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采訪與寫作試題與答案-c_第1頁
新聞采訪與寫作試題與答案-c_第2頁
新聞采訪與寫作試題與答案-c_第3頁
新聞采訪與寫作試題與答案-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科技新聞報道(A卷)

單項選擇題1我國的新聞采訪學研究萌芽于()A古代報刊時期B近代報刊時期C現(xiàn)在報刊時期D當代報刊時期2我國歷史上第一本新聞采訪學專著《實際應用新聞學》作者是()A徐寶璜B范長江C鄒韜奮D邵飄萍3毛澤東稱記者是()A記的人B無冕之王C社會活動家D宣傳家4被蔡元培譽為“在我國新聞界實為破天荒之作”的是()A《時報發(fā)刊例》B《論日報漸行于中土》C《實際應用新聞學》D《新聞學》5在我國,選擇新聞的主要標準是()A真實性與時效性B受眾第一C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D新聞價值與新聞政策6作為新聞團體制定的職業(yè)準則,始于()A1908年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威廉博士提出的《記者信條》B1914年瑞士新聞業(yè)總會通過的新聞道德規(guī)范C1923年美國報紙編輯人協(xié)會通過的《美國報業(yè)信條》D1977年由阿拉伯新聞人員起草的一項阿拉伯新聞工作職業(yè)道德準則720世紀30年代反映國內情況影響最大的長篇系列旅途通訊是()A《中國的西北角》B《餓鄉(xiāng)紀程》C《萍蹤寄語》D《新俄國游記》8能鮮明的體現(xiàn)出我國新聞工作者的職業(yè)道德觀的是()A堅持哪個正確輿論導向B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C發(fā)揚團隊合作精神D維護新聞的真實性9關于堅持新聞的真實性原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是黨性在新聞問題上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B就倫理學的意義說,就是實事求是,講真話C就要反對弄虛作假,反對“客里空”作風D就是要客觀主義報道10記者在調查研究時,總是著眼于新,抓住那些具有新聞價值的新信息、新事實。這說明記者的調查研究具有()A新聞性B時效性C政策性D廣泛性11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哪一年開始建立新聞發(fā)布制度()A1980B1982C1983D198512《萍蹤寄語》的作者是()A王韜B鄒韜奮C范長江D徐寶璜13關于新聞策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新聞策劃就是指報道策劃B新聞策劃不是策劃新聞C新聞報道策劃不能與制造新聞混為一談D新聞報道策劃是指在承認新聞是客觀事物的反應這一前提下的策劃14我國第一份以計算機網(wǎng)絡為核心,全面報道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的全國性專業(yè)報紙是()A《計算機報》B《網(wǎng)絡報》C《計算機世界》D《科技日報》15特派記者在中國新聞史上一度稱()A訪事B訪員C特派員D探員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新聞采訪定義新聞采訪是有關人員出于大眾傳播的目的,通過觀察和訪談等手段,對可能受到廣泛關注且鮮為人知的信息的搜集活動。2、隱性采訪不公開記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訪目的的特設采訪活動。3、突擊采訪在事先無準備的情況下迅速對突發(fā)性事件所進行的采訪活動。4、動態(tài)新聞以迅速簡潔地報道新近發(fā)生的事件、反映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新動態(tài)為基本特征。它的內容集中單一,一般一事一報,簡明扼要,時效性強。動態(tài)新聞一般三五百字,具有新聞六要素(即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動態(tài)新聞中的“簡訊”(又稱“簡明新聞”),則僅用一二句話交代新聞事件的概況,一般不交代事情的發(fā)生過程和背景情況。5、新聞特寫截取新聞事實的橫斷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義的某個空間和時間,通過一個片斷、一個場面、一個鏡頭、對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報道的一種有現(xiàn)場感的生動活潑的新聞體裁。(是以描寫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截取新聞事實中某個最能反映其特點或本質的片段、剖面或細節(jié),是做形象化的再現(xiàn)與放大的一種新聞體裁。)6、記者的職業(yè)精神職業(yè)精神作為全力承擔社會責任的生命境界,作為超越物欲的價值追求,對于記者來說,就在于對新聞傳媒職業(yè)責任和職業(yè)使命的認識與理解,包括對新聞工作者職業(yè)觀念、職業(yè)態(tài)度、職業(yè)情感、職業(yè)作風的認識與理解。這些構成新聞記者職業(yè)精神的基本內涵。7、狹義的新聞策劃是指新聞采訪策劃,即新聞業(yè)務中的“戰(zhàn)役”策劃,指新聞傳播工作者在一定時期內,為了達到某種傳播效果,對具體的新聞事實的報道所作的設計與規(guī)劃。