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聲現(xiàn)象知識點一、聲音的產生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人靠聲帶振動發(fā)聲、風聲是空氣振動發(fā)聲、弦樂器靠弦振動發(fā)聲、鼓靠鼓面振動發(fā)聲,等等);2、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但聲音并沒立即消失。(因為原來發(fā)出的聲音仍可以繼續(xù)傳播);3、發(fā)聲體可以是固體、液體和氣體;知識點二、聲音的傳播1、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和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得最快,氣體中最慢;2、真空不能傳聲;3、聲音以波(聲波)的形式傳播;注:有聲音物體一定在振動,在振動不一定能聽見聲音;4、聲速:物體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單位是m/s;聲速的計算公式是v=S/t;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知識點三、回聲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再傳入人的耳朵里,人耳聽到反射回來的聲音叫回聲(如:高山的回聲,夏天雷聲轟鳴不絕,北京的天壇的回音壁)1、聽見回聲的條件:原聲與回聲之間的時間間隔在0.1s以上(教室里聽不見回聲,小房間聲音變大是因為原聲與回聲重合);2、回聲的利用:測量距離(車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離);聲音傳播路程:S=V*T,距離L=S/2(注意:請各位同學一定要認真審題再下結論)知識點四、聲音的特性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音調。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shù),表示物體振動的快慢,單位是赫茲)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響度;物體振幅越大,響度越強;聽者距發(fā)聲者越遠,響度越弱;3、音色:辨別是什么物體發(fā)出的聲音,靠音色知識點五、超聲波和次聲波1、人耳感受到聲音的頻率有一個范圍: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聲波;低于20Hz叫次聲波;2、動物的聽覺范圍和人不同,大象靠次聲波交流,地震、火山爆發(fā)、臺風、海嘯都要產生次聲波;知識點六、聲音的利用1、超聲波的能量大、頻率高用來打結石、清洗鐘表等精密儀器;超聲波基本沿直線傳播用來回聲定位(蝙蝠辨向)制作(聲納系統(tǒng))2、傳遞信息(交談,醫(yī)生查病時的聽疹,B超,敲鐵軌聽聲音等等)3、傳遞能量(飛機場幫邊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聲說話)知識點七、噪聲的危害和控制1、噪聲:(1)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叫噪聲;(2)從環(huán)保角度上講,凡是妨礙人們正常學習、工作、休息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是噪聲;2、樂音:從物理角度上講,物體做有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聲音;3、常見噪聲來源:飛機的轟鳴聲、汽車的鳴笛聲、鞭炮聲、金屬之間的摩擦聲;4、噪聲等級:表示聲音強弱的單位是分貝。符號dB,超過90dB會損害健康;0dB指人耳剛好能聽見的聲音;5、控制噪聲:(1)在聲源處減弱(安裝消聲器);(2)在傳播過程中減弱(植樹、隔音墻)(3)在人耳處減弱(戴耳塞)考點一.聲音的產生1.(2023?山西)在2023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與中國音樂家一起相聚云端,共同演唱《一帶繁花一路歌》,唱出了“一帶一路”的團結與繁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 B.不同藝術家發(fā)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C.歌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D.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解答】解:A、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生的,故A正確;B、不同藝術家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B錯誤;C、真空不能傳聲,歌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C錯誤;D、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D錯誤。故選:A。2.(2023?株洲)如圖為094型核潛艇,它是我國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水下航行時是通過聲吶系統(tǒng)發(fā)出的超聲波感知附近海域的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超聲波不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B.超聲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C.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D.潛艇上的艦員能夠聽見超聲波【解答】解:A、超聲波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B、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故B錯誤;C、感知附近海域情況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故C正確;D、超聲波的振動頻率高于20000Hz,不在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所以潛艇上的艇員不能聽見超聲波,故D錯誤。