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語文古詩詞閱讀訓練-晏殊(含答案)_第1頁
2023屆高考語文古詩詞閱讀訓練-晏殊(含答案)_第2頁
2023屆高考語文古詩詞閱讀訓練-晏殊(含答案)_第3頁
2023屆高考語文古詩詞閱讀訓練-晏殊(含答案)_第4頁
2023屆高考語文古詩詞閱讀訓練-晏殊(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語文古詩詞閱讀訓練-晏殊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

中秋月

晏殊

十輪①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嫉②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釋】①十輪:月光透過樹葉投在地上的影子。因為月光篩過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葉影

間成像,顯得不止一輪。②素娥:即嫦娥。后面的“玉蟾”即嫦娥居住的玉蟾宮。

1.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的首句“十輪霜影轉庭梧”寫的是月光柔柔地灑滿庭院的中秋佳節(jié)的夜景。

B.詩的第二句寫詩人孤獨地站在角落,獨自惆悵,渲染「一種孤獨、凄冷的氛圍。

C.詩的第三、四句借嫦娥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惆悵和怨恨,透露出深厚的悲戚之感。

D.全詩題為“中秋月”,整篇卻無一個“月”字,所表現出來的鄉(xiāng)愁卻是奇特挺拔。

2.有人說,“十輪霜影轉庭梧''中的"轉”字用得巧,你贊同嗎?請簡要說說你的看法。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早秋江行

竇鞏(唐)

回望潑城遠,四風吹獲花。暮潮江勢闊,秋雨雁行斜。

多醉渾無夢,麻愁欲到家。漸驚云樹轉.數點是晨鴆。

訴哀情

晏殊(宋)

芙蓉金菊斗馨杳,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死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3.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本碘的一項是()

A.竇詩首句照應標題,點明此詩為早秋時節(jié)沿江而行時對所見景物有感而發(fā)。

B.晏詞中,上片的“天氣欲重陽”和下片的“憑高”相照應,尾句點出主題。

C.兩詩均借助“雁”這一意象,表達抒情主人公離別時的不舍和羈旅的愁苦。

D.兩詩都注重煉字,通過“回望”“驚”和“目斷”等動詞傳達主人公心境。

4.結合詩句比較兩首詩寫景藝術的差異。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首句中的“斗''字將荷花、菊花擬人化,寫出了二者競相盛開的景致。

B.上闋采用由近及遠的視角,善于運用色彩詞,描繪出了一幅遠村秋色圖景。

C.下闋中.登高之人遠眺的眼神被阻斷的原因是:碧藍色的天邊飛來了鴻雁c

D.全詞寫景淡而有味,或明或暗寫出景物的色調,富有畫意,給人美的享受。

6.王國維曾說:“一切景語皆情語?!闭垙囊庀蟮慕嵌确治鲈~人的情感變化。

閱讀下面的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銷魂。酒筵歌席其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注】一向:一晌,一會兒。

7.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劈空而來,語甚警煉。片刻的時光啊,有限的生命!惜春光之易逝,感盛年之不再,

直接呼喊出來,更有撼人心魄的效果。

B.次句加厚一筆。“等閑”二字,殊不等閑,具見詞人之深于情。在短暫的人生中,別離是

不止一次會遇到的,而每一回離別,都占去有限年光的一部分,這怎不令人"易銷魂''呢?

C.“酒筵歌席莫辭頻”是寫詞人在餞別的宴席上頻頻舉杯,借酒澆愁,聊以自遣。

D.結句是說與其徒自傷感,不如抓住眼前歡樂,體現詞人想擺脫痛苦,把握當下的人生態(tài)

度。

8.本詞中的哪兩句與詞人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相似,都借助“落花”意象

來抒發(fā)情感?請分別從選取景物的特點和情感抒發(fā)的特點兩方面比較它們的不同之處。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紅箋,小字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惘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9.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說盡”二字語淡情濃,寫出欲盡卻難盡的情思;“鴻雁”句運用比喻的手法表現相思

難傳。

B.下片轉為寫景.斜陽、遙山、簾鉤等景物,構成了一幅表面平靜舒緩、實則蘊含著感情

浪濤的圖卷。

C.“斜陽獨倚西樓”句,生動描繪出一位夕陽之下形單影只、斜倚窗軒、望遠懷人的抒情主

人公形象。

D.此詞用語雅致,語意懇摯,抒情婉曲細膩,其中運用了一些傳統(tǒng)文化意象,深情含蓄,

音韻悠長。

10.“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是如何表達詞人相思之情的?請笥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沈溪沙

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注】一向:一晌,一會兒。該詞具體創(chuàng)作年份未知。晏殊性格剛簡,雖然幾乎天天過著性

