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奇妙的二氧化碳本章易錯集訓課件九年級化學(全國)(2024)上冊_第1頁
第五章奇妙的二氧化碳本章易錯集訓課件九年級化學(全國)(2024)上冊_第2頁
第五章奇妙的二氧化碳本章易錯集訓課件九年級化學(全國)(2024)上冊_第3頁
第五章奇妙的二氧化碳本章易錯集訓課件九年級化學(全國)(2024)上冊_第4頁
第五章奇妙的二氧化碳本章易錯集訓課件九年級化學(全國)(2024)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滬教版九年級上第5章奇妙的二氧化碳本章易錯集訓易錯點1不能正確認識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1.

[2023揚州期中改編]下列有關(guān)二氧化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A.

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石灰水檢驗B.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C.

二氧化碳有毒,不能供人呼吸D.

二氧化碳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12345【點撥】二氧化碳本身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而是二

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變紅,B錯誤;二氧化

碳無毒,但不能供給呼吸,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會影

響人體健康,C錯誤;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會引起溫

室效應加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氣

體,D錯誤?!敬鸢浮緼12345易錯點2不會設(shè)計實驗探究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2.

[2023南寧期末]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

紅。用如圖所示的裝置證明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物質(zhì)是

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B

)①從b端通入氮氣②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③從a端通入二氧化碳④將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放入廣口瓶中A.

④②③①③B.

④③①②③C.

③④②①③D.

②③④①③12345【點撥】用圖中裝置證明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物質(zhì)是碳

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首先應將干燥的藍色石蕊試紙放

入廣口瓶中,由于水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故應先通

入二氧化碳,驗證二氧化碳不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再

通入氮氣排盡裝置內(nèi)的二氧化碳,并滴加適量水,驗證水

不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最后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從而驗證碳酸可以使藍色石蕊試紙變

紅。故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④③①②③?!敬鸢浮緽123453.

[2024德州期末]探究二氧化碳能否與水反應,實驗步驟如

圖所示(實驗中所用的紙花均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并干

燥),根據(jù)圖示回答問題。12345(1)步驟(Ⅰ)紫花噴灑醋酸的目的是

?

?。(2)步驟(Ⅳ)噴水后的石蕊紙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紙花由紫

色變?yōu)?/p>

色,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證明酸能使紫色石蕊

變紅色紅CO2+

12345

(3)若對比步驟(Ⅳ)中紙花放入集氣瓶前后的現(xiàn)象,可以

省略步驟

,也能得出同樣的實驗結(jié)論?!军c撥】步驟(Ⅳ)中噴水后,紙花不變色,若對比步驟

(Ⅳ)中紙花放入集氣瓶前后的現(xiàn)象,可以省略步驟(Ⅱ),也

能得出同樣的實驗結(jié)論。(Ⅱ)

12345易錯點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不規(guī)范4.

有關(guān)二氧化碳的制備、檢驗和驗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A.

實驗室不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是因為兩者不反應B.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火焰立即熄滅,說明氣體

是二氧化碳C.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火焰熄滅,證明二氧化碳

已收集滿D.

裝入試劑前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12345【點易錯】能使燃著的木條立即熄滅的氣體不僅僅只有二

氧化碳,還有氮氣等;檢驗二氧化碳已收集滿時,要將燃

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敬鸢浮緿12345易錯點4對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認識不清5.

下列關(guān)于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B

)A.

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過程中均發(fā)生了化學變化B.

碳循環(huán)和氧循環(huán)分別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huán)C.

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及碳循環(huán)又涉及氧循環(huán)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