故選:C。考點二.回聲測距離的應用3.(2023?安徽)圖示為一種身高測量儀,其頂部的感應器豎直向下發(fā)射超聲波信號,經下方物體反射后返回,被感應器接收。某同學站上測高臺,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fā)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5×10﹣3s。已知感應器距測高臺的高度為2.5m,空氣中的聲速取340m/s,則該同學的身高為()A.1.70m B.1.65m C.0.85m D.0.80m【解答】解:感應器記錄信號從發(fā)射到接收所經歷的時間為5×10﹣3s,超聲波從感應器到人的頭部的傳播時間為該時間的12則感應器到人頭部的距離:s=vt=340m/s×12×人的身高h=2.5m﹣0.85m=1.65m。故選:B。4.(2023?連城縣校級一模)在汽車行駛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車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汽車鳴笛,經2s后,司機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1)這段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距離是多少?(2)司機聽到回聲時汽車距山多遠?(3)汽車還要多少時間才能開到山腳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解答】解:(1)在t=2s的時間內,汽車行駛的距離:s1=v1t=30m/s×2s=60m,(2)聲音傳播的距離:s2=v2t=340m/s×2s=680m,設司機鳴笛時汽車到高山的距離為s,則:2s=s1+s2,∴s=s司機聽到回聲汽車距高山的距離:s′=s﹣s1=370m﹣60m=310m。(3)汽車開到山腳下所用時間t′=s'答:(1)此時汽車行駛60m遠;(2)此時汽車距山310m遠;(3)還要10.3s時間才能開到山腳下。5.(2023?汨羅市模擬)如圖,A是一輛裝有超聲測速裝置的警車,正勻速行駛在一平直的公路上執(zhí)勤,某時刻向前方540m處一靜止在路邊的大卡車發(fā)射第一個超聲波信號時,經過3s接收到反射回來的信號。已知超聲波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1)從警車發(fā)射到接收到信號聲波移動的距離;(2)警車的速度;(3)某時刻有一小車剛好超越警車,5s之后警車發(fā)出第二個信號,并在0.34s之后收到小車反射回來的信號,求小車的速度。(設警車和小汽車的速度都保持不變)【解答】解:(1)由題意可知,從警車發(fā)射到接收到信號聲波移動的距離為:s1=v聲t1=340m/s×3s=1020m;(2)警車移動的距離等于與大卡車距離的2倍減去聲波移動的距離,即:s2=2s﹣s1=2×540m﹣1020m=60m,則警車的速度為:v1=s(3)警車發(fā)出第二個信號到接受到信號時間為0.34s,警車行駛的路程和聲音通過的距離為:s和=st聲=s小車從開始到信號到達小車已用了0.18s,則小車的速度為:v車=s't聲,即v小車移動的距離為:s′=s和﹣t(v車﹣v警車),即s′=61.2m﹣5s×(v車﹣20m/s)﹣﹣﹣﹣﹣﹣﹣②由①和②解得:v車=31.12m/s,s′≈5.60m。答:(1)從警車發(fā)射到接收到信號聲波移動的距離是1020m;(2)警車的速度是20m/s;(3)小車的速度是31.12m/s。考點三.音調與頻率的關系6.(2023?常州)正?;姻L的發(fā)聲頻率范圍為15Hz~25Hz。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變異灰鯨Alice,其發(fā)聲頻率為52Hz,導致正?;姻L“聽不見”Alice的聲音,如圖所示為海豚的發(fā)聲頻率和聽覺頻率范圍,灰鯨與海豚同屬海洋哺乳動物。由此推理:正?;姻L聽覺頻率范圍(黑色橫條)很可能是()A. B. C. D.【解答】解:根據(jù)海豚的發(fā)聲頻率范圍和聽覺頻率范圍分析可知:一般海洋生物的聽覺頻率范圍比發(fā)聲頻率范圍要大一些,根據(jù)題意:正?;姻L的發(fā)聲頻率范圍為15Hz~25Hz,但是聽不到變異灰鯨52Hz,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7.(2023?棗莊)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先將尺的一半伸出桌面,用力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再增加尺伸出桌邊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動鋼尺,聽到的聲音()A.響度變大 B.響度變小 C.音調變高 D.音調變低【解答】解:將一把鋼尺緊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shù)拈L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發(fā)出的聲音;保持鋼尺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增大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則鋼尺振動得越慢,因此聽到聲音的音調變低。故選:D。8.(2023?滕州市一模)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丁兩者的音調和響度均相同 B.甲、乙兩者的響度和音色均不同 C.丙、丁兩者的音調和響度均不同 D.甲、丙兩者的響度和音調相同【解答】解:A、由圖可知,甲、丁的振動頻率相同,音調相同,振幅相同,響度相同,故A正確;B、由圖可知,甲、乙的振幅不同,響度不同,音色不同,故B錯誤;C、由圖可知,丙、丁的振動頻率不同,則音調不同,振幅相同,響度相同,故C錯誤;D、由圖可知,甲、丙的振動頻率不同,則音調不同,振幅相同,響度相同,故D錯誤。故選:A。9.(2023?豐城市校級一模)小明等同學在“探究聲音是什么”的實驗中,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1)當用小槌敲擊音叉時,在聽到聲音的同時,觀察到乒乓球,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的作用是。