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1頁
第18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2頁
第18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3頁
第18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4頁
第18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8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駁論文的特點,學習本文直接批駁和間接批駁相結(jié)合的論證方法。

2.品味本文尖銳犀利、富有戰(zhàn)斗性的語言,體會魯迅的愛國情懷。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力,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2)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層含義,體會魯迅的愛國情感。

2.教學難點

(1)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理解魯迅的雜文風格。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民族自信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我們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時,自信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力量。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人卻認為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魯迅先生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看看他是如何反駁這種觀點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1.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后改為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現(xiàn)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其作品有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熱風》《華蓋集》《且介亭雜文》等。

2.背景介紹

1931年“九一八"事變以后,由于蔣介石實行“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不抵抗政策,僅僅三個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國民黨官僚政客和社會“名人"卻在北京多次舉行“法會”,祈禱“解救國難"。

1934年4月,國民黨反動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軍閥頭子段祺瑞等,又請第九世班禪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靈隱寺舉辦“時輪金剛法會”。1934年8月27日,當時頗有影響的資產(chǎn)階級報紙《大公報》也發(fā)表了《孔子誕辰紀念》的社評,散布“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三、文體知識介紹

1.雜文是一種直接、迅速反映社會事變或動向的文藝性論文。特點是“雜而有文”,短小、鋒利、雋永,富于文藝工作者色彩和詩的語言,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感染力。

2.在劇烈的社會斗爭中,雜文是戰(zhàn)斗的利器,比如魯迅先生的雜文就如同“匕首"投槍”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臟。在和平建設年代,它也能起到贊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的針砭時弊的喉舌作用。

3.議論文從論證的方式上看,可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提出并闡明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fā)表議論,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4.駁論文的基本論證方法有兩種:直接批駁和間接批駁。直接批駁包括駁論點、駁論據(jù)、駁論證。間接批駁是正面立論,即提出一個與對方論點針鋒相對的觀點,通過論證自己觀點的合理性、正確性,從而間接宣告對方觀點不能成立。

四、字音教學

1.玄虛(xuán)證騙(kuāng)省悟(xǐng)脊梁(jǐ)2.慨嘆(kǎi)誣蔑(miè)渺茫(miǎo)抹殺(mǒ)

3.宰相(zǎi)摧殘(cuī)倘若(tǎng)搽粉(chá)

4.前仆后繼(pū)

五、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本文批駁的觀點是什么對方的論據(jù)是什么

明確:作者批駁的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對方論據(jù)是:兩年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只寄希望國聯(lián);現(xiàn)在,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

2.本文是如何反駁錯誤觀點的

明確:作者通過分析對方的論據(jù),指出這些論據(jù)只能證明中國人失掉的是“他信力”,發(fā)展著“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

3.作者主張的觀點是什么論據(jù)是什么

明確:作者主張的觀點是“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論據(jù)是:從古至今,有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這一類人就是中國的脊梁,他們堅持抗戰(zhàn)和民族解放,有確信,不自欺,前仆后繼地戰(zhàn)斗。

六、劃分文章層次結(jié)構(gòu)

1.樹靶子(1-2段):擺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jù)。

2.批靶子(3-5段):直接批駁對方的論證,指出對方論據(jù)不能證明其論點,中國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和“自欺力”。

3.作結(jié)論(6-9段):間接批駁,提出自己的觀點,即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并列舉了中國的脊梁的事例,強調(diào)自信力的有無,要看地底下真正的中國脊梁的所作所為。

七、具體分析課文

1.閱讀1-2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擺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jù)的

明確:作者先指出“從公開的文字上看起來:兩年以前,我們總自夸著‘地大物博’,是事實;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著國聯(lián),也是事實;現(xiàn)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國聯(lián),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卻也是事實",然后得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結(jié)論。

2.閱讀3-5段,分析作者是怎樣批駁對方的論證的

明確:作者首先指出“自信其實是早就失掉了的",然后通過分析對方的論據(jù),指出“先前信‘地大物博’,后來信‘國聯(lián)’,都沒有相信過‘自己’”,所以失掉的是“他信力";而“求神拜佛”只是“自欺力"的表現(xiàn)。

3.閱讀6-8段,思考:“中國的脊梁”指的是什么人作者為什么反復強調(diào)“中國人的脊梁"