也就是指記者對將要采訪的題材重大的新聞事實所作的事先謀劃或籌劃。8、所謂“目標任務法”,就是先確定一個新聞策劃的目標,然后估算出要達到這一目標所需的費用,包括新聞事件實施費用和新聞發(fā)布費用,這兩項費用相加就是一次新聞策劃的總費用。9、新聞敏感,即指新聞工作者及時識別新聞價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聞工作者的感官對新聞人物、新聞事件、新聞事實所蘊含的新聞價值的敏銳感知能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1、新聞采訪活動的特點(1)新聞采訪以大眾傳播為目的;(2)新聞采訪具有時間的限制性、項目的突發(fā)性的特點。(3)新聞采訪對新聞工作者的知識廣泛性和全面性要求更高。(4)新聞采訪關注的事實必須具備新聞價值。2、記者的技能修養(yǎng),主要包括下述六項:(1)、熟悉和掌握方言和土話的技能;記者若能聽懂采訪對象用方言、土話敘述的新聞事實,則能加速自己對事物認識過程的完成;再者,在與采訪對象交談時,記者若能不時地說上一句半句當?shù)氐姆窖曰蛲猎?,則必然活躍訪問談話氣氛,加速雙方在情感上的交流。(2)、熟悉和掌握至少一門主要外語的技能熟悉和掌握至少一門主要外語,尤其是英語,并能基本用外語直接與采訪對象交談,勢必能提高采訪活動效率,并常常能捕捉到獨家新聞。(3).熟悉和掌握攝影技能隨著讀者看報要求的日益提高,越來越要求版面上出現(xiàn)更多的高質量、高水準當?shù)男侣剤D片,以求圖文并茂,滿足對美、對藝術的需求。因此,就要求廣大新聞工作者努力抓拍有價值、有意義的瞬間,讓報紙版面呈現(xiàn)更多的可視鏡頭。(4)、熟悉和掌握電腦操作技能為了建立記者與編輯部之間的熱線聯(lián)系,以后記者外出采訪,特別是到較遠較偏僻的地區(qū)采訪,隨身的“武裝”將日趨齊備,如手提電腦、錄音筆等。為此,記者編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甚至每位記者家中都配置與編輯部聯(lián)網(wǎng)的電腦。(5)、熟悉和掌握駕駛各種交通工具的技能掌握這方面的技能,是基于兩方面的需要:一是凡是有人群或是人煙稀少的地方,都會有新聞發(fā)生,也不管路近路遠,都需要記者去采訪,故記者應當因時因地脂溢,掌握使用多種交通工具的技能。二是隨著新聞事業(yè)的發(fā)展,新聞時效的競爭會愈演愈烈,交通工具的不斷更新和熟練實用,是爭取時效的一種重要手段,有時甚至是決定性因素。(6)、熟悉和掌握辨向、測時技能采訪中,種種意想不到的情況都可能出現(xiàn),甚至使記者陷入困境。若掌握了辨向、測時的技能,在緊急情況下對于完成任務、甚至自保很有作用。3、新聞線索的特點其一,相比于新聞事實,多數(shù)新聞線索顯得較為簡略,沒有過程,更沒有細節(jié),基本上不可能做到新聞五要素俱全。其二,相比與新聞事實,新聞線索往往是比較零碎的,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新聞線索才可能比較完整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其三,新聞線索稍縱即逝。其四,新聞線索的出現(xiàn)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五,新聞線索涉及較多的是表象,可能確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假象,或者是真假混雜。新聞策劃五竅門:(1)宏觀把握,微觀著手對客觀事實的整體把握和具有高屋建瓴的認識,以開闊的思維去觀察和思考,并從實際做起。(2)挖掘新聞背后的新聞新聞策劃要善用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不讓表面后的重要信息漏掉,只有指導思想明確,有計劃、有目的地深入挖掘,將百姓關心的報道層層做深,才能給讀者留下一個全面、深刻的印象。、新聞策劃內核的人文情懷新聞策劃的人文情懷,更多的是關注當下社會普通人的生存境遇和發(fā)展要求,新聞采訪學上有一個公式:平常人+不平常事=新聞。將新聞策劃的視點下移到普通民眾身上,挖掘平凡人不平凡的經歷,反映普通人的聲音。(4)、橫向比較,將報道做廣有比較,才能有鑒別,有比較,才能出真知,這一方法使所報道事實的發(fā)展演變,或事實做法上的錯與對在讀者眼中一目了然。(5)、新聞報道策劃的個性化新聞策劃必須打破陳規(guī),走出新路,如每年歲末推出的“年度人物”評選活動,將那些對中國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納入大眾的視野,使人們進一步看到普通民眾在促進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5、網(wǎng)絡新聞采訪的新特點(1)利用網(wǎng)絡進行信息檢索,以了解最新的信息;(2)利用網(wǎng)絡收集背景資料;(3)利用網(wǎng)上討論組,發(fā)掘專題新聞,拓展消息來源;(4)用電子郵件采訪;(5)運用網(wǎng)絡進行調查。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結合實際,論述信息時代網(wǎng)絡的發(fā)展將會給傳統(tǒng)采訪方式帶來怎樣的影響,如何應對?文革時期,新聞媒體成為助紂為虐的工具和幫兇,試論述根源及帶給我們的啟示四、新聞評論(30分)2007年假新聞:“北京驚現(xiàn)紙箱餡包子”

2007年7月8日,北京電視臺生活頻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