàn);情感則比較內隱,較
為深沉。
(2)聯(lián)系:
a.情感依賴于情緒;
b.情緒也依賴于情感的變化。
總之,情緒是情感的外在表現(xiàn),情感是情緒的本質內容。與情感相比,情緒側重描述
情感過程的外部表現(xiàn)及可測量的方面,而情感側重表明情緒過程的主觀體驗方面。
情緒、情感與認知的關系
首先,情緒、情感是伴隨著認知過程而產生的,并隨著認知活動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爸?/p>
之深,愛之切”說得就是認知對情感的影響。
其次,情緒情感不同于認知。認知活動反映的是事物的內容,而情緒是人對反映內容
的一種特殊的態(tài)度。它具有獨特的主觀體驗形式、外部表現(xiàn),并伴隨著出現(xiàn)一些生理反應.
情感反過來對認知過程起調節(jié)作用。
種類……填空題
1.情緒的分類
據(jù)情緒發(fā)生的強度、持續(xù)性和緊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心境、激情和應激三種。……
填空題
據(jù)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不同,把人的基本情緒分為快樂、悲哀、憤怒和恐懼四種?!?/p>
填空題
(1)心境:是一種微弱的、持續(xù)時間較長的,帶有彌漫性的心理狀態(tài)。所謂“憂者
見之則憂,喜者見之則喜”說的就是心境。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積極性的發(fā)揮,提高工作與學
習效率,并促進堅強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
(2)激情:是一種爆發(fā)式的、猛烈而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tài)(如:狂喜、暴怒、恐懼、
劇烈悲痛等)。他往往帶有特定的指向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xiàn)(如暴跳如雷、手舞足蹈)。激情
發(fā)生時,意識范圍縮小,意識對行為的控制作用明顯降低,理解力降低,判斷力削弱,易感
情用事,不考慮后果。
(3)應激:是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tài)。應激狀態(tài)
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
2.情感的分類
情感是同人的社會性需要相聯(lián)系的的主觀體驗。從情感的社會內容角度來看,人類情
感有道德感、美感也理智感三種形式?!羁疹}
(1)道德感:是根據(jù)一定的道德標準評價人的思想、意圖和言行時所產生的主觀體
驗(如:愛國主義、國家主義、集體主義情感,責任感、義務感等)。
(2)美感:是人們根據(jù)一定的審美標準對自然或社會現(xiàn)象及其在藝術上的表現(xiàn)予以
評價時所產生的情感體驗。同道德感一樣,也具有社會歷史制約性。
(3)理智感:是人認識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主觀體驗(如:
人們在探求未知事物時所表現(xiàn)的求知欲、興趣和好奇心等)。理智感對人們學習知識、認識
事物、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和探求真理的活動都有積極地推動作用。
(四)功能……填空題
1.信號功能。體現(xiàn)在:個體將自己的愿望、要求、觀點、態(tài)度通過一定的情感表達
方式傳遞給別人并加以影響。它是非言語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與人間的信息交流中具
有信號意義(如:微笑搖頭表贊賞;搖頭皺眉表否定)。
2.調節(jié)……。又稱動力功能,是指情感對人的活動具有引發(fā)、促進和調控的作用(如
憤怒時,對引起憤怒的對象進行攻擊;驚慌時,力求避開危險物)。
3.感染……。是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可以互相影響和產生共鳴?!皠又郧椤本褪?/p>
這種功能的體現(xiàn)。
二、中小學情緒情感的發(fā)展
(-)小學生情緒情感發(fā)展的特點:
1.情緒的調控能力增強,沖動性減弱;
2.情緒和情感的內容不斷豐富,社會性成分不斷增加;
3.高級情感進一步發(fā)展。
(-)中學生情緒情感發(fā)展的特點:
1.情緒情感的易感性、沖動性、兩極性明顯;
2.反抗情緒與逆反心理;
3.對異性的情感。
三、壓力與防御機制
(-)壓力:是個體面對具有威脅性的刺激情境時,伴有軀體機能及心理活動改變的一種心
理緊張狀態(tài),也稱應急狀態(tài)。
(二)自我防御機制:是自我在精神受到干擾時用以避開干擾,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機
制。包括:壓抑、否認、置換、文飾、投射、代償、升華等。
四、中小學生的情緒調節(jié)
(一)情緒與身心健康的關系
1.積極情緒與身心健康的關系:a.可以使學生的大腦處于最佳活動狀態(tài),保證體內各器
官系統(tǒng)的活動協(xié)調一致,使學生精力充沛,充分發(fā)揮有機體的潛能,從而提高其腦力勞動的
效率;b.能使整個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和體內化學物質處于平衡狀態(tài),從而增強對疾病的抵抗
力;c.能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消極情緒的對身心健康的影響:a.會縮小意識范圍,不能正確評價自己行動的意義及
后果,自制力降低;b.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致使身體虛弱,感情脆弱,對身體有不良影
響;c.經常處于此狀態(tài),可能導致心理疾病。