(2)小明又去敲擊同一個音叉,并且在老師的幫助下通過示波器,在相同時間內截取敲擊時的二列聲波圖,如圖甲和乙,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兩次聲音的(選填“響度”或“音調”)相同。(3)細心的小明還發(fā)現(xiàn)老師桌上還有兩種同種材料制成的音叉,如圖丙和丁,敲擊后(選填“丙”或“丁”)圖音叉振動的頻率更高。(4)將一只正在發(fā)聲的鬧鐘放進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漸往外抽氣,我們聽到鬧鐘聲越來越(選填“強”或“弱”),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但現(xiàn)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tài),即實驗無法達到絕對的真空。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怎樣得出這一結論的。A.通過日常生活經驗得出的B.用實驗直接證實的C.通過理論推導出來的D.建立在實驗基礎上加科學的推理得出的【解答】解:(1)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用小槌敲擊音叉時,音叉發(fā)出聲音的同時,乒乓球會被彈起一定的角度,說明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物體的振動有時用眼睛無法直接看到,可以將微小振動放大,通過乒乓球是否被彈起判斷物體是否在振動。(2)由圖可知,兩幅圖中音叉振動的振幅相同,因此聲音的響度相同;(3)由題意和圖示可知,兩個音叉的材料是相同的,丁的質量小于丙的質量,敲擊音叉時,丁音叉振動較快,即丁的振動頻率高。(4)將一只鬧鐘放進密封的玻璃罩中,然后逐漸往外抽氣,我們聽到鬧鐘聲越來越弱;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真空中無法傳播。但現(xiàn)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tài),即實驗無法達到絕對的真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在實驗基礎上加科學的推理得出的結論,故選D。故答案為:(1)會被彈起一定的角度;將微小的振動放大;(2)響度;(3)??;(4)弱;真空不能傳聲;D。10.(2023?株洲二模)某研究小組利用一些長短、粗細、材料不同的琴弦,進行探究“音調和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他們選用的琴弦長度、材料在圖(a)中已標出[其中琴弦的直徑(即粗細)關系:da=dc=dd<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緊程度一致。(1)若他們想研究“音調的高低與琴弦長度的關系”應選擇琴弦(填對應字母)。(2)若選擇琴弦a和b,則是為了研究。(3)某同學選擇琴弦b和c研究“琴弦音調高低與材料的關系”是否可行?答:,原因是。(4)如圖(b)所示,是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振幅與時間關系的波形。其中聲音音調相同的圖是,響度相同的圖是?!窘獯稹拷猓海?)研究音調高低和琴弦長度的關系,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粗細相同,長度不同,由圖和題意可知,應選擇琴弦a和d;(2)選擇琴弦a和b,材料和長度均相同,而粗細不同,是為了探究音調高低跟粗細的關系;(3)選擇琴弦b和c,長度相同,但材料和粗細均不同,沒有控制琴弦的粗細相同,故不能探究琴弦音調高低與材料的關系;(4)對比甲、乙可知,波峰和波谷的個數(shù)都相同,說明振動快慢(頻率)相同,故甲乙聲音的音調相同。對比乙、丁可知,波的幅度大小相同,故乙丁聲音的響度相同;故答案為:(1)a、d;(2)音調的高低與琴弦粗細關系;(3)不可行;沒有控制琴弦的粗細相同;(4)甲、乙;乙、丁。11.(2023?西青區(qū)校級模擬)在學習二胡演奏過程中,小雅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的聲音音調高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決定對此進行探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編號規(guī)格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A尼龍801B尼龍800.5C尼龍551D鎳合金①0.5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和同學們找到了表中所列4種規(guī)格的琴弦,進行實驗。(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編號兩種序號的琴弦進行實驗。(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編號兩種序號的琴弦進行實驗。(3)在驗證猜想三時,小明發(fā)現(xiàn)粗心的同學沒有把表中的數(shù)據(jù)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數(shù)據(jù)是。(4)小雅在這個探究實驗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窘獯稹拷猓海?)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擇橫截面積和材料都相同,而長度不同的琴弦A、C進行研究;(2)為了驗證猜想二,應選擇長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橫截面積不同的琴弦A、B進行研究;(3)如果驗證猜想三,即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應控制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而琴弦的材料不同,故應選B、D進行探究,則表格①的位置所缺數(shù)據(jù)是80;(4)音調的高低與琴弦的材料、長度以及橫截面積有關,當探究音調高低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需控制其他因素不變,因此需要用控制變量法進行探究。故答案為:(1)A、C;(2)A、B;(3)80;(4)控制變量法??