情中的詩酒生活,但始終對人生懷有審慎的理性態(tài)度。這首《浣溪沙》即是晏殊在一次宴席

之后所寫下的。

1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句“一向年光有限身“直抒春光易逝,盛年難再之嘆,造語精警,動人心魄。

B.正因為人生短暫,所以“等閑離別''一次平常的分別,也會讓人“黯然銷魂”。

C.本詞中“落花”這一意象與晏殊另一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中“落花”意

象特點相同。選取的都是庭園中眼前所見的景物,細膩輕巧。

D.結句是說與其徒自傷感,不如抓住眼前歡樂,體現詞人想擺脫痛苦,把握當下的人生態(tài)

度。

12.本詞氣勢豪邁、格調高遠,用剛健之筆寫沉郁之情,請結合下片從意象選取、情感表達

的方面加以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采桑子

晏殊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禹亭,淚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淡月朧明,好夢頻驚,何處高樓雁一聲?

13.“好夢頻驚”是全詞點睛之筆,詞中引起“好夢頻驚”的原因有哪些?請結合全詞分條簡答。

14.這首詞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結合具體的詩句,選擇其中兩種進行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15.下列對這苜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思碉的一項是()

A.詞的上篇抒情,開頭兩句中的“說盡”二字語淡情濃,寫出欲盡卻難盡的情思。三、四兩

句運用比喻的手法抒發(fā)天水之間難以傳情的苦悶。

B.下片轉為寫景,斜陽、遠山、簾鉤,再到綠水,這一系列看似相對靜止的景物構成了一

幅表面上平靜、舒緩,深層里蘊含著感情浪濤的圖卷。

C.“斜陽獨倚西樓”生動地描繪出一位夕陽之下形單影只、斜倚窗軒、眺望遠人的女子形象。

D.全詞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語淡情深,閑雅從容,充分體現了詞人獨特的藝

術風格。

16.本詞的“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與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IH笑春風”

在情感表達上有何異同?

1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破陣子?燕子欲歸時節(jié)

晏殊

燕子欲歸時節(jié),高樓昨夜西風。求得人間成小會,試把金尊傍菊叢。歌長粉面紅。

斜日更穿簾寐,微涼漸入梧桐。多少襟情言不盡,寫向蠻箋曲調中。此情千萬重。

下列對本詞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A.開篇點明了時節(jié),從“燕子欲歸”和“昨夜西風’'可看出,當是初春或是初秋時節(jié),渲染了

一種凄清寂寥的氛圍,為下文作鋪墊。

B.“高樓昨夜西風昨天西風襲來.一葉落而天下秋.高樓遠望,良人未歸.寫用一個女

子的深深思念和濃濃的悲意。

C.“歌長粉面紅”,這是對女子歌聲和面容的描寫。“歌長”寫出了女子的不忍分別。女子的

深情,在這兩個字上表現得一覽無疑。"粉面紅''三個字,寫出了女子的美麗。

D.“微涼漸入梧桐”又看到了梧桐,這是思念、閨怨、孤獨、寂寞、凄涼、悼亡的隱喻。梧

桐,也寄寓著一顆絕望、凄涼、無助而思念的心。

E.燕子已然雙飛入巢,人卻未歸,其中蘊含著女子內心的失望和落寞。他獨白留下她忍受

這漫長的寂寞和煎熬,此處寓情于景,移情于物。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訴衷情

晏殊

笑蓉金菊斗馨杳。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同硫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注】:這首詞寫于宋仁宗寶元元生作者四十八歲時,當時他從參知政導貶為外官已有六年。

18.下列對這首宋詞的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詞乃流連景物之作,寫的是秋景。起句選取木芙蓉、黃菊兩種花在秋風中爭香斗艷

來體現重陽到來前的季節(jié)特征。

B.上片以流暢的筆墨描繪出重即節(jié)前秋日登高所見景致,情思恬淡自然,語言明凈清新,

不飾雕琢,亦不失膚淺。

C.下片起首三句,畫卷舒展于天地之間,意境曠達又略帶感慨情緒,景象描寫由上片的動

態(tài)描寫轉為靜物刻畫。

D.結尾三句,寫久久地登高望遠,看到鴻雁飛來,引起頭腦中的無限思念,這里的思念,

主要是指對朝廷的思念,有別于詩人常寫的對于離別的心愛之人的思念。

19.本詞在寫景方面很有特點,結合全詞進行賞析。

閱讀下面這兩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破陣子?春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朋有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

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衣,笑從雙臉生。

如夢令?春景

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②,燕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③春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

瘦。

【注】①此時詩人因黨禍被貶到杭州做官,繼而又被削職,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間跟家人朋