明確:“中國的脊梁”指的是腳踏實地為民族的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來自下層,代表著廣大民眾的利益。作者反復強調(diào)“中國人的脊梁",是因為只有這些人才是真正意義的中國人,他們?yōu)槿嗣裰?,永遠也不會失掉自信力。在當時,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和廣大的抗日軍民才能算是“中國的脊梁”,而不是開頭提到的那些國民黨官僚和“社會名流"。

4.閱讀9段,理解“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不足為據(jù),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這句話的含義。

明確:“狀元宰相"指當時國民黨反動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指當時還處于地下斗爭狀態(tài)的群眾革命力量。這句話的含義是,中國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能看那些反動文人表現(xiàn)出來的文章,而要看那些真正的中國脊梁的所作所為。他們雖然“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

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但他們“有確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國人。

八、總結(jié)全文

本文針對當時有些人散布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觀論調(diào),進行了有理有據(jù)的批駁,明確提出了絕大部分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的觀點,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現(xiàn)了作者熾熱的愛國之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這篇文章,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論證思路。今天,我們將繼續(xù)深入學習,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理解魯迅的雜文風格。

二、品味語言

1.本文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試結(jié)合原文例句品味其表達效果。

仿擬:“他信力”,將反動當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

排比:“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增強論證的氣勢,既有力駁斥了敵論點,更歌頌了中華民族的光榮偉大。

反問:“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xiàn)在也何嘗少呢”,增強論證的氣勢,有力駁斥敵論點,強調(diào)擁有自信力的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存在于中華大地。

比喻:“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形象生動地贊頌了中華兒女中為國為民的杰出人物,這正是中國人擁有自信力的有力證明。

2.找出文中你認為深刻犀利或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進行賞析。

示例:“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列舉了中國歷史上不同類型的人物,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有力地證明了中國人并沒有失掉自信力,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三、探討寫作手法

1.本文在論證過程中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進行分析。

明確:本文運用了直接批駁和間接批駁相結(jié)合的論證方法。直接批駁是通過分析對方的論據(jù),指出其不能證明“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論點,如文章3-5段;間接批駁是通過提出自己的觀點“我們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并列舉中國的脊梁的事例來證明,如文章6-8段。此外,文章還運用了舉例論證,如列舉埋頭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為民請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證明了自己的觀點。

2.文章的語言風格有什么特點

明確:文章的語言尖銳犀利,富有戰(zhàn)斗性。作者運用諷刺、反語等手法,對國民黨反動政客和社會“名人"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如“總自夸著‘地大物博’”“只希望著國聯(lián)"改為一味求神拜佛,懷古傷今了”等,表達了作者對他們的憤慨和蔑視。同時,文章的語言也富有邏輯性,論證嚴密,層層深入,使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作者的觀點。

四、深入理解主題

1.作者通過這篇文章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作者通過對當時社會現(xiàn)象的批判,表達了對國民黨反動政客和社會“名人"的憤慨,對中國脊梁的贊美和對中國未來的信心。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熾熱的愛國之心,激勵人們樹立自信,為國家的富強而努力奮斗。

2.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談你對“自信力”的理解。

明確:自信力是一種對自己和國家的信心和信念,它是建立在對自身實力和國家發(fā)展的正確認識基礎上的。在文中,作者認為真正的自信力是來自于那些腳踏實地為民族進步而奮斗的人們,他們有確信,不自欺,前仆后繼地戰(zhàn)斗。而那些自夸、依賴他人或求神拜佛的行為,都不是真正的自信力。

五、拓展延伸

1.思考: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如何樹立自信力

明確: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斷學習和進步,勇于面對挑戰(zhàn)和困難。同時,我們也要關(guān)注國家的發(fā)展,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以“逆境是否有利于成長"為論題,展開辯論,學習如何確立自己的觀點和反駁別人的觀點。

明確:正方觀點可以是“逆境有利于成長”,理由是逆境可以磨練人的意志,讓人更加堅強和成熟;逆境可以激發(fā)人的潛力,讓人發(fā)揮出更大的能力。反方觀點可以是“逆境不利于成長",理由是逆境會給人帶來壓力和挫折,可能導致心理問題;逆境可能會限制人的發(fā)展機會,讓人無法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在辯論中,要注意運用合理的論據(jù)和論證方法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要善于反駁對方的觀點。

六、課堂總結(jié)

通過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深入理解了《中國人失掉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