键c四.超聲波與次聲波12.(2023?瀘州)如圖所示是汽車利用超聲波輔助倒車的情境,當汽車與障礙物相距較近時,汽車就會發(fā)出“嘀嘀嘀”的警報聲。下列關于聲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 B.“嘀嘀嘀”的警報聲,就是超聲波 C.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D.警報聲對正在倒車的駕駛員來說是噪聲【解答】解:A、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故A正確;B、人類聽不到超聲波,故“嘀嘀嘀”的警報聲不是超聲波,故B錯誤;C、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故C錯誤;D、警報聲對正在倒車的駕駛員來說不是噪聲,故D錯誤。故選:A。13.(2023?淄博)下列關于聲的說法正確的是()A.醫(yī)生用的聽診器可以減少聲音的分散,增大響度 B.演奏小提琴時,按壓弦的不同位置,發(fā)出音色不同的聲音 C.音叉的木質共鳴箱可以改變音叉發(fā)出聲音的音調 D.古代士兵用“伏地聽聲”防范敵軍夜襲,“伏地”可以聽到敵軍馬蹄發(fā)出的次聲波【解答】解:A.聽診器的前端面積遠遠大于末端面積,能夠收集更多的聲音,減小了聲音的分散,增大了響度,故A正確;B.演奏小提琴時,按壓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動的頻率不同,發(fā)出音調不同的聲音,故B錯誤;C.音叉的木質共鳴箱的作用是增大聽到聲音的響度,故C錯誤;D.古代士兵用“伏地聽聲”防范敵軍夜襲,是因為固體傳聲比空氣快,馬蹄發(fā)出的是聲波,不是次聲波,次聲波是聽不到的,故D錯誤。故選:A。14.(2023?永善縣二模)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超聲波及其應用人能夠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從20Hz到20000Hz.低于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超聲波具有許多奇異特性:①空化效應﹣﹣超聲波能在水中產生氣泡,氣泡爆破時釋放出高能量,產生強沖擊力的微小水柱,它不斷沖擊物件的表面,使物件表面及縫隙中的污垢迅速剝落,從而達到凈化物件表面的目的;②傳播特性﹣﹣它的波長短,在均勻介質中能夠定向直線傳播,根據(jù)這一特性可以進行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yī)學診斷等。(1)超聲波的頻率范圍是;(2)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3)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超聲波還應用在哪些領域;(4)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利用回聲定位原理從海面豎直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到接收回聲所用時間為4s,那么該處海洋的深度為m。【解答】解:(1)人耳的聽覺范圍是在20Hz到20000Hz之間的聲音。超出這個范圍的聲音,人耳是聽不到的。所以人們把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把頻率低于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2)超聲波能夠清洗物件是因為聲波具有能量的特性;(3)利用超聲波的穿透能力和反射情況,可以制成超聲波探傷儀;超聲波的頻率較大,超聲波能傳遞能量。能把普通水“打碎”成直徑僅為幾微米的小水珠,制成“超聲波加濕器”;(4)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00m/s,來回的時間是4s,由v=s故海洋的深度:h=12s=答:(1)高于20000Hz;(2)能量;(3)超聲波探傷儀、超聲波加濕器等;(4)3000??键c五.音調、響度、與音色的區(qū)分15.(2023?益陽)我國是文明古國,具有光輝燦爛的文化。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黃帝時期就已經出現(xiàn)了笛和大鼓。關于笛聲和鼓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笛聲和鼓聲的音色相同 B.笛聲的響度一定比鼓聲的小 C.尖細的笛聲比低沉的鼓聲音調高 D.響亮的鼓聲比輕細的笛聲傳得遠,是因為鼓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大【解答】解:A、笛子和鼓的結構和材料不同,笛聲和鼓聲的音色不同,故A錯誤;B、笛聲的響度可能比鼓聲的響度大,故B錯誤;C、尖細的笛聲頻率高,音調高,低沉的鼓聲頻率低,音調低,所以尖細的笛聲比低沉的鼓聲音調高,故C正確;D、響亮的鼓聲比輕細的笛聲傳得遠,是因為聲音在傳播的過程中衰減慢,但是鼓聲和笛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相同,故D錯誤。故選:C??键c六.聲與信息16.(2023?樂山)2023年央視春晚上演員用洞簫吹奏名曲《百鳥歸巢》,演奏者用洞簫以花舌吹法模擬鳥啼聲,其模擬的鳥啼聲使現(xiàn)場聽眾感受到了百鳥歸巢的活躍氣氛。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 B.用洞簫模擬鳥啼聲,主要模擬鳥啼聲的音調 C.現(xiàn)場的聽眾聽到樂曲聲是通過笛子傳播的 D.聽眾在樂曲聲中感受到了百鳥歸巢的活躍氣氛,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解答】解:A.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則發(fā)聲的空氣柱長度不同,振動頻率不同,因此主要改變聲音的音調,故A錯誤;B.用洞簫模擬鳥啼聲,主要模擬鳥啼聲的音色,故B錯誤;C.現(xiàn)場的聽眾聽到樂曲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故C錯誤;D.聽眾在樂曲聲中感受到了百鳥歸巢的輕快活潑氣氛,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故D正確。故選:D。17.(2023?