(-)良好情緒的標準
1.能正確反映一定環(huán)境和情境的影響,善于表達自己的感受(信號);
2.能對引起情緒的刺激做出適度的反應(調節(jié));
3.具備情緒反應的轉移能力;
4.要符合學生年齡的特點。
★(三)教師如何幫助學生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簡答題
1.教會學生形成適宜的情緒狀態(tài);
2.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3.引導學生正確的看待問題;
4.教會學生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
5.通過實際鍛煉提高學生調節(jié)情緒的能力。
(四)良好情緒的培養(yǎng)途徑:
1.形成正當合理的需要;
2.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
3.鍛煉身體;
4.培養(yǎng)幽默感;
5.培養(yǎng)消除不良情緒的能力;
意志
概述
概念:是指人自覺地確定目的,有意識地根據(jù)目的、動機調節(jié)支配行動,努力克服苦難,實
現(xiàn)目標的心理過程。表現(xiàn)在人們的實際行動之中,又被稱為意志行動。意志是人的心理的
主觀能動性、積極性的集中體現(xiàn)。……名詞解釋
特征:……簡答題
意志行動是人特有的自覺確定目的的行動;
意志對活動有調節(jié)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動能按設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克服內外部的困難是意志行動的最重要的特征;
意志行動以隨意動作為基礎。
意志與認知、情感過程的關系……簡答題
1.意志與認知過程的關系:認知過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礎。意志對認知過程具有
反作用。
2.意志與情感過程的關系:情感既可以成為意志行動的動力,也可以成為阻力;意志
可以調控人的情感(“勝不驕,敗不餒”就是情感服從于意志的表現(xiàn))。
總之,意志過程與認知、情感過程是人在實踐活動中對客觀現(xiàn)實反映的不同方面,他
們之間密切聯(lián)系,相互滲透。
二、意志行動的心理過程……填空題
(-)準備階段:包括動機斗爭、確定目的、選擇行動方法和制定行動計劃。
★1.動機斗爭(四個名詞解釋)可以分為:
a.雙趨沖突:指從自己同時都很喜愛的兩個事物中僅選擇其中一個的心理狀
態(tài)。例如:高考填報志愿時,有的學生既想學文科又想學理科。
b.雙避沖突:是指從希望回避的兩種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狀態(tài)。例如:品學均差的
學生怕學習又怕受處分,這兩者對他都是一種威脅,,都想逃避,但必選其一。
c.趨避沖突:指對同一目的兼具好惡的矛盾心理。例如:有些同學想當學生干部,為
同學服務,又怕耽誤時間影響自己的學習。
d.多重趨避沖突:即對含有吸引與排斥兩種力量的多重目標予以選擇時所發(fā)生的沖
突。例如:大學生擇業(yè)時多種選擇的沖突,是這類沖突的典型實例。
2.確定目標:
目標的確定與動機的取舍是相隨而行的。目標越明確,人的行動就會越自覺;目標
越大,他對行動的動力作用就越大;目標越深刻,被這一目標所喚起的意志力也就越大。
3.選擇行動方法和制定行動計劃
(-)執(zhí)行決定階段克服困難必須依賴以下心理調節(jié):
1.堅定地信念和崇高的世界觀是動機的的基礎,也是克服困難最基本的條件;
2.行動目的的性質對克服困難有重要意義;
3.對行動勝利的美好的前景的憧憬,對行動失敗可能招致后果的認識也會激勵人們去
戰(zhàn)勝困難;
4.執(zhí)行計劃的堅定。實事求是,當機立斷。
★三、良好意志品質及其培養(yǎng)
(-)特征:意志的自覺性、果斷性、自制性、堅韌性
(-)培養(yǎng)……簡答題
1.加強生活目的性教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2.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取得意志鍛煉的直接經驗。注意:a.向學生提出的活動任務
要有一定的難度,同時又是他們力所能及的;b.當學生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時,要給予鼓勵和
指導,而不要替代他們去克服苦難。
3.發(fā)展健康的情緒、情感,培養(yǎng)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習慣;
4.加強自我鍛煉,從點滴小事做起;
5.發(fā)揮集體和榜樣的作用;
6.根據(jù)學生意志品質上的個別差異,采取不同的鍛煉措施。
個性心理
需要與動機
需要概述
概念:是有機體感到某種缺乏或不平衡狀態(tài)而力求獲得滿足的心理傾向,
是有機體自身和外部生活條件的要求在頭腦中的反映。需要是活動的原動力,是個體活動積
極性的源泉?!~解釋
種類……填空題
1.根據(jù)需要的起源,可以分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會性需要;
2.根據(jù)需要對象,可分為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
★(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簡答題
1.基本內容:根據(jù)需要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及強弱順序,馬斯洛把需要歸納為7個基本層
次: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歸屬與愛的需要;(4)尊重需要;