友聚少離多。②紅溜:形容花朵嬌紅。③《小梅》:樂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

《小梅花》等曲。

20.下列對這兩首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兩首詞題目相同,都描寫了春天的景物。但表達的情感卻有所不同,《破陣子》主要

表達的是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如夢令》主要表達的是傷春懷人之情。

B.《破陣子》下闋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刻畫了一群天真活潑的采桑少女的形象。風格樸實,

情調歡快,洋溢著清新的生活氣息。

C.《如夢令》三、四句寫天寒指冷,玉笙冰涼,一曲《小梅》嗚咽回蕩,響徹天空,這使

得詩歌境界一轉,可見詩人心中更留戀的還是點點梅花盛開的冬景。

D.“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為點題之筆,感嘆春色漸老,春光即逝,更有那刻骨的相

思深情。整首詞構思新穎,輕柔典雅,工麗含蓄。

21.這兩首詞在描寫自然景物時,有何異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

示張寺丞王??雹?/p>

晏殊

元已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酒難禁游能②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游梁③賦客多風味,英惜青錢萬選才。

【注釋】①寺丞,校勘:官名。②潮潮:滿溢的樣子。③游梁:梁孝王好賓客,一時才士多

游梁園。

22.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清明時節(jié),春意闌珊,假期將至未至.首聯為我們勾畫出一個徘徊幽徑的詩人形象.

B.頷聯用語凝練,“斑斑”寫出了雨的點滴不斷,“雨”和“酒”都浸染著詩人的傷春愁緒。

C.頸聯既有詩人對落花的眷戀,又借燕歸抒寫了歲月流轉的感慨,虛寫的景物中深含理趣。

D.本詩即景抒懷,遣興言志,將描寫、抒情、議論藝術地融合在一起,纏綿含蓄,情韻深

長。

23.詩歌尾聯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宋詩,完成各題。

示判官張寺丞王???/p>

晏殊①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排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涯涯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游梁賦客②多風味,笑惜青錢萬選才。

【注】①晏殊:北宋文學家、政治家。此時任應天府知府“宋仁宗親政后官拜同平章事兼樞

密使,成為宰相。

②游梁賦客:漢代梁孝王好賓客,一時才士多游梁園。

2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因時興感,元巳清明將至未至之際,詩人在小徑上獨自徘徊■:

B.頷聯承接上文,渲染氣氛,春雨清寒,景致清幽,正適合飲酒為趣。

C.頸聯對仗工巧,將景物、感情、哲理藝術地融合在一起,耐人尋味。

D.尾聯“賦客”代指張寺丞、王??保娙藢⑵浔茸髁簣@中的有才之士。

25.詩人的情感狀態(tài)主要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踏莎行?小徑紅稀

宋晏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珠簾隔燕。爐杳靜逐游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26.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A.“紅稀皿綠遍”“樹色陰陰”,標志著春天即將逝去,暮春氣息很濃。從“小徑”“芳郊'"高臺"

的順序看,有移步換景之感。

B.“翠葉藏鶯,珠簾隔燕”兩句,分寫室外與室內,一承上,一啟下,轉接自然。著“藏X隔”

二字,生動地寫出了嘉樹繁陰之景與日長閑靜之狀。

C.“爐香靜逐游絲轉”中的“逐”“轉”字寫香爐里的香煙裊裊上升,和飄蕩的游絲糾結、繚繞,

逐漸融合在一起,體現景物的動態(tài)美,反襯出整個室內的寂靜。

D.結尾兩句詞人午間小飲,酒困入睡,等到一覺醒來,已是日暮時分,西斜的夕陽正照著

這深深的朱門院落。這里點明‘'愁夢",傳遞出一種衰頹的情緒。

27.本詞是如何表現景物特點的?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破陣子?春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鵡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②贏,笑從雙臉生。

[注]①新社:立春后第五個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②斗草:古代婦女用草進行比賽的游

戲。

28.對作品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作者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感受,傳神地繪景,生動而鮮活,明媚秀潤。

B.“三四點”、“一兩聲”或為寫實地,更透出幽靜與悠長。

C.詞的下片寫少女嬉戲,活潑天真,洋溢著清新的生活氣息。

D.整首詞語言通俗,激情昂揚,境界闊遠。

29.詞的下闋寫人物,試簡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并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

來刻畫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30.上闋中“鴻雁”和“魚”兩個意象寓指(2個字)。

31.請分析“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與所化用詩句在表達技巧和情感上的異同點。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紅箋小字

【宋】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惘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而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注】①“人面”二句化用崔護《題都護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

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后兩句。

32.上闋中“鴻雁”和“魚”兩個意象寓指(2個字)。

33.請分析“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與所化用詩句在表達技巧和情感上的異同點。

破陣子?春景

委殊

燕子來時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鵑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②贏,笑從雙臉生。

[注]①新社:立春后第五個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②斗草:古代婦女用草進行比賽的

游戲。

34.對作品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作者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感受,傳神地繪景,生動而鮮活,明媚秀潤。

B.“三四點”、“一兩聲”或為寫實地,更透出幽靜與悠長。

C.詞的下片寫少女嬉戲,活潑天真,洋溢著清新的生活氣息。

D.整首詞語言通俗,激情昂揚,境界闊遠。

35.詞中運用了哪些意象?其作用如何?