邗江區(qū)校級二模)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次聲波頻率高于20Hz,會使人產生惡心、暈眩、旋轉感等癥狀 B.運動員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的音調就越高 C.B超利用的是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D.觀眾聽到二胡演奏出的優(yōu)美旋律,聲音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并通過空氣傳遞到人耳【解答】解:A.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會使人產生惡心、暈眩、旋轉感等癥狀,故A錯誤;B.運動員打鼓用的力越大,鼓聲的響度就越大,故B錯誤;C.B超是超聲波,利用B超檢查,即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的,故C錯誤;D.二胡演奏出的優(yōu)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動產生的,并通過空氣傳遞到人耳,故D正確;故選:D??键c七.防治噪聲的途徑18.(2023?煙臺)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造福人類,也可能帶來不利影響。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噪聲會影響人們的生活,但有些情況下我們也可以利用噪聲。下列現(xiàn)象屬于利用噪聲的是()A.摩托車安裝消聲器 B.有的道路旁設置隔聲板 C.工廠工人戴著防噪聲耳罩 D.飛行員根據(jù)發(fā)動機轟鳴聲判斷其運轉情況【解答】A、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A不合題意;B、在道路旁設置隔聲板,是在噪聲的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C、工人戴上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控制噪聲,故C不合題意;D、飛行員根據(jù)發(fā)動機轟鳴聲判斷其運轉情況,這是利用聲音來傳遞信息,故D符合題意。故選:D。19.(2023?大慶)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相同 B.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C.“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聲音的響度 D.醫(yī)生用B超查看胎兒的發(fā)育情況是利用聲音傳遞能量【解答】解:A、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介質的溫度有關,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聲音的速度一般不同,故A錯誤;B、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正確;C、聲音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指的是聲音的頻率,故C錯誤;D、醫(yī)生用B超查看胎兒的發(fā)育情況是利用聲音傳遞信息,故D錯誤。故選:B。20.(2023?惠城區(qū)模擬)關于對一些聲學知識的理解,表述正確的是()A.管弦樂合奏曲《百鳥朝鳳》形象地再現(xiàn)了百鳥的聲音,這主要是模仿了百鳥發(fā)音的音色 B.歌迷們能準確辨別出喜歡的歌手的聲音,主要是根據(jù)音調 C.超聲波是傳播速度大于340m/s的聲波 D.考場周圍禁鳴喇叭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解答】解:A、管弦樂合奏曲《百鳥朝鳳》形象地再現(xiàn)了百鳥的聲音,主要是模仿了百鳥發(fā)音的音色,故A正確;B、歌迷們能準確辨別出中國好聲音中所喜歡的歌手的聲音,主要是根據(jù)音色,故B錯誤;C、超聲波指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傳播速度和普通聲波相同,故C錯誤;D、考場周圍禁止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A。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3秋?臨沭縣校級月考)用力敲銅鑼,銅鑼發(fā)出聲音,停止敲擊,銅鑼“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鑼面,鑼聲消失了,手開始有點麻的感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余音未止”是回聲的現(xiàn)象 B.有余音說明停止敲擊,銅鑼仍在振動 C.手感到“麻”與鑼振動無關 D.鑼聲消失了,是手阻礙了聲音的傳播【解答】解:A、銅鑼敲擊后振動會發(fā)出聲音,振動不止,余音不止。不合題意。B、對銅鑼敲擊后,銅鑼的振動會持續(xù)一段時間,所以銅鑼有余音;符合題意。C、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手敲銅鑼使銅鑼振動,同時這種振動也傳給手,使手感到麻。不合題意。D、鑼發(fā)聲的時候,鑼面是振動的,當用手按住鑼面,鑼面停止振動,所以鑼聲就消失了;不合題意。故選:B。2.(2023?東莞市模擬)地震發(fā)生前,由于地殼的微動,會產生次聲波,人對這些次聲波沒有感受,但能引起某些動物的聽覺反應,由表提供的數(shù)據(jù)可知,對地震產生的次聲波反應最為靈敏的動物是()一些動物的聽覺范圍Hz蝙蝠1000﹣120000貓60﹣65000狗15﹣50000大象1﹣20000A.蝙蝠 B.貓 C.狗 D.大象【解答】解:因為地震產生的次聲波頻率低于20Hz,而表格中的大象聽覺頻率是1Hz~20000Hz,正是在此范圍之內,所以大象會有較為明顯的反應。故選:D。3.(2023?邵陽縣模擬)2022年4月16日我國的“神舟十三號”已成功返回,宇航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乘坐著宇宙飛船“神舟十三號”邀游了太空。宇航員在太空艙中可以直接對話,但在飛船外作業(yè)時,他們之間不能直接對話,必須借助電子通信設備進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設備對話是為了方便 B.