(5)求知需要;(6)審美需要;(7)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1、2、3s4)是缺失需要,是個體生存所必須的;(5、6、7)是成長需要,雖不是
生存所必需的,但對于我們適應社會來說有很重要的意義。
較低級的需要至少必須滿足部分之后才會出現(xiàn)相對較高級的需要的追求,與缺失需要
相反,成長需要是永遠的不到滿足的需要。
2.對需要層次理論的評價
優(yōu)點:是一種較為完備的需要理論,它對需要的實質、結構、歸屬及作用都做了系統(tǒng)
的討論,這對進一步研究“需要”這一課題,建立科學理論,有積極意義。
不足:a.他強調需要從低級向高級發(fā)展,而沒有認識到高級需要對低級需要的調節(jié)作
用;b.人的需要不僅具有社會性,而且是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結果;馬斯洛錯誤地把人的需
要的發(fā)展及實現(xiàn)看作是人類生物特性的發(fā)展和實現(xiàn);以他的需要層次理論缺乏客觀測量指標
&實驗支持;d.馬斯洛的自我實現(xiàn)理論是個人主義的,沒有與社會需要相結合。
3.對教學的啟發(fā)
只有滿足學生合理的可以實現(xiàn)的最基本需要,學生才能積極努力的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只有努力的滿足學生的認知和學習需要,才能調動學生
聽課和做作業(yè)的積極性。
一般來說,學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愛和自尊。所以在思想工作中,
要重視滿足學生愛&自尊的需要,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學生思想境界。
簡答題:對學生需要的引導和培養(yǎng)
1.了解學生現(xiàn)有的需要;2.承認并正確評價學生的需要;3.滿足合理需要,抑制不合
理需要;4.引導低層次需要向高層次需要發(fā)展。
動機概述
(一)概念:是激發(fā)和維持有機體行動,并使該行動朝向一定目標的心理傾向或內驅力?!?/p>
名詞解釋動機可以激起或抑制人行動的愿望和意圖,是推動人行動的內因。
按需要的種類,可以把動機分為生理性動機(是與人的生理需要有關的初級的、原發(fā)
性動機,也成為內驅力)與社會性動機(是與人的心里、社會學院有關的后天習得的動機)。
(二)產生條件
1.內在條件是需要。動機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與需要緊密相連,又不同于需要,
只有當需要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成為推動或阻止某種活動的內部動力。
2.外在條件是誘因。能夠引起個體動機并滿足個體需要的外在刺激,稱為誘因。誘因
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功能:激活功能、指向……、維持和調節(jié)……?!羁疹}
興趣
1.概念:是人對事物的一種認識傾向,伴隨著積極的情緒體驗,對個體活動,特別是
對個體的認知活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2.分類:直接興趣&間接興趣;個體興趣&情境興趣。
3.品質:a.廣度;b.中心;c.穩(wěn)定性;d.效能。
4.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激發(fā)……論述題
(1)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學習興趣的形成和表現(xiàn)上有很大的差異。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不穩(wěn)定,所以小學課堂教學應注意教學方式靈活多
樣。教學內容生動活潑以及教具的新穎具體。
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明顯分化并趨向穩(wěn)定,其學習興趣的范圍也不斷
擴大,開始注重學習內容。他們對復雜的疑難問題和較高的智力活動很感興捶。所以,中學
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從教材中挖掘深度,創(chuàng)設一定問題情境,使學生處于積極開動腦筋的治
理活動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學習保持持久的興趣。止匕外,教師還應對嚴重偏愛某一
學科的學生給予正確引導,一方面使其在對某一門學科感興趣的基礎上培養(yǎng)起對其他學科的
興趣;另一方面還應以此為中心興趣,指導學生在該領域涉獵更廣泛的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
以此為自己的志趣,甚至是一生的的事業(yè)。
(2)要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培養(yǎng)學生學習
興趣的時候對不同的學生必須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
能力
概述
概念:是直接影響人的活動效率,促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征。
它是人順利完成某項活動的必要心理條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
心理條件。從事某種活動必須以一定的能力為前提。
幾種相關的、結合在一起的能力統(tǒng)稱為才能。才能的高度發(fā)展是天才。
能力與知識、技能的關系
1.聯(lián)系:a.能力是掌握知識與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會影響到知識掌握的深淺、難
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b.能力是在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掌握系統(tǒng)