36.詞的下闋寫人物,試簡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并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

來刻畫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閱讀下面這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八

蝶戀花

[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郵州①月,闔中只獨看。逼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杳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②,雙照淚痕干。

[注釋]①廓州:今陜西省富縣。當時杜甫的家屬在榔州的羌村,杜甫在長安。②虛幌:透明

的窗帷。

37.兩首詩詞的主題都是。

38.兩首詩歌都刻畫了女性形象,但在寫法上卻各具特色,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

閱讀下列這首詩,完成各題。

蝶戀花

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晚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39.在沉浸于相思之苦的作者眼里,和自己同病相憐的景物有,冷漠無情的景

物。

40.賞析本詩的藝術手法。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玉樓春?春恨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略,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41.下列對詞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近碰的一項是()

A.本詞題為“春恨”,全詞由春殘之景引出心恨,景情交融,全詞籠罩在一片凄美的意境之

中,清麗婉約。

B.上片起句寫春景、別亭和去路,以景物描寫既烘托了氣氛,也為下文抒發(fā)情感作襯托,

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

C.三、四兩句,音節(jié)對仗工整,表現了幽咽婉轉的意境之美。纏綿含蓄,真切渾成,把三

月細雨、五更殘夢勾連在一起,意味深長。

D.最后兩句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寫出了一切萬物都會有窮盡之時,而唯有那人間的真情才永

無休止,永無盡頭。

42.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各題。

蝶戀花

(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逡露,羅寐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晚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43.從字數看,這首屬詞中的。

44.下列對詩歌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首句七個字點明了地點、時間、景物,勾勒出環(huán)境和人物的情緒、感覺。

B.詞人責怪明月不諳離恨,實際寫出了作者被離別折磨,極端痛苦的心情。

C.“獨上”凸顯出人的孤獨,“望盡”句表達詩人登高遠眺時的悵惘之情。

D.這首詞以秋天為背,抒寫了離別相思之苦,意境深遠,筆力豪放顆逸。

45.請賞析畫線句中“凋”的妙處。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蝶戀花

晏殊

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①移玉柱?穿簾海燕⑨雙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注]①鈿箏:用金銀、貝殼鑲嵌的箏。②移玉柱:即彈奏箏。③海燕:燕子的別稱。古人認

為燕子產于南方,渡海而至,故稱。

46.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偎”字寫出了自然景物與人工景物的和諧,“展”字寫盡了柳條的媚態(tài)。

B.“濃”修飾“睡”,“覺”是“醒來”之意,與白居易《長恨歌》“云鬢半偏新睡覺”中的“覺”同義。

C.一個“亂”字說明心緒之亂,“無尋處”點出好夢被驚醒后的煩惱與憂愁。

D.此詞詞人由寫景始,由寫人終,寫人由內而外,達到了情與景的高度統(tǒng)一。

47.這首詞上闋與下闋所寫的春天景物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

破陣子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鵡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近,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嬴,笑從雙臉生。

48.杜甫在《置相》中寫道“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吾”,在晏殊的這首詞中作者也

寫到了黃鵬鳥的聲音一“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鵬一兩聲“,試結合原詩詞,簡要分析二

者所表達的感情有何不同。

49.詞的下闋寫人物,試簡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個怎樣的形象,并說說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

來刻畫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破陣子?春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鶴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笑從雙臉生。

50.下面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是()

A.這首詞以輕淡的筆觸,描寫了古代少女們春天生活的一個小小片段,展示在讀者面前的

卻是一副情趣盎然的圖畫。

B.詞的上片寫景?!把嘧觼頃r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這兩句既點明了季節(jié),又寫出了季節(jié)

與景物的關系,行文輕快流麗,蘊含喜悅的情意。

C.下片寫人.從正面來描寫斗草的活動,反映出少女身上顯示的青春活力,充滿著一種歡

樂的氣氛。

D.全詞純用白描,筆調活潑,風格樸實,形象生動,展示了少女純潔無瑕的心靈。

51.在這首詞中,晏殊寫春景——“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鶴一兩聲”,杜甫的《蜀相》