聲音只能在地面上傳播 C.電子通訊設備使聲音傳播的更快一些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解答】解:A、宇航員在太空艙中,用通信設備對話是因為聲音不能在太空傳播,故A錯誤;B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作為傳聲的介質,故B錯誤,D正確;C、電子通訊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的,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大于聲速,故C錯誤。故選:D。4.(2023?蒙陰縣二模)智能語音控制系統(tǒng)可通過網(wǎng)絡讓用戶以語言對話的交互方式,實現(xiàn)影音娛樂、生活服務信息查詢等多項功能的操作。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A.智能系統(tǒng)可根據(jù)語音指令完成相應操作,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B.智能系統(tǒng)是高科技產品,它發(fā)出的聲音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C.對系統(tǒng)發(fā)布“大點兒聲”的指令,目的是要改變聲音的響度 D.播放音樂時,人們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的聲音,依據(jù)是聲音的音色【解答】解:A、可以直接根據(jù)用戶的語言指令來完成指定操作,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A正確;B、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音箱依靠揚聲器紙盆的振動才能發(fā)出聲音,故B錯誤;C、“大點兒聲”目的是改變聲音的響度,故C正確;D、人們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的聲音,根據(jù)的是聲音的音色不同,故D正確。故選:B。5.(2023?乾縣一模)魚洗是我國古代盥洗用具,在先秦時期已被普遍使用,而能噴水的銅質魚洗大約出現(xiàn)在唐代。注入半盆水后,用雙手搓把手,會發(fā)出嗡嗡聲,盆內水花四濺。傳說,眾多“魚洗”聲能匯集成千軍萬馬之勢,曾嚇退數(shù)十里外的敵軍。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魚洗”發(fā)出的嗡嗡聲是噪聲 B.“魚洗”發(fā)出的聲音只能靠盆中的水傳入人耳 C.“水花四濺”說明發(fā)聲的“魚洗”正在振動 D.眾多“魚洗”聲匯集改變了聲音的音調【解答】解:A、“魚洗”發(fā)出的嗡嗡聲是有規(guī)則的振動產生的,不是噪聲,故A錯誤;B、“魚洗”發(fā)出的聲音可以靠盆中的水、銅盆和空氣傳入人耳,故B錯誤;C、“水花四濺”說明發(fā)聲的“魚洗”正在振動,故C正確;D、眾多“魚洗”聲匯集增大了聲音的響度,故D錯誤。故選:C。6.(2023?武江區(qū)校級一模)下列關于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相同 B.“教學樓內請輕聲慢行”,其中“輕聲”是指聲音的響度 C.聲音的響度與發(fā)聲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D.摩托車上裝有消聲器,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解答】解:A.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介質的溫度有關,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聲音的速度一般不同,故A錯誤;B.“教學樓內請輕聲慢行”,其中“輕聲”是聲音小,即指聲音的響度小,故B正確;C.聲音的響度與發(fā)聲體振動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故C錯誤;D.在摩托車上安裝消聲器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D錯誤。故選:B。7.(2023?阿榮旗二模)下列關于手機的聲現(xiàn)象,說法正確的是()A.手機發(fā)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手機發(fā)出的聲音不是由振動產生的 C.手機發(fā)出的聲音比講話的聲音傳播速度快 D.當手機加速播放視頻時,聲音的頻率變高【解答】解:A、真空不能傳聲,因此,手機發(fā)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B、手機發(fā)出的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故B錯誤;C、手機發(fā)出的聲音和講話的聲音都是在溫度相同的空氣中傳播,所以傳播速度相同,故C錯誤;D、手機加速播放視頻時,聲音的頻率變高,故D正確。故選:D。8.(2023?沂源縣一模)如圖所示是小明制作的可變音的哨子,由竹筒(A、B兩端開口,C處開一小口)和活塞組成,將活塞從B處塞入,在A處吹氣并來回拉動活塞,就能發(fā)出悅耳的哨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哨音是由竹筒振動產生的 B.吹氣時來回拉動活塞改變了哨音的音調 C.悅耳的哨音指聲音的響度 D.哨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解答】解:A、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發(fā)出悅耳的哨聲,聲音是由管內空氣振動產生的,故A錯誤;B、吹氣時來回拉動活塞改變了空氣柱的長度,可以改變哨音的音調,故B正確;C、悅耳的哨音是指聲音的音色,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故C錯誤;D、哨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D錯誤。故選:B。9.(2023?青浦區(qū)二模)我們能分辨出鋼琴聲和二胡聲,主要根據(jù)聲音的()A.響度 B.音調 C.音色 D.