的知識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長和發(fā)揮。
2.區(qū)別:a.知識是人類社會歷史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技能是對一系列活動方式的概括,
能力是人在從事某種活動時表現(xiàn)出來的多種心理品質的概括。b.在一個人身上,知識和技能
的發(fā)展是無止境的,它隨著學習進程的不斷增多而不斷豐富;而能力的發(fā)展則有一定的限
度。C.知識、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發(fā)展是不同步的。知識多了,能力不一定就高。知識、
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導致能力的發(fā)展,知識、技能的掌握只有達到熟練程度,通過廣泛遷移,
才能促進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注重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能力。
(三)分類
1.根據(jù)能力適應活動范圍的大小,可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a.一般能力指在不同
種類的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是從事一切活動所必備的能力的綜合,如觀察力、記憶力、
抽象概括能力、創(chuàng)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b.特殊能力是指從事某種
專門活動所需要的能力,如音樂、繪畫能力。
2.根據(jù)從事活動時創(chuàng)造性程度的高低,可分為模仿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a.模仿能力指通
過別人的行動和語言,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應的能力。b.創(chuàng)造能力指按照預先設定的目標,
利用一切已有的信息,創(chuàng)造出新穎、獨特、具有個人或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
3.根據(jù)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為認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a.認知能力指人腦
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我們一般所講的智力,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b.
操作能力指人們操作自己的肢體去完成各項活動的能力,如勞動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c.
社交能力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如溝通能力、解決糾紛的能力等。
智力和智力理論……填空題
智力:是使人能夠順利完成某種活動所必須的各種認知能力的有機結合,包括觀察力、
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等成分,并以思維力為核心。
人的智力水平呈正態(tài)分布,大多數(shù)人的智力屬于中等水平
(-)斯皮爾曼的二因素論:智力包括兩種因素: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
因素(S因素)。
(-)瑟斯頓的群因素論:智力是由幾個彼此無關的“原始心理能力”組成。
各種智力活動可分為不同群組,每一群組中有一種基本的因素是共同的。
(三)吉爾福特的智力三維結構論:智力是一個由不同方式對不同信息進行加
工的各種能力的綜合系統(tǒng),是一個包括內容、操作和成果的三維結構。形成的智力因素一共
有150種(5X5X6).
(四)卡特爾的智力形態(tài)論: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兩種不同的形態(tài):(名解)
a.流體智力是一個人生來就能進行智力活動的能力,即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依
賴于先天的稟賦;其發(fā)展與年齡有密切關系,一般人在20歲以后,流體智力達到頂峰,30
歲以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屬于人類的基本能力,受教育文化的影響較少。
b.晶體智力是一個人通過其流體智力所學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過學習語言和
其他經驗而發(fā)展起來的;其與教育、文化有關,因知識經驗的積累,晶體智力隨年齡增長而
升高。
★(五)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論述題、簡答題……另附資料
這一理論認為,智力是在某種文化環(huán)境的價值標準之下,個體用于解決問題和產生創(chuàng)造
所需的能力。加德納認為,人的智力結構中存在著七種相對對立的智力,這七種智力在人身
上的組合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他們是
言語智力,包括說話、閱讀、書寫的能力。能說會道、妙筆生花是言語智力高的體現(xiàn)。
邏輯一數(shù)學智力,指數(shù)字運算與邏輯思考的能力以及科學分析的能力.
視覺一空間智力,包括認識環(huán)境,辨別方向的能力.