中也有類似的寫春草黃鵬的句子,請寫出并簡要地分析二者有何異同。

閱讀下面的作品,回答各題。

破陣子?景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礴一兩聲,日長飛絮輕。

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原是今朝斗草②贏,笑從雙臉生。

[注]①新社:立春后第五個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

②斗草:古代婦女用草進行比賽的游戲。

52.詞的題目中應該填入的一個字是(某一季節(jié)),作者晏殊是派的代表詞

人。

53.對作品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作者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感受,傳神地繪景,生動而鮮活,明媚秀潤。

B.“三四點”、“一兩聲”或為寫實地,更透出幽靜與悠長。

C.詞的下片寫少女嬉戲,活潑天真,洋溢著清新的生活氣息。

D.整首詞語言通俗,激情昂揚,境界闊遠。

54.聯系作品上、下闋內容,試從情與景的關系角度,寫一段鑒賞性文字。(60字)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山亭柳贈歌者①

(宋)晏殊

家住西秦.賭博藝②隨身。花柳③上,斗尖新④。偶學念奴⑤聲調,有時高遏行云。S.

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威京道,殘杯冷炙漫消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義,不辭遍唱《陽春》。

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注]①此詞是晏殊晚年知永興(治所今陜西成陽一帶)時所作。此時晏殊年過花甲被貶多年。

②賭博藝:憑借多種才藝。③花柳指青樓歌館。④尖新:新穎.⑤念奴:唐代天寶年間著名歌女。

55.“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巧妙地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的兩句詩,從側面寫出歌者高超的技藝。

56.簡析這首詩的敘事特色。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蝶戀花

委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索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晚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契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57.“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中詞人是如何表現離恨苦的?

58.”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一句有人認為它有“無理之趣”。請聯系作品簡述其

“無理之趣”。

閱讀下面的一首詞,完成題目。

玉樓春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59.詞的上闋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簡析。

60.下闋詞人在寫離別后無窮無盡的離愁時,用了哪些手法?請做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蝶戀花

【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注露。羅藏①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②。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及兼尺素③,山長水闊知何處。

注:①羅幕:絲羅做的帷幕。②朱戶:朱紅色的門戶,指富貴人家。③彩箋:彩美的支紙,借代書

信。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因古人常用以寫信,故亦借代書信。

61.下面有關這首詞的表達,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句七個字點明了地點、時間、景物,勾勒出環(huán)境和人物的情緒、感覺。

B.詞人怪明月不諳離恨,實際寫出了作者被離別折磨,極端痛苦的心理。

C.獨上一句凸現出人的孤獨;望盡一句說明憑空眺望茫無所見的悵惘之情。

D.這首詞以秋天為背景,抒寫了離別相思之情,意境深遠,筆力豪放飄逸。

62.詞中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踏莎行

晏殊

碧海無波,瑤臺有路。思量便合雙飛去。當時輕別意中人,山長水遠知何處.

綺席凝塵,香閨掩霧。紅箋小字憑誰附?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注]①碧海:傳說中的海名?!逗仁抻洝罚骸八炔幌炭?,正作碧色,甘香味美?!?/p>

②瑤臺:指傳說中的神仙居處。③附:帶去

63.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起首三句用虛筆,說要往海上仙山,沒有波濤的險阻,要往瑤臺仙境,也有路可通,

原來可以雙飛同去,但當時卻沒有這樣做;所以此時“思量”起來,有些后悔。

B..上片結句是說讓“意中人”輕易離開,此時后悔莫及。一個“輕”字,活畫了主人公內心的

后悔、寂寞和失落。

C.“紅箋小字憑誰附”一句,感慨與“意中人”音訊難通,與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

秋》中“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句的意思相同。

D.“高樓目盡欲黃昏”是說:獨自一個人站在樓上,望著遠方,一直到黃昏漸漸籠罩著大地。

詞中不直說什么情深、念深,只通過這種行動來表現,顯得婉轉含蓄。

64.有人評價“結筆為最妙,蘊藉而韻高,尤堪玩賞”,請賞析本詞結句“梧桐葉上蕭蕭雨'’的

精妙之處。

65.閱讀下列晏殊詞,完成下題。

木蘭花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把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下列對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首句“綠楊”“芳草入長亭”為離別景象,為下文奠定感情基調,次句"年少拋人''指女

主人公的心上人輕易地棄之而去。

B.下片前二句中“千萬縷”說愁之多而無序,化抽象為具體。全句用對比手法,埋怨對方的

“無情”,反襯自己的“多情

C.下片最后兩句“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與白居易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

綿綿無絕期'’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富有言簡義豐的韻味。

D.整首詞婉轉流利,不事藻飾,沒有典故。除首二句外,不論是用比喻,還是用反語、排

比,都是通過白描手段反映人的心理活動。

閱讀下面這兩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思遠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湎。就現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蝶戀花