頻率【解答】解:音色是聲音的品質,不同樂器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我們就是通過音色來分辨出鋼琴聲和二胡聲的,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10.(2023?咸寧模擬)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詩句中蘊含著科學知識。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A.“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B.“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人們是通過音色辨別出鐘聲的 C.“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琵琶聲是由于空氣振動產生的 D.“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解答】解:A、“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故A錯誤;B、“夜半鐘聲到客船”——鐘聲是根據(jù)音色判斷出的,故B正確;C、“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琵琶聲是由琵琶弦的振動產生的,故C錯誤;D、聽到狗的叫聲,知道人回來了,這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D錯誤。故選:B。11.(2023?邗江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是一款最新磁懸浮藍牙音箱,它由一個球形音箱和一個磁懸浮底座組成。音箱懸浮在空中,一邊旋轉一邊播放毛不易的歌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根據(jù)音調可以判斷出是哪位歌手的歌聲 B.毛不易的歌聲不是靠空氣傳到人耳的 C.最新磁懸浮藍牙音箱是高科技產品,發(fā)聲不需要振動 D.調節(jié)音量開關,調大音量,聲音的響度就變大【解答】解:A、不同人聲帶產生的聲音的音色一般不同,我們根據(jù)音色可以判斷出是哪位歌手的歌聲,故A錯誤;B、聲音的傳播靠介質;我們聽到毛不易的歌聲是靠空氣傳到人耳的,故B錯誤;C、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最新磁懸浮藍牙音箱是高科技產品,但是其發(fā)聲仍需要振動,故C錯誤;D、聲音的三個特征分別是:音調、響度、音色,是從不同角度描述聲音的,調節(jié)音量開關,調大音量,聲音的響度就變大,故D正確。故選:D。12.(2023?湖北模擬)關于如圖所示的四幅圖的說法錯誤的是()A.圖甲中,對著氣球說話,感覺到氣球在振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B.圖乙中,人隔墻能聽到敲墻的聲音,說明固體能傳聲 C.圖丙中,敲擊音叉后用乒乓球靠近音叉,乒乓球被彈開,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將振動的現(xiàn)象放大 D.圖丁中,兩列音叉的波形圖說明兩個音叉發(fā)聲時音調不同【解答】解:A.圖甲中,對著氣球說話時,發(fā)聲體的能量通過空氣傳遞給氣球,使氣球振動,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A錯誤;B.圖乙中,固體、氣體、液體都能傳聲,人隔墻能聽到敲墻的聲音,說明固體能傳聲,故B正確;C.圖丙中,敲擊音叉后用乒乓球靠近音叉,乒乓球被彈開,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將音叉的振動放大,通過乒乓球的振動證明音叉在振動,故C正確;D.圖丁中,由兩列音叉的波形圖可以看出,下面音叉的振動頻率大于上面的振動頻率,說明兩個音叉發(fā)聲時音調不同,故D正確。故選:A。13.(2023?碑林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所示,現(xiàn)在買東西可以用聲波支付了。聲波支付的原理是用戶通過手機向售貨機發(fā)出一段超聲波,售貨機“聽”到這段聲波后進行自動處理,用戶再在自己手機上輸入密碼,售貨機就會“吐”出商品,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B.手機聲波支付功能不能在真空環(huán)境中使用 C.手機發(fā)出的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D.只要環(huán)境安靜,人耳就能聽到超聲波【解答】解:A、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故A錯誤。B、真空不能傳聲,所以手機聲波支付不能在真空環(huán)境中使用,故B正確。C、手機發(fā)出的聲波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故C錯誤。D、人不能聽到超聲波,故D錯誤。故選:B。14.(2023?嘉峪關校級三模)2022年元宵晚會我國航天員王亞平在中國空間站用古箏彈奏《茉莉花》,為全國人民送上太空音樂祝福,“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琴弦的長短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 B.古箏發(fā)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用同樣的力撥動琴弦,粗弦比細弦發(fā)聲的音調高 D.撥動同一琴弦的力越大,發(fā)聲的音調越高【解答】解:A、琴弦的長短不同,振動快慢不同,發(fā)聲的振動頻率不同,音調不同,故A錯誤;B、古箏發(fā)出的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正確;C、琴弦響度大小與振幅有關,與琴弦的粗細無關,故C錯誤;D、撥動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動幅度越大,發(fā)聲的響度越大,故D錯誤。故選:B。15.(2023?紅山區(qū)校級三模)如圖所示,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在靠近居民區(qū)的路段設置的聲音屏障,目的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B.