音樂智力,包括對聲音的辨識與韻律的表達能力。此智力多系天賦。
運動智力,包括支配肢體完成精密作業(yè)的能力。
人際智力,包括與人交往且能和睦相處的能力。此智力高者善處理人際關系。
自知智力,包括認識自己并選擇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對傳統(tǒng)的智力觀念提出了新的詮釋,也為我國新課改“建立促進
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jù)與支持。所以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一經
提出,就對當前教學改革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1.積極樂觀的學生觀。每個學生的智力都有其獨特的表現(xiàn)形式,有其智力強項和學習風
格,因此,我們應對所有的學生都抱有熱切的成長希望,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智力特點,使
教學真正成為愉快教學、成功教學。
2.科學的智力觀。提倡學生智能的多維度發(fā)展,我們必須認識到學生智力的多樣性、廣
泛性和差異性,把培養(yǎng)學生的多種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3.因材施教的教學觀。由于每個學生的智力都是多元的,其作用方式也是有差異的,因
此,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智力特點進行教學,要善于針對不同智力特點的學生,尤其要根據(jù)
學生智力結構中的優(yōu)勢智力,采用多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使不同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好
的發(fā)展。
4.多樣化人才觀和成才觀。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智力優(yōu)勢,只要這一優(yōu)勢智力得到了合
理的發(fā)展,就有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成才的道路也應該是多樣化的。
另外,為教育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智能領域;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將活動
作為其促進智能發(fā)展的主要方法。
簡答題:請運用多元智能理論談談你對新課程主張的“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個體差異”的理
解
(1)美國哈佛大學加德納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已經被教育界廣泛接受,并且在
教學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效果.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除了被廣泛認同的語言言語智能、數(shù)
理邏輯智能這兩種智能以外,人們實際上存在著視覺空間智能、音樂節(jié)奏智能、身體運動智
能、自我反思智能等多種智能,只不過這些智能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現(xiàn)得不完全一樣,這就形
成了不同的個性特長和個體差異
(2)學生個性特長不同是客觀的存在,這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這
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的優(yōu)良品格。
(3)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是客觀存在,這就要求教師努力發(fā)現(xiàn)其差異,正確引導學生
發(fā)揮特長,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其特長,同時對學生相對薄弱的方面加強指導和鍛煉,促進學生全
面發(fā)展和提高
(六)斯滕伯格三元智力論:試圖以信息加工的觀點解釋認知活動。按三元智力論的設想,
個體在智力上的高低差異,是在面對刺激情境時個人對信息處理的方式不同造成的。因此,
設法測量個體在認知情境中的信息處理方式,便可鑒別個體智力的高低。
三元智力論主張,人類的智力是由連接的三邊關系組合而成的智力統(tǒng)合體。智力統(tǒng)合
體的三邊,可視為構成智力的三種成分,各邊的長度因人而異,形成的智力也就有了差異。
組成智力統(tǒng)合體的三種智力成分分別是:組合性智力、經驗性智力、使用性智力。
能力測驗
(-)智力測驗
最早的智力測驗是法國心理學家比納和西蒙于1905年編制的比納一西蒙智力量表。
(二)特殊能力測驗和創(chuàng)造力測驗。
(三)智力測驗的標準:
1.信度:指一個測驗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
2.效度:指一個測驗工具希望測到的某種行為特征的有效性與準確程度。
3.標準化:是心理測驗最基本的要求。
★四、影響能力發(fā)展的因素……簡答題
1.遺傳與營養(yǎng);遺傳因素是智力發(fā)展的基礎和自然條件;胎兒和嬰幼兒的營養(yǎng)狀況會
影響智力的發(fā)展。
2.產前環(huán)境和早期經驗:早期教育意義重大。
3.學校教育:可以對年輕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學生不僅掌握
知識、技能,而且還要發(fā)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質。
4.社會實踐:人的各種能力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最終形成起來的。
5.主觀努力:環(huán)境和教育的決定作用,只能機械、被動地影響能力的發(fā)展。如果沒有
主觀努力和個人的勤奮,要想獲得事業(yè)成功和能力發(fā)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五、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論述題
1.轉變教師的教學方法:a.要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思維引活、引深,
引導學生由表及里、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思考所學知識;b.教師應正確處理精講與多練的關系,
課堂教學應突出重點、難點,進行簡明扼要的講授,給學生留有練習的時間,使學生既能熟
練掌握知識,又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提高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要靠他們自己去主動去獲取,引導
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