晏殊

楹菊愁煙蘭泣露,羅第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晚穿來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66.下列對這兩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首詞的首句開始就寫女主人公因悲秋而懷遠,既點明時令、環(huán)境,又烘托主題?!扒?/p>

里”明兩人分離之遠。

B.第一首詞中“紅箋為無色”是因為情到深處,女主人公不停流淚,寫信時淚水落到紙上使

其褪去了顏色。

C.第二首詞的首句寫秋曉庭圃中的景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借外物抒寫心情,透露

女主人公內心的哀愁。

D.第二首詞的次句寫新秋清晨,羅幕之間彌漫著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燕的雙飛,

更反襯出人的孤獨。

67.這兩首詞都寫到無處“寄書”,其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注露。羅第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晚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68.概括詞中主人公的形象特點。

69.詞作主要運用什么手法來抒寫主人公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后面題目。

訴我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杳,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

流水淡,碧天長,路茫茫。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

【注】這首詞寫于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作者四十八歲時,當時他從參知政事貶為外官已

有六年。

70.下列對這首宋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詞的起句“芙蓉金菊斗馨香”,選取了芙蓉、黃菊競相綻放、爭香斗艷的景致,體現了“重

陽”到來的季節(jié)特征。

B.上片的“天氣欲重陽”則進一步點明了節(jié)氣,直言重陽將至,為后又的登高寫景與抒懷做

了合理的鋪墊。

C.下片起首三句,將畫卷舒展于天地之間,意境曠達,景象描寫由上片的動態(tài)描寫轉為靜

物刻畫。

D.這首詞通篇以寫景為主,通過對重陽節(jié)時登高所見的描寫,表現了作者閑適中略帶感慨

的情緒,寫得極富情致。

71.本詞在寫景方面很有特點,結合全詞進行賞析。

閱讀下面的這兩首詩詞,完成各題。

蝶戀花

[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那州月,國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注釋]①郵州:今陜西省富縣。當時杜甫的家屬在郵州的羌村,杜甫在長安。②虛幌:透明

的窗帷。

72.兩首詩詞的主題都是,時令都是。

73.兩首詩歌都刻畫了女性形象,但在寫法上卻各具特色,請結合詩句加以賞析。

閱讀下面的一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恰對簾鉤。人而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74.詞中“鴻雁在云魚在水”一句隱含的兩個典故是—和o

75.對這首詞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A.從這首詞的題材來看,是一首懷人思鄉(xiāng)之作,表達了感情無法傳遞的苦悶惆悵。

B.起首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看似平淡,卻包含無限深情。

C.這首詞的結尾化用了唐朝詩人崔護的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D.這首詞抒情委婉細膩,用語雅致,表現了作者“閑雅而有情致”的藝術風格。

76.從“情景交融''的角度,對“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一句作簡要賞析。

77.下面對晏殊《蝶戀花》的分析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調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米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A.開篇運用擬人手法,寫菊花脈脈含愁,蘭花默默飲泣,渲染出主人公悲涼、迷離而又孤

寂的心態(tài)。

B.“輕寒”,既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雙飛去”,不僅是帶有鮮明的季

節(jié)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雙飛”更襯出人之“孤棲

C.明月本無情,主人公卻偏要怨它。這種仿佛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刀地表現了女主人公在

離恨的煎熬中徹夜無眠的情景。

D.“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主人公回想與對方分別的場景,主人公登

上高樓,極目遠跳,望著對方漸行漸遠,消失在遠方。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清平樂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惘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而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鴻雁在云魚在水”一句隱含的兩個典故是“雁足傳書”和“

79.對這首詞的分析,簿送的一項是

A.從這首詞的題材來看,是一首懷人思鄉(xiāng)之作,表達了感情無法傳遞的苦悶惆悵。

B.起首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看似平淡,卻包含無限深情。

C.這首詞的結尾化用了唐朝詩人崔護的詩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D.這首詞抒情委婉細膩,用語雅致,表現了作者“閑雅而有情致”的藝術風格。

80.從“情景交融”的角度,對“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一句作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鵲踏枝

宋晏殊

六曲閑千偎碧樹,楊柳風輅,展盡黃金縷。誰把鈿箏移玉柱①,字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游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注】①玉柱:箏上定弦用的玉制碼子。

81.“一切景語皆情語”,詞中的燕子、落絮、紅杏、清明雨、鶯等意象,表達了、

之情。

82.詞的上闋寫景運用了哪些手法,請作簡要賞析。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山亭柳?贈歌者

【宋】晏殊①

家住西秦,賭博②藝隨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學念奴③聲調,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

頭④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威京道,殘杯冷炙漫銷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⑤,不辭褊⑥唱《陽

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注:①晏殊,北宋詞人,歷任要職,后遭貶受逐,客居他鄉(xiāng)。②賭博,參與技藝上競爭,

后文的“花柳”指歡場上的技藝。③念奴:唐玄宗時娼女,以善歌著名。④初錦纏頭:賞賜

歌舞者費用的代稱。⑤采,選擇、接納。⑥編,同“逼”。

83.該詞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歌者形象?主要運用了什么刻畫手法?