乙圖:利用超聲可以探測海底深度,說明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大于其他聲波 C.丙圖:城市中的噪聲測試儀,數(shù)字95.8后的單位應該是Hz D.丁圖:從上、下兩個音叉振動的波形圖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音調高【解答】解:A、在靠近居民區(qū)的路段設置的聲音屏障,目的是使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錯誤;B、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與其他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相同,故B錯誤;C、監(jiān)測噪聲的設備是用來測定噪聲的等級的,而聲音的強弱用分貝來表示,所以監(jiān)測噪聲設備上數(shù)字95.8后的單位應該是dB(分貝),故C錯誤;D、兩個音叉振動的波形圖中,相同時間內,上面物體振動的頻率大于下面的頻率,上面的音調比下面的音調高,故D正確。故選:D。二.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16.(2023?澧縣模擬)表中是某些介質的聲速。(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斷聲速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聲速的大小跟有關(答一種即可)。(2)設海水溫度為25℃,在海面用超聲測位儀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過4s后收到回波,海水的深度是m。(3)如圖甲,用豎直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被彈起,該現(xiàn)象說明。(4)如圖乙,用小錘去敲打右邊的音叉,左邊的音叉也能發(fā)聲,并把泡沫塑料球彈起,該實驗能說明聲波可以傳遞。(5)如圖丙所示是把音叉發(fā)出的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其中音調相同的是,響度相同的是②③。(均填寫丙圖中的序號)介質v/(m?s﹣1)介質v/(m?s﹣1)水(5℃)1450冰3230水(15℃)1470軟橡膠(常溫)40至50水(20℃)1480軟木500海水(25℃)1531鐵(棒)5200【解答】解:(1)觀察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聲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說明聲速大小和溫度有關。(2)聲音在溫度為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聲音從海面到海底時間t=1由v=s(3)如圖甲,用豎直的懸掛的泡沫塑料球接觸發(fā)聲的音叉時,泡沫塑料球會被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4)如圖乙所示,敲擊右邊的音叉,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彈起,這個現(xiàn)象說明聲音能夠傳遞能量。(5)從三幅圖可以看出,①②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shù)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振動頻率是相同的,所以①和②的音調是相同的;②③兩種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們的響度是相同的。故答案為:(1)溫度;(2)3062m;(3)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4)能量;(5)①②;②③。17.(2023?蓬江區(qū)模擬)小明同學研究了均勻拉緊的琴弦發(fā)音頻率與弦長的關系,并記錄了實測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音名中央C1D2E3F4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影視拍攝場地電力安全保障與備用電源購置合同
- 2025年中國微機差熱天平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子母條箱包布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啤酒專用冷酶劑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變速箱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特種用途鋼絲及鋼絲繩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中國五金日用品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酶標檢測藥盒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電測儀器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年新型燒結鼓風機項目建議書
- 手機媒體概論(自考14237)復習題庫(含真題、典型題)
- 琴行老師勞動協(xié)議合同
- 2024年陜西省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性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
- 2024年河北承德公開招聘社區(qū)工作者考試試題答案解析
- 拉美文化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集裝箱七點檢查表
- 機械制圖-鍵連接
- 2022年 江蘇省宿遷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及解析
- 建設工程項目質量控制(課件).
- 商品混凝土公司員工培訓方案(參考)
- (參考)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始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