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a.突破傳統(tǒng)學科教育片面強調線性思維的局限,
引導學生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b.教師應注重開放性教學,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
社會實踐活動,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改變學生“高分低能”的不良現(xiàn)狀。
4.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結構:掌握知識是發(fā)展能力的前提,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建
立完善的知識體系。所謂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既有精深的專業(yè)知識,又有廣博的基礎知識。
第三節(jié)人格
一、人格概述
(-)概念: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這個獨特模式包含
了一個人區(qū)別于他人的穩(wěn)定而統(tǒng)一的綜合心理品質,即人格是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
為,并使其與他人行為有穩(wěn)定區(qū)別的綜合心理品質。
★(二)特征:a.獨特性;b.穩(wěn)定性;
c.整合性(人格是由多種成分構成的有機體,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識的調控。
當人格的各方面彼此協(xié)調一致時,就會呈現(xiàn)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則就會產生心理沖突,出
現(xiàn)適應困難);
d.功能性(人格是一個人生活成敗、喜怒哀樂的根源。人格決定一個人的生活方式,
甚至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因而是人生成敗的根源)。e.社會性。
二、人格結構:包括:性格、氣質、自我調控。
性格
1.概念:指人的較穩(wěn)定的態(tài)度與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相結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它是
一種與社會相關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許多社會道德含義。
2.結構特征:
態(tài)度特征:性格結構特征中具有核心意義,如謙虛或自負、利人或利己。
意志特征: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調節(jié)支配行為,從而達到目標的性格特征。
情緒特征:個體穩(wěn)定而獨特的情緒活動方式,如情緒活動的強度、穩(wěn)定性、持久性和主
導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理智特征:個體在感知、記憶、想象、思維等認知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認知特點和風格,
如主動感知或被動感知,慣于看細節(jié)還是輪廓燈。
3.性格類型:向性說&獨立順從說
A.據(jù)個人心理的傾向性:外傾型&內傾型。
B.據(jù)個人獨立、順從的程度:獨立型&順從型。
★3.學生良好性格的塑造和培養(yǎng)(多用答案)……論述題
加強“三觀”教育;及時強化學生的積極行為,這樣會增加這一行為重復出現(xiàn)的概率,同時
這樣也在潛移默化的告訴學生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充分利用榜樣人物的示范作用。教師應經常給學生講解優(yōu)秀人物的事跡,激勵學生向他們學
習。此外,用教師本身良好的性格去影響學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利用集體的教育力量;
依據(jù)性格傾向因材施教;
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力量;
重視家庭對兒童性格形成的影響;
教師應注意自己的言行及對學生的教育方式;
引導青少年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
★(―)氣質
1.概念:是不依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典型的、穩(wěn)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點?!?/p>
是表現(xiàn)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即我們平
時說的脾氣、秉性。
2.氣質與性格的關系:……簡答題
(1)聯(lián)系:a.都屬穩(wěn)定的人格特征;b.兩者相互滲透,彼此制約,相互影響。
(2)區(qū)別:a.氣質受生理影響大,性格受社會影響大;b.氣質的穩(wěn)定性強,性格的
可塑造性強;c.氣質特征表現(xiàn)較早,性格特征表現(xiàn)較晚;d.氣質是人的天性,無好壞之分,
性格表現(xiàn)了一個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評價含義,有優(yōu)劣之分。
(三)自我調控系統(tǒng):是人格的內控系統(tǒng)或自控系統(tǒng),包括:自我認知、自我體驗&自我調
控三個系統(tǒng);作用:對人格的各種成分進行調整,保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山西省新絳汾河中學物理高二上期中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浙江省嘉興市重點名校高一物理第一學期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心理健康輔導員-必修課-2-個體輔導》自測題及答案
- 【5份合集】青島市重點初中2020年中考一模物理試卷(六)
- 2024年音響設備收購協(xié)議書模板
- 2024年依諾瓷磚代理合同范本
- 2024建筑裝飾合同范本匯集
- 2024擔保合同的預防詐騙方法
- 關于過年貼對聯(lián)習俗變化的調查
- 2024電子版權委托代理合同
- GB/T 15063-2020復合肥料
- GB/T 12767-1991粉末冶金制品表面粗糙度參數(shù)及其數(shù)值
- 老舊小區(qū)改造征求居民意愿表(樣表)
- 《基于抖音平臺的市場營銷策略【7200字論文】》
- 年金險的銷售邏輯課件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講義-習慣5 知彼解己課件
- 意義類答題方法
- 實驗三四大麥類小麥、大麥、黑麥、燕麥
- 顏真卿介紹課件
- 《兄弟》作品簡介名著導讀PPT模板
- 三年級上冊美術第14課美麗的花掛毯滬教版課件6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