84.有人說:“本詞寫實,表達了作者對以歌者為代表的普通勞動者的關愛與同情。”也有人

說:“本詞作者以歌者自托,明寫歌者,實寫自己「疝此,你怎么看?請結合詞做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踏莎行

受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臺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甜逐游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85.“踏莎行”是這首詞的。

86.對這首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從紅稀、綠遍和樹色陰陰可見春天漸漸消逝,暮春氣息比較濃。

B.楊花撲面既暗示楊花飄舞送春歸去又象征世俗之人帶來的煩惱。

C.爐香追隨游絲繚繞、旋轉,以動襯靜,寫出整個室內的寂靜。

D.“斜陽卻照深深院”景中寓情,表現了詩人惆悵和惋惜的情懷。

87.結合全詞,分析畫線句在結構上的作用。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c

浣溪沙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閑離別易消魂。酒筵歌席英辭頻。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注】一向:一晌,一會兒。

88.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起句“一向年光有限身“直抒春光易逝,盛年難再之嘆,造語精警,動人心魄。

B.正因為人生短暫,所以“等閑離別”一次平常的分別,也會讓人“黯然銷魂”。

C.“酒筵歌席莫辭頻”是寫詞人在餞別的宴席上頻頻舉杯,借酒澆愁,聊以自遣。

D.結句是說與其徒自傷感,不如抓住眼前歡樂,體現詞人想擺脫痛苦,把握當下的人生態(tài)度。

89.本詞“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與晏殊另一首《浣溪沙》中的“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歸來”都是歷來為人稱道的名句,請分別從景物選取與情感抒發(fā)的特點上說說它

們的不同之處。

閱讀下面兩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訴衷情

晏殊

東風楊柳欲青青,煙淡雨初晴。惱他杳閣濃睡,撩亂有啼鶯。眉葉細,舞腰輕,宿妝成。

一春芳意,三月和風,奉系人情。

玉樓春

無名氏

東風楊柳門前路。畢竟雕鞍留不住。柔情勝似嶺頭云,別淚多如花上雨。小樓畫賽無重

數。聽得樓邊車馬去。若將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難畫處。

90.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惱他香閣濃睡,撩亂有啼罵”二句,面對爛漫春光,主人公不是覽景生歡,而是情態(tài)異

常,“香閣濃睡:一“惱”字,承上貫下,使詞意陡生頓挫。

B.“一春芳意”與“三月和風”為對偶句,同是“牽系人情”的景物?!盃肯怠奔刃蜗蟮乇憩F了柳

絲的特點,同時也是對“眉葉細,舞腰輕”的照應。

C.“柔情勝似嶺頭云”與“別淚多于花上雨”兩句中,情是淚的內源,淚是情的外現,一情一

態(tài),兩個比喻,對仗工致,且曲盡傳神寫照之妙。

D.“若將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難畫處”上句變實為虛,抽象的感情成了可染可畫的形象體。

下句既實又虛,“丹青”既指圖畫,也喻忠貞不渝之情。

91.兩首詞在開篇都寫到“東風楊柳”,請分別簡析其中“柳”的形象、人的形象有怎樣的特點,

柳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怎樣的倫用?

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各題。

示張寺丞王???/p>

晏殊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難禁潴灌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游梁賦客注多風味,英惜青錢萬選才。

注:游梁賦客:漢代梁孝王好賓客,一時才士多游于梁園。

92.這首詩的頷聯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93.頸聯兩句乃全詩的警句,情理兼勝,解釋這兩句并寫出其中蘊涵的哲理。

9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題目。

山亭柳?贈歌者

晏殊

家住西秦,賭①博藝隨身,花柳②上,斗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云。蜀錦纏

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銷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

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注:木詞作者寫作時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①賭,與人競賽。②花柳,借指歡場上的歌舞技

藝。

概括下闋詩人借歌者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山亭柳?贈歌者①

晏殊

家住西秦,賭②博藝③隨身。花柳上④,斗尖新。偶學念奴⑤聲調,有時高遏行云。蜀

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銷魂。哀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⑥。

一曲當筵落間,重掩羅巾。

注:①本詞為作者知永興軍時所仕,當時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②賭:比賽競爭。③博藝:

精通多種藝術技能。④花柳:泛指一切歌舞技巧。⑤念奴: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女。⑥陽春:

即《陽春曲》,一種屬于“陽春白雪”的高雅歌曲。詞中指代歌妓所特別擅長的花柳尖新之曲。

95.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上片片首兩句是歌女的語氣,她自言住在西秦那里,年輕時具有多種藝術技能,敢和人

比賽競爭,自信而又自負。

B.上片中間“念奴”“高遏行云”兩句中,歌女夸述自己在多種藝術才能上敢和大家競賽,并

且比別人高超,新穎獨創(chuàng),絕不流俗。

C.下片的發(fā)問“衷腸事、托何人”是歌者盼望能找一個可以終生相托的人,“衷腸事”實指終

生相托的人。

D.這首詞與晏殊大多數詞一樣典雅華麗,塑造了一個技藝高超受人追捧,色衰之后景遇凄

冷失意悲傷的歌女形象,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96.試比較下片最后兩句與《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兩句在所抒發(fā)

的感情上的不同。

閱讀下列一首宋詞,按要求回答問題。

訴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遠村秋色如畫,紅樹間疏黃。流水淡,碧天長,路茫

茫。憑高目斷,鴻廨來時,無限思量。

【注】這首詞寫于宋仁宗寶元元年作者四十八歲時,當時他從參知政事貶為外官已有六年了。

97.這首詞提到了民間的哪個節(jié)日?有哪些習俗?簡要分析本詞寫景狀物的藝術特點。

98.簡要分析這首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注】小蘋:作者友人家的歌女。

99.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開篇兩句實寫居處的冷落寥寂,隱喻往昔歡娛的消逝難見。

B.下闋“琵琶”一句,既寫出歌女演奏技藝高超,也寫出兩人心意相通。

C.結尾兩句與首句相應,傳達出眼前明月依然、人事情懷依舊之意。

D.整首詞以境界會意,詞盡而意未盡,蘊藉含蓄,感情深摯。

100.詞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兩句是如何表達無盡愁情的?請結合全詞加以賞析。

參考答案:

1.D

2.贊同。“轉”是使轉動、使移動的意思,運用“轉”具有化靜為動之效。此句中的“轉”字,

寫出了霜影(即月光)灑在庭院的梧桐樹上,樹影在月的轉動中移動著影子,暗示時間的流

逝,詩人已經獨立好久了。

【解析】I.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思想內容的理解和藝術特色的賞析能力。

D.“奇特挺拔”錯誤。通過“月”所表現出來的鄉(xiāng)愁應是清新自然。

互選D。

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字的能力。

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觀點,即贊同。然后指出該字的含義、所用的手法,還要注

意分析其在句中以及全詩中的表達效果和作用。

“轉”具有使動用法,是“使轉動、使移動”的意思。整句詩的意思是月光下梧桐樹影隨著時間

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著。此句中的“轉”字寫出了中秋月圓,月光灑到庭院,院中梧桐樹影

婆娑,詩人羈旅異鄉(xiāng),節(jié)日里看這月亮下的樹影,時間緩緩過去,影子不知不覺的移動著,

能夠化靜為動,動靜結合,暗示出詩人已經獨自站立在這里很久了,凸顯內心的孤獨寂寞思

鄉(xiāng)之情。

3.C

4.①意象選擇上,竇詩選擇“荻花雙’暮潮”"晨鴉”等冷色調意象,氛圍冷清;晏詞選取“芙蓉”“金

菊,,“紅樹,,等暖色調意象,色彩鮮明。

②寫景順序.匕竇詩由暮到晨,按時間順序描摹秋景;晏詞則重空間順序,上片由近及遠,

下片近觀、遠視、仰望相結合。

③表現手法上,竇詞側重白描手法;晏詞則巧用擬人、比喻修辭手法,多感官描寫。

【解析】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賞析詩歌內容的能力。

C.“兩詩……表達抒情主人公離別時的不舍”錯誤,這兩首詩歌都是抒寫羈旅的愁苦,如第一

首的“頻愁”,如第二首的“路茫?!保]有抒發(fā)離別時的不舍。

故選C。

4.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

由題干可知,這是針對“寫景藝術”設題,主要從意象選擇、寫景順序、寫景技巧等方面分析。

從意象選擇來看,竇鞏《早秋江行》寫“荻花"“潮雨”"雁”“鴉”,“荻花”是西風吹拂,“潮”

是暮時之潮,“雨”是秋天之雨,“鴉”是清晨之鴉,景象色調清冷;晏殊《訴衷情》寫“芙蓉”“金

菊,“、紅樹….碧天,,等景物,芙蓉黃菊斗艷,樹木紅黃相間,景象色調鮮明奪目。

從寫景順序來看,竇鞏詩歌中,從“暮潮”到“晨鴉”,按照時間順序寫